水质监测
水质监测实施方案
水质监测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保护水生态环境,加强水质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水质监测是指对水体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指标进行定期监测,以评估水质状况、发现污染源和预测水质变化趋势的工作。
二、水质监测实施方案1. 监测目标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水质监测可以分为地表水监测、地下水监测和饮用水监测。
地表水监测主要针对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地下水监测主要针对地下水源,饮用水监测主要针对自来水厂的出厂水和管网水。
监测目标包括水质指标、污染物浓度、微生物数量等。
2. 监测频次根据监测对象的特点和水质变化的情况,确定监测频次。
一般来说,地表水监测每月至少监测一次,地下水监测每季度至少监测一次,饮用水监测每日至少监测一次。
3. 监测指标水质监测的指标包括物理指标(如水温、浊度、颜色)、化学指标(如pH值、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重金属)、生物学指标(如叶绿素、藻类数量、细菌数量)等。
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确定监测指标的具体内容。
4. 监测方法水质监测方法包括现场监测和实验室监测两种。
现场监测主要用于监测物理指标和部分化学指标,实验室监测主要用于监测化学指标和生物学指标。
监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监测设备水质监测设备包括水质分析仪、水质采样器、PH计、溶解氧仪等。
监测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准确监测。
6. 监测人员水质监测工作需要专业的监测人员参与。
监测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监测方法和操作流程,严格遵守监测规程,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7. 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应及时录入、整理和分析。
监测数据的处理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生成监测报告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8. 质量控制水质监测工作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质量控制标准、质量控制程序、质量控制记录等。
监测过程中应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价,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质监测项目收费标准
水质监测项目收费标准为了保障水质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我公司制定了以下水质监测项目收费标准,具体如下:一、水质监测项目范围。
1. 表层水体监测,包括湖泊、河流、水库等表层水体的水质监测。
2. 地下水监测,包括地下水井、水源地等地下水体的水质监测。
3. 生活饮用水监测,包括居民家中自来水、井水等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监测。
4. 工业废水监测,包括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的水质监测。
5. 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包括农田排水、农业废水等农业面源污染的水质监测。
二、水质监测项目收费标准。
1. 表层水体监测,每次监测收费500元/次,若需要连续监测,则根据监测频率和监测点位进行折扣优惠。
2. 地下水监测,每次监测收费800元/次,若需要连续监测,则根据监测频率和监测点位进行折扣优惠。
3. 生活饮用水监测,每次监测收费300元/次,若需要连续监测,则根据监测频率和监测点位进行折扣优惠。
4. 工业废水监测,根据监测废水的种类、排放量、水质指标等因素进行收费,具体收费标准另行协商。
5. 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每次监测收费400元/次,若需要连续监测,则根据监测频率和监测点位进行折扣优惠。
三、水质监测项目收费说明。
1. 收费标准中所包含的项目范围为单次监测的费用,若需要连续监测,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折扣优惠。
2. 收费标准中不包含监测人员的出差费用和实验室检测费用,若需要相关服务,则另行收费。
3. 收费标准中的具体收费金额仅供参考,实际收费以签订的监测合同为准,具体收费标准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调整。
4. 若客户需求超出收费标准范围,我公司可提供定制化的监测服务,具体收费标准另行商议。
四、水质监测项目收费优惠政策。
1. 对于长期合作的客户,我公司将提供一定的折扣优惠。
2. 对于大型项目或连续监测的客户,我公司将根据项目情况提供相应的折扣优惠。
3. 我公司将不定期举办水质监测项目的促销活动,届时将提供特别优惠政策,敬请关注。
五、水质监测项目收费支付方式。
常见水质监测指标
常见水质监测指标水质监测是用来评估水体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成分的方法。
常见的水质监测指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物理指标:1.温度:水体的温度对水生生物的生活和繁殖有重要影响,也与水体的物理化学过程密切相关。
2.浊度:浊度是水体中悬浮物质的数量和大小,是判断水体透明度的指标,也是评估水质的重要参数。
3.溶解氧:溶解氧是水体中溶解在其中的氧气,对于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生活有重要作用。
二、化学指标:1.pH值:pH值是表示水体酸碱性的指示物,通常以0-14的数值表示,通过衡量水体中氢离子的浓度来判断酸碱性。
2.氨氮:氨氮是水体中氨和氨化合物的总量,是评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和有机氮污染的重要指标。
3.总磷:总磷是水体中磷的总含量,是判断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和藻类过度生长的重要指标。
4.总氮:总氮是水体中氨、氮酸盐、硝酸盐等各种形态的氮的总和,是评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和氮污染的重要指标。
5.铁、锰:铁和锰是水体中常见的微量元素,超过规定标准可能会对健康和水体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三、生物指标:1.生物多样性指数:根据水体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评估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状况。
2.水生生物群落结构:通过调查水体中水生动植物的物种组成和种群数量,反映水体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3.指示生物:一些特定的有机体或微生物可以作为生态系统健康或特定污染物的指示物,如指示藻、水蚤等。
4.细菌指标:检测水体中肠道细菌等致病微生物的存在,评估水体是否受到粪便污染。
总体来说,水质监测指标的选取应综合考虑水质问题的特点和需要解决的水环境问题,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和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为制定相应的保护和治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水质监测流程
水质监测流程摘要:一、水质监测的重要性二、水质监测的基本流程1.采样2.样品预处理3.分析测试4.数据处理与报告三、水质监测的应用领域四、水质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正文:一、水质监测的重要性水质监测是确保水资源安全、维护生态环境、预防水污染事故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水体进行定期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水质状况,为水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和水处理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水质监测的结果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用水安全、维护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质监测的基本流程水质监测的基本流程包括采样、样品预处理、分析测试和数据处理与报告四个步骤。
1.采样采样是水质监测的第一步,需要按照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间隔对水体进行采样。
采样方法有瞬时采样、综合采样和连续采样等。
采样时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以便准确反映整个水体的水质状况。
2.样品预处理样品预处理包括样品的保存、运输和预处理。
保存和运输时要确保样品不受污染、不变质。
预处理包括样品的过滤、消解、萃取等操作,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的干扰物质,提高分析测试的准确性。
3.分析测试分析测试是对样品中的水质参数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常用的水质参数有pH 值、溶解氧、生化需氧量、总氮、总磷、重金属等。
分析测试方法有化学法、电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等。
4.数据处理与报告数据处理是对分析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绘制水质监测图表,分析水质变化趋势。
数据报告则是将分析测试结果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呈现给用户,以便用户了解水质状况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三、水质监测的应用领域水质监测广泛应用于环保、水务、农业、渔业、医疗、食品饮料、化工、电力、冶金等诸多领域。
四、水质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水质监测技术不断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监测方法的精确度和灵敏度不断提高,能够检测到更低浓度的污染物。
2.监测技术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在线监测和实时数据传输。
3.监测设备向便携式、小型化发展,便于现场快速检测。
水质监测标准
水质监测标准一、水质监测概述水质监测是指对水体中的化学、物理、生物等指标进行定期或连续的检测和分析,旨在评估水体的健康状态,预测其可能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
水质监测范围广泛,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工业用水等。
二、水质监测方法水质监测方法主要包括采样、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三个环节。
采样方法应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指标的要求进行选择,如定时、定位、定深度等。
实验分析方法应选择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方法,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数据处理应包括数据记录、整理、统计和报告等步骤,以反映水体的真实状况。
三、水质物理指标3.1 水温:水温是水质物理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水体的热状况。
水温的检测方法是用温度计测量水体的温度。
3.2 水的颜色:水的颜色是水质物理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水体中悬浮物和溶解物质的含量。
水的颜色的检测方法是使用标准色卡进行比对。
3.3 水浑浊度:水浑浊度是水质物理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含量。
水浑浊度的检测方法是使用浑浊度计进行测量。
3.4 水悬浮物:水悬浮物是水质物理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水体中不可沉降的固体颗粒物的含量。
水悬浮物的检测方法是使用重量法或悬浮物分离器进行测量。
3.5 水密度:水的密度是水质物理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水体的质量密度。
水密度的检测方法是使用密度计进行测量。
四、水质化学指标4.1 酸碱度(pH值):酸碱度是水质化学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水体的酸碱性质。
酸碱度的检测方法是使用pH试纸或数字pH计进行测量。
4.2 氨氮(NH3-N):氨氮是水质化学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水体中氮的含量。
氨氮的检测方法是使用氨氮测定仪进行测量。
4.3 总氮(Total N):总氮是水质化学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水体中所有形态的氮的含量。
总氮的检测方法是使用总氮测定仪进行测量。
4.4 硝酸盐(NO3-N):硝酸盐是水质化学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水体中硝酸盐的含量。
硝酸盐的检测方法是使用硝酸盐试纸或硝酸盐测定仪进行测量。
水质监测评价标准
⽔质监测评价标准⼀、概述⽔质监测评价标准是保障⽔环境健康,维护⽣态平衡的重要⼯具。
通过对⽔体的物理、化学、⽣物等指标进⾏监测,对照相应的评价标准,可以判断⽔体的质量状况,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标准旨在规范⽔质监测与评价⼯作,提⾼⽔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资源的可持续利⽤提供有⼒保障。
⼆、⽔质监测评价标准的主要内容1.⽔质监测指标⽔质监测指标主要包括:pH值、溶解氧、浊度、总悬浮物、⾼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物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铜、锌、镉、铅、汞、砷等重⾦属元素以及多种有机污染物等。
这些指标涵盖了⽔体的物理、化学和⽣物特征,能全⾯反映⽔质状况。
2.⽔质评价标准⽔质评价标准是判断⽔体质量优劣的依据。
根据不同⽤途,⽔质评价标准可分为以下⼏类:(1)饮⽤⽔⽔质标准:规定了饮⽤⽔源地⽔质要求和供⽔⽔质要求。
对于饮⽤⽔源地,⽔质应符合《地表⽔环境质量标准》和《地下⽔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Ⅰ类或Ⅱ类标准;对于供⽔⽔质,应符合《⽣活饮⽤⽔卫⽣标准》的各项指标。
(2)⼯业⽤⽔⽔质标准:根据不同⼯业⽤途,对⽔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般来说,⼯业⽤⽔的⽔质应满⾜⽣产⼯艺要求,不得对⽣产设备造成腐蚀和结垢,同时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渔业⽤⽔⽔质标准:规定了渔业养殖⽤⽔的质量要求。
渔业⽤⽔的⽔质应符合《渔业⽔质标准》的要求,以保证⻥类的正常⽣⻓和繁殖,同时不对⼈体健康造成危害。
(4)景观娱乐⽤⽔⽔质标准:适⽤于公园、景区等地的景观娱乐⽤⽔。
此类⽔体的⽔质应保持清澈透明,⽆异臭异味,同时不得对游客造成健康危害。
三、⽔质监测评价标准的制定与实施1.制定原则制定⽔质监测评价标准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实⽤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
在制定标准时,应充分考虑⽔体的⾃然条件、环境状况和社会需求等因素,以确保标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实施要求各部⻔应加强⽔质监测与评价⼯作的组织领导,建⽴健全⽔质监测⽹络和评价体系。
水质监测的重要性及方法介绍
水质监测的重要性及方法介绍水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
水质监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监测才能了解水体的质量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本文将介绍水质监测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方法。
一、水质监测的重要性1.保障人类健康饮用水是每个人都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因此水质的安全性非常重要。
通过水质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水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细菌等,从而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确保人们饮用安全水源,预防水源污染对健康造成的危害。
2.保护生态环境水质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也对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水质监测可以揭示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进而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3.评估水资源利用水质监测可以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行评估,了解水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
根据监测结果,可以调整水资源利用策略,提高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水质监测的方法介绍1.实地采样实地采样是水质监测的基本步骤之一。
在采样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点,避开可能的污染源,如工业排放口和农田灌溉区。
同时,采样过程中需要使用无菌容器,避免外界污染对样品的影响。
2.常规指标测定水质监测的常规指标包括pH值、溶解氧、浑浊度和总大肠菌群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现场检测仪器进行快速测定,评估水体的基本质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携带式分析仪器进行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测定,了解水体的富营养化情况。
3.有机物和重金属分析有机物和重金属是常见的水质污染物,对水质有较大影响。
有机物的测定常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重金属的测定通常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并能满足监测需求。
4.水生生物监测水生生物监测是评估水体生态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水中藻类、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判断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污染物的毒性和生物多样性等。
水质监测流程
水质监测流程摘要:一、水质监测的重要性二、水质监测流程概述1.采样2.样品处理3.分析测试4.数据处理与评价5.结果报告三、我国水质监测现状与挑战四、未来水质监测发展趋势五、应对措施与建议正文:一、水质监测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水质监测作为评估水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水资源安全、制定水资源保护政策、预防水污染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水质进行监测,可以及时掌握水质变化趋势,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水质监测流程概述1.采样:水质监测的第一步是采样。
采样点应设置在具有代表性的水域,如河流、湖泊、水库等。
采样时需遵循国家标准和方法,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2.样品处理:采集到的水样需要进行预处理,以消除杂质和微生物的影响。
处理方法包括过滤、灭菌、浓缩等。
3.分析测试:对处理后的水样进行化学、生物和物理等方面的分析测试。
测试项目包括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等常规项目以及重金属、病原微生物等特定项目。
4.数据处理与评价: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水质是否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
评价方法包括单因子评价法、综合评价法等。
5.结果报告:将监测结果整理成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和单位,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三、我国水质监测现状与挑战近年来,我国在水质监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监测网络不断完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我国水质监测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监测站点布局不够合理、监测能力不足、技术设备落后、监测数据质量不稳定等。
四、未来水质监测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水质监测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监测技术:发展快速、高灵敏度的监测技术,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监测设备:推广智能化、自动化的监测设备,提高监测效率。
3.监测网络:优化监测站点布局,实现全国水质监测网络的覆盖。
4.数据管理:建立统一的水质监测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与公开。
水质监测概念
水质监测概念水质监测是水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保障水资源安全、保护水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八个方面介绍水质监测的概念。
1.监测指标水质监测指标是指用于评价水质状况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
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对象的不同,水质监测指标会有所不同。
常规水质监测指标包括pH值、水温、浊度、电导率、溶解氧、氨氮、总磷、硝酸盐等。
2.采样方法水质监测采样是获取水质信息的关键环节。
采样方法应根据监测目的、监测指标和监测区域的特点来确定。
常用的水质采样方法有:定时采样、定深采样、定点采样、移动采样和连续采样等。
在采样过程中,应注意采样的代表性、连续性和可比性。
3.分析测试水质分析测试是水质监测的核心环节。
根据监测指标和分析方法的不同,分析测试可以分为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和生物分析法等。
化学分析法包括滴定法、重量法、比色法等;仪器分析法则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气相色谱法等;生物分析法则包括生物膜反应器法、活性污泥法等。
4.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水质监测的重要环节之一。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整理、数据转换、数据计算和数据报表等工作。
通过数据处理,可以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为水质评价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5.评价标准水质评价标准是衡量水体质量的重要依据。
根据评价目的和评价对象的不同,水质评价标准会有所不同。
常用的水质评价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
在评价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标准,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和解释。
6.监测网络水质监测网络是实现水质监测全面覆盖的重要手段。
监测网络由多个监测站点组成,每个站点包括采样点、分析仪器和数据采集系统等。
通过监测网络,可以实现对水体的全面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水环境问题。
7.预警与应急预警与应急是水质监测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对水质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水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警和应急措施。
预警与应急系统应包括预警机制、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措施等,以确保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水环境事件。
水质监测五参数标准
水质监测五参数标准水质监测是指对水体中的各种物质和生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了解水质的状况和变化趋势。
水质监测的五参数标准是指监测水体中的五个主要参数,包括溶解氧、pH值、浊度、电导率和氨氮。
这些参数对于评价水质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对这五个参数的监测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气分子的含量。
水体中的溶解氧主要来源于大气和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
溶解氧的含量直接影响水体中的生物生长和代谢活动,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和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根据国家标准,一般地表水中溶解氧的饱和含量应不低于6毫克/升,富营养化水体中溶解氧的饱和含量则应不低于4毫克/升。
其次,pH值是指水体中的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
pH值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水体中的生物生长和代谢活动,同时也会影响水中的溶解物质的化学形态和活性。
根据国家标准,地表水的pH值应在6.5-8.5之间,富营养化水体的pH值则应在7.0-9.0之间。
再次,浊度是指水中悬浮颗粒物的数量和大小。
浊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水的透明度和光照条件,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有一定影响。
根据国家标准,地表水的浊度应不超过5NTU,富营养化水体的浊度则应不超过10NTU。
此外,电导率是指水中电导性离子的含量和活性。
电导率的高低反映了水体中的盐度和离子含量,对水生生物的适应性和生长环境有重要影响。
根据国家标准,地表水的电导率应不超过300μS/cm,富营养化水体的电导率则应不超过500μS/cm。
最后,氨氮是指水体中的氨和氨态氮的含量。
氨氮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盐,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
但过高的氨氮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大量繁殖,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
根据国家标准,地表水中氨氮的含量应不超过0.15毫克/升,富营养化水体中氨氮的含量则应不超过0.5毫克/升。
综上所述,水质监测五参数标准是对水体水质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溶解氧、pH值、浊度、电导率和氨氮等参数的监测,可以全面了解水体的水质状况,为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水质监测方法
水质监测方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水质监测是评估水体健康状况、识别潜在风险和制定有效管理政策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水质监测的方法和技术,旨在提高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一、传统水质监测方法1. 采样方法:传统的水质监测通常使用人工采样的方法,将水样收集到瓶子中,并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可能导致采样过程中的污染和样品损耗等问题。
2. 分析方法:传统的水质监测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分析。
物理分析通常包括温度、pH值、浊度等参数的测量。
化学分析涉及金属元素、有机物、氮、磷等的浓度测定。
生物分析依靠生物指示剂,如水生生物、浮游植物等,来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
3. 监测网络:传统的水质监测通常建立有限数量的监测站点,监测数据的获取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二、现代水质监测方法1. 在线监测技术: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现代水质监测趋向于在线监测。
传感器可以实时、连续地监测水体参数,从而更准确地了解水体的变化。
常见的在线监测参数包括温度、溶解氧、电导率、浊度、pH值等。
2. 无人机监测: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为水质监测带来了新的机会。
通过搭载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设备,无人机可以在较大范围内高效地获取水质信息。
无人机监测具有高时空分辨率,能够覆盖偏远地区和难以到达的地方。
3. 大数据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分析在水质监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大数据分析能够处理庞大的水质监测数据,识别潜在的环境问题,提供决策支持。
三、新兴水质监测方法1. 微型传感技术:微型传感技术以其小巧、高灵敏度和低成本的特点在水质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微型传感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水中的微量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2. 基于光谱技术的监测:光谱技术在水质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拉曼光谱等技术可以实时检测水体中的污染物,快速分析水质状况。
3. 生物传感技术:生物传感技术利用生物分子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来监测水体中的污染物。
水质监测测定方法
水质监测测定方法水质监测是指对水体中各种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进行测试和测量,以确定水体的质量和水质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水质监测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下面将对水质监测的测定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物理方法测定物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水体中各种物理性质进行测量,包括温度、浑浊度、溶解氧、电导率等指标。
1.温度测定:温度是水体中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可通过温度计或电子式温度计进行测定。
通常在水样采集时,应尽快进行温度测定,以避免样品温度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浑浊度测定:浑浊度是指水体中悬浮物和沉降物的含量。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试剂法和仪器法。
试剂法是利用沉淀相的重量或浊度与样品中浑浊物质的含量成正比的原理进行测定。
仪器法常用浑浊度计进行测量,通过光束经过水样后的衰减程度来表示浑浊度的大小。
3.溶解氧测定:溶解氧是水体中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的含量,对水体的富氧情况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溶解氧的测定方法有滴定法、电极法和光谱法等。
滴定法是利用溶液的还原、氧化反应滴定溶解氧的量,通过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
电极法是利用电极测定水体中溶解氧的浓度,常用的电极有氧化银电极和氧化铜电极等。
光谱法是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水体中溶解氧与试剂间的光吸收效应来测定溶解氧的浓度。
4.电导率测定:电导率是水体导电能力的指标,反映了水体中溶解物质的含量。
电导率的测定方法主要是通过电导率仪进行测量,仪器通电后,通过检测电流的大小来确定水体中的离子含量。
二、化学方法测定化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水样中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包括pH值、氨氮、总磷等指标。
1.pH值测定:pH值是反映水体酸碱性的指标,常用的测定方法有酸碱滴定法和电极法。
酸碱滴定法是将酸或碱溶液滴入水样中,通过溶液滴定到中性后的用量,计算出水样的pH值。
电极法是利用玻璃电极或氢离子电极测定水样中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由此计算出水样的pH值。
2.氨氮测定:氨氮是水体中重要的有机污染物之一,其测定方法有纳氏试剂法、缓冲电极法等。
水质监测 环境 标准 10项指标
深度了解水质监测: 10项指标全面解读引言水质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水质监测的标准和指标不仅关乎环境保护,也直接关系到人们日常饮用水的品质以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本文将根据水质监测相关的10项指标,从浅入深地探讨这些指标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意义。
1. pH值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度的重要指标,它对水中生物的生存状况具有直接影响。
酸性或碱性过高都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而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2. 溶解氧溶解氧是水体中生物生存和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水中生物的存活情况以及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3. 浊度浊度是水中悬浮物质的含量,它是衡量水体清澈程度的指标之一。
浊度过高可能会导致水资源的污染,对饮用水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4. 高锰酸盐指数高锰酸盐指数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氧化性的重要参数,它的升高可能意味着水体中存在着污染物质,对水质产生危害。
5. 总氮总氮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其过高可能导致水中藻类过度繁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6. 总磷总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含量过高会促进水中藻类的生长,导致水质恶化。
7. 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对氧化剂的需求量,它是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
8. 生化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是衡量水中有机物对生物活性炭氢化合物的需氧能力,它对于评价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至关重要。
9. 铅铅是常见的水污染金属之一,其含量过高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
10. 汞汞是一种高毒的金属元素,其存在会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危害。
总结与回顾本文通过对水质监测的10项指标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从酸碱度、溶解氧、浊度到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含量逐一分析,探讨了这些指标对水质和环境的重要性。
水质监测不仅关乎于环境保护,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加强对水质监测的合理评估和有效管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水质监测是指对水体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以了解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含量和生态环境状况。
水质监测分析是保护水资源、维护水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一、物理分析法物理分析法主要通过对水样的物理性质进行测试和测量,以评估水质指标。
常用的物理分析方法包括:1. 温度测定:通过温度计或测温仪器测定水样的温度,了解水体的热状况,温度的变化可以指示水体的污染程度。
2. pH值测定:利用pH计或指示剂测定水样的酸碱度,pH值可以反映水体的酸碱性,是评估水质的重要指标。
3. 溶解氧测定:通过溶解氧仪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溶解氧水平是评估水体自净能力和水生生物生存状况的重要指标。
二、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主要通过对水样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揭示水中各种污染物质的浓度。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1. 总氮和总磷测定:通过封闭酸化消解法或紫外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总氮和总磷含量,以评估水体中的营养盐状况。
2. 溶解有机碳测定:利用高温燃烧法或紫外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有机碳含量,以评估水体中的有机物质来源和富营养化程度。
3. 重金属测定: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测定水样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以评估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
三、生物学分析法生物学分析法是通过对水体中的生物指标进行分析,评估水生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化,以反映水体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健康程度。
常用的生物学分析方法包括:1. 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研究:通过对水样中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进行鉴定和计数,了解水生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评估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污染状况。
2. 生物化学参数测定:通过测定水样中的生物标志物,如叶绿素含量、藻类生长速率等,反映水质中藻类生物的丰度和生产力,以评估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营养状态。
综上所述,水质监测分析方法包括物理分析法、化学分析法和生物学分析法。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水样进行综合分析,以全面评估水体的污染状况和生态环境质量。
环境水质监测方法
环境水质监测方法概述保护水资源和维护环境健康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行业都需要进行水质监测,以确保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环境水质监测方法,包括水样采集、水质分析和数据处理等。
水样采集方法1. 定点采样定点采样是水质监测的一种常见方法,用于监测特定区域水体的水质情况。
在选择采样点时,应考虑水流的速度、水源的接近程度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采样前需进行现场勘察,并选择合适的采样工具。
2. 定时采样定时采样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对同一位置进行采样,以了解水质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情况。
定时采样可以帮助检测水质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变化,并有效评估水体的污染状况。
3. 全流水样采集全流水样采集是将整个水流采集为样品,用于分析水体的整体水质状况。
全流水样采集需要使用自动采样仪器,将水样通过管道引导至采样容器,以保持采样的连续性和代表性。
水质分析方法1.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水质监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测量水中溶解物和离子的浓度,来评估水体的化学组成和水质状况。
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和光谱法等。
2. 生物学分析生物学分析是通过测量水中生物指标,如细菌、藻类和浮游动物等的存在和数量,来评估水体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健康状况。
生物学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原核细菌计数、浮游动物计数和藻类分析等。
数据处理方法1.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对采集到的水质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的方法,用于推断和预测水质状况的变化趋势和相关因素的影响。
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均值、标准差、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2. 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将水质数据与地理位置信息相结合,通过制作地理信息图表和空间模型,以识别和分析水质的空间分布和相关性。
空间分析可以帮助确定水质污染源的位置和扩散路径,以采取相应的保护和治理措施。
3.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用来描述水质监测数据的数学模型,以便预测和模拟不同情景下水质的变化。
常用的数据模型包括传统的统计模型和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模型等。
水质监测流程
水质监测流程【原创实用版】目录一、水质监测的重要性二、水质监测的基本流程1.采样2.预处理3.分析测试4.数据处理与分析5.监测结果报告三、水质监测的应用领域1.环境保护2.公共卫生3.工业生产4.农业生产5.其他领域四、水质监测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一、水质监测的重要性水质监测是指对水体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各项指标进行定期检测和分析,以评估水资源的质量,预测和预防水环境污染,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水质监测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等方面。
二、水质监测的基本流程水质监测的基本流程包括采样、预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监测结果报告等环节。
1.采样采样是水质监测的第一步,需要按照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间隔,对水体进行有代表性的采样。
采样方法包括瞬时采样、混合采样、连续采样等。
2.预处理预处理是指对采集的水样进行一系列处理,以便于后续的分析测试。
预处理方法包括样品的过滤、消解、萃取、沉淀等。
3.分析测试分析测试是对预处理后的水样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指标的检测。
分析方法包括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生物分析等。
4.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是对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以便于评估水资源的质量。
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验证、数据分析、数据建模等。
5.监测结果报告监测结果报告是将分析测试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结果进行汇总,形成一份报告,以便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了解水资源的质量。
三、水质监测的应用领域水质监测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等。
1.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水质监测的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对地表水、地下水、排污口水质监测,可以评估水环境质量,发现污染源,预测污染趋势,为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公共卫生公共卫生领域,水质监测主要关注饮用水水质。
通过对自来水、井水、瓶装水质监测,可以保障公众饮水安全,预防水传播疾病的发生。
3.工业生产工业生产领域,水质监测主要关注工业用水的水质。
水质监测方案完整版
水质监测方案完整版一、背景概述水质监测是对水体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的过程,旨在保障水体的健康和可持续利用。
本方案旨在完整介绍水质监测的目的、方法、指标及频次。
二、目的1.对水体进行全面、准确的监测,了解其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
2.评估水体是否符合相关水质标准和环境要求。
3.及时发现水质异常变化,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和修复水体污染。
4.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指导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三、监测方法1.采样方法采样应在每个监测站点代表性位置进行,避免人为干扰。
应使用专业采样器具,避免任何外部污染。
每次采样应收集足够数量的样品,确保能够进行多次检测和重复验证。
2.检测方法根据监测的目的和指标要求,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
常见的水质监测指标包括水温、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总悬浮物、溶解性无机物和微生物浓度等。
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和试剂进行检测。
3.数据分析方法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应进行统计和分析。
常见的方法包括均值计算、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等。
根据监测结果,判断水体的健康状况和趋势变化。
同时,还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对监测数据进行空间分析,以进一步理解和解释水质变化的原因。
四、监测指标及频次1.水温监测水温是衡量水体热量状态的重要指标,对水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具有重要影响。
应定期监测水温,观察其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趋势。
频次:每日监测。
2.pH值监测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性的指标,可用于评估水体的酸碱程度和水质状况。
应定期监测水体的pH值,了解其酸碱度变化情况。
频次:每周监测。
3.溶解氧监测溶解氧是水体中溶解的氧气量,是衡量水体中生物呼吸和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
应定期监测水体中溶解氧的浓度,评估水体的氧气供应状况。
频次:每月监测。
4.化学需氧量监测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氧化分解能力的指标,可以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和分解程度。
应定期监测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评估水体的有机污染程度。
水质在线监测方法
水质在线监测方法
水质在线监测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传感器监测:使用各种传感器通过测量水中的特定指标来监测水质。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PH传感器、氧化还原电位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连续监测水中的各种参数,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和记录。
2. 光学监测:利用光学原理来监测水质。
例如可见光吸收、荧光光谱、拉曼光谱等。
这些方法可以在不破坏水样的情况下,通过光学技术来获取水样的光学特性,并分析水质指标。
3. 电化学监测:利用电化学技术来监测水质。
例如电导率测量、离子选择性电极测量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测量水中的离子浓度和电导率来判断水质的好坏。
4. 生物监测:利用各种生物指标来监测水质。
例如测量水中的生物量、测定水中的生物学指标等。
这些方法通过监测水中的生物指标来评估水质的污染程度和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
5. 智能监测系统:结合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利用传感器、无线通信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水质的远程监测和数据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实时监测水质,并提供实时数据和报警功能,可实现对水体污染事件的及时响应和处理。
综上所述,水质在线监测方法包括传感器监测、光学监测、电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和智能监测系统等多种技术手段。
根据具体监测需求和监测对象的特点,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水质在线监测。
水质检测常规8项
水质检测常规8项一、总大肠菌群检测总大肠菌群是反映水中肠道致病菌和其他微生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通过检测总大肠菌群的数量来评估水质是否达标。
常用的方法是采用膜过滤法或多管发酵法。
二、氨氮检测氨氮是水中常见的有机氮污染物之一,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养殖业和工业废水。
氨氮的含量超标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氨氮检测方法有Nessler法、蒸馏-滴定法等。
三、化学需氧量(COD)检测化学需氧量是测量水中有机物氧化分解所需的化学氧量。
高COD 值表明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可能存在有机污染物。
COD检测方法有开放反应法、封闭反应法等。
四、总悬浮物检测总悬浮物是水中悬浮在其中的可视颗粒物质的总量,包括泥沙、浮游生物等。
高浊度水体会影响水的透明度和光合作用,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滤膜法、离心沉降法等。
五、总磷检测总磷是水体中的一种重要无机营养盐,过高的总磷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大量繁殖,破坏水生态平衡。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分子荧光法等。
六、重金属检测重金属是水体中的常见污染物之一,包括铅、镉、汞等。
这些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和水生态环境都具有潜在的危害。
重金属的检测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
七、pH值检测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性的指标,对水中生物的生长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pH值的检测方法有玻璃电极法、指示剂法等。
八、溶解氧检测溶解氧是水体中溶解的氧气分子,是维持水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
低溶解氧会导致水体缺氧,影响水中生物的呼吸和生长。
溶解氧的检测方法有电极法、亚硝酸盐还原法等。
水质检测常规8项包括总大肠菌群、氨氮、化学需氧量、总悬浮物、总磷、重金属、pH值和溶解氧。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量和评估,可以了解水体污染状况和对环境的影响,为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各有特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进行水质监测,确保水质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水质监测的基本概念(一)水质监测的分类(功能)、对象1、监测分类:A监视性监测(例行监测)(1)对污染源:污染物浓度、排放总量、污染趋势(2)对环境质量:a.环境介质(大气、水、土壤、生物)b.监测对象(化学、物理、生物)B.特定目的的监测C.研究性监测2、监测对象:水质监测可分为环境水体监测、水污染源监测、特殊水样(二)环境水体、水质、水质指标,优先监测概念。
1、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江、河、湖、库、海水)和地下水;包括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底泥和水生生物等完整的生态系统。
2、水质:水的品质,指水及其所含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性。
3、水质指标:水中除水分子以外所含其他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描述或表征水质质量优劣的参数4、优先监测: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
对选上的污染物进行的监测即为优先监测。
(三)水质标准的六类两极1.六类是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2.两级是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
(四)质量标准与排放标准的区别:两种标准都是对水中杂质含量或水质指标进行限制,但质量标准的水体是可用水,而排放标准内的水是可排放的废水。
(五)水质监测的任务和目的:1.提供数据供评价水体环境质量使用;2.预测水体污染变化;3.判断水污染对环境生物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的实际效果;4.建立和验证水质模型提供依据。
(六)水质监测:通过对影响水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水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七)制定执行标准的原则二、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一)基础资料的收集(1)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2)水体沿岸线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分布及其排污情况、城市给排水情况等(3)水体沿岸的资源现状和水资源的用途,饮用水源分布情况和重点水源保护区、水体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等(4)水体历年的水质分析资料(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先设置监测断面,应根据水面宽度确定采样垂线,再根据垂线处水深确定采样点数目和位置)1.监测断面设置(1)背景断面设置在河流上游或接近河流源头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处(2)对照断面设置在河流进入监测区域前没有各种污水流入或回流的地方(3)控制断面设置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有特殊需要时在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合处、河流的入海口处、湖泊水库出入河口处、国际河流出入国境交界入出口处和城市功能区设施处也酌情设置,并尽可能采用已有的水文测量断面(4)削减断面设置在污染物明显下降,其左中右三点浓度差异较小的地方,多在监测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2.采样点设置A总(1)水深小于或等于5m时,只在水面下0.3-0.5m处设置一个采样点(2)5-10m,0.3-0.5m 和河底上0.5m处各设一个(3)10-50m,需设三个,再加1/2水深处一点。
B工业废水(1)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废水排放口监测一类污染物,工厂废水总排放口监测二类污染物(2)已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工厂,在处理设施的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如需了解废水处理效果,还要在处理设施进口设采样点。
C城市污水管网(总排放口)(1)非居民生活排水支管接入城市污水干管的检查井(2)城市污水干管的不同位置(3)污水进入水体的排放口。
D.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污水进口和处理后的总排口布设采样点,如需监测各污水处理单元效率,应在各处理设施单元的进出口分别设采样点,另还需设污泥采样点。
E.地下水(两类采样点)(1)对照监测井设在地下水流向的上游不受监测地区污染源影响的地方(2)控制监测井设在污染源周围不同位置,特别是地下水流向的下游方向3.采样垂线设置(1)当河面水宽小于50m时,设一条中泓垂线(2)50-100时,在左右近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3)100-1000m,设左中右三条垂线(4)>1000m,至少5条等距垂线(三)采样时间和频率的确定A.工业废水(1)一般情况下,一个生产周期内每隔0.5h或1h采样一次,混合后测定(2)若取几个生产周期,可每隔2h取一次(3)对于排污情况复杂、浓度变化大的污水,时间间隔要缩短,有时需5-10min采一次。
B.城市污水每4h采样一次,连续24h。
C.地表水(1)饮用水源地全年采样监测12次,时间视情况而定(2)较大水系的干流和中小河流全年采样不少于6次,丰、枯、平水期,每期2次(3)流经城市工业园区、游览区域、饮用水源地、严重污染的河流全年不少于12次(4)湖泊和水库全年采样2次,丰、枯水期各一次;设有专门水质监测站的全年采样不少于12次(5)背景断面每年一次。
D.污染源(1)监督性监测每年不少于1次,重点排污单位增加到每年2-4次(2)加密监测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3)执法监测环保部门监督抽查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机采样(四)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选择适宜的采样监测方法和技术,根据监测对象的性质、含量范围及测定要求等因素(五)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三.水样采集保存及预处理(一)水样的三种类型:稳定,或其组分在相当长的时间或相当大空间范围内变化不大;b.测水体组分及含量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程有时称“时间混合水样”(观察平均浓度时非常有用)。
3.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二)容器的选择:1.容器材料具有化学和生物学惰性,一般不会出现样品组分与容器发生反应造成水样污染情况;2.容器壁吸附待测物或吸附极弱;3.容易清洗干净,可反复使用;4.大小形状适宜,方便使用和储运(三)采样方法 1、污废水采集:(1)从浅埋的污水排放管(渠、沟)中采样,一般用采集器直接采集,或用聚乙烯塑料长把采样(2)对于埋层较深的,将深层采水器或固定负重架的采样容器沉入监测井内一定深度的污水中采样,也可用塑料手摇泵或电动采水泵采样。
2.地表水/地下水采样:(1)表层水;直接汲取;系有绳子,带有坠子的采样瓶(2)一定深度的水:当到达预定深度,能闭合,汲取(3)泉水;自喷-涌口处,不自喷-抽水管汲取(4)井水:抽汲(5)自来水:先放数分钟-排杂质,陈旧水采集水样冲洗容器2.DO,BOD,COD: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不留空间,并用水封口3.若水样含沉降性固体,应分离除去,测总悬浮物和油类的水样除外4.单独采样:油类、BOD5、DO、硫化物、余氯、粪大肠杆菌群、悬浮物、放射性5.现场测定;水温、PH、DO、透明度、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浊度(五)废(污)水采样注意事项:1.用采样容器直接采样时,须用水样冲洗三次后再行采样,但当水面有COD、BOD5、DO、硫化物、油类、有机物、余氯粪大肠杆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物质时,只能单独采样4.凡须现场监测的项目,应进行现场监测。
(十)水样运输注意事项(防震、防污、保温)水样采集后,必须尽快送回实验室。
根据采样点的地理位置和测定项目最长可保存时间,选用适当的运输方式,并做到以下两点:(1) 为避免水样在运输过程中震动、碰撞导致损失或沾污,将其装箱,并用泡沫塑料或纸条挤紧,在箱顶贴上标记。
(2) 需冷藏的样品,应采取致冷保存措施;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以免冻裂样品瓶。
(十一)水样预处理的目的及原则:提高分析的灵敏度、消除干扰。
(十二)消解的目的: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性,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化合物。
(十三)湿式消解与干式消解区别:湿式消解法用液体或液体与固体混合物作氧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分解样品中的有机质;干式消解是进行金属离子或无机离子测定时,通过高温灼烧去除有机物,将灼烧后的残渣用硝酸或盐酸溶解,滤于容量瓶中再进行测定。
(十四)富集与分离的目的:当水样中的欲测组分含量低于分析方法的检测限时须进行富集;当有共存干扰组分时就必须分离。
(十五)气提是使一个气体介质破坏原气液两相平衡而建立一种新的气液平衡状态,使溶液中的某一组分由于分压降低而解吸出来,从而达到分离物质的目的。
分解甲铵。
蒸馏法是利用水样中各污染组分具有不同的沸点而使其彼此分离的方法。
测定水样中的挥发酚、氰化物、氟化物时,均需先在酸性介质中进行预蒸馏分离。
萃取法是基于物质在不同的溶剂相中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组分的富集与分离。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吸附是利用多孔性的固体吸附剂将水样中一种或数种组分吸附于表面,以达到分离的目的。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氧化铝、分子筛、大网状树脂等。
离子交换是利用离子交换剂与溶液中的离子发生交换反应进行分离的方法。
离子交换剂可分为无机离子交换剂和有机离子交换剂,目前广泛应用的是有机离子交换剂,即离子交换树脂。
共沉淀的原理是表面吸附、形成混晶、异电核胶态物质相互作用。
形成硫酸铜沉淀四、理化小结(一)水温测定的意义及关键步骤:1意义水温是表征水质的重要物理指标,水的诸多物理化学性质都与水温密切相关。
2.关键步骤:测定水体温度时,将水温计投入水中至待测深度,感温5min后,迅速上提并立即读数。
从水温计离开水面至读数不超过20s(二)臭和味检验的基本方法(描述法嗅阈值法):1、原水样的臭和味取100ml水样,置于250ml锥形瓶中,振摇后从瓶口臭水的气味,用适当词可描述,与此同时,取少量水放入口中,不要咽下去,尝尝水的味道,加以描述,并按六级记录强度。
原水的水味检定只适用于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水样。
2、原水煮沸后的臭和味将上述锥形瓶内水样加热至开始沸腾,立即取下锥形瓶,稍冷后按上法臭味和尝吃,用适当词句描述其性质,并按六级记录其强度。
(三)色度:1.概念:颜色的色调和饱和度;2.水体颜色分类:真色和表色(是否去除水中悬浮物)3.色度测定方法及适用对象:a.铂钴比色法适用于清洁水、轻度污染并略带黄色调的水,比较清洁的地面水、地下水和饮用水等。
b.稀释倍数法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
(四)浊度:1.概念: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2.适用水体:天然水呈淡黄色、淡绿色;3.测定方法:a.目视比浊法:将水样与由硅藻土(或白陶土)配制的浊度标准液进行比较,选出透光度相同的浊度标液来确定浊度值(饮用水、水源水等低浊度水的测定,最低检测浊度为1度);b.分光光度法:将一定量硫酸肼与六次甲基四胺聚合,生成白色高分子聚合物,作为浊度标准溶液,在一定条件下与水样浊度比较 680nm(天然水、饮用水及高浊度水的测定);c.浊度计测定法:利用各种类型的浊度测量仪进行测定。
(五)透明度:1.概念:透光的程度;2.使用水体:湖泊、水库、海洋;3.与浊度的区别:两个概念不同,测试原理不同。
4.测定方法:a.铅字法:刚好能清楚地辨认出其底部的标准铅字印刷符号时的水柱高度为该水的透明度,并以cm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