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脊柱骨折ppt
❖1.治疗原则: 1) 治疗愈早愈好。 2) 整复脊柱骨折脱位。 3)采用综合治疗:脊髓切开,局部冷疗,
多种药物,高压氧。
❖ 手术指征: 1. 脊柱骨折-脱位有关节突交锁者 2. 脊柱骨折复位不满意,或仍有脊柱不稳
定因素存在着 3. 影像学显示有碎骨片凸出至椎管内压迫
脊髓者 4. 截瘫平面不断上升,提示椎管内有活动
B、功能重建与康复训练
C、固定融合以恢复脊柱稳定性
D、脊髓损伤早期避免应用糖皮质激素
E、预防治疗并发症
F、手术减压
-
(ABCF)
❖ 第三问:该患者手术治疗时应该: A、颈椎后路双开门脊髓减压术 B、颈椎后路双开门硬脊膜切开脊髓探查减压术 C、颈前路C5椎体次全切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术 D、颈椎后路椎体钉-棒系统固定,颈椎前路椎 间融合术 E、尽早应用颅骨牵引 F、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临床表现
❖ 1.有外伤史 ❖ 2.局部疼痛,腰背部或颈部痉挛,不能
站立,翻身困难。 ❖ 3.合并腹膜后血肿症状。
4. 合并神经损伤表现。
检查和诊断
❖ 1.详细询间病史,注意其他部位损伤(复合伤的判 断)。
❖ 2.全面,有目的地进行体格检查。检查时要先处理紧 急情况,抢救病人生命。
❖ 3.逐个进行,望、触、动、量顺序。 ❖ 4.检查是否有脊髓损伤。 ❖ 5.X线检查 ❖ 6.CT或MRI检查。
❖ 6.脊神经 ❖ 1) 脊神经根 ❖ 2) 脊神经节 ❖ 3) 脊神经分支
❖ 脊髓的生物力学 ❖ 脊髓损伤的病因
骨性压缩或分离 伸展与旋转 屈曲与旋转
神经性出血性坏死 拉伸直至裂开 挤压
❖ 脊髓损伤分类 1.完全性截瘫 2.不完全性截瘫
❖脊髓损伤病理: ❖按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可分为:
脊柱骨折PPT【39页】
临床表现-脊髓损伤
脊髓休克期间表现为受伤平面以下出现弛缓性瘫 痪。2-4周后逐渐演变为痉挛性瘫痪
大小便功能障碍 C4以上损伤出现极度呼吸困难,可出现中枢性高
热 胸段脊髓损伤表现为截瘫,颈段脊髓损伤则表现
为四肢瘫 脊髓损伤可分为完全性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不
完全性脊髓损伤包括:脊髓半切征、脊髓前综合 征、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征
一般不超过48小时
球海绵体反射及肛门反射最 随意运动出现,感觉、反射 早出现,其次为腱反射,从 恢复 骶段向近端恢复
不完全损伤可恢复至不全瘫, 恢复至正常水平 完全性脊髓损伤不可恢复
脊髓损伤的严重分级-(Frankel分级法)
级别 A B C D E
功能 完全瘫痪 感觉功能 不完全丧失,无运动功能 感觉功能不完全丧失,有非功能性运动 感觉功能不完全丧失,有功能性运动 感觉、运动功能正常
脊柱骨折
解剖概要
脊椎分椎体和附件 两部分
脊柱分前中后三柱
中柱损伤易伤及脊 髓
后柱
胸腰段(T10-L2)处于
中柱
两个生理弯曲交汇
前柱
处,活动度大,应
力集中,易发生骨
折
病因和分类
1、脊柱骨折的主要原因为 暴力损伤
2、脊柱有三柱,六种运动
X轴:屈伸和侧方运动 Y轴:压缩、牵拉和旋转 Z轴:侧屈和前后移动
折(Jefferson骨折,侧块骨 折) 2、爆裂型骨折:为下颈椎椎体 粉碎性骨折,多发于C5、C6 椎体
Jefferson骨折
过伸损伤:
Hangman骨折
1、过伸性脱位
2、创伤性枢椎椎弓 骨折又称Hangman 骨折
不甚了解机制的骨 折:齿状突骨折 齿
状 突 骨 折
脊柱骨折ppt演示课件
.
12
三、分型
一、脊柱骨折按作用力方向分为以下3种: (1)屈曲性损伤。 (2)垂直压缩性损伤。 (3)过伸性损伤。 骨折以胸腰段最为常见。单纯脊柱骨折可造成脊柱 的稳定性破坏,引起腰痛;由于椎体后方有脊髓和马 尾组织的存在,脊柱骨折尤其是中柱的骨折常会造成 脊髓损伤,报道可达 70% ,颈、胸、腰椎单纯性骨折 或脱位经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良好;若合并有脊髓、 马尾或神经损伤,视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来决定预后。
. 18
脊髓损伤后,在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 反射及括约肌和植物神经功能受到损害。
1.感觉障碍。损伤平面以下的痛觉、温度觉、 触觉及本体觉消失。参照脊神经皮节分布可判断 脊髓损伤平面.
2.运动障碍。脊髓休克期,脊髓损伤节段以 下表现为软瘫,反射消失。休克期过后若是脊髓 横断伤则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肌张力增高, 腱反射亢进出现髌阵挛及踝阵挛及病理反射。
.
13
二、根据部位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骨折脱位,按椎 骨解剖分为椎体、椎弓、关节突、横突、棘突骨折。 三、根据脊柱骨折的稳定程度分为: 1、不稳定骨折:指稳定脊柱骨折的因素受到严重破坏。 2、稳定性骨折:骨折后无移位倾向,如单纯椎体压缩 骨折。 四、根据脊柱骨折有无脊髓损伤可分为:单纯脊柱骨 折、合并脊髓损伤的脊柱骨折。 五、根据骨折形态分类:压缩骨折、爆裂骨折、骨折 脱位等。
.
17
5. CT检查 有利于判定移位骨折块侵犯椎管程度和 发现突入椎管的骨块或椎间盘。 6. MRI(磁共振)检查 对判定脊髓损伤状况极有价 值。MRI可显示脊髓损伤早期的水肿、出血,并 可显示脊髓损伤的各种病理变化,脊髓受压、脊 髓横断、脊髓不完全性损伤、脊髓萎缩或囊性变 等。 7. SEP(体感诱发电位) 是测定躯体感觉系统(以脊 髓后索为主)的传导功能的检测法。对判定脊髓 损伤程度有一定帮助。现在已有MEP(运动诱导电 位 )。 8. 脊髓造影 脊髓造影对陈旧性外伤性椎管狭窄诊 断有意义。
脊柱骨折(泽)ppt课件
术后2-3个月:X线复查显示骨融 合后解除支具外固定
.
离床活动:颈后路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术后
术后1周:颈围保护下 逐渐练习起坐、站立、 然后下床活动。 术后2-3个月:解除颈 围外固定
.
离床活动:畸形矫正手术
术后1周:根据X线摄片显示掌握 畸形矫正程度,可以下床 术后2周:X线摄片复查 术后3周内:进行脊柱植骨融合 术
.
骨折分型 C型
C型:前方及后方结构旋转性损伤
C1:A型(压缩)损伤伴有旋转 C2:B型损伤伴有旋转 C3:剪切旋转样骨折
.
04 常见并发症与管理
.
常见并发症 坠积性肺炎
年龄因素、长期卧床、脊 髓损伤导致的呼吸肌麻痹、 呼吸道廓清障碍、侵入性 操作等因素,造成肺底部 的发炎。 管理:经常调整患者体位, 鼓励深呼吸、咳嗽,采用 气道廓清技术(如体位引 流,ACBT,扣拍等)。雾 化/湿化的使用
.
05 SCI的康复
.
SCI的康复 ICF模式
.
SCI的评定 评定的目的
入院评定
周评定
.
出院评定
SCI的评定 身体结构与功能
• 感觉:28对感觉关键点的轻触觉和针刺觉 • 肌力:10对关键肌,以及其他主要肌群的肌力 • 肌张力: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评估主要肌群的肌张力 • PROM:各个主要关节的被动关节活动度评定 • 平衡功能:Bobath三级平衡的评定
沿冠状轴:前屈后伸 沿矢状轴:左右侧曲 沿垂直轴:左右旋转
.
生物力学 脊柱损伤机制
根据X,Y,Z轴,分析复杂性 脊柱损伤:
在X轴上,存在着三种损伤机制:屈, 伸,左右移动;
在Y轴上,则存在着轴向压缩,轴向
牵拉,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转;
.
离床活动:颈后路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术后
术后1周:颈围保护下 逐渐练习起坐、站立、 然后下床活动。 术后2-3个月:解除颈 围外固定
.
离床活动:畸形矫正手术
术后1周:根据X线摄片显示掌握 畸形矫正程度,可以下床 术后2周:X线摄片复查 术后3周内:进行脊柱植骨融合 术
.
骨折分型 C型
C型:前方及后方结构旋转性损伤
C1:A型(压缩)损伤伴有旋转 C2:B型损伤伴有旋转 C3:剪切旋转样骨折
.
04 常见并发症与管理
.
常见并发症 坠积性肺炎
年龄因素、长期卧床、脊 髓损伤导致的呼吸肌麻痹、 呼吸道廓清障碍、侵入性 操作等因素,造成肺底部 的发炎。 管理:经常调整患者体位, 鼓励深呼吸、咳嗽,采用 气道廓清技术(如体位引 流,ACBT,扣拍等)。雾 化/湿化的使用
.
05 SCI的康复
.
SCI的康复 ICF模式
.
SCI的评定 评定的目的
入院评定
周评定
.
出院评定
SCI的评定 身体结构与功能
• 感觉:28对感觉关键点的轻触觉和针刺觉 • 肌力:10对关键肌,以及其他主要肌群的肌力 • 肌张力: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评估主要肌群的肌张力 • PROM:各个主要关节的被动关节活动度评定 • 平衡功能:Bobath三级平衡的评定
沿冠状轴:前屈后伸 沿矢状轴:左右侧曲 沿垂直轴:左右旋转
.
生物力学 脊柱损伤机制
根据X,Y,Z轴,分析复杂性 脊柱损伤:
在X轴上,存在着三种损伤机制:屈, 伸,左右移动;
在Y轴上,则存在着轴向压缩,轴向
牵拉,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转;
脊柱骨折医学PPT课件
2、骨折相关
①畸形、瘀血 ②局部疼痛、压痛、叩击痛 ③活动受限
颈 胸 肋骨骨折→呼吸受限、呼吸音↓ 腰 腹膜后血肿→腹胀、肠鸣音↓、压痛/反跳痛
3、颈、胸骨折→神经损伤→四肢瘫、截瘫等
16
四 影像学检查
1、X线:部位、类型、程度;
(正侧位、双斜位、动力位、颈椎张口位等)
X线间接表现: ①前后径线↑ ②横径和椎弓根间距 ↑ ③椎体高度↓
7
1、依据骨折形态分类
(3)撕脱骨折:
过伸、过屈损伤、 韧带附着点; 或旋转损伤,横 突骨折。
8
1、依据骨折形态分类
(4)Chance骨折:经椎体、椎弓及棘突的横向骨折。
9
1、依据骨折形态分类
(5)骨折-脱位:脱位可为椎体向前或向后移位并有关节突关节 脱位或骨折。
2、CT:横断面→椎管容积;
(平扫、薄扫、三维、表面重建等)
3、MRI:神经压迫、水肿、血肿、变性、液化。
(平扫)
17
X线
18
CT
19
MRI
20
五 脊柱骨折治疗
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21
颈椎骨折脱位-上颈椎(C1、C2)
分型 Jefferson骨折 复位 固定 Halo vest 12周
脊柱骨折
1
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解剖概要 脊柱骨折分类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脊柱骨折治疗
2
一 解剖概要
32块椎骨,24个运动 节段 骨科常见创伤
发生率占骨折的56%
胸腰段骨折 最多 颈椎、腰椎 其次 胸椎 最少
3
Denis三柱理论
脊柱三柱理论
1、前柱:椎体前2/3, 纤维环前半部分和前纵 韧带。 2、中柱:椎体后1/3, 纤维环后半部分和后纵 韧带。 3、后柱:脊椎附件— 后关节囊、黄韧带、关 节突、棘上及棘间韧带。
①畸形、瘀血 ②局部疼痛、压痛、叩击痛 ③活动受限
颈 胸 肋骨骨折→呼吸受限、呼吸音↓ 腰 腹膜后血肿→腹胀、肠鸣音↓、压痛/反跳痛
3、颈、胸骨折→神经损伤→四肢瘫、截瘫等
16
四 影像学检查
1、X线:部位、类型、程度;
(正侧位、双斜位、动力位、颈椎张口位等)
X线间接表现: ①前后径线↑ ②横径和椎弓根间距 ↑ ③椎体高度↓
7
1、依据骨折形态分类
(3)撕脱骨折:
过伸、过屈损伤、 韧带附着点; 或旋转损伤,横 突骨折。
8
1、依据骨折形态分类
(4)Chance骨折:经椎体、椎弓及棘突的横向骨折。
9
1、依据骨折形态分类
(5)骨折-脱位:脱位可为椎体向前或向后移位并有关节突关节 脱位或骨折。
2、CT:横断面→椎管容积;
(平扫、薄扫、三维、表面重建等)
3、MRI:神经压迫、水肿、血肿、变性、液化。
(平扫)
17
X线
18
CT
19
MRI
20
五 脊柱骨折治疗
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21
颈椎骨折脱位-上颈椎(C1、C2)
分型 Jefferson骨折 复位 固定 Halo vest 12周
脊柱骨折
1
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解剖概要 脊柱骨折分类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脊柱骨折治疗
2
一 解剖概要
32块椎骨,24个运动 节段 骨科常见创伤
发生率占骨折的56%
胸腰段骨折 最多 颈椎、腰椎 其次 胸椎 最少
3
Denis三柱理论
脊柱三柱理论
1、前柱:椎体前2/3, 纤维环前半部分和前纵 韧带。 2、中柱:椎体后1/3, 纤维环后半部分和后纵 韧带。 3、后柱:脊椎附件— 后关节囊、黄韧带、关 节突、棘上及棘间韧带。
脊柱骨折精品PPT课件
16
脊柱骨折
屈曲压缩型: 以前柱压缩 损伤为主。
17
脊柱骨折 腰椎屈曲压缩损伤
18
脊柱骨折
▪ (2)伸直型:常发生于颈腰和腰椎,高处坠 落,患者仰面落地,腰部被障碍物阻挡,使脊柱过 伸,发生前纵韧带撕裂,椎体分离和附件骨折。
19
脊柱骨折
(3)垂直压缩型:属于 爆裂型损伤,
▪ 高处掉落的物体纵向打 击头顶,或
4
脊柱骨折 应用解剖生理
▪ 脊柱由33个椎骨 构成,是负重、运动 吸收震荡及平衡肢体 的重要结构,并具有 支持保护内脏和脊髓 的功能。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脊柱骨折 应用解剖生理
▪ 1.椎骨的结构: ▪ (1)共性:由小到大排列的椎体与椎弓,由薄 到厚的椎体,左右对称性结构,椎管容积和前后 径与横径。椎弓上存在两对上下关节突,两个横 突和一个棘突。颈椎横突有横突孔,椎动脉通过。 椎体与椎弓融合成为椎孔,众多椎孔构成为椎管, 容纳脊髓和马尾。椎弓根较细部位有椎上、下切 迹,相邻切迹形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节段脊髓 血管通过。
21
脊柱骨折
屈曲牵张型: 以中柱和后 柱牵张损伤 为主
22
脊柱骨折
(5)侧屈型损伤 高处坠落一侧臀部 着地重物打击一侧 躯干发生椎体一侧 压缩骨折,对侧受 牵张暴力,引起神 经根或马尾损伤牵 引性损伤。
23
脊柱骨折
(6)屈曲旋转型损伤
脊柱受到屈曲和向一 侧旋转的两种复合暴力 作用,造成棘上、棘间 韧带牵拉损伤,旋转轴 对侧的小关节囊撕裂、 关节突关节脱位,椎管 变形,脊髓受压。
伤科学
1
脊柱骨折
Spine Fracture
2
脊柱骨折
▪ 概述 ▪ 应用解剖生理 ▪ 病理-分型、机制 ▪ 临床表现-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表现 ▪ 治疗-原则、标准治疗、传统治疗
脊柱骨折
屈曲压缩型: 以前柱压缩 损伤为主。
17
脊柱骨折 腰椎屈曲压缩损伤
18
脊柱骨折
▪ (2)伸直型:常发生于颈腰和腰椎,高处坠 落,患者仰面落地,腰部被障碍物阻挡,使脊柱过 伸,发生前纵韧带撕裂,椎体分离和附件骨折。
19
脊柱骨折
(3)垂直压缩型:属于 爆裂型损伤,
▪ 高处掉落的物体纵向打 击头顶,或
4
脊柱骨折 应用解剖生理
▪ 脊柱由33个椎骨 构成,是负重、运动 吸收震荡及平衡肢体 的重要结构,并具有 支持保护内脏和脊髓 的功能。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脊柱骨折 应用解剖生理
▪ 1.椎骨的结构: ▪ (1)共性:由小到大排列的椎体与椎弓,由薄 到厚的椎体,左右对称性结构,椎管容积和前后 径与横径。椎弓上存在两对上下关节突,两个横 突和一个棘突。颈椎横突有横突孔,椎动脉通过。 椎体与椎弓融合成为椎孔,众多椎孔构成为椎管, 容纳脊髓和马尾。椎弓根较细部位有椎上、下切 迹,相邻切迹形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节段脊髓 血管通过。
21
脊柱骨折
屈曲牵张型: 以中柱和后 柱牵张损伤 为主
22
脊柱骨折
(5)侧屈型损伤 高处坠落一侧臀部 着地重物打击一侧 躯干发生椎体一侧 压缩骨折,对侧受 牵张暴力,引起神 经根或马尾损伤牵 引性损伤。
23
脊柱骨折
(6)屈曲旋转型损伤
脊柱受到屈曲和向一 侧旋转的两种复合暴力 作用,造成棘上、棘间 韧带牵拉损伤,旋转轴 对侧的小关节囊撕裂、 关节突关节脱位,椎管 变形,脊髓受压。
伤科学
1
脊柱骨折
Spine Fracture
2
脊柱骨折
▪ 概述 ▪ 应用解剖生理 ▪ 病理-分型、机制 ▪ 临床表现-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表现 ▪ 治疗-原则、标准治疗、传统治疗
脊柱骨折(泽)精品PPT课件
管理:每2小时进行翻身,骨凸部 位使用软枕,支具内加入松软内 衬,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鼓 励患者多进行肢体活动。
常见并发症 下肢静脉血栓
患者创伤后血液处于高凝状 态,静脉回流缓慢,长期卧 床极易造成下肢静脉血栓。
管理:家属配合帮助患者进 行下肢活动,鼓励进行静脉 泵锻炼,使用压力治疗
预防上述并发症的最佳对策——
术后2-3个月:X线复查显示骨融 合后解除支具外固定
离床活动:颈后路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术后
术后1周:颈围保护下 逐渐练习起坐、站立、 然后下床活动。
术后2-3个月:解除颈 围外固定
离床活动:畸形矫正手术
术后1周:根据X线摄片显示掌握 畸形矫正程度,可以下床 术后2周:X线摄片复查 术后3周内:进行脊柱植骨融合 术
脊柱的稳定依赖于三柱结构的 正常和平衡
生物力学 内源性和外源性稳定
脊柱的稳定性包括内源性稳定和外源性稳定。
内源性稳定:由椎体、椎间盘、椎间小关节和韧 带束共同承担;
外源性稳定:由腰背部和腹部的肌张力,和胸部、 腹部的压力共同维持。
生物力学 6个自由度
沿冠状轴:前屈后伸 沿矢状轴:左右侧曲 沿垂直轴:左右旋转
SCI的评定 损伤节段与预后
步行能力: T1-T6:生活大部分自理,在轮椅上能独立,用连腰带的支具扶拐能短距离
步行
脊柱骨折的康复
目录
CONTENTS
脊柱解剖
脊柱生物 力学
脊柱骨折 分型
常见并发 症
SCI评定与 康复
01 脊柱解剖
脊柱解剖
7个颈椎 12个胸 5个腰椎 5个骶椎 4个尾椎
骶椎和尾椎分 别融合成骶骨 和尾骨,因此 脊柱一共有24 个活动单位。
脊柱解剖
常见并发症 下肢静脉血栓
患者创伤后血液处于高凝状 态,静脉回流缓慢,长期卧 床极易造成下肢静脉血栓。
管理:家属配合帮助患者进 行下肢活动,鼓励进行静脉 泵锻炼,使用压力治疗
预防上述并发症的最佳对策——
术后2-3个月:X线复查显示骨融 合后解除支具外固定
离床活动:颈后路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术后
术后1周:颈围保护下 逐渐练习起坐、站立、 然后下床活动。
术后2-3个月:解除颈 围外固定
离床活动:畸形矫正手术
术后1周:根据X线摄片显示掌握 畸形矫正程度,可以下床 术后2周:X线摄片复查 术后3周内:进行脊柱植骨融合 术
脊柱的稳定依赖于三柱结构的 正常和平衡
生物力学 内源性和外源性稳定
脊柱的稳定性包括内源性稳定和外源性稳定。
内源性稳定:由椎体、椎间盘、椎间小关节和韧 带束共同承担;
外源性稳定:由腰背部和腹部的肌张力,和胸部、 腹部的压力共同维持。
生物力学 6个自由度
沿冠状轴:前屈后伸 沿矢状轴:左右侧曲 沿垂直轴:左右旋转
SCI的评定 损伤节段与预后
步行能力: T1-T6:生活大部分自理,在轮椅上能独立,用连腰带的支具扶拐能短距离
步行
脊柱骨折的康复
目录
CONTENTS
脊柱解剖
脊柱生物 力学
脊柱骨折 分型
常见并发 症
SCI评定与 康复
01 脊柱解剖
脊柱解剖
7个颈椎 12个胸 5个腰椎 5个骶椎 4个尾椎
骶椎和尾椎分 别融合成骶骨 和尾骨,因此 脊柱一共有24 个活动单位。
脊柱解剖
脊柱骨折分类PPT课件
Surgery or not
1
X ray
2
or CT
3
4
0
MRI
2
3
0
PE
2
2
3
3
0-3 No
4
choice
>4 surgery
19
Company Logo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 3级 双侧小关节脱位,50%合并椎体向前半脱位,可出 现小位椎体前上缘变缘钝,提示棘间韧带、双侧关节囊、 后纵韧带和椎间盘等结构破裂
❖ 4级 整个椎体向前脱位或运动单位显著不稳定,看起来像 个漂浮的椎体
5
Company Logo
压缩后伸型
❖ 1级 单侧椎弓骨折,有或无椎体向前旋转移位。可包括骨折线通过关 节突的线性骨折,关节突压缩和通车椎弓根及椎板骨折
❖ 2级 双侧椎板骨折,而无其他组织损伤,典型表现为多节段椎板连续 骨折
❖ 3级 双侧椎弓骨折伴有单侧或双侧关节突、椎弓根、椎板骨折或者联 合骨折
❖ 4级 双侧椎弓骨折,椎体向前不完全脱位 ❖ 5级 双侧椎弓骨折,椎体向前完全脱位,骨折椎弓的后部无移位,前
部椎弓仍与椎体相连。后侧韧带断裂发生在骨折椎体与上位椎体之间, 前侧韧带断裂在骨折椎体与下位椎体之间。典型的表现为下位椎体的 前上方部分杯骨折椎体前移削去
11
Company Logo
颅骨牵引复位重量
前3周每周摄片,此后第6周,3个月,6个月,1年摄片
12
Company Logo
寰椎骨折
1
X ray
2
or CT
3
4
0
MRI
2
3
0
PE
2
2
3
3
0-3 No
4
choice
>4 surgery
19
Company Logo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 3级 双侧小关节脱位,50%合并椎体向前半脱位,可出 现小位椎体前上缘变缘钝,提示棘间韧带、双侧关节囊、 后纵韧带和椎间盘等结构破裂
❖ 4级 整个椎体向前脱位或运动单位显著不稳定,看起来像 个漂浮的椎体
5
Company Logo
压缩后伸型
❖ 1级 单侧椎弓骨折,有或无椎体向前旋转移位。可包括骨折线通过关 节突的线性骨折,关节突压缩和通车椎弓根及椎板骨折
❖ 2级 双侧椎板骨折,而无其他组织损伤,典型表现为多节段椎板连续 骨折
❖ 3级 双侧椎弓骨折伴有单侧或双侧关节突、椎弓根、椎板骨折或者联 合骨折
❖ 4级 双侧椎弓骨折,椎体向前不完全脱位 ❖ 5级 双侧椎弓骨折,椎体向前完全脱位,骨折椎弓的后部无移位,前
部椎弓仍与椎体相连。后侧韧带断裂发生在骨折椎体与上位椎体之间, 前侧韧带断裂在骨折椎体与下位椎体之间。典型的表现为下位椎体的 前上方部分杯骨折椎体前移削去
11
Company Logo
颅骨牵引复位重量
前3周每周摄片,此后第6周,3个月,6个月,1年摄片
12
Company Logo
寰椎骨折
脊柱骨折课件
案例分析
案例一:患者A,男性,45岁,因车祸导致脊柱骨 折,入院后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
案例二:患者B,女性,28岁,因高空坠落导致脊 柱骨折,入院后进行保守治疗,恢复情况良好。
案例三:患者C,男性,65岁,因跌倒导致脊柱骨 折,入院后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案例四:患者D,女性,35岁,因运动损伤导致脊 柱骨折,入院后进行保守治疗,恢复情况良好。
间接暴力:如肌肉拉
伤、韧带撕裂等
01
直接暴力:如交通事
故、坠落等
诊断方法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受伤情况、疼痛 部位、持续时间等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脊柱活动情况、 有无畸形、压痛等
影像学检查:X光片、CT、MRI等, 了解骨折类型、程度、位置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等, 了解患者全身状况,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椎板等结构发生骨折。
02
03
脊柱骨折可导致脊髓、神 经根等重要结构受损,引 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
04
脊柱骨折的分类
稳定性脊柱骨折:骨折后 脊柱的稳定性未受到破坏, 骨折块没有移位或移位程
度较小。
不稳定性脊柱骨折:骨折 后脊柱的稳定性受到破坏, 骨折块移位程度较大,可
能导致脊髓神经损伤。
压缩性脊柱骨折:骨折块 向内凹陷,可能导致椎管
康复过程: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康复计划,逐步实施
康复注意事项:遵循医嘱,避免过度 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预防措施
加强体育锻炼, 增强骨骼强度
避免剧烈运动, 防止脊柱受伤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避免
不良姿势
定期进行脊柱 检查,及时发 现问题并治疗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
脊柱骨折课件PPT
4.旋转性暴力
旋转暴力常协同其他暴 力一道致伤,偶可单独致 伤。轻者为脊柱扭伤,关 节囊、韧带损伤,局部充 血水肿,纤维撕裂,反应 性肌痉挛等软组织损伤, 重则造成单侧关节突骨折 或脱位、纤维环破裂、甚 则椎体间发生脱位
5.分离牵拉性暴力
与纵向压缩力正好相反,当它超过脊 柱所能承受的能力极限时,即可导致韧 带断裂、骨折脱位。也可与绞链折力协 同致伤如屈曲分离牵拉骨折和Hangman 骨折。
多因间接暴力 所致,一是由 高处坠落时, 足或臀部颈部 屈曲位着地, 上部体重之冲 力(体重乘加速 度)使脊柱急骤 过度前屈所致;
坠落时仰面跌下,背部或腰部撞击在地 面的木梁或其他坚硬物体上,使脊柱骤 然过伸而致伤
二是建筑物倒塌或塌方,重物由高处坠 落砸伤头部、肩部和背部,可使脊柱急 骤屈伸或旋转而致。
脊柱骨折
脊柱由33个脊椎骨和23个椎间盘连结而 成,占人体全长3/7,有四个生理曲度: 颈、腰椎向前凸,胸、骶椎向后凸。
脊椎骨系不规则骨,除第1、2颈椎外, 其余大体相似。
前侧主要负重部分呈柱状称作椎体;后 侧保护脊髓马尾的结构呈弓状称作椎弓, 又细分为椎弓根、峡部、椎板三部分。
在脊椎骨两侧及后方伸出三个骨性突起, 称左、右横突和棘突。
二、分类 (一)根据受伤机理分类 1.纵向压缩性损伤 2.绞链折力性损伤 3.剪力性损伤 4.旋转性损伤 5.分离牵拉性损伤
(二)根据解剖部位分类
1.依据受累平面所处的脊柱
可分为颈椎(c1-7)、胸椎(T1-10)、胸腰 段(T11-L2)、腰椎、骶腰椎等骨折脱位。
2.依脊椎骨的结构
可分为椎体骨折与附件骨折。后者包 括横突骨折、棘突、关节突、椎弓根、 峡部、椎板等骨折
向后的绞链折力使脊柱过度伸展,则可 造成过伸性脱位,脊椎的附件骨折(枢椎 形成椎弓骨折又称Hangman骨折),或椎 体的前缘撕脱骨折(衰椎为前弓撕脱骨折), 或椎体后缘压缩骨折(寰椎为后弓骨折), 甚至前纵韧带断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括椎体前2/3、纤维环的前半部分、前纵韧带
中柱
包括椎体的后1/3、纤维环的后半部分、后纵韧带
后柱
包括后关节囊、黄韧带、椎弓、椎间小关节和棘间棘 上韧带
9
分类
依据骨折损伤部位分类 按损伤机制分类 依据骨折稳定性分类
10
依据骨折损伤部位分类
胸腰椎骨折与脱位 颈椎骨折与脱位 附件骨折
胸腰椎骨折
单纯压缩性骨折的治疗
椎体压缩<1/5或年老体弱者:卧床休息,腰部垫 枕,三月后下床活动
椎体压缩>1/5而<1/3的青壮年:手法复位,石 膏外固定三月
椎体压缩>1/3或楔形压缩明显造成后凸畸形、
爆裂型骨折者CT片显示骨片向椎管突入病例
手术治疗
31
爆裂性骨折的治疗
CT显示无明显压迫者
2型移位超过4mm
手术治疗
38
39
思考题
胸腰椎骨折的分类?
40
谢谢
可选择双踝悬吊法复位, 石膏固定3月
CT显示有骨片突入椎管 或合并有神经症状者
手术治疗
32
Chance骨折
屈曲—牵拉型损伤及脊柱移动性骨折—脱位者,都需 手术治疗
总之,按照Denis分度有脊柱不稳者均有 手术指征
33
二桌复位法
34
双踝悬吊复位法
35
36
颈椎骨折的治疗
颈椎半脱位
二度为神经性不稳定
由于中柱损伤,在椎体进一步塌陷时可能继发椎管狭 窄,而产生迟发性神经症状
三度兼有机械性和神经性不稳定
见于三柱均遭受损伤者,如骨折脱位
26
临床表现
有严重外伤史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受伤的具体情况
局部疼痛,腰背部或颈部痉挛,不能站立, 翻身困难。腹胀(腹膜后血肿刺激腹腔神 经节,使肠蠕动减慢)、腹痛
18
损伤机制
屈曲暴力
椎体压缩 附件撕脱或断裂
19
颈椎骨折的分类
垂直压缩型骨折:见于高台跳水和高空坠物
C1椎双侧前、后弓骨折 暴裂型骨折,多见于C5~6椎体,常常导致脊髓损伤、
全瘫
垂直压缩
椎体爆裂 椎板骨折
20
颈椎骨折的分类
过伸型损伤
过伸型脱位:高速公路上的车祸,先后伸,再前屈, 又称为摔鞭样损伤,表现为前后纵韧带和椎间盘损伤、 上一节椎体前下缘撕脱性骨折,常导致脊髓中央管周 围损伤(综合症)
活动受限 神经症状 其他表现
27
脊柱的检查
详细询间病史,注意多发伤:有无休克及重 要脏器损伤
全面,有目的地进行体格检查,检查时要先 处理紧急情况,抢救病人生命
逐个进行:望、触、动、量顺序 检查脊柱:是否存在畸形、压痛;判断受伤
部位程度;先假设为不稳定性骨折 确切了解有无脊髓神经损伤并认真记录 必要的影像学检查(X线、CT、MRI) 28
不稳定性爆裂性骨折
前中后柱均有损伤 由于脊柱不稳,将导致
创伤性脊柱后凸和进行 性神经症状
Chance骨折
不稳定性骨折
15Βιβλιοθήκη 胸腰椎骨折的分类屈曲-牵拉型骨折
潜在性不稳定性骨折
脊柱骨折-脱位
又名移动性骨折 不稳定性骨折
16
CT片 腰椎爆裂性骨折 前、中柱均有损伤
17
颈椎骨折的分类
石膏固定3个月
稳定型颈椎骨折
牵引复位、头颈胸石膏3个月 复位失败、神经损伤者则手术
无神经症状单侧小关节脱位者
牵引 复位失败手术
爆裂型且有神经症状
早期手术
37
颈椎骨折的治疗
过伸伤
多数非手术治疗 椎管狭窄或脊髓受压者伤后2-3周椎管减压术
齿状突骨折
1、3、没有移位的2型
保守治疗
前柱损伤
爆裂骨折(burst fracture)
前柱和中柱损伤
安全带骨折(seat belt type injuries)
屈曲分离损伤
骨折脱位(fracture-dislocations)
系三柱同时损伤,致脊柱最不稳定的损伤
25
Denis把脊柱的不稳分为三度
一度为机械性不稳定
为前柱和后柱损伤或中柱和后柱损伤,可能逐渐发生 或加重后凸畸形
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椎 和骶尾骨共同组成人体纵轴支柱
每块脊椎骨分椎体和附件两部分 四个生理曲度 腰1以上椎管是脊髓组织 腰2以下是马尾神经
5
6
病因
高处坠落
交通伤
挤压伤
生活损伤——骨质疏松性骨折
火器伤
7
病因与分类
8
脊柱生物力学三柱划分法
1983年由Denis 提出 前柱
屈曲型损伤:前柱压缩、后柱牵张损伤,如前方半 脱位,不稳定损伤,将导致迟发性脊椎畸形及脊髓 损伤
前方半脱位(过屈型扭伤):脊椎后柱损伤韧带破裂的 结果
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种:这种损伤可以有30%~50%的迟发性 脊椎畸形及四肢瘫痪发生率,属于隐匿性颈椎损伤。
关节突交锁:导致椎体半脱位,常常并发脊髓损伤 单纯压缩性骨折:较常见
脊柱骨折
上海交通大学九院临床医学院
1
学习目的
熟悉胸腰椎骨折
分类 临床表现 治疗原则
2
1998友好运动会
C67
3
流行病学
约占全身骨折的5-6%
以胸腰段发生率最高,其次为颈、腰椎、胸椎最少
可并发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
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 最高可达70% 致残甚至丧失生命
4
脊柱解剖
损伤性枢椎椎弓骨折:暴力来源于颏部,导致颈椎过 度仰伸,引起枢椎后部骨折,又名吊死者骨折
21
损伤机制
伸展暴力
椎体、椎间盘撕脱或断裂 后方附件压缩骨折
22
Hangman骨折
Hangman骨折
23
机制不详的骨折——齿状突骨折
齿状突骨折
24
Denis 三柱概念脊柱骨折分类系统
压缩骨折(compression fracture)
11
按损伤机制分类
暴力是造成骨折的主要原因! 脊柱有六种运动
Y轴有压缩、牵拉、旋转 X轴有屈、伸和侧 方移位 Z轴有侧屈和前后方移位
脊柱有六种类型损伤
12
13
胸腰椎骨折的分类
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
仅前柱损伤,较稳定
稳定性爆裂性型骨折
有前、中柱损伤,可导致神经损伤
14
胸腰椎骨折的分类
影像学检查
目的:明确诊断,确定损伤的部位、 类型、移位情况和损伤程度
X线:了解损伤部位、类型 CT:了解椎管受压情况和三柱损伤程度 MRI:了解脊髓神经损伤的程度
29
急救搬运
用木板或门 板搬运
搬运方法
滚动法 平托法
对颈椎损伤 病人,专人 牵引,严禁 强行搬动头 部
30
治疗原则
若有其他严重复合伤,应积极治疗,抢救伤 员生命
中柱
包括椎体的后1/3、纤维环的后半部分、后纵韧带
后柱
包括后关节囊、黄韧带、椎弓、椎间小关节和棘间棘 上韧带
9
分类
依据骨折损伤部位分类 按损伤机制分类 依据骨折稳定性分类
10
依据骨折损伤部位分类
胸腰椎骨折与脱位 颈椎骨折与脱位 附件骨折
胸腰椎骨折
单纯压缩性骨折的治疗
椎体压缩<1/5或年老体弱者:卧床休息,腰部垫 枕,三月后下床活动
椎体压缩>1/5而<1/3的青壮年:手法复位,石 膏外固定三月
椎体压缩>1/3或楔形压缩明显造成后凸畸形、
爆裂型骨折者CT片显示骨片向椎管突入病例
手术治疗
31
爆裂性骨折的治疗
CT显示无明显压迫者
2型移位超过4mm
手术治疗
38
39
思考题
胸腰椎骨折的分类?
40
谢谢
可选择双踝悬吊法复位, 石膏固定3月
CT显示有骨片突入椎管 或合并有神经症状者
手术治疗
32
Chance骨折
屈曲—牵拉型损伤及脊柱移动性骨折—脱位者,都需 手术治疗
总之,按照Denis分度有脊柱不稳者均有 手术指征
33
二桌复位法
34
双踝悬吊复位法
35
36
颈椎骨折的治疗
颈椎半脱位
二度为神经性不稳定
由于中柱损伤,在椎体进一步塌陷时可能继发椎管狭 窄,而产生迟发性神经症状
三度兼有机械性和神经性不稳定
见于三柱均遭受损伤者,如骨折脱位
26
临床表现
有严重外伤史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受伤的具体情况
局部疼痛,腰背部或颈部痉挛,不能站立, 翻身困难。腹胀(腹膜后血肿刺激腹腔神 经节,使肠蠕动减慢)、腹痛
18
损伤机制
屈曲暴力
椎体压缩 附件撕脱或断裂
19
颈椎骨折的分类
垂直压缩型骨折:见于高台跳水和高空坠物
C1椎双侧前、后弓骨折 暴裂型骨折,多见于C5~6椎体,常常导致脊髓损伤、
全瘫
垂直压缩
椎体爆裂 椎板骨折
20
颈椎骨折的分类
过伸型损伤
过伸型脱位:高速公路上的车祸,先后伸,再前屈, 又称为摔鞭样损伤,表现为前后纵韧带和椎间盘损伤、 上一节椎体前下缘撕脱性骨折,常导致脊髓中央管周 围损伤(综合症)
活动受限 神经症状 其他表现
27
脊柱的检查
详细询间病史,注意多发伤:有无休克及重 要脏器损伤
全面,有目的地进行体格检查,检查时要先 处理紧急情况,抢救病人生命
逐个进行:望、触、动、量顺序 检查脊柱:是否存在畸形、压痛;判断受伤
部位程度;先假设为不稳定性骨折 确切了解有无脊髓神经损伤并认真记录 必要的影像学检查(X线、CT、MRI) 28
不稳定性爆裂性骨折
前中后柱均有损伤 由于脊柱不稳,将导致
创伤性脊柱后凸和进行 性神经症状
Chance骨折
不稳定性骨折
15Βιβλιοθήκη 胸腰椎骨折的分类屈曲-牵拉型骨折
潜在性不稳定性骨折
脊柱骨折-脱位
又名移动性骨折 不稳定性骨折
16
CT片 腰椎爆裂性骨折 前、中柱均有损伤
17
颈椎骨折的分类
石膏固定3个月
稳定型颈椎骨折
牵引复位、头颈胸石膏3个月 复位失败、神经损伤者则手术
无神经症状单侧小关节脱位者
牵引 复位失败手术
爆裂型且有神经症状
早期手术
37
颈椎骨折的治疗
过伸伤
多数非手术治疗 椎管狭窄或脊髓受压者伤后2-3周椎管减压术
齿状突骨折
1、3、没有移位的2型
保守治疗
前柱损伤
爆裂骨折(burst fracture)
前柱和中柱损伤
安全带骨折(seat belt type injuries)
屈曲分离损伤
骨折脱位(fracture-dislocations)
系三柱同时损伤,致脊柱最不稳定的损伤
25
Denis把脊柱的不稳分为三度
一度为机械性不稳定
为前柱和后柱损伤或中柱和后柱损伤,可能逐渐发生 或加重后凸畸形
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椎 和骶尾骨共同组成人体纵轴支柱
每块脊椎骨分椎体和附件两部分 四个生理曲度 腰1以上椎管是脊髓组织 腰2以下是马尾神经
5
6
病因
高处坠落
交通伤
挤压伤
生活损伤——骨质疏松性骨折
火器伤
7
病因与分类
8
脊柱生物力学三柱划分法
1983年由Denis 提出 前柱
屈曲型损伤:前柱压缩、后柱牵张损伤,如前方半 脱位,不稳定损伤,将导致迟发性脊椎畸形及脊髓 损伤
前方半脱位(过屈型扭伤):脊椎后柱损伤韧带破裂的 结果
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种:这种损伤可以有30%~50%的迟发性 脊椎畸形及四肢瘫痪发生率,属于隐匿性颈椎损伤。
关节突交锁:导致椎体半脱位,常常并发脊髓损伤 单纯压缩性骨折:较常见
脊柱骨折
上海交通大学九院临床医学院
1
学习目的
熟悉胸腰椎骨折
分类 临床表现 治疗原则
2
1998友好运动会
C67
3
流行病学
约占全身骨折的5-6%
以胸腰段发生率最高,其次为颈、腰椎、胸椎最少
可并发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
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 最高可达70% 致残甚至丧失生命
4
脊柱解剖
损伤性枢椎椎弓骨折:暴力来源于颏部,导致颈椎过 度仰伸,引起枢椎后部骨折,又名吊死者骨折
21
损伤机制
伸展暴力
椎体、椎间盘撕脱或断裂 后方附件压缩骨折
22
Hangman骨折
Hangman骨折
23
机制不详的骨折——齿状突骨折
齿状突骨折
24
Denis 三柱概念脊柱骨折分类系统
压缩骨折(compression fracture)
11
按损伤机制分类
暴力是造成骨折的主要原因! 脊柱有六种运动
Y轴有压缩、牵拉、旋转 X轴有屈、伸和侧 方移位 Z轴有侧屈和前后方移位
脊柱有六种类型损伤
12
13
胸腰椎骨折的分类
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
仅前柱损伤,较稳定
稳定性爆裂性型骨折
有前、中柱损伤,可导致神经损伤
14
胸腰椎骨折的分类
影像学检查
目的:明确诊断,确定损伤的部位、 类型、移位情况和损伤程度
X线:了解损伤部位、类型 CT:了解椎管受压情况和三柱损伤程度 MRI:了解脊髓神经损伤的程度
29
急救搬运
用木板或门 板搬运
搬运方法
滚动法 平托法
对颈椎损伤 病人,专人 牵引,严禁 强行搬动头 部
30
治疗原则
若有其他严重复合伤,应积极治疗,抢救伤 员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