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知识点汇编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二)古今异义:
1.军书十二卷
古义: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今义:数词,十二。
2.从此替爷征
古义:父亲;今义:爷爷。
3.出郭相扶将
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4.双兔傍地走
古义:跑;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5.赏赐百千强
古义:有余;今义:力量大。
(三)一词多义
1.帖:昨夜见军帖(文告)
第七段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雄兔的脚喜欢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六、问题归纳
1.文章开头有什么作用?
故事以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特写镜头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出下文的问答。
2.“东市买……北市买长鞭。”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4.写木兰思乡,对其英雄形象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没有影响。因为从军之急和思乡之深,看似矛盾,实际上这样的描述使得木兰的形象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且更能表现木兰舍家卫国的高尚品格。
第三段
木兰跑遍东西南北的集市去购买骏马、鞍鞯、辔头和长鞭。早晨辞别父母离开家,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哗啦啦的流水声。早晨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叫声。
第四段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多年后重返故乡。
第五段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论功行赏)。(木兰被)记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意做官;希望驰骋千里马,返回故乡。
《木兰诗》知识点归纳
《木兰诗》知识点整理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北朝的一首民歌,叙述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二、给加点的字注音:机杼.(zhù)贴.:军帖.(tiě);贴.(tiē)花黄;字帖.(tiè)可汗..(kè hán)鞍鞯..(ān jiān)辔.(pèi)头鸣溅溅..(jiān) 啾啾..(jiū jiū)胡骑.(jì)朔.气(shuò)金柝.(tuò) 阿姊.(zǐ)策勋十二转(zhuǎn)霍霍..(huò)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同行.(háng)十二年三、重点字词解释:1.当.户当:对着.2.机杼.声杼:织布机上的梭子。
3.惟.:只.4.军帖..(tiě):军中的文告。
5.可汗..大点兵可汗:古代北方和西北地区某些民族君主的称号。
6.十二..卷:十二:表多数,不是确指。
下文的“十二转"、“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7.愿为市.鞍(ān)马市:买.8.旦.:早晨。
9.辞.:离开,辞行。
10.但.:只,仅仅.11.溅溅..:急速的流水声。
12.胡骑..(jì):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13.啾啾..:马叫声。
14.戎机..:作战时机,这里指战场.15.度.:越过。
16.朔.:北方。
17.策勋..:记功勋于策书之上.18.十二转...:不是确数,形容功劳极高。
转,勋位升一等叫一转。
19.强.:有余。
20.郭.:外城。
21.扶将..:搀扶。
22.红妆..:女子用的胭脂等装饰物。
23.霍霍..:磨刀声.24.著.我旧时裳.著(zhuó):同“着”,穿。
裳:古代指裙子,也泛指衣服.25.帖.(tiē)花黄..:“帖”同“贴”.花黄,当时女子贴在脸上的一种饰物。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知识点归纳
《木兰诗》常考知识盘点1.资料链接(1)文学常识《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2)文体知识《乐府诗集》为宋代郭茂倩所编。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
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
歌词的来源有二:一是文人专门创作;二是从民间收集。
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辞”等。
2.文章中心概括本诗通过对木兰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和荣归故里的叙述,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家爱国、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儿女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纯朴的优秀品质。
3.写作特点(1)浓郁的民歌特色。
本诗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开篇以悬念“叹息”起笔,接着一问一答,这是民歌创作中常见的手法。
全诗用口语写成,生动质朴,生活气息极浓。
如“溅溅”“啾啾”“霍霍”这些拟声词,“十二”“百千”这些夸张的数字,“阿爷”“阿姊”这些口语化的称呼,都具有通俗文学的特色,不事雕琢,自然流畅。
(2)大量铺陈排比,感染力强。
如文中的“东市买骏马……”“爷娘闻女来……”“开我东阁门……”,这些排比句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起着重要作用,使得整首诗的人物刻画、感情意蕴、音韵节奏等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3)叙事详略得当。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的从军缘由、行前准备、离家出征、辞官和还家都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
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4.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1)通假字①著我旧时裳“著”通“着”,穿②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贴③出门看火.伴“火”通“伙”,伙计,同伴(2)古今异义①木兰当.户织古义:门今义:门第②阿爷..无大儿古义:父亲今义:父亲的父亲③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④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姓氏⑤雌兔眼迷离..古义: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⑥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⑦赏赐百千强.古义:有余今义:强壮,强大⑧策勋十二转.今义:旋转(3①市:东市买骏马(集市)愿为市鞍马(买)②将:将军百战死(高级将领)出郭相扶将(搀扶)③帖:昨夜见军帖(文书,告示)对镜帖花黄(通“贴”,粘上)④机:不闻机杼声(织布机)万里赴戎机(重要的事务)⑤愿:愿为市鞍马(愿意)愿驰千里足(希望)⑥策:策勋十二转(记)策马扬鞭(鞭打)执策而临之(鞭子)⑦何:问女何所思(什么)水何澹澹(多么)(4)词类活用①名词作动词愿为市.鞍马市:原意为集市,文中指买策.勋十二转策:原意为竹简,文中指登记②名词用作状语当窗理云.鬓箕畚:原意为云彩,文中指像云一样的(5①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统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9课《木兰诗》知识点
知识点一、作者简介五六世纪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
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
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景。
二、文体知识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有训练乐工,制定乐谱,采集歌词等。
魏晋南北朝时将乐府收集编录的诗称为“乐府诗”,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
三、相关资料《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它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木兰,中国古代女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她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
其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
四、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同“贴”,贴上)(二)古今异义:1.军书十二卷 古义: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今义:数词,十二。
2.从此替爷征 古义:父亲;今义:爷爷。
3.出郭相扶将 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4.双兔傍地走 古义:跑;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5.赏赐百千强 古义:有余;今义:力量大。
(三)一词多义1.帖:昨夜见军帖(文告)对镜帖花黄(同“贴”,贴上)2.市:愿为市鞍马(买)东市买骏马(集市)3.愿:愿为市鞍马(愿意)愿驰千里足(希望)(四)词类活用1.策勋十二转 (名词用作动词,记录)2.愿为市鞍马 (名词用作为动词,买)(五)文言句式省略句愿为市鞍马点拨:“为”后省略“之”,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倒装句问女何所思点拨:宾语前置句,应为“问女所思何”。
(六)成语积累1.磨刀霍霍:本形容磨刀声响亮。
后常用来形容准备动手杀人或发动战争。
例句:该国当局已经磨刀霍霍,很多居民担心他们可能采取报复行动。
2.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例句:这一切似乎相当合理,又饱含希望,然而,今年的变化却更加扑朔迷离。
(七)名句积累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课文原文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知识点五六世纪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
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
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景。
二、文体知识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有训练乐工,制定乐谱,采集歌词等。
魏晋南北朝时将乐府收集编录的诗称为“乐府诗”,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
三、相关资料《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在中国文学它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木兰,中国古代女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她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
其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
四、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同“贴”,贴上)(二)古今异义:1.军书十二卷古义: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今义:数词,十二。
2.从此替爷征古义:父亲;今义:爷爷。
七年级下《木兰诗》知识梳理
木兰诗知识梳理一、文学常识《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 属于叙事诗.“乐府双璧”:南朝:《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
二、重点词语1.[唧唧]叹息声。
2.[当户织]对着门织布。
3.[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杼,织布的梭子。
4.[唯]只。
5.[何所思]想什么。
6.[忆]思念。
7.[军帖(tiě)]军中的文告。
8.[可汗大点兵]可汗大规模地征兵。
可汗,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9.[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
军书,军中的文书,这里指征兵的名册。
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下文的“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10.[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11.[愿为市鞍马]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为,介词,为了,其后宾语省略。
市,买。
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12.[鞯]马鞍下的垫子。
13.[辔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14.[旦]早晨。
15.[溅(jiān)溅]水流声。
16.[黑山]和下文的“燕山”,都是当时北方的山名。
17.[胡骑]胡人的战马。
胡,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
18.[啾啾]马叫的声音。
19.[万里赴戎机]远行万里,投身战事。
戎机,战事。
20.[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度,越过。
21.[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朔,北方。
金柝,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
22.[铁衣]铠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
23.[天子]指上文的“可汗”。
24.[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
25.[策勋十二转]记最大的功。
策勋,记功。
转,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
26.[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的财物。
强,有余。
27.[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
28.[尚书郎]尚书省的官。
尚书省是古代朝延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
29.[愿驰千里足]希望驰骋干里马。
驰,赶马快跑。
30.[郭]外城。
31.[扶将]扶持。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知识点汇编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中考考点汇编一、原文呈现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二、课文翻译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
织机停下来机杼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问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呢?(木兰回答道)姑娘我并没有思念什么。
昨夜我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王在大量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我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现在起替代父亲去应征。
在东市上买来骏马,西市上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市上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北市上买来长马鞭。
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
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象飞过去那样迅速。
北方的寒风中传来刁斗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
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十年之后才得胜而归。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
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
05《木兰诗》理解性默写-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部编版)
《木兰诗》理解性默写与训练一、理解性默写1.《木兰诗》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木兰诗》中写爷娘、姐姐、弟弟迎接木兰归来的诗句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5.《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两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木兰诗》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8.《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9.《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10.《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1.写战争激烈紧张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2.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3.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14.《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长期战斗岁月而木兰最终英雄般凯旋的句子是(共10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5.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6.《木兰诗》中概括写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7.《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愿望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18.《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木兰诗》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七下《木兰诗》知识点梳理一、基础知识(一)文学常识1.木兰当户..织(对着)(门)2.不闻机杼.声(织布梭子)3. 惟.闻女叹息(只)4.问女何所忆.(思念)5.军书十二..卷(表示多数,不是确指)6.愿为市鞍马....(为此)(买)( 泛指马和马具 )7.旦.辞爷娘去(早晨)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水流声)9.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马叫的声音)10.万里赴戎机..(战争)11.关山度.若飞(过)12.朔.气传金柝..(北方)(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13.寒光照铁衣..(铠甲)14.策勋..十二转(记功)15.赏赐百千强.(有余)16.出郭.相扶将..(外城)(扶持)17.当户理红妆..(指女子的艳丽装束)18.著.我旧时裳(穿)19.对镜帖.花黄(帖同“贴”)20.雄兔脚扑朔..(动弹)21.雌兔眼迷离..(眯着眼)22.双兔傍地走...(并排跑)(三)通假字1.对镜帖花黄:帖,同“贴”,粘贴、贴上。
2.出门看火伴:火,同“伙”,伙伴。
(四)古今异义1.愿为市鞍马:市:古义:买;今义:集市。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古义:只,只是;今义:表转折,但是。
3.双兔傍地走: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4.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古义:不愿做;今义:没有必要。
5.卷卷有爷名: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五)一词多义:市:1.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 2.愿为市鞍马(动词,买)将:1.将军百战死(名词,将领) 2.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帖:1.昨夜见军帖(名词,文书,告示) 2.对镜帖花黄(动词,通“贴”,粘上)机:1.不闻机杼声(名词,织布机) 2.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的事务)(六)句子的翻译: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译文: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译文: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着冰冷的铠甲。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知识点归纳
《木兰诗》常考知识盘点1.资料链接(1)文学常识《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2)文体知识《乐府诗集》为宋代郭茂倩所编。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
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
歌词的来源有二:一是文人专门创作;二是从民间收集。
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辞”等。
2.文章中心概括本诗通过对木兰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和荣归故里的叙述,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家爱国、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儿女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纯朴的优秀品质。
3.写作特点(1)浓郁的民歌特色。
本诗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开篇以悬念“叹息”起笔,接着一问一答,这是民歌创作中常见的手法。
全诗用口语写成,生动质朴,生活气息极浓。
如“溅溅”“啾啾”“霍霍”这些拟声词,“十二”“百千”这些夸张的数字,“阿爷”“阿姊”这些口语化的称呼,都具有通俗文学的特色,不事雕琢,自然流畅。
(2)大量铺陈排比,感染力强。
如文中的“东市买骏马……”“爷娘闻女来……”“开我东阁门……”,这些排比句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起着重要作用,使得整首诗的人物刻画、感情意蕴、音韵节奏等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3)叙事详略得当。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的从军缘由、行前准备、离家出征、辞官和还家都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
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4.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1)通假字①著我旧时裳“著”通“着”,穿②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贴③出门看火.伴“火”通“伙”,伙计,同伴(2)古今异义①木兰当.户织古义:门今义:门第②阿爷..无大儿古义:父亲今义:父亲的父亲③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④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姓氏⑤雌兔眼迷离..古义: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⑥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⑦赏赐百千强.古义:有余今义:强壮,强大⑧策勋十二转.今义:旋转(3①市:东市买骏马(集市)愿为市鞍马(买)②将:将军百战死(高级将领)出郭相扶将(搀扶)③帖:昨夜见军帖(文书,告示)对镜帖花黄(通“贴”,粘上)④机:不闻机杼声(织布机)万里赴戎机(重要的事务)⑤愿:愿为市鞍马(愿意)愿驰千里足(希望)⑥策:策勋十二转(记)策马扬鞭(鞭打)执策而临之(鞭子)⑦何:问女何所思(什么)水何澹澹(多么)(4)词类活用①名词作动词愿为市.鞍马市:原意为集市,文中指买策.勋十二转策:原意为竹简,文中指登记②名词用作状语当窗理云.鬓箕畚:原意为云彩,文中指像云一样的(5①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木兰诗知识点总结全
唧唧机杼惟亦军帖可汗军书卷市鞍马骏马鞍鞯辔头长鞭旦暮宿鸣溅溅啾啾戎机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壮士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所欲尚书郎驰爷娘郭阿姊红妆霍霍袍着裳鬓帖火伴女郎扑朔雌兔走辨()、朔:。
16、:。
10、12、啾啾13、17、赏赐百千强:(三)、通假字1、对镜帖花黄:通2、出门看火伴:通3着(zhuó)我旧时裳:通,4惟闻女叹息(四)、古今异义词1、木兰当户织2、军书十二卷3、从此替爷征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5、出郭相扶将6、双兔傍地走(五)、一词多义1、市:愿为市鞍马()东市买骏马()2、度:关山度若飞()孤不度德量力()《隆中对》3、策:策勋十二转()策之不以其道()《马说》执策而临之()《马说》4、强:赏赐百千强()余强饮三大白()《湖心亭看雪》项为之强()《童趣》5、安:安能辨我是雄雌()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愿1、愿为市鞍马:愿,愿意。
2、愿驰千里足:愿,希望。
儿1、阿爷无大儿:儿,儿子。
2、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儿,青年男女自称。
市1、愿为市鞍马:市,买。
2、东市买骏马:市,集市。
(五)特殊句式省略句:愿为市鞍马倒装句: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六)成语扑朔迷离:今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
(六)、词类活用策勋十二转:策:名词做动词,译为:记修辞手法:互文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修辞:对偶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2、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修辞:顶真:1、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修辞:复沓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3、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明确:早上辞别父母离家,晚上宿营在黄河边。
2、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jiān)。
七年级木兰诗知识点
七年级木兰诗知识点《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也是七年级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篇目。
下面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这篇课文的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1、作品简介《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2、乐府乐府是古代朝廷设立的音乐管理机构,负责采集和编制各种乐曲,同时也收集和整理民间歌谣。
后来,人们就把这些歌谣称为“乐府诗”。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贴。
2、古今异义(1)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祖父,即父亲的父亲。
(2)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
3、一词多义市:(1)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2)愿为市鞍马(动词,买)4、词类活用(1)策勋十二转(名词用作动词,登记)(2)愿为市鞍马(名词用作动词,买)三、重点句子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译文: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译文: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文: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胜利归来。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译文:对着窗户梳理像云一样的鬓发,对着镜子在脸上贴花黄。
四、内容理解1、故事情节这首诗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胜利归来后不愿做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
全诗可以分为五个部分:(1)第一部分(1-3 段):写木兰决定替父从军。
(2)第二部分(第 4 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
(3)第三部分(第 5 段):写木兰在战场上的征战生活。
(4)第四部分(第 6 段):写木兰胜利归来,朝见天子,辞官还乡。
(5)第五部分(第 7 段):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雄雌的比喻,对木兰进行赞美。
2、人物形象木兰是一个勤劳善良、坚毅勇敢、机智聪慧、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
她既有女性的柔美,又有男子的刚健,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杰出的女性形象之一。
七年级语文下木兰诗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下木兰诗知识点木兰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由于其表现出女性的坚强和勇敢,成为了中国的“女侠”文化的象征。
在七年级语文中,学生会学习到木兰诗这一经典之作,下面是木兰诗的一些知识点。
一、作者及写作时代《木兰诗》是唐代诗人于谦所作,作于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20年),距离现在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由于唐代的社会环境、风俗习惯、家庭教育等方面与现在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阅读《木兰诗》时,需要通过背景知识去理解、体会其内涵。
二、诗歌结构及节奏《木兰诗》的诗歌结构十分规整,全诗共有二十行,每一行五个字,共一百个字。
全诗分前后两部分,前十行为木兰出征前的思想感受,后十行为木兰归来后得到的荣誉回报。
此外,全诗的节奏感强烈,有许多韵律、声韵交替、用字押韵等技巧。
三、文学意境《木兰诗》表现出了中国文化中“忠孝节义”、“男儿身”等传统美德,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女性形象。
在诗歌中,中国文化中的家庭伦理传统被体现地淋漓尽致,木兰的孝行、恩爱之情、律己奉公的精神,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坚韧、聪敏、机智、细腻、性格勇敢的特质。
同时,全诗富有诗意的文学意境,用典、比喻、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感受。
四、历史价值《木兰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名篇之一,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
它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珍贵遗产,为后代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现今社会,它依然是中小学课堂中必须学习的板块之一,因此,认真、深入地了解和理解《木兰诗》,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的形成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现代价值虽然《木兰诗》的家庭观念、社会角色等方面与现今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它所体现的人格修养、人生意义、人性呈现等都是具有普遍性的,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
在读懂《木兰诗》的基础上,加以思考其对当代社会的借鉴意义,可以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和高尚情操,也可以影响学生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素质。
六、结语《木兰诗》作为中国文化的珍品之一,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笔记
《木兰诗》笔记一、背景介绍《木兰诗》是一首古代民间叙事诗,讲述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这个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具有深远的文化影响。
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风貌和人们的价值观念。
二、课文笔记1. 诗句解析:(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这几句诗描绘了木兰在家织布的情景,通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的描写,表现了木兰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这几句诗通过问答的形式,揭示了木兰内心的矛盾。
她并没有明确的所思所忆,但她的叹息却透露出她内心的纷扰。
(3)描述木兰准备出征的句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这几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木兰准备出征的情景。
她奔波于市场之间,购买所需的战马和装备,表现出她的果敢和决心。
(4)描述木兰行军迅速、矫健雄姿的句子:“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这两句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木兰行军的迅速和矫健。
她跨越千山万水,奔赴战场,展现出她的英勇和果敢。
(5)描述边塞夜景和木兰思乡之情的句子:“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这些诗句描绘了边塞的夜景和木兰的思乡之情。
在艰苦的战争中,木兰和战友们并肩作战,历经生死考验。
而当她回到家乡时,她的变化让同伴们感到惊讶。
这些描写展现了木兰的坚韧和勇敢,以及她对家乡的眷恋。
2. 主题思想:《木兰诗》通过讲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赞扬了她的勇敢、智慧和爱国精神。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风貌和人们的价值观念,如忠孝观念、男女平等等。
三、学习启示通过学习《木兰诗》,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1. 要有勇气和担当精神。
像花木兰一样,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有勇气和担当精神,勇于承担责任和使命。
2. 要有智慧和策略。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像花木兰一样运用智慧和策略,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知识点《木兰诗》是中国古代的一首传世长诗,作者是唐代女诗人于谦。
它以木兰代父从军保家为主题,描写了一个女子披荆斩棘、舍弃美好生活、化身男儿的感人故事。
这篇文章将从诗文构成、创作背景、材料表现、意境描写等方面,为大家详细解析《木兰诗》的知识点。
一、诗文构成《木兰诗》全篇共九十行,分别包括开篇四行、中间五次各十二行的行旅描写,以及最后的“问君能有几多愁”一句。
在格律方面,它的格式为五言古诗,每句四平韵,意象明确,表现深刻,极富感染力。
二、创作背景据传《木兰诗》的创作年代为唐贞观年间,时值突厥边境战事频繁,唐太宗派兵开辟了“安西四镇”剿灭突厥,需要极多的人力和物力,而在当时,男子征战相当频繁,因此有很多女子代父从军。
据此,作者以木兰的故事为灵感,写下这篇脍炙人口的传世名篇。
三、材料表现在材料上,它主要描写了木兰从家中出发,经过九路千山之后,到达玉门关的经过,并于最后告别战友返回故乡的情景。
通过诗人的笔触,我们可以感受到木兰的坚毅、勇敢和忧愁,而每一个环节的描写都极为细腻,为后人留下了极为深刻、作品精彩的形象描绘。
四、意境描写《木兰诗》的意境表现是其最为重要的部分,它通过写实的手法,展现出了女性的坚毅和执著,表现了人性最本真的一面。
从“弯弓射鸟天下无”到“黄埃散漫风萧索”,从“十年强半霜”到“断肠人在天涯”,每句话都富有内涵和情感,悲怆而壮美,给予读者以极为深刻的震撼。
总的来说,《木兰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翘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中珍贵的精神财富。
通过对《木兰诗》的深入解析,我们能够更好地领会其精髓,认识到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和情感的内涵。
相信,对于有志于学习中华文化的学生们而言,掌握《木兰诗》的知识点,将会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帮助与启示。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全诗详细解析并考点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全诗详细解析并考点归纳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译文: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
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
解析:“唧唧”(jījī)是拟声词,也叫象声词,就是模拟事物声音的词。
诗中是用来表示叹息声。
“唧唧”也有一种理解是织布声。
复,副词,又,再。
当,读作dāng,介词,介绍处所,在,对着。
比较:课文《孙权劝学》中,“当涂掌事”的“当”是动词,意思是“掌管”。
当户织,对着房门织布。
织,动词,织布。
“当户”是介宾短语做动词“织”的状语。
机杼(zhù),织布机的梭子,代指织布机。
这里采用了借代手法,用部分代指整体。
再如《古诗十九首》:“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译文为:舞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
这里的“机杼”也是指织布机。
“机杼”还可用来比喻创意构思,如《魏书·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
”这里的“自出机杼”是指自己创出新意。
唯,副词,只。
原文: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译文: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思念什么?木兰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思念什么。
解析:“问”的主语是谁呢?有不同理解:一种理解是木兰的母亲或者父亲问她;另一种理解是叙述者在问,属于自问自答,是设问修辞。
忆,动词,思念,惦记。
原文: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译文: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可汗在大规模征兵。
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解析:帖(tiě),名词,文告。
可汗(kèhán),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点兵,征集军队。
“点兵”也可指检阅军队,如辛弃疾《破阵子》词:“沙场秋点兵。
”意思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军书,军中的文书,这里具体是指征兵的名册。
十二,表示多,不是确指。
原文: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 课《木兰诗》基本知识点练习与答案
8 木兰诗一、积累运用【课前预习】1.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可汗.(hán) 机杼.(zhù) 燕.山(yān)朔.气(shuò) 金柝.(tuò) 胡骑.(jì)傍.地(bàng) 鞍鞯.(jiān) 阿姊.(zǐ)云bìn(鬓) pèi(辔)头雄cí(雌)2.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朝代)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乐府”是古代官府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
后来,逐渐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基础提升】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旦.辞爷娘去旦:早晨(2)唯.闻女叹息唯:只(3)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不愿做..(4)朔.气传金柝朔:北方十二转策勋:记功(5)策勋..卷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6)军书十二..(7)赏赐百千强.强:有余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贴,贴上5.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阿爷.无大儿古义:父亲今义:爷爷(2)雌兔眼迷离古义: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3)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4)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姓氏(5)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古义:只今义:表转折6.解释下列多义词。
市:①东市.买骏马市:集市②愿为市.鞍马市:买帖:①昨夜见军帖.帖:文告②对镜帖.花黄帖:同“贴”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着冰冷的铠甲。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4)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8.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文言文基础字词
《木兰诗》文言文基础字词1.字音唧唧(jī)机杼(zhù)军帖(tiě)可汗(kè)鞍鞯(jiān)胡骑(jì)戎机(róng)朔气(shuò)金柝(tuò)红妆(zhuāng)2.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tiē贴,贴上。
火伴皆惊忙火:huǒ伙,伙伴。
3.文言字词旦辞爷娘去旦:早晨愿为市鞍马市:买东市买骏马市:市场木兰当户织当:对着关山度若飞度:过赏赐百千强强:有余4.古今异义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⑤户:古义为门,木兰当户织;今义人家、门第。
⑥迷离:古义为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⑦十二:古义为虚数多,今义数词,十二。
5.一词多义市:a.集市:东市买骏马;b.买:愿为市鞍马。
(名词作动词。
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东市买骏马;b.雇,租:欲买舟而下。
愿:a愿意:愿为市鞍马;b希望:愿驰千里足。
6.词语活用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
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
策勋十二转。
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成语:扑朔迷离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
现指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
(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
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历经数年,有的战死,有的活下来凯旋。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整理头发和贴上装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中考考点汇编1一、原文呈现2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3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4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5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6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至7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8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9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10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12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13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1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15二、课文翻译16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
织机停下来机杼不再作响,17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问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呢?(木兰回答道)姑18娘我并没有思念什么。
19昨夜我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王在大量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20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我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21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现在起替代父亲去应征。
22在东市上买来骏马,西市上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市上买来马嚼子和23缰绳,北市上买来长马鞭。
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24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
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25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26叫声。
27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象飞过去那样迅速。
北方的寒28风中传来刁斗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
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29生入死的战斗,十年之后才得胜而归。
30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
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31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
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郎这样32的官,希望骑上一匹好骆驼,借助它的脚力送我回故乡。
33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34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
打35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36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整理象乌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37好花黄。
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十二年之久,38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的。
39雄兔的脚喜欢乱搔乱扑腾,雌兔的两眼老是眯缝着,当它们挨着一起在地40上跑的时候,又怎能分辨得出谁雄谁雌呢?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41三、文学常识积累4243四、《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人名)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
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44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不慕名利的女英雄形象。
汉乐府中的“双璧”指的是45《乐府诗集》和《孔雀东南飞》。
46四、字词句积累47(一)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48机杼声(zhù)军帖(tiě)可汗大点兵( kè)(hán)49鞍鞯(ān jiān)辔头(pèi)燕山胡骑鸣啾啾(yān )50(jì)(jiū)51鸣jiān jiān(溅溅)赴róng(戎)机传金tuò(柝)52阿姊(zǐ)磨刀霍霍(huò)著(zhuó)我旧时裳(chá53ng)5455(二)重点字词解释561.惟闻女叹息惟:(只)572.愿为市鞍马市:(买)583.旦辞爷娘去旦:(早上)59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但:(只)605.关山度若飞度:(度过)616.朔气传金柝朔:(北方)627.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不用做)638.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9.赏赐百千强强:(有余)646510.出郭相扶将郭:(外城)6611.著我旧时裳著:(穿)6712.雄兔脚扑朔扑朔:(动弹)6813.雌兔眼迷离迷离:(眯着眼)6914.安能辨我是雄雌安:(怎么)(三)通假字70(四)1.对镜帖花黄“帖”同“贴”,粘贴7172(五)2.出门看火伴“火”同“伙”,伙伴(六)古今异义词7374(七)1.户木兰当户织75古义:门今义:窗户762.十二77军书十二卷78古义:表多数,不是确指今义:数词,十二793.爷80从此替爷征81古义:父亲今义:爷爷824.但83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84古义:只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855.郭86出郭相扶将87古义:外城今义:姓氏886.走89双兔傍地走90古义:跑今义:行走91(五)一词多义921.市93愿为市鞍马(买)94东市买骏马(集市)95962.策策勋十二转(记)97策之不以其道(用马鞭打,这里是驱使、驾驭)《马说》98执策而临之(马鞭)《马说》993.强100赏赐百千强(有余)101余强饮三大白(尽力)《湖心亭看雪》1024.安103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104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05(六)词类活用106策107策勋十二转:名词做动词,记108(七)重点句子翻译1091.可汗大点兵110翻译:皇上大规模的征兵。
1112.愿为市鞍马112翻译: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113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114翻译: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像飞一样的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115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116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17翻译: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十年之后才得胜而归。
1185.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119翻译: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郎这样的官。
1206.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121翻译:希望骑上一匹好骆驼,借助它的脚力送我回故乡。
122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123翻译:雄兔的脚喜欢乱搔乱扑腾,雌兔的两眼老是眯缝着。
1248.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25翻译:它们挨着一起在地上跑的时候,又怎能分辨得出谁雄谁雌呢?126(八)理解性默写127128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129兄。
130131132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1331343.《木兰诗》中写爷娘、姐姐、弟弟迎接木兰归来的诗句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135136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1371385.《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两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391406.《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141归。
1421431447.《木兰诗》中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451461478.《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1481499.《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150衣15115215310.10.《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辞黄河154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55三、内容理解1561.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木兰的形象。
1571581591601612.《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这样写有什么162好处?163答案:诗歌对木兰替父从军的缘由,惜别家人,辞官还乡,家人团聚的内164容写的详细,对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及十年的征战内容则写的简略。
这样安排,165是为了更好的刻画人物。
166(意思对即可)167四、中考探究168(2017年福建中考)169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4-5题。
(5分)170木兰诗(节选)17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172年归。
173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174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754.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176分)177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178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
179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180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1815.“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182183答案:184(一)(5分)1854.(3分)C1865.(2分)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
187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188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