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7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各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对把正确答案选出,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
每小题1分,共40分)1.社会经济基础是指A.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B.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特定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2.作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阶级斗争是A人们随意制造的"阶级斗争" B.一切形式的阶级斗争C.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阶级斗争 D.只是指经济领域的阶级斗争3.社会上层建筑体系的核心是A.哲学观点 B.道德规范C.国家政权 D.艺术形式4.原因是指A.在某一现象出现之前的现象 B.被某一现象所引起的现象C.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 D.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5.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观点,这是因为A.实践中的认识都属于真理性的认识 B.来源于实践的认识都是真理C.实践就是真理 D.人们的认识过程就是一个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去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过程6.区分社会的根据主要是A社会的阶级关系 B.生产力发展水平C.产品分配形式 D.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之上的经济基础7.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 D.相对主义8.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9.一定的社会形态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10.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称之为A.不可能性 B.现实的可能性C.抽象的可能性 D.微小的可能性11.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观点的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 D.机械论12.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A.先进思想理论的形成 B.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C.人们自觉的革命活动 D.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13.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A.人们的主观努力 B.进行思想斗争;C.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D.社会实践1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所以静止也是绝对的 D.因为静止是相对的,所以运动也是相对的15.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性质是A.对抗性的 B.非对抗性的C.既有对抗性的一面,又有非对抗性的一面 D.基本上是对抗性的16.真理的内容是A.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C.以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 D.不以任何人、人类或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17.质和量的关系是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相互规定、相互作用的关系C.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原因和结果的关系18.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19.相对真理是指A.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B.任何真理都没有确定的内容C.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错误 D.任何真理都需要反复地检验20.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B.经济基础服务于上层建筑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经济基础产生于上层建筑21.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A.唯心论的错误 B.机械唯物论的错误C.二元论的错误 D.庸俗唯物论的错误22.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分歧是A.统一于实践还是认识 B.统一于运动还是静止C.统一于存在还是非存在 D.统一于物质还是精神23.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C.僵化的经济体制同先进的政治制度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25.世界上各种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根据是A.矛盾 B.普遍矛盾C.特殊矛盾 D.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26.事物的度是指A.事物的质变 B.事物的量变C.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D.关节点或临界点27.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根本的条件是指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B.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C.科学文化水平 D.人们的生活水平28.社会主义社会开始了人民群众自觉创造历史的新时代,这是指A.人民群众可随意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 B.人民群众可以制定社会规律创造历史C.人民群众可以改造社会规律创造历史 D.人民群众自觉地按照社会规律创造历史29.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同自己的经济基础A.完全适合 B.基本适合C.基本不适合 D.完全不适合30.从产生上说,意识是A天赋的 B.独立自生的C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对物质的反映31.历史唯物主义对人民群众作用的肯定是A.内在地包含了对包括历史人物在内的个人作用的肯定B.不包含对个人作用的肯定 C.是对个人作用的否定D.是与肯定历史人物的作用并列的32.假象和本质的关系是A.假象不是本质的规定 B.假象是本质的全部规定C.假象是本质的一种规定 D.假象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33.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必然性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瓜内有多少粒种子,早已确定,不多不少C.只刮风,不下雨 D.感性材料多了就变成理性认识3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运动变化的观点 B.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35.决定社会面貌的基本因素是该社会的A.政治制度 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C.阶级力量对比 D.政党的成熟程度36.国家是A.与人类社会同时产主的 B.封建社会产生的C.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 D.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37意识是A.一切生物普遍具有的现象 B.动物普遍具有的现象C.人和高等动物共有的现象 D,人类独有的特殊现象38.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 B.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9.热爱领袖同反对个人崇拜的关系是A绝对对立的 B.热爱领袖必然导致个人崇拜C.反对个人崇拜必然会否定或排斥领袖的权威 D.一致的40.辩证的否定是指A.外力否定 B.自我否定C.任意否定 D.甲变乙,乙变甲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各有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个以上是正硬的,把正确答案选出,选中后将答案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
大学马哲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马哲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结合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神答案:B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A.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B. 人们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C.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动D. 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活动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包括()A.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B. 马克思主义哲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答案:A, B, C5. 下列哪些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D. 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答案:A, B, D三、判断题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规律性。
()答案:正确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8.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也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五、论述题9.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它们服务于经济基础,并在一定条件下促进或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推动社会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变。
六、案例分析题10.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劳动分工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试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指的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指的是客观实在性,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答: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科学方法,它强调事物的内部矛盾和斗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概念指的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概念指的是人的主观性,即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认识。
5、什么是唯心主义?答:唯心主义是一种认为精神或思想是第一性的哲学观点,它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精神或思想是世界的本原。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有什么区别?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有本质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精神的或者是思想的。
7、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指的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基础。
8、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概念。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概念指的是事物的前进性和上升性,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发展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马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一、简答题1、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既不同于唯心主义把精神看作是世界的本原,也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用纯粹的自然科学来代替哲学上讲的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包括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而且包括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
2、请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1.丝瓜俯视着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
”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结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微微的变化。
”下列说法中与该寓言哲理一致的是( )。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2.近些年来,每当遇到流行性疾病发生,医学专家都会表示可防、可控、可治,不必惊慌。
这是因为( )。
A.追求真理是认识活动的归宿B.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C.人类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造福自身D.人类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3.“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之所以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获得成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这一伟大构想( )。
①体现了矛盾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重要动力②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原则的③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④体现了矛盾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反对的趋势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4.列宁说,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开出的不结果实的花。
这一方面表明了唯心主义哲学在一定历中时期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借鉴意义,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唯心主义在认识上的片面性,即( )A.把物质看作是感觉或概念的本原B.夸大了运动变化,否定了相对静止C.夸大了感性认识,否定了理性认识D.把感觉或概念夸大为脱离物质并且派生物质的本原5.皑皑白雪在中国东北地区,是众多滑雪基地得以开办的自然条件。
而在南方地区,连续的降雪低温却造成了损失巨大的灾害。
这表明,同一现象在不同条件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这后发我们注意( )。
A.联系的普遍性和统一性B.联系的客观性和主观性C.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D.联系的绝对性和相对性6、生产力范畴所反映的关系是( )。
A.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C.人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D.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7.在很多竞技体育项目中,运动员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精神是取得胜利的基础,只要顽强地拼搏,即使失败,也会赢得人们的尊敬。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和答案与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第小题1分,共30分)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b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d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5、相对静止是指 c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6、时间和空间是 c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d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 b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
这是一种c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专业知识整理分享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 a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1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血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 da、较差的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d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c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思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马克思思格斯创立时期的经典理论B.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它的发展C.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A. 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指( )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10.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最直接的理论基础是()A. 古希腊哲学B. 近代欧洲哲学C. 德国古典哲学D.英国经验论哲学11.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A. 费尔巴哈 B.傅立叶 C.欧文 D.圣西门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 D.奥地利 C. 中国 D.俄国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
马哲试题及答案

马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能量2. 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这一规律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以下哪项不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体现?A. 事物内部的矛盾B. 事物之间的矛盾C. 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D. 事物的绝对静止3.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什么决定的?A. 人的意志B. 地理环境C. 经济基础D. 文化传统4.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以下哪项不是实践的特点?A. 客观性B. 社会性C. 历史性D. 主观性5. 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唯物性B. 辩证性C. 革命性D. 神秘性6.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A. 政治制度B. 法律规范C. 宗教信仰D. 物质生产7.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以下哪项不是阶级斗争的表现?A. 经济斗争B. 政治斗争C. 文化斗争D. 个人斗争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价值在于:A. 个人财富B. 社会地位C. 自我实现D. 社会贡献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论的核心问题是:A.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B. 知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C. 真理与谬误的界限问题D.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10. 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意识决定物质答案:1-5 B C D D D;6-10 D C D A 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具有能动性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12.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由以下哪些因素决定的?A. 经济基础B. 上层建筑C. 阶级斗争D. 科技进步13. 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特点?A. 客观性B. 社会性C. 历史性D. 主观性1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以下哪些是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条件?A.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B. 社会关系的合理化C. 人的全面发展D. 个人财富的积累15. 马克思主义认为,以下哪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A. 教育B. 劳动C. 社会制度的改革D. 个人努力答案:11 ABCD;12 ABC;13 ABC;14 ABC;15 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是____。
①大家自发形成的世界观②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③科学的世界观④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二、双项选择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____。
①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③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④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⑤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三、多项选择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革命变革的表现有____。
①提出了阶级斗争的观点②确立了科学实践观③实现了唯物论与实践论的结合④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结合⑤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结合四、判断分析1.政治制度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五、简答1.为什么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六、论述1.试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为什么“不谋万世者,难谋一时;不谋全局者,难谋一域”?一、单项选择1.矛盾问题的精髓是____。
①斗争性②同一性③矛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关系④斗争性和同一性关系二、多项选择1.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前提是____。
①相对论②进化论③经典力学④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⑤细胞学说三、判断分析1.社会生活在本质是实践的。
四、简答1.关于如何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五、论述1.论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说明:因本次考试由其他教师出题,故只从A卷每种题型中选登一题,其余试题及评分标准省略。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6分。
只有一个选项是对的,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空格):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的是____。
①社会主义学说②自然科学③政治经济学④哲学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是____。
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②矛盾观③一切从实际出发④与时俱进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___。
①运动②存在性③结构性④客观实在性4.下列关于意识能动性的选项中属于不正确的是____。
①与本能没有关系②能透过现象看本质③有目的性④能指导实践,改造现实5.描述事物发展状态的规律是____。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A. 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哲学体系B. 建立在社会科学基础上的哲学体系C. 既包含自然科学又包含社会科学的哲学体系D. 既包含社会科学又包含自然科学的哲学体系答案:C2.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根本区别在于A. 唯物论以物质为唯一真实存在,唯心论以意识为唯一真实存在B. 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唯心论认为意识决定物质C. 唯物论强调实践基础,唯心论强调观念基础D. 唯物论注重经验验证,唯心论注重逻辑推理答案:A3. 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A.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B.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C.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D.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区分答案:B4. 观察事物不能片面地、静止地、孤立地看待,而要以全面发展的观点去看待,这是因为A. 事物的发展是相对的B. 事物的发展是辩证的C. 事物的发展是内在统一的D. 事物的发展是历史的答案:B5. 人的历史是社会历史,社会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这一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哪一种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否定?A. 形而上学的历史观B. 唯物史观C. 概念史观D. 唯意识史观答案:D二、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简要说明其含义。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和人世界的物质基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历史唯物论认为人类社会是物质生活的总和。
这一原理的含义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通过分析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以及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现实状况。
2. 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有哪些?分别简要阐述其含义。
答案: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包括矛盾、质量、量、形态转化、因果关系等。
- 矛盾:指事物内部相互矛盾的两个侧面,辩证法认识事物的根本问题就在于揭示矛盾。
- 质量:指事物性质的内在特性,主要是指事物的本质和根本属性。
大学生马哲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马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古希腊哲学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标志着()。
A. 哲学思想的终结B. 哲学思想的开始C. 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形成D. 人类思想的顶峰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理念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英雄人物B. 人民群众C. 经济基础D. 政治制度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
A. 实践性B. 科学性C. 革命性D. 客观性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包括()。
A. 地理环境B. 人口因素C. 社会制度D. 社会关系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包括()。
A. 政治法律思想B. 道德观念C. 宗教信仰D. 艺术形式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包括()。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变革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
A. 物质生活的丰富B. 精神生活的充实C. 社会关系的和谐D. 个人能力的提高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
12.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13.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观点。
14.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斗争观点。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科学发展的影响。
16.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社会变革的指导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 A2. A3. C4. B5. B二、多项选择题答案6. ABC7. ABCD8. ABCD9. ABCD10. ABCD三、简答题答案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每小题1分,共30分)1.哲学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2.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的根本区别在于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是事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A、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B、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C、马克思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4.在哲学上,二元论的根本错误在于A、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否认世界的可知性D、否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5.科学证明,人脑是A、思维的源泉B、思维的产物C、思维的器官D、思维的对象6.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A、否认物质的运动的B、否认运动是绝对的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7.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8."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一种A、不可知论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9.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D、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A、昼夜交替B、寒来暑往C、磨擦生热D、电闪雷鸣11.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这句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A、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C、否定之否定规律D、质量互变规律12.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B、事物量的变化是不超出度的范围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D、事物的变化是不顺利和显著13.马克思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本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D、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14.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篇一:公共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 )。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正确答案:c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c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表现在( )。
a.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b.哲学是绝对的,具体科学是相对的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特殊规律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正确答案:c4 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a.一般方法b.经验材料c.理论结论d.具体方法正确答案:a5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 ( )。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正确答案:a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正确答案:d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c.绝对真理的体现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正确答案:d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
a.主要内容b.理论基础c.核心部分d.实质和灵魂正确答案:b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正确答案:b10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正确答案:b马克思主义哲学11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是()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的科学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如何回答()A、世界运动和发展问题B、世界的统一性问题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D、世界的可知性问题4、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是()A、朴素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何唯物主义辩证法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C、古代原子论近代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D、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5、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6、哲学上的两大基本别是指()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7、哲学史上,第一位全面系统阐述辩证法思想的伟大哲学家是()A、赫拉克利特B、黑格尔C、马克思D、恩格斯8、古希腊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代表是()A、巴门尼德B、赫拉克利特C、毕达哥拉斯D、芝诺9、古希腊唯物主义最高成就者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德谟克利特10、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一切哲学的最主要的最显著的特征是()A、实践性B、科学性C、革命性D、阶级性1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B、中世纪经院哲学C、17、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A、细胞学说B、牛顿力学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D、星云假说E、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2、哲学史上著名的不可知论者是()A、狄德罗B、笛卡尔C、休谟D、贝克莱E、康德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是()A、世界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一切科学和知识的总汇D、认识论和辩证法E、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4、哲学的产生与发展取决于下列哪些因素()A、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B、科学发展状况C、阶级斗争情况D、哲学自身的发展情况E、宗教信仰的变化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费尔巴哈唯物主义B、黑格尔的辩证法C、培根的经验论D、康德的认识论E、狄德罗的认识论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是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因为它是()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E、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世界是否辩证发展的问题C、我们的思维能否认识我们周围的现实世界的问题D、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E、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8、下列判断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性质的有()A、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B、天命主宰人的一切C、人为自然界立法D、存在就是被感知E、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影子9、辩证法发展的基本阶段是()A、思维辩证法B、朴素辩证法C、自然辩证法D、唯心辩证法E、唯物辩证法10、一切唯心主义都()A、把精神看作是世界的本质B、是不可知论C、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D、坚持精神到物质这个认识的基本路线E、认为绝对精神产生万物11、所有的唯物主义都主张()A、世界是可知的B、世界是不可知的C、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E、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12、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已经过时B、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课题C、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新的概括材料D、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新的总结E、新技术方法可以代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的作用(三)辨析题1、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单选题1.国家领导人把勤政比喻为“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体现的哲理是()。
A.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B.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C.意识是社会物质性的D.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答案】D。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为政好像务农,要日夜思考它,思考它的开始又思考怎样使它取得圆满的结果,天天从早到晚去实行它。
”很明显,体现的是目的性和计划性。
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2.王充与范缜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自然现象都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B.人的精神与肉体相互依存C.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D.大自然是客观存在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答案】C。
【解析】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为理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
以"气"为核心范畴,由元气、精气、和气等自然气化构成了庞大的宇宙生成模式,与天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
其在主张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学等方面彰显了道家的特质。
范缜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杰出的无神论者,其哲学著作《神灭论》,继承和发扬了荀况、王充等人的唯物论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朽作品。
3.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成就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唯有长时间的积累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
”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①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②量变的总和构成事物的质变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④量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华罗庚的意思是要重视量的积累,因为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①③正确,选B。
②④本身说法错误。
4.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答案】D【解析】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第2套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40分)1.在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回避矛盾的表现违背了()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D。
矛盾的斗争性原理2.“宿命论”在物质和意识关系上的错误观点上()A.夸大了人的自觉能动性 B。
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C.否认了精神的作用 D。
否认了人的自觉能动性3.生产关系体现了()A.人与自然的关系 B。
人与物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 D。
物与物的关系4.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A 。
劳动对象 B。
劳动资料 C。
劳动者 D。
生产资料5.国家是代表( )A.统治阶级利益的B.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C.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D.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6.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7.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
意识的本质问题C.世界的本原问题 D。
实践的本质问题8.某人得病住院,想吃水果,子女们给他买了苹果、樱桃、梨送去,他说他要吃水果而不是这些苹果等,他犯的错误是()A.把个别当作是独立的存在 B。
把一般当作是独立的存在C.认为个别就是一般 D。
认为一般就是个别9.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A.根本动力 B.直接动力C.最终动力 D.唯一动力1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A.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B。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阶级关系 D。
人的理性11.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会导致()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二元论 D不可知论12.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或出发点是()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3.生产资料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A.机器设备 B。
马哲史试题及答案

马哲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标志着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其主要标志是()A. 唯物主义的彻底化B. 辩证法的彻底化C. 实践观点的确立D.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答案:C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 唯物论、辩证法、实践论B. 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实践辩证法C. 唯物主义、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D.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答案:C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 实践B. 理论C. 科学D. 真理答案:A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C. 人与自然的矛盾D. 人与社会的矛盾答案:A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社会基本矛盾C. 人民群众的实践D. 科学技术的进步答案:B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A. 主体B. 客体C. 创造者D. 决定者答案:C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A. 反映B. 创造C. 决定D. 影响答案:A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A. 线性的B. 循环的C. 螺旋上升的D. 无规律的答案:C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A. 社会关系的总和B. 自然属性的总和C. 精神属性的总和D. 物质属性的总和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公有制B. 计划经济C. 按需分配D. 无阶级社会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包括()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科学性D. 实践性答案:ABCD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是()A. 阶级矛盾B. 民族矛盾C. 宗教矛盾D. 国际矛盾答案:A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包括()A. 创造物质财富B. 创造精神财富C. 推动社会变革D. 创造历史答案:ABC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A. 社会意识可以超越社会存在B. 社会意识可以落后于社会存在C. 社会意识可以与社会存在同步D. 社会意识可以影响社会存在答案:BD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任务是()A. 发展生产力B. 完善生产关系C. 建设精神文明D. 实现共产主义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1、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因为().A.真理与谬误本身没有严格的界限B.真理与谬误的区别是主观错误造成的C.谬误中包含着真理的因素D.真理与谬误具有同一性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B.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D.可知论的认识观点3、局部性部分质变是由于()。
A.事物内部各部分发展的不平衡性B.事物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不平衡性C.事物不同发展阶段间的不平衡性D.事物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间的不平衡性4、经济社会形态()。
A.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性质划分B.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程度划分C.是以如何进行产品分配划分D.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划分5、主观唯心主义者主张()。
B.人在神的启迪下熟悉世界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世界万物是"感觉的复合6、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它的含义是()。
A.对立面双方相互依存的性质B.对立面双方相互贯通的性质C.对立面双方相互转化的性质D.对立面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子7、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
A.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B.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C.在真理观上坚持了辩证法D.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形而上学8、生产方式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C.政治和经济的矛盾统一D.社会存在和社会熟悉的矛盾同一9、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这是()。
A.折衷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辩证法观点D.诡辩论观点10、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复归,这是()。
A.形而上学观点B.折哀主义概念C.辩证法观点D.诡辩论观点11、在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着种种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A.电脑的发展会超过人脑B.电脑的发展会产生意识C.电脑的发展能完全取代人脑D.电脑与人脑有着本质的区别12、人的本质在于()。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2.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A.真理具有绝对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具有客观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3.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4.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人类有意识,动物无意识B.人类有群体组织,动物无群体组织C.人类有宗教信仰,动物没有宗教信仰D.人类能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动物则不能5.社会意识是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C.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D.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6.人在价值关系中A.只能是价值主体B.只能是价值客体C.只能是价值的享受者D.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B.德国古典哲学C.17世纪英国哲学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A.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B.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C.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9.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C.先进与落后、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10.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A.手工分工B.语言的产生C.社会的出现D.劳动1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B.实践第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12.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A.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不同B.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C.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作用不同D.取得劳动产品的方式和多寡不同1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实际存在B.客观实在性C.具体性D.可感知性14.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医生给病人作手术B.法官审理案件C.农民播种小麦D.科学家进行化学实验15.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是A.自然条件的无可比拟的富饶B.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C.草木繁茂、雨量充足的热带D.土地肥沃、雨量适中的平原16.上层建筑由两个部分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篇一:公共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正确答案: c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 c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表现在( ) 。
a.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b.哲学是绝对的,具体科学是相对的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 具体科学揭示特殊规律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正确答案: c4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
a.一般方法b. 经验材料c. 理论结论d. 具体方法正确答案: a5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 ) 。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正确答案: a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17 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19 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正确答案: d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c.绝对真理的体现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正确答案: d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
a.主要内容b.理论基础c.核心部分d.实质和灵魂正确答案: b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b.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 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正确答案: b10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正确答案: b 马克思主义哲学11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说明( )。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d.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正确答案: d12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a.适应时代的需要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d. 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正确答案: a13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a.艰苦奋斗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d.勤俭节约正确答案: c14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
a.实践性b.科学性c.革命性d.开放性正确答案: a1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b.辩论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正确答案: a1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正确答案: d17时有风吹幡动。
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a.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否认了运动具有客观规律性c.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d.否认了物质是意识的根源正确答案: a18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为()。
a.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c.仅把运动和某些具体物质形态联系起来d.把物质和运动完全割裂开来正确答案: d19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观点。
a.唯物主义的b.主观唯心主义的c.唯物主义经验论d.客观唯心主义的正确答案: b20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的标准是()。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的问题正确答案: b21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是()。
a.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c.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正确答案: c22“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正确答案: d2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界定的。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正确答案: a2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a.运动的绝对性b.存在性c.客观实在性d.实物性正确答案: c2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a.各种实物的总和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c.多样性的物质统一d.主观与客体的统一正确答案: c26认为正确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是(a.诡辩论)的观点b.唯心主义c.不可知论d.唯物主义正确答案: d27“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
a.否认静止的相对性b.否认运动的绝对性c.认为静止是不存在的d.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正确答案: d28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存在性b.物质性c.意识性d.真理性正确答案: b29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a.唯心主义b.二元论c.辩证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正确答案: d30相对主义运动观认为()。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d.只存在绝对运动而无静止正确答案: d1“司马光破缸”的故事是说司马光小时侯看到一小孩掉进水缸后,他没有按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尽快让水脱离人。
这一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想问题、办事情要学会抓主要矛盾b.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c.只要打破常规,有创新精神,就能成功地改造世界d.做任何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答案: d2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和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的哲学依据是()辩证关系的原理。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c.同一性和斗争性d.内因和外因正确答案: d3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的结构调整,提高国产资产的整体质量。
这一论断突出体现了()。
a.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原因的道理b.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观点c.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d.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正确答案: d4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观点d.不可知论正确答案: c 5 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施、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造成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
a.异因同果b.同因异果c.多因一果d.一因多果正确答案: c 6 “苍蝇不叮没缝的蛋”这一说法直接表达的哲学思想是()。
a.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事物的运动是外力推动的结果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篇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第小题 1 分,共30 分)在第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 、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2 、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 d 、庸俗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d 、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a 、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 、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 、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 、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5、相对静止是指()a、事物绝对不动b 、事物永恒不变c 、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6、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 c 、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 、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 b 、事物的一切变化 c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8 、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 b 、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 、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
这是一种()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c 、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10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 b 、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 c 、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11 、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血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a、较差的可能性 b 、微小的可能性 c 、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1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观精神的产物 b 、客观精神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14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a、真理具有客观性 b 、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 d 、真理具有全面性15、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a、伟人之言b、吾人之心 c 、众人意见 d 、社会实践16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7 、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 a 、阶级斗争发展史中去寻找 b 、生产劳动发展史中去寻找 c 、地理环境变迁史中去寻找d、政治制度演变史中去寻找18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a、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 b 、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 d 、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19 、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集资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 、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的社会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d 、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20 、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a、暴力掠夺的产物 b 、社会契约的产物c、产品分配不公的产物 d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21 、否认主体选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属于()a、非决定论 b 、辩证决定论c 、机械决定论d 、唯心主义决定论22 、马克思主义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a、唯一形式 b 、基本形式 c 、辅助形式 d 、特殊形式23 、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