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件设计原则
钣金件设计规范

钣金件设计规范拟制: 日期:20100615 审核: 日期:20100725 审核: 日期:20100727 批准: 日期: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修订记录目录1 钣金材料厚度公差 (4)1.1普通铁板 DC01 (4)1.2耐指纹板(敷锌板) SECC (4)1.3不锈铁板 SUS430 (4)1.4不锈钢板 SUS301、SUS304 (4)2 数控机床加工能力 (5)2.1数控折弯机床折弯能力 (5)2.1.1一次折弯最小尺寸 (5)2.1.2二次折弯最小尺寸 (5)2.1.3孔边缘距折弯最小尺寸 (5)2.1.4默认折弯内圆角不为0的折弯模具 (6)2.1.5折弯注意事项 (6)2.2 数控冲床加工能力 (7)2.2.1凸台加工 (7)2.2.2翻孔攻丝 (8)2.2.3外圆角的加工 (8)2.2.4凸出或凹入部分宽度 (9)2.2.5孔与孔、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 (9)2.2.6槽内折弯时冲裁槽的宽度 (9)3 钣金开模加工能力 (10)3.1 钣金开模成型能力 (10)3.2 钣金开模加工能力 (10)3.2.1钣金开模凸台工艺要求 (10)3.2.2加强筋设计 (11)3.2.3凸出或凹入部分宽度 (11)3.2.4孔与孔、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 (12)4 激光切割机床加工能力 (12)5 保护面和毛刺面 (13)6 毛刺处理要求 (14)7 其他设计要求 (14)附录 (16)附录1:数控折弯机床模具参数 (16)附录2:圆形翻孔设计 (16)附录3:翻孔攻丝上模尺寸 (18)附录4:数控冲裁钣金件精度 (18)附录5:数控冲床可冲裁的最小圆角半径 (19)附录6:数控折弯机的折弯精度 (19)附录7:模具冲裁钣金件精度 (19)附录8:钣金模具可冲裁的最小圆角半径 (20)附录9:钣金模具折弯精度 (21)附件10:冲裁断面状态说明 (21)附件11:激光切割机床加工精度 (22)1 钣金材料厚度公差目前公司常用的钣金材料有普通铁板(DC01)、耐指纹板(敷锌板、SECC)、不锈铁板(SUS430)、不锈钢板(SUS304)、不锈钢带(SUS301、SUS304)。
钣金设计要点及案例总结

1、基本原则
2、设计要点目录
3、设计方法
4、案例分析
产品厚度均匀的原则
易于展平原则
适当地选用钣金件厚度
符合加工工艺
3214
首先是钣金的强度设计,因为强度设计会直接的影响到产品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在设计时经常会为了加强钣金强度而增加一些设计冲突。
注意钣金厚度和设计尺寸之间的关系,比如设计要求的尺寸长度有没有包含在钣金的厚度之内。
钣金制造的工艺问题,设计出来后加工制作的流程是否容易操作,会不会增加产品的成本以及影响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的一系列问题。
要考虑到钣金组装和安装设计中,组装的合理性和便利性,减少在组装时会产生的问题。
钣金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和固定方式也是设计要考虑的重点,钣金件主要是通过螺丝、电焊、铆钉等方式连接的。
维修的难易程度也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合理优秀的钣金设计会大大降低维修难度。
321456
(1)折弯加工:•使用折弯机将材料折成需要的角度,折弯加工时要考虑折弯的高度,如果高度太低,可能会导致变形和扭曲,无法达到理想的形状和尺寸。
(2)卷曲加工:
•和折弯类似,主
要是将材料通过
机器卷成一定的
弧形
(3)冲压加工:
•因为金属是具有
延展性的,这种
方法是使用已经
加工好的凹凸模
型,加工出各种
各样的凹凸形状。
(4)冲裁加工:
•主要是进行钣金
的落料加工,在
板上冲裁出还没
有加工的原料,
方便进行下一步
的加工。
钣金设计的基本原则

钣金设计的基本原则
钣金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合理性和安全性:钣金设计应保证结构合理,能够承受设计要求的荷载,且满足安全性要求。
2. 经济性:钣金设计应尽可能降低成本,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材料使用和制造成本。
3. 可制造性:钣金设计应考虑到生产制造的难易程度,尽可能避免加工复杂、工艺繁琐的结构。
4. 可维护性:钣金设计应方便维护和检修,易于更换维修部件。
5. 美观性:钣金设计应具备较高的外观美观度,符合产品的使用环境和消费者审美需求。
6. 可重复性:钣金设计应考虑到产品的批量生产,尽可能保证工艺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总之,钣金设计应该以合理、安全、经济、可制造、可维护、美观和可重复等原则为基础,以满足客户要求和市场需求为目标,力求实现最佳的产品设计与制造。
钣金件结构设计知识

钣金件结构设计知识钣金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的零部件,其结构设计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钣金件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
一、结构设计原则1.符合功能要求:结构设计应符合产品的功能要求,例如强度、刚度、密封性等。
同时要考虑到产品的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简化结构:结构设计应尽量简化,减少部件的数量和复杂性。
简化结构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且更容易进行维修和维护。
3.优化工艺:结构设计应考虑到钣金件的生产工艺特点,设计合理的连接方式、成形工艺和加工工艺,以便提高产品的制造质量和效率。
4.方便装配:结构设计应考虑到钣金件的装配方式和步骤,尽量减少装配难度,提高装配速度和准确性。
5.考虑材料特性: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所选用材料的特性,例如强度、刚度、韧性、耐腐蚀性等,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材料失效。
二、常见结构设计要素1.板件形状:钣金件往往由平面板件构成,其形状通常为矩形、圆形、椭圆形等,应根据产品的实际要求合理选择板件形状和尺寸。
2.连接方式:钣金件的连接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焊接、螺栓连接、铆接、槽连接等。
连接方式的选择应根据产品的要求和钣金件的特性进行合理选择。
3.折弯方式:钣金件的折弯方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结构和外观质量。
常见的折弯方式有V形折弯、U形折弯、Z形折弯等,根据不同材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折弯方式。
4.强度增强结构:一些情况下,为了提高钣金件的强度和刚度,需要采用一些强度增强结构,如加强筋、折边、加强块等,以增加钣金件的强度和刚度。
5.表面处理:钣金件的外表面往往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例如喷涂、电镀、防腐处理等。
结构设计应考虑到表面处理的要求和方法,以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外观和耐腐蚀性。
三、常见结构设计问题1.焊接变形:焊接过程中,钣金件往往会发生变形,导致结构不稳定或不符合要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设计阶段考虑到焊接变形的因素,合理选择焊接顺序和焊接位置,使用适当的辅助工具和夹具。
钣金件设计技巧和方法

钣金件设计技巧和方法1.了解材料特性:在设计钣金件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所需材料的特性。
不同的钢材有不同的强度、可塑性和成本特征。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材料至关重要。
2.确定适当的材料厚度:合适的材料厚度是钣金件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选择材料厚度时,需要考虑到所需零件的功能和结构特征。
较薄的材料可提供更好的弯曲性能,而较厚的材料则可提供更高的强度。
3.了解成型工艺:钣金件设计必须考虑到所需零件的成型工艺。
常见的成型工艺包括弯曲、冲压、切割和焊接等。
设计师需要了解这些工艺的局限性和适用性,以便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
4.优化设计结构:在设计钣金件时,优化结构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性能和增加制造的可行性。
例如,在设计接头时,可以通过调整接头的几何形状来增强连接强度。
此外,裁剪冗余部分和优化材料利用率也是提高设计效率的关键。
5.考虑装配要求:钣金件设计还需要考虑到零件的装配要求。
设计师应该设计出易于组装的零件,尽量减少特殊工具和工艺的使用,以提高装配效率。
6.进行结构强度分析:在设计过程中,进行结构强度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这可以帮助设计师评估所需零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结构强度分析方法包括有限元分析和杆件模型分析。
7.使用CAD和CAM工具: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工具提供了一个更高效的设计和生产过程。
通过使用这些工具,设计师可以更准确地绘制设计图纸,并生成可用于CNC(数控机床)生产的代码。
8.与供应商合作:与钣金件供应商合作是钣金件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供应商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有关材料选择、成型工艺和制造可行性的建议。
总之,钣金件设计技巧和方法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材料选择、成型工艺、结构优化和装配要求等。
通过合理应用这些技巧和方法,设计师可以提高钣金件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钣金件设计规范

钣金件设计规范钣金件设计规范是指针对钣金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钣金件是指通过对金属板材进行切割、弯曲、冲压、焊接等工艺加工而成的零件。
下面是关于钣金件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
1. 材料选择在设计钣金件时,需要根据零件的功能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
常用的钣金材料有碳钢、不锈钢、铝合金等。
同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硬度、耐腐蚀性等特性。
2. 设计几何形状钣金件的几何形状设计应具备合理性和可制造性。
应尽量减少零件的复杂度,避免过于细小的结构和过于复杂的平面形状。
设计时应考虑材料利用率和制造工艺的可行性。
3. 尺寸公差设计钣金件时,需要在设计图纸中规定尺寸公差。
合适的公差范围能够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和可靠性。
公差的选择应根据零件的功能和制造工艺来确定。
4. 强度分析钣金件的设计应考虑其强度和刚度。
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等工具进行强度分析,以确定零件的最佳结构和材料。
5. 过冲与收口在钣金件的设计中,需要考虑过冲和收口的问题。
过冲是针对冲压加工过程中金属板材的弹性回弹问题,而收口则是为了提高钣金件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6. 表面处理钣金件在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外观质量和耐腐蚀性。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有喷漆、喷粉、电镀等。
7. 组装与安装钣金件的设计应考虑其组装和安装的便利性。
零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应合理选择,并且连接点应容易访问和维修。
8. 质量控制在钣金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设计师和制造人员要清楚了解设计要求,确保零件的质量符合标准。
9. 制造工艺钣金件的制造工艺有很多种,包括切割、冲压、弯曲、焊接等。
不同的制造工艺对零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要求不同,设计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制造工艺。
10. 设计文件和验收标准钣金件的设计过程中应编制相应的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纸、工艺文件、检验标准等。
设计师和制造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制造和验收,确保零件符合设计要求。
第6部分钣金件设计指南(两篇)2024

第6部分钣金件设计指南(二)引言:钣金件是一种常见的工程零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电子、汽车等领域。
在设计和制造钣金件时,需要考虑不同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加工工艺等因素。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钣金件设计的指南。
概述:本文将围绕钣金件设计的五个主要方面展开,分别是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加工工艺、装配等。
通过深入挖掘这些方面的内容,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钣金件设计原则,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正文内容:一、材料选择1. 分析使用环境和要求:钣金件设计的首要任务是选择适合使用环境和要求的材料。
例如,在高温环境中需要选择耐高温材料,在耐腐蚀环境中需要选择抗腐蚀材料。
2. 考虑成本和可用性:在进行钣金件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材料的成本和可用性。
优先选择成本低、可用性高的材料,以提高制造效率和降低成本。
3. 确定材料的物理特性:在选择材料时,要考虑其物理特性,如强度、刚度、导热性等。
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以满足设计要求。
二、结构设计1. 合理设计零件结构:钣金件设计中的结构设计至关重要。
要确保零件的结构合理、稳定、牢固。
合理分布和布置零件的支撑点和连接点,以提高零件的刚度和稳定性。
2. 考虑装配和拆卸: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要考虑到钣金件的装配和拆卸。
设计合理的接口和连接方式,方便将来的维修和更换。
3. 降低重量并提高刚度: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降低钣金件的重量,同时提高其刚度。
可以通过加强支撑点、优化结构形式等方式实现。
三、加工工艺1. 根据材料性质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在钣金件设计过程中,要根据材料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
不同工艺对材料的要求不同,需要合理选择,以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成本。
2. 设计合理的表面处理工艺:钣金件的表面处理对产品的质量和外观有重要影响。
要根据具体要求,设计合理的表面处理工艺,如喷涂、电镀等,以达到预期效果。
3. 考虑后续加工和装配的方便性: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后续加工和装配的方便性。
钣金件结构设计准则

钣金件结构设计准则1 引言薄板指板厚和其长宽相比小得多的钢板。
它的横向抗弯能力差,不宜用于受横向弯曲载荷作用的场合。
薄板就其材料而言是金属,但因其特殊的几何形状厚度很小,所以薄板构件的加工工艺有其特殊性。
和薄板构件有关的加工工艺有三类:(1)下料:它包括剪切和冲裁。
(2)成形:它包括弯曲、折叠、卷边和深拉。
(3)连接:它包括焊接、粘接等。
薄板构件的结构设计主要应考虑加工工艺的要求和特点。
此外,要注意构件的批量大小。
薄板构件之所以被广泛采用是因为薄板有下列优点:(1)易变形,这样可用简单的加工工艺制造多种形式的构件。
(2)薄板构件重量轻。
(3)加工量小,由于薄板表面质量高,厚度方向尺寸公差小,板面不需加工。
(4)易于裁剪、焊接,可制造大而复杂的构件。
(5)形状规范,便于自动加工。
2 结构设计准则在设计产品零件时,必须考虑到容易制造的问题。
尽量想一些方法既能使加工容易,又能使材料节约,还能使强度增加,又不出废品。
为此设计人员应该注意以下制造方面事项。
钣金件的工艺性是指零件在冲切、弯曲、拉伸加工中的难易程度。
良好的工艺应保证材料消耗少,工序数目少,模具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高,产品质量稳定。
在一般情况下,对钣金件工艺性影响最大的是材料的性能、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
如何在薄板构件结构设计时充分考虑加工工艺的要求和特点,这里推荐几条设计准则。
2.1 简单形状准则切割面几何形状越简单,切割下料越方便、简单、切割的路径越短,切割量也越小。
如直线比曲线简单,圆比椭圆与其它高阶曲线简单,规则图形比不规则图形简单(见图1)。
(a)不合理结构(b)改进结构图1图2a的结构只有在批量大时方有意义,否则冲裁时,切割麻烦,因此,小批量生产时,宜用图b所示结构。
(a)不合理结构(b)改进结构图22.2 节省原料准则(冲切件的构型准则)节省原材料意味着减少制造成本。
零碎的下角料常作废料处理,因此在薄板构件的设计中,要尽量减少下脚料。
钣金件产品图设计规范

钣金件产品图纸规范Q/HMJ 0401001-前言钣金件产品图纸设计规范是由青岛海尔模具有限企业根据产品开发旳需要,因现无有关上级原则特制定此企业原则,在有关上级原则公布实行后本原则将自动废止或视状况修订后重新公布实行。
本原则于12月20日公布;本原则于12月25日实行;本原则重要起草单位:青岛海尔模具有限企业;本原则重要起草人:张坤英1 主题内容与合用范围本原则规定了钣金件产品图中应体现旳内容及体现规范,利于提高产品图旳质量,使之更好地指导生产。
本原则合用于模具企业钣金件产品图旳设计。
2 内容2.1 金属板材冲压、拉伸、焊接等措施加工成型旳零件称为钣金件。
钣金件设计图样是直接提供应客户和产品制造单位旳,其应提供钣金件加工、检查所必需旳所有信息。
2.2 钣金件设计在满足使用规定旳前提下,应注意其工艺性,不应出现平面尖角及应力集中旳突变构造,防止模具或工艺原因难以实现旳构造。
要遵照JB/T4378.1《金属冷冲压件构造要素》旳规定准则。
2.3 钣金件设计图采用二维体现方式,一般不得使用三维图。
对于形状复杂,二维图无法体现清晰旳部分构造,在与客户和制造单位到达协议旳状况下可用三维图体现,应在技术规定中阐明。
用PRO/E软件出二维图,(二维图中旳圆弧线应删除),配置文献drawsetup内容应统一。
2.4 图形2.4.1钣金件图样中旳图形必须完整,清晰,可以体现钣金件旳所有形状。
要合理运用视图、剖视图以及有关旳其他体现方式,图面布置要合理。
2.4.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经焊接或铆接成型旳组合钣金件,应画装配图。
形状较为简朴旳可只用一张装配图样体现,各零件用引出线标上件号(1、2、3、……)并在明细表中标注名称、材料等各项内容;形状复杂旳应将各零件单独出零件图体现(明细表见附表1)2.5 尺寸标注2.5.1钣金件旳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应标注完整、清晰、合理,符合机械制图国标,尽量选择加工基准和检查基准作为标注尺寸旳基准,基准旳投影不需在图中标注。
钣金结构设计准则

钣金结构设计准则前言钣金加工在现代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钣金产品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比如汽车零部件、家电外壳、航空航天器零件等等。
钣金产品要求材料强度高、刚度大、耐磨性好、外观美观等特点。
因此,钣金结构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设计要点、等方面探讨钣金结构设计的准则,以期为钣金结构设计工作者提供一些指导。
材料选择钣金结构设计的材料选择应基于以下几点:1.机械性能:包括强度、硬度、韧性等。
2.制造工艺要求: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加工难度,需要综合考虑设计要求和加工工艺。
3.经济性:材料成本、加工难度等要考虑成本效益。
4.环保性:选择绿色环保材料将有助于改善生产环境和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
设计要点下面介绍钣金结构设计中的设计要点。
结构设计1.钣金零件尽可能使用整体冲压制作,以保证结构的强度和刚性,减少接点和焊缝数量。
2.面积大,刚性要求高的钣金零件外形要求规则,尺寸一致。
3.螺孔位置,间距,孔径要考虑工艺加工,尽量不要使用过于密集的螺丝。
工艺设计1.U 型弯边和 Z 型弯边的结构尽可能设计成整体结构,以加强强度和刚性。
2.焊接采用 TIG 焊或者 CO2 焊,保证焊接缝的质量和焊接强度。
3.大型钣金零件的加工前要进行仿真分析,保证加工准确度和工艺合理性。
4.焊接前要进行材料的清洗和打磨,保证焊接质量。
智能化设计1.钣金结构设计要应用于智能化设计软件,如 CAD、UG 等,以提高效率和设计准确性。
2.部分产品的设计可以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等手段,以更好地优化钣金结构设计。
本文从材料选择、设计要点、智能化设计等方面探讨了钣金结构设计的准则。
作为一个设计工作者要能够理解不同加工工艺和材料的选择,结合智能化设计工具,为客户提供优秀的产品。
希望本文能够对钣金结构设计工作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钣金产品结构设计通用标准

钣金产品结构设计通用标准钣金产品是一种通过冲压、折弯、焊接、拼接等工艺来加工成形的金属制品。
由于钣金产品的种类繁多,并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机械设备等行业,因此需要制定一套通用的标准来指导其结构设计。
首先,钣金产品的设计应符合工艺性原则。
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和工艺要求,确定产品的材料、厚度和加工工艺等。
通常情况下,钣金产品采用冷轧板、热轧板、镀锌板等金属材料,其厚度一般在0.5mm至6mm之间。
同时,需要根据产品的功能和外观要求,确定产品的结构形式,如平板、弯曲、裁边等。
其次,钣金产品的设计应考虑产品的强度和刚度。
钣金产品作为一种结构件,其强度和刚度是至关重要的。
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承受的载荷和力矩,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来保证产品的强度和刚度。
例如,通过增加折弯角度、设置加强筋或加厚板材等方式来提高产品的强度和刚度。
另外,钣金产品的设计应注重产品的安全性。
钣金产品往往用于承载或固定其他部件,因此其设计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以防止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问题。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产品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抗震性等因素,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和加固措施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同时,钣金产品的设计应考虑产品的可制造性和装配性。
钣金产品的加工过程较为复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产品的加工难度和成本。
根据产品的材料和工艺要求,合理确定产品的加工工艺和工艺参数,以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此外,在产品的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产品的装配过程,确保产品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组装。
最后,钣金产品的设计应注重产品的美观性和可维护性。
钣金产品常用于外观装饰或显示器件,因此其设计应具备良好的外观效果,并注重产品的细节处理。
同时,钣金产品的结构设计应方便产品的维护和维修,以方便用户使用和维护。
综上所述,钣金产品结构设计的通用标准应考虑工艺性、强度和刚度、安全性、可制造性和装配性、美观性和可维护性等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质量可靠的钣金产品。
钣金件结构设计基本原则一

钣金件结构设计基本原则一一:钣金类产品结构设计(1)钣金设计的基本原则钣金零件都是由平整的片材加工而成,所以在设计钣金的时候,要保证所设计的钣金件能够在一个平面上展开,没有相互干涉。
如下图:钣金的厚度从0.03~4mm各种规格都有,但厚度越大越难加工,在满足强度和功能的前提下,越薄越好,对于大部分产品,钣金厚度控制在1.0mm以下。
1、冲裁冲裁分为普通冲裁和精密冲裁,由于加工方法的不同,冲裁件的加工工艺性也有所不同。
通信产品结构件一般只用到普通冲裁。
1.1冲裁件的形状和尺寸尽可能简单对称,使排样时废料最少。
1.2冲裁件的外形及内孔应避免尖角尖角会影响模具的寿命,在直线或曲线的连接处注意要有圆弧连接,圆弧半径R≥0.5t。
(t为材料壁厚)1.3冲裁件应避免窄长的悬臂与狭槽冲裁件的凸出或凹入部分的深度和宽度,一般情况下,应不小于1.5t(t 为料厚),同时应该避免窄长的切口与和过窄的切槽,以便增大模具相应部位的刃口强度,b≤1.5t1.4冲孔优先选用圆形孔,冲孔有最小尺寸要求冲孔时优先选用圆孔,由于受到冲头强度的限制,冲孔的直径不能太小,不然容易损坏冲头,冲孔最小尺寸与孔的形状、材料机械性能和材料厚度有关。
材料圆孔直径b矩形孔短边宽b高碳钢 1.3t 1.0t低碳钢、黄铜 1.0t 0.7t铝0.8t 0.5t* t为材料厚度,冲孔最小尺寸一般不小于0.3mm。
小于0.3mm的孔一般采用其他加工方法,如腐蚀,激光打孔等1.5 冲裁的孔间距与孔边距钣金件设计时,孔与孔之间,孔与边之间要有足够的距离,以免冲压时破裂。
当冲孔边缘与零件外形边缘不平行时,该最小距离应不小于材料厚度t;平行时,应不小于1.5t1.6 折弯以及拉伸件冲孔时,其孔壁与直壁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折弯件或拉深件冲孔时为了保证孔的行位精度,也为了保证模具的强度,其孔与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1.7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座螺钉、螺栓过孔和沉头座的结构尺寸按下表选取取。
钣金设计要求

钣金设计规范一、前言1、目的本规范为了确保钣金类零件在设计时能够满足使用性能、加工工艺等相关要求使设计人员进行参考。
使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我厂所有钣金结构件及钣金配件钣金结构件可加工性钣金结构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精度对加工工艺影响很大。
良好的设计有利于加工工艺节省材料、减少工序、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品成本。
1、冲裁件应避免窄长的悬臂与狭槽冲裁件的凸出或凹入部分的深度和宽度,一般情况下,应不小于l . 5t (t 为料厚),同时应该避免窄长的切口与和过窄的切槽,以便增大模具相应部位的刃口强度冲孔要求冲孔优先选用圆形孔,冲孔最小尺寸与孔的形状、材料机械性能和材料厚度有关。
材料圆孔直径b 矩形孔短边宽高碳钢低碳钢、黄铜铝冲裁的孔间距与孔边距零件的冲孔边缘离外形的最小距离随零件与孔的形状不同有一定的限制,当冲孔边缘与零件外形边缘不平行时,该最小距离应不小于材料厚度t ;平行时,应不小于1. 5t 。
以下是几种在设计中具体遇到的情况:折弯件及拉深件冲其孔壁与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折弯件、拉伸件孔壁与工件直壁间距离 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孔 螺钉 、螺栓过孔和沉头座的结构尺寸按下表选取取。
对于沉头螺钉的沉头座,如果板 材太薄难 以同时保证过孔d2和沉孔D ,应优先保证过孔d2 。
D1M2M3M4M5M6M8M10D2∅ ∅ ∅ ∅ ∅ ∅ ∅9 ∅11D1 M2 M3 M4 M5D2 ∅ ∅ ∅ ∅ ∅ D ∅4∅∅∅9∅10H(参考尺寸)a90*要求板材厚度t ≥h 用于沉头螺钉的沉头座及过孔 8、折弯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 ,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 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称为 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 ,保持不变, 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展开长度的基准。
板厚h (mm ) 折弯高度t (mm )以上为建议折弯尺寸,因厂家不同,设备工艺不同,建议≤2mm板材折弯高度≥10mm折弯件上的孔边距孔边距:先冲孔后折弯,孔的位置应处于弯曲变形区域外,避免弯曲时孔会产生变形。
钣金件结构设计注意点

Thank You !
四.机壳类钣金件的设计要点
有断差的地方要避免锐角的发生.别忘记设计大R角.以免上盖重压时,锐角顶住上盖产生激凸影 响外观.
中墙除了可增加机壳强度,固定风扇,导风管外.若与上盖内部做了完善的接触将可做EMI有效的 防制,大大的防止主机板的噪声从前方散发.因此最好避免将塑胶零件搭在中墙上,阻隔了与上盖 的接触.
二.钣金折弯设计要点
7.打折边 可分单边打折,和双边打折,若有精密度的要求最好用双边打折,精准度较佳. 打折边高度最好要大于3mm.(t:1.0~1.2mm)否则因夹持尺寸太少尺寸会不稳定.
二.钣金折弯设计要点
7.1 打折边时,边壁上的零件或内部凸出物不可离底面太近,最好10mm.以上,否则凸出物下方的 折角无公模冲压其R角会比左右两旁的R角大.R角不连续,将影响外观.解决办法可在折弯前先冲 压出一适当长度的压痕在折线上,如此将改善其外观.
钣金结构设计要点
一.钣金冲孔的设计要点 二.钣金折弯的设计要点 三.螺丝孔的设计要点 四.机壳类钣金件的设计要点
内容目录
一.钣金冲孔的设计要点
1.两个相邻的孔,孔边到另一孔边的最短距离,最好不得小于料厚的1.5倍.否则母模容易崩裂而使 生产线断线;断线,修糢等都是造成本增加获利降低的元凶.若情非得已一定要小于料厚的1.5倍, 则必须运用跳格方式. 模具制作上以圆孔最坚固好制造维修,唯开孔率较低. 以正方形孔开孔率最高,但因是90度角, 角边容易磨损崩塌,造成要修模而停线.而六角形的 Honeycomb其大于90度的120度角比正方形孔开孔更坚固但 开孔率在边缘比正方形孔差一点.
二.钣金折弯设计要点
1.钣金在折弯后折角的两侧由于挤料的关系会有金属料凸出.造成宽度比原尺寸大,其凸出大小与 使用料厚有关,料越厚凸出点越大.为避免此现象发生,可事前在折弯在线两侧先做个半圆,半圆直 径最好为料厚的1.5倍以上. 边料反折设计时,同样方式处理.
汽车钣金件检具设计规范

汽车钣金件检具设计规范一、引言汽车钣金件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
钣金件检具是用于对汽车钣金件进行检测和测量的工具和设备。
合理设计和使用钣金件检具对于确保汽车钣金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汽车钣金件检具的设计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二、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设计应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避免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2.可用性原则:设计应便于操作和维护,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使用,维护人员能方便地维护和修理。
3.准确性原则:设计应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钣金件的质量。
4.经济性原则:设计应尽量减少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三、设计要求1.结构合理:设计应考虑钣金件的形状和尺寸,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使检具能够完全契合钣金件,在测量过程中不产生变形和偏差。
2.材料选择:应选择耐磨、耐腐蚀、强度高的材料,以确保检具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3.制造工艺:应使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如数控加工、激光切割等,以确保检具的精度和稳定性。
4.易操作性:设计应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和调整,并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和判断钣金件的合格与否。
5.易维护性:设计应便于维护人员进行维修和保养,并能够快速诊断和排除故障。
6.标准化、模块化设计:设计应尽量做到标准化和模块化,以便于批量生产和维护,降低成本。
四、设计步骤1.确定检测要求:根据钣金件的形状、尺寸和检测标准,确定检具的具体检测要求。
2.设计检具结构:根据钣金件的特点和检测要求,设计检具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件。
3.选择材料和制造工艺: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并进行加工和制造。
4.进行测试和调整:对设计出来的检具进行测试和调整,确保其满足检测要求。
5.整理设计文档:对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整理和归档,以备将来使用和维护。
五、质量控制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对检具所使用的各个原材料进行质量把控,确保其符合技术要求。
2.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对检具的制造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技术要求。
钣金件产品图设计规范

钣金件产品图设计规范钣金件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通信等领域。
在钣金件的产品图设计中,需要遵循一系列规范,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钣金件产品图设计的规范。
一、产品图设计的基本要求1.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T,ISO等标准。
2.图面清晰、标注准确。
图面应具备直观、清晰的表达,标注要准确,包括尺寸、公差、材料、表面处理等要求。
3.合理选取视图。
根据钣金件的形状和特点,选取合适的视图来表达产品的形状和结构。
4.绘图规范。
采用专业的绘图软件进行产品图设计,确保绘图的规范和一致性。
二、尺寸标注规范1.采用国际标准尺寸标注法。
采用ISO标准中规定的尺寸标注方法,如采用尺寸链、基准线等标注方式。
2.尺寸标注的大小要适中。
标注字体大小不宜过小,以免影响阅读和理解。
3.避免重复标注。
尺寸标注应避免重复,标注要简明扼要,但又不能遗漏重要的尺寸。
三、公差标注规范1.采用国际标准公差标注法。
根据ISO标准规定,采用位置公差、尺寸公差等标注方法。
2.公差标注要准确。
公差标注应符合产品的要求,要根据设计需求和制造工艺来确定。
3.公差标注的位置要合理。
公差标注应尽量与尺寸标注相邻,以便于读图人员的理解和判断。
四、材料标注规范1.标注材料种类和规格。
标注材料的名称和规格,如钢材、铝合金等,并标明牌号和材质。
2.标注材料厚度。
对于钣金件来说,厚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需要在产品图中明确标注。
五、表面处理标注规范1.标注表面处理方法。
钣金件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电镀、喷涂、阳极氧化等,需要在产品图中明确标注所采用的处理方法。
2.标注表面处理要求。
表面处理的质量和要求应在产品图中明确标注,包括表面粗糙度、附着力等要求。
六、装配标注规范1.采用装配图标注方法。
对于需要进行装配的钣金件,应采用装配图的方式明确标注装配关系和方法。
2.标注装配顺序。
对于复杂的装配过程,应将装配顺序明确标注,以便于操作人员的理解和操作。
钣金件结构设计注意点

二.钣金折弯设计要点
5.平面和折弯面之间的转折最好有狭孔,或者将开孔边退到折弯之后.否则会产生毛边.而狭孔的 宽度最好大于等于肉厚的1.5倍.还有制图的时候别忘了或偷懒而没标示R角.直角或锐角的模具 公,母模容易崩裂.日后的停线,修模都是额外的损失.
二.钣金折弯设计要点
6.在金属片的板边转角处,若无特别的要求为90度角,请务必处理为适当的R角.因为在金属片边 缘的直角容易造成尖锐点而割伤工作人员.在母模方面直角的尖端容易因应力集中而产生龟裂. 公模在尖端处易崩裂,使得模具必须修模而耽误量产.即使没崩裂久而久之也因磨耗而形成R角, 使产品产生毛边而造成不良品.
三.螺丝孔的设计要点
2.铁件平面上冲孔( )或抽孔( ),再以螺丝攻攻牙. 一般攻M3或M4的机械牙. 若以直径3螺丝锁付, 则孔径 d未攻牙前应在于2.6. 若以直径4螺丝锁付, 则孔径 d未攻牙前应在于3.6 若使用料厚为1.0~1.2时,建议采取抽孔( )而不是穿透孔( ) . 因1.2的料厚攻M3的牙时,只有2.5牙.较容易滑牙.
钣金结构设计要点
一.钣金冲孔的设计要点 二.钣金折弯的设计要点 三.螺丝孔的设计要点 四.机壳类钣金件的设计要点
内容目录
一.钣金冲孔的设计要点
1.两个相邻的孔,孔边到另一孔边的最短距离,最好不得小于料厚的1.5倍.否则母模容易崩裂而使 生产线断线;断线,修糢等都是造成本增加获利降低的元凶.若情非得已一定要小于料厚的1.5倍, 则必须运用跳格方式. 模具制作上以圆孔最坚固好制造维修,唯开孔率较低. 以正方形孔开孔率最高,但因是90度角, 角边容易磨损崩塌,造成要修模而停线.而六角形的其大 于90度的120度角比正方形孔开孔更坚固但 开孔率在边缘比正方形孔差一点.
三.螺丝孔的设计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