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二)团体测验 • 有时,对每个学生进行个别测试不太实际。 这种情形下,学校可以采用团体智力测验, 典型的纸笔型智力测验大约需要一两个小 时。这些测验不像个别测验,对测试人员 不需要进行广泛的专业训练。主试的主要 职责是阅读指导语,并严格控制时间。 • 由于不要求每个学生与专业的心理学工作 者见面,因此团体智力测验速度较快,施 测者的花费也较少。然而,个别测验的结 果通常要更准备一些。但是对团体测验的 使用有严格限制。
• 现在人们一般都使用离差智商(deviation IQ score),它计算的是个人的分数与同龄 人相比较的高低程度。 • IQ=100+15*(X-)/SD • 式中,X为个人原始分数,为同年龄团体 平均数,SD为标准差。
• 离差智商只表示一个人的智力在同年龄组 中的相对位置,更加不受年龄影响。目前, 国际上普遍采取了这种智商概念。 • 无论是比率智商还是离差智商,平均分数 是100。低于100的是“低于平均水平”, 高于100的是“高于平均水平”。使用一般 的统计运算知识,你就会知道在所有IQ分 数值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分数落在85115之间,20个分数中有19个分数会落在 70-130之间。
• • • •
第二节 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 一、创造力概述 (一)创造力的定义 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产生具有 社会或个人价值、具有新颖独特成分产品 的一种能力品质,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基 础。
• ⑤身体运动智力(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支配肢体运动、完成精密作业) (舞蹈演员、运动员) • ⑥社交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人际 交往、和睦相处)(治疗师、售货员) • ⑦自知智力(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认识 自己、选择生活方向)(演员、小说家)。 • 1995年又增加了第8种智力,即自然智力 (naturalist intelligence)(辨别动植物、对自然 物进行分门别类,博物学家智力)。 • 加德纳认为还可能有另外一种智力:与存在有关 的智力(existential intelligence),这种智力 较高的人善于发现生命的意义,而且能够理解有 关人的存在的基本问题.
• (三)智力测验分数 • 1.心理年龄 • 比奈认为,我们可以用儿童的心理年龄 (mental age,简写为MA)来评估他们的智力。 心理年龄是把受测儿童的智力水平与处于 同一生理年龄(也叫实际年龄, chronological age,简写为CA)的儿童的智 力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 2.智商 • 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IQ), 其含义是心理年龄(MA)与他的实际年龄(CA) 之比再乘以100所得到的一个测量值,用公 式表示: • 比率智商IQ=(MA/CA)×100。
(二)智力的结构 • 1.二因素论 • 提出者:英国心理学家欺皮尔曼 (spearman) • 提出时间:20世纪20年代 • 主要观点:二因素论认为智力由两种潜在 的维度或因素组成:一个一般因素 (general factor)和一组特殊因素 (specific factor)。
• 2.群因素(group factor)论(也叫基本 心理能力理论,theory of primary mental ability) •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Louis Thurstone) • 时间:1938年 • 主要观点:瑟斯顿通过对实际智力测验分 数进行因素分析提出,智力并不是由斯皮 尔曼所说的一般因素与特殊因素组成,而 是由若干个介于一般因素与特殊因素之间 的群因素构成,或者说是七个相互关联的 基本的智力能力。
• 智力的情境亚理论表明主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 决定智力行为内涵,也就是说,周围环境对个体 智力具有制约作用。 • 经验亚理论讨论个体对任务或情境的经验水平与 他的智力行为之间的关系。 • 成分亚理论是三元智力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它 描述了智力活动的内部成分结构。智力成分结构 有三个层次:元成分是高级管理成分,负责计划、 评价、监控;操作成分是执行元成分的指令,进 行各种认知加工操作,如编码、推断、提取、应 用、存贮、反馈等;知识获得成分,学会如何解 决新问题、学会如何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等。
• 目前医学上:正常智商范围是70~130,平 均值为100。也就是说如果个体的智商在 130以上表示智力非常优秀,120~129为 优秀,110~119为聪明,90~109为中等, 80~89为中下,70~79为临界状态。
• 三、智力培养的原则 • (一)提高认识,积极促进个体智力的发 展 • (二)通过教学活动发展个体的智力 • (三)创设智力发展的情境,组织学生多 参加科技和课外活动 • (四)注意根据智力的个别差异,因材施 教,促进发展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教师应该有这样 一些启示: 对智力的组成采取一个更为宽泛的视角; 教学中还应当强调那些尚未表现出来的智 力(传统教育过于强调言语和数学——逻 辑推理能力); 记住,并不是每个问题必须将八种智力都 用上。
• • • •
7.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提出者:斯腾伯格(Robert Sternberg) 时间:1985年 主要观点:斯腾伯格认为,大多数的智力 理论是不完全的,它们只是从某个特定的 角度解释智力。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 说明智力的3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 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和智力成分的外部 作用。这3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 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
• (三) 智力与知识的关系 • 智力与知识有着重要的区别。 • 首先,知识是人头脑中的经验系统,是人类社会 历史经验的总结,它以符号、观念的形式为人所 掌握;智力或认知能力则不是这些经验系统本身, 而是对这些思想材料进行加工的活动过程的概括 化。比如学习一个数学公式。 • 其次,知识的掌握比智力的培养和发展要迅速, 但得到良好发展的智力则比掌握一定范围内的知 识具有更广泛的迁移作用。
• 8.我国学者关于智力结构的观点 • 我国学者一般认为,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地 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一般性认知能力, 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 像力五种基本因素构成。但它又绝不是五 种基本因素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种因素的 有机结合,其中以思维力(尤其是抽象思 维能力)为核心,每一因素的水平都会影 响着整个智力的水平以及其他诸因素作用 的发挥。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智力的发展与培养
第二节
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
第一节 智力的发展与培养
一、智力及其结构 (一)智力的定义
• 我国学者皮连生总结的观点: • ①主要是处理抽象事物(观念、符号、关系、概念、原理) 的能力,而不是处理具体事物的能力;②解决问题的能力, 即处理新颖情境的能力,而不是对熟悉情境做单纯的熟悉 性反应的能力;③学习能力,尤其是学习和运用涉及词或 其他符号的抽象观念的能力。 • 由上可以看出,这些学者至少都认为,①智力是一种“能 力”,而不是兴趣、爱好等其他非认知领域的心理特性; ②并非所有的认知能力都是智力,智力是指认知活动中最 一般、最基本的能力。
• 同时,智力和知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 一方面,一定智力是知识学习的必要条件, 智力高低对掌握知识的快慢、深浅、灵活 与否有很大影响作用。 • 另一方面,智力又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对具体知识的 掌握过程,学生的智力发展就成了无源之 水、无本之木。
• • • •
二、智力的测量 (一)个体测验 斯坦福—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 韦克斯勒(David Wechasler)编制的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echa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简写为WAIS-Ⅲ,适用于16岁-74岁的个体和成人) 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echa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简写为 WISC-Ⅱ,适用于6-1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韦克斯勒学前与小学智力量表(Wechasle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ale of Intelligence, ,简写为WPPS-Ⅰ,适用于4-6.5岁的幼儿) 考夫曼夫妇编制的KABC儿童系列评定量表(Kaufman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 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智力量表是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 4.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理论 • 提出者:吉尔福特(J.P.Guilford) • 时间: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1967年首次提出, 1988年最终修订成型。 • 主要观点:把智力活动分为三个维度:内容、结 果和操作过程。智力活动就是人在头脑里加工 (即操作过程)客观对象(即内容),产生知识 (即结果)的过程。智力的操作过程包括认知、 记忆、发散式思维、聚合式思维和评价;智力加 工的内容可以是视觉、听觉、符号、语义或行为; 智力加工的结果可能是单位、类别、关系、系统、 转换和推测。整个模型包括180种组合(5种操作 过程×5种内容×6种结果)。
• 6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能)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 提出者:哈佛大学的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 (Gardner) • 时间:1983年 • 主要观点:加德纳(Gardner)认为,智力 内涵是多元的,它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 分构成
• ①言语智力(linguistic intelligence)(阅读、 写作、日常会话)(诗人,记者) • ②逻辑-数学智力(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数学运算、逻辑思考)(科 学家、数学家) • ③空间智力(spatial intelligence)(认识环 境、辨别方向、准确感知视觉-空间世界, 并能够进行知觉转换)(航海家、雕刻家) • ④音乐智力(musical intelligence)(声音 辨别、韵律表达)(作曲家,小提琴家)
• •

• •
⑤ 数字 通过计算和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来测量;
⑥ 记忆 通过图片和词语的回忆测验来测量; ⑦ 知觉速度 通过要求个体发现一对图形、名称和数字之间的微小 差异的测量来测量。
在此基础上瑟斯顿编制了一套智力测 验,称为“基本心理能力测验” (Primary Mental Abilities Test, 简称PMAT),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 四、国内外智力开发的主要模式 • 人们对智力的培养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 是根据学习理论来设计教学模式,将智力开发融 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称为智力开发的教学模 式。除此之外,通常还可以采用一定的程序在较 短的时间里,对智力进行集中开发,这被称为智 力开发的训练模式。 • 智力的训练方案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对智 力本身进行的训练;第二,对思维能力进行的训 练;第三,对元认知进行的训练;第四,对学习 策略进行的训练。
• 3.智力的层次结构理论 • 提出者:英国心理学家阜南(P.E.Vernon)在斯 皮尔曼和瑟斯顿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 时间:1960年 • 这一理论认为智力是按照等级层次组织起来的, 最高层次是一般因素(或称普通因素);其次是 言语——教育能力和实际机械能力两个大因素群; 第三层是小因素群;最后是特殊因素。4个层次自 上而下形成完整的智力结构。他把大因素群分为 言语和教育、机械和操作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得 到近年来脑科学研究成果的支持,即大脑左半球 以语言机能为主,右半球以空间图象感知机能为 主。
百度文库
• • •
瑟斯顿所说的七种基本心理能力如下。 ①言语理解 通过词汇和一般知识测验来测量; ②言语流畅性
通过让参加的测验的人从一个给定的词出发,迅速 想出尽量多的词汇的方法加以测量; ③ 归纳推理 通过类比(律师:当事人::医生:?)和系列填 充(2, 5, 8 ,11, ?)等实验来测量; ④ 空间视觉化 通过对物体图像的心理旋转来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