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轮复习分享资料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31第五章第二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B.灌溉量、降水量、融雪量
C.融雪量、灌溉量、降水量
√D.降水量、灌溉量、融雪量
2.若地下水的补给仅考虑降水和融雪的影响,该区域年内地下水位存在一个峰
值,则该峰值大致出现在每年( )
A.1—2月 C.7—8月
√B.4—5月
D.10—11月
3.受农业用水影响,该区域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推测2011—2018年该区域地下
(× )
(5)稳定功能既是自然环境整体性的产物,又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微方法 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除了具有每个要素的独特功能以外,还具有各个要素 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新功能,如生产功能、稳定功能。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2023·全国甲卷)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 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 (1)~(3)题。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1)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是( A.冰川作用
课时质量评价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第(1)题: 第(2)题: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褶皱 深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第(3)题: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抬升
减少
(1)__C__ (2)__D__ (3)__B__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一轮复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复习课件
6、冬季旅行时,最能感受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 不均匀的路线是( ) A.广州至太原 B.成都至上海 C.福州至昆明 D.包头至乌鲁木齐 7、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上,下列哪条纬线 穿过的自然带类型最多( ) A.0°′纬度 B.23°26′S C.40°N D.66°34′N
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图3-69所示对应关系。 读图完成1~2题。
(3)E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属自然带的_______地 域分异,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 (4)赤道以南的C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布,是由 于受沿岸______的影响。赤道以南的D自然带雨 季出现在______月份(代表月份)。 (5)图中A、B、C、D四个自然带中,属于非地 带性因素叠加在地带性因素基础上而形成的是 _________。
阔叶林带
海 拔 增 高
林线
针叶林带
雪线
苔原带
极冰
纬度增高
植被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的关系
非地带性因素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二、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陆地环境的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 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 他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 相统一。 举例:我国西北地区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 境状态的改变。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举例:热带雨林大面积破坏的影响
答案:(1)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亚 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赤道经 从赤道到两极 热量 (3)垂直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4)本 格拉寒流 7 (5) ABCD
3、自然带沿纬度变化方向作有规律地更替,其 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 B.距离海洋远近不同 C.地势的起伏 D.沿岸洋流的影响 4、世界各大洲陆地自然带分布,从沿海向内陆自 然景观差异最大的是( ) A.亚欧大陆 B.非洲大陆 C.南美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5、下列地区的高大山岭中,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最典型的是( ) A.内陆地区 B.低纬度地区 C.中纬度地区 D.高纬度地区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自然地理6-整体性和差异性
(三)非地带性分异
非 地 带 性 热 带 草 原
(三)非地带性分异
非 地 带 性 热 带 荒 漠
(三)非地带性分异
非 地 带 性 温 带 荒 漠
3.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山顶 水热 山麓
3.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带谱复杂程度
纬度 海拔 相对高度
01 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02 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
越低越简单,甚至无 03 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
3.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2. 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含义: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生产功能
新
典例:生物的生长发育
功
能
含义: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
平衡功能
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典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稳定
3.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自然带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 不同的气候类型(植被、土壤) 陆地自然带
(一)自然带
(一)自然带
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分布情况
(二)地域分异规律
1.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影响因素
热量
1.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2.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性)
影响因素
延 伸
距海远近 (水分)
更替
2.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性)
第一章 自然地理
01
02
03
04
05
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复习PPT课件
人类 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
鱼类 无脊椎动物
被子植物 孢子植物 裸子植物 海生藻类
石炭纪
6亿年前 寒武纪 46亿年前
代
纪
距今年代 (亿年)
新生代
0.03~0.02
中生代
古生代
元古代 太古代 地球初期发展阶段
0.7 1.4 1.95 2.5 2.85 3.3 4.0 4.4 5.2 6.0 25~38 46
(3)植被的生态作用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植被通过增加地表水下渗,减小地表 径流量,且降低地表径流流速,从而减小流水侵蚀和搬运。 调节径流——植被通过涵养水源,减小雨期的径流量;然后通 过地下水的补给,增加枯水期的径流量。 净化空气(水源),缓解全球变暖——植被通过降解空气污染 物(颗粒物、有害气体)、吸收二氧化碳等方式净化空气,缓解 全球变暖。 防风固沙——植被通过降低风速、根系固定、增加土壤水分等 作用来防风固沙。 调节气候——植被主要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从 而使得局部地区的气温变化趋小,降水趋多。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差异
D
D.行政管辖不同
(2017新课标1)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
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
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
11.据图文信息,下列说法符
合事实的是
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
流的水源增加
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 种的时间推迟
多年冻土结构示意图
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 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
一轮复习地理(精选5篇)
一轮复习地理(精选5篇)1.一轮复习地理第1篇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五大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植被、水文、气候、地貌、土壤)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义1、各要素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2、各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厄尔尼诺”的影响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遍及太平洋和环太平洋地区,厄尔尼诺能使海水急剧升温,洋面平均温度骤升约3~5℃。
1、海温的强烈上升造成水中浮游生物大量减少,水中氧的含量降低,鱼类因缺氧而死亡,秘鲁的渔业生产受到打击。
2、同时造成厄瓜多尔等赤道太平洋地区发生洪涝或干旱灾害依据厄尔尼诺现象分析,地理环境整体性体现那些方面呢??整体性体现一: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整体性体现二: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制约,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性的体现三: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某一要素的变化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其他区域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物质运动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1)作用:能量是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是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桥梁和纽带。
(2)主要体现①海洋与大气之间:海洋输送热能给大气;大气将动能传输给海洋。
②大气圈与水圈之间:存在势能的传输与交换。
三、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一样,是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充分体现了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其他形式的物质运动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如水循环、碳循环、氧循环等,往往跨越圈层界限,它们既是圈层相互联系的纽带,也是圈层相互作用的体现。
光合作用意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物质运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能量交换2.一轮复习地理第2篇岩石的三大类(1)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2)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3)变质岩(变质作用)。
高中地理复习之自然环境整体性 -学生用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一.基础知识1(1)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地带性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A 、南半球中高纬地区B 、北半球中高纬地区C 、雪线与降水(3)非地带性分异规律(4)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关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绝灭。
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的气候发生剧变。
据此回答1~2题。
1、什么要素的变化使得恐龙生存的环境更加恶劣?最准确的说法是 ( ) A.气候变化 B.植物变化C.水的变化 D.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2、恐龙绝灭后,地球上其他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在起作用()A.光合作用 B.生产功能 C.分解功能 D.平衡功能古代诗歌或名言中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地理知识。
据此回答3~5题。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盛始开”,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文4、“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地阐述了自然环境中的哪种规律 ( )A.整体性 B.地域差异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反映了生态系统的 ( ) A.物质循环关系 B.能量流动关系 C.生态金字塔关系 D.食物链关系白令海峡是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相距最近处,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铁路同原有铁路连通,可以为两大陆提供一条便捷的陆上交通通道。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汇总
2、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1)原理: 沿海地区,太阳辐射较多地用于蒸发,水循环强烈。大陆内部,太阳 辐射更多地转化为风能。因此,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 迁移存在差异,形成湿润区和干旱区不同的景观。
(2)表现: ①以水分为基础,东西方向更替,南北方向延伸。(中纬度地区) ②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更替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其分界线为400mm 和200mm年等降水量线。
(一)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原理与表现)
(1)常规变化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2)干旱地区变化规律(以天山为例):
2、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3)影响因素(生物多样性大小的影响
因素)
4、同一自然带的高度(不包括积雪冰川
带)规律:纬度:坡向:
5、同一自然带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2、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生产功能、稳定功能)
3、整体性原理表现(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 (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素组合)
1、影响因素
4、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
2、山麓自然带(基带)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3、垂直带谱:
的整体。
2、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自然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在各要素共同作用下,拥有了整体功能,包括生产功能和稳定功能等。
(1)生产功能 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其中植物提供叶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
提供水分及营养盐。各要素组合不同,生产功能的强弱有明显差异。
(2)稳定功能 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自我调节、保持性质稳定的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轮复习展示一组图片,提问:不同地区具有不同自然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特点?导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在预习的前提下,请学生说说本节包含的主要知识点,并展示: 一、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差异? 二、自然地理环境为什么有差异?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有何规律? 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有何作用?一、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差异?交流探究:图片中包含哪些自然地理要素,有什么差异?学生发言,教师罗列要素:植被、气候、水分、土壤、位置,并强调自然景观的一面镜子是植被。
二、自然地理环境为什么有差异?请学生按逻辑关系将以上一些自然要素排序。
展示气候和自然带模式图,请学生一一列出。
交流探究: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地带分布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差异有无规律可循,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成表三、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有何规律?合作探究:参考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画出南北半球温带地区东西走向高山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热量水分 植被 土壤 等陆地自然带位置南温带 北温带分析不同坡向的雪线分布示意图赏析诗词,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其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________的地域分异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________的地域分异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_________的地域分异 一望无际尽沙海,点点春意留绿洲。
_________的地域分异引出非地带性: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自然因素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使得自然地理环境形成非地带性现象。
交流探究: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的地带性分布中找茬——非地带性 承转: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何作用? 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有何作用?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决定了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时一定要遵循__因地制宜___原则。
五、随堂练习 例1、(2009年江苏高考)右图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
高中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 第6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含答案
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一、选择题富铝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铁、铝等成分相对富集后的一类土壤的总称。
其在我国分布广泛,包含多种土壤类型,并具有下图所示的过渡关系。
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富铝土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成土母质B.气候C.生物D.地形2.下列土壤类型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A.赤红壤B.砖红壤D.黄壤2.B1题,富铝土是土壤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土体铝硅酸盐矿物受到分解,氧化铝在土壤中残留和,影响其形成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B项正确。
第2题,湿热气候促进矿物分解,更易形成富铝土。
红壤、赤红壤分布区,热量较低,气候干燥,土壤铁、铝含量较少;南方气温较高,东部沿海气候湿润,所以铁、铝含量最高的是砖红壤;黄壤分布的纬度较高,热量较低,铁、铝含量较少。
(2021·天津高三二模)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
气候、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一个地区的植被覆盖度。
下图为我国某山脉4—10月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统计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根据图中的海拔信息,该山脉可能为()A.盘山B.天山C.秦岭D.南岭4.图中甲处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基本一致,其主要原因是()A.植被类型相似B.人类活动相似C.水热条件相似4.B3题,4—10月为我国绝大部分植被的生长期,图示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在海拔1000~3000米说明该山脉植被覆盖度较高。
海拔2000米以下,南坡大部分植被覆盖度比北坡高,说明在2000米以下的同海拔处,南坡水热条件好。
天山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植被覆盖度较低,北坡受北冰洋和大西洋水汽的影响,水分条件比南坡好,所以北坡应比南坡植被覆盖度高,B项错误;盘山主峰挂月峰海拔864.4米,盘山平均海拔400~600米,不符合本山的海拔,A项错误;秦岭是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雨热同期,水热丰富,植被覆盖度高,且秦岭海拔接近4000米,南岭海拔较低,海拔仅千余米,C项正确,D项错误。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2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5.冰川表层碎屑物质大量积累会使冰川消融减慢,主要原因是碎屑 物质能( B )
A.减少吸收太阳辐射 B.减弱地面热量传导 C.隔绝人类活动影响 D.减弱冰川热量散失
[解析] 第4题,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海拔高度与冰川表层碎屑物 质厚度成反相关,即海拔高度越高,冰川表层碎屑物质厚度越薄,D正 确,C错误;图示信息看不出冰川厚度的信息,A错误;由图可知,海拔 高度相同,冰川表层碎屑物质厚度也不一定相同,B错误。故选D。第5 题,冰川碎屑物质是热的不良导体,能减弱地面热量向下传导,冰川融 化减慢,B正确;冰川表层碎屑物质不会减少吸收太阳辐射、隔绝人类 活动影响,A、C错误;减弱冰川热量散失,可能加速冰川消融,D错 误。故选B。
信息获取
知识调动
由于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时间延长, (2)1997年以后,疏勒河出山径流量
丰水期开始时间提前,结束时间推 持续增加,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
迟,汛期延长;径流量增加,水位 祁连山冰雪融水量增加
上升,挟沙能力上升,输沙量增加
归纳导学 1.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 (1)自然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进行着 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进而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 整体。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 (3)某一区域自然环境的变化必然通过四大循环引起其他区域自然环 境的变化。
A.降水增多
B.气温升高
C.光照增强
D.风力减弱
2.该地区夏季灌木下土壤温度低于地衣的主要原因是灌木下土壤
(A)
A.吸收太阳辐射较少
B.吸收大气逆辐射较少
C.反射太阳辐射较多
D.释放地面辐射较多
3.随着灌木的扩张,该地区土壤( B ) A.日温差变大 B.厚度增加 C.有机质减少 D.生物多样性减少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纲点击: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材回顾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地理要素: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3.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读图忆知陆地自然环境要素关联示意图“牵一发动全身”——理解和应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1)在自然环境要素中,容易受人类活动干扰而发生变化的是甲______和水文。
(2)“一发”牵动“全身”答案:(1)生物(2)下降侵蚀干旱增大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及意义(名师点拨要点)表现举例说明意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危害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对点演练(2016·淮南模拟)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A.①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C.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D.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2.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 )A.⑧ B.⑦ C.⑥ D.⑤解析:1.A 2.D 第1题,①表示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复习提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复习提纲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1 生物演化史:地球消失(46亿年前)→化学演化→生命消失(约30亿年前)→生物演化(由低级到高级,简洁到简单)。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了大气性质(无氧环境→有氧环境)。
生物进展阶段(见教材p67表格)2 生物灭亡: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亡时期。
缘由:环境变迁、灾变大事。
3 人类演化与环境: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能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展,特殊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增加,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问题。
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 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2 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表现: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进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转变(包括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3 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
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继承关系)。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
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
(温带半潮湿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如: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
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
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凹凸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没有生物的参加(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高三一轮复习20)
G
F E
D C B A B C D E D1 3 2 1 D1
4、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1)图中字母A—G的自 然带从赤道到两极沿着 纬 ______( 经/纬)线方向更 替,产生这种更替的基础 热量 是________ 。即太阳辐 射总量在各纬度的差异。 低、高纬度 地区这种 在___________ 差异最明显。 经度地带性 (2)图中数字1—3的自 然带从沿海向内陆沿着 经 ______( 经/纬)线方向更 替,产生这种更替的基础 水分 是________ 。即各地区 海陆位置的差异。在 中纬度 ___________ 地区最明显。
(2013高考题山东卷)图2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解析】受季风影响,我国 降水具有南多北少,东多 西少的空间分布特征,它 使得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 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逐 渐变窄,故答案为D.
1.图中②为 A 草原 B 荒漠 C 针叶林 D 针阔混交林 2.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 其主导因素是 A 纬度 B 洋流 C 地形 D 季风 D
【感悟高考真题】
【真题1】(2011· 广东)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 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 一地表过程是( C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表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思维过程】 由题干材料“岩石溶蚀与侵蚀”确定该地区为石灰岩
A
读北非五国绿色工程示意图,回答1~2题。
1.影响图中绿色工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洋流 2.该项工程建设所遵循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题以不同气候—植被带的风 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为背景, 考查气温、降水、地理环境整 体性的相关知识及读图能力。 从图示三条曲线分析,Ⅰ线在 热带森林带最大,且在森林带 明显高于草原带和荒漠带,应 为降水线;Ⅱ线在草原带和荒 漠带明显高于森林带,应为蒸 发线;Ⅲ线在热带森林带最 高,依次向亚热带森林带和温 带森林带递减,应为气温线, B项正确。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知能训练 落实体验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典题感悟
深考化 点探 专究 练
整体性 的表现
自然地理环境 具有统一的演 化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举例说明
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 一的变化过程,保证 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 的协调
高三总复习·地理
第五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考
点
考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考纲要求】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 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权威解读
思维导图
1.掌握某一地区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地 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 2.掌握自然带的三种地带性规律。 3.掌握世界某些区域因自然因素的变化 而形成的非地带性规律。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知能训练 落实体验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典题感悟
深考化 点探 专究 练
整体性的表现
地理要素的变 化会“牵一发 而动全身”
一个区域的变 化不可避免地 影响到其他地 区
举例说明
意义
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 整体性规律,并以此 指导人们的生产、生 活实践
典题感悟
深考化 点探 专究 练
(2)若图二中植被遭受大量破坏,当地的自然 地理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请把这些变化 填入下面方框中。
河水含沙量增加 栖 息地 地下水位 水 土流失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知能训练 落实体验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的功能。
(2)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 环境的性质保持__稳__定__的__能__力___。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知能训练 落实体验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结果:保证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典题感悟
深考化 点探 专究 练
(3)若图二中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会对 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河流 河流 上中 上中 河流 游植 → 游水 → 含沙 被破 土流 量 坏失
→
下游 河道 泥沙 淤积
→
河道 排洪 能力
→
发生 洪涝 灾害
→
抬升 河床
→
升高
→
土壤 盐渍 化
增加 降低 地下水位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典题感悟
深考化 点探 专究 练
(2015·哈尔滨三中月考)读图,探究下列问题。
(1)两图中都有哪些地理要素? 大气、地形、生物、土壤、水文、地质(岩石)。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知能训练 落实体验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形成基础 热量
_水__分__变化 水热状况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
典型地区 __低__纬__和__高__纬__地区及中 纬度一定范围内
海陆分布 __中__纬__度____地区
纬度、 _高__度___
海拔较高的低纬度山地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知能训练 落实体验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 类共同的家园——地 球
点击图片免费观看视频微 课......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知能训练 落实体验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典题感悟
深考化 点探 专究 练
(2014·高考新课标卷Ⅱ)如图所示意科隆群 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下图, 完成下题。 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 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B )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知能训练 落实体验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含义 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__水__循__环____、生物 循环和___岩__石__圈__物__质__循__环____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从 而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__相__互__联__系__的整体。
考查地理环境与物种的 关系。科隆群岛特有动 物种属比例较大,说明 科隆群岛地理环境独 特,且与其他地区联系 较少。在题目所给的四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ຫໍສະໝຸດ 个选项中,只有“远离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大陆”能说明科隆群岛
的地理环境独特,且
“远离大陆”阻碍了动
物的迁徙与交流,故B项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知能训练 落实体验 正确。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典题感悟
深考化 点探 专究 练
(2013·高考安徽卷)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 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 称为风化壳。下图为不同气候—植被带的 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完成2~3题。 2.曲线Ⅰ、Ⅱ、Ⅲ分别代表( D ) A.气温、降水、蒸发 B.降水、蒸发、气温 C.降水、气温、蒸发 D.气温、蒸发、降水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知能训练 落实体验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地域差异的形成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知能训练 落实体验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 的地域分异 从沿海向内陆 的地域分异 山地的垂直地 域分异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知能训练 落实体验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___有__机__物___的能力。生产功 能主要依赖于__光__合__作__用__,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