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化学(上)论文
掺杂钛酸钡粉体及陶瓷的制备和介电性能研究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SEM and TEM methods+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the ceramics were determined.
In general,the main work is as follows:
1.Preparation and dielectric propegies ofbarium titanate The nanocrystalline barium titanate powders were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multicomposition barium titanate powders.So in this paper Nb205,C0203,NiO,
barium Nd203 and Nb20s-C0203*-Nd203 doped
titanate powders and ceramics were
ceramics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The powders and
calcined at 800。C for 2h.The influence of calcined temperature,Ti/Ba ratio,fired
temperature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The
(物理化学专业论文)低维(VIa族化合物)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⑧浙江大学博十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纳米是一种长度度量单位,即米的十亿分之一。
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一100m)或者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
广义地说,纳米材料是泛指含有纳米微粒或纳米结构的材料。
1.1.1纳米材料的诞生及其发展早在】8世纪60年代,随着胶体化学的建立,科学家们就开始了对纳米微粒体系(胶体)的研究。
到20世纪50年代末,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首先提出了纳米技术基本概念的设想。
他在1959年12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美国物理年会上做了一个富有远畿鬈0意黑2=:盏:篙翼盎:见性的报告,并做出了美妙的设想:如果有一天可以按人的意志安排一个个原子,那将会产生怎样的奇迹?理查德·费曼先生被称为“纳米科技的预言人”。
随后,197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认为上述设想可以从模拟活细胞中生物分子的研究开始,并定义为纳米技术(nanotcchnology)。
1982年Binining和Rohrer研制成功了扫描隧道显微镜(s1M),从而为在纳米尺度上对表面进行改性和排布原子提供了观察工具。
1990年美国IBM公司两位科学家在绝对温度4K的超真空环境中用sTM将Ni(110)表面吸附的xe原子在针尖电场作用下逐一搬迁,⑧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电子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因此存在隧道效应。
近年来,人们发现一些宏观物理量,如微颗粒的磁化强度、量子相干器件中的磁通量等亦显示出隧道效应,称之为宏观的量子隧道效应。
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将会是未来微电子、光电子器件的基础,或者它确立了现存微电子器件进一步微型化的极限,当微电子器件进一步微型化时必须要考虑上述的量子效应。
例如,在制造半导体集成电路时,当电路的尺寸接近电子波长时,电子就通过隧道效应而溢出器件,使器件无法正常工作,经典电路的极限尺寸大概在O.25um。
目前研制的量子共振隧穿晶体管就是利用量子效应制成的新一代器件。
物化学习心得范本
物化学习心得范本物化学是大学化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在学习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其重要性和广泛应用的意义。
通过对物化学的学习,我不仅加深了对化学理论的理解,还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将就我的物化学习心得与大家分享。
首先,在学习物化学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重要性。
物理化学虽然是一个理论相对较多的学科,但物理化学的理论内容都是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并通过理论模型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物化学理论的正确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也发现有时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有差距,这时候我们需要通过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找出缺陷并加以改进。
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物化学的本质,才能更好地应用化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在学习物化学的过程中,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系统性思考问题的重要性。
物理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中涉及的知识点众多。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零散的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
只有具备了系统性的思考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物化学的知识。
而系统性思考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学会归纳总结,发现事物背后的共性和规律。
通过总结和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物化学的知识,也可以更好地解决物化学的问题。
此外,在学习物化学的过程中,我还体会到了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性。
物理化学作为一个理论相对较多的学科,需要我们有很强的主动学习的精神。
在课堂上,我会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在课后及时复习和总结。
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我还会主动向老师请教或寻找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学习。
在课程之外,我也会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做习题、参加讨论小组、参加科技活动等方式进行拓展知识。
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我提高了对物化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最后,在学习中,我还体会到了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物化学知识丰富而复杂,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环己烷乙醇分离论文
宁夏师范学院环己烷乙醇分离姓名:张铁勇学号:24专业:化学摘要:研究了大学物理化学二元液系相图实验中产生的环己烷—乙醇废液的回收利用方法。
以水为萃取剂,萃取分离乙醇和环己烷,经过一定的萃取过程,得到纯度为的纯品。
回收的环己烷可再用于物理化学实验。
关键词:环己烷—乙醇混合物;萃取分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或释放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污染。
目前,大部分化学实验室都是一个环境的污染源,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都未经科学处理就直接排放到了下水道或散发到大气中,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与此同时,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因此,如何减少化学实验污染,如何将废弃资源最大化的回收利用,是当前化学教育面临的一个崭新而严峻的课题。
一、废液的产生在大学物理化学实验中,《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是一个重要的实验项目。
该项实验使用无水乙醇和环己烷试剂,在玻璃蒸馏器中两种试剂配成不同组成的混合物,测定混合物的沸点和气液相组成,绘制出具有最低恒沸点的二元液系相图,因此,每组实验要产生近200mL的乙醇—环己烷废液,而且试剂费用较大。
过去,实验中都将废液倒入下水道,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
因此,研究分离该废液的方法,并回用于物理化学实验显得尤为必要。
二、废液的回收乙醇在结构上与水相似,他们都含有羟基,彼此间易形成氢键,能以任意比例互溶,而环己烷与水不互溶。
据此,本文以水为萃取剂将乙醇和环己烷分离,经对萃取比例及萃取次数的探究,可得到纯度为98.4%的环己烷。
仪器与原料:阿贝折光仪;分液漏斗;烧杯若干以及量筒、滴定管、移液管等化学实验常用玻璃仪器。
乙醇—环己烷废液(取自本校物化实验室);乙醇、环己烷为市售分析纯试剂;实验用去离子水。
三、结果与讨论1、废液含量分析1)标准曲线的绘制用阿贝折光仪分别测定乙醇——环己烷混合溶液组成比为0%,20%,40%,60%,80%,100%的折光率,将结果绘制成表。
铬(Ⅲ)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关键词:铬(III)配合物,类胰岛素活性,切割DNA活性,酰腙配体,晶体结构,ct.DNA
苘都师范人学碛l:毕渡论文
Abstract
Chromium(111)is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of glucose tolerance factor,and is thought to be a necessary micro.element in normal carbohydrate and lipid metabolism by potentiating the action of insulin.Acylhydrazones as special Schiff base ligands,have good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strong coordination ability,its complexes with transition metal have anti—tumour,catalyzer, inhibiting bacteria and other functions.In this paper,we synthesized a series of new chromium (III)complexes,investigated their crystal structures and characterized their spectral propertie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hromium(111)complexes with calf thymus DNA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cyclic voltammetry,absorption spectroscopy,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nd
材料物理化学论文(5篇)
材料物理化学论文(5篇)材料物理化学论文(5篇)材料物理化学论文范文第1篇一、材料物理专业的特色材料物理专业是“讨论各种材料特殊是各种先进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物理基础、微观结构以及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为各种高新技术材料进展供应科学依据的应用基础学科,是理工融合的学科”[1,2]。
材料物理是物理学与材料科学的一个交叉学科,主要通过各种物理技术和效应,实现材料的合成、制备、加工与应用。
主要讨论范围包括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质与应用;新型材料的设计以及材料的计算机模拟等[3]。
材料物理将理科的学问传授与工科的工程力量培育相结合,使传统材料工艺学与以现代物理学为基础的材料科学相融合,具有“亦工亦理,理工相融”的特点。
二、材料物理化学在材料物理专业中的作用和地位材料物理化学是贵州高校材料物理专业本科生的学位必修课程,这门课程是从物理化学的角度讨论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问题,从基础的具有共性的原理及方法来论述各种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制备与合成、性能与应用的相互关系。
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同学的专业学问水平,培育同学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独立的创新力量,以及综合运用基础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材料物理化学是材料物理专业特别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以高等数学、高校化学、高校物理等理论基础课程为基础。
高等数学是学习物理化学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物理化学只有通过数学语言的表达才能成其为真正的科学。
熟悉到高校物理和物理化学中热力学内容的连接,了解高校物理中原子结构学问的介绍,协调好与高校化学中原子结构部分内容的关系,突出重点,避开重复,讲清难点,是材料物理化学教学中值得留意和仔细对待的问题[4]。
材料物理化学同时也是材料物理专业的后续专业课程(材料腐蚀与防护等)的基础课程。
材料腐蚀与防护课程中的金属与合金的高温氧化的热力学部分,就要运用材料物理化学中诸多热力学基本学问,如G-T平衡图和克拉佩龙方程等。
材料物理化学犹如一座桥梁,将材料物理专业的前期基础课与后续专业课联接起来,以完善专业学问的系统与连贯性。
在物理化学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论文
浅谈在物理化学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摘要:本文主要从注重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能力;实施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三个方面论述在物理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科学素养物理化学课堂教学科学素养一词翻译自英文science literacy或scientific literacy。
根据国际科学教育界的普遍观点,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依据国际科学教育界对科学素养的界定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科学素养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1]1996年,美国国家研究院(nrc)正式出版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nationalscience and education standards)。
该标准把提高所有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其培首要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同样是我们各级教育(包括大学教育)的目标。
因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与全体国民素质息息相关,不可能仅仅靠几个杰出科学家。
只有全体国民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科学理性的处事方法和态度,国家才能可持续发展。
因此科学素养教育已经成为21世纪的教育目标中心,是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主要内容。
物理化学是我校化工、化学、应化、海洋、材料、橡胶、环境等许多专业的基础课,充分发挥物理化学的科学素养教育功能,对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一、注重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物理化学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来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科学。
[2]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化学、物理和数学的知识综合运用,用物理学的原理、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和解释化学问题。
因此物理化学是化学领域中最综合的一门课程。
《物理化学》课程改革论文
浅析《物理化学》课程改革【摘要】《物理化学》是研究化学运动普通规律的学科,其基本理论和方法对锻炼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但学生学习《物理化学》比较吃力,公式太多,理论性强,枯燥等,所以《物理化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合的学习方法、多媒体的合理应用及实验、考核方面,谈谈对《物理化学》课程的改革。
实践证明,改革后收到的效果良好。
【关键词】学习兴趣学习方法项目教学法【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068-01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最关键的一点是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刚开始接触《物理化学》的学生,都从大二、大三的同学那里听说这门课理论性强,难学,所以对这门课有一种抵触心理。
同时,也有一些学生认为该课程没有用处,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从而放弃对该课程的学习,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基于此,我除重点介绍《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外,还查阅大量资料,介绍物理化学在制药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消除他们的抵触心理,对《物理化学》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明确物理化学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
具体做法如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讲到相关理论时列举一些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答,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不会感到所学内容枯燥无味,空洞抽象。
比如,“高原反应”和“秋高气爽”的感受,人穿冰刀滑冰非常顺畅等可用化学热力学的知识帮助解释;夏天牛奶、食物容易变质等可用化学动力学的理论加以说明;在相平衡中学习固液平衡体系时,举例在大雪过后,环卫工人为什么在大街上洒盐水,以及在化工生产中为什么经常用盐水溶液做冷冻液;讲到相图在制药中的应用时,举例说明为什么用氯霉素与尿素形成低共熔混合物可以改善氯霉素的溶解和吸收;从高压锅的使用联系克-克方程等。
物理化学论文 南开大学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摘要:热力学第一定律亦即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
本文叙述了其建立的背景及经过,它的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式,及它在理想气体、热机的应用,并从微观的角度来阐述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意义。
关键字:热力学第一定律;焦耳定律;热机;热机效率;内能、热量、功。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产生一热力学第一定律历史背景人类使用热能为自己服务有着悠久的历史,火的发明和利用是人类支配自然力的伟大开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
中国古代就对火热的本性进行了探讨,殷商时期形成的“五行说”——金、木、水、火、土,就把火热看成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元素之一。
但是人类对热的本质的认识却是很晚的事情。
18世纪中期,苏格兰科学家布莱克等人提出了热质说。
这种理论认为,热是由一种特殊的没有重量的流体物质,即热质(热素)所组成,并用以较圆满地解释了诸如由热传导从而导致热平衡、相变潜热和量热学等热现象,因而这种学说为当时一些著名科学家所接受,成为十八世纪热力学占统治地位的理论。
十九世纪以来热之唯动说渐渐地为更多的人们所注意。
特别是英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克鲁克斯(M.Crookes,1832—1919),所做的风车叶轮旋转实验,证明了热的本质就是分子无规则动的结论。
热动说较好地解释了热质说无法解释的现象,如摩擦生热等。
使人们对热的本质的认识大大地进了一步。
戴维以冰块摩擦生热融化为例而写成的名为《论热、光及光的复合》的论文,为热功相当提供了有相当说服力的实例,激励着更多的人去探讨这一问题。
19世纪40年代以前,自然科学的发展为能量转化与守恒原理奠定了基础,在力学,化学,生物学,热学,电磁学等方面做出了充分准备。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蒸汽机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关注热和功的转化问题。
于是,热力学应运而生。
1798年,汤普生通过实验否定了热质的存在。
德国医生、物理学家迈尔在1841-1843年间提出了热与机械运动之间相互转化的观点,这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第一次提出。
物理化学论文20篇
物理化学论文20篇物理化学论文:物理化学自主学习论文1独立学院物理化学试验教学存在的问题1.1同学对物理化学试验重视不够有不少同学把物理化学看作“四大基础化学”中最难的,因此对物理化学试验也有抵触心情,认为只是理论课的衍生物,没有熟悉到它对培育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力量,培育创新精神的重要作用。
同学来做试验只是“走过场”,带有应付的心理,这也给物理化学试验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1.2独立师资力气不足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都面临两难的尴尬境地,就是不独立难以规范,太独立又影响办学质量。
还有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师资力气不足,需要向母校聘请一些老师和聘用刚毕业的讨论生作为师资来完成教学任务,前者虽然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教学阅历丰富,但是思想保守,教学模式化。
甚至有的老师没有合理地依据独立学院同学的基础来精减教学内容、转变原来给大一、大二同学上课的教学方式,让同学听课像“雾里看花”,后者虽然活力充足,思想新潮,但是教学阅历不足,他们对部分仪器的工作原理都一知半解,这些都影响了同学学习物理化学试验的乐观性。
1.3独立学院同学群体特点独立学院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物,同学的基础薄弱,每个同学的学习力量和水平也相差许多。
扩招的同学有高考失利的,有高考发挥好而实际学习水平不抱负的;有学问面较广,但学习力量欠缺;也有一些偏科严峻,这些就形成了独立学院同学群体的多样性。
基于这一特点,独立学院以后的教学可以实行多层次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培育“复合型的应用人才”的办学目标[7]。
2自主学习型物理化学试验教学模式的建立2.1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的建立在物理化学试验教学的实践中,虽然也有不少的院校开设了综合性和探究性试验,但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等方面的缘由,一般都是基础试验的叠加,而且是根据试验老师的思路做试验。
另外,物理化学理论课和试验课程不同步,有些试验课程早于理论课程,使同学在试验过程中过于依靠试验教材,比较被动,打击了同学做试验的乐观性和主动性[8],教学效果不抱负。
大学物理化学(上)论文
物理化学论文一个学期就这样马上就过去了,我们对物理化学这门课也有了系统的学习。
对于物理化学这门课,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抽象,物化不像无机化学,每一个反应都能通过化学反应实验真实的反映出来,物化更多的是理论上的东西,在刚刚开始学物化的时候,我几乎被一大堆偏微分关系式所吓晕。
虽然高中时就学过物理,进入大学时也学习过一个学期的大学物理,但由于成绩一直不理想,所以对于物理化学一学是真直都存在恐惧心理的。
尤其是看那一大堆偏微分的公式,更是让我觉得头痛。
然而通过阅读以及对以前高数的复习,我慢慢地能理解偏微分的含义了。
由于物化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因此我们除了上课要认真听讲外,更重要的是联系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将它们融会贯通,这才能学习好物化。
所以对物化的学习,需要靠理解,领悟,不过,认真的记住每一个公式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先总结一下物化的学习心得:勤于思考:十分重视教科书,把其原理、公式、概念、应用一一认真思考,不粗枝大叶,且眼手并用,不放过细节,如数学运算。
对抽象的概念如熵等千方百计领悟其物理意义,甚至不妨采用形象化的理解。
适当地与同学老师交流、讨论,在交流中摒弃错误。
二、认真听讲:要抓住老师上课讲的重点知识,了解物化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思考老师是怎样理解书本中内容的,一定要紧跟老师的思路,不能松懈。
三、勤于总结:物理化学这门课知识点多,内容零散复杂,但是知识前后联系又很紧密,所以一定要善于总结,把前后知识联系在一起。
四、善于联系实际:学习并不是一味的学习,还需要关注、联系生活中得事物。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以为学习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掌握,能够很便利的运用知识解决所有题目,这就是学习的目的,但现在发现,学习的目的是与生活分不开的,所以当熟练掌握书本知识后,不但学会解决联系题目,重要是懂得怎样把这些知识是运用到生活中或与生活联系。
在这门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热力学部分的知识,在热力学中,我们学习了热力学三大定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掌握了几个状态函数的求解方法。
物理化学论文
物理化学论文在最近的几十年中,物理化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从分子结构的探索到化学反应的机理揭示,物理化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理解和应用。
本文将着重介绍几个热门的物理化学研究领域,展示它们的重要性和前沿进展。
一、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应用纳米材料是指具有纳米尺寸(尺寸在1到100纳米之间)的材料。
由于其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的特殊性质,纳米材料拥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并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纳米材料在催化、能量存储、光电子学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物理化学学者通过研究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表征手段以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致力于寻找更高效的纳米材料制备和应用途径。
二、超分子化学的物理化学原理超分子化学研究的是由多个分子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力(如氢键、范德华力等)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序体系。
超分子体系不仅具有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还表现出许多新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功能。
超分子化学为构建智能材料、药物传递系统以及仿生催化剂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物理化学的研究者通过对超分子体系的设计、合成和性质研究,为超分子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表面化学与催化反应的研究表面化学是研究物质表面性质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物理化学学者通过表征表面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动态过程,有效地开发和改良催化剂,促进了化学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催化反应在化学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炼油催化剂等都是表面化学研究的成果。
物理化学的专家们通过调控催化剂表面的形貌和活性位点,为催化反应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四、电化学与能源转化电化学是研究电子和离子在导体和电解质中的传递过程的学科。
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增加,电化学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
通过电化学方法,如电解水制氢、电池和电催化等,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转化和储存。
物理化学学者通过对电化学界面的研究和电化学反应机理的揭示,为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化学物理发展报告
浅析21世纪化学物理发展及对策作者之言:我这篇论文是根据网上的资料对物理化学这个专业的发展史,现状,发展趋势及我对这个专业的一点小小的建议进行阐述,望老师批之。
作者:马红杰PB07206116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院3系关键词:化学物理物理化学发展史正文:现在很多人都说,或者很早以前就在说,21世纪是生物与信息的世纪,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三大支柱产业信息技术(IT),生物技术和能源与材料技术。
相比较起来,我们3系物理化学这一专业在全球并不属于“明星产业”。
但是,物理化学专业绝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专业之一。
物理化学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化学物理杂志》对其分成了五类,而这只是根据其编辑需要进行的分类安排。
一般公认的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化学体系的宏观平衡性质以热力学三个基本定律为理论基础,研究宏观化学体系在气态、液态、固态、溶解态以及高分散状态的平衡物理化学性质及其规律性。
在这一情况下,时间不是一个变量。
属于这方面的物理化学分支学科有化学热力学、溶液、胶体和表面化学。
(我们已学过其初步知识,大二下,大三上的《物理化学》)化学体系的微观结构和性质以量子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原子和分子的结构,物体的体相中原子和分子的空间结构、表面相的结构,以及结构与物性的规律性。
属于这方面的物理化学分支学科有结构化学和量子化学。
(我们已学过其初步知识,大三的《物质结构》与《量子化学》)化学体系的动态性质研究由于化学或物理因素的扰动而引起体系中发生的化学变化过程的速率和变化机理。
在这一情况下,时间是重要的变量。
属于这方面的物理化学分支学科有化学动力学、催化、光化学和电化学。
(大三上的《物理化学》)对于物理化学专业来说,我所了解的基本上是从网上和书上得来,物理化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正式形成,是从1877年德国化学家Ostwald和荷兰化学家Van't Hoff 创刊的《物理化学杂志》开始的。
从这一时期到20世纪初,物理化学以化学热力学的蓬勃发展为其特征。
物理化学小论文题目
物理化学期中课程小论文一形式要求:1.题目(见后)2.背景介绍(提出问题)3.基本物理化学原理(鼓励自学内容)4.实际应用的例子5.结论/感受/未来展望6.参考文献二文字数量要求:1.论文必须独立完成;2.论文应有自己的分析和观点,不能是文献资料的拼接;3.论文的字数:最少不得少于2000字,最多不超过5000字,以2000-3000字为宜;三打印要求:A4,电子稿(手写可以)封面题目,目录,班级,姓名,学号,时间包括封面在内不超过4页四上交时间限定:14周周三(可以与该次作业一起上交),过时不候。
五论文格式:(见附页)题目(不超过20个字,字体4号,居中);姓名;(小5号字,居中)班级;(小5号字,居中)电话和E-mail (小5号字,居中);摘要(不超过100字,小5号字);关键词(3-5个,小5号字);正文(包括引言,具体讨论和结论,5号字)参考文献六、物理化学课程小论文参考题目(物理化学原理在实际科研生产中的应用)1 物理化学家小传及其对有化学的贡献;2 以合成氨反应为例说明你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认识和思考;3 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应用;4 物理化学热力学研究的现状,应用,局限性分析和改进的设想;5 物理化学发展中的偶然发现和对你的启发;6 以合成氨为例说明影响化学平衡的主要因素及其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7 用物理化学方法对现实生活或生产中某些现象进行解释;8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9 相图在化学化工或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0 化工中的界面现象。
11基于LabVIEW软件的物理化学实验仿真系统的开发与应用12多壁碳纳米管储氢的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特性13交互智能性物理化学实验课件的设计与开发14物理化学实验仿真软件的研究与开发15中外两本优秀物理化学教材的比较研究16中学化学实验中物理知识凸现状况的研究17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实验题目的设计与研究18化学电源与物理电源产品策略研究19初中化学、物理、生物交融性教学的研究20硅系延期药物理化学性质及燃烧性质的研究21豫西烤烟主要物理性状与化学成分及中性香气物质的关系分析22在半导体制造中使用物理气相沉积代替化学气相沉积来生长氮化钛阻挡层23化工化纤生产过程中几种化学及物理检验方法研究24物理化学网络虚拟实验室的构建方法研究25蛋白质与纳米金颗粒之间化学连接和物理吸附作用的研究26低渗透性含铀砂岩物理化学渗流规律研究27荧光和共振瑞利散射法在有机物测定及某些物理化学参数求算中的应用28烤烟常规化学成分与物理特性和中性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关系分析28柠檬精油乳液的物理化学稳定性研究30黄山地区大气气溶胶化学组分及其对云微物理特征的影响研究31基于“分子中的原子”量子理论框架对亚纳米团簇物理化学性质的量子拓扑学分析32四川石棉碲矿床成矿流体物理化学特性的热力学研究33ZrO_2化学膜与物理膜损伤机理的对比研究34酶处理对麦草化学浆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35淮南市大气PM_(10)/PM_(2.5)物理/化学特征研究36医疗废物典型组分物理化学特性认识及其热解焚烧特性的基础研究37油田用聚表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毒性研究38空气质量预报模式中的物理化学方案和排放源的研究39矿物外加剂早期水化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效应40共轭亚油酸水包油型乳液物理化学稳定性研究41水物理化学作用下渭河河床渗透系数变化机理研究42水凝胶软骨修复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研究43四种苝醌类衍生物光物理化学性质的比较44初中物理与化学相关知识交叉渗透的研究45硫化工艺对高填充NR物理化学网络及性能的影响46不同碱化度土壤在煤烟脱硫废渣改良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改良效果的研究47氧化钨基纳米材料的制备与物理化学性质研究48江西相山铀矿田热液蚀变特征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分析49含非线性共轭基团的聚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研究50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化学、物理学科知识渗透的教学案例研究51高硅氧/酚醛复合材料体积烧蚀条件下的热—力—化学多物理场耦合分析52化学反应速率的统计物理模型研究53沙尘对香梨叶片的物理伤害和化学成分的影响54填充型化学—物理复合交联高吸油树脂的合成与吸放油性能55初中物理与化学生物地理交叉内容的初步研究及其教学探索56动态膜压法研究有机物水溶液在气液界面的物理化学行为57物理化学法制备活性炭的研究58含氟硫酸稀土溶液氟—稀土分离的物理化学研究59聚多糖纳米晶的物理及化学改性材料60量子化学方法在计算化合物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中的应用61对石膏改良碱化土壤过程中发生的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的研究62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平台的结构设计研究63兴安落叶松林下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64醋酸系列离子液体的合成及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65同分子多晶相体系的结构和光物理性质的量子化学研究66高温热处理前后竹材主要化学成分及物理力学性能研究67PDMS表面的物理化学共同修饰68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法用于天然药物药效成分物理化学常数的研究69土壤物理性质的化学调控技术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70离子液体[C_nmmim][NTf_2](n=2,4)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71安康地区膨胀土物理力学性质及化学改性试验研究72细菌纤维素的发酵生产及其物理化学性质初探73喷吹煤气后高炉炉料物理化学变化过程的实验研究74成都金沙出土象牙物理化学性质及赋存环境研究75 ZnO基纳米薄膜的制备与物理化学性质研究76对石膏改良碱化土壤过程中发生的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的研究77物理化学性质对纳米粒子在小鼠体内代谢和分布的影响的研究78含物理交联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和表征79化学与物理复合降粘及解堵机理研究80秸秆还田对黑土土壤主要物理化学性状影响的研究81生物造粒流化床颗粒污泥物理化学特性研究82化学辅助高能球磨制备SmCo_5纳米粒子、纳米薄片及其物理性质研究83胶原、明胶和胶原水解物的物理化学性能及护肤功能的研究84海洋物理化学多参数综合监测系统研究85一种基于氨基酸物理化学性质上的DNA序列图形表示及相似性分析86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究87大兴安岭呼中区铅锌矿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88熔盐电解制备Mg-Li-Pr合金及熔盐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89复杂体系生物物理化学行为的理论研究初探90集中空调系统积尘物理、化学及生物特征研究91甘氨酸离子液体及其水溶液物理化学性质研究92 KNO_3-NaNO_2系熔盐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93乙酸离子液体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94粉碎秸秆还田用量对土壤主要物理化学性状和作物生长的影响95川西坳陷须家河组天然气溶解、脱气物理化学机理研究96腐植酸在气—液界面的物理化学行为研究97低维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制备、微观结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能研究98环境水相中表面活性剂与盐类的物理化学关系及其对电化学过程的影响99 PVA复合水凝胶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100化学镀银包覆锂霞石/铜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热物理性能101改性固体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102 SO_2在功能化离子液体中溶解行为及溶解机理的研究103聚偏氟乙烯表面接枝聚合物刷及表面物理化学性质104水溶液中碳纳米管的物理化学表征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105水飞蓟宾脂质体的制备及物理化学性质研究106滑动弧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化学特性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107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题目组科研活动绩效考核方案设计108胜利油田单家寺油区稠油物理化学性质研究109新型物理化学制冷方法110砷的地球化学屏障作用研究111黄芩苷和氧化苦参碱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药物动力学研究112菱镁矿基脱硫剂的冶金物理化学研究113化学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及物理特性的作用效应114 PVA水凝胶载体药物释放的物理化学研究115高温高压变形实验过程中地壳岩石的变形结构及其物理—化学响应116基于国产燃油物理—化学特性的油箱可燃性评估技术研究117退火处理对淀粉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118刺参养殖系统中病原微生物的物理化学消除方法的研究119电解低钛铝合金几个物理化学问题研究120红壤团聚体特征与物理化学性质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对侵蚀过程的影响121各型肝包虫囊肿的生物、物理、化学性状改变的实验研究122聚电解质多层膜的图案化及表面修饰增强选择性吸附123微波加热化学反应中多物理场的数值计算与实验124黑龙江省福草山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125新型化学注浆材料加固破碎煤岩体试验研究126结合DFT计算和统计学校正方法用于准确计算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127低水合氯化镁吸水过程物理化学性质研究128尼龙6/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129物理分组提取的农田不稳定有机质化学本性的比较研究130QSAR/QSPR在大数据集有机化合物物理化学性质预测中的应用研究131热力学方法在电离层物理研究中的应用探讨132新型含三嗪环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物理化学性能研究133纳米TiO_2及其杂化薄膜的制备与物理化学性质研究134粘弹性聚合物驱数值模拟研究135玉米主要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参数高光谱遥感估算模型研究136粗糙脉孢菌物理—化学诱变及分子验证137铜表面物理化学特性对蒸汽冷凝传热特性的影响138盐碱土在不同改良措施下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变化的研究139长期施肥对石灰性潮土某些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征的影响140高分散气液界面物理化学行为研究及应用141机械镀锌形层机理的研究142超声波-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二氧化锡粉体的研究143应用近红外技术分析烤烟主要物理指标的研究144三元复合体系相行为特征实验研究145废食用植物油对老化沥青物理化学及流变性能的影响146生物预处理对草类原料制浆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147粉煤灰、沉珠的机械力化学效应研究148基于Belousov-Zhabotinsky反应的物理智能系统研究149聚偏氟乙烯—碳纳米管—富勒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高压条件下的物理化学变化研究150不同周龄及不同品质鸡蛋壳的化学组分和物理结构151卤化咪唑类离子液体+Rb_2SO_4/Cs_2SO_4+H_2O三元体系相平衡及其相关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152极浅型潜流人工湿地用于荒漠化治理时细沙的物理化学特性变化153乙酸离子液体[C_4mim][OAc]、[C_5mim][OAc]的合成及稀溶液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154富Li、K工业铝电解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155水难溶性药物固体分散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156金属热还原法制备高钛铁及其熔渣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157含钛高炉渣物理化学特性的实验研究158新型无机淬火介质G35物理化学性质及适应性研究159表面改性对活性炭物理、化学性质及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160太湖沉积物物理化学性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精品---。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范文物理化学论文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范文物理化学论文物理化学论文篇1试谈物理化学教学方法一、要注重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和数学推导的技能技巧物理化学研究的是化学中原则性、普遍性的规律,它大量采用了逻辑推理和数学推导,由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可以得到物理化学的有关理论和数学的表达式。
逻辑推导过程具有重要的严密性,所得到的结论也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1]而且物理化学公式繁多,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反复推导才能熟练应用。
因此,在物理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和训练学生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和数学推导的技能技巧。
例如在推导单组份体系热力学基本函数关系式时,只要记住最基本的关系式:dU=TdS-pdV,知道H,F,G的定义,就可以一步步推导出其他三个热力学基本关系式:dH=TdS+Vdp;dF=-SdT-pdV;dG=-SdT+Vdp。
在物理化学公式推导的过程中大量运用了高等数学微积分的知识,在教学中要强化数学思想与物理化学概念及公式的关系。
例如,在讲单组分体系的摩尔量和多组分体系偏摩尔量的概念时,我们要强调从数学中全微分和偏微分的概念来理解。
另外,在讲化学势这部分内容时,也要引导学生巧妙的运用数学思想,例如,求化学势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其实就是求化学势对温度或压强的一阶偏微商。
三、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有机结合物理化学大量采用了逻辑推理学及数学推导的方法,它处理问题的着眼点和方法与以往学过的一般化学有很大的差别。
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有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在教学方法上要多种方法综合使用,各取所长。
[2-5]1.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
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学校教学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大课堂信息量,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虽然能生动、形象、直观地反映教学内容,但在物理化学的教学中,绝不能单一依赖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必须与传统的板书演示相结合,尤其是在公式推导这个环节,切不可图省时省力,一定要切切实实、认认真真的通过板书详细推导和讲解,让学生的思维能紧跟教师的进度,掌握推导的技巧和技能。
氯化钾溶解焓的测定
序号学号物理化学设计性实验(论文)题目:氯化钾溶解焓的测定作者系别班级指导教师完成时间年月日氯化钾溶解焓的测定摘要:盐类的溶解过程通常包含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晶格的破坏和离子的溶剂化。
前者为吸热过程,后者为放热过程,溶解热是这两种热效应的总和。
因此,溶解焓则是这两个过程热效应的总和。
本次实验采用了量热法测定氯化钾的溶解焓。
关键词:热效应;量热法;氯化钾溶解焓1 前言溶解焓分为积分溶解焓和微分溶解焓。
积分溶解焓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将1mol 溶质溶解于一定量溶剂中形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微分溶解焓是指在温度、压力及溶液组成不变的条件下,向溶液中加入溶质后的热效应,此时溶液的浓度没有发生变化。
积分溶解焓可以由实验测定,在绝热容器中测定积分溶解焓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先用标准物质测出热量计的热容,然后测定待测物质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从而求出待测物质的积分溶解焓;二是测定溶解过程中温度的降低,然后由电热法使该体系恢复到起始温度,根据所耗电能计算热效应。
2 实验部分2.1实验目的1、学会用量热法测定KCl 的积分溶解焓2、掌握计温、量热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2.2 实验原理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用数字式贝克曼温度计测定,量热法测定积分溶解焓,通常是在具有良好绝热层的热量计中进行。
在恒压条件下,由于热量计是绝热系统,溶解过程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全部由系统温度变化反映出来。
在热量计内,将某种盐类溶解于一定量的水中时,若测得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T ,则该物质的溶解焓为:11222[()]sol m TMH m C m C C m ∆∆=-++ 式中sol m H ∆为盐在溶液温度及浓度下的积分溶解焓;1m ,2m 分别为溶剂水和溶质的质量;M 为溶质的摩尔质量;1C 2C 分别为溶剂水、溶质的热容,T ∆为溶解过程的真实温差,C 为热量计的热容。
2.3仪器与试剂仪器:精密数字贝克曼温度计;热量计;电磁搅拌器;直流稳压电源;电子天平;量筒试剂:KCl(分析纯);蒸馏水2.4实验步骤热量计常数C的测定:1、将仪器打开,预热15min。
(物理化学专业论文)多孔材料中的吸附和扩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论文
一个学期就这样马上就过去了,我们对物理化学这门课也有了系统的学习。
对于物理化学这门课,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抽象,物化不像无机化学,每一个反应都能通过化学反应实验真实的反映出来,物化更多的是理论上的东西,在刚刚开始学物化的时候,我几乎被一大堆偏微分关系式所吓晕。
虽然高中时就学过物理,进入大学时也学习过一个学期的大学物理,但由于成绩一直不理想,所以对于物理化学一学是真直都存在恐惧心理的。
尤其是看那一大堆偏微分的公式,更是让我觉得头痛。
然而通过阅读以及对以前高数的复习,我慢慢地能理解偏微分的含义了。
由于物化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因此我们除了上课要认真听讲外,更重要的是联系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将它们融会贯通,这才能学习好物化。
所以对物化的学习,需要靠理解,领悟,不过,认真的记住每一个公式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先总结一下物化的学习心得:
勤于思考:十分重视教科书,把其原理、公式、概念、应用一一认真思考,不粗枝大叶,且眼手并用,不放过细节,如数学运算。
对抽象的概念如熵等千方百计领悟其物理意义,甚至不妨采用形象化的理解。
适当地与同学老师交流、讨论,在交流中摒弃错误。
二、认真听讲:要抓住老师上课讲的重点知识,了解物化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思考老师是怎样理解书本中内容的,一定要紧跟老师的思路,不能松懈。
三、勤于总结:物理化学这门课知识点多,内容零散复杂,但是知识前后联系又很紧密,所以一定要善于总结,把前后知识联系在一起。
四、善于联系实际:学习并不是一味的学习,还需要关注、联系生活中得事物。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以为学习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掌握,能够很便利的运用知识解决所有题目,这就是学习的目的,但现在发现,学习的目的是与生活分不开的,所以当熟练掌握书本知识后,不但学会解决联系题目,重要是懂得怎样把这些知识是运用到生活中或与生活联系。
在这门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热力学部分的知识,在热力学中,我们学习了热力学三大定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掌握了几个状态函数的求解方法。
尔后,我们还学习了溶液中普遍存在的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相平衡这张内容中我们见到了形形色色的相图,包括二组分、三组分以及多组分的相图及其应用。
在化学平衡中我们掌握了温度、压力以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最后,我们还学习了统计热力学基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原子、分子配分函数以及用这些知识求热力学状态函数的值。
以下就是我对物理化学的公式与使用条件的一些总结,希望能与大家共同分享。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对理想气体是万能公式,怎么用都没错。
2.范德华方程
RT b V V a p =-+))(/(m 2m
nRT nb V V an p =-+))(/(22
式中a 的单位为Pa ·m 6·mol -2,b 的单位为m 3·mol -1,a 和b 皆为与气体的种类有关的常数,称为范德华常数。
此式适用于最高压力仅为几个MPa 的中压以下范围内实际气体p ,V ,T ,n 的相互计算。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示式
W Q U +=∆
'amb δδδd δdU Q W Q p V W =+=-+
规定系统吸热为正,放热为负。
系统得功为正,对环境作功为负。
式中p amb 为环境的压力,W ’为非体积功。
上式适用于封闭体系的一切过程。
4. 焓的定义式
pV U H +=
5. 焓变
(1))(pV U H ∆+∆=∆
式中)(pV ∆为pV 乘积的增量,只有在恒压下)()(12V V p pV -=∆在数值上等于体积功。
(2)2,m 1d p H nC T ∆=⎰
此式适用于理想气体单纯pVT 变化的一切过程,或真实气体的恒压变温过程,或纯的液体、固体物质压力变化不大的变温过程。
6. 热力学能(又称内能)变
2,m 1d V U nC T ∆=⎰
此式适用于理想气体单纯pVT 变化的过程。
7. 热容的定义式
(1)定压热容和定容热容
δ/d (/)p p p C Q T H T ==∂∂
δ/d (/)V V V C Q T U T ==∂∂
(2)摩尔定压热容和摩尔定容热容
,m m /(/)p p p
C C n H T ==∂∂ ,m m /(/)V V V C C n U T ==∂∂
上式分别适用于无相变变化、无化学变化、非体积功为零的恒压和恒容过程。
8. 体积功
(1)定义式
V p W d amb -=∂
或V p W d amb ∑-=
(2)
) ( ) ( 1 2 2 1 T T nR V V p W - - = - - = 适用于理想气体恒压过程。
(3))(21amb V V p W --= 适用于恒外压过程。
(4))/ln()/ln(d 121221p p nRT V V nRT V p W V V =-=-=⎰ 适用于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过程。
(5) ,m 21()V W U nC T T =∆=- 适用于,m V C 为常数的理想气体绝热过程。
9. 理想气体可逆绝热过程方程
,m 2121(/)(/)1V C R T T V V =
,m 2121(/)(/)1p C R T T p p -=
1)/)(/(1212=r V V p p
上式中,,m ,m /p V C C γ=称为热容比(以前称为绝热指数),适用于,m V C 为常数,理想气体可逆绝热过程p ,V ,T 的计算。
10. 反应进度
B B /νξn ∆=
上式是用于反应开始时的反应进度为零的情况,B,0B B n n n -=∆,B,0n 为反应前B
的物质的量。
B ν为B 的反应计量系数,其量纲为一。
ξ的量纲为mol 。
11. 标准摩尔反应焓
θθθr m B f m B c m (B,)(B,)H H H νβνβ∆=∆=-∆∑∑ 式中θf m (B,)H β∆及
θc m (B,)H β∆分别为相态为β的物质B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
准摩尔燃烧焓。
上式适用于ξ=1 mol ,在标准状态下的反应。
12. θm r H ∆与温度的关系
21θ
θ
r m 2r m 1r ,m ()()d T p T H T H T C T ∆=∆+∆⎰
式中 r ,m ,m B (B)p p C C ν∆=∑,适用于恒压反应。
13. 节流膨胀系数的定义式
J T (/)H T p μ-=∂∂
T J -μ又称为焦耳-汤姆逊系数。
这些就是我对物理化学这门课这一学期学习的心得体会以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