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题题目
适合小学英语微课的课题
适合小学英语微课的课题一、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开发一系列英语学习微课,成为英语课程的学习资源。
2. 通过研究,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高课题组成员教学研究、视频摄制和课件制作等能力;3.深化微课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建立和完善基于小学英语学习指导的通用范式。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使学生想学、能学、会学、乐于学,真正成为课堂和学习的主人,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二、研究内容:1.英语课程微课开发的方法、理念、制作和管理。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微课的形式,教学板块的功能等。
,制定不同年份的微课。
在微课制作中,在以教师为制作主体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主动意识,让能力强的孩子也能通过视频或其他方式参与到微课的制作过程中,学生所拥有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或者通过微视频把自己的学习问题传达给其他同学或老师。
同时,我们将研究微课的分类和管理。
2.学生对英语微课使用的反馈以及对所用微课的评价。
建立我校英语微课网站。
学生使用后,让学生、家长等老师对微课进行评价,并以消息的形式反馈数据,从而反馈微课的形式和效果,从而优化微课。
让老师知道做什么样的微课。
3.基于微课的英语教学课前、课中、课后指导的一般范式研究与评价。
微课的使用,大部分研究定位于课前。
本课题组成员认为,微课的引导过程不仅仅是课前,而是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研究课前、课中、课后制作微课的差异,研究不同时间段微课的使用情况,通过听课、评课、观课进行评价。
建构英语学习单元微课的一般范式和课堂使用范式。
4.教师实施微课的利弊分析与研究。
凡事有利有弊。
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分析微课制作和使用的利弊,从而优化微课的英语辅导。
三、研究重点本研究重点关注英语课程微课的方法、理念、制作、管理和评价,以及基于微课的英语教学课前、课中、课后指导的一般范式的研究和评价。
小学各学科科研课题题目参考
小学各学科科研课题题目参考一、小学语文学科(一)校本教研1、语文素养与教学艺术同步提高的实践研究2、语文教研组活动新模式的构建与运作3、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研究4、建立校内语文教学协作组的研究5、建立校内骨干教师教学沙龙的实践6、提高备课实效性的研究7、备课质量评价的新探索8、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的研究9、继承传统与创新实践的研究10、构建适合于语文新课程理念的评价体系11、以课外阅读为重点的语文活动课的研究12、提高青年教师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13、中青年语文教师同步发展的实践研究14、提高语文教研活动成效的研究15、构建听说能力有效评价的研究16、母语教学与英语教学互相促进的研究17、家庭(幼儿园)提前教育给新生带来负面影响的对策18、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特点及有效运用19、赏读美文时文,激发阅读兴趣20、小班化语文教学的特点及方法研究21、科学合理利用教辅资料的实践与研究(二)课堂教学研究1、科学运用语文多媒体的实践研究2、互动式课外阅读网的构建及运用3、课堂评价语言的误区及对策4、生动活泼与扎实有效相统一的实践研究5、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特殊要求6、案例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7、课程意识的全面体现和落实8、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新颖作业设计9、传统语文教学观的突破与继承10、反思课堂实践与课堂表现11、综合性与学科性贯通的实践研究12、基础落实与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13、大面积提高诵读能力的实践研究14、写字教学在网络时代的再认识15、课堂评价的理性思考16、教育公平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17、省编教材与新理念接轨的实践研究18、提高语文整体素养的实践研究19、开掘教材的深层内涵的实践研究20、主题单元教学突破的策略研究21、教学设计的科学性研究22、自主学习在超前学习中的作用23、避免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中的负面效应24、提高口语交际的实效性研究25、低段学生良好朗读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26、培养学生合理想象能力的实践研究27、班级良好语文学习氛围的研究28、学生口语交际多样化的实践研究29、提高学生思辩能力的研究(三)作文教学研究1、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素材的思考与实践2、原生态作文的研究3、开放式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4、作文教学中命题形式的研究5、作文教学中增强批改实效性的研究6、作文教学中指导形式丰富性的实践研究7、多种途径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研究8、写作知识传授与写作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9、把握作文选材的广度与深度10、创新性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11、构建读写结合的新模式12、作文生活化的操作策略13、作文教学中规范与创新的研究14、话题作文中话题的捕捉与筛选15、情景作文与命题作文的实践研究16、以欣赏为主体的作文教学实践研究17、以交流与观摩为主体的作文教学实践与研究18、让作文成为学生才华的大展台19、提高作文鉴赏能力与评判能力的研究二、小学数学学科(一)教学资源研究1、如何开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资源?2、对新教材中的主题图和练习题的研究?3、应用题与问题解决的关系研究4、各年级可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梳理与分析5、计算教学如何体现数学化思想?6、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制作和使用的实践研究7、关于人教版“数学广角”内容的实践研究8、小学数学教案的实效性研究9、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一般策略与关键因素研究10、关于“算”“用”结合教学策略的研究11、问题解决教学的一般策略与关键因素12、关于小学数学练习课的设计策略研究13、对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研究14、关于应用题教学中数量关系教学的研究(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研究1、如何寻找与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2、对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技能或问题解决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的个案研究3、小学生数学学习辅导研究4、关于“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5、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研究6、如何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与价值7、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式的研究8、小学生审应用题的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9、如何提高课堂反馈的实效性的研究10、关于课堂上学生独立作业时间、形式的研究11、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的研究12、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如何处理好策略多样化与掌握基本方法之间的关系13、新课程背景下口算教学的实践研究14、学生数学学习的心里障碍及对策研究15、学生数学思维严谨性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三)教学评价及其它研究1、小学数学命题改革的趋势与策略研究2、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评价内容与方式的研究3、对数学教科书中的多元文化探究4、小学数学中若干数学背景知识的梳理5、提高数学教师解题能力的研究6、对数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实困惑的思考7、数学教师校本教研中的一些不足与对策研究8、数学教师校本教研的形式研究9、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失误及对策研究10、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常规研究三、小学英语学科(一)新课标、新教材的研究1、《英语课程标准》的学习与思考2、小学英语新教材对《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研究3、新课程理念下英语教材的优化处理策略研究4、新教材的话题分布及教学策略研究5、新教材的词汇、语法及功能在全套教材中的分布及教学策略研究6、新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7、新教材纸质教辅与多媒体教辅的对比分析研究8、以一本教材为主,其他教材为辅的“一标多本”式教学实践研究(二)教法学法研究1、小学英语备课方式研究2、小学英语新教材各课型教学模式研究3、小学英语活动课教学模式研究4、小学英语合作教学运行模式研究5、“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6、小学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7、小学英语教学交际化研究8、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研究9、小学英语情景教学的实践研究10、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活动模式的实践研究11、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2、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诸要素及其优化策略研究13、小学英语课时目标的设置、拟定及实施研究14、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15、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与运用研究16、小学英语课堂板书设计研究17、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18、小学英语课堂有效调控的策略研究19、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20、小学英语家庭作业设计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关系研究21、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与学生参与质量的关系研究22、课时、单元、年段的语言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实施研究23、提高语言重现率的途径方法及效果研究24、小学英语两极分化趋势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25、小学英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教学策略研究26、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习得策略研究27、小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研究28、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障碍的成因与对策研究29、小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困难分析及对策研究30、小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形成与培养策略研究31、小学生掌握和搜索英语信息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32、小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33、小学生英语学习个案研究34、小学生多元学习方式和学习有效性的研究35、小学低、中、高年段学生外语学习特点的对比研究(三)教学评价研究1、新课标下小学英语学业评价的指标与方法研究2、新课标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与方法研究3、新课标下考试的命题与评价方法研究(口试、听力测试、笔试)4、小学生英语档案袋评价的实践研究5、小学生英语学习自我评价研究6、教师反思性自我评价研究7、评价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反馈作用及效果分析研究8、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语言的运用及其效果的研究(四)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研究1、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2、电教媒体优化组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3、小学英语自制多功能教具研究4、用简笔画辅助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5、小学英语多媒体素材库建设的实践研究6、与现行教材配套的小学英语教学电子文本资源的开发与运用7、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五)其他方面1、小学英语小班化教学研究2、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3、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4、小学英语校本课程的实施形式及实施途径的实践研究5、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6、小学英语课外活动的实践研究7、新课程对小学英语教师素质的要求研究8、小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研究9、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师生交往模式研究10、学校“英语节”综合活动的运作模式研究11、解决分校合并英语起点不同现象的策略研究12、小学生英语多班作业进行有效管理的实践研究13、优秀教师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研究14、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行为有效性研究15、新课标下小学英语“镇本教研”模式研究16、小学英语“校际互助”教研模式的构建与运行17、小学英语网络教研模式研究四、小学品德学科主课题一:教学模式的研究1、品德学科活动型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2、品德学科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3、品德学科多维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4、品德学科情感体验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5、品德学科合作学习的模式研究6、品德学科自主学习的模式研究7、品德学科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8、品德学科校本教材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9、品德学科“备、说、上、评”教研活动模式的实践研究10、品德学科“问题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主课题二:教学评价的研究1、品德学科过程评价的方法研究2、品德学科激励性评价的研究3、品德学科多元评价的实践研究4、品德学科档案袋评价的实践研究5、品德学科无等级评价的研究6、品德学科学生学业评价研究7、品德学科免试评价的方法研究一般课题1、根据品德学科特点,因校制宜开展教研活动的经验总结2、品德学科教研组建设的经验总结3、品德学科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4、品德学科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5、品德学科资料库建设与利用的实践研究6、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品德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7、品德学科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8、品德学科教学与班主任工作有机结合的实践研究9、品德学科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研究10、品德学科延伸教育的方法研究11、提高品德课教学趣味性和感召力的方法研究12、品德学科中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格、行为习惯的实践研究13、品德学科教学与少先队活动有机结合的实践研究14、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实践研究15、现行品德教材在我区使用的可行性调查及分析16、品德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有效利用的实践研究17、利用家庭教育资源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实效的实践研究18、构建和谐品德课堂的策略研究19、品德学科教学目标制定与实施的策略研究20、品德学科教学低效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五、小学科学、常识学科(一)关于科学课程实施的研究(主课题)1、科学课“探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科学课师生课前“有效准备”的实施策略3、科学课师生课后“拓展延伸”的实施策略4、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要略5、促进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活动的方法和策略6、科学课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提问和表达能力7、科学课新课导入方法探讨8、科学教师课中“导”的研究9、科学课中怎样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10、科学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本地学习资源的经验与体会11、对科学课教材、教参中的歧议之处的探讨12、开展科学课程拓展性学习的做法和体会13、分组实验“动而不乱,做而有果”的策略研究14、构建科学课堂教学新型学习常规的研究15、科学课典型课例的研究(剖析)16、科学课中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与方法的研究17、实施科学课程后学生学习行为转变的个案研究18、科学课教学方式的主要变化与特点19、科学课实施与学生学习方式改进的研究20、科学教学中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二)构建教研共同体的实践研究(主课题)1、构建科学(常识)学科教研共同体的实践研究(多校教研合作模式)2、教研共同体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创新3、网络教研的形式与内容的研究4、对“小学科学”网站建设和作用的深层思考5、教研组活动形式多样化的实践研究6、教研组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中如何发挥作用(三)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研究1、构建实用型《科学》教学素材库的实践研究2、构建“学生学习素材库”的实践研究3、构建共享型“题库”的实践研究3、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积件”设计与制作、应用研究4、计算机辅助学习的“学件”设计与制作、应用研究5、指导学生运用计算机获取知识的实践研究6、培养学生“网络发表意识”的实践研究(四)其他方面1、科学学科自制教具、学具的研究2、科学实验室、仪器室的管理经验3、对学生课堂笔记、观察实验记录单的思考4、科学(常识)学科激励学生课堂质疑,提高学习能力的研究5、科学(常识)学科实施多元化学业评价的策略研究6、科学课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7、小学生课内外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管理8、科学课学生课外实践(调查)活动的研究9、开展科学课外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的实践研究10、中小学科学教学的沟通与衔接研究11、校本课程中构建科学板块教材的研究12、科学教师在小班化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六、小学劳技学科(一)主课题:提高劳技教学实效的方法研究1、劳技教学与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2、在劳技教学中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实践研究3、劳技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实践研究4、劳技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5、开放式劳技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6、劳技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7、劳技学科进行课外延伸教学的实践研究8、高效劳技教学模式的研究(切口自定)9、校本劳技教学内容、方法的研究10、劳技教学设施的有效配置与使用的研究(二)一般课题1、劳技学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运用劳动实践基地上好劳技课的实践研究3、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上好劳技课的实践研究4、劳技学科运用“档案袋评价”的实践研究5、家政类、种(养)植类、纸工类、编织类、家电类内容的教法研究6、小学生劳技素质的状况调查与分析7、培养学生劳技课兴趣的方法研究8、提高劳技学科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经验总结9、有效开展劳技学科教研组活动的经验总结10、劳技学科教学与学校科技活动相结合的方法、途径研究11、劳技学科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12、劳技学科学生学业评价研究13、现行劳技教材在我区的可行性调查及分析14、提高学生劳技素养的个案分析15、以劳增智、以劳长技、以劳促创新的实践研究16、劳技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的研究17、劳技学科课堂教学常规研究18、根据劳技学科特点,因校制宜开展教研活动的经验总结七、音乐学科(一)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1、多元化的音乐欣赏教学方式研究2、分析综合与比较的方法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研究3、研究性学习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实践研究4、欣赏教学中学生情感体验的途径与方式研究5、音乐欣赏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策略研究6、培养学生静心聆听音乐习惯的方法研究7、不同时期音乐作品的欣赏策略研究8、欣赏教学中综合性音乐实践活动的设计研究9、音乐教学(唱歌、欣赏、创作)中挖掘审美性因素的实践研究10、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策略研究11、歌唱教学中技能技巧训练与审美教育有机统一的研究12、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13、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有效性的研究14、课堂教学有效调控的策略研究15、基于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16、有效利用教材中“创作与实践”板块的教学研究17、有效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研究18、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19、课堂教学细节优化的实践与研究20、生成型课堂教学策略研究21、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演唱(演奏)能力的实践研究22、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感受和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创作能力)的研究23、音乐教学中三维教学目标确立的技术与方法研究24、器乐(竖笛、口琴、口风琴、木琴、葫芦丝)进课堂的研究25、自然班合唱(合奏)教学的实践研究26、音乐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把握研究27、音乐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研究28、音乐课堂中“教学切入点”的设计研究(二)适应课程改革的评价研究1、中小学生音乐学习情况评价的方式研究2、中小学生音乐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指标研究3、学生音乐课中“关注音乐”程度的评价指标研究4、音乐课外艺术活动的评价体系研究5、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6、音乐教师课堂即兴评价语言的思考7、中小学(各段)音乐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8、教学观念与课堂评价语言之间的关系研究(三)新课程下的教研活动方式研究1、“校际互助式”音乐教研活动的构建与运行2、中小学音乐合作教研的活动形式与方法研究3、中小学音乐“镇本教研”的优化研究4、教研活动中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策略研究5、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音乐教研活动方式的构建6、课例分析在教研组活动中的运用研究7、音乐教研组集体备课运行方式的研究8、音乐教师特长与教学个性的发展研究(四)校内外音乐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学校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2、社区教学资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3、中小学音乐室、舞蹈室资源利用和开发的研究4、音乐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研究5、学校艺术教育与社区艺术教育相整合的实践研究6、学生校外学习音乐(声乐、器乐、舞蹈)的调查与思考7、校园音乐教育资源库的构建与运行研究8、高中音乐选修课的构想与实施9、声乐(舞蹈、器乐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规范化的实践与探索10、学校“音乐社团”建设的运作模式研究11、学校音乐教学特色项目的构建与实施12、校园音控系统与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结合的实践研究(五)其它方面研究1、教材音响素材的优化运用研究2、音乐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音乐性把握研究3、多媒体电脑音乐创作的实践研究4、有效利用“音乐软件”辅助音乐教学的实践研究5、促进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6、中小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的研究7、学生家长的态度对学生学习音乐影响力的心理分析与调查8、中小学音乐的衔接教学研究八、美术书法学科萧山区新《美术课程标准》教学法策略研究(主课题之一)中小学书法课程的设置与实施策略(主课题之二)(一)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研究1、美术素质教育的理论构建与实践研究2、美术“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策略运用的实践研究3、美术创新性教学模式与策略的实践研究4、美术开放性教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5、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研究6、美术教学素质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7、美术课堂教学最优化导入法的实践探索8、美术课堂教学最优化程序设计的实践研究9、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10、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11、美术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的实践研究12、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实践研究13、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实践研究14、美术新课程“造型·表现”教学法策略研究15、美术新课程“设计·应用”教学法策略研究16、美术新课程“综合·探索”教学法策略研究17、美术新课程“欣赏·述评”教学法策略研究18、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与方法研究19、高中美术教育教学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研究20、教育评价在学校美术教学中的功能、作用与意义研究21、高中书法训练教学实施的策略研究22、高中书法临创教学实施的策略研究23、初中写字训练与书法训练教学实施策略研究24、初中书法欣赏教学实施策略研究25、初中书法临创教学实施策略研究26、初中书法教学综合评价体系研究27、小学写字训练与书法训练教学实施策略研究28、小学书法欣赏教学实施策略研究29、小学书法临创教学实施策略研究30、小学书法教学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二)学习策略指导研究1、美术研究性学习模式与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美术研究性学习评价标准与方法研究3、美术学习兴趣激发与培养的实践研究4、美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实践与研究5、“合作学习”法在美术学习中的运用研究6、美术教学中教法与学法一体化的实践研究7、非智力因素对美术学习的影响研究8、美术教学中体验性学习法的实践研究9、美术教学中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法的实践研究10、美术教学中创新性学习法的实践研究11、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实践研究12、加强中国画学习方法指导的实践研究13、加强记忆画、想象画学习方法指导的实践研究14、加强工艺设计学习方法指导的实践研究15、加强儿童画创作方法指导的实践研究(三)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1、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的目标与内容研究2、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3、美术教学中多媒体优化组合的实践与研究4、美术“电教媒体”制作的实践与研究5、多媒体电脑对美术课堂教学的影响研究6、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究7、美术录像课最优化教学设计研究8、计算机CAI辅助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9、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的发展研究10、优秀美术课件引进推广的实践研究(四)开展“说课”系列活动研究1、美术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教研活动的实践与研究2、美术“说课”最优化活动形式的实践研究3、美术“说课”与课堂教学最佳结合的实践研究4、美术“说课”与提高教师素质关系的研究。
(完整版)小学英语课题研究1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名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二、课题的提出(背景)小学英语课程在高县已经实施几个年头了,随着小学英语不断发展和壮大,迫切需要一些理论性的指导,以便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突出特色。
课题项目的研究,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各个学校发展的需要;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课程发展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素质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更加科学的有力保证。
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怎样才能让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这是英语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应与教学融为一体,有利于促进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应体现过程性和激励性。
但就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看,还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照搬中学英语的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照搬其他学科陈旧的评价体系;评价形式重书面轻口语交际,评价内容重知识轻情感态度;只重视教师的评价,而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
这些评价方式都违背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违背了尊重教育的原则,尊重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成长和发展的特点,尊重他们的人格、权利和兴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所以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很有必要在实践中探索切实可行的小学英语课堂评价方式,把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参与者。
本课题就是通过多种方式的评价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敢于开口、积极参与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让教师的教学观念能与时俱进,转变教学方式,把握课程标准,探索新型的专业发展道路,逐步掌握教学评价的理论和实施技能。
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通过评价试验研究促进教学,归纳和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探索并逐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改善学校英语教育环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小学英语作业设计课题研究
小学英语作业设计课题研究
一、提出研究课题
1、英语作业设计:以Play or Work为主题,研究小学生学习英语课堂游戏与传统作业模式的比较。
2、英语作业设计:以The Key to School Success为主题,研究小学生英语课堂活动与传统作业模式的比较。
3、英语作业设计:以 Creativity Is the Key为主题,研究小学生研究英语课堂活动与传统作业模式的比较。
4、英语作业设计:以Go for Gold为主题,研究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英语课堂活动与传统作业模式的比较。
二、设计准备阶段
1、调查阶段:对小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小学生对英语课堂活动和传统作业模式的认知,关于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英语会带给他们什么样的愉悦和乐趣等问题。
2、课程设计阶段:根据调查结果,按照四个主题(Play or work,The key to school success,Creativity is the key,Go for gold)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积极的课堂活动设计英语课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实施阶段:通过游戏、练习等活动结合小学生的现有英语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达到英语学习成果。
4、反思阶段:通过反思,研究小学生研究英语课堂活动设计有效性,发挥作用,以及它们对提升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改善小学生英语学习成绩所起的作用。
小学英语课题题目
-----------------------------------精品考试资料---------------------学资学习网-----------------------------------一、小学英语教材研究《新标准英语》词汇、语法与功能在全套教材中的分布及教学对策《新标准英语》的话题分布及教学对策《新标准英语》的课文特点及教学对策《新标准英语》教学模式研究《新标准英语》活动手册的功能及运用《新标准英语》的文化意识《新标准英语》所倡导的教学途径词法教学法(the Lexical Approach)在《新标准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二、小学课堂教学研究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师生交往模式研究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话语研究小学英语课堂中学生参与的质量分析课堂活动设计与学生参与质量的关系教师提问类型与学生口语能力的相关性小组活动的有效性研究小学英语情趣教学研究小学英语开放式教学实验研究小学英语兴趣教学研究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实践与研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小学英语七步整体教学模式的研究小学英语分层教学研究小学英语教学的行动研究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课题研究三、小学英语技能教学研究通过增大语言输入量大面积提高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研究阅读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开发阅读课的教学模式阅读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阅读与词汇习得的关系研究学生阅读量与写的能力的关系小学英语教学中写的能力的培养如何改善英语学习中缺少交际和运用环境的状况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小学英语实施任务型教学的研究小学英语音标有效教学的研究小学英语教学中“说”的研究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小学英语教学游戏法研究小学英语主题教学研究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研究小学英语活动教学模式研究小学英语活动游戏案例研究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研究四、小学英语知识教学研究学生词汇学习的困难及教学对策如何提高学生语言的准确性五、小学生研究两极分化的现象及对策小学低、中、高年段学生外语学习特点的对比研究优秀生的学习策略研究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家庭环境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1 / 2六、教学资源研究纸介质教辅与多媒体教辅的对比分析与现行教材配套的小学英语教学电子文本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调查七、教师研究优秀教师课堂行为特征研究优秀小学英语教师成长模式研究小学英语教师职业状态研究各种教学信息是如何在教师间传播的教师的自我意识研究八、其它小学英语考试卷的编制及其对教学的影响研究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关系提高重现率的途径方法及效果研究“公开课”的利弊研究2 / 2。
小学英语课题计划选题
小学英语课题计划选题Exploring the Wonders of Nature: A Study of Local Flora and FaunaIn our school's upcoming English project, we will embarkon a journey to discover the diverse species of plants and animals that inhabit our local environment. Through this exploration, we aim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biodiversity and the role each species plays in the ecosystem.The Language of Colors: Understanding Color VocabularyOur project will delve into the world of colors, learning the English vocabulary associated with various hues. We will create a colorful vocabulary book that not only teaches usthe names of colors but also their significance in different cultures.A Day in My Life: A Personal Narrative Writing ProjectThis English assignment will encourage us to write a personal narrative about a typical day in our lives. We will share our daily routines, experiences, and emotions, helpingus to improve our writing skills while learning to express ourselves more vividly.The Magic of Words: A Poetry Composition WorkshopIn this creative writing project, we will learn the art of poetry. We will compose our own poems, experimenting with different styles and forms, and share our creations with the class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The History of Inventions: A Journey Through TimeOur project will take us back in time to learn about the history of various inventions and their impact on society. We will research, write, and present on the inventions that have shaped our world, enhanc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A Tour of the Solar System: Learning About Planets in EnglishThis English project will be a space adventure, where we will learn about the planets in our solar system. We will create informative posters and write short descriptions, improving our language skills while expanding our knowledge of astronomy.The Art of Storytelling: Crafting Short StoriesIn this project, we will hone our storytelling abilities by writing short stories. We will explore different narrative techniques, character development, and plot structures, all while practicing our English writing skills to create engaging tales.。
小学英语学科研究课题参考
小学英语学科研究课题参考1.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2.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3.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英语课程标准中关于二级的内容标准?4.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5.如何援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6.如何援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 (策略)?7.如何开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8.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能力?9.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10.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11.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12.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读的能力13.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写的能力14.如何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一般交流的能力?15.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16.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17.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建立公平、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18.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英语教学和感情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19.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采纳活动途径,通过体验参与,促进学生综合言语运用能力的提高?20.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感情,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21.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援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树立信心,改良学法,提高综合言语运用能力22.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英语课程资源?23.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面向全体,着眼根底,预防分化,缩小差距?24.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和开展'任务型'教学活动?25.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坚持以活动为上课的主要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言语运用能力26.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交际活动情景,增强言语实践的真实感?27.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和直观教具,以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28.如何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为学生创设更为广阔的言语实践环境?29.如何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采纳有效的教学方法?30.如何以学生的开展为宗旨,进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31.如何进行形成性评价?32.如何进行终结性评价?33.如何依据(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进行口试?34.如何依据(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进行听力测试?35.如何依据(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进行笔试?36.在英语课程评价中,如何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37.如何发挥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开展的作用?38.如何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反应作用?39.如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研究言语教学规律,以使自己适应现代社会开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40.如何强化学习,转变观念,积极探究,不断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以上所提供的课题是依据(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拟订的,供选定研究课题时参考。
小学英语小课题研究综述二
小学英语小课题研究综述二——研究结题及研究成果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彭雪红在小学英语科已经结题的15个小课题研究中,我们挑选了在研究成果、研究论文撰写及研究报告撰写方面做得比较优秀个案3个,综述如下:【案例一】MOODLE课程框架设计小课题名称:《基于Moodle环境下的英语学习能力培养》负责人/单位:谭华(体育西路小学)对应流程:研究过程(课堂教学)特色亮点:设计中提供了具体的MOODLE 环境下,小学英语课程的素材收集、课程编排及操作等清晰的样例。
节选样例:学生的魔灯作品:【案例二】研究论文小课题名称:以围绕cities 话题为例,谈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研究 负责人/单位:李玉珍(元岗小学) 对应流程:研究过程特色亮点:比较好地概括了研究的思路、研究过程及研究效果,提交了较好的研究经验。
该文章发表在《广州教学研究》2010年12月刊。
节选样例:三、以英语课堂教学为契机“过程写作教学法”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语写作理论。
它强调写作教学的真实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美国教育家Janet Eming (1971) 做了一项研究发现学生在写作中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方式,这些行为方式都不是线性的。
因此,建议教师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思和修改,这样能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投入到自己的话题当中去,使写作过程成为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过程写作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在cities 话题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英语的特点,运用“过程写作教学法”的基本步骤并进行适当调整。
在写前的准备阶段,教师布置相关话题的前置性作业,收集与话题相关的资料,复习相关词汇及句型。
经过一系列的写前准备活动,学生开始撰写初稿。
完成初稿后在小组内互相阅读,同学互评并修改,综合整理成一篇完整的描述城市的小短文,并完成海报的制作。
在英语写作课例的教学中,以学生自主评价为主,评选出优秀的海报。
课后,学生根据初稿和收集的资料,重新整理自己的作文,完成定稿。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题研究题目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题研究题目
基于"双减",优化合作环节——小学英语"积分制管理"下家校共育的实践研究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中高年级合作型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理念,原则及实施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英语作业布置研究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探究
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
基于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英语混合式作业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后作业研究
故事主题英语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育新论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布置中的家校互动思想融入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的设计与优化
"双减"落地优化作业减轻负担--"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外作业设计与实施。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课题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课题
研究背景
-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对提高学生
的英语能力和学业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 随着全球化的进展,英语已成为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工具,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
研究目的
-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为教
师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教学资源。
研究内容
1.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困难和挑战;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和成果;
3. 探索有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
4. 开发适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资源和活动;
5. 评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研究方法
- 深入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
- 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教学实验等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 发起讨论和交流,借鉴其他学校和教师的实践经验。
预期成果
- 提出切实可行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
- 开发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活动,提供给教师使用;
- 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领域做出贡献;
-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学业成绩。
时间安排
- 第一阶段:研究背景和目的(1个月)
- 第二阶段: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2个月)
- 第三阶段:数据收集和分析(2个月)
- 第四阶段:讨论和成果整理(1个月)
- 第五阶段:撰写研究报告及总结(1个月)
预算安排
- 资金总额:XXXX元;
- 主要用于文献购买、数据收集和分析工具、实地观察费用等。
参考文献
- 请根据实际情况添加。
小学英语课题题目
小学英语课题题目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英语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而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因此小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当前我国小学英语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教材内容不够贴近生活,教学方法单一,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小学英语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因此,本课题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创新小学英语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英语教育的实效性。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创新小学英语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英语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课堂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小学英语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创新性的改革方案。
四、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1、小学英语教材内容的创新。
通过对现行小学英语教材的分析和研究,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需求,开发出更加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教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
通过对现行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反思和改进,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合作学习等,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3、小学英语教师素质的提升。
通过对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教材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4、小学英语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
建立科学、全面、客观的小学英语教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反馈,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五、预期成果本课题的预期成果包括:1、完成一套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小学英语教材。
这套教材将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需求,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2、提出一系列创新性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
这些方法将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英语学习规律,通过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合作学习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小学教科研课题:《小学英语情景教学的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课题申报\小学英语课题申报《小学英语情景教学的研究》课题方案一、研究目标1、通过对“情境创设“的研究,探索新理念下小学英语会话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
2、探索一套英语会话教学情境创设有效性的评价标准,使会话教学的实效性得以落实。
3. 通过长期有效的教学实践研究,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使他们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能够和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顺利接轨。
4. 通过研究,提高英语实验教师的素质,提高英语教师的研究能力,从而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三至六年级学生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学习研究新的理论,查阅收集相关课题资料,分析整理档案,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课题研究,为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2)调查研究法:课题组编制学生问卷、精心设计问卷,全面的调查学生英语会话能力的现状和学生乐于接受和感兴趣的会话情境。
(3)行动研究法:通过设计、开展各种活动,进行各种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并通过此法在实际研究中修正调整课题方案,优化、活跃研究过程。
(4)调查分析法:加强队员在课题阶段前后各方面变化的调查研究,加强沟通,并对一些典型活动、方法、案例进行收集、分析。
(5)讨论法:课题组成员经常讨论、总结,促进提高。
(6)归纳总结法:对研究的过程和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形成材料以期指导今后的工作。
三、研究步骤第一阶段:(启动开始阶段202X年9月——202X年1月)工作要点:1、制订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教师制订相应计划并自编调查问卷。
2、对在校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汇总出各个年级阶段学生普遍不会运用的会话内容。
3、制定调查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并结合提炼出的会话主题,探究学生乐于接受和感兴趣的情境。
4、寻找学生乐于接受的情境和会话内容所需的情境这两者的共同交集点。
(二)第二学期(202X年1月——202X年6月)工作要点:1、探索将英语会话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有效策略2、负责各个年段的英语教师给每堂会话课创设一个恰当的情境3、探究英语会话教学情境创设有效性的评价标准(三)第三学期(202X年7月——202X年9月)工作要点:1、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和数据。
【课题申报】小学英语教育的跨学科整合课题
小学英语教育的跨学科整合课题Title: The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of Elementary English Education1. Introduction1.1 Background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in the elementary stage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With globalization,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English has become essential for students in many countrie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English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innovative approaches and strategies, one of which is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in elementary English education. By combining English learning with other subjects, students can develop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both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and cross-curricular content. This approach encourages active learning and promotes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2. Objectives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2.1 To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in elementary English education.2.2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on students'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motivation,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2.3 To identify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implementing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in elementary English classrooms. 2.4 To provide 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for teachers and policymaker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English education.3. Research QuestionsTo accomplish the objectives, the following research questions will be addressed:3.1 What i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in elementary English education?3.2 How does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affect students'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motivation,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3.3 What are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implementing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in elementary English classrooms? 3.4 What are the 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for teachers and policymaker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English education through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4. Methodology4.1 Study DesignThis study will adopt a mixed-methods research design, combin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The quantitative data will be gathered through pre- and post-tests to assess students'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motivation,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The qualitative data will be collected through interviews, observations, and document analysis to explore students' experiences and perceptions of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4.2 ParticipantsThe study will involve a sample of elementary students and theirEnglish teachers from several schools. A purposive sampling technique will be employed to select participants based on their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levels.4.3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The data collection will be conducted over a period of six months. Quantitative data will be analyzed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inferential analysis methods, such as t-tests and ANOVA. Qualitative data will be analyzed thematically to identify recurring patterns and themes.5. Expected ResultsIt is anticipated that this study will reveal the following results: 5.1 Students’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will improve through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5.2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engag ement in English learning will increase.5.3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both English and cross-curricular subjects will improve.5.4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implementing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will be identified.6. Implications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ill contribute to the advancement of elementary English education through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Teachers will gain insights into effective integration strategies and engage students in more meaningful learning experiences. Policymakers can utilize these findings to develop policies that promote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in English classrooms.7. ConclusionThis research proposal aims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benefits and strategies of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in elementary English education. By examining the effects on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motivation,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for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English education. Through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students will develop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while applying them in real-world contexts.。
小学英语研究课题
小学英语研究课题一.课题名称。
《小学英语合作探究学习》二.课题的提出。
构件“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成为我够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后,全国各地对这种教学模式的研究有增无减,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对“自主、合作、探究”的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存在缺陷,一般表现为:1.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较少考虑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2.重视精讲多练但较少考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3.重视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但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4.重视城镇学生的学习研究,但较少考虑农村广大小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心理特点.这些现象是造成我校“学困生”、“厌学生”渐多的主要原因,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
因此,在新形势下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将有效地转化上述“两生”,整体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系统论、控制论、英语教学论等为理论基础。
2.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等文件为依据。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围绕构建学生“自主研究、合作学习”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1.英语科的教学目标。
①英语知识教学目标;②英语能力培养感情;③英语情感陶冶目标2.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原理。
①文件法规,文献资料;②英语科教学原理;③学生心理特征及其获取知识、提高英语水平的途径。
3.英语课堂教学程式。
①构建思路:自主是前提,合作是手段,探究是目的;②学习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③课堂流程:A、情景交际 B、集中识词 C、新知呈现 D、模仿操练 E、综合运用。
4.英语科教学评估。
三个转变:①评价主题从“重教”转向“重学”;②评价内容从“重形式”转向“重效果”③评价重点从“教师讲评”转向“学生自评”。
小学英语微型课题选题
小学英语微型课题选题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
小学学生英语阅读素养调查及策略探究
农村英语语音教学研究
中小学生英语词汇量实际状况调查分析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听的习惯的培养研究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说的习惯的培养研究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读的习惯的培养研究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写的习惯的培养研究
英语课堂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研究
英语课堂活动中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中合情评价策略研究
改变英语作业批改方式、提高作业批改效率的实践研究学生喜欢的英语学习方式研究。
有吸引的英语微课题目
小学英语主流微课题目推荐小学英语微课:there be句型
小学英语微课: will的用法
小学英语微课:特殊疑问句
小学英语微课: 名词所有格
小学英语微课:一般疑问句和陈述句
小学英语微课:Food and Drinks
小学英语微课:指示代词的用法
小学英语微课:形容词比较级概念讲解
小学英语微课: 序数词
小学英语微课:一般将来时
小学英语微课:认识Adjectives形容词
小学英语微课:Weather 认识天气词汇
小学英语微课:Be 动词的用法
小学英微课:如何表达星期
小学英语微课:动物相关的单词篇
小学英语微课:Be going to的用法
小学英语微课:名词的复数
小学英语微课:What are you doing?
小学英语微课:Like的用法
小学英语微课:现在进行时
小学英语微课:各种职业词汇
小学英语微课:认识家庭成员
小学英语微课:祈使句的形式与用法
小学英语微课:Can I help you?
小学英语微课:认识颜色colour
小学英语微课:食物
小学英语微课:be动词的一般现在时
小学英语微课:句子成分
小学英语微课:人称代词
小学英语微课:动词过去式变化规则小学英语微课:My Schoolbag
英语微课:there be与have/has 小学英语微课:形容词比较级变化规律。
小学英语课题研究题目
小学英语课题研究题目一、有效课堂1、提高小学英语课堂实效性的研究;2、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3、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与积累的研究4、小学英语小组活动的有效性研究5、有效作业(家庭、课堂)设计和评价的研究。
6、小组合作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的研究。
7、课堂提问的研究。
8、课堂情景创设研究9、期末复习方法的研究。
10、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估的研究二、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1、教研组有效合作学习的研究。
2、集体备课实效性的研究。
3、教师专业化“合作”途径和手段的研究。
4、小学英语教师教育科学素养的研究。
三、课程改革1、对新教材与新课标的研究。
2、新课程背景下听、评课的研究。
3、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研究。
4、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研究。
5、新课程背景下学科考试有关问题的研究。
6、学科合作教学策略的研究。
7、小学英语小班化课堂交往的实践研究8、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
9、新课程背景下观课、议课的研究四、师生关系1、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的研究。
2、学习困难生的研究。
3、学生学习分化问题的研究。
4、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动力的研究。
5、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
6、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研究。
7、课堂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对策。
8、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师生交往模式研究9、课堂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对策。
五、调查研究1、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情况调查研究2、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状况调查3、学生的家庭作业负担与睡眠状况调查5、后20%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状况6、农村外来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7、网络教学研究有效模式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小学英语教材研究
《新标准英语》词汇、语法与功能在全套教材中的分布及教学对策《新标准英语》的话题分布及教学对策
《新标准英语》的课文特点及教学对策
《新标准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新标准英语》活动手册的功能及运用
《新标准英语》的文化意识
《新标准英语》所倡导的教学途径
词法教学法(the Lexical Approach)在《新标准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二、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师生交往模式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话语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中学生参与的质量分析
课堂活动设计与学生参与质量的关系
教师提问类型与学生口语能力的相关性
小组活动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英语情趣教学研究
小学英语开放式教学实验研究
小学英语兴趣教学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实践与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
小学英语七步整体教学模式的研究
小学英语分层教学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的行动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课题研究
三、小学英语技能教学研究
通过增大语言输入量大面积提高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研究
阅读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开发
阅读课的教学模式
阅读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阅读与词汇习得的关系研究
学生阅读量与写的能力的关系
小学英语教学中写的能力的培养
如何改善英语学习中缺少交际和运用环境的状况
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
小学英语实施任务型教学的研究
小学英语音标有效教学的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中“说”的研究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游戏法研究
小学英语主题教学研究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研究
小学英语活动教学模式研究
小学英语活动游戏案例研究
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研究
四、小学英语知识教学研究
学生词汇学习的困难及教学对策
如何提高学生语言的准确性
五、小学生研究
两极分化的现象及对策
小学低、中、高年段学生外语学习特点的对比研究
优秀生的学习策略研究
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
家庭环境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六、教学资源研究
纸介质教辅与多媒体教辅的对比分析
与现行教材配套的小学英语教学电子文本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调查
七、教师研究
优秀教师课堂行为特征研究
优秀小学英语教师成长模式研究
小学英语教师职业状态研究
各种教学信息是如何在教师间传播的
教师的自我意识研究
八、其它
小学英语考试卷的编制及其对教学的影响研究
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关系
提高重现率的途径方法及效果研究
“公开课”的利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