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质量监控评价反馈制度
医院病历质控工作制度

医院病历质控工作制度一、前言为加强医院病历质量管理,确保病历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追溯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病历保存管理1. 病历保存原则:遵循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安全的原则,确保病历的保存管理工作。
2. 保存方式:采用纸质病历和电子病历并行保存。
纸质病历应放置在干燥、通风、防潮、防盗的专用病历柜中;电子病历应存储在医院信息系统(HIS)中,并进行备份。
3. 保存期限:根据《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住院病历保存期限为30年,门诊病历保存期限为15年。
4. 保存要求:(1)病历应按照患者就诊时间顺序进行整理,确保病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2)病历保存期间,不得随意涂改、折叠、损坏、丢失或借出。
(3)病历管理人员应定期对病历进行清点,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处理。
5. 病历销毁:达到保存期限的病历,经医院病历质量管理小组审查,报院长批准后,可进行销毁。
销毁过程应有两人以上在场,并做好销毁记录。
6. 病历移交:患者转院、转科或死亡时,应将病历及时移交至相应部门,并做好交接记录。
7. 病历保存管理制度的培训与考核:医院应定期对病历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责任心。
同时,对病历保存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三、病历书写1. 书写规范:(1)病历书写应使用蓝黑或碳素墨水,字体工整清晰,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或红墨水。
(2)病历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遗漏或虚构。
(3)病历书写应使用规范的医学术语,避免使用方言、口语或简称。
(4)病历记录应及时,入院记录应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程记录、手术记录等应及时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
2. 书写要求:(1)病历应由具有执业资格的医师书写,实习医师书写的病历需由带教老师审阅签名。
(2)病历记录应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治疗计划及执行情况等。
病历质量监控管理规定

病历质量监控管理规定一、病历质量监管制度1.各级医师在接诊每一位就诊患者时,必须按相关规定的要求,真实、客观、及时、准确、完整地书写病历。
2.住院医生,进修医生,实生必须经科主任、带教老师考核后方可书写完整住院病历,上级医生必须对每一份病历进行审查、修改并签名,合格后方可归档。
进修、实医生书写的病历质量上级医生负连带责任。
3.住院病历质控实行三级质控二级考核制度。
(1)一级质控由科室诊疗小组完成;科主任在进行每周一次的查房过程中,将病历质量作为查房内容;每月科内通报质控情况;每月进行至少一次出院病历讨论;科主任、病室主任、联络员、质控员必须对本科室住院病历质量负责,加强本科室病历质量管理。
(2)二级质控由病案室完成,病案室专职质量管理医师为责任人,负责对归档病历的检查,督促归档病历的返修、上交、统计、归档。
一般情况,质控人员每周检查病案质量一次,并计算甲级病案率,并将发现的问题以“返修通知单”的形式通知病历书写人员对病案进行修改并于规定期限返还病案室。
(3)三级质控病案质量管理小组完成,病案质量管理小组组长为负责人。
负责每月至少对全院各科室门急诊病历、运行病历、存档病历等病历质量进行评价,重点检查手术病历、死亡病历、疑难危重病历,特别是重视对病历内涵质量的审查。
4.每月将质控结果在医疗例会和病历质量管理联络员会议通报,并把病历书写质量纳入科室质量考评内容,进行量化管理。
5.病历归档管理6.病历结果管理二、病历质量监控管理相关规定病历书写基本要求1)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2)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3)病历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致,笔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4)病历应当按照规定内容书写,并由相应医务人员签名;实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本院注册的医务人员审阅、点窜并签名;研究医务人员由本院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病历。
病历全程质量监控评价与反馈制度

病历全程质量监控评价与反馈制度病案质量是医疗质量监控的重要内容,是医院质量管理评价、创建等级医院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医院病历书写质量和病案管理水平,为医院创建等级医院奠定坚实的基础。
重视病案环节质量监控,严把病案终末质量控制关,实现病案全程质量监控,是全面提高病案质量的关键所在。
为此,我院特制定病案质量管理的四级监控体系和评价反馈制度如下:一、四级监控体系(一)一级监控:各临床科室成立由科主任、各医疗组组长、护士长、质控医师、质控护士组成的科室质控小组。
职责:负责对本科运行病历和出院病历的全面质量检查。
(二)二级监控:由医务处、病案室、院感科、护理部、门诊部等职能科室组成考核小组。
职责:医务处、病案室负责对运行病历书写的时效性、规范性、内涵质量及核心制度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落实情况的检查;院感科负责医院内感染、传染性疾病的监控和上报检查;护理部负责所有护理文书的时效性、规范性和内涵质量的检查;门诊部负责各诊室及住院病人门诊病历的质量检查。
(三)三级监控:由病案室管理人员和终末质控人员组成。
职责:负责对病案首页的专项检查(如主要诊断的选择及诊断名称和手术名称符合ICD-10、ICD—9—CM3要求,各项诊断符合的判断是否正确,主要医疗信息有无漏填、错填等情况)、出院病历书写规范性、完整性、合法性、逻辑性、排序等进行审查,对单项否决的项目检查。
(四)四级监控:由病案委员会委员组成。
职责:每年对运行病历和出科病历随机检查二、质控方法(一)环节质量控制:将质控的重点放在对环节质量监控中,狠抓病案形成的各个环节。
1、临床各科:建立在即时控制的基础上,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实现.1)经治医师书写病历后进行认真的自检,上级医师随时检查下级医师记录的合理性、及时性、合法性、完整性,检查无问题后方可签名.2)各医疗组长或质控医师经常抽查本组运行病历记录情况,对出院病案进行全面检查,严格把关,评定病案质量等级,质控率为100%,严禁不合格病历出科。
病历全程质量监控评价与反馈制度

病历全程质量监控评价与反馈制度1.简介病历是医院医生记录患者诊疗信息的重要文件,直接关系到医院诊疗质量和患者治疗效果。
为了保证病历质量,医院应建立全程质量监控评价与反馈制度,对医生填写的病历进行评价和反馈,促进医生的病历写作能力的提高。
2.目标全程质量监控评价与反馈制度的目标是确保病历的规范化、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医生病历写作的专业水平,减少错误和疏漏,保证临床信息的准确传递。
3.流程(1)病历填写: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填写病历,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方案等内容。
(3)评价与反馈:质控部门根据病历的审核结果,对医生进行评价,并提供必要的反馈意见。
评价内容包括病历规范化程度、信息准确性、写作风格等方面。
(4)培训与辅导:对于病历写作存在问题的医生,质控部门应组织相关培训和辅导,帮助医生改进病历写作能力。
(5)定期总结与分析:医院质控部门定期对病历质量进行总结与分析,找出问题的共性和特点,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4.质量监控评价指标(2)信息准确性:评价医生病历中的诊断、治疗方案、用药等是否准确,有无漏诊、误诊等问题。
(3)完整性:评价医生病历中的信息是否全面,是否包含了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等方面的内容。
(4)写作风格:评价医生病历的语言表达是否规范、精准和简洁,是否存在冗长、啰唆等现象。
5.反馈机制(1)书面反馈:质控部门对医生的评价和建议应书面反馈给医生,明确指出病历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具体建议医生在指定时间内进行修改和调整。
(2)个别讨论与解答:质控部门可根据需要,组织与医生的个别讨论与解答,为医生提供更细致的指导和支持。
(3)团队分享与交流:医院可以定期组织病历质量团队分享会,让医生互相学习和交流经验,共同提高病历质量。
6.小结病历全程质量监控评价与反馈制度是医院保障病历质量和提高医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措施。
通过质控部门的审核、评价和反馈,医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病历写作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提高病历质量和临床诊疗水平。
病历质量管理制度_病历质量管理制度办法

一、总则
1.为加强医疗机构病历质量管理,规范病历书写和保管行为,提高病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病历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3.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病历质量管理制度,加强病历质量控制,确保病历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5.病历中涉及患者隐私的部分,应当保密。
三、病历质量管理
1.医疗机构应当设立病历质量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病历质量管理工作。
2.医疗机构应当制定病历质量评价标准,对病历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和反馈。
3.医疗机构应当对病历书写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4.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病历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对病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
五、病历的利用与监督
(一)病历利用
1.医疗机构内部应实现病历信息共享,便于医务人员查阅、分析和利用。
2.在保障患者隐私的前提下,可与其他医疗机构或医学研究机构共享病历资料。
(二)病历监督
1.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病历监督机制,对病历书写、保管和利用进行全面监督。
2.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十二、病历质量评价与反馈
1.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的病历质量评价体系,定期对病历进行全面评价,包括病历书写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及医疗行为的合理性。
2.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医务人员,对其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整改,对个性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3.医疗机构应将病历质量评价结果作为医务人员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
六、法律责任与纠纷处理
(一)法律责任
1.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医院病历质量管理评价制度与奖惩办法

1.强化病历书写规范培训
(1)开展新入职医护人员的病历书写规范培训,确保其在入职前掌握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2)定期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病历书写规范培训,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3)针对病历书写中的常见问题,组织专题讲座和讨论,促进医护人员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完善病历质量控制体系
2.建立病历质量管理荣誉制度
(1)对连续多年病历质量管理优秀的个人,授予荣誉称号,并在全院范围内进行表彰。
(2)对病历质量管理取得显著成效的科室,给予表彰和宣传,提升科室荣誉感。
八、病历质量管理沟通与协作
1.建立跨科室沟通机制
(1)鼓励不同科室之间就病历质量管理进行沟通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提升病历质量。
二、奖惩办法
1.奖励措施
(1)对病历质量评价优秀的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2)对连续多年病历质量评价优秀的科室,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在全院范围内进行表彰。
2.惩罚措施
(1)对病历质量评价不合格的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等处罚。
(2)对病历质量评价不合格的科室,责成科室主任进行整改,并在医院质量会议上进行通报批评。
2.定期开展病历质量管理评估
(1)定期对病历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持续改进。
(2)将病历质量管理评估结果作为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医院年度考核。
五、病历质量评价结果的应用
1.个人评价结果应用
(1)个人评价结果作为医护人员年度考核、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的重要依据。
(2)对评价结果优秀的个人,优先推荐参加各类学术交流和业务竞赛。
(1)开展病历质量管理宣传活动,提高全院医护人员对病历质量管理的认识。
病历质量监控、评价、反馈制度

病历质量监控、评价、反馈制度为提高病历质量,医院实行院、科两级病历质量监控,监控的重点为运行病历及手术、输血、危重、死亡病历,并对质量监控中的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一、科室病历质量监控(一)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对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四川省住院病历质量评分标准》及我院《病案管理相关规范》(2017年)等规定的有关要求,加强科室病历质量监控,对运行病历进行检查或抽查;上级医师及科主任查房时应对所查病历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科室质控医师对出院病历进行质控评分。
各科确保甲级病历率不低于90%,杜绝丙级病历。
(二)各科将病历质量监控结果记录在“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记录本”中的专项记录栏中,每季度形成总结材料记录在“科室季度质量考核汇报材料”中交医务科。
二、医院病历质量监控(一)医务科负责病历的院级质控,组织医院病案管理委员会及院内有关专家对各科病历进行检查。
(二)每月对各科的住院运行病历进行抽查监控,抽查后将存在的问题、缺陷反馈给各科责任人及科室负责人,由科室相关负责人签写整改意见后督促科室人员整改。
每月对各科归档出院病历、急诊科归档急诊病历和(门)急诊留观记录进行抽查,对门诊病历进行现场抽查,将检查中的突出问题向主管医师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督促整改。
(三)对各科的检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形成质量简报反馈给各科,由科室相关负责人监督整改。
(四)各科将质量简报在科内及时通报分析,对本科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整改意见并严格执行。
(五)将各科的病历质量监控结果纳入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考核评价体系,按照医院有关规定,将监控结果与科室、个人绩效直接挂钩,同时将病历质量评价结果用于对临床医师的技术考核中。
(六)不定期举办“出院病历评展活动”,由医务科、护理部共同组织。
三、加强病历书写与管理的培训与考核(一)各临床科室应将病历书写有关要求与规范纳入科内“三基”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科内进行培训与考核。
病历质量监控、评价、反馈制度

病历质量监控、评价、反馈制度病历质量是医疗机构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基础,其准确、完整和规范性对于患者的诊疗结果和医疗质量都有着重要影响。
建立病历质量监控、评价和反馈制度,可以帮助医疗机构不断改进病历质量,提高医疗安全和患者满意度。
病历质量监控是指通过对病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和审核,来评估病历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的过程。
其目的是及时发现和纠正病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根本上提高病历质量。
在进行病历监控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病历书写的规范性: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诊断、治疗方案、随访等内容是否完整、准确,并且按照规定的格式书写。
2. 病历数据的准确性:对于体温、脉搏、血压、呼吸、身高、体重等数据的记录,要求准确无误,以确保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
3. 病历信息的完整性:除了包括患者病史和体征检查结果外,还需要记录医生的诊断意见、治疗计划、药物处方和用药指导等重要信息,以方便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患者的继续治疗。
4. 病历评价和反馈:对抽查的病历进行评价和反馈,并及时反馈给相关医务人员,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以推动医务人员提高病历质量。
病历质量评价是对病历质量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旨在了解医疗机构病历质量的整体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定性分析:通过抽查病历,对病历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进行评价,以判断病历质量好坏。
2. 定量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对病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数量化的评估,如漏诊率、误诊率、重复检查率等,以客观反映病历质量。
3. 专家评审:邀请相关学科专家对病历质量进行评价,以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改进病历质量。
病历质量反馈是指将评价结果和改进建议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以促进医务人员不断提高病历质量的过程。
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定期开展病历质量讨论会:每月或每季度召开专门的病历质量讨论会,邀请相关医务人员参与,共同总结和分析病历质量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病历质量监控、评价、反馈制度

病历质量监控、评价、反馈制度病历质量监控、评价、反馈制度沙河市中医院病历全程质量时监控、评介、反馈制度一、基本原则。
以病历为中心,保障医疗安全,巩固医疗质量,确保医疗服务的有效性和案件性。
保证医疗活动运行的安全、稳定、有效。
从源头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在全面执行20__年《河北省医疗机构住院病历书写规范细则》和20__年国家中医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的基础上,对我院临床病历质量进行实时监控考核。
二、考核项目及办法。
(一)考核项目为《河北省住院病历书写质量评估标准》的全部内容。
(二)检查全部入档病历,每周二为业务查房日,另外每周不定期抽查现运行病历。
抽查病历不少于现有病人数的1/3。
(三)受检病历由检查者与科室共同随机抽定。
(四)对病历质量控制实行医疗组长负责制,每个科室为一个医疗小组,科主任和护士长为第一责任人,每个科室主任或指定一名副主任为组长,负责病历质量。
受检科室安排人员参加考评。
发现问题及时沟通交流,确认,入档病历必须由组长在《河北省住院病历书写质量评估标准》表格上签字后方可入档。
(五)病历归档的时限性。
患者出院时,由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办理出院手续,收费处将病历号登记后报病案备案,出院病历要求于病人出院后7天内完整入档。
三、考核结果的界定及执行。
(一)考核结果实行否决制。
按照《河北省住院病历书写质量评估标准》扣分,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甲级病历,60-89分为乙级病历,59分以下为丙级病历,要求甲级病历达到100%。
(二)对不合格病历实行经济处罚并限期整改。
一是对未达到甲级病历的,实行追踪监测。
同一医师一年内连续三次出现乙级病历的,予以全院通报批评,连续二次发现丙级病历的,予以延迟晋升晋级一年;病历质量落实到组,每月接受院病历质控小组抽查,对首次发现的乙级运行病历、归档病历和丙级病历的,由医务科反馈到科室,由科室医疗小组组长签字确认后生效,每份乙级病历扣罚科室50100元、每份丙级病历扣罚科室100-200元,并限期一周内完成病历整改,再次发现的,加倍扣罚;三是每个医疗组每月准备甲级病历二份,包括所有死亡病历、疑难危重病历,其病案号必须在次月5日前上报病案室备查,所有出院病历于患者出院后7天内入病案室,未按时上报或按时入档的每份病历扣罚科室50元;四是每两周进行一次病历质量总结,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院病历质量评比,评比范围是每个医疗组准备的甲级病历,对前三名的个人予以奖励,全年进行统计总结,对总成绩在全院前三名的科室给予奖励。
2024年医疗质量监控和评价制度模版(六篇)

2024年医疗质量监控和评价制度模版质量控制科通报____年第二季度医疗质量评估准旗中心医院第一、二季度医疗质量检查评价分析本院于六月____日由质控科、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组织的团队对临床科室进行了本年度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医疗质量检查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
我们汇总了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的医疗管理和医疗活动中的问题。
以下为详细报告:一、突出表现与亮点:1. ICU、急诊科、麻醉科和药房等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记录详实、严谨,基本符合管理规定要求。
2. 护理管理的各类登记本如医嘱查对本、急救登记本、业务学习笔记本等记录完整。
3. 病房环境整洁,床铺保持干净。
4. 各护理单元的抢救药品统一摆放,固定数量,采用封存管理,二类精神药品和高危药品存放在指定地点,物品摆放整齐,标识清晰。
5. 抗生素使用趋向合理化。
6. 医疗废物管理符合规范。
二、共性问题:1. 科内质量控制执行不力。
多数科室质控小组的自我检查不足,活动记录质量不高。
部分科室的质控记录存在虚假情况,未能有效监督科室内的医疗质量,质控小组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2. 各类登记不全。
医疗差错和抢救会诊记录不全,部分重点科室未落实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3. 科内业务学习执行不力。
部分科室未开展业务学习,部分医务人员基础操作不熟练,反映出对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不足。
4. 门诊儿科和门诊妇产科缺乏门诊病历,部分处方金额过大,书写不规范。
门诊儿科普遍使用限制性抗生素(如夫西地酸钠、黑黄素)。
5. 病历书写问题:⑴主管医师对病历审查不严,存在明显错误。
⑵病历及病程书写不及时,缺乏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的分析。
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执行不力,查房记录过于简单,未能体现科主任查房的意义和价值。
⑷体温单漏记大小便、体重情况。
⑸知情谈话不规范,病历书写字迹不清,辅助检查项目缺失,存在涂改现象。
6. 护理方面:患者床头卡填写不及时(新病床设计未考虑放置床头卡),护士与患者沟通不足,护理不良事件报告体系不健全,护理人员对制度理解不全面。
急诊病历质量管理与评价制度

3.通过院内外媒体平台,宣传我院病历质量管理的成果和经验。
二十五、病历质量管理总结与展望
1.定期对病历质量管理工作的成效进行总结,提炼经验,查找不足。
2.根据总结结果,调整和优化病历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持续改进。
3.展望未来,结合医疗行业发展趋势,探索病历质量管理的新方法、新技术。
十五、病历质量数据统计分析
1.建立病历质量数据统计分析制度,定期收集、整理、分析病历质量相关数据。
2.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病历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为改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公开病历质量数据,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十六、跨部门合作与支持
1.加强急诊科与医务科、质控科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进病历质量管理工作。
五、持续改进
1.根据病历质量评价结果,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加强对病历质量管理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3.持续优化急诊病历书写流程,提高病历质量。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六、病历质量管理组织架构
急诊病历质量管理与评价制度是我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优化病历书写流程、加强培训与考核、推动质量改进、实施信息化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我们致力于提高急诊病历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全院医务人员应共同努力,持续提升病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在此基础上,我院将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为推动病历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
急诊病历质量管理与评价制度
一、总则
为确保急诊病历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制定本管理制度。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急诊科及相关科室。
病历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1.病历质量控制结果作为临床科室、医生个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2.病历质量问题突出的科室和个人,将予以通报批评、绩效扣减等处罚。
3.对于病历质量优秀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4.病历质量控制结果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为医院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七、病历质量控制改进措施
1.针对病历质量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并明确改进目标和期限。
3.对新入职医务人员进行病历质量控制专项培训,确保其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病历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是确保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关键环节。通过全面实施病历质量控制,强化全院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规范病历书写行为,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同时,加强病历质量控制与信息化、绩效激励、内部沟通协作等方面的结合,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病历质量控制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引进和培养专业化的病历质量控制人才,提高质量控制的专业能力。
3.提供必要的软硬件设施支持,包括病历书写工具、信息化系统等,提升病历质量控制效率。
十四、病历质量控制与法律法规遵守
1.确保病历质量控制工作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如《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
2.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培训,提高法律意识,防范法律风险。
病历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一、病历质量控制目的
为确保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病历质量控制管理制度。通过对病历质量的全程监控,促进临床医生提高病历书写质量,确保病历内容的真实、完整、准确,为临床、教学、科研及医院管理提供可靠依据。二、病历 Nhomakorabea量控制范围
1.病历质量控制范围包括:门急诊病历、住院病历、病程记录、会诊记录、手术及操作记录、检查检验报告、医嘱单等。
诊疗项目终止、评估与重新开展制度住院运行病历全程质量监控评价、反馈制度

项目终止、评估与重新开展制度住院运行病历全程质量监控评
价、反馈制度
一、填空
1、本院()并已正常开的诊疗项目,因技术项目本身应用效果不确切或存在()
和()、发生与技术项目本身()的严重不良后果,或存在社会伦理道德缺陷,或本院因人员、设备等主要技术保障条件出现困难,短时间内又难以解决,致使该技术项目无法正常开展时,执行本制度。
()的诊疗项目不在此列。
2、评价结果的界定及执行(1)考核实行()点否决制,时间程序和行为程序位点各
点不合要求者,或其中一程序2点不合要求者,视病历乙级病历。
(2)对乙级病历实行经济处罚并限期整改。
处罚额度参见()执行。
(3)考核由()组织质管人员完成,临床科室有权监督考核工作。
3、反馈与整改评价结果在医院( )上登载,问题较大的科室及个人由医务处约谈,督
促整改,相关科室及个人写出书面整改意见,报医院。
二、大题
1、项目终止、评估与重新开展制度评估职责?
2、请简述病程记录部分11个位点?
3、住院运行病历全程质量评价方法?。
医疗质量监控和评价制度

医疗质量监控和评价制度
是指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制度。
其目的是保障患者的权益,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医疗质量监控和评价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监控医疗质量:通过医疗质量指标的收集和分析,监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
常见的监控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医院感染率、病死率等。
2. 评价医疗质量:通过专业机构或第三方进行医疗质量评价,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综合评估。
评价的内容包括医疗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医疗设施等。
3. 提供反馈和改进机制:将监控和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促使其改进不足之处。
同时也可以为患者提供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质量信息,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医疗服务。
4. 强制性措施和奖惩机制:对于严重违反医疗质量要求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可以采取强制性措施,如吊销执业执照等。
对于表现出色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可以给予奖励和荣誉。
医疗质量监控和评价制度可以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同时也可以提供公正和透明的医疗服务信息,引导患者选择优质医疗资源。
第 1 页共 1 页。
医院病历质量控制和评价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病案质量管理,健全病案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结合我院现状就病案管理作出如下规定:(一)、医院病案管理委员会:由病案室、病案质量评审小组、科室质控小组组成.在业务院长的领导下,医务办、护理部负责组织对门诊、住院病历进行检查。
业务院长医院病案管理委员会医务办护理部病案室病案质量评审小组科室质控小组医师、护士(二)、病案质量评价小组、质控小组1、院病案管理委员会下设院病案质量评审小组,名单如下:韩进军郭明山刘永涛郭文涛吕静2、各专科质控小组人员应由科主任、护士长及一位高年资医师组成。
(三)、实行“病案质量三级管理制度”一级管理:各临床科室质控医师(主治医师以上职称)认真检查每份出院病历,对书写格式、内容进行全面检查、评估。
对疑难、危重、死亡病例、重大手术病例(甲类手术)应重点检查,检查后科主任或者高级职称医师审签。
经科主任或者高级职称医师审签的病历都应达甲级病历。
护士长应检查与护理有关的记录。
各临床专科质控小组负责本科室病历的质量监控,应认真记录检查内容.二级管理:医务办、护理部及病案室负责检查出院病历,及时将不足之处反馈给临床医师及科主任,在规定的时间及范围内予以完善。
三级管理:医务办负责定期组织病案质量检查,对现病历(包括门诊病历)、出院病历进行评价 ,及时归纳、总结病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并监督实施.病历书写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字迹清晰、表达准确、语言通顺、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严禁刀刮、涂改、伪造、隐匿、销毁。
(一)住院病历质量要求1、病历书写应入院后 24 小时内完成.2、由实习医师书写的病历 ,住院医师要审查签字,并做必要的补充修改,住院医师另写住院记录(入院志)。
住院医师书写的病历 ,主治医师应审查修正并签字。
3、进修、实习、试用期医师不能书写的病历内容有:入院记录及表格式住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手术记录、阶段小结、交接班记录、转科记录、抢救记录、死亡记录、死亡讨论记录、危重症讨论记录及会诊记录。
病历全过程质量监督评价反馈制度

病历全过程质量监督评价反馈制度一、主治医师1、主治医师每月为每位住院医师评分1份病历,评分结果,一份保存在科内,另一份报医务处备案。
2、指导及检查住院医师病历的书写;督促做好返修工作。
3、组织签首页,核对首页所属的诊断,检查首页是否填写齐全,病历内容是否完整,有无重大缺漏。
二、科主任1、各科主任每月第一个星期二下午来病案科抽查本科上个月出院患者的病案,所需病案可以在前l天通知病案科抽查调出,以便评阅,此时病案科有责任向各科主任反馈该科住院医师书写病历存在的问题及主治医师签首页的情况,以达到各科主任与病案科之间相互交流情况。
2、各科主任结合查房定时检查主治医师的病案管理工作,方式可自定。
3、各科可安排本专科教授辅助病房主治医师医疗及病案质量的指导及把关工作。
三、病案室1、完成全院病案上架前的抽检工作。
每周一至二次到科室抽查运行病历质量情况,发现问题现场处理。
2、定期(一月)将病案检查情况上报科主任、医政科及医疗院长,包括每月一次抽查病案评分。
上报内容包括:(1)住院医师病因内容有欠缺的总结表;(2)欠缺较多的住院医师名单(前十名);(3)主治医师签首页情况总结表;(4)各科及主治医师病历质量统计表;(5)全院各科病历评分统计表。
3、1年2次为临床医师讲课,提出有关病案书写存在的问题及要求,对象包括新来的实习生,进修生,住院医师及主治医师。
四、医政科1、定期对病房病历书写工作进行抽查,包括病案24h完成情况及内容有无重大欠缺等。
2、医务处对自查及资料及病案科、各科反馈的资料经综合处理,最后采取行政手段予以奖惩。
五、急诊科急诊观察室书写的病案由急诊科负责病历质量检查。
六、门诊部门诊部负责门诊病历质量检查。
七.护理部负责护理记录质量检查。
鹿邑真源医院2009年9月1日。
医院运行或终末病历质量控制、评价及反馈系统要点

医院运行或终末病历质量控制、评价及反馈系统要点简介医院的运营需要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以确保患者安全和服务质量。
而终末病历更是医院运营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医院运行或终末病历质量控制、评价及反馈系统的要点。
终末病历终末病历包括患者在医院收治中的病史、检查、诊断、治疗、手术及病理、药物治疗等信息,是医疗行为的重要记录,也是医疗服务的重要质量标准之一。
终末病历质量控制要点1.终末病历应该准确、完整、规范、规范化并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2.终末病历上述信息应在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时写入,并应当借助电子病历等信息化工具。
3.终末病历质量审核应设立专门的质量控制部门,并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标准把控等制度。
4.必须经过医院质量回顾和诊断评价的终末病历才能作为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依据。
5.终末病历的解读和结果应该由专业人员撰写,以确保准确性和权威性。
质量控制、评价及反馈系统为确保医院运营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必须实施其三大要素:质量控制、评价及反馈系统。
这三个系统是相互依存和整合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不能完善,整个医院运营质量控制体系都不能得到有力挑战。
质量控制在质量控制方面,医院应注重以下方面:1.重视医疗质量标准、规定和流程,并努力向全院医护人员传达和实践这些规定。
2.绑定电子病历,以让医护人员能够更高效、规范的记录病人的医疗数据。
3.加强医事管理和涉诉管理,强化对诉讼件的质量控制制度,对因医疗操作失误导致病人死亡等严重后果,建立追责机制。
4.定期进行术后跟踪,持续改善医院的健康管理质量。
5.及时的推广宣传医学科研成果,去除患者的疑虑与其的信任。
评价医院评价应包括医疗服务评价、患者满意度评价、人员绩效评估及安全管理评价。
1.医疗服务评价:包括病人口碑、对医疗行为和临床操作的评估,及对医疗设施和医疗技术的评估。
2.患者满意度评价:患者满意度评价应该开展全面,包含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技术、服务态度、疗效和费用等内容。
病历质量控制制度

病历质量控制制度一、引言病历是医院日常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份,对于医疗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病历的质量和准确性,本医院制定了病历质量控制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病历的书写、管理和审核流程,提高病历的质量,确保医疗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病历书写规范1. 病历基本信息(1) 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
(2) 主诉:患者的主要症状和就诊原因。
(3) 现病史:详细描述患者当前的病情和病史。
(4) 既往史:包括患者过去的疾病史、手术史、过敏史等。
(5) 体格检查:详细记录患者的体格检查结果,包括生命体征、各系统检查等。
2. 诊断和治疗方案(1) 临床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明确诊断。
(2) 辅助检查:记录患者的各项辅助检查结果,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3) 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3. 病程记录(1) 日常病程记录:每日记录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治疗情况等。
(2) 手术病程记录:对于手术患者,详细记录手术过程、术中情况和术后处理等。
(3) 术后病程记录:记录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等。
4. 出院记录(1) 出院诊断: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结果,明确出院诊断。
(2) 出院医嘱:详细记录患者出院后的治疗方案、用药建议等。
(3) 出院小结:对患者的住院情况进行总结,包括治疗效果、建议和注意事项等。
三、病历管理流程1. 病历书写(1) 由主治医生负责书写病历,确保病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病历应当及时书写,不得迟延。
2. 病历审核(1) 医务科负责对病历进行审核,确保病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 审核内容包括病历的书写规范、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合理性等。
3. 病历归档(1) 病历应当按照患者住院号进行归档,确保病历的顺序和完整性。
(2) 病历归档后,应当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或者损坏。
四、病历质量控制1. 病历质量评估(1) 定期进行病历质量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病历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住院病历质量监控管理制度》

《住院病历质量监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住院病历质量管理,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住院病历质量的监控与管理。
第三条住院病历质量监控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严谨、细致的原则,确保住院病历的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安全性。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住院病历质量监控组织体系,明确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加强对住院病历质量的管理。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住院病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住院病历质量监控管理的日常工作。
住院病历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当由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等相关人员组成。
第六条住院病历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制定住院病历质量监控管理规章制度;(二)组织住院病历质量培训、考核和评价;(三)开展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价和反馈;(四)对住院病历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改和跟踪;(五)对住院病历质量管理的政策、法规进行宣传和解读。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等相关人员在住院病历质量管理中的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第八条医务部门应当加强对住院病历质量的管理,对住院病历进行检查、评价和反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第九条护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护理病历的管理,确保护理病历的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安全性。
第十条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当认真执行住院病历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本科室住院病历质量的监控与管理。
第三章病历质量控制第十一条住院病历应当符合以下基本要求:(一)内容真实、客观、准确、完整;(二)书写规范、字迹清楚、签名齐全;(三)格式统一、编排有序、便于查阅;(四)遵循诊疗常规、符合医疗规范。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住院病历书写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病历书写能力。
第十三条医务部门应当定期对住院病历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病历进行整改。
2024年住院病历质量监控管理制度

2024年住院病历质量监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住院病历质量,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和医疗事故的防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住院病历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住院病历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开展住院病历质量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住院病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住院病历的质量。
第四条:住院病历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应与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相衔接,相互协调。
第二章:住院病历质量监控机构和人员的职责第五条: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住院病历质量监控机构,负责住院病历质量的监控和评估工作。
第六条:住院病历质量监控机构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住院病历质量监控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负责住院病历的质量监控和评估工作。
第七条:住院病历质量监控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1.开展住院病历质量评估和监控,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监控指标和评价体系;2.指导医疗机构各临床科室开展住院病历质量管理工作;3.及时发现住院病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4.协助医疗机构开展住院病历质量的培训和教育工作;5.与相关部门进行信息交流和合作,共同推进住院病历质量的提升;6.定期向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住院病历质量监控情况。
第三章:住院病历质量监控的内容和方法第八条:住院病历质量监控的内容主要包括:1.病历书写规范性:监控病历是否规范,包括病程记录、医嘱记录、手术记录等;2.病历信息完整性:监控病历中的各项信息是否完整,包括基本信息、诊断信息、治疗方案、用药情况等;3.病历符合性:监控病历中的诊断、治疗、护理等措施是否符合医学规范和标准;4.病历时效性:监控病历的书写和签名是否及时,是否符合规定的时间要求;5.病历的合理性:监控病历中的诊断、治疗等是否合理;6.其他重要事项。
第九条:住院病历质量监控的方法主要包括:1.抽查:对医疗机构的住院病历进行随机抽查,评估住院病历的质量;2.召开会议:定期召开住院病历质量监控会议,评估住院病历的质量,提出改进建议;3.开展培训和教育:组织住院病历质量监控人员开展培训和教育,提高住院病历质量监控的能力;4.建立巡查制度:定期对各临床科室的住院病历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5.与医保部门对账:医疗机构要定期与医保部门进行住院病历的对账,确保医疗费用的合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历质量监控评价反馈制度
病历质量监控评价反馈制度
一.运行病历评审
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可及时了解临床、医技科室的质量情况,发现各个医疗环节存在的问题,及
时进行梳理,有效预防。
应将危重病人、输血病人、重大手术病人、首次实施新技术/新疗法的病人以及可能存在医疗纠纷的病人作为重
点对象实施监控。
监控内容主要围绕着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核心,从依法执业,规范医疗行为入手,严格落实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
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
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在
内的医院规章制度。
主要检查:准入制度审核,病历书写时效性与
规范性,医嘱的规范性,辅助检查的合理性,知情同意制度与三级
查房制度是否落实到位,以及对急
诊病人、危重病人、疑难病人、重大手术及二次手术病人、纠纷病人的管理等7个方面。
对运行病历的监控采取科主任或科室医疗组长检查及质控科每月环节质量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病历质量按照卫生部《病历书写基
本规范》和四川省病案质控中心《病历评分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查,注重病历的内涵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在分管院长带领下,质控科主任协同相关质控人员至少每月检查一次,抽查各临床科室、门急诊运行病历,每位医生每次被抽查的
病历不得低于2份。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记录在《环节质量
检查督导意见书》中,每一位检查人员签名,再交由被检查科室主
任填写整改意见、并签名。
环节质量检查书一式两份,被查科室与
质控科各留一份。
每月,由质控科对运行病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整改意见。
对存在缺陷的病历均要求及时整改,对问题病历进
行全院通报,并将结果报各分管院长,按《内部管理办法》相关规
定进行处理,将运行病历的检查情况纳入对科室和科主任的绩效考核。
各科室应及时将《病历整改反馈单》交质控科汇总。
二.出院病历评审
1.每月由医务科将核准的各科室医生名单提供给质控科,质控科
按名单在病案室接手病历,每月每位医生抽查至少2份病历进行评审,尽可能抽取全部死亡病历。
2.从2017年12月起,每月抽评一次,由质控科派专人评
审。
3.评审标准: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四川省病案质控中心的《病历评分标准》进行评审。
4.评审人员必须每月及时按标准评审每份病历,并认真填写《住院病历质量监查评审表》。
5.评审人员工作程序:
(1)对照四川省病案质控中心《病历评分标准》,首先查找单项否决项目,经单项直接否决为丙级病历的病历或一份病历中有2处单项
否决为乙级病历的病历,直接登记、传送给质控科.
(2)对除上述第(1)款外的其它病历,监查人员应对照《病历评分
标准》逐项监查,对病历中存在的缺陷项目将其对应的序号逐一填
写在《住院病历质量监查评审表》中,评审结束后将病历和《住院
病历质量监查评审表》一并送达质控科。
6.质控科复核审查:
(1)对一票否决为丙级的病历或一份病历中有2处均否决为乙
级病历的病历,质控科必须重新复核,复核属实后再下丙级病历的结论。
(2)对打分后归为丙级或乙级的病历,质控科也应重新复核,
复核属实后方下丙级病历或乙级病历的`结论。
7.每月,质控科负责统计住院病历质量监查评审结果,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整改意见,对问题病历进行全院通报,并将结果报
各分管院长,按《内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必要时对
当事人进行单独教育、培训,提出限
期整改。
各科室应及时将《病历整改反馈单》交质控科。
三.病历质量展评
1、在分管院长指导下,由质控科每年组织一次病历质量展评。
2、依据运行病历监控和归档病历评审结果,对平时病历书写较
好的人员,按名单在病案室抽取每位医生至少2份病历,作为参展
病历。
3、由质控科在医院专家库中抽取参评专家,作为评委。
4、组织评审专家进一步熟悉四川省病案质控中心《病历评分标准》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5、由评委依照标准逐份审阅参评病历,并根据评审情况对病历
书写人员进行投票,分别得出“优秀”、“良”、“差”三个等级。
6、质控科组织人员当场汇总投票结果,按每个项目得票多少,“优秀”取前3名,“差”取前3名,其余为“良”,分别得出
“优秀”、“良”、“差”三个等级。
7、由质控科将“优秀”名单报请医院领导批示,再报给政工科,年终作为医院病历书写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病历质量监控评价反馈制度[篇2]
一、基本原则。
以病历为中心,保障医疗安全,巩固医疗质量,确保医疗服务的有效性和案件性。
保证医疗活动运行的安全、稳定、有效。
从源头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在全面执行2017年《山东省医
疗机构住院病历书写规范细则》的基础上,对我院临床病历质量进行实时监控考核。
二、考核项目及办法。
(一)考核项目为《山东省住院病历书写质量评估标准》的全部内容。
(二)检查全部入档病历,每周二为业务查房日,另外每周不定期抽查现运行病历。
抽查病历不少于现有病人数的1/3。
(三)受检病历由检查者与科室共同随机抽定。
(四)对病历质量控制实行医疗组长负责制,每个科室为一个医疗小组,科主任和护士长为第一责任人,每个科室主任或指定一名副主任为组长,负责病历质量。
受检科室安排人员参加考评。
发现问题及时沟通交流,确认,入档病历必须由组长在《山东省住院病历书写质量评估标准》表格上签字后方可入档。
(五)病历归档的时限性。
患者出院时,由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办理出院手续,收费处将病历号登记后报病案备案,出院病历要求于病人出院后7天内完整入档。
三、考核结果的界定及执行。
(一)考核结果实行否决制。
按照《山东省住院病历书写质量评估标准》扣分,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甲级病历,60-89分为乙级病历,59分以下为丙级病历,要求甲级病历达到100%。
(三)对于急需复印的现运行病历必需由相关的医护人员或病案室管理人员复印,不允许病人私自携带复印,发现一次,每份病历扣罚当事人50元。
(四)门诊处方不合格扣10元/张,二类毒麻及精神类处方,不合格扣20元/张。
(五)各种检查申请单不合格扣10元/张。
(六)对所有扣罚的数额上交院财务,不得他用。
(七)考核由医务科完成。
临床科室有权监督考核工作。
(八)本考核办法自20011年5月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