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材料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灾害

一、地震

1、定义:岩石圈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和弯曲,当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岩石圈发生振动成为地震。

2、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能量即地球内部的能量

3、地震多发区: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地震带是世界主要地震带。)

4、影响烈度的因素:

①震级

②震源深度

③震中距离

④建筑物的稳固程度

⑤地质构造

1

5、影响地震灾情的因素:

①震级:震级大,破坏性大;

②震中距:震中距短;

③震源深度:浅源地震;

④所在地的地质构造:(断层地区发生地震损失更大)震区地质构造不稳定,诱发其他地质灾害;

⑤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差;

⑥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大;

⑦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

⑧震区交通不便;救援难度大。

⑨民众防灾意识弱,政府救灾不力等

6、地震的危害

直接灾害有:人员伤亡;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海啸、海底

2

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次生灾害: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7、地震的防灾减灾措施

非工程措施:

①加强监测预报。

②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

③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工程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

8、思考我国地震造成的人口死亡数下降,但经济损失上升的原因是什么?

①地震预测,建筑物抗震性加强,民众的防震意识加强;

②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灾害损失上升。

3

二、滑坡和泥石流——发生在山区

1、泥石流:

定义:是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

①地质:地质构造不稳定,地壳运动活跃,山体中断裂发育,山体破碎。

②地形:地形崎岖,处于山谷,便于集水集物

③岩性:风化碎屑物多,土质松散;

④降水(融水):降水集中,多暴雨

⑤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2)人为原因:

①毁林开荒、过度樵采、开矿等造成破坏植被;

②工程建设开挖边坡,破坏山体的稳定性。危害:

对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农作物造

4

成破坏和河道阻塞。而泥石流除此之外,还对城镇、矿山、乡村造成毁灭性冲淤2、滑坡

定义: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发生整体顺坡下滑的现象。

原因:同泥石流

主要危害:常常表现在对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农作物所造成的破坏和河道阻塞。

滑坡泥石流的共同治理措施:

非工程性措施:

①加强监测预报;

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应急预案

③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工程性措施:

①植树造林,恢复植被;

②进行岩土体改造、疏排水工程,加固稳

5

定变形山体;

③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撑物。

我国西南地区

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原因:

1、处于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山体破碎,多松散物质。

2、地形崎岖,坡陡谷深。

3、处于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

4、滥垦乱伐、过度樵采导致植被破坏严重。

干旱

1、干旱:和正常年份相比,长期降水偏少或无降水。

2、分布:全球的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季风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我国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西北等地旱灾频发,季风区的干旱和我国雨带的季节移动有重要的关系。

3、我国雨带移动规律(本部分阅读,辅助理解,不用背)

6

(1)、锋面雨带形成

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和夏季风的进退及的强弱有很大关系。

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和从北方南下的冷干气流相遇,暖空气轻,冷空气重,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温不断降低,水汽冷却凝结,成云致雨,形成锋面雨。由此可见,锋面雨带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形成降雨。

A:暖气团B:冷气团

(2)、锋面雨带推移规律

五月雨带

该雨带位于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可能是夏季风刚刚登陆,正常年份时间大约应是3-5月份,这时暖气团的势力较弱,南下的冷

7

气团经过长途跋涉及变性的原因,还有南方低山丘陵的阻挡,使两股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在此停留较长时间,形成我国南方春季的阴雨连绵的天气。

六月雨带(梅雨天气)

我国东部地区6月主要雨带在秦岭以南地区,主要雨区应在江淮地区,此时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和北方南下的冷气流在江淮地区相遇相持,形成梅雨锋,形成长达一个月左右的降雨天气。此时我国南方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较强,对流较旺盛,午后多对流雨。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南方遇到山地和丘陵的阻挡,产生大量的地形雨。

七、八月雨带(长江中下游出现伏旱天气)我国东部雨带主要位于东北和华北地区,此时我国的降水范围较大;东部季风区只有江淮地区少降水,是由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增强,位置西伸北进,控制江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