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图片展示资料

合集下载

八上地理教学设计二章四节自然灾害

八上地理教学设计二章四节自然灾害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四节自然灾害
【教师寄语】
地理者,空间之问题也,历史及百科,莫不根此。

——毛泽东
第1课时常见的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根据三维目标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分类。

2.能够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多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自然灾害,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认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灾害。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难点:通过图文资料,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第2课时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防灾减灾
【教学目标】
根据三维目标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道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

2.能够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多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震、滑坡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教师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灾害,学会自我避灾。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

难点:通过所学知识,会分析总结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

气象灾害专题(中图版)

气象灾害专题(中图版)
雷达
预 报
电视广播等
发布预报或紧急警报
监测台风移动方向、速度及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
3S
完善基础设施 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四)台风的防御措施
1.提供淡水资源:例如台风带来的大量降水可以缓解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份的伏旱天气。台风给中国沿海、日本海沿岸、印度、东南亚和美国东南部带来的雨水,约占这些地区总降水量的1/4以上。
3、位于各大洋西北部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都有台风的影响。
热带气旋:运用地图,指出其分布范围;结合必修1知识分析原因
⑴热带气旋源地(成因): ①水温在26℃度以上的广阔的洋面,水汽充足 ②下热上冷的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促使空气上升 ③南、北纬5°—20°,有一定的地转偏向力 ⑵台风较多的季节:夏秋季节(7-11月)
3.48
距源地远近
1、登陆次数
(三)影响我国的台风
3、影响台风灾情的主要因素
资料三:“中国东部地区影响严重的登陆台风次数”图 “中国东部台风经济损失”图
2、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单位面积的资产密集度也越高,一旦受灾,损失也更大。如广东、浙江等地区集中了我国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渔业区,人口密集,城市港口众多,资产密集度较高,灾情更严重。
夏秋季节为主;东 部沿海地区为主。
强度、频次、源地远近 经济水平、基础设施、 防灾减灾措施
利与弊
完善基础设施 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专题二:气象灾害——寒潮
(一)寒潮的定义
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预警:两股强冷空气将于31日影响我国北方和中东部地区。受其影响,将会有明显的大风降温、雨水等天气。气温下降8~10℃,部分地区降温12~16℃以上。
157
3.51

地球上有哪些自然灾害

地球上有哪些自然灾害

地球上有哪些自然灾害我们知道很多种自然灾害,你有了解过它们形成背后的原因吗?今天就跟着店铺来探讨一下吧。

自然灾害相关介绍自然灾害,也称为天灾,指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这种异常现象给周围的生物造成悲剧性的后果,相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即构成灾难。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所有的天灾有百分之九十跟天气、水和气候事件有关。

分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气候灾害、水文灾害、生态灾害、天文灾害。

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

中国国土空间上常见的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洪涝、干旱灾害,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自然灾害是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的异常事件,却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

自然灾害特征介绍自然灾害的特点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广泛性与区域性)一方面自然灾害的分布范围很广。

不管是海洋还是陆地地上还是地下、城市还是农村、平原、丘陵还是山地、高原,只要有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就有可能发生。

另一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又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其次,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非常多。

近几十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还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而自然灾害的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等的不确定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难度。

第三,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主要自然灾害中,无论是地震还是干旱、洪水、它们的发生都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人们常说的某种自然灾害“十年一遇、野百年一遇”实际上就是对自然灾害周期性的一种通俗描述,自然灾害的不重复性主要是指灾害过程、损害结果的不可重复性。

第五,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

例如,全球每年发生可记录的地震约 500 万次,其中有感地震约5万次,造成破坏的近千次,而里氏7级以上足以造成惨重损失的强烈地震,每年约发生15 次,干旱、洪涝两种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十分严重,全球每年可达数百亿美元。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课件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课件

洪涝和地质灾害
2019年全国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3270.9亿元
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哪一幅图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人为因素:森林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保护森林资源
小实验:
在草地和黄土地上浇同样多的水,流出水的颜色一样 吗?想一想,如果大规模开垦草地,结果是什么?
土地沙漠化,会带来沙尘暴
适度放牧、植树种草,保护草场资源。
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的危害,我国在防灾减 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我国自然灾害经常发生,防灾减灾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我国在多个方面一直 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监测、预报
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 ,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 、寒潮等灾害。图为“风云 四号”气象卫星成功发射, 有助于提升国家对灾害天气 的监控和预警能力。
抗洪抢险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不怕困难、顽强拼搏, 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2007年抗震救灾——汶川地震感人画面
2007年抗震救灾——汶川地震感人画面
2007年抗震救灾——抗震英雄武文斌
武文斌是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程营村人,感 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汶川地震发生后,他 所在的部队紧急开赴四川抗震救灾,被安排 留守的武文斌主动请战。到达灾区后,他走 遍了都江堰市玉堂镇12个村7816户人家,把 食品和饮用水及时送到受灾群众手中;三次 滚下山,幸被树木拦住;灾后重建,他一个 人干几个人的活。6月17日,连续工作了32 天的武文斌因过度劳累倒在胥家镇救灾现场 ,再也没有醒来。
防灾避险自救知识知多少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每四人一小组每小组认领其中一个自然灾害每小组不重复认领并在在组内交流你课下搜集的防灾避险自救知识及这样做的意义在交流中分享经验

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和资料

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和资料

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和资料地震谚语1、响声一报告,地震就来到。

2、大震声发沉,小震声发尖。

3、响得长,在远程;响得短,离不远。

4、先听响,后地动,听到响声快行动。

5、上下颠一颠,来回晃半天。

6、离得近,上下蹦;离得远,左右摆。

7、上下颠,在眼前;晃来晃去在天边。

8、房子东西摆,地震东西来;要是南北摆,它就南北来。

9、喷沙冒水沿条道,地下正是故河道。

冒水喷沙哪最多?涝洼碱地不用说。

10、豆腐一挤,出水出渣;地震一闹,喷水喷沙。

地震灾害特点地震成灾具有瞬时性。

地震在瞬间发生,地震作用的时间很短,最短十几秒,最长两三分钟就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使人猝不及防、措手不及。

人类辛勤建设的文明在瞬间毁灭,地震爆发的当时人们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有效的抗御行动。

地震造成伤亡大。

地震使大量房屋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元凶,尤其一些地震发生在人们熟睡的夜间。

地震还易引起火灾、有毒有害气体扩散等次生灾害。

避震知识【避震原则】一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定之规;二要行动果断,不要犹豫不决;三在公共场所要听从指挥,不要擅自行动。

【避震要点】1、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楼里,跑出来更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2、躲在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远离建筑物,开阔、安全的地方。

3、应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时尽量蜷曲身体;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4、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以保护头颈部;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眼睛;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5、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充溢;要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

2024年自然灾害教学课件

2024年自然灾害教学课件

2024年自然灾害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地理》教材第八章“自然灾害”一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以及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特别是2024年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新变化和趋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成因,提高学生的灾害防范意识。

2. 使学生掌握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及其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 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热点,了解全球自然灾害的新变化和趋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其影响。

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分类、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及其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地图、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2024年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关注,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1)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和成因;(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及其特点;(3)2024年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新变化和趋势。

3. 实践情景引入:以我国某地区为例,分析该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4.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2.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及其特点;3. 2024年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新变化和趋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并简要说明其特点;(2)分析2024年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新变化和趋势;(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防范自然灾害。

2. 答案:(1)地震、洪涝、台风、干旱等;(2)全球自然灾害频次增多,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影响范围扩大;(3)加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关注天气预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分类、成因及其影响,提高了学生的灾害防范意识。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

3.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灾害比在西部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 大的原因是( A ) A.东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度大 B.东部距离海洋近 C.西部地区地形状况复杂 D.东部地区平原面积广大
4.我国是多灾害国家,下列地区中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频发的地区 是( B ) A.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 C.山东丘陵 D.长白山 地
山地丘陵广布,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
世界浅源地震分布图
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
中国主要地震带分布图
中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图
我国山地丘陵面积广, 地势起伏大,再加上 我国处于,板块交界 处,地壳活动强烈, 所以我国的地质灾害 严重
一、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地理背景
1.自然因素: (1)气象灾害严重原因 (2)地质灾害严重原因 (3)生物灾害严重原因 2.人文因素: (1)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形成脆弱的生态环 境; (2)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和防御能力 降低; (3)人口和经济高度集中在灾害多发,易损 的东部。
低温冷害
青藏高寒区、 东北地区
二、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1.自然因素与灾害分布 2.人文因素与灾害分布 3.旱涝灾害分布
三、自然灾害多发区案例分析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55最后两段,思考下列问 题: 1.举例说明“不同自然灾害多发于一定地区”? 2、举例说明“自然灾害过渡区域的自然灾害多发 区”? 3、广东省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哪些? 3分钟后检测,看哪一小组的同学学习效率高!
二、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学习指导二: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53的“自然因素与灾害分布”内 容,填写下列表格: 1、我国的自然灾害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分钟)
灾种 分布地区 多发季节 自然地理背景

第六单元自然灾害(单元教学设计)-高一地理

第六单元自然灾害(单元教学设计)-高一地理

第六单元自然灾害【单元教学设计】目录一、单元知识框架二、单元课标解读三、单元结构分析四、单元学习目标五、单元架构六、单元课程情境设计本单元主要介绍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及影响。

自然灾害是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

本单元主要介绍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及影响。

同时,本单元还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与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观念。

教学方法上,本单元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例如,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各种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影响;可以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防灾减灾的措施和方法;也可以采用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本单元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为未来的生活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落实“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和“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的课程标准,本章设置了“6.1气象灾害”、“6.2地质灾害”、“6.3防灾减灾”和“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四节课程。

帮助学生了综合地认识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影响与防灾减灾的措施,形成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认知及对自然地理事物的过程性分析。

第一节“气象灾害”及第二节“地质灾害”。

首先以我国常见的气象、地质灾害作为切入点,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主要灾害的发生规律、分布地区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与分布地区是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前提,而分析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需要涵盖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生命健康等多个方面,从多元化角度剖析地理问题,强化对学生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

环境破坏及自然灾害图片

环境破坏及自然灾害图片

频发。
02
植被破坏
森林、草原等植被对于保持土壤稳定、调节气候等具有重要作用。当植
被受到破坏时,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问题加剧,进而引发泥石流、滑
坡等灾害。
03
水资源失衡
水资源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水资源过度开发或污染时,会
导致河流断流、湖泊干涸等问题,进而引发干旱、洪涝等灾害。
气候变化加剧自然灾害严重程度
环境破坏及自然灾害图片
目录
• 环境破坏现状及影响 • 自然灾害类型及特点 • 环境破坏引发自然灾害机制 • 应对环境破坏和自然灾害策略 • 图片展示:环境破坏实例 • 图片展示:自然灾害实例
01
环境破坏现状及影响
森林砍伐与土地荒漠化
01
02
03
森林面积急剧减少
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森 林砍伐导致森林面积迅速 缩减,生态平衡受到严重 威胁。
救援队伍在灾害现场进行搜救、转移 受灾群众的图片,展现人类在自然灾 害面前的勇敢和担当。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推动经济、社会和 环境的协调发展。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通过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减量化、 资源化处理。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
加大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投入力度,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提 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加强国际环保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环保组织和多边环境公约,加 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环保合作与交流。
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
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 问题,共同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与转让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PPT课件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PPT课件

雷电火灾篇
当无法从楼内安全通道逃生,需要从窗 口逃出时,可以将窗帘或床单撕成条状 连接水管、广告牌、电线杆爬下高楼, 尽量不要跳楼,以免产生坠楼危险。
当你身处火场中,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必 须穿入火区时,应将浸湿的棉被或毛毯 披在身上,以防烧伤。
雷电火灾篇
在高楼中遇到火灾、爆炸等危 险时,要通过安全通道逃生, 千万不可再乘坐电梯。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 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 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 很危险的。钢筋水泥结构的房 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 门窗错位,打不开门。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将门 打开,确保出口
户外场所,要保护头部,避 开危险之处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 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 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 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 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 上却是危险的。
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在海岸边, 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 全的场所避难。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 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据您的个人需要来进行一键替换。
目 CONTENTS 录
01 防震防灾地震篇 02 雷电火灾篇 03 洪水台风篇 04 沙尘暴、泥石流篇
PART 01
防震防灾地震篇
防震防灾地震篇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 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3.1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3.1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和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某一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影响的短文。
2.教师提醒学生在撰写作业时,注意查阅资料、论证充分、表达清晰,提高写作能力和学术素养。
3.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深入研究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防范措施,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让学生从他人的观点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提高自己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为后续教学提教师播放一段关于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或纪录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2.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详细介绍洪水、台风、地震、山体滑坡等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3.教师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4.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科学方法,对自然灾害的成因进行推理和论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自然灾害,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案例,讨论该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影响。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此外,教师还应关注自身的专业成长,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2.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自然灾害发生的场景,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亲身体验自然灾害的威力,提高其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感知能力。

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图片

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图片

04
CHAPTER
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图片展示
图片选择与分类
总结词
选择与分类是展示图片的基础,需要确保图片内容与班会主题紧密相关,并根据不同类 别进行合理划分。
详细描述
在选择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图片时,应注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能生动展示地震灾害场景、 防震减灾措施以及灾后重建成果等方面的图片。同时,根据班会的具体需求,可以将图 片按照不同的主题或场景进行分类,如地震成因、预警系统、避难场所、自救互救等,
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这类地震仅发生在火山活动区,占全球地震 的大约7%。
塌陷地震
火山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这类地震仅发生在火山活动区,占全球地震的大 约7%。
地震的分类与级别
地震分类
按照震源深度可以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 于60公里,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300公里之间,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 公里。
地震级别
根据地震释放的能量,可以将地震分为不同级别。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大, 震级就越大。震级在3级以下的地震为微震,3-5级为有感地震,5级以上为破坏 性地震。
地震对人类的影响
人员伤亡
强烈的地震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建筑物倒塌、次生灾害等都可能造成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社会影响
地震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和混乱,影响 社会正常秩序。同时,地震也可能对 当地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影响当地产 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地震可能导致房屋、道路、桥梁等基 础设施损坏,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02
CHAPTER
防震减灾知识普及
地震预警与应急避难
地震预警
利用地震波与电磁波的时间差,在地 震发生后、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 向可能遭受地震灾害的区域发出警报 ,以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气象灾害寒潮

气象灾害寒潮

中国的典型干旱
成因 华北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春旱 (春旱) 降水稀少(雨带未到);用水 量大 江淮 伏旱 华南 冬旱 7、8月 7、8月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 (伏旱) 气流,蒸发旺盛,降水少。 冬半年 冬半年,华南地区降水较少, 气温较高蒸发强。人口密集, 城市众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时间 3-6月
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则当年台风次数 减少
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C以上的广阔洋面上强烈 发展的热带气旋。 形成在西北太平洋称为台风; 形成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称为飓风。
2、分布: 亚洲东部沿海、亚洲南部和北美洲东海岸。 3、发生季节: 夏季和秋季 4、结构: 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5、危害: 强风、暴雨、风暴潮带来的危害 6、防御措施: 利用气象卫星加强监测和预报(RS技术)
对我国影响最大
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 季节变化——
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易致夏秋 洪涝、冬春干旱) • 空间差异——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暴雨形成条件 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 资料 1 : 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 1998 年夏,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 形成降雨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 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2000亿元。 暴雨时空分布 夏秋季节 我国东部,南方; 亚洲全球洪水最多
☆地形对寒潮活动的影响 青藏高原——地势高,不易受影响 粤、琼、台等地——纬度低,离寒潮发源地较远 四川盆地——盆地地形,北部有秦岭大巴山阻挡 冬季风的南下 云贵高原——地势高,纬度低,离冷空气发源地远 华北平原——①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②地势较低
台风和寒潮比较
路径
中路 东路
西路
中路——路程较短, 沿途地势北高南低, 来势汹涌。
洪水灾害 减灾办法 利用气象卫星监测预报; 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如修建堤坝,分洪区; 防洪保险,建立洪水警报系统等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地理《自然灾害》-PPT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地理《自然灾害》-PPT

1.自然灾害两大条件
自然环境发生异常变化 对人类造成破坏性影响
自然环境 异常变化
长时间降水异常 偏少甚至无降水
蝗虫爆发性繁殖
自然属性
对人类有 不利影响
农作物减产 人畜饮水困难
农业严重受损
人文属性
活动
以下项目是否属于自然灾害? 为什么?
冰雹砸烂了田地里的西瓜
化工厂废水泄露,污染水田
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
个人避灾
地震避灾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 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 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流避灾
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 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 坡上跑。
A B
400m
300m
C
200m
发生泥石流,A、B、C哪个是正确逃生方向?
梳理归纳
害自 然 灾
②原因 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③表现 同一时间,不同地区发生各种灾害。
同一地区,连续发生各种灾害。
次生灾害 ——自然灾害连续发生的原因之一
思考:台风、洪水会引发什么地质灾害?
滑坡 台风 暴 雨
泥石流
洪水
崩塌
泥石流
读图思考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56页图2.48: 概括我国各种气象灾害分别主要分布 在哪里,分析为什么。 阅读课文57页图2.49: 概括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哪 些地区,分析为什么。
我结国合处在板环块太构平洋造地说震,带和解地释中为海—什喜么马我拉雅国地多震发带交地界震处?。
2.我国自然灾害分布规律
自然灾害 主要分布区
形成原因
干旱
洪涝 台风 寒潮 滑坡、 泥石流
西北、华北地区
降水较少,尤其是春季;人口稠 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可怕的自然灾害》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可怕的自然灾害》

教 学 过 程
B) 如何防范台风
/newshtml08/2010w7r14/660791f0.htm 设计意图: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 『设计意图 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操,通过交流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多 观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可怕的自然灾害》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可怕的自然灾害》 教学设计
1 2 3 4 面向学生 学 科 小学 品德与社会 《可怕的自然灾害》 1
2008 年 5 月 12 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 8.0 级特大 地震; 2009 年 4 月 6 日,意大利发生里氏 6.3 级地震;2010 年 1 月 12 日,海地发生里氏 7.3 级地震;2010 年初新疆连 续遭受 9 次大范围寒潮冰雪天气;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发 生里氏 9.0 级地震并引发海啸,等等这些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人 员伤亡,众多人无家可归,人民财产损失严重,给国家和人民 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这些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 危害是多么让人触目惊心啊! ①小学四年级学生心智刚刚开始成熟,慢慢步入青春发育期, 开始有自己的主见,开始学会叛逆。因年龄较小,有些学生心 理和年龄特征相差较大;②有些孩子的家庭情况特殊,家庭教 育缺失;③学生喜欢上网,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但仅掌握有限 的课堂上的知识被动的去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④小部分 学生未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1、学生准备 ①预习本节课课文内容,提出疑问; ②收集有关?自然灾害一般有哪
4、合作探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冲关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冲关活动,看看哪组以最快速度达到胜利的彼岸!加油! 【提 :先小组进行讨论解决问题,其次求助网络,共同学习。 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水文灾害——洪涝、风暴潮、海啸
1.洪涝
洪涝是一种自然灾害,也叫洪水,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 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
水灾分为“洪”和“涝”两种:“洪”,指大雨、暴雨引起 水道急流、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毁坏环境与各种 设施等;“涝”,指水过多或过于集中或返浆水过多造成的积 水成灾。
踪,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惨重 的一次。
3.滑坡
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地质现象。 滑坡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 灭性的灾难。滑坡对乡村最主要的危害是摧毁农田、房舍、伤害人畜、毁坏 森林、道路以及农业机械设施和水利水电设施等,有时甚至给乡村造成毁灭 性灾害。
1.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 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 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 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 喷发。
中新网2014年2月2日电: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锡纳朋火山 周六(2月1日)上午爆发,数个村庄被炙热的火山灰吞噬, 造成至少14人死亡。 锡纳朋火山爆发的威力巨大,从火山 口喷泻出来熔岩和火山灰弥漫火山上空高达2000米。
汶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1秒(协调世界 时5月12日06时28分04.1秒),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 县境内、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0千米处。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 据,此次地震面波震级达8.0Ms,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截至2008 年9月18日12时,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
1998年特大洪水 1998年洪水,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发生的又一 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从6月中旬起,因洞庭湖、鄱阳湖连降 暴雨、大暴雨使长江流量迅速增加。受上游来水和潮汛共同影响, 江苏省沿江潮位自6月25日起全线超过警戒水位。南京站高潮位 7月6日达9.90米。沿江苏南地区自6月24日入梅至7月6日出梅。 由于沿江潮位高,内河排水受阻,形成外洪内涝的严峻局面。
认识自然灾害(连一连)
气象灾害
自 然 水文灾害
灾 害
地质灾害
生物灾害
环 生态破坏
境 问
环境污染
题 资源短缺
蝗灾 地震、火山 洪涝 寒潮、伏旱 海啸、风暴潮 滑坡、泥石流 水土流失 酸雨 湿地萎缩 土地盐碱化 水的 成因 危害 防治
一、地质灾害——火山、地震、滑坡与泥石流
图为救援人员正在搜寻幸存者。
苏托波说,多数遇难者为中学生,他们在前往锡纳朋火山观察 途中遭遇不幸。遇难者遗体在火山口方圆5公里的撤离区内被发 现,但是由于所处位置正是熔岩流经路段,目前尚无法将遗体 撤出。
锡纳朋火山当天喷发,熔岩流至火山东南方向4.5公 里处,已有11人因被火山喷出的炽热岩屑击中而丧生。
2.地震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 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 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 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小于里氏规模2.5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者是微震;里 氏规模2.5-5.0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 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十几万次;大于里氏规模5.0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 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里氏规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 内监测到。有记录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发生在1960年5月22日19时 11分南美洲的智利,根据美国地质调查所,里氏规模竟达9.5。
当地时间2月1日,印尼锡纳朋火山持续喷发。图为附近 村庄的妇女逃离家园。
据外电报道,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锡纳朋火山周六(2月1日)上 午爆发,从火山口喷泻出来熔岩和火山灰弥漫火山上空高达 2000米,数个村庄被炙热的火山灰吞噬,造成至少14人死亡。
当地时间2014年2月2日,印尼北苏门答腊,锡纳朋火山喷发, 多个村庄被炙热的火山灰吞噬,造成至少15人死亡。图为地面 遭火山灰覆盖。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据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快速评估,昨日地震影响范围约5300平方公里, 受影响人口约为700人。初步判断,此次地震可能造成少量房屋倒损, 暂无人员伤亡。 新疆处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前沿地带。五大地震带由北向难分别 是阿尔泰地震带、北天山地震带、南天山地震带、西昆仑山地震带和阿尔 金山地震带。全疆大部分的地震断层是在山区,离人口密集的城市比较远。
8日凌晨,甘肃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国家测绘局启动应急预案,调 动航空摄影飞机前往灾区,获取灾区高分辨率航空影像,为抢险救灾提供紧 急测绘保障。
8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甘肃省 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灾区指导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当地时间2014年2月10日,布隆迪布琼布拉,当地暴雨引发洪水和泥石流灾 害,导致至少51人死亡。数百房屋倒塌,道路和电力中断。据悉,超过100 人在此次灾害中受伤。
4.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水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 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 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 动、山谷犹如雷鸣。
2010年8月7日晚至8日 凌晨, 甘肃省甘南州舟
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泥 石流灾害。滑坡泥石流 堵塞嘉陵江上游支流白 龙江,形成堰塞湖,回 水使舟曲县城部分被淹, 电力、交通、通讯中断。 目前灾害已导致127人 遇难,2000多人失踪。
2014年2月12日17时 19分在新疆和田地区 于田县(北纬36.1度, 东经82.5度)发生7.3 级地震,震源深度12 千米,震中海拔2340
米,位于于田县阿羌 乡(乡政府海拔2340 米),距于田县110 公里。
塔里木盆地
于田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昆仑山脉北麓,与西 藏自治区交界处。面积3.9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21万人,其 中维吾尔族20万人,占总人口的98.3%,汉族人口3562人, 占1.68%,其他还有回、哈、柯、满等民族。农业人口18.4万 余人,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