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灯教案
走马灯教案
![走马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1e412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d.png)
走马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走马灯的基本原理和构成;2.掌握走马灯的制作方法;3.能够独立完成走马灯的制作。
二、教学重点1.走马灯的基本原理和构成;2.走马灯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1.走马灯的制作方法;2.走马灯的调试和维护。
四、教学内容1. 走马灯的基本原理和构成走马灯是一种广告宣传工具,由多个灯泡组成,通过控制电路的开关,使灯泡依次点亮,形成一种流动的效果。
走马灯的构成主要包括灯泡、电路、控制器等。
2. 走马灯的制作方法(1)材料准备制作走马灯需要准备的材料有:•灯泡: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颜色和大小的灯泡;•灯座:用于固定灯泡的底座;•电线:用于连接灯泡和电路;•电路板:用于控制灯泡的开关;•控制器:用于控制电路板的工作;•外壳:用于保护走马灯和美化外观。
(2)制作步骤1.将灯泡插入灯座中,并用电线连接灯泡和电路板;2.将电路板固定在外壳中,并将控制器连接到电路板上;3.调试电路,确保走马灯能够正常工作;4.安装外壳,完成走马灯的制作。
3. 走马灯的调试和维护走马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灯泡烧坏、电路故障等问题,需要进行调试和维护。
具体方法如下:1.检查灯泡是否烧坏,如有烧坏的灯泡需要更换;2.检查电路是否正常,如有故障需要修复或更换电路板;3.定期清洁走马灯,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和演示介绍走马灯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然后通过实践让学生独立完成走马灯的制作,加深对走马灯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测试和作业评估学生对走马灯的理论掌握情况;2.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学生独立完成走马灯的制作和调试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讲授、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走马灯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走马灯的制作。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制作过程中不认真、不细心的情况,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责任心。
大班亲子游戏《美丽的走马灯》教案
![大班亲子游戏《美丽的走马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44a93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c.png)
大班亲子游戏《美丽的走马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走马灯的制作过程和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2. 通过亲子共同制作走马灯,增进亲子间的感情,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3. 激发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走马灯的由来、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
2. 走马灯的观赏和赏析。
3. 亲子共同制作走马灯,体验制作乐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走马灯的制作过程,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 教学难点:走马灯的制作技巧和亲子间的默契配合。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走马灯样品、制作材料(如彩纸、彩笔、剪刀等)、教程视频或图片。
2.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活动室。
3. 家长配合:提前通知家长,准备相应的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走马灯的由来、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观看教程:教师播放走马灯制作的教程视频或展示图片,让幼儿跟随教程学习制作方法。
3. 亲子分组:家长与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领取制作材料。
4. 制作走马灯:教师指导家长和幼儿共同制作走马灯,注意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5. 作品展示:完成后,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交流。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在制作过程中的感受,以及走马灯的观赏体验。
7. 结束活动:清理现场,整理材料。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走马灯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与家长的互动沟通情况。
2. 评价幼儿对走马灯制作过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作品的美观程度。
3. 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活动的效果。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的民间艺术家来园进行走马灯制作的教学演示,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走马灯的文化内涵。
2. 组织幼儿参观展览馆或博物馆中的传统手工艺品,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 开展以走马灯为主题的亲子创意比赛,鼓励家长和幼儿共同发挥创意,制作独特的走马灯作品。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走马灯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走马灯](https://img.taocdn.com/s3/m/8ff631c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9.png)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走马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走马灯,理解其原理;2. 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实践的能力;3.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准备:1. PPT或图片展示走马灯的原理和制作方法;2. 支架、彩色纸、剪刀、胶带、彩色马克笔等制作走马灯所需材料;3. 学生个人材料盒。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走马灯寓意并展示一些走马灯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感知(10分钟)师生共同观察、分析几个不同样式的走马灯,并询问学生对走马灯的认识和观察结果。
3. 发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图片向学生展示走马灯的制作原理,并让学生逐步发现其中的奥秘。
4. 实践(3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提供走马灯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教师示范制作过程,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走马灯的制作。
5. 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走马灯,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6.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走马灯制作的过程和原理。
四、教学延伸:1.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自行设计走马灯的样式和内容。
2. 引导学生探究其他类似的光影装置,如投影仪、幻灯片等,了解它们的原理和应用。
五、教学反思:通过制作走马灯,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走马灯的了解,也锻炼了观察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中通过引导式提问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教师通过展示和分享环节,让学生得到了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总结起来,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走马灯课程旨在通过制作走马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观察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观察走马灯、了解其原理、分析制作过程和实践操作,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走马灯的制作方法,还能培养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教学延伸,学生还可以扩展对其他光影装置的了解。
综合实践活动课《走马灯》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综合实践活动课《走马灯》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76785568a8114431b90dd8e2.png)
古老的玩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理解走马灯转动的原因。
2. 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制作一盏走马灯。
3. 在制作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能解决。
4.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善于探索的态度。
二、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1. 师:上课前,老师想和同学们玩一个游戏,名字叫“说说我的玩具”,看谁的玩具最受大家喜爱。
生:(足球)师:大家喜欢他的玩具吗?生:(七巧板)师:这位同学的玩具大家认识吗?2. 师:这两位同学给我们介绍的都是我国传统的玩具,它们不但能锻炼我们的身体、开发我们的智力,更传承着我国悠久的文化啊。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一个不一样(异彩纷呈)的“玩具王国”——中国古老的玩具。
(板书:古老的玩具)上课!生:(二)介绍1. 师:同学们好,请坐。
看到同学们的玩具,老师也想展示一下自己的玩具,你认识它吗?生(猜想):灯笼、孔明灯。
师:它与孔明灯的制作原理一样,但与孔明灯有不同之处(点燃),请看。
生:转动起来了。
2. 师:看它上面的图案,就像飞奔的马儿,所以人们形象的称之为——走马灯。
3. 师:走马灯起源与秦汉时期,又称蟠螭灯、仙音烛、转鹭灯、马骑灯,是中国特色工艺品,也是除夕、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的玩具之一。
(三)观察1. 师:这样一个人见人爱的走马灯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呢?生:4、5、师:不要着急,认真观察才有发言权,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简单的模型,请小组长带领大家认真观察。
观察结束后,请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生:纸杯(师纠正:在走马灯中称之为灯罩)、铁丝(师纠正在走马灯中称之为支架)、蜡烛、子母扣。
2. 师:有要补充的吗?生:纸杯的底部割开了。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我们把这一部分称之为叶轮。
(四)第一次制作1. 师:老师发现我们的同学特别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那么,你想不想制作一盏属于自己的走马灯呢?生:想。
2. 师:制作之前,请看老师的温馨提示。
(1)小组内推选一名动手能力最强的同学制作。
走马灯的奥秘教案
![走马灯的奥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e6af6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4.png)
走马灯的奥秘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走马灯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走马灯旋转的原理。
(2)掌握走马灯的制作方法。
2、难点(1)解释走马灯中空气流动与灯旋转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展示走马灯的图片和视频。
2、走马灯的实物模型。
3、制作走马灯的材料,如卡纸、蜡烛、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走马灯旋转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是否见过走马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走马灯的奥秘。
(二)知识讲解1、介绍走马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走马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展示走马灯的实物模型,结合图片,详细讲解走马灯的构造,包括灯罩、灯身、转轴、叶轮等部分。
3、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走马灯旋转的原理。
点燃蜡烛后,空气受热上升,形成气流,推动叶轮旋转,从而带动整个走马灯转动。
(三)实验探究1、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制作走马灯的材料,让学生按照步骤制作走马灯。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2、观察实验制作完成后,点燃蜡烛,让学生观察走马灯的旋转情况,并记录下来。
3、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体会。
引导学生思考影响走马灯旋转速度的因素,如蜡烛的大小、叶轮的形状等。
(四)拓展延伸1、让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走马灯,使其旋转得更稳定、更持久。
2、介绍一些与走马灯原理相似的科学现象和应用,如热气球、风力发电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走马灯的构造、原理、制作方法和实验中的发现。
2、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果,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科学的奥秘。
(六)布置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走马灯的奥秘,并展示自己制作的走马灯。
大班体育教案走马灯
![大班体育教案走马灯](https://img.taocdn.com/s3/m/317817b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f.png)
大班体育教案走马灯大班体育教案走马灯走马灯古称蟠螭灯(秦汉)、仙音烛和转鹭灯(唐)、马骑灯(宋),中国特色工艺品,小编收集了大班体育教案走马灯,欢迎阅读。
大班体育教案走马灯【一】活动目标1.能绕障碍运球,发展灵敏,协调的身体素质。
2.在运球时能较合理调节步幅,尽量控球不掉球。
3.根据器材摆放位置及数量合理布置区域,调整活动人数,有序开展自选区域游戏。
活动准备1.自制瓶、罐类灯(废旧雪碧瓶、罐,贴上幼儿画的彩灯图画)。
2.知道“走马灯”是元宵灯会的一种花灯,初步了解这种花灯的玩法。
3.大皮球人手1只,海绵垫、拱形门,大筐等若干。
活动过程1.幼儿人手1只大皮球进入场地,边听音乐边和教师做球操。
(自编)2.幼儿玩球幼儿拿球自选一人、二人或小组球类游戏,教师鼓励幼儿创造出新的玩球方法。
教师:你想玩哪些有关球的`游戏?幼儿进行自选球类游戏如拍、传、滚,抛等。
两组幼儿轮流“追球跑”:幼儿站成一横排,听口令,滚球后快速追上球,抱球回原位。
3.游戏“走马灯会真热闹”。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幼儿分成4~6个纵队“走马灯”。
每个幼儿可选择自己想玩的“走马灯”队,每队第一名幼儿运球绕过4~6个“走马灯”(每队“花灯”障碍)的距离,数量可有不同层次,后再从场地两边抱球跑回,第二名幼儿需等前一名幼儿绕过4个障碍后出发。
可交换不同的“走马灯”队。
幼儿带着问题探索怎样运球绕障碍能尽量不掉球,自选“走马灯”队玩游戏2~3次。
幼儿互相交流运球过障碍的好方法,并请个别幼儿示范。
再次进行游戏2~3次。
4、师幼共同布置场地,进行自选区域游戏。
引导幼儿观察场地材料的摆放位置及数量,合理布置区域活动场地开始游戏。
设置区域如下:(1)绕障碍运球:即“走马灯会真热闹”(2)踢球进门:幼儿运球绕过障碍在射门点踢球进门(拱形门)(3)转身接球:幼儿两人一组比赛“转身接球”,接住一球后在自己手腕上套一个小皮筋,结束后比比谁的皮筋多。
指导幼儿较合理地调整区域人数,游戏过程中可与同伴协商交换活动内容。
科学小制作教案:走马灯
![科学小制作教案:走马灯](https://img.taocdn.com/s3/m/9d4f8fb633d4b14e8424682e.png)
科学小制作教案:走马
灯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科学小制作一:走马灯
一、课时:4课时(两次课,每次2小时)
二、科学原理:
走马灯,又名马骑灯,是中国传统玩具之一,灯笼的一种,常见于元夕、元宵、中秋等节日。
灯内点上蜡烛,烛火加热空气,热空气密度小变轻从而上升,上升的气流碰到上方的扇叶就会驱动扇叶旋转。
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动。
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
走马灯。
三、制作过程:
1、准备制作所需的材料,包括厚卡纸
(19*475px,350g)、软的书写纸(18*1325px,80g)、放
蜡烛的罐头瓶子、细铁丝、胶水或双面胶(双面胶更好
用)、子母扣、圆规、剪刀、美工刀、铅笔、尺子、蜡
烛。
2、如图纸所示,在卡纸上画出参考线,制作灯罩的顶盖既扇叶。
3、将上图中的实线剪开,虚线折叠,并在中心安装子母扣。
4、取出书写纸制作灯罩壁,可以自己设计绘制图案。
5、制作灯罩,将折好的顶盖与绘制好的灯罩壁贴合,做成一个圆筒。
6、将细铁丝一端弯成圈套在玻璃瓶口上,另一端垂直向上。
(注:铁丝上档与子母扣接触的面尽可能小,以减少摩擦)
7、点上蜡烛放上灯罩。
稍等几分钟后,灯罩就会旋转起来。
2。
走马灯教案
![走马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ed0b8e02d276a200292ee8.png)
走马灯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走马灯的动力来源,帮助学生掌握热动力方面的知识。
2、能力目标锻炼学生利用实验器材完成实验的动手能力。
3、思维目标通过以上两点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设计:通过演示走马灯引发学生兴趣→观察走马灯的结构特点→探究使走马灯动起来的原因→从而使学生了有关热动力方面的知识三、教学流程:1、复习前课:2、导入:大家看到视频中的是什么?玩过吗?是什么原理?我们来做几个小实验验证一下吧!①酒精灯上空放手,感受热量。
②在酒精灯火苗上方放塑料袋③拿两个杯子做一个天平,一边用灯在下方烧,观察情况。
④纸蛇舞引出走马灯【教师发问】在中国有一种传统的玩具,属于灯笼的一种,这个灯笼十分有趣,当你点燃它时,它会马不停蹄的转起来。
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对,它就是“走马灯”。
有幅对联的上联说:“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为什么灯停了马就不走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找寻答案吧!3、实验记录:4、学生实验:通过以上演示实验,让学生掌握实验规律,独立完成本节课实验。
(教师可适当点拨)5、总结回顾:走马灯之所以会转动,是因为当走马灯下端的蜡烛点燃后,加热产生热空气,热空气上升形成气流,气流推动走马灯灯罩的叶片,所以走马灯就旋转起来了。
热空气为什么会向上升呢?当空气中有热源的时候,热源周围的空气膨胀、稀薄而轻盈,热空气的密度要比冷空气的密度小,所以就会向上形成气流了,上升的热空气产生动力推动叶片使叶轮动起来。
6、学生秀: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相关的知识点或原理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对学生表现做出肯定和表扬,可让学生相互点评并对相关知识点做补充,师做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7、重点知识回顾:(1)走马灯能旋转与它的结构有关,要有转动起来的轴,要有同一方向倾斜的叶轮,要有灯罩,而且跟灯罩的材质有关,选用比较轻的材质。
(2)走马灯能旋转要有足够的热动力。
8、课后作业及知识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走马灯的知识原理做一个热气球。
走马灯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走马灯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a5cd7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65.png)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走马灯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课程旨在通过走马灯的综合实践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走马灯的制作工艺、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走马灯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2)掌握走马灯的基本制作方法;(3)熟悉走马灯的相关文化知识。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3)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陶冶学生的高雅情操。
三、教学内容1. 走马灯的历史渊源2. 走马灯的制作工艺3. 走马灯的艺术特点4. 走马灯的相关文化知识5. 走马灯的制作实践四、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多媒体展示走马灯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介绍走马灯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走马灯的文化内涵。
2. 知识讲解(1)讲解走马灯的历史渊源,让学生了解其发展历程;(2)讲解走马灯的制作工艺,包括材料选择、制作步骤等;(3)讲解走马灯的艺术特点,如造型、图案、色彩等;(4)讲解走马灯的相关文化知识,如民间传说、风俗习惯等。
3. 制作实践(1)分组进行走马灯的制作,每组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图案和色彩;(2)教师现场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具有个性的走马灯。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心得;(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3)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强调走马灯的文化价值和实践意义;(2)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3)教师针对学生的反思,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
幼儿园体育:走马灯教案
![幼儿园体育:走马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bba8d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1.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走马灯的游戏,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
3. 通过走马灯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走马灯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2. 走马灯游戏中需要的道具和材料。
3. 走马灯游戏中的团队合作和协调动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走马灯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培养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游戏中熟练地运用走马灯的道具,协调好团队动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走马灯道具、灯光、音乐。
2. 材料:走马灯游戏场地、队伍标志。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教学基本技能(10分钟):1. 教师向幼儿介绍走马灯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2. 教师示范走马灯游戏的动作,让幼儿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3. 教师指导幼儿如何熟练地运用走马灯道具,协调团队动作。
3. 团队游戏(10分钟):1.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相等。
2. 每组幼儿按照走马灯游戏的规则,进行团队比赛。
3. 教师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 结束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让幼儿缓解疲劳。
5. 教学反思(5分钟):教师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成果和不足之处,为下次教学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走马灯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于游戏规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团队合作环节,评价幼儿在协作中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3. 通过创意走马灯环节,评价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七、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议或者家园联系册,与家长分享幼儿在体育课上的表现,鼓励家长在家中也开展类似的活动,以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走马灯》教案
![《走马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8a65b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02.png)
《走马灯》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走马灯》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目标:1.了解走马灯旋转原理,是因为热空气上升推动叶片,使叶轮运动,带动纸筒旋转。
周围的冷空气会不断从下方流入,进行补充,产生对流,这样灯就不停旋转起来了。
2.能制作走马灯旋转纸筒,经历制作、比较、改进的过程,提高动手和研究能力。
3.乐于参与活动,乐意课外探究。
器材准备:教师:走马灯实物、纸筒、支架、风车、课件。
学生个人:每人走马灯模型制作套材:支架(细水笔芯、底座、两头尖竹签)、纸筒(金属子母扣,纸碗),火柴,蜡烛,剪刀,小刀。
小组湿毛巾一块(安全保障)、金属小盒一个(放火柴梗)。
一、呈现实物,激发兴趣1.组织学生观看走马灯。
2.介绍走马灯历史。
二、制作和研究1.用准备的材料制作一个走马灯的旋转内筒。
思考: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你还发现了什么?2.学生试做测试。
3.组织汇报交流:4.纸筒结构与生活中哪种玩具很相似,遇到气流也会旋转?(风车——2000多年前)。
5.小结三、拓展应用燃气轮机介绍:燃气轮机用途很广,从过去的军事领域扩展到铁路运输、海上平台和大中型电站等。
它是靠燃烧室产生的高压高速气体推动燃气叶轮旋转。
四、课外研究指导1.你想对自己的.走马灯怎么改进?2.如果你自己课外再去制作一个走马灯,你想做一个怎样的走马灯?哪些材料你不易办到?怎么解决。
3.课后继续研究:做一个转得更快的走马灯、双向走马灯。
4.小结:走马灯虽然是一种玩具式的灯,但它却蕴含着科学道理。
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科学玩具,只要你去研究,肯定能发现它们的秘密,自己也可以学着做一做。
中班科学教案走马灯
![中班科学教案走马灯](https://img.taocdn.com/s3/m/27f4e75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9.png)
中班科学教案走马灯一、教学目标1.了解走马灯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理解走马灯的工作过程。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4.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和发明创造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走马灯模型:包括灯箱,灯泡,支架和连线等。
2.蚕丝。
3.彩色透明胶带。
4.彩色纸和剪刀。
5.绘画工具。
6.教学用具:幻灯片、图片或视频等。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为了引起学生对走马灯的兴趣,可以通过问答或幻灯片展示的方式,介绍走马灯的作用和用途。
例如,问学生是否见过电影院里的走马灯,它是如何工作的,它有什么作用等。
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步骤二:观察和实践1.展示走马灯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其结构并了解每个部分的作用。
可以提问,例如:“这个模型有哪些部分?每个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引导学生逐步了解走马灯的结构并鼓励他们进行观察和思考。
2.给学生提供蚕丝和彩色透明胶带,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小灯泡。
首先,将蚕丝用透明胶带固定在一个小纸盘上,然后在蚕丝上固定一个小彩色纸做成的灯罩。
通过手工制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走马灯的制作过程,促进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
步骤三:实际操作1.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小灯泡装配到走马灯模型上,演示整个装配过程。
通过操作,让学生了解走马灯的工作原理,明白灯泡是如何亮起来的。
2.让学生轮流操作走马灯模型进行实际的亮灭操作,并观察变化。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例如:“如果灯泡位置移动会发生什么?”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
步骤四:归纳总结1.带领学生总结走马灯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让学生回答问题,梳理知识点。
2.展示其他类型的走马灯,如电影院走马灯、广告招牌走马灯等。
通过对其他走马灯的观察,让学生对走马灯的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小结通过本堂科学课,学生了解了走马灯的原理和结构,并通过实际操作体验走马灯的制作和工作过程。
通过观察和实践,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实验和发明创造的兴趣。
501走马灯教案
![501走马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93e34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6.png)
501走马灯教案关键信息项:1、教案名称:501 走马灯教案2、教学目标3、教学重难点4、教学方法5、教学过程6、教学资源7、教学评估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走马灯的历史背景、原理和构造。
学生能够掌握制作走马灯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1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以及对科学探究的热情。
12 教学重难点121 教学重点走马灯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组装和调试走马灯。
122 教学难点理解走马灯的热力环流原理。
如何在制作过程中保证走马灯的平衡和稳定。
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讲解走马灯的相关知识,包括历史、原理和制作要点。
132 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走马灯的制作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
13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走马灯的制作,亲身体验制作过程。
13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通过展示精美的走马灯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走马灯及其工作原理,从而导入课程。
142 知识讲解介绍走马灯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
详细讲解走马灯的原理,结合图示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理解热力环流对走马灯转动的作用。
讲解走马灯的制作材料、工具和步骤,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43 分组制作学生分组,每组领取制作材料和工具。
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步骤进行制作,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144 展示与评价各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走马灯,介绍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遇到的问题。
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改进建议。
教师对各小组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果,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145 拓展与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走马灯的设计,使其更加美观或功能更强大。
幼儿园体育:走马灯教案
![幼儿园体育:走马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fb04a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b.png)
幼儿园体育:走马灯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走马灯的基本技巧,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通过走马灯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二、教学内容:1. 走马灯的基本动作:转身、快走、慢走、跳跃等。
2. 走马灯的团队配合:分组走、交叉走、包围走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走马灯的基本动作和团队配合。
2. 教学难点:走马灯动作的协调性和团队配合的默契。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走马灯器材、音乐、口哨等。
2. 场地:宽敞的户外场地或室内活动室。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基本技能学习(10分钟):1. 教师示范走马灯的基本动作,如转身、快走、慢走、跳跃等,并讲解动作要领。
2.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走马灯基本动作,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走马灯团队配合练习,如分组走、交叉走、包围走等。
3. 实践演练(10分钟):1.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队长,负责组织本组的活动。
2. 各小组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走马灯团队配合演练,锻炼团队的默契。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鼓励幼儿努力提高。
4. 总结与奖励(5分钟):1. 教师邀请各小组的队长分享本组的活动成果,让幼儿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教师对表现优秀的幼儿进行表扬和奖励,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3.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鼓励幼儿在今后的活动中继续努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走马灯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动作协调性和团队配合程度。
2.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听取幼儿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对走马灯活动的喜爱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走马灯比赛,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幼儿园体育:走马灯教案
![幼儿园体育:走马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ff698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5.png)
幼儿园体育:走马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走马灯活动,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发展基本动作。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走马灯的基本动作:走、跑、跳、转圈。
2. 学习走马灯的队形变化:圆形、方形、三角形。
3. 学习走马灯的节奏和音乐配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走马灯的基本动作和队形变化。
难点:走马灯动作的协调和队形变化的流畅。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场地。
2. 教学器材:走马灯道具、音乐播放设备。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捉迷藏等。
b. 引导幼儿活动全身,为走马灯活动做好准备。
2. 教学基本动作(10分钟):a. 教师示范走马灯的基本动作,如走、跑、跳、转圈。
b.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基本动作,注意动作的准确性。
3. 队形变化练习(10分钟):a. 教师示范走马灯的队形变化,如圆形、方形、三角形。
b. 幼儿跟随教师练习队形变化,注意队形的整齐和流畅。
4. 走马灯表演(5分钟):a. 教师邀请部分幼儿进行走马灯表演,展示所学动作和队形变化。
b. 全体幼儿为表演者加油鼓掌,感受活动的乐趣。
5. 放松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轻轻摇摆、深呼吸等。
b. 引导幼儿放松身心,结束走马灯活动。
b.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判断他们对走马灯动作和队形变化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体育活动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体育活动,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体育活动区域,提供丰富的体育活动材料,如走马灯道具、跳绳、球类等,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发展基本动作。
走马灯教案
![走马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cd331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4.png)
走马灯教案走马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走马灯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2. 学习走马灯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
3. 能够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走马灯模型。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走马灯模型制作材料:纸盘、铁丝、彩纸、颜色笔等。
3. 实物走马灯展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 (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走马灯图片,向学生展示。
2. 引导学生讨论,回答以下问题:你们知道走马灯是什么吗?走马灯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二、讲解走马灯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10分钟)1. 通过简短的讲解,介绍走马灯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2. 通过幻灯片演示,展示走马灯的起源、发展和应用。
三、学习走马灯的基本原理 (10分钟)1. 通过示意图和简单表述,向学生解释走马灯的基本原理。
a. 走马灯是一种利用高速旋转的灯光和移动的图像制造视觉错觉的装置。
b. 走马灯由一个圆形的纸盘和固定在中心的轴构成。
c. 在纸盘的边缘绘制图案,在灯光的照射下产生动态效果。
四、制作走马灯模型 (20分钟)1. 学生分组制作走马灯模型。
2. 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制作。
a. 准备素材:纸盘、铁丝、彩纸、颜色笔等。
b. 用颜色笔在纸盘的边缘绘制图案。
c. 将纸盘固定在铁丝上,使其能够旋转。
d. 在灯光的照射下测试走马灯是否能够产生动态效果。
五、展示和分享 (10分钟)1. 邀请每组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走马灯模型。
2.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3. 教师对学生的走马灯模型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小结和拓展 (5分钟)1. 回顾走马灯的概念、历史背景和制作方法。
2. 鼓励学生继续研究走马灯的应用和创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走马灯的概念和历史背景、学习走马灯的基本原理、制作走马灯模型等环节,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入了解走马灯,并体验到制作过程的乐趣。
同时,通过展示和分享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探索走马灯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并与电影、动画等相关知识进行联系,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走马灯教案(优秀6篇)
![走马灯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95664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c.png)
走马灯教案(优秀6篇)走马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茅以升从小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茅以升小时候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道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1、“秘、旋、蜡”的字形掌握。
2、品味,研读描写茅以升善于观察、思考、探索的词语。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
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我国有一位著名桥梁专家,他主持设计和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设的近代两用大桥——钱塘江大桥。
50年代,他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并担任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后又主持修撰了《中国古桥技术史》。
主要著述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等。
他的名字就是——茅以升。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他小时候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对茅以升杰出成就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产生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不认识的字,同桌合作识字。
2、检查认字情况:抽读卡片,提示易错字。
秘:左边禾木旁,不是木字旁。
蜡:左边虫子旁,不是火字旁。
转:多音字,表示方向变化读三声;表示以一点为中心环绕读四声。
悬:上边是县,不要写成三横。
奥:上边不封口。
3、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其他学生评议。
4、指导书写:悬(引导观察结构:上长下断;上窄下宽,横间距离要均匀。
撇折在中线上。
)5、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同桌互相检查并修改。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仍很重要,教学中继续坚持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引导学生个性化识字并加强写字的指导。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1、齐读课题,质疑(什么是走马灯?“奥秘”是什么意思?走马灯有什么奥秘?)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读课文你觉得茅以升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3、学生默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茅以升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并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发表见解。
小朋友手工走马灯教案中班
![小朋友手工走马灯教案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fe27338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b.png)
小朋友手工走马灯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走马灯的由来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
1. 让学生了解走马灯的由来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
1. 学生动手制作走马灯的过程中,需要耐心和细心。
2. 学生需要掌握走马灯的制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
1. 走马灯的制作材料,纸板、剪刀、彩色纸、胶水、彩笔。
2. 走马灯的制作模板。
3. 走马灯的制作方法介绍。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向学生介绍走马灯的由来和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走马灯的基本知识。
2. 操作。
(1)教师向学生展示走马灯的制作过程,并讲解每一个步骤。
(2)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动手制作走马灯。
3. 操作。
(1)学生根据走马灯的制作模板,用剪刀将纸板剪成相应的形状。
(2)学生用彩色纸和彩笔将纸板装饰成自己喜欢的图案。
(3)学生将装饰好的纸板用胶水粘在走马灯的内部。
4. 操作。
学生将制作好的走马灯装在手柄上,然后拉动手柄,观察走马灯的效果。
5. 操作。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走马灯的制作和装配,然后将制作好的走马灯带回家,与家人分享自己的成果。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走马灯的由来和制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锻炼了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走马灯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加耐心和细心指导。
同时,学生在制作走马灯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细节,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健康走马灯大班教案及反思
![健康走马灯大班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699a0fd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5.png)
健康走马灯大班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健康走马灯大班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健康的概念,并认识到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协作精神。
3.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教学准备:1. 健康走马灯卡片:在卡片上绘制不同的健康行为,如吃水果、锻炼身体、刷牙等。
2. 音乐播放设备和适合活动的音乐。
3. 大型空旷的教室或操场。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坐在地上,与他们讨论什么是健康。
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健康的理解。
- 提问:保持身体健康的好处是什么?听听学生的回答。
2. 活动介绍(5分钟):- 向学生解释健康走马灯活动的规则:学生围成一个圆圈,每个学生手持一张健康走马灯卡片。
当音乐开始播放时,学生围着圆圈跳跃,同时互相交换卡片。
音乐停止时,每个学生应该拿着一张新的卡片。
- 鼓励学生保持安全,避免碰撞。
3. 活动实施(15分钟):- 播放音乐,让学生开始跳跃和交换卡片。
- 每当音乐停止时,学生停下来,并互相交换卡片。
- 继续播放音乐,让学生继续跳跃和交换卡片。
4. 活动总结(5分钟):- 停止音乐,让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
- 让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卡片,并分享他们拿到的健康行为。
-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学到了什么?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是什么?教案反思:这个教案设计的活动旨在通过健康走马灯游戏帮助学生了解健康的概念,并认识到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跳跃和交换卡片的活动,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协作精神和注意力。
这个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并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然而,教师在活动实施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安全,确保他们避免碰撞和受伤。
此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分享他们拿到的健康行为,并引导他们思考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个教案设计了一个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在玩乐中学到知识,并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马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探究走马灯的动力来源,帮助学生掌握热动力方面的知识。
2、能力目标
锻炼学生利用实验器材完成实验的动手能力。
3、思维目标
通过以上两点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设计:
通过演示走马灯引发学生兴趣→观察走马灯的结构特点→探究使走马灯动起来的原因→从而使学生了有关热动力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流程:
1、复习前课:
2、导入:
大家看到视频中的是什么?玩过吗?是什么原理?
我们来做几个小实验验证一下吧!
①酒精灯上空放手,感受热量。
②在酒精灯火苗上方放塑料袋
③拿两个杯子做一个天平,一边用灯在下方烧,观察情况。
④纸蛇舞引出走马灯
【教师发问】在中国有一种传统的玩具,属于灯笼的一种,这个灯笼十分有趣,
当你点燃它时,它会马不停蹄的转起来。
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对,它就是“走马灯”。
有幅对联的上联说:“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为什么灯停了马就不走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找寻答案吧!
3、实验记录:
4、学生实验:通过以上演示实验,让学生掌握实验规律,独立完成本节课实验。
(教师可适当点拨)
5、总结回顾:走马灯之所以会转动,是因为当走马灯下端的蜡烛点燃后,加热产生热空气,热空气上升形成气流,气流推动走马灯灯罩的叶片,所以走马灯就旋转起来了。
热空气为什么会向上升呢?当空气中有热源的时候,热源周围的空气膨胀、稀薄而轻盈,热空气的密度要比冷空气的密度小,所以就会向上形成气流了,上升的热空气产生动力推动叶片使叶轮动
起来。
6、学生秀: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相关的知识点或原理
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对学生表现做出肯定和表扬,可让学生相互点评并对相关知识点做补充,师做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7、重点知识回顾:(1)走马灯能旋转与它的结构有关,要有转动起来的轴,要有同一方向倾斜的叶轮,要有灯罩,而且跟灯罩的材质有关,选用比较轻的材质。
(2)走马灯能旋转要有足够的热动力。
8、课后作业及知识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走马灯的知识原理做一个热气球。
(2)、拓展视野:
走马灯名字的由来:当灯笼内灯烛点燃后,热气上升,形成气流,从而推动叶轮旋转,于是灯罩随轮轴转动,上面的图画动起来像你追我赶的感觉,所以故名走马灯。
正月15元宵节,民间风俗要挂花灯,走马灯为其中一种。
外形多为宫灯状,内以剪纸粘一轮,将即绘好的图案粘贴其上。
燃灯以后热气上熏,纸轮旋转,灯屏上即出现人马追逐、物换景移的影像。
宋时已有走马灯,当时称“马骑灯”。
(3)有趣的高空热气球荡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