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单元复习:屈辱的岁月
(优选)第一课时屈辱的岁月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5、影响: (1)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 (2)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 春园组成,总称圆明三园;占地面积约五千二百亩。
2.从经济上看,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 并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手工纺织业逐渐破产,茶、 丝生产商品化,服从世界市场的需要。
总之,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标志着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你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体现在哪里?
(优选)第一课时屈辱的岁月
在瑞士发掘的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屋村遗址中,考古学 家便发现了“鸦片罂粟”的种子和果实的遗迹。
延续到公元前300年,古希腊已经把鸦片作为普遍的饮料。在 《圣经》与荷马的《奥德赛》里,鸦片被描述成为“忘忧药”, 上帝也使用它。
在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时,鸦片就传到了中国。三国时 名医华佗就使用大麻和鸦片作为麻醉剂;在唐乾封二年(公元667 年)就有鸦片进口的记录,唐代阿拉伯鸦片被称为”阿芙蓉“。 大约1600年代,荷兰人通过台湾把北美印第安人的烟斗连同烟叶 传入中国,中国开始有吸烟者。其广泛程度令中国的统治者恐慌, 崇帧皇帝下令禁烟。因为曾经有人把鸦片混入烟草吸食,始料不 及的是,烟草被禁却导致了吸食纯鸦片的泛滥。
“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 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
1839年林则徐到达广 州,下令全面禁烟。 林则徐严正声明:"若 鸦片一日未绝,本大 臣一日不回, 誓与此 事相始终, 断无中止 之理!"
屈辱的岁月
《屈辱的岁月》教学设计课程标准:4-3 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教学中要求学生分析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看清殖民主义的侵略本质,揭露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了解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是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和后果。
2、能力目标:通过上述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能勾勒出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华的历史,揭示了中国一步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历程,诠释工业文明给中国带来的强烈冲击。
3、情感目标: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了解,感受屈辱的岁月,能体会到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也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看清殖民主义的侵略本质,明确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和壮志。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条约内容分析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感受屈辱的历史。
难点:分析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如何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对课本的自主阅读,强化其预习新课意识,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则充分发挥学案和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辅助功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自主探究地学习。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一)导入:[PPT展示]工业革命的一些成果图师:18世纪英国发起了技术革命,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劳动,从而引起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到19世纪40年底,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为了满足其工业生产的需要,英国就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古老国家,自然成为英国殖民者侵略扩张的新对象,中国不可避免地汇入世界工业文明的大潮。
屈辱的岁月
对外 政策
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 地,欧美各国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闭关自守,逐渐落后于 工业文明的潮流
年到1793年,中国卖给英国的茶叶总 从1781年到 年到 年 值为九千六百多万银元; 九千六百多万银元 值为九千六百多万银元;而英国卖给中国的货物的 总值仅为一千六百多万银元。 一千六百多万银元 总值仅为一千六百多万银元。每年有几百万银元从 英国流入中国。 英国流入中国。 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 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英各是什么处境? 英各是什么处境?
请君莫畏大炮子,彻夜才闻几人死? 请君莫畏大炮子,彻夜才闻几人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杀人不计亿万千!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炮子谣” “数十年后,中原将无可以御 数十年后, 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 林则徐
————摘自陈天华的《猛回头》 摘自陈天华的《猛回头》 摘自陈天华的
甲午战争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 甲午战争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 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不断高涨。1900年 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不断高涨。1900年, 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英、美、俄、日、 奥八国组成联军,攻占了北京。 德、法、意、奥八国组成联军,攻占了北京。
中国:出口﹥进口——出超——带来顺差; 英国:进口﹥ 出口——入超——带来逆差;
英 国 鸦片输入( 鸦片输入(箱)
40000 300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屈辱的岁月课件
容
开辟通商口岸 广州厦门福 州宁波上海
赔 款
2100万 银元
英法军费 各800万两
其
他
关税协定 准许英法招募 华工出国 开设工厂
划使馆区,各国驻兵 拆毁炮台,允许派兵驻扎重 要地区; 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 对侵略
开天津 为商埠
沙市重庆 苏州杭州
2亿两 白银 4.5亿两 白银
重庆
沙市
福州 广州
中英<<南京条约>>
割让香港岛
主权被破坏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使财政更加困难,加重 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门户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赔款2100万银元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会审公廨
司法主权的破坏影响: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来自位,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依次来完成任务单,其他组负责监督、挑错。
原因 交战双方 (目的)
第一组: 鸦片战争
第二组: 第二次鸦 片战争
时间
结果 影响
第三组: 甲午战争
第四组: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感受屈辱: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内
条 约 《南京 条约》 《北京 条约》 《马关 条约》 《辛丑 条约》 割 地 香港岛 九龙半岛 南部
这段岁月中国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中俄蒙协约(1915年) 民四条约(二十一条)(1915年) 满洲里 界约(1911年)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 宜正约(1905年) 辛丑条约(1901年) 广州湾租界条约(1899年 ) 订租威海卫专条(1898年)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898年) 中俄 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续订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中德胶澳 租界条约(1898年)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6年) 中俄密约( 1896年) 马关条约(1895年) 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0年) 中 英烟台条约(1876年) 中日北京专条(1874年) 中俄勘分西北界 约记(1864年) 中德通商条约(1861年) 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 (1860年) 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 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 天津条约 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 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 中美 天津条约(1858年) 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 1858年)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 台通商章程(1851年) 黄埔条约(1844年) 望厦条约(1844年) 虎门条约(1843年) 南京条约(1842年)
《屈辱的岁月》教案
《屈辱的岁月》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能认识到自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的签订,这段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通过对条约内容的分析领会帝国主义国家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巨大危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阅读、讨论过程中,能主动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做出自己的解释、判断和概括,从而学会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体会到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也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看清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及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理解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增强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条约内容分析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感受屈辱的历史。
难点:分析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如何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辅助功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自主探究地学习。
四、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播放音乐《万里长城永不倒》并出示课题)师:18世纪60年代开始,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之后,它们以其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实力控制和奴役世界绝大部分的土地和人口,真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
(课件展示:乾隆皇帝与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的内心独白)师:根据画面内容,当时中国能摆脱这场厄运吗?生:(猜测)由于中国闭关自守,没有认清当时世界发生的巨大变化,因此难逃厄运。
师:(肯定学生的大胆猜测)我们也不能责怪当时的大清皇帝没有忧患意识,因为他看到了当时与国外包括最强大的国家——英国经济贸易的报表。
(课件展示:中英经贸报表与白银流入中国的变化表)生:观看(对乾隆的观点有一定的认同感,不是无中生有的空想)师:在中英经贸关系中,英国处于长期入超,而中国长期出超的地位。
为了转化这种关系,实现英国统治者及商人的利益,英国人开始向中国大规模输入一种特殊的商品。
屈辱岁月
讨
论:
2.哪些条款反映了英 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 本目的? 3.你认为哪一条对中 国社会的影响最大?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火烧圆明园
半殖民地:形式上独立,但政治、经济、军事、 外交、文化、商贸上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 国家。
半封建: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 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
英国鸦片走私船和贩卖鸦片的趸船
英 国 输 入 中 国 的 鸦 片 激 增
鸦片的危害△
白银大量外流,直接 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 许多贵族、官僚、地主 吸食鸦 片以后,更加腐 败。一些士兵也吸鸦片, 抽大烟者 军队的战斗力更加削弱 了。鸦片的输入,给中 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 鸦片=灾难! 难。
《炮子谣》“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 杀人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课后作业:
观看以下视频结合本课学习内容写一篇学习心得。
鸦片贸易禁烟运动:
19世纪末中国出产的茶叶、丝绸等奢侈品在欧洲市场十分受欢迎,而英 国出口的羊毛、呢绒等工业制品在中国却不受青睐,中英贸易为英国带 来庞大的贸易逆差(出超)。 为了摆脱贸易逆差,英国从其殖民地印度走私鸦片来华。由于吸食鸦片 会上瘾,故中国历代亦严格控制其入口。清廷于雍正年间已明令禁烟。 但由于鸦片利润甚丰,鸦片走私来华日益严重,由道光元年(1821年) 的四千余箱,到道光十八年(1839年)间已猛增到四万零二百箱。令英 国出超,并反使中国入超。 “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鸦片大量输入,使中国每年白 银外流达六百万两,令中国国内发生严重银荒,造成银贵钱贱,出现通 货膨胀,令清廷财政枯竭,国库空虚。鸦片贸易严重更败坏社会风尚, 摧残了人民的身心健康,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东南沿海地区的工商 业萧条和衰落。 由于鸦片的危害日趋严重,使得朝野上下,禁鸦片的呼声日趋高涨。 1838年底,道光帝颁布禁烟命,并派钦差大臣湖广总督林则徐前往广州 负责执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
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屈辱的岁月》教学设计
《屈辱的岁月》教学设计【教材内容】教材选取三个重大事件:一是1840年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二是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三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阅读卡介绍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与老教材不同,新教材侧重于介绍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和后果,通过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大踏步”地勾勒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华的历史,揭示了中国一步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历程,诠释工业文明给中国带来的强烈冲击。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条约内容分析、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以及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目标】(1)通过知识竞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近代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和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认识殖民主义的侵略本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2)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归纳等活动,引导学生分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学会联系比较的学习方法来分析历史事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旧知】〇出示图片,回顾工业革命的若干成就,说明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使地球变小,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
【角色体验】〇对于工业革命中迅速壮大的资本家,你们最想要的是什么?金钱、财富,工业化大工厂能一天到晚隆隆作响,永不停息。
〇你们的足迹遍天下,你们渴望得到的是什么?黄金、香料、原料等等,概括为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〇你们想去中国吗?中国最吸引你们的地方是什么?茶、瓷器、广阔的市场等。
【总结引课】在世界工业文明的浪潮下,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古老国家,自然成为殖民主义者侵略扩张的新对象,中国不可避免地汇入世界工业文明的大潮。
而国内的种种因素,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充满屈辱的历程。
本课就让我们走进中国百年屈辱的历史。
设计意图:把握新课程教材体系,温故知新,导入新课,突出农耕文明历史的中国在向现代化过渡时的大背景。
历史与社会说课课件《屈辱的岁月》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分析归纳、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屈辱历史的体验,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振兴中 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南京条约》的内容与影响。
难点: 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
合作探究与情景教学相结合
学法:
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情境体验
选出两组同学,一组扮演英国,一组扮演清政府,通过 情景模拟,再现历史场景,其他同学归纳条约内容。
角色扮演
把你们的土地、 “万年和约”还 金钱通通给我拿过 是“千年变局”? 来,否则……
义律先生,我们皇上念在你们大老远跑 来丌容易,就这么算了,你们赶紧回家吧 这个,误会误会……你看赔点银子就算
英国机器生产 材料二: 义律报告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 称:中国政府禁烟“乃是陛下政 府对于过去所受一切损失取得补 偿的最好理由”,也是扩大对华 贸易“最有希望的机会”。中国 “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注: 指鸦片)就是一种侵略。”“应 该使用足够的武力”,对中国进 行“迅速而沉重的打击”。 ——《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 密件》
教材分析
说 课 流 程
学情分析
目标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ART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第六单 元第三课《屈辱的岁月》一目。本目通过四次战争, 系统勾勒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使中国逐渐幵最终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鸦片战争是这一 屈辱历程的起点,被视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此, 本课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为后面 内容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是对学生迚行爱 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
屈辱的岁月(复习)
小组合作探究: 1.比较并从内容上分析条约的相同点以及条约各自突出的特点? 2.从条约内容中如何看出中国是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请用史实来说明中国是如:“中国上等人之有受教育者若任其居住本国,不与外界 接触,其开化之程度已足称完备;若令其与世界民族相见则知识 殊形缺乏。” 材料二:“……此辈宽衣大袖之兵队,既未受过军事教育,而所 用军器又不过刀、枪、弓、矢之属,一旦不幸,洋兵长驱而来, 此辈果能抵抗与否? ——马戛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粤海关志》卷23 材料四:英国师团中的孩童托马斯对中国人用手工而不用机器 采煤感到惊讶。英国人为他们的绞车、轨道和铁皮运煤小车感 到自豪。已经席卷他的国家的工业革命是那样深入孩子的心灵, 天朝的落后使他一目了然。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2)写出材料二中这一 条约分别是由谁代表哪国政府签订的?
清政府:李鸿章、日本:伊藤博文
(3)对比材料中开辟通商口岸的内容,你认为列强在侵略在中国方 面有什么变化?
外国的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内地;开始允许外国在 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外国资本输出和原材料掠夺。
屈辱的岁月
象山文峰学校
陈潇雨
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条约
内容 割地
《南京条约》 香港岛
赔款 通商 口岸 其他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辽东半岛,台湾 及其附属岛屿, 澎湖列岛
《辛丑条约》
九龙司一区 英法各800万两
2100万银元
广州,厦门,福州, 宁波,上海
白银2亿两 沙市,重庆, 苏州,杭州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第一课第二框 屈辱的岁月课件 人教版
英国人用武力来保护肮脏的鸦片贸易,是殖民主义 的侵略战争,而不是他们通常所说的“通商战争”。
丧
权 辱
中 英 《
国南
第 一
京 条 约》
耻
1.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领土完整
2.赔款2100万银元: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3.开放五处通商口岸: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门户 4.协定关税: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屈辱的岁月 鸦片甲午八国侵, 南京马关辛丑约。 丧权辱国家难进, 落后挨打铭记心。
教师寄语:
牢记历史,不忘国耻; 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猜一猜
熊代表 俄国 虎代表 英国 肠代表 德国 蛤蟆代表 法国 日代表 日本 鹰代表 美国
八国联军进入 紫禁城
八国联军入 侵北京城
(1900—1901)
1.赔款白银4.5亿两, 2.拆毁大沽炮台; 3.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对列强的活动; 4.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5.在北京划定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
影响
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会审公廨
1864年清政府与英、美、法三国驻上 海领事协议在租界内设立的审判机关。 规定凡涉及外国人的案件必须由领事官 员参加会审;凡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诉 讼,若被告系有外国人,须由其本国领 事裁判,若被告为无外国人,须由其本 国领事陪审。所谓会审,空有其名,最 后甚至租界内纯粹中国人之间的诉讼也 须经由外国领事观审操纵判决,是领事 裁判权在华的延伸。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中国国力的贫弱
道 资本主义列强在军事上占有优势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理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 应当怎样做,才能 无愧于我们祖国呢?
6.3.1屈辱的岁月
独立自主 封建国家
逐渐丧失主权
开始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此后,欧美列强相继而来,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 列的不平等条约: 1843年 1844年 1844年 1858年 1860年 ……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
规定:凡涉及外国人的案件必须由 领事官员参加会审;
凡中国人与外国人间诉讼, 须由其本国领事裁判,
领事裁判权
破坏司法主权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加入到侵华行
列,于1894-1895年发动 甲午战争 。
割地
台湾及其所 《马关 属岛屿、澎 条约》 湖列岛、辽 东半岛
通商
苏州、 杭州、 重庆、 沙市
赔款
其它
影响
清军910,680人, 伤亡22,790人
英军4,000人,军舰48艘, 船员3,000人,伤亡523人
感受屈辱: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 割 赔 通 地: 割香港岛 (领土主权) 款: 2100万银元 商: 广、厦、福、宁、上
协定关税:关税税率同英国协商 (关税主权)
中国开始沦为:
为“洋人的朝廷”。
《辛丑条约》
1.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
本息共计9.82亿两; 2.拆毁大沽炮台; 3.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对列强的活动; 4.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5.在北京划定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
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小结:
战 争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8-6-3-1屈辱的岁月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 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 1.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 统治中国的工具! 本息共计9.82亿两; 2.拆毁大沽炮台; 3.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对列强的活动; 4.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5.在北京划定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
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沅中 石明德 26
北京
俄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沅中 石明德
27
俄 日 德 英 美 法
《时局图》是近代爱国者 谢缵泰所作,在香港发表。形 象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帝 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沅中 石明德
28
感受屈辱: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战争 条约 割地 鸦片 战争 《南京 条约》 香港岛 赔款 2100 万银 元 内 开通商 口岸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容 其 他
Poppy(罂粟)
沅中 石明德
1
自鸦 罂 粟片 花也 落称 之阿 后片 结, 出俗 的称 果大 。烟 。 鸦 片 取
沅中 石明德 2
沅中 石明德
3
为了您的健康,为了家人的幸福和国家的利 益,请自觉远离毒品!!
从18世纪后 期起,英国商 人开始向中国 大量贩卖鸦片
沅中 石明德
4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激增表 鸦片输入(箱)
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1. 从政治上看: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 关税主权等均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已成为领土和主权不完 整的国家。
2.从经济上看,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并卷 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手工纺织业逐渐破产,茶、丝生产 商品化,服从世界市场的需要。
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 的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
第一课时屈辱的岁月1
此后,欧美列强相继而来,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 列的不平等条约: 1843年 1844年 1844年 1858年 1860年 1885年 ……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 《中法新约》
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一步步沉沦
对中国人民掠夺, 更开创了外国侵 1、 割香港岛给英国 略者对中国勒索 赔款的先例 2、赔款2100万银元
摘自《南京条约》
不仅破坏了中 国的领土主权, 而且使香港成 为英国进一步 侵华的基地
使我国东南沿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海门户洞开,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为外 浓缩记忆法:割地、赔款、开商、关税 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提供 了便利条件
便利了外国势 力的侵入
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1. 从政治上看: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 主权、关税主权等均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已成为领土 和主权不完整的国家。 2.从经济上看,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 并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手工纺织业逐渐破产,茶、 丝生产商品化,服从世界市场的需要。
3 中法战争 :1883-1885年,法国发动。l885年,冯子材取 得镇南关大捷,但清政府以胜而求和,与法签订了不平等的 《中法新约》。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4 甲午战争 :1894年由日本发动, 结果中国战败,签定不平 等的《马关条约》。大大加重了中国民族的灾难.。 5 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 ,结果中国战败,签定了《辛丑条 约》。给中国带来了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国家主权。从此,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初中历史教案屈辱的岁月
初中历史教案——屈辱的岁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掌握《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仇恨侵略的情感,树立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第一章:《南京条约》的签订1. 教学内容: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掌握《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教学重点:《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 教学难点:《南京条约》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第二章: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津条约》1. 教学内容: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掌握《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教学重点:《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 教学难点:《天津条约》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第三章: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1. 教学内容: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教学重点:《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 教学难点:《马关条约》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第四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1. 教学内容: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教学重点:《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 教学难点:《辛丑条约》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第五章:辛亥革命与清朝的灭亡1. 教学内容: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和过程,掌握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的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3.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六章: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与民众斗争1. 教学内容:了解北洋政府的统治特点,掌握民众斗争的背景和主要形式,如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
2. 教学重点: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特点,民众斗争的主要形式及其影响。
人教版初中历史《屈辱的岁月》
割三地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
湖列岛给日本
赔二亿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开四口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允设厂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
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这是1900年发生在中国的一幕,当时在中国又一场侵略 战争正在进行着,叫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长驱直入紫禁城
《辛丑条约》 1.赔款白银4.5亿两, 分39年付清, 本息共计9.82亿两; 2.拆毁大沽炮台; 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 3.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对列强的活动; 统治中国的工具 4.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5.在北京划定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许中国人 居住。
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鸦片战争中方战败,1842年中英签订中国历 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中国从此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摘自《南京条约》
对中国人民掠夺, 1. 更开创了外国侵 割香港岛给英国 略者对中国勒索 赔款的先例
2. 赔款2100万银元
不仅破坏了中 国的领土主权, 而且使香港成 为英国进一步 侵华的基地
结合书本及PPT内容,想一想, 鸦片对当时中国有哪些的危害?
林则徐上书道光 皇帝说:鸦片“流毒 于天下,则为害甚巨, 法当从严。若犹泄视 之,是使数十年后, 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 兵,且无可以充饷之 银”
虎门销烟的雕像是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 上第一幅巨型浮雕,它揭开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抵 御外侮的波澜壮阔的篇章。
假如19世纪的中国有这样先进的装备,我们还会被欺负吗?
【历史课件】屈辱的岁月
工业革命前后西方国家发生了哪些变化? 同时期的中国又处于一个怎样的情形呢?
(提示:可从政治、经济、对外政策等方面去比较)
活动二:试一试
仔细阅读课文中的几次战争以及战后签定的不平等 条约的有关内容,并分析它们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完成以下表格。
侵略战争名称
侵略国家
结果
影响
侵略战争名称
侵略国家
结果
影响
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英国 日本
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 马关条约 大大加重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
英美等 八国
“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 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激增表 鸦片输入(箱)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蛤蟆代表法国
日代表日本 鹰代表美国
辛 丑 条 约
(1900—1901) 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 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
丧 权 辱 国 第 一 耻
中 英 《 南 京 条 约》
1.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领土完整
2.赔款2100万银元: 增加中国人民负担 3.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打开了中国沿海门户 4.协定关税: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租界是鸦片战争后列强在中国建立的国中之国,其中 设有会审公廨。 ◆说一说,图中审理案 件的和受审的分别是什 么人?
封建社会
八年级历史中国屈辱史复习资料
中国屈辱史1.鸦片战争时间:1840年-1842年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直接原因(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虎门销烟的影响意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签订条约:《南京条约》条约地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内容:①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破坏领土主权)②赔偿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粤)、厦门(闽)、福州(闽)、宁波(浙)、上海(沪)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必须和英国协商(破坏关税主权)影响: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年-1860年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签订条约:《北京条约》内容:①开天津为商埠②将九龙半岛南部割让给英国③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④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3.甲午中日战争时间:1894年-1895年签订条约:《马关条约》内容:①把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②增辟通商口岸(苏州、杭州、沙市、重庆)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④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4.八国联军侵华时间:1900年-1901年国家:英、美、俄、日、德、法、意、奥(奥匈帝国)签订条约:《辛丑条约》重要内容: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对列强的活动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屡次战败的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不能抵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中国探索史5.太平天国运动领导阶级:农民阶级洪秀全地点: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历史地位: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影响: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也沉重打击了外国入侵者性质:反帝国主义反封建农民运动结果: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6.洋务运动(自强运动)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根本目的: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口号(主张):“自强”“求富”代表人物: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性质:一场地主(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内容:①积极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军队,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②兴办各种新式民用工业③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洋务人才④设立总理衙门结果: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的惨败影响:虽然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但是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失败的根本原因:洋务派只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改变封建制度,是不可能让中国真正富强起来7.维新变法(戊戌变法)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时间:公车上书1895-维新变法1898性质: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重要内容:实行君主立宪失败原因:变法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要救中国,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8.辛亥革命时间:1911年10月10日地点:湖北武昌性质:一次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成果:①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②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始于秦朝),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没有改变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告诉人们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9.新文化运动时间:1915年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口号: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阶段:前期-民主科学,批判儒家学说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陈独秀)看法:对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地传承10.五四运动时间:1919年5月4日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口号:①誓死力争,还我青岛②内惩国贼,外争国权性质: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成果:①释放了被捕的学生②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③拒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11.中共诞生时间:1921年7月23日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条件:①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③组织基础:各地建立了早期的共产党组织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战败, 签订《北京 条约》
中国战败, 黄海海战 签订《马关 条约》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1900-1901
八国 联军
镇压人民 攻占北京, 中国战败, 反抗,谋 烧杀抢掠 签订《辛丑 取更多利 条约》 益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激增表
鸦片输入(箱)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1779
3、(2010成都卷)近代时期,在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 约中,首次出现允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条款的是
C
A、中英《南京条约》 C、中日《马关条约》
B、中美《望厦条约》 D、《辛丑条约》
4、(2010·台州)圆明园遗迹静静地向世人诉说着历史的 耻辱,百余年前这一世界名园遭受野蛮的劫掠焚毁,沦为 废墟。 A.日本侵略军 B.英法联军 C.沙俄侵略军 D.八国联军
容 其 他
关税协定
第二次鸦 片战争 中日甲午 战争
《北京 条约》 《马关 条约》
九龙半岛 南部 辽东半岛、台 湾、澎湖列岛 及附属岛屿
各800 万两
准许英法招 募华工出国
2亿两 沙市重庆 白银 苏州杭州
开设工厂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辛 丑条 约》
4.5亿 两白 银
划使馆区各国驻兵 拆毁炮台,允许派兵驻 扎重要地区; 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 民反对侵略
主要原因
1、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2、中国仍以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为 主体,国力贫弱。
3、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4、资本主义列强在军事上占有优势
根本原因
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 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同学们:回首这段屈辱的历史,此时此
刻你有何感受?
这段屈辱的历史又带给你怎样的思考与
启示呢?
1、落后就要挨打 2、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国家富 强,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只有国 家富强才不会遭受外来侵略。 3、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总之,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 点,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 始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屈辱岁月!
内 战争 第一次鸦 片战争 条约 《南京 条约》 割地 赔款 2100 万银元 通商口岸 广州厦 门 福州宁 波深 上海 入
容 其 他
大大加深了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辛 丑条 约》
划使馆区各国驻兵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拆毁炮台,允许派兵驻 4.5亿 扎重要地区; 社会 两白 银
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 民反对侵略
曾经非常辉煌的中国为什么会 经历这段屈辱的历史?(清政府为 什么会屡战屡败?)
温馨提示:可以从政治、经济、对 外政策、军事实力等角度思考。
B
5、你能把 《南京条约》 规定的五个通 商城市填上吗?
北京
广州 1.______ 厦门 2.______ 福州 3.______ 宁波 4.______ 上海 5.______
5 4
3
1
2
4、(2009舟山卷) 2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屈辱过去 1840—1842年,英国发动侵略战争,迫使 清政府签订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宁波等城市 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中国日渐衰落。 辉煌现在 1978—2008年是中国“大转变、大开放、 大跨越”的30年,是中国发展最快、活力最强、变化最 大的30年。 (1)英国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被称为 ① ,迫 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② 。(2分) (2)请从经济、政治角度分析近代中国“日渐衰落” 的原因。(4分) (3)“被迫开放”和“大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 有何不同影响?(4分)
中英<<南京条约>>
(1)签订时间: 1842年 (2)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丧权辱国条约 (3)内容及危害: a.割香港岛给英国;
领土主权破坏
b.2100万银元; 财政更加困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c.开放广州、上海、厦门、福州、宁波为 中国门户被打开 通商口岸; d.英国进出口货物应交纳的关税税率,必 关税主权破坏 须和英国协商。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维护了我 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尊严, 他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殖 民主义侵略和掠夺的本质,虎 门销烟只是导火线。
2003年10月,四件国宝重归故里,在 圆明园与广大观众见面。
内 战争 第一次鸦 片战争 条约 《南京 条约》 割地 香港岛 赔款 2100 万银元 通商口岸 广州厦 门 福州宁 波 上海 天津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
回
答
1、这条约是什么性 质 1.割香港岛给英国; 的? 2.赔款2100万银元; 2、逐条讨论:给中国 3.开放广州、上海、厦 带来哪些方面的危害? 门、福州、宁波为通商 3、《南京条约》给中 口岸; 国带来的深远影响? 4.英国进出口货物应交 纳的关税税率,必须和 英国协商。
1820 1825 1830
1838
年份
阅读教材64页阅读卡
鸦片的大量输入,对中国产生巨大 的危害:
1、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造成国库空亏 2、鸦片败坏社会风尚,摧残人民身心健康 3、破坏社会生产力,造成工商业萧条
林则徐上书 道光皇帝说:鸦 片“流毒于天下, 则为害甚巨,法 当从严。若犹泄 视之,是使数十 年后,中原几无 可以御敌之兵, 且无可以充饷之 银”
香港岛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关税协定 新 社会 增
第二次鸦 片战争 中日甲午 战争
《北京 条约》 《马关 条约》
加深了 南部
辽东半岛、台 湾、澎湖列岛 及附属岛屿
增 多 九龙半岛
多
增
各800 准许英法招 天津 万两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募华工出国 2亿两 沙市重庆 开设工厂 苏州杭州 白银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侵略战争名称 及时间 鸦片战争
1840-1842
侵略 国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原因
主要经过 结果
英国
侵犯中国沿 中国战败, 英国妄图打开 海占领香港 签订《南京 中国市场 岛
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 1856-1860 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 1894-1895
不满既得利 火烧圆明园 益,为了进 烧杀抢掠 一步打开中 国市场 明治维新 日本强大, 侵略中国
琵 琶 琴 瑟 八 大 王 王 王 在 上
魑 魅 mèi 魍 wǎng 魉 liǎng 四 小 鬼 鬼 鬼 犯 边
Chī
这幅图片和哪次战争有关系?
虎 门 销 烟 图
这幅图片和哪次战争有关系?
这幅图片和哪次战争有关系?
这幅图片和哪次战争有关系?
图片一:鸦片战争
图片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据课前下发的 学习任务单,汇 报小组合作完成 的关于四次侵华 图片三:甲午中日战争 图片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战争的概况: (从原因,时间 ,侵略国家,经 过,结果等角度 进行概括。
4、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1、(2010台州卷)8.圆明园遗迹静静地向世人诉说 着历史的耻辱,百余年前这一世界名园遭受 ▲ 野蛮的 劫掠焚毁,沦为废墟。( B ) A.日本侵略军 B.英法联军 C.沙俄军队 D.八国联军
2、(2009义乌卷)17.《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的共同内容有( B ) A割地 B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4)影响: 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1.从政治上看: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 司法主权、关税主权等均遭到严重破坏。中 国已成为领土和主权不完整的国家。
2.从经济上看,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 解体 ,并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手工纺织 业逐渐破产,茶、丝生产商品化,服从世界市 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