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题
古诗《蝉》阅读答案
古诗《蝉》阅读答案
古诗《蝉》阅读答案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蝉的短文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你!
古诗《蝉》阅读答案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①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蝉栖身在高树上餐风饮露,因而难以饱腹,费力地鸣叫怨恨也是徒劳。
B.颔联写五更时蝉的鸣叫声稀疏欲断,而一树绿叶却依旧苍翠,显得冷酷无情。
C.颈联上句写诗人只是一个官职卑微的小官,就像水中的一根树枝到处漂流。
D.尾联烦劳蝉最好常与自己互相提醒,因为诗人与蝉境遇相似,也是举家清贫。
②“故园芜已平”化用陶渊明的“田园将芜胡不归”,请解释“故园芜已平”这句诗的含义。
(3分)
③有评论赞誉这首诗“咏物最上乘”,请简要分析诗中蝉的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4分)
答案.(10分)
①(3分)D(“相警”不是“互相提醒”的意思)选错不得分。
②(3分)意为家乡田园里的杂草已经成片,表达了作者思家归隐之意,透露出诗人的失意与悲凉心情。
③(4分)这首诗以蝉的饮露难饱指自己的清贫;蝉的徒劳鸣叫和树的无情寄托孤独凄凉的身世遭遇;借咏蝉以喻自身品质的高洁。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
古诗鉴赏(8分)蝉(虞世南)阅读答案
古诗鉴赏(8分)蝉(虞世南)阅读答案下文是关于古诗鉴赏(8分)蝉(虞世南)阅读答案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第一篇:《虞世南《蝉》高考诗歌鉴赏》虞世南《蝉》鉴赏古诗鉴赏0216 2021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这显贵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
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
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
“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
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
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
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
咏蝉古诗骆宾王练习题
咏蝉古诗骆宾王练习题一、选择题1. 骆宾王的《咏蝉》中,“垂緌饮清露”中的“緌”字的意思是:A. 丝线B. 帽带C. 饮水用具D. 须A. 清露B. 流响C. 悲鸣D. 高洁3. 《咏蝉》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哪种品质?A. 志向高远B. 清高廉洁C. 忧国忧民D. 坚韧不拔二、填空题1. 《咏蝉》中,“__________,流响出疏桐”描绘了蝉在树上鸣叫的情景。
2. “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蝉高洁品质的赞美。
三、判断题1. 骆宾王的《咏蝉》是一首五言绝句。
()2. 《咏蝉》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蝉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悲愤之情。
()3. “非是藉秋风”一句,意味着蝉的鸣叫并非依靠秋风传送。
()四、连线题请将下列诗句与对应的季节连线:1. 垂緌饮清露__________(春/夏/秋/冬)2. 流响出疏桐__________(春/夏/秋/冬)3. 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春/夏/秋/冬)4. 非是藉秋风__________(春/夏/秋/冬)五、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咏蝉》中蝉的形象。
2. 诗中的“居高声自远”一句,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阐述。
六、翻译题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七、默写题1. 请默写出《咏蝉》全诗。
八、仿写题1. 请仿照《咏蝉》的格式,以“咏柳”为主题,写一首五言绝句。
九、分析题1. 请分析《咏蝉》这首诗中,诗人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立场的。
十、拓展阅读题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十一、作文题1. 请以《咏蝉》这首诗为灵感,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你对“清高”这一品质的理解和认识。
答案一、选择题1. B. 帽带2. C. 悲鸣3. B. 清高廉洁二、填空题1. 垂緌饮清露2. 非是藉秋风三、判断题1. ×2. ×3. √四、连线题1. 垂緌饮清露__________夏2. 流响出疏桐__________夏3. 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夏4. 非是藉秋风__________秋五、简答题(此处无标准答案,需考生根据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回答。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虞世南《蝉》原文及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虞世南《蝉》原文及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虞世南《蝉》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作者简介】虞世南,字伯施,余姚(今属浙江省)人。
沈静寡欲,精思读书,文章婉缛,初见称于南朝徐陵,后仕隋,为秘书郎。
入唐,为秦府记室参军。
唐太宗时,历弘文馆学士、秘书监。
他的诗仍有六朝绮错婉媚的作风。
《全唐诗》编其诗一卷。
【注释】①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②清露:清纯的露水。
古人认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③流响:指连绵不断的蝉鸣叫的声音。
④藉(jiè):凭借【译诗】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喝的是清冽的露水,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
因为它站得高,声音自然传得远,并不是借了秋风。
【赏析】这首诗借物咏怀,寄意高远。
作者以高洁的蝉自比,说只要栖桐饮露、立身高洁,则声名自远,而无须凭借外物的力量。
作者以蝉的形象,表明了自己封建士大夫的清高。
篇二:蝉(虞世南)阅读答案蝉虞世南垂緌①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云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注】①垂緌(ruí):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②南冠:借指被囚禁的人。
1.两首诗从体裁看都是□□诗,从题材看都是□□诗。
(2分)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蝉》中“居高”、“声远”等词语,准确地写出了蝉的特征。
B.《蝉》中作者以蝉自比,表明自己确实有出众的才华,流露出清高自信之情。
C.《在狱咏蝉》中“谁为表予心”,意思是向谁表达自己的内心真情,句中满含着无奈的悲苦。
D.两首诗描写的对象相同,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抒发的感情却截然不同。
3.两首诗中都写到了“露”,对写蝉有怎样的作用?请简洁说明。
(4分)【参考答案】 1.(2分)近体咏物 2.(3分)D 3.(3分)《蝉》中的“清露”,写出了蝉的生性高洁,才会有声高远播;《在狱咏蝉》中“露重”,写出了秋蝉艰难的生活环境,使它不能展翅高飞。
[蝉虞世南阅读答案]读虞世南的《蝉》,完成问题。垂緌饮清露,
[蝉虞世南阅读答案]读虞世南的《蝉》,完成问题。
垂緌饮清露,篇一: 读虞世南的《蝉》,完成问题。
垂緌饮清露,读虞世南的《蝉》,完成问题。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一首咏物诗,从______、_______、声音等三个方面写出了蝉的特点。
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是用了________的写法,表达含蓄,寓意深刻。
这首诗给我们以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考点:考点名称:古诗词鉴赏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
古诗分类: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方法指导: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4、词表现手法的赏析。
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田园: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
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
忧国::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
、辛弃疾、文天祥、)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 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咏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心愿,抒发愤慨、不满。
写景: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蝉》练习题及答案
《蝉》练习题及答案一、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窠.(kē) 扒掘.(jué) 寻觅.(mì)B.蚋.(nà) 金蜣.(qiāng) 黏.土(nián)C.鳍.(qí) 顾忌.(jì) 钵.声(bó)D.罅.(xì) 喧嚣.(xiāo) 涂墁.(màn)2.下列句子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B.在阳光曝晒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孔口与地面相平。
C.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
D.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
(声音杂乱,不清静)B.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
(缝隙)C.所以它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做成一圈涂墁..得很坚固的墙壁,以求适于上下爬行。
(指幼蝉带着黏液涂抹、平整地穴)D.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一动不动)4.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1)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
( )(2)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 )(3)危险来自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
( )二、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
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
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
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
RJ 7103、蝉(试题、答案与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内阅读试题、答案与解析:RJ 7103、蝉RJ 7103、蝉(试题、答案与解析)编者:崔学峰蝉小思今年,蝉鸣得早。
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
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身躯微微颤动,没有声响。
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
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朋友说:知道吗?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
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
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
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1980年6月23日1、作者写蝉,先抑后扬。
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
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
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
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2、“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你怎样的感受?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晴朗的天空等都融进了秋风中。
秋天来了,果实成熟了,本是收获的季节,但对在地下埋了17年,苦苦等了17年的蝉来说,却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生命虽然短暂,蝉却执着的等待,作者对蝉的敬意油然而生。
3、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可以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蝉》练习题 附加答案
蝉练习1.考考你的记忆本文重点介绍了蝉的地穴和卵。
试简要概括回答。
地穴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卵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说你的理解(1)作者用“统治”来写蝉占据门前的树的情形,你怎样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什么样的钹声也不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结合全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的感悟作者以人性关照虫性,用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记录了蝉的习性与成长规律,从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人文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练练你的表达本文大量使用了文学笔法,读来生动有趣,主要体现在:(提示: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或举例回答。
)(1)有情节。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描写。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感情。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拟人。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①洞口干净;②隧道下面较宽大,底部完全关闭;③墙壁坚固;④地穴常常建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
①被安置在干的细枝上;②数量多;③靠自然本能生存。
2.(1)用拟人手法,生动有趣地写出了蝉在夏天的鸣唱声给人带来的不安静。
(2)蝉从产卵到成虫的过程很艰难;在这个过程中,它会遇到重重危险;经过四年地下苦工,最后才能换来一个月的阳光下的生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题《古诗鉴赏》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题《古诗鉴赏》考试卷及答案(一)(5分)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虞世南的《蝉》从题材上看是一首诗。
诗人用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的露水来表现自身的品格,这是典型的手法。
(3分)2.请你说说诗歌后两句有什么含义。
(2分)(二)(6分)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4分)2.古诗中某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
请解释后两句诗在原作中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的意义。
(2分)(三)绝句二首(其二)(5分)[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注释】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做。
1.这首诗写的是 (时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2分)2.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诗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3分)(四)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 6分)[唐]岑参脱鞍暂入酒家垆④,送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释】①碛(qì)西:安西都护府。
②赤亭:地名。
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县西南。
③祁连城: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
④酒家垆(lú):酒家。
1.诗歌首联写塞外酷热难耐、人迹罕至的恶劣环境,有什么作用?( 3分)2.有诗评说,此诗为送别诗中的“另类佳作”。
你是否同意”另类”这种说法?请联系学过的诗句说明理由。
(3分)(五)东坡(5分)[宋]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①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
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的样子。
1.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特点。
(2分)2.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六)丰乐亭游春①(其一)(5分)[宋]欧阳修绿树交加山鸟啼,清风荡漾落花飞。
保定市语文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试卷
保定市语文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试卷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本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犯武则天,被诬而下狱。
(1)诗中的“玄鬓”指的是________,“南冠”指的是________。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独坐[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宋]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房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均写了夜景,但季节不同,王维的诗的是1 ,周弼的诗的是2 。
(2)两诗均描绘了诗人独坐,但诗人的心境是不同的:王诗写的是1 的心境。
周诗写的是2 的心境。
3.两首诗都借用“黄金台”的典故,所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燕昭王(唐)陈子昂南登碣石馆①,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②,驱马复归来。
【注】①碣石馆:即碣石宫。
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以亲师事之。
②已矣:结束了。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甲)月夜忆舍弟①(唐)杜甫戍鼓断人行②,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③未休兵。
(乙)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①本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当时仍处在安史之乱中,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余三人散处河南、山东等地。
舍弟,指自己的弟弟。
②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
断人行: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
虞世南《蝉》骆宾王《咏蝉》阅读答案
虞世南《蝉》骆宾王《咏蝉》阅读答案虞世南《蝉》骆宾王《咏蝉》阅读答案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虞世南《蝉》骆宾王《咏蝉》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垂缕①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咏蝉②西陆蝉声唱,南冠③客思深。
不堪玄鬓④影,来对⑤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注】①垂缕:帽带系结后的下垂部分;蝉腹下的针喙。
②本诗作于高宗仪凤三年。
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③南冠:指囚徒。
④玄鬓:指蝉。
⑤白头吟:乐府曲名。
相传西汉时对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
15.下列对这两首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蝉》为五言前两句从外形、食性、声音、所处位置描写蝉的特点;后两句由此发出议论,为全诗点睛之笔。
B.《咏蝉》为五言律诗,二、四句对仗工稳,由蝉及人,颜色对比中触发老大之伤;巧用典故,暗含被诬获罪之怨。
C.这两首诗均写秋蝉,都写了蝉声,一为远播流响,一为易沉之响,特点不同;都撷取了露、风等意象入诗,但兴寄各殊。
D.这两首咏物诗均托物言志,即运用象征等手法,寄意于物,以物抒怀。
王磬《朝天子咏喇叭》、骆宾王的《》均采用了此写法。
答案:D解析:骆宾王的《咏鹅》虽为咏物诗,但未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16.这两首诗中蝉的艺术形象有何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蝉》中的蝉喙如冠缨,饮露栖桐,居高鸣声远扬。
身份高贵,声名远播;是以高洁品格立身的清华之人的写照。
(3分)《咏蝉》中的蝉露重难飞,风多声沉,高洁无人相信。
处境艰难,无人赏识;是含冤莫白、政治失意的诗人的自况。
(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蝉古诗阅读题答案
蝉古诗阅读题答案要做到认真读题目中的每个字,并在原文找出大体范围,就等于答对该题的一半了。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
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简要概括来说: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二、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2、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3、概括文章主旨.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所要表达的主题.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蝉》《病蝉》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蝉》《病蝉》含答案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3-4题。
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病蝉贾岛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
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
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
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
3.下列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李诗以蝉的生活习性起兴,见蝉思己,想象故园荒草齐平,发出宦薄梗泛之叹,结尾烦蝉自警。
全诗以蝉起,以蝉结,首尾圆合,章法紧密。
B.从内容安排看,李诗摹物与叙已并重,尾联已与物直接对话,人与物密合无间;贾诗以叙物为主,全诗虽未着力叙已,但已之情绪明显流露。
C.两诗颔联都着力刻画蝉之形象,李诗以碧树相衬,侧重刻画蝉之声孤;贾诗视听结合,突出蝉虽翼“拆”吟“酸”,但仍有“薄”“清”之坚守。
D.贾诗以“病蝉”为题,主要刻画蝉之病状,突出病蝉遭遇之惨烈。
尾联“黄雀”“鸢鸟”也点明了“病”的缘由,突出病蝉树敌之广。
4.两首诗都托“蝉”以寄意,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两首诗所寄之意有何异同。
【答案】3.D4.(1)同:①两首诗都借蝉寄寓怀才不遇之叹。
李诗中蝉居高而难饱,喻自身才高而薄宦;贾诗虽腹凝露华,但现状却是飞不得,表怀才不遇之感。
②两首诗都托蝉表达了坚守高洁之志的决心。
李诗尾联直抒胸臆,借蝉自警,虽清贫不顺,但依然清高,坚守高洁之志;贾诗借病蝉的“拆翼”“酸吟”喻仕途的坎坷、生活的穷酸,尽管贫贱,仍能不以俗厚而自薄,不坠污浊而自清。
(2)异:①李诗借蝉侧重表达在险恶宦海、无情世道中自身官卑禄薄、梗泛飘泊的愤懑;②贾诗以病蝉自况,感喟自己才高命蹇,侧重表达被“黄雀”“鸢鸟”等险恶势力排挤的哀怨与苦闷。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内容、手法、结构的能力。
D.“主要刻画蝉之病状,突出病蝉遭遇之惨烈……也点明了‘病’的缘由”错,《病蝉》全诗并未明确交代“病”的缘由,“黄雀并鸢鸟”只是“病蝉”所面临的重重危险。
【2019最新】蝉诗词阅读答案-推荐word版 (1页)
【2019最新】蝉诗词阅读答案-推荐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蝉诗词阅读答案
蝉
(唐)虞世南①
垂緌②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③秋风。
【注释】①虞世南:初唐重臣,诗人、书法家。
唐太宗曾多次称赞其人格。
②緌(ruí):古
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③藉(jiè):凭借。
17.读这首咏物诗,你的眼前呈现出怎样一幅画面?请描绘出来。
(2分)
18.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刻画蝉,请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
参考答案:
17.一只蝉落在高拔疏朗的梧桐树上,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不时自在地长鸣,声音悦耳动听,传出很远(2分)。
18.本诗通过刻画人格化的蝉,热情地赞美了那种高洁(高尚或洁身自好等)的人格(2分)。
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古诗蝉练习题
古诗蝉练习题蝉鸣夏日,一阵阵悠扬的鸣叫声仿佛回荡在时光的长廊中。
蝉,作为古代文人最为钟爱的题材之一,被赋予了诸多象征意义。
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无数脍炙人口的古诗描绘了蝉的形象,流传了千百年,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练习古诗作文的机会。
接下来,我们将挑选几首名篇,带领读者一同练习创作,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文采。
1. 李白《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李白是唐代文学巨匠,他的《蝉》一诗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通过黄河入海的景象,诗人勉励读者要追求更高的目标,不断进取。
以此为题,我们可以创作一首古体诗:窗外蝉声不绝,时光如白日逝。
欲寻千里目,当从笔端书。
2. 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杜牧的这首绝句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色和历史变迁,让人感慨万千。
我们可以创作一首现代诗,融入对人民生活的思考:蝉嗡秋夜不寐,思乡悲情难平。
历史长河悠远,新篇人民承载。
3. 白居易《新丰冤》蝉在柳梢愁啼血,离人泪洒鸳鸯袖。
白居易是唐代文学家中最擅长描写生活琐事的一位,这首诗以蝉的愁鸣来写离人之苦,通过形象独特的描写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我们创作一首现代诗,通过蝉唱来寄托自己的情感:缕缕蝉鸣悠悠绕,心事如潮难平抚。
思归之情绵长久,空留泪痕渍衣襟。
4. 唐婉《当名玉》知道你是什么吗?是你!你是“蝉”!唐婉的这首现代小诗,以简短的文字和直截了当的方式给读者带来思考。
我们也可以创作一首现代小诗,用几个简洁的词汇表达内心的情感:蝉声响,呜咽心伤。
月牙升,思君长在。
练习创作古诗,是一种感受古人风采的方式,同时也是磨砺自己写作能力的过程。
通过创作,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的魅力,感悟其中的哲理。
希望这些练习题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体会古人的智慧和文学魅力。
让我们用心去练习,用笔书写,让古诗蝉成为我们创作的源泉和灵感。
李商隐《蝉》《凉思》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凉思
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蝉》首联即议论,“高难饱”既说蝉,又说自己,蝉的鸣叫在诗人看来只是徒劳。
B.《蝉》颔联写诗人五更仍在辛苦撰写疏札,可惜朝廷如同无情的碧树,忠心难上达。
C.《凉思》颔联写诗人永远怀念当时的美好时节,今日重倚槛前不觉时光流逝。
D.《凉思》颈联“北斗”,指北斗星,这里指皇帝驻居的京城长安。
“兼春”,即两年。
16、两首诗里“蝉”这个意象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15、B “五更疏欲断”是说蝉声在五更稀疏,接近断绝,不是五更写疏札。
16、(满分 6 分,每点 3 分,蝉的特点 1 分,情感 2 分)
①《蝉》借写蝉身在高处,不易吃饱,依树而鸣,表明诗人自知仕途漂泊,仍愿清白处世;(3 分)
②《凉思》写蝉停止鸣叫,凉秋已至,时光流逝,表达诗人托身无地、抱负难展的悲伤情怀。
(3 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专题之《蝉》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蝉
(唐)虞世南①
垂緌②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③秋风。
1.读这首咏物诗,你的眼前呈现出怎样一幅画面?请描绘出来。
(2分)答:
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刻画蝉,请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答:
3.垂緌②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这两句,从那些方面写蝉的特点?(3分)
4.垂緌②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这两句,有什么作用?(2分)
5.《蝉》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2分)
6.居高声自远,非是藉③秋风,这两句有什么作用?(2分)
7.居高声自远,高的含义是什么?(2分)
8.流响出疏桐,出的含义是什么?(2分)
9.流响出疏桐,疏的含义是什么?(2分)
10.居高声自远,非是藉③秋风,自和非的含义是什么?(2分)
11.作者借蝉,比喻什么样的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