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讲》期末试题

合集下载

最新高二下学期《唐诗宋词选读》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高二下学期《唐诗宋词选读》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下学期《唐诗宋词选读》期末测试题及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绮.筵(qǐ)旌旆.(pèi)凤阙. (què) 江渚.(zhǔ) 槛.外长江空自流 (kǎn) B.稽.首(qǐ) 霰. (xiàn) 汀.上白沙 (tīng) 纤.尘 (xiān) 扁.舟(piān) C.砧.声 (zhān) 浣.女 (huàn) 朔.漠 (sù) 塞草腓. (féi) 玉箸.(zhǚ) D.草檄. (xí) 天姥. (mǔ) 渌.水(lǜ) 欢谑. (nuè) 啾.啾(jiū)2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是王维和孟浩然,此外还有常建、祖咏、裴迪等人。

他们专写山水田园诗,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

B.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是高適和岑参。

因为他们都有边塞生活的实际体验,所以,其边塞诗成就最高。

C.所谓“盛唐气象”是指在这一时期诗歌中蓬勃的气象,这蓬勃不只由于它发展的盛况,更重要的是一种蓬勃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时代性格。

D.《燕歌行》一诗虽然内容比较复杂,但主旨是十分明确的,这就是希望将军们以国家利益为重,戒骄戒躁,关心爱护士卒。

13.对下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鸣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系磐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A、首四句,作者把纤夫的生活放在商业稠密的背景上,纤夫的形象跃然纸上:挽着纤,喘着粗气,艰难地拖着船逆流而上。

B、中四句重要写纤夫生活条件之恶劣和凄切哀怨的心境。

C、末四句更进一层,写磐石之大,行动之艰难,即使是万人也无法将石头拖至江边,把纤夫之苦推向了极端。

D、全诗朴素自然无刻琢的痕迹,处处以形象的画面代替叙写,层层深入地把诗情推向了极端,不愧为浪漫主义之作。

44.对下面一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4.结合作品分析词的语言特色。
诗,无疑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则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词的语言追求轻灵细巧。诗中所常用的铁马秋风、大漠风尘、长河落日、急湍飞瀑这类词语,在后起的豪放词中或可见到;但被视为词坛正宗的婉约词,为表达委婉细腻的情思,在铸辞炼句时却特别偏爱取资微物。词的语言还追求色彩鲜美。色彩与线条是构成绘画的两大要素;色彩给人的美感,既是最直接、最大众化的,又是最强烈、最独特的。词的语言风格也是多样化的,色彩鲜艳是一种美,本色自然也是一种朴素的美;如果能把握其度,浓淡适中,则又是一种美。
13·试结合作品分析送别诗诃中的“杨柳”这一意象
杨柳,是中国古代送别诗中描写得最多、也是最优美动人、情意缠绵的一个意象。追溯一下最早在诗中写到杨柳、并且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的是先秦第一部诗歌总结——《诗经》中的《小雅·采薇》篇。《小雅。采薇》篇描写的是战后幸存的征人,于归家途中抚今追昔的万千感慨。诗共六章,最后一章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四句,最为后人所称道。杨柳的依依之态和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和谐地交融在一起,使“杨柳”这个意象开始注入了惜别之情的意蕴。汉乐府《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曲。因为杨柳和离别的关系密切,致使《折杨柳》曲也多写离愁别绪。其次,杨柳的意象跟离别联系在一起,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在汉字中“柳”与“留”谐音相近,折柳送别,暗中寄寓殷勤挽留的意愿。宋词中的“杨柳”意象也十分丰富。淇中有的是作为实物来歌咏春天风景或伤春惜春之情的。如晏殊《诉衷情》词中有旬日:“春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但是,宋词中写到杨柳的,更多的还是承袭了唐诗和前人诗中“杨柳”意象的本意,即跟离情结合在一起。这样的例子很多,柳永惜别名篇《雨霖铃》中有名旬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关于送别诗中为什么多写杨柳,归结为两点:一是表示依依惜别之情,二是表示殷勤挽留之意。杨柳已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常用意象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词部分)期末考试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词部分)期末考试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词部分)期末考试试题中国古代文学史(宋词部分)期末考试试题一、默写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词各一首,每首5分,共计15分。

(必须出自《历代文学作品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二、填空,每空1分,共计10分。

1、()是北宋第一个专门的词人。

2、()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打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

3、《词论》的作者是()。

4、宋代词人()因善写“影”而得“张三影”的美名。

5、()是整个宋代词坛词作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词人。

6、()是北宋后期词坛最优秀的词家之一,被公认为“婉约词的集大成者”。

7、()()()()曾得到苏轼的垂青和指导,接受过苏轼的文学影响,被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三、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计25分。

1、“诗庄词媚”。

2、“豪放派”。

3、“漱玉词”。

答案:一、默写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二、填空1、柳永2、苏轼3、张先4、李清照5、辛弃疾6、周邦彦7、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三、名词解释1、诗、词有着不同的风格,庄者,庄严也;媚者,婉媚也.诗庄词媚”是对诗词总体特征的一种概括。

诗:以社会性的群体情感为主;词:以作者个体的自我情感为主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很大差异。

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抒发的大多是作者个人的自我情感。

唐诗宋词习题答案

唐诗宋词习题答案

《唐宋诗词史》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填空1、王维、孟浩然2、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3.张籍、王建4.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5、柳永6、李清照7、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8、李益9、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10、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11.温庭筠、李商隐)12、六对八对13、“吴中四士”14、高适岑参15、《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诗中有画16、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17、苦吟诗人(派)18、独恨无人作郑笺19、赵崇祚《花间集》20、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21、《渔家傲》(塞下秋来)22、《江西诗社宗派图》杜甫23、语言的典雅浑成音调的和谐优美24、清空骚雅25、陆时雍、《诗镜总论》、时带六朝锦色26、“三包”27、边塞诗派、山水田园诗派28、长河落日圆、王维29、豪迈雄放、俊爽飘逸、清新自然30、“七绝圣手”31、元结、顾况32、元白诗派、韩孟诗派33、《珠玉词》、温润秀洁34、恨到归时方始休、白居易35、王绩36、杜审言、崔融37、陈子昂、杜审言、沈全期38、草木本有心、张九龄39、上官仪40、“诗中有画”41、个性鲜明42、沉郁顿挫、新题乐府43、杨亿、《西昆唱酬集》44、杨万里、风趣、奇趣45、雁点青天字一行、白居易46、沈全期、宋之问47、“四声八病”、永明48、《诗薮·内篇》、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49、拗体律诗50、刘长卿、韦应物51、《与元九书》52、郊寒岛瘦53、刘禹锡、柳宗元54、《云谣集》55、民间词、文人之词56、赵崇祚、《花间集》57、晏殊、晏几道58、高适、岑参59、大起大落60、篇制多、好作拗体、以诗入诗61、陈起江湖集刘过陈与义戴复古刘克庄62、贺铸青玉案6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64、赤子之心65、王之涣凉州词66、陈起江湖集刘过陈与义戴复古刘克庄67、贺铸青玉案368、张若虚《春江花月夜》69、赤子之心70、王之涣凉州词二、名词解释1、花间词派花间词派是由五代后蜀赵崇祚所编《花间集》而得名。

《唐诗宋词》期末复习参考题一

《唐诗宋词》期末复习参考题一

08秋《唐诗宋词》期末复习参考题答案-填空题2008年11月27日张伟填空题1、盛唐时期影响最大的两个诗派是以王孟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岑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其中的“王孟”是诗人(王维)和(孟浩然),“高岑”是诗人(高适)和(岑参)。

2、“三吏”、“三别”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代表作,这些诗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被称为“诗史”。

3、中唐诗坛影响最大的两个诗派是祟尚险怪的(韩孟诗派)和崇尚浅俗的(元白诗派)。

前者的代表人物韩愈“以文为诗”的倾向对宋诗影响深远,后者以创作讽喻时事的新乐府著称。

4、白居易的词作《忆江南》其一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脍炙人口的佳句。

5、晚唐词人(温庭筠)被后人称为“花间鼻祖”,他被列为《花间集》中十八位词人之首,入选的作品也有六十六首之多。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南唐词人(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中的名句。

7、建安时期著名诗人(曹操)的《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又称《观沧海》),可以说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山水诗。

8、为山水诗奠定基础的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他山水诗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被历代诗人所赞赏。

9、南朝齐诗人(谢朓)对山水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他的山水名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也历来被人称道。

10、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歌,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描写农村生活的悠然和田间劳动的快乐,都是田园诗中不朽的名句。

11、与沈佺期一起开创沈宋体的唐代诗人(宋之问)的山水诗也很有特色,他《灵隐寺》一诗中的“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写景名句。

12、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风以清淡著称,但他《临洞庭》中的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却气势壮阔。

13、盛唐诗人王维将绘画的技法运用到山水诗的创作中,他的名作(《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唐诗宋词选读》题库

《唐诗宋词选读》题库

《唐诗宋词选读》默写1“风神初振”的初唐诗1、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杜审言《和晋陵早春游望》)2、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3、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5、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6、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7、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8、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9、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0、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1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12、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李颀《送魏万之京》)13、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山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1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15、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16、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17、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高适《燕歌行》18、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茫茫黄入天。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唐诗宋词选读》默写2豪放飘逸的李白诗19、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0、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唐宋词选试题讲解

唐宋词选试题讲解

唐宋词选试题全国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唐宋词研究课程代码:07564一、选择题。

(每题1分)2.韦庄的词集是(《浣花词》)A《》B《浣花词》韦庄其弟韦霭作 C《》 D《阳春集》5.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西湖在(颍州)D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中的“西湖”在今安徽境内。

A.杭州B.苏州C.D.颍州《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6.被称为“今代词手”的是(秦观)DA. B. C.黄庭坚 D.秦观“今代词手”11.南乡子写的是(广东)的风光。

CA.江苏B.福建C.广东《南乡子》D.12.青鸟不传云外信,下一句是(丁香空结雨中愁)DA. B. C. D.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13. 芳心苦(杨柳回塘)这是一首咏(荷花)花的词。

BA.梅花B.荷花《芳心苦》(杨柳回塘)C.柳花D.杨花14.《评本朝乐章》的作者是(. 晁补之)AA. 晁补之《评本朝乐章》B.晁冲之C.D.15.下列是张炎的词的是《解连环》A. B. C. D. 解连环(楚江空晚)张炎16. 王沂孙词集名为(《花外集》)BA.《竹山词》B.《花外集》王沂孙C.《山中白云词》D.《白石道人歌曲》17.姜夔的自渡词是(《扬州慢》)AA.扬州慢姜夔B.河传 (悲切)C.六州歌头D.六丑18.苏轼的记梦词是(《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BA.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B.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C.永遇乐(明月如霜)D.念奴娇•赤壁(大江东去)19.20. 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的作者是(蒋捷)A. 蒋捷《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二、多选题。

(每题2分)1.2. 下列属于北宋的词的是A. B.卜算子(我住长江头)3.下列是辛弃疾的词的是A. B.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C.水龙吟(闹花深处)D.祝英台近(宝钗分)E.4. 沁园春(斗酒彘肩)中(苏轼、白居易、林逋)挽留。

ABCA.苏轼B.白居易C.林逋D. E5.三、填空题(每题1分)1.《忆江南》(春去也)的作者是——刘禹锡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2.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3.陈廷焯称(张先)词为“古今一大转移”。

《唐宋诗词专题》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唐宋诗词专题》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唐宋诗词专题》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唐宋诗词专题》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沈佺期、宋之问的主要贡献是A.开拓了初唐诗的题材 B、使律诗的形式基本定型C、提高了近体诗的格调D、提高了古体诗的格调()2.杨炯是A、“文章四友”之一B、“中兴四大诗人”之一C、“初唐四杰”之一D、边塞诗派诗人()3.刘长卿是A、大历前后的诗人B、初唐诗人C、晚唐诗人D、盛唐时人()4.张籍、王建属于A、元白诗歌流派的诗人B、韩孟诗歌流派的诗人C、山水田园诗派的诗人D、边塞诗派的诗人()5.“温韦”齐名是A、因为他们诗歌的成就相当B、因为他们的词各有千秋C、因为他们的文风相近D、因为他们的诗论观点一致()6.第一个大量创作词的文人是A、白居易B、温庭筠C、刘禹锡D、柳永()7.“花间词派”的鼻祖是A、韦庄B、温庭筠C、冯延巳D、李煜()8.杨万里和范成大属于A、江西诗派B、中兴四大诗人C、江湖诗派D、永嘉四灵()9.“永嘉四灵”生活在A、晚唐五代B、北宋末年C、南宋末年D、北宋中期()10.“晚唐体”的代表诗人是A、杜牧、李商隐B、温庭筠、韦庄C、林逋、寇准D、刘筠、钱惟演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盛唐之音的杰出代表无疑是______和______。

2.“牧童驱犊返,”是的诗句。

3.“山随平野尽,”出自的《》一诗4.“星垂平野阔,”出自的《》一诗 5.大历诗坛上以边塞诗著称的诗人是。

6.“张王乐府”是指、两人的乐府诗歌。

7.词史上的“南唐二主”是指、。

8.“小楼昨夜又东风,”是的词句。

9.“江西诗派”的三位代表诗人是、、。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上官体:2、盛唐之音:3、新乐府运动:4、花间词派: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产生的文化背景是什么?2、岑参边塞诗的“奇“表现在哪些方面?唐宋诗词专题参考答案二.填空题1.李白杜甫2.猎马带禽归王绩3.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4.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5.李益6.张籍王建7.李璟李煜8.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9.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名词解释1.初唐诗人上官仪的诗以唱酬、应制为主,以写宫中景物为多,内容贫弱,感情枯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2015-2016学年度 第一学期《唐诗宋词选讲》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征帆去棹(zh ào ) 痉(j īng )挛 笑靥(y è) 物阜(f ù)民安
B .低绮(y í)户 诤(zh èng )友 蹊(q ī)跷 羽扇纶(gu ān )巾
C .滂(p āng )沱 摈(b ìng )弃 聒(gu ō)噪 悄(qi ǎo )然无声
D .荠麦 (j ì) 怆然(p ò) 酝酿(ni àng ) 憔(ji āo )悴损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雍容 经典 寒蝉凄切 嬉嬉钓叟莲娃
B .阑干 遐思 暮霭沉沉 对此漫嗟荣辱
C .妩媚 寒蛩 良晨美景 回首向来萧瑟处
D .豆蔻 感慨 落日熔金
休说鲈鱼堪脍
3.下面均是摘自宋代词人的词句,请按词人词风选出分类正确的一组 ( ) ①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④纵豆蔻辞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A .①③⑥/②④⑤
B .①②③⑤/④⑥
C .①③④/②⑤⑥
D .①④⑤/②③⑥
4.对下列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宝马调车香满路”描述了有钱人家的奢侈糜烂、寻欢作乐的生活。

B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一句从各个角度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

“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

C .“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表现了元宵欢娱、彻夜歌舞的热闹景象。

D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用一连串叠字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

仅此三句,定下一种愁惨而凄厉的基调。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柳永,字耆卿,初名三变,世称柳屯田。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有《乐章集》。

B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古文学家,世称“三苏”。

诗、词和散文都是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词有《东坡乐府》。

C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

工诗,能文,词的成就最大,被称为“易安体”,风格婉约。

有《漱玉词》。

D .辛弃疾,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兼有清丽、婉约之作,如他的《青玉案•元夕》就是一首婉约风格的作品。

有《稼轩长短句》。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分)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蓣。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注】晋陵,即今江苏常州。

黄鸟,即黄莺。

绿蓣,指水中浮萍。

古调,在这里指陆丞作的《早春游望》。

淑气:温和之气。

(1)结合诗句,简要说说早春“物候新”的表现。

(4分)
答:
(2)诗歌抒发了什么感情?又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6分)
答:
(3)本诗中最能揭示主题的词是,作者在本诗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是(4分)

(4)明代胡应麟称“初唐五言律‘独有宦游人’第一”。

请就第二、第三两联的写景特色写一段鉴赏性文字。

(6分)

(16分)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①辞凤阙②,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①牙璋;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

②凤阚:皇宫。

①西京:长安。

②龙城:泛指敌要塞。

③百夫长:泛指低级军官。

(1)以《从军行》为题的诗很多,例如写的《从军行》,首句是,。

(2分)
(2)第三联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描写战争场面的?写出了战争的什么特点?(4分) 答:
(3)最后两句采用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4)开头两句写边报传来,激发了志士的情感,请各用一句话简评诗中“照”和“自”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2分)
答:“照”字
“自”字
(5)简要赏析“雪暗”和“风多”这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2分)
答:
(6)这首诗采用了跳跃式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再跳到又一个典型场景。

这样的结构安排至少有哪两方面的作用?(2分)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15分)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㈠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⑵“微霜初渡”“树色催寒”两意象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

(5分)
㈡(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3分)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3分)
五、阅读辛弃疾《丑奴儿》,完成题目。

(24)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㈠⑴这首词运用了的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字。

(4)
⑵作者在“识尽愁滋味”后为什么反倒“欲说还休”?(4)
⑶作者为什么在“欲说还休”之后忽然“却道天凉好个秋”?(4)
㈡(1)辛弃疾是我国南宋著名词人,与北宋的被后世称为"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又因为他和都是山东济南人,所以史称"济南二安"。

(4分)
(2)有人说上下两阙中的"愁"不是一个"愁",你是否同意?为什么?试作简要分析。

(4分)
(3)分析下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效果。

(4分)
六、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①。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②。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据说鹧鸪“生不辞巢不别群”,其呜叫声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

②杜宇,即杜鹃,又名子规。

相传它的叫声近似人语“不如归去”,又有“杜鹃啼血”的典故。

(1)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5分)
(2)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又各有特点。

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由。

(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