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读书笔记
简约至上-读书分享
如何组织
只强调一两个重要的主题 分块 是非分明 分层
无组织
重点过多
有效组织
是非分明
简单的组织模式具有清晰的界限 重复交差最少的分类方法 多找用户询问他们的分类方法
分层
尽可能使用较少的层,内容越复杂,所需的分层反而能少些 考虑把某些基本元素放在常规背景层,因为一个元素很难放在两个层里 尽量让任意两层之间的差别最大化 对于相对重要的类别,使用明亮、高饱和度的颜色,可以让他们在页面上更 加突出 对于同等重要的类别,利用感知分层技术,使用想动的亮度和大小,只有色 调区别; 检验设计成功方法: 眯起眼睛来观察屏幕,看是否能区分出不同的层。 感知分层技术:利用相同的属性把同一类事物 放在一起,一般通过颜色来区分比较容易实现。
创造简单用户体验的秘诀就在于把复杂性转移到正确的地方,让用户 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简单之美。
细节决定成败
简约,给用户留出 想象空间,更简单, 更好的体验在客户 脑海中!
谢谢!
巧妙隐藏,换句话说,首先是彻底隐藏,其次是适时出现;
如何转移
转移是一种“骗术” 向移动设备的转移是一次“删除”、“组织”、 “隐藏”的过程 复杂的事情交给程序而不是用户
移动平台与桌面平台间的转移
移动平台 可以拍摄任何景物 输入少量文本 很难加快数据传输速度 显示少量信息 保存适量信息 随时随地使用 能够精确识别位置和方向 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其他设备 桌面平台/笔记本 只能拍到用户(通过网络摄像头) 输入大量文本 能适当加快数据传输速度 显示大量信息 保存大量信息 只能坐下来使用 智能在某种程度上标识位置 通过有线和无线网络连接到其他设备
交互式设计四策略
删除
组织
隐藏
转移
读书分享 交互设计4策略
读书分享交互设计4策略
交互设计是指设计师通过分析用户需求和行为,在用户与产品之间建立有效的交互方式。
下面是四个交互设计策略:
1. 用户中心设计:将用户置于设计的中心,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以此为基础进行设计。
通过用户研究、用户测试和用户反馈等方式,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并将其融入到产品设计中。
2. 简化设计:简化设计是指通过减少复杂性和冗余,使产品界面更加简洁和易用。
通过删除不必要的功能和信息,优化用户体验。
同时,使用明确的指导和提示,帮助用户快速了解和使用产品。
3. 可预测性设计:可预测性设计是指在设计中遵循一致性和符合用户的认知方式。
通过保持界面的一致性,用户可以轻松地预测和理解产品的功能和操作方式。
同时,采用符合用户认知方式的设计元素,使用户能够快速上手并使用产品。
4. 反馈与引导:在交互设计中,及时的反馈和引导对于用户体验非常重要。
通过提供明确的反馈信息,让用户了解他们的操作结果和状态。
同时,通过引导用户的操作,帮助他们完成任务并避免出错。
交互设计的四个策略包括用户中心设计、简化设计、可预测性设计和反馈与引导。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
精选《简约至上》读后感600字
简约至上读后感600字
书中重点介绍了简单的四个策略删除、组织、隐藏、转移。
读完后我觉得这些策略总结起来就是抓重点,首先要明确重点用户,设计过程中要重点考虑的是主流用户的核心需求,主流用户即那些必须使用软件来完成某项任务的人,不是那些技术尝鲜者等其他用户,其次要关注主流用户的核心需求,他们在使用过程中最关注什么,最希望做什么,不想做什么,然后通过删除没价值的功能,通过适当的组织方式将主流用户焦点引导他最关注的事情上,通过不同的隐藏方式保证主流用户注意力不被不常用的功能分散,最后区分好哪些操作让用户完成哪些操作让计算机完成,这样最终给用户提供一种简单极致的体验。
另外,书中也提到如果把简单作为策略,那就要推销体验,而不是产品。
这也意味着体验的其他方面,比方客户效劳、退货、维修和更换,也都必须容易。
读完这本书虽然有一些收获,但是总体感觉比较一般。
书比较水,一页文字,一页图片,字体非常小,翻译也很一般,书中的内容很散,没有逻辑性。
在看到一些有意思的内容,想深入了解的时候,发现戛然而止,没有解释缘由,只是浅尝辄止而已。
我觉得这本书随便翻翻就行,不值得深究。
摘抄:
如果你设定了一个极端的目标,你的产品就能随着时间推移越变越好。
不要尝试说服别人,听他们说,让他们自己判断,让他们自己成认问题。
简单的四个策略:
删除——去掉所有不必要的按钮,直至不能再减
组织——按照有意义的标准将按钮划分成组
隐藏——把那些不是最重要的按钮安排在活动仓盖上,防止分散注意力
转移——只在遥控器上保存最根本功能的按钮,其他控制功能通过电视屏幕上的菜单、语音或手势来实现,从而将负责性转移到电视。
简约至上读书心得5篇
简约至上读书心得5篇简约至上读书心得5篇简约至上读书心得1这本书篇幅很短,但几乎每一页都值得细细思考,所以读的很慢。
尤其在讲简约交互式设计四策略时,每一个点,如果结合一些产品思考,感受会更深。
譬如作者写的「转移」策略,我归类为:同一个产品不同设备之间的功能转移;用户与计算机的任务转移;产品中功能之间的转移。
其中,用户与计算机的任务转移,就是要我们辨别计算机和用户的擅长之处,并将任务合理分配转移给计算机和用户。
比如:用户擅长控制结果,设定目标和制定规划,辨别信息,在少量数据中发现规律,在包含少数项的列表中选择,估算,想像;而计算机则擅长执行程序,精确计算,存储和检索信息,在大量数据中发现规律,对大型列表排序和筛选,度量,交叉引用详细信息。
用户指挥,计算机操作,就会给人简单的感觉。
具体结合了一些案例思考,有兴趣可以往下翻。
第一章话说简单简单源自专注。
明确自己的目标,更容易迷途知返。
必须先专注,明确核心用户群体,核心战略要求,核心问题,去协调各种意见,才能做到简单。
第二章考虑用户一、为什么?1.设计的时候弄清用户真正的使用目的。
2.以用户为导向统一各方共识,减少设计阻力。
二、怎么做?3.用户调研:去真实的用户使用环境考察。
不同的环境,有影响用户体验的不同因素。
4.三种用户:专家用户:喜欢探索,占比少随意用户主流用户:有明确的使用目的,使用产品就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为主流用户设计5.主流用户希望自己掌控起来容易、可靠、迅速。
6.关注核心行为,并且从用户的视角把它描述出来。
用户体验地图。
7.利用故事描述用户体验,尽可能细节。
要简短:通过一个小故事展示每一个需求点,并确定满足该需求的核心功能;为故事增加细节。
要具体:描述用户具体行为而不是单纯介绍用户性格。
要真实:一个特定的故事可以组合不同的元素,可以糅合不同情节,即便不是真事也要让人觉得真实可信。
8.故事的组成要素:谁、为什么(角色)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环境)做什么,做的怎样(情节)9.设计的简单意味着追求极端的目标10.洞察力:从故事中、用户调研中洞察用户真正的需求,将需。
简约至上
《简约至上》是英国的交互设计师Giles Colborne 写的一本小书,说小是因为书很薄而且每篇文章都很短,但字字精彩。
书的内容和排版就是简约设计非常好的案例。
以下是我读后觉得很棒一些摘要,与大家分享。
简化交互设计的四种策略:删除——去除所有不必要的功能,直到减到不能再减组织——按照有意义的标准将功能划分成组隐藏——把那些不是最重要的功能安排在不显眼的地方,避免分散用户的注意力转移——将高级功能转移动另一个地方,转移复杂性另外十点1、简单就是感觉在掌控一切。
2、要方案,不是流程。
如果一个小的变化导致了复杂的流程,就应该退一步去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3、选择有限,用户反而更喜欢。
因为过多的选择会让用户无所适从。
4、删除多余文字的三大好处:1) 重要的内容“水落石出”2) 消除了分析满屏内容的麻烦3)读者会对自己看到了什么更有自信5、复杂性是相对的,对于用户擅长的事情,往往就变得简单。
6、创建简单用户体验的秘诀就在于把复杂性转移到正确的地方,让用户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简单之美。
7、简单的体验应该为用户留出足够空间,让他们能够想象到当前正在做的事情同样也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8、对一个产品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可信的环境(故事中的时间和地点)2)可信的角色(谁和为什么)3)流畅的细节(什么和怎么样)9、不要匆忙着手设计。
理解核心问题需要时间。
10、想吸引大众,必须要关注主流。
专家想要的功能往往会吓倒主流用户。
提到简单,可以把用户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专家型用户他们愿意探索你的产品或服务,并且会给你提出各种改进建议。
他们希望看到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前所未有的技术。
即便拿到的是一个从未见过的产品,他们也会摆出专家的态度。
换句话说,他们舍得花时间研究新产品,探索产品的新功能。
如果你是造手机的,他们就是那些想要浏览手机的文件系统,哪儿都动一动的人。
不过这类用户总体上占少数。
第二类是随意型用户他们可能使用过类似的产品或服务。
《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读后感_2500字
读完了,这本书是锁碎的时间读的,每天吃饭的时候看个支言片语。有些细碎,读的不是太谨慎。就没有去在每个章节做笔记和总结。不过,我喜爱在读完一章之后看一看别人的评论,放下自己的片面理解,看看别人的看法,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开掘到书中的亮点不同,看别人的评论很有意思,也能收获意外的惊喜。相对来说,我自己不太喜爱评论,总感觉读了个片段,理解的还不够深,怕随意的言论太过草率。说白了,还是个小白,没有底气,也没有评论的资格。不敢评论,是因为我知道,我不是个专业的产品,也没有交互方面的根底。这本书是我对我来说,是交互方面的第一本书。算是启蒙本。当时选中他也是偶然,或许也是势必,可能我天生懒散,简约两个字让我产生了共鸣,所以我确定读它,天经地义的,它成了我午饭桌上的调味品。说起简约,之前有个挚友闲聊时说过一句话,他说,人,普遍有惰性思维。怎么偷懒怎么来,怎么简洁快捷怎么来。当时我们在探讨一些工作上不怜悯况的应对与解决方式,被他这么一说,细细一想,我还真是,不觉得有点为难,想着想着,就不禁自己笑了起来。。。我是真的懒。我觉的简约至上,是有道理的,此时此刻社会很急躁,节奏很快。有好多的事等着我们去做,忙的头晕眼花,在成片成片的应用中,假如还要花时间去学习,怕是不乐意的。大局部应用,应当为用户供应便捷,而不是去增加负担。我们供应的应用应当解决问题,或分担用户工作量。我们应当多问问自己,假如我是用户,我为什么要用这个软件?而不是我要研发一个多炫多酷,功能有多少多少的应用。给一个自己一个用户应当运用我们的应用的理由!那,我们就起先思索,围绕我们的产品的定位,找出客户可能会运用我们产品理由。那么我们从哪些方面起先呢?第一个思索的理由是什么?是我们的应用能省钱?是我们应用的更快?是我们的应用能抢要票?还是我们的应用能供应你平常看不到的视频?可能不同的类型,围围着产品的定位,能想出不同的理由,那是亮点。是的,每个运用理由都是亮点。但其实,不管什么定位的产品,什么行业的产品。都有一个共性,可以放在第一个思索位置上。不是想亮点,而是先擦掉污点。我们的产品,首先!有没有给用户增加运用负担!嗯,一边听主播唱歌一边写还是有点影响,算了,想到什么写什么吧。是的,负担。每个设计出来的产品就像产品本人自己的投影。那么我们在相识一个人或接触一个人的时候,外貌会起到第一做用,别否认,看脸的世界,你懂的。唉,伤心,想起了单身多年的自己。。。。。一个应用?一个产品也看脸?当然,也是确定的。拖拉机和小桥车,你要哪一个?那么应用的外貌是什么呢,做为这个产品的上帝,我们要如何捏造一个美丽的产品。首先,要给人第一眼看上去,干净,干净。去掉那些多余的东西。突出主题。首先,剃胡子,怎么剃呢?眼睛眯起来,离远点,找一找朦胧美,把那些眯上眼一看就像一根根杂乱的黑色胡须先去掉。一般这些都是些排版杂乱的按钮,小的链接文字,一撮一撮零碎的看似有用确没不常用的下拉选项或者输入框。是的,是剃胡须,不是剃头发。头发我们要用梳子梳好,扎起来。嗯,emmmm,分不清头发和胡须的话,就抓住一根毛发问,嘿,我为什么要留你,把能想到的理由写下来。然后把这些理由排列比照,理由少且不重要的,那就是胡子,那就删。哦不,是剃!在剃完胡子之后,梳头,扎个马尾。我们把功能想同的放到一起。可以是下拉,但别弄开多层,终归柔顺的秀发和麻花头。还是柔顺的更招人喜爱,那种一层套一层的下拉菜单。就像打了结的麻花一样。让人头大。梳理好头发之后,我们要打些粉底,一白遮百丑,用一些光明的暖色,奶白,月色下的奶灰,阳光下的太阳橘。都是不错的颜色。别弄太多颜色。花了脸,总不好看,浓装淡抹。这里讲的,是指应用的背风光之类。主色。当然了,主色别用太多,你想象一下一个黄皮书的头,白皮肤的身子,黑人的四肢那是什么感受,就知道了,尽量统一。不然那玩意做出来,另猫做呕都是可能的。剃完胡子〔删,梳理好头发(集,也打上了与肤色相配的粉底(统一色调。之后,我们首次见面的面状就算筒单的打算好了,视觉交互告一段落。那么,在脸这一块,在有什么哪,对,脸上有嘴,可以沟通。当用户向你打招呼的时候,你会露出一口整齐的牙齿,牙齿相对肤色明显不同。就像下拉,层级,我们的颜色要与背风光不同一样。讲道理,假如你的牙黄的接近肤色。。嗯,多半是会扣分的。这里也一样。说话,沟通。而产品的与用户的沟通是什么,最常用的就按钮,最熟识的就是点击事务啦,经过事务啦。!click hover tap move事务许多,自行体会。呐,假设,用户是人,产品抽象成人,看到了第一眼。印度不错,干净干净。那么,一个生疏人第一次可能不会怎么样。只是简洁的问侯,然后你露了牙,嗯,牙整齐一目了然,可以,加分。但一个骨灰用户,就像你的老挚友,他会摩挲一下你的脸,鼠标经过事务。一摸,唉呦我操,小脸又滑了,经过事务。嗯,想成脸上的。或者,长抚,悬停事务。我靠,脸红了,意外惊喜,弹出了一个新内容。原来白的此时此刻红的,就像悬停弹出新内容。还有,想歪的同学自行面壁。呐,这里就对平凡用户和骨灰用户做了区分,平凡用户只是打招乎。计算机上最常见的沟通打招呼,就是点击事务。你理貌的露了牙,和笑容。展示根本的常见的,功能,供应或展示给平凡用户。但是老用户,熟了,会毛手毛脚,那就会有一些不常用但是可能会用的功能。或者说被隐藏的功能。给老用户,比方胖了,脸红。删,整理,隐藏,就到这了。妈耶,困的不要不要的。。。不写了不写了。。。还有别的颜色引导,规那么引导就不写了,也许能串起来了。嗯,算是理解了,加油,用粗糙抽象的话描述学到的学问,并总结揉合,才是真的学到。生搬硬套谁都会,常试用自己的故事讲出来,把专业的东讲的简洁,才是真的学到了。原来还写到视觉负担,平凡用户,专家月户的见解时,还想到了运用本钱学习本钱。然后在运用负担和运用者的学乙,一本钱这一块想到了某个另猫作呕的工程后又忍不住去拿那个工程做反面教材写。后来想想还是删了。终归可能会对别人造成影响。自己成长就行。晚安,好梦,第七次读后感。耶,又干掉一个小册!
简约至上读书笔记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第1章话说简单1、【简单是极具破坏性的策略】:越简单易用的产品越能够为大众所接受,更能赢得用户,适应性更强。
2、【所有不必要的功能都是要付钱的】:我们渴望简单,却被复杂的产品吸引,是因为“夸耀效用原理”:人们喜欢自己被包围在不必要的功能中,但用户会渐渐地对你的产品越来越不满意,因为增加的复杂性导致他们很难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功能。
3、【说明不会让事情变简单】:说明书、操作向导企图告诉用户这个东西很简单,而用户只想拿过来就用,借助这种额外的东西不可能营造出简单的用户体验来,用户只会觉得又多了一件事要做。
4、【寄希望于用户学习是不可持续的】:在最大的压力下,用户需要最简单的方案。
复杂的代价不仅是学习,还包括知道在压力下放松自己,要做到这点需要经验和更多的训练。
5、【简单主要考虑大多数用户的体验】:即不同人在不同情形下都感觉简单。
6、【简单并不意味着最少化】:简单的特征和个性应该源自你使用的方法、所要表现的产品,以及用户执行的任务。
第2章愿景:一张蓝图绘到底1、【简单源于专注】:明确自己的目标,更容易迷途知返。
2、【起点往往是一堆纠结的想法】:当你纠结于某个设计时后退一步想想用户真正要干的是什么。
3、【所有人都需要跳出自己的圈子】:当有很多人参与到设计中时,把所有利益相关方的目标都统一到最终用户身上,通过共识构建愿景,减少阻力和争斗。
4、【产品使用环境是观察用户的最佳地点】:我们无法控制用户使用软件的环境,必须使设计适应各种环境的干扰。
5、【即便一个产品用了很多年,用户类型的标签也是不会变的】:用户分三种,主流用户占绝对的主体地位,专家型和随意型用户只是少数派。
需忽略专家型用户的声音,因为专家型用户想要的功能太复杂,简单的体验是主流用户所喜爱的,想设计简单的产品就得为主流用户而设计。
6、【品牌不是标志,而是体验】:产品必须符合它们的品牌定位,从实用性、情感和价值观去认识品牌,去设定愿景,保证你的设计既简单又有特色。
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
阅读感受
在我看来,《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书籍。它 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设计方法论,还引导我们反思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 可能存在的问题。它强调的不仅仅是简约,更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入理解和尊重。
阅读感受
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它所传达的理念与现实生活的紧密。书中所提到的策 略不仅适用于数字产品的设计,同样也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无论 大家是产品设计师、开发者还是服务提供者,都可以从中获得启示和指导。
精彩摘录
删除是交互设计的第一策略,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策略。在交互设计中,删 除不必要的元素和信息,能够让用户更加专注于最重要的部分,从而提高用户体 验。书中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来说明删除的重要性:“当我们购买食物时,我们 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包装简洁、一目了然的产品,因为它们更容易让我们了解产品 的内容和价值。”这个例子让我们理解到,删除不仅仅是一种简化设计的手法, 更是一种提高用户体验的有效方法。
阅读感受
组织的层级结构:通过合理的组织架构,将信息按照逻辑关系进行分组和排 序,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阅读感受
反馈与引导:在产品中加入适当的反馈和引导,使用户能够明白他们在做什 么以及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阅读感受
通过这四个策略,我们可以将产品的复杂度降至最低,同时保持其核心价值 和个性。这对于提高用户体验和降低开发成本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在书中详细阐述了四个关键策略,帮助我们实现简约但不失个性的设计: 去掉绝对必须的元素:这并不是要我们盲目地删除所有非核心元素,而是要 我们认真分析每个元素的存在必要性。只有那些对用户真正有价值的元素才应该 被保留。
阅读感受
隐藏不常用的元素:有些功能可能并不是经常被使用,但却是产品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对于这些元素,我们可以采取隐藏的方式,当用户需要时再通过简单 的操作将其展现出来。
设计师读书笔记之《简约至上》
设计师读书笔记之《简约至上》这是一本经典之作,很多设计师都做过笔记,但流水账一般罗列重点很容易被遗忘,我的笔记更多的是挑选一些重点、用现有的网站或APP来举例解释,帮助大家快速理解并记忆。
这本书的作者是Giles Colborne,他是一位有着二十多年经验的交互设计与可用性专家。
这本书用三个重点来概括:为主流用户而设计简约却并不简单简约四策略:合理删除、分层组织、适时隐藏、巧妙转移接下来详细分析一下这本书里的内容一,为主流用户而设计在本书中,根据用户本身所属的人群,将用户分为三种类型:随意型用户:可能使用过类似产品,使用新产品的意愿不强烈,除非你的产品足够简单,他们才愿意一试,这类用户非常少,大约占20%主流用户:他们因为要完成某项任务而使用你的产品,他们会掌握一些重要功能,但却永远不会产生学会所有功能的想法。
这一类用户占多数,大约70%专家用户:他们愿意花时间研究新产品,探索新功能,提出建议来改变。
这一类用户占少数,大约10% 而在《About face 3交互设计精髓》一书中,根据用户的体验水平,将用户分为:新手用户:顾名思义,刚接触一个产品并不熟悉的用户,所有用户都从这里开始。
中间用户:对产品已经熟悉的用户,仅使用重要功能,大多数用户会停留在这个水平专家用户:对产品深入使用并有着高要求的用户,少数用户会成为专家用户。
下图展示了三种用户的使用曲线(以轻页网站为例)更形象一点的举例:例如滑雪者,新手用户甚至不懂得如何使用滑雪板;而中间用户能滑的很不错,并经常滑雪;而专家用户希望有更刺激的垂直滑道、障碍滑道。
在一款产品中,新手用户很快会成为中间用户并停留在中间用户,只有少数人想成为专家用户,就像大多数人认为滑雪就是一项户外娱乐,会玩即可,以成为滑雪高手为目标的人又有多少呢?这两种用户划分同样正确,只是适用于产品的不同阶段,比如当你还在做产品调研的时候,你应该研究你的主流用户是那些;而在用户使用产品之后,你应该研究如何让你的新手用户更快成为中间用户、以及如何为中间用户优化产品;至于专家用户,忽略就可以了。
简约至上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
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
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结合现代的金字塔学习理论和遗忘曲线。
我们对于经典书籍的一次性为知识获取其实是非常有限的,时隔多年,我打算将交互设计界公认的好书,再读一遍,好好学习。
边际效用累加
如果你是赛道上唯一的选手,那么足够好就行。
但多数情况下,我们都面临激烈的竞争,这个时候,边际效用——细节,就变得重要了
细节并不是细节,他们构成了设计。
删除
美国专门从事跟踪IT项目成功或失败的群为机构Standish Group曾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称64%的软件功能,用户从未使用或极少使用。
实体行业和软件行业有一个巨大的差异
实体行业简单的产品,成本低。
软件行业简单的产品,则往往需要更复杂的设计逻辑。
简化设计最明显的方式就是删除不必要功能。
不要等着别人不分青红皂白,无情的删除最有意思的功能,要总览全局,保证只交付那些对用户体验而言,真正有价值的功能和内容。
沉没成本误区。
这部分功能的成本已经付出了,要根据保留他的成本和价值来权衡。
欧
永远不要觉得去掉是一种浪费。
要想着重新做一个功能我们还会保留他吗?
不要假如,不要万一,用数据说话,如果用户不用这个功能,是否有可替代的功能,会导致多严重的后果。
简约至上读书摘录学习笔记
《简约至上》读书笔记一、知识体系及思考第一章说话简单•复杂的产品不可持续,设备、应用、服务发展的趋势一定是越来越简单•功能越多,越难发现真正对用户有价值的东西•标签、说明要少用,是一种冒充的简单,大多数用户不会看使用说明•复杂的设计,用户在高压、紧张的情况下更容易出错•简单并不意味欠缺或低劣,而是指任何无关的要素都应该剔除(越简单,越高级,越需要考虑全面)第二章愿景:一张蓝图绘到底•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可以后退一步,思考用户在这里真正想干什么,并为此提出真正简单的设计方案•所有利益相关方的愿景就是满足用户的真正需求,在这个前提下需要整合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减小摩擦,但不要一味的接受与折中,而是要让各方达成共识•到用户实际使用产品的场景中去体验,实际调查经常会改变设计思路,用户实际使用的场景并不一定是你想的那样,在实际场景中观察什么因素打断了用户正常使用产品的过程,在家里、在公司、在户外,你的设计必须能够适应各种干扰•用户分为三种:专家型用户是愿意探索产品,愿意花时间研究产品与功能的用户,这一类用户总体上占少数;随意型用户的学习意愿不强烈,不愿意接触全新的功能,除非这种功能足够简单,这一类用户也比较少;主流用户使用产品的主要目的是完成某项任务,会掌握一些重要功能的使用方法,但永远不会学会所有功能的。
这三类用户的标签基本不会变化,不会相互转换,因为用户受性格、态度、个人习惯的影响更大。
(专家用户什么功能都会掌握,主流用户只掌握重要功能,随意型用户只掌握少量功能)•专家用户会追求主流用户根本不在意的功能,体验不到主流用户遇到的问题,这些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都太复杂了,因此要忽略专家型用户的想法•为主流用户而设计,主流用户首先想要的是能够完成任务,并且可以操控过程,获得靠谱的结果,同时害怕做错什么,只要合适就行,不会要求什么时候都特别完美,刨根问底•简单的用户体验是初学者、新手的体验,或者是压力之下主流用户的体验•思考用户更深层次、感情上的需求,并为此而设计•简单意味着用户可以掌控自己使用的产品、结果,并且掌控起来容易、可靠、迅速•关注用户的核心行为,并从用户的视角通过讲故事(简单、具体、可信,包括环境、角色、情节要素)的方式把行为描述出来,关注用户的核心使用场景,不要漏掉关键环节(这里所说的故事就是本章说的愿景)•设计简单的体验意味着追求更极端、更高的目标•尽可能用简单的话描述你的想法,这样可以帮助聚焦核心问题,有利于用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真正伟大的人还会继续前进,直至找到问题的关键和深层次原因,然后再拿出一个优雅的、堪称完美的有效方案(前提是知道为哪种用户而设计,目标是发现用户深层次需求与目标,实现方法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描述用户的愿景,理想效果是简单、完美、优雅)第三章简约四策略•只要做出改变意味着会给用户带来不适应,开始的数据很大概率会下滑,这个时候需要评估能够承受多大的损失,如果新设计是合理的,那么数据曲线会重新提升•寻求竞争优势有三种方式:差异化、低成本、专一某一细分人群或市场•改变分成三类:速效方案(快速生效)、基础方案(会产生巨大影响或让其他改变更容易)和战略方案(让产品与公司战略及愿景统一起来),需要在这三种改变中寻求平衡,改变要从小到大不断积累,让用户注意你们在关注这个问题•边际效应:把整个过程分成不同的环节,每个环节提升一点,整体就会有巨大的提升,因此要注重每一个细节设计•简化策略包括:删除(去掉所有不必要的按钮,直至减到不能再减)、组织(按照有意义的标准将按钮划分成组)、隐藏(把不重要的功能隐藏但保留入口)、转移(将复杂性转移到其他设备上)(改变要从细节着手,细节优化会带来整体的优化)第四章删除•删除多余的设计可以让设计师专注于解决核心问题,同时让用户更好的完成自己的目标•简化设计最明显的方式就是删除不必要的功能•与新增功能相比,用户更关注基本的、核心的功能的改进,找到产品中用户最核心体验的东西(主流用户更关注核心功能的使用体验)•删除做的不是很理想的功能(具体功能具体分析,基础、重要功能进行优化,耗时耗力、数据不好的可以思考删掉)•不要用“假如用户...,所以我们要加....”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这样任何功能都可以加上去,而是应该思考用户真正关注,使用频率更高的功能(不要随便猜测用户可能会怎么样,可能不会怎么样)•听用户的意见但不要随便听用户的想法就加什么功能,而是应该综合考虑整个产品的功能与价值,设计师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用户真正的需求然后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如果一个小变化导致了更复杂的流程,那就应该退一步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或者直接砍掉•消除用户可能出现的错误是简化的重要途径•去掉分散用户注意力的视觉元素(文字、色块、按钮、分割线等),降低视觉上的信息混乱•去掉多余的选项,用户喜欢有限的选项(3-5个)•去掉让用户分心的信息、提醒等,不要影响用户正常任务的执行(不重要的事情尽量不要用弹窗、引导的提醒)•向用户提供一个系统推荐的默认值,减少用户选择的时间,真正智能的系统会关注用户在做什么,然后预测用户接下来的行动并提供聪明的默认值•简单的用户体验不会强迫用户去做选择,而是应该由设计师来替用户选择(做可用性测试,如果两个方案差距不大则说明都没有明显的缺陷,选择一种上线即可)•删减文字:引见性文字(客气的欢迎话术)、不必要的说明文字与解释文字•删除的前提是保证基础的用户体验,给予用户操控感,删除过多会让用户失去对产品的掌控,变得迷茫沮丧(核心思想:让用户聚焦核心的、有价值的功能与体验;需要删除的东西:多余的功能、体验不佳的功能、多余的操作流程、用户出现的错误、多余的视觉元素、多余的选项、多余的提醒、多余的文字)第五章组织•按照某一维度(颜色、层级、位置、时间、空间等)对信息进行分块处理,每个模块里的信息遵循7加减2的原则,尽可能的减少信息模块•按照用户的行为对信息进行组织,将整个流程分成不同的模块,尝试精简模块或模块内部的信息•从用户的角度对信息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要符合用户的一般认知•搜索结果中的信息要经过有序的组织•信息布局原则:信息布局要清晰明了,可以利用网格系统对齐各个视觉元素,需要注意重要的元素要放大突出,相似的元素放置在一起,通用的设计元素(导航等)要放在用户熟知的位置•信息分层原则:内容越复杂,分的层级需要越少;让两个分层之间差别明显;重要的信息层级要突出;相同的信息层级在某些属性上保持一致,让用户感知到属于同一层级(按照某一维度(需要符合用户的一般认知)去对信息分层/块处理,然后按照上述的两大原则处理信息)第六章隐藏•隐藏是在用户和功能之间设置了一道屏障,避免用户分散过的注意力在不常用的功能上•隐藏的那些主流用户很少使用,但又不能缺少的功能,例如设置里面的功能•用户可以自定义的功能一定要足够简单、方便,不能扔给用户过多自定义的选项,自定义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渐进展示:核心功能加扩展功能,一般状态下只展示核心功能,用户可以点击后查看更多复杂的功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阶段展示:随着用户逐步深入界面而展示相应的功能,例如搜索刚开始只展示搜索框,结果页才会展示筛选功能•适时出现:一些功能在用户需要的时候再适时出现,选中文本后出现的搜索、复制等快捷功能•隐藏后需要给用户留下功能的提示与线索,例如文字、图形标签等(标签的位置比做的明显更加重要,要放在用户视线容易到达的地方,所以搜索历史的展开紧跟在气泡后面更好)(删除不必要的,组织要提供的信息,隐藏非核心的信息,具体包括渐进展示、阶段展示、适时出现、提供线索)第七章转移•把正确的功能放到正确的平台或系统当中,例如把遥控器的复杂功能转移到屏幕上的功能菜单里•在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进行转移,发挥出不同设备的优势,让重要的功能在合适的平台上简单快捷,而将复杂的功能转移到更加适合的平台,例如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的关系,智能手表可以记录信息,处理信息还是要到手机•多个设备之间的数据、功能要共享,减小隔阂•有些场景下(规划游玩行程等)可以将完成任务的工作转移给用户,发挥用户思考的优势,比单纯的系统提供方案更加合适、人性化(系统的智能推荐有时候对于用户来说并不一定是最优选,这个时候需要考虑是否要让用户自己来进行选择)•系统提醒需要考虑规则与礼仪,在合适的场景下出现提醒。
《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读书笔记
《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简评:简约的四个策略是:删除、组织、隐藏,转移。
删除不必要的,组织要展示的,隐藏非核心的-重新规划布局,设计要转移的。
A删除的目的就是聚焦,找到焦点,删除不必要的,达成主流用户目标的核心体验。
B组织的精髓就是只聚焦一、两个重要的功能,因为多了就不聚焦了,用户就凌乱了,而且重点不突出。
体现在:内容组织、布局组织、分层。
C隐藏的目的就是减少不重要功能对主流用户的干扰。
隐藏的关键就是:隐藏不常用但不能少的功能、不对主流用户而是对专家永华提供自定义功能、不关注时看不到,需要时可快速找到。
D不同平台、不同设备以及用户和计算机之间功能的协作规划,把正确的功能放到正确的平台或系统组件中。
读书笔记:首先讲删除,删除的目的就是聚焦,找到焦点,删除不必要的,那么什么是焦点呢?达成主流用户目标的核心体验。
这里包括了两个要素:一个是用户,我们做产品要区分目标客户,关注主流用户,而不是专家用户;另一个是高优先级的、高需求的目标功能,这是核心,因此繁琐的流程不是核心、不必要的功能不是核心、残缺不全的不理想功能不是核心,更不要说视觉上的干扰更不是核心了。
该删除的干扰用户的减速带总结如下:>减少选择项,降低用户的决策负担●选择合适的默认值●删除不必要的选项●简化选项设计,消除会产生错误的设计>删减文字●删除引见性文字,开门见山●删除不必要的说明,突出主要内容●删除繁琐的解释:描述要精简,减少冗余的描述说明●使用描述性链接,如标题本身作为链接比在标题下添加描述性文字链接要清爽。
●精简句子:文字需要简洁、清晰、有说服力>精简界面设计●简化布局,分清主次●去掉重复的链接●精简按钮和链接的样式,让人容易区分哪些能点哪些不能点●减少广告位和广告数量,避免干扰用户>减少视觉混乱●使用空白或轻微的背景色来划分页面,而不要使用线条,因为线条在前景上,相对背景来说,前景会更多的吸引人的注意力●尽可能少使用强调,不必又加粗、又放大、又变色●别使用粗黑线,匀称、浅色的线更好●控制信息的层次:如果页面中的信息层次超过了2-3个层次,就会导致用户迷惑。
《简约之上:交互设计四策略》
《简约之上:交互设计四策略》设计的开始,学会记住⼀件事情:你的⽬标是抓住主流⽤户,忽略那些专家的建议主流⽤户想要什么:主流⽤户最感兴趣的是⽴即把⼯作做完,专家则喜欢⾸先设定⾃⼰的偏好主流⽤户认为容易操控最有价值,专家则在乎操控的是不是很精确主流⽤户想得到靠谱的结果,专家则希望看到完美的结果主流⽤户害怕弄坏什么,专家则有拆解⼀切刨根问底的冲动主流⽤户觉得只要适合就⾏了,专家则想着必须精确匹配主流⽤户想看到实例和故事,专家想看的则是原理第⼀章 话说简单People like simple, dependable, adaptable products.All the necessary power comes at a price.做产品设计,⾄少需要从三个⾓度去思考:管理⼈员、⼯程师和⽤户。
何为简单的⽤户体验:第⼆章 明确认识先理解⽤户,再思考合适的设计。
Two way of judging whether you're keeping things simple :1. The quick and dirty way is to write down a one-line description, in the simplest terms possible, of what I'm creating, along with a few guide-lines Iwant to stick.2. The better and longer way is to describe the experience I want the user to have. ( That means describing the user's world and how my design fitsin.)软件适⽤环境是观察⽤户的最佳地点——软件的设计需要适应它的适⽤环境,适应环境中的⼲扰因素。
《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读书笔记
专家型的用户是愿意探索你的产品和服务,希望达到高深的体验;随意型的用户是有兴趣使用更高级更复杂的产品却不愿意接触全新的东西,所以新功能必须简单;主流用户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比如“我的手机,只要能打电话,发信息就行”。
应该忽略专家型,为主流用户设计,因为专家型想要的功能会吓跑用户。
四、设计简单需要关注用户的行为和行动,用户体验需要用故事讲出来应该关注用户在做什么,而不是过多描述自己的解决方案。
把他们的行为和行动描述出来,尽可能详细,特别是干扰处和自然反应。
用户体验是场景再现,是简短而美好的故事。
比如某一天在街上匆忙地遇到了高圆圆女神,快速拿出摄像机,然后分享至社交平台上,这个场景包含着环境,角色,情节等完整故事,是可信的,那么我们设计摄像机的时候,摄像机上面的按钮一定少而且精准,否则还在摸索的时候女神就走了。
五、增加功能不一定让用户体验更加简单用户的意见要听,但不能盲从。
功能过多反而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降低主流用户的满意度,从而对长期的盈利能力损害。
功能过多,只会做广而做不深,“泛而不精”。
用户的需求会很多,满足所有的功能只会使产品臃肿,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满足用户,我们退而求次,专注于目标客户的需求,让他们满意就可以了。
记得马化腾说过:我们不能为了1%需求去伤害了99%的用户的体验,取舍的用户需求很重要。
六、如果小的变化导致复杂的流程,就应该退一步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如果设计只盯住流程简单化,那么很有可能创造更多的功能去处理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问题和细节,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退一步问自己:我设计这个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案。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觉得简单就是掌控一切,如果他们在流程中还要去想:然后呢的问题,就说明这样的简单不可行。
同时不能为了追求设计的完美,而牺牲速度和简单。
七、分清用户和产品之间的任务界限,让用户拥有主动控制权在产品功能设计的过程中,很容易对用户产生过多或者不必要的要求,这就增加了用户的工作量。
交互式系统设计读书报告
交互式系统读书笔记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年级导师《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读书笔记原书名:Simple and Usable Web, Mobile, and Interaction Design作者:Giles Colborne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一本简约而不简单的交互设计好书。
十分喜欢它的版面设计,左文右图,生动美观。
文字不多,但字字珠玑。
书中有两大核心内容,一是如何为主流用户设计,二是简约四策略。
一、话说简单:1、人们喜欢简单,值得信赖,适应性强的产品2、简单并不意味着欠缺或低劣,也并不意味着不注重装饰或者完全赤裸裸。
而是说装饰应该紧密贴近设计本身,任何无关要素都该予以剔除。
3、在考虑简化用户体验之前,必须先考虑公司是怎样运作的。
搞清楚简化用户体验将会如何影响方程式中的每一项。
简化产品后公司能卖出更多产品(如更符合用户的需要),还是能提高价格(因为能给人更先进的感觉),还是能降低成本?然后要将这些改变排出先后次序,对每项改变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做出评估。
二、明确认识:1、对于建立“什么是简单的体验”这个认识,有两种方法:1)用一句话把它写出来,包括我要设计什么,要遵循哪几条设计原则,在对设计功能对照表犹豫时,就问自己“做这个表是为了什么?”这个描述是判定设计是否简单的基准。
2)描述我希望用户拥有什么体验。
就是描述用户的使用情景,以及我的设计怎么满足用户在该情景下的需求。
先理解用户,再思考合适的设计。
最好在设计之初就搞清楚存在哪些限制,才能保证与用户的需求紧密贴合。
2、三种用户:1)专家型用户:愿意探索你的产品和服务,并且会给你提出各种改进意见。
这类占少数2)随意型用户:有兴趣使用更高级更复杂的产品,但却不愿意接触全新的东西,要让他们认可新功能,必须足够简单。
这类也相对少。
3)主流用户:不会因为你的技术而使用产品,使用目的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
他们会掌握一些重要功能的使用方法,但永远不会产生学会所有功能的想法。
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读后感1500字
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读后感1500字国际知名交互式设计专家力作,UI设计经典教程,从策略看设计心理学,经典的产品经理沉思录!本书介绍交互式设计的技术与技巧,讲述如何从目标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出发,结合人类本身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用最简单的方法创建易用、有效而且让用户愉悦的设计。
书中阐释了合理删除、分层组织、适时隐藏和巧妙转移这四个令交互式设计成果最大程度简单易用的策略。
本书适合Web应用、互联网产品、移动应用及其他交互设计人员阅读。
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读后感1.设计产品时,一定要考虑用户的使用情景。
我希望用户拥有什么体验?我的设计怎么满足用户在该情景下的需求?走出办公室,去用户的真实环境中去观察。
2.三种用户:专家型用户(技术狂热者),随意型用户,主流用户。
主流用户占绝对主导地位,专家型和随意型用户只是少数派。
用户类型几乎不会发生转变。
3.忽略专家型用户,专家型用户追求的是主流用户根本不在乎的功能,随意型用户也不是典型,他们能够忍受长期存在的某些问题。
所以主流用户才是我们的目标用户!4.简单意味着控制。
让用户掌握结果,让用户感觉在掌控自己的生活。
5.描述用户从开始到结束一直在做什么。
关注点是用户的行为而不是你的设计。
用故事描述用户体验,故事情节要简短,简单的故事容易被记住,容易传播。
6.把目标定高,极端的目标。
不要匆忙着手去设计,理解核心问题需要时间。
与别人分享你的认识!7.四个策略(1)删除:去掉不必要的,直到减到不能再减。
(2)组织:按照有意义的标准划分成组。
(3)隐藏:不重要但却不能删的功能隐藏。
(4)转移:部分功能转移到其他设备。
8.删除。
(1)关注核心:与新增功能相比,用户更关注基本功能的改进。
删除实现的不够理想的功能。
沉没成本误区。
问题从“为什么去掉它?”改为“为什么留着它?”(2)不要“假如用户需要……”搞清楚用户是否真的需要,不要猜测用户会或者不会怎么样,不要简单的因为客户要求就增加功能。
《简约至上》读书笔记
《简约至上》读书笔记很早之前粗略的阅读过这本书,今天偶然在书架上看到《简约至上》,又取下来看了一遍,并做了一些笔记。
《简约至上》让你认识什么是简单,怎样做到简单,如何成就良好的用户体验以及通过产品增加用户粘性。
全书共有8章的内容,在我看来,实则只有4个部分:简单是什么,认识简单,简约四策略(删除、组织、隐藏、转移),最后的叮嘱。
下面罗列出觉得有意义的笔记。
第一部分:简单是什么1、不让用户在使用你的产品时有过多的思考,增加用户的思考成本;2、简单不是一味的最小化,朴素的设计仍然应该具有其特征与个性;3、不断向软件中增加功能,同样是不可持续的,增加的功能越多,越难发现真正的价值,并且可能使产品陷入“恶性循环”;4、所有不必要的功能都是要“付钱”的;第二部分:认识简单人物角色及场景创建——环境、角色、场景1、先理解用户,再思考合适的设计。
即掌握用户需求,挖掘出用户需求后,再进行产品的设计,完成产品需求。
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书中有提到“用户需求与产品需求之间的需求转换”;2、认识三种类型的用户:专家型用户、随意型用户、主流用户专家型用户:愿意探索你的产品并提出建议;(极少数)随意型用户:用过类似的产品,有兴趣使用更高级的产品;(少数)主流用户:不会因为你的技术使用你的产品,只为了通过产品完成某项任务;(多数)(个人观点:想吸引大众,必须要关注主流,为主流用户而设计,但同时尽可能不忽略粘性高的其他两种类型用户)3、一个成功的应用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让用户觉得井然有序,轻松自在。
而简单就是感觉在掌控一切;4、主流用户希望自己掌控产品容易、可靠、迅速。
只有知道用户群体以及他们的真实想法,才有可能有深刻的见解,做出令人满意的产品;5、以用户的视角,把用户的需求描述出来,转换为产品需求,而其中决不能漏掉关键环节;6、提炼用户的核心需求,而非长篇大论,下面举书中例子:你站在城市街头,忽然一阵骚乱:帕丽斯·希尔顿(Paris Hilton)向你走来。
【读书笔记】简约至上--交互设计四策略--第5章组织
【读书笔记】简约⾄上--交互设计四策略--第5章组织组织组织往往是简化设计的最快捷⽅式。
组织是简化设计的另⼀个重要策略。
各种各样考虑问题的⾓度----尺⼨、颜⾊、位置、形状、层次。
从这些⾓度进⾏选择必须把握⼀个度。
要记住最重要的⼀点是只强调⼀两个最重要的主题。
随随便便地组织不会让⽤户的注意集中,只能让他们眼花缭乱。
最好的DVD遥控器设计只突出起点(开/关按钮)和最常⽤的按钮(播放、暂停和停⽌)。
起头总是最难的环节。
分块组织成⼀⼩块⼀⼩块的。
⽤户界⾯设计离不开分块。
有关分块的经典建议是把项组织到“7加减1”个块中。
理论上讲,这个数字是⼈的⼤脑瞬间能够记住的最⼤数⽬。
如果眼前有⼀个包含10项的列表,很可能会前脚看完后脚就忘了。
⼈类的瞬间存储空间其实更⼩----⼤约只有4项。
让主流⽤户感觉更简单----分块越少,选择越少,⽤户负担越轻。
如果⽤户不是在连续的索引或刻度上查找项,⽽是要评估⼀些可能性,那么分块还是最有效的⽅式。
围绕⾏为进⾏组织画出⽤户的⾏为有助于理解如何组织你的软件产品。
⽤户会提出的第⼀个问题是:“我可以⽤它来做什么呢?”因此,着⼿组织之前⾸先要理解⽤户的⾏为:他们想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们⼀般都希望按照某种特定的步骤做事。
打乱这个步骤就会造成迷惑,令⼈沮丧。
此时最⼤的障碍是注册流程和有效性检查。
是⾮分明好的分类是⾮分明。
在对⼀组性质相同的产品进⾏分类时,确定清晰的分类标准对⽤户⾮常重要。
简单的组织模式具有清晰的界限----是⾮分明。
最简单的分类,通常指的是重复交叉最少的分类⽅法。
字母表与格式字母表经常会把事情搞乱。
按照字母表顺序排列,其实会把顺序搞乱。
对于专有名词,按照字母表顺序建⽴索引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有⼀个“准确⽆误”的词在描述某个概念,否则就应该寻找更好的替代⽅案。
最简单的⽅式莫过于按照时间顺序了。
搜索⽆论是设计还是使⽤,搜索都⽐浏览困难得多。
只有在⽹站没有提供有效导航的情况下,⽤户才会使⽤搜索。
《简约至上》读书笔记|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作者写作这本书应该算是贯彻了简单的原则了,薄薄一本不足两百页的书,整理重点之后却是如此之多,可见作者笔墨之简约。
当然我这个思维导图看上去很不简约,因为简约至上这句话说起来大家都知道,但是却大多只停留在知道这么件事,而难以有一个确切的可执行的方案。
我特意在思维导图中不仅画出该书的框架,同时也将其血肉保留,就是为了避免自己将来回顾这张脑图时也仅停留在了口头上。
思维导图的作用是方便自己可以时刻回顾,而下面我将具体写一写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与收获。
简约至上作为设计原则的存在基础是在于用户都喜欢简单易用、值得信赖、适应性强的产品,而复杂的产品不仅会使产品维护的成本越来越高,而且使用户因难以找到他们真正需要的功能而产生不满。
作为产品设计人员,需要明确的是简单并不意味着不注重修饰或者完全赤裸裸,而是说装饰应该紧密贴近设计本身,任何无关的要素都应该予以剔除。
也就是说简单并非指的极简主义。
本书虽然副标题是交互设计四策略,但是作者在详细介绍四策略之前,给我门展现的简单设计的过程却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到用户现场去观察用户,为主流用户而设计产品是为用户而设计,简单不简单是用户说了算,首先需要做的是观察用户,最好能够去用户的真正使用场景中去观察。
在他们真正的生活中收集素材,确定他们面对的问题,同时也要关注他们使用场景中的干扰。
将对用户行为影响最大的事情放在设计中需要关注的首要地位。
用户可以分为三类,专家型用户,愿意探索产品或服务,并且会提出各种改进建议;随意型用户,可能使用过类似产品,有兴趣使用更高级的产品,但不愿接触全新的功能;主流用户,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使用产品,而非因为技术。
主流用户才是占绝大多数的,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产品是为了主流用户而设计。
而且主流用户在压力下很容易忘记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而重新回到初学者层次,所以我们的设计需要瞄准极端的目标,极端目标即使无法完全实现,也将更有助于我门实现简单。
目标设计过程中所需要时刻谨记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主流用户能够简单的完成他们的目标,简单设计正是要贴近这些目标,而剔除与用户目标无关的其它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
简评:
简约的四个策略是:删除、组织、隐藏,转移。
删除不必要的,组织要展示的,隐藏非核心的-重新规划布局,设计要转移的。
A删除的目的就是聚焦,找到焦点,删除不必要的,达成主流用户目标的核心体验。
B组织的精髓就是只聚焦一、两个重要的功能,因为多了就不聚焦了,用户就凌乱了,而且重点不突出。
体现在:内容组织、布局组织、分层。
C隐藏的目的就是减少不重要功能对主流用户的干扰。
隐藏的关键就是:隐藏不常用但不能少的功能、不对主流用户而是对专家永华提供自定义功能、不关注时看不到,需要时可快速找到。
D不同平台、不同设备以及用户和计算机之间功能的协作规划,把正确的功能放到正确的平台或系统组件中。
读书笔记:
首先讲删除,删除的目的就是聚焦,找到焦点,删除不必要的,那么什么是焦点呢?达成主流用户目标的核心体验。
这里包括了两个要素:一个是用户,我们做产品要区分目标客户,关注主流用户,而不是专家用户;另一个是高优先级的、高需求的目标功能,这是核心,因此繁琐的流程不是核心、不必要的功能不是核心、残缺不全的不理想功能不是核心,更不要说视觉上的干扰更不是核心了。
该删除的干扰用户的减速带总结如下:
>减少选择项,降低用户的决策负担
●选择合适的默认值
●删除不必要的选项
●简化选项设计,消除会产生错误的设计
>删减文字
●删除引见性文字,开门见山
●删除不必要的说明,突出主要内容
●删除繁琐的解释:描述要精简,减少冗余的描述说明
●使用描述性链接,如标题本身作为链接比在标题下添加描述性文字链接要清爽。
●精简句子:文字需要简洁、清晰、有说服力
>精简界面设计
●简化布局,分清主次
●去掉重复的链接
●精简按钮和链接的样式,让人容易区分哪些能点哪些不能点
●减少广告位和广告数量,避免干扰用户
>减少视觉混乱
●使用空白或轻微的背景色来划分页面,而不要使用线条,因为线条在前景上,相对背景来说,前景会更多的吸引人的注意力
●尽可能少使用强调,不必又加粗、又放大、又变色
●别使用粗黑线,匀称、浅色的线更好
●控制信息的层次:如果页面中的信息层次超过了2-3个层次,就会导致用户迷惑。
比如说,少用大字体、数字或粗字体,总共不超过3个层次:标题、子标题和正文
●减少元素大小的变化
●减少元素开头的变化
这些都可以作为日常设计中的参考。
可是删除也不是什么都删,删到让用户无所适从,那就太过了,还有一些不可避免的条款之类的,是不能乱删的。
然后是组织,我们在一开始设计界面的时候,其实常常会碰到这个问题,应该如何组织布局、元素。
精髓就是只聚焦一、两个重要的功能,因为多了就不聚焦了,用户就凌乱了,而且重点不突出。
总结如下几个点:
>内容组织
●分块:尽可能简单。
把项组织到7加减1个块中,这是大脑瞬间能够记住的最大数目
●分类:界限需要是非分明,使重复交叉最少
✓按用户分类,根据用户的行为进行组织
✓按照时间来组织活动
✓对一些实体对象,用户对于排列方式不会陌生的情况,可按照空间分类进行组织
●期望路径:不要被自己规划图中清晰的线条和整洁的布局所迷惑;不断重复使用软件的流程,看看哪个地方总是抓住你的眼球。
简单的组织,意味着在使用软件时会对什么感觉不错,而不是在规划中看到了什么逻辑。
>布局组织
●利用不可见的网格来对齐界面元素,是吸引用户注意力的有效方式,而不需要明亮的颜色或者动态图片。
●在不必要的情况下添加颜色来区分标记会导致困惑
●重要的元素要大,不重要的应该小
●相似的元素放在一起
●重要的链接与内容一起放在中间位置
●应用的导航按钮放在底部,触摸时不会遮挡住屏幕
>分层:利用感知分层,将一些元素放在另一些上方或并排起来——地铁线路图
●借助于颜色,或灰色阴影、大小缩放、形状变化来实现
●尽可能使用较少的层,层越多越复杂
●将某些基本元素放在常规背景层,因为一个元素很难放在两层
●两层之间的差别最大化,选择颜色时不要忘记色弱的用户
●相对重要的类别使用明亮、高饱和度的颜色来突出
●同等重要的元素使用相同的亮度和大小,只是色调有所区别
第三个策略是隐藏,我们经常在高级功能、扩展功能的操作上会碰到这一策略的实施,虽然作者不推荐“高级”这个说法,实际上隐藏的目的就是减少不重要功能对主流用户的干扰。
隐藏的关键就是:隐藏什么、如何隐藏、如果提示线索。
>隐藏哪些功能
不常用但不能少的功能。
与用户的目标没有直接关系,主流用户很少使用,但缺少又会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比如“设置”功能。
具体如下
●事关细节
●选项和偏好
●特定于地区的信息
>实现隐藏的方式
●不要对主流用户使用自定义的功能,但是可以为专家提供这个选项
✓用户不会花时间去做这件事情,除非它很简单,或者是功能本身就是一个定制化的产品
✓自动定制:想要根据用户的习惯来自动定制,隐藏一部分功能,企图改善用户的操作,实际上如果算法不好,目的很难达到,只会让用户的操作更加复杂
●渐进展示:核心功能+扩展功能结合的模式,对于主流用户显示核心功能,对于专家用户通过提示显示扩展功能的操作
●阶段展示:随着用户逐步深入界面再展示相应的功能
>隐藏与线索:
●彻底的隐藏所有需要隐藏的功能,只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位置上提示/显示相应的功能
●将标签放在用户的关注点上,标签的位置比大小更重要
也就是说,隐藏就是让用户不关注的时候看不到,需要的时候能很快找到。
最后讲转移,这就涉及到不同平台、不同设备以及用户和计算机之间功能的协作规划,把正确的功能放到正确的平台或系统组件中。
不同平台有不同的特点:
>移动平台与桌面平台
✓移动平台适合记录用户的所闻所见和路线
✓桌面平台适合大量文字操作
>用户与计算机:
✓PC擅长精确的保存与计算
✓用户擅长控制、制定目标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