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详细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记·学记》附详细解析
第1节
[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注释]
1.[发虑宪]:发,发出,发布。虑,谋虑,计划。宪,法度,教令。郑玄注:“宪,法也。言发计虑当拟度于法式也。”发虑宪,即发布政策法令、考虑政事时,依照先王的法度。
2.[謏闻]:謏,音xiǎo,《说文解字》云:“小”。闻,声誉。
3.[动众]:耸动群众听闻。
4.[就贤体远]请教贤人,关怀远人。
5.[君子]:此处指统治者。
6.[化民成俗]:化:感化,教化。
7.[学]:这里既指学校,又指教学。
[译文]
国君在发布政策法令时,能征求品德善良人的意见,这足以博得一些小小的声誉,但还不足以打动广大的百姓。如能多接触贤者,并亲近远方的人,就足以打动广大的百姓了,但这还不足以感化民众。君主如果要教化人民,养成良好的社会风俗,办学校兴教育是一条必由之路啊!
[评析]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记》一开篇就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地揭示了教育的目的、作用——化民成俗。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要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要求的,是为一定的政治目的所制约的。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学记》对教育能感化群众、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从而起到巩固政权的作用,作了高度的评价。
当然,在不同的阶级社会中,教育目的各不相同。但从办学校、育人才,即用统治阶级的思想意志去教育民众,使其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从而收到“化民成俗”的积极作用来说,其本质是一致的。
第2节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注释]
1.[《兑命》]:兑,应为“说”,音yuè,应为《说命》,伪《古文尚书》之篇名。
2.[念终始典于学]:终始,始终。典,经常。对教育事业要始终念念不忘。
[译文]
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人不经过学习,就不能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帝王要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从教育入手。《尚书·兑命》篇中说:“要念念别忘教育”就是这个意思啊!
[评析]
这一节说的是教育的任务。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可以理解为人的素质,“琢”指教育,“道”指真理,其中包含着智能。玉欲成器,决定于琢,但如无琢,也无以成器。学和道之间,学决定道,道从学来。这是《学记》从孟子“性善论”出发,认为人的素质生来美好,但这不等于有了知识和能力,知识和能力只能从后天学习中来。
兴教育办学校,向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各种各样的专业人才,即琢玉成器、学而后知,这是建设国家、巩固政权的首要任务。我们说: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雕塑师,指的就是琢玉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中的“道”,当然指的是封建伦常之道,如贵贱、尊卑、长幼之道,也就是《大学》上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统治阶级就是要利用学校通过教育来宣传和灌输这种封建伦常思想和修齐治平之道,使劳动人民不敢犯上作乱,从而维持社会秩序,巩固封建统治。“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古代的统治者一经掌握政权,第一件事便是兴教育办学校,以达到“化民成俗”和“建国君民”的目的。
“化民成俗”、“建国君民”是儒家关于教育目的和作用的完备的说法。孔子曾说过:“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凭籍政法来诱导他们,使用刑罚来整齐他们,人民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如果凭籍道德来诱导他们,使用礼教来整齐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而且人心归服。)(见《论语·为政》)孔子在批评樊迟请学稼时还有过一段形象的说明:“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领导者讲求礼节,百姓就没有人敢不尊敬;领导者行为正当,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服从;领导者诚恳信实,百姓就没有人敢不说真话。要做到这样,四方的百姓就都会携带着儿女来投奔,为什么一定要自己种庄稼呢?)(见《论语·子路》)孟子也是持这种观点。《学记》所论述的“大学之道”正是为了把奴隶主阶级培养成这种所谓“好礼”“好义”“好信”的人,以收“有耻且格”“化民成俗”“近悦远服”之效。
可见,《学记》有关教育目的和作用的论述,乃是集儒家为政教民之大成,是从儒家的德治精神出发的,认为要实现“建国君民”的目的,必须先从教育入手,培养出“知道”的统治者,以便上行下效,使人民群众完全受统治阶级的道德支配,从而把教育提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
《学记》所指出关于教育的目的与任务,毫无疑问是为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的,但它所揭示的规律却具有普遍的意义。任何一个阶级一经掌握政权,首先是按照本阶级的意志和要
求来教育人才,训练人才,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社会主义国家立学设教,也是通过教育来宣传和传授马列之道,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自从有阶级社会以来,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非常可贵的是,《学记》鲜明地揭示了这条真理。
第3节
[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
学半”,其此之谓乎!
[注释]
1.[肴]:本指鱼肉的一类,后凡煮熟而食的都称肴。
2.[旨]:美。
3.[教学相长]教与学相互助长。
4.[至道] :大的道理,真理。
5.[自反]:郑玄注:“求诸己也。”即自躬自省之意。
[译文]
即使有美好的馔肴,不吃是不能知道它的美味的;即使有了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能知道它的好处的。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只有担任教学工作才会真正感到困难。知道不足,才能回头反思自己,鞭策自己。感到困难,才能自强不息,努力钻研。所以说,教学是互相促进互相助长的。《尚书·兑命》说:“教与学各半”,就是这个意思。
[评析]
这一节说的是教学原理教学相长。
“嘉肴”要食才知其味之美,同样,“至道”也必须经过学习才知道它的好处。这里,作者强调了学校教育的实践性。“学而知之”,至道只有经过学校教育才能被人们所接受,只有经过学习才能达到理解和化为己有的目的。这个“至道”就是前面所说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伦常之道。
“学然后知不足”,一个人经常接触到知识的宝库,便会感到自己的幼稚与不足,“足”与“不足”是一对矛盾,如何使“不足”达到“足”(相对地说),依靠教师的传授固然是必需的,但只是一个条件,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刻苦努力,不断钻研。所以说,“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正是由于不足,才促使自己发奋图强,加紧学习。“足”与“不足”的矛盾是统一在“自反”的基础上的。它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能学有所成,决定的因素是本人的勤奋学习。
“教然后知困”,教师通过教学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困难。据孔颖达所疏:“困”就是“道之未达”,那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深感自己还有不少东西没有弄通弄懂,或者是自己还未能
纯熟自如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既然感到困难,就应该孜孜不倦地加强进修,提高自己。对于学习者来说,只有通过学习才会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才能鞭策自己刻苦钻研,力求进步。所以说:“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困”与“不困”的矛盾是统一在“自强不息”的基础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