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练习题1讲课教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1比例尺(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1比例尺(一)|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知道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2. 能够根据给定的条件求出比例尺。
3. 能够利用比例尺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比例尺的概念。
2. 比例尺的计算。
3. 比例尺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2. 能够求出比例尺。
3. 能够利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 比例尺的计算。
2. 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模型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等。
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PPT展示一些地图、建筑图纸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纸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
2. 提问:这些图纸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有什么关系?如何表示这种关系?新课导入1. 讲解比例尺的概念,解释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2. 通过PPT展示一些具体的比例尺,让学生了解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3. 讲解比例尺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求出比例尺。
实践操作1.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利用教学模型进行比例尺的测量和计算。
2. 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推理、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应用拓展1. 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比例尺解决。
2. 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板书设计1. 板书比例尺(一)2. 板书内容: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的应用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让学生利用家里的地图、建筑图纸等进行比例尺的测量和计算。
课后反思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六数下4.9 比例尺例1 教案
比例尺(1)【教学内容】比例尺(1)(教材第53页内容)。
【教学目标】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使学生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2.让学生经历比例尺的探究过程,体验从实践中学习的方法,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准备】投影仪,比例尺不同的地图,机器零件纸,北京的平面图。
【情景导入】教师:(出示两幅不同的地图,让学生思考两幅图中北京到上海中的距离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因为它们的比例尺不一样。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例尺。
【新课讲授】1.比例尺的意义。
(1)教师讲解:因为在绘制地图和其它平面图时,经常要用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我们就把它起个名字,叫做比例尺。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时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板书: =比例尺) 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
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最简整数比。
(2)教师出示地图,引导学生观察1∶100000000。
(3)组织学生议一议:比例尺中的“1”表示什么?“100000000”表示什么?指名说一说:“1”表示图上距离,“100000000”表示实际距离,也就是说图上实际距离图上距离1cm 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100000000cm 。
教师说明: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有时写成。
(4)引导学生观察比例尺。
适时讲解:这是线段比例尺,表示线段的长度1cm 是图上距离,50km 是实际距离,也就是说图上距离1cm 代表着实际距离是50km 。
(5)教师用投影出示图纸。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比例尺2∶1表示什么? 指名汇报:2∶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2倍。
教师小结: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纸上。
这时比例尺的前项比后项大。
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练习课教案
《比例尺》练习课
玉泉区五塔寺东街小学孙博
知识点
比例尺、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解决比例尺问题的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生讲解等方式,熟练解决比例尺的相关问题。
3、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能力。
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解决比例尺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总结概括解决比例尺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家庭平面图一份,从学校到体育场的路线图一份,中国地图一张
教学过程
㈠、复习导入
㈡、建立解题模型,熟悉解决方法
1、比例尺
⑴出示教师家的平面图,引导学生观察评价
⑵建立计算比例尺的解题模型
⑶学生展示计算方法
⑷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互化
2、实际距离
⑴建立计算实际距离的解题模型
⑵学生展示计算方法
3、图上距离
⑴建立计算图上距离的解题模型
⑵学生展示计算方法
㈢、巩固练习
1、58页第12题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计算,并组织汇报。
㈣、课堂小结。
《比例尺》数学教案
《比例尺》数学教案标题:《比例尺》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含义,学会计算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掌握比例尺的应用。
难点: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张中国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么大的中国可以在一张小小的地图上表现出来?”引导学生思考地图中的大小和实际大小的关系,从而引入比例尺的概念。
(二) 新知讲解1. 定义比例尺教师讲解比例尺的定义:比例尺是一个数值,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值。
例如,如果一个物体的实际长度是10厘米,而它在地图上的长度是2厘米,那么这个地图的比例尺就是1:5。
2. 计算比例尺教师举例说明如何计算比例尺,并带领学生进行练习。
(三)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习题,如计算给定比例尺下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让学生进行练习,以此来巩固对比例尺的理解和应用。
(四)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比例尺,以及比例尺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五) 总结回顾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比例尺的重要性和应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四、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关于比例尺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回家后完成,以检验他们对比例尺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也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六年级比例尺教案(必备10篇)
六年级比例尺教案(必备10篇)六年级比例尺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比例尺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和求图上距离的解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些方法解这类应用题。
教学重点:掌握求比例尺的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世界、中国地图。
教学过程:复习1、复习提问: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相邻的进率是多少?2、什么叫做比?3、化简下面各比。
0.4/0.6 1/4:8 10厘米:101厘米 2米:140厘米一、导入新课出示世界地图:让学生观察。
师:地图或其他平面图都是把实际距离缩小或方大一定的倍数画面的。
利用这张地图,我可以很快告诉你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
你想知道哪两地间的实际距离呢?请同学们出题考老师。
学生提问,老师用直尺在地图上量出图上距离,再心算出实际距离后回答。
师:仅靠这把直尺是早不出两地实际距离的,还要用地图上的比例尺去计算。
地图的这个尺与手中的尺不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上的尺――比例尺。
(板书课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就能掌握老师刚才的本领了。
二、教学1. 教学例4,设计一座厂房,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上10米的距离。
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1)读题、理解题意。
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什么意思?图上距离是多少?实际距离是多少?它们的比呢?长度单位相同吗?单位不同怎么办?(2)学生边口答,师边板书如下: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0米/10厘米=1010/10=101/11、归纳总结:根据刚才例4,说说什么叫比例尺?怎样求比例尺?谁是前项?谁是后项?师: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倍数关系,是一个比,它不带计量单位。
求比例尺时图上距离和实际一定要先化成同级单位后再化简。
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
如例4的比例尺应写成1:101或101/1。
有时放大的比例尺后项为1。
3、练习。
(1)下面这段话中的各比,哪些是比例尺,哪些不是?为什么?把一块长50米,宽10米的长方形地,画在一幅平面图上,长画25厘米,宽画5厘米。
小学数学《比例尺》教案教学模板
小学数学《比例尺》优秀教案教学模板第一章:比例尺的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知道比例尺是表示地图或图纸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比例关系的工具。
1.2 教学内容介绍比例尺的定义和作用。
通过实例解释比例尺的应用。
1.3 教学步骤引入比例尺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地图和图纸上的比例尺。
解释比例尺的含义,让学生理解比例尺是图纸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举例说明比例尺的应用,如通过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1.4 练习题让学生找出一张地图或图纸上的比例尺,并计算实际距离。
第二章:比例尺的计算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计算比例尺,能够根据比例尺进行实际距离的计算。
2.2 教学内容介绍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通过实例讲解比例尺的计算步骤。
2.3 教学步骤复习比例尺的含义,让学生理解比例尺是图纸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讲解比例尺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计算比例尺。
举例讲解比例尺的计算步骤,让学生能够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2.4 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并进行实际测量验证计算结果。
第三章:比例尺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运用比例尺进行距离的换算和计算。
3.2 教学内容介绍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通过实例讲解比例尺的应用步骤。
3.3 教学步骤复习比例尺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作用。
讲解比例尺的应用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讲解比例尺的应用步骤,让学生能够运用比例尺进行距离的换算和计算。
3.4 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地图上的两个地点之间的实际距离,或进行不同单位距离的换算。
第四章:比例尺的转换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将不同比例尺的地图或图纸上的距离进行转换,能够运用比例尺进行不同尺度图形的比较和分析。
4.2 教学内容介绍比例尺的转换方法。
通过实例讲解比例尺的转换步骤。
4.3 教学步骤复习比例尺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作用。
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
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1教案背景: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正比例和反比例”这一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对比例的意义有了一定的建构基础以及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这样背景下进行探索学习的。
学好这部分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更好地理解地图。
教学课题:《反比例》教材分析:教材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知识引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就是比例尺。
再通过练习巩固比例尺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这部分内容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学生架起一道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并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体会比例尺的实际意义,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法教法:情境导入,激发求知欲望。
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实例讲解法。
对于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提示理解法。
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
比例尺教学设计(21篇)
比例尺教学设计(21篇)《比例尺》教案1设计说明《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并动手实践,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此理念本节课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1.设疑、激趣,引发探究欲望。
上课伊始,通过“中国地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为进一步了解并理解比例尺做好铺垫。
2.操作、计算,探究比例尺的内涵。
因为名称的缘故,“比例尺”很容易被学生误认为是一种尺,所以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计算,逐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比例尺的本质——是一个比,而不是一种尺。
3.测量、换算,灵活运用比例尺知识解决问题。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在应用比例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任意两个量求第三个量,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加强了灵活应用比例尺知识解决问题的尝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直尺教学过程第1课时认识比例尺⊙激趣导入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如此伟大的祖国,怎能不让我们感到自豪呢!今天老师把咱们的祖国搬进了课堂,你们猜是什么?(中国地图) 师:咦,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为什么可以画在一张小小的纸上呢?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引入新知。
师:在现实生活中,有时需要把实际物体缩小或扩大若干倍以后画到图纸上。
你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你知道这是把实际物体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例尺。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导入新课,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比例尺的意义。
⊙新知探究1.探究比例尺的意义。
(课件出示教材21页淘气和笑笑画的图)(1)观察图片,判断其合理性。
师:观察这两幅图,⊙预设生1:我认为淘气画得不合理,因为淘气画的这三条线段的长度基本上是相同的,在图上没有显示出三个地方到学校的。
比例尺教学设计教案
比例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和意义。
2. 学会如何计算和应用比例尺。
3. 能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比例尺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比例尺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者黑板。
2. 比例尺示例图。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第一章:比例尺的概念1.1 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地图,让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种关系。
1.2 讲解教师解释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是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比例尺通常表示为1:100000,表示地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100000厘米。
1.3 示例教师通过示例图,解释如何计算比例尺,如何通过比例尺计算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
第二章:比例尺的计算2.1 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地图,让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比例尺。
2.2 讲解教师讲解如何计算比例尺,比例尺的计算公式为:比例尺= 地图上的距离/ 实际距离。
2.3 示例教师通过示例图,解释如何计算比例尺,如何通过比例尺计算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
第三章:比例尺的应用3.1 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地图,让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比例尺。
3.2 讲解教师讲解如何应用比例尺,如何通过比例尺计算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
3.3 示例教师通过示例图,解释如何应用比例尺,如何通过比例尺计算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
第四章:解决实际问题4.1 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比例尺解决。
4.2 讲解教师讲解如何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如何通过比例尺计算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
4.3 示例教师通过示例题,解释如何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如何通过比例尺计算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
第五章:练习题5.1 引入教师给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例尺计算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比例尺(一)》教案
4.3.1《比例尺(一)》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比例尺(一)教学时间:月日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种类。
2、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3、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初步渗透。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种类。
教学难点: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教具准备:多媒体PPT师生互动观图激趣、设疑导入出示课件的第一张幻灯片。
1、谈话导入(PPT课件出示脑筋急转弯)。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脑筋急转弯,一起来猜一猜把!生1:因为蚂蚁是在地图上爬过去的。
探究新知教学比例尺的意义及种类,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以及关系式。
1、阅读教材第53页关于比例尺的内容。
师:阅读教材后,汇报你知道了哪些关于比例尺的知识。
生1:通过阅读我知道: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板书比例尺的意义)"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生2:比例尺是绘图时用的,它是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
生3:教材介绍说,地图上的比例尺有1∶100000000,这是数值比例尺,它也可以写成1/100000000这种形式,也叫数值比例尺。
(板书)生4:老师,我看见这样表示比例尺的:师:这叫线段比例尺。
它表示的是: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 km的实际距离。
(板书)生5:我会把上面的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 cm∶50 km=1 cm∶5000000 cm(单位要相同)=1∶5000000(板书过程)生6:比例尺1∶50000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5000000。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00倍。
生7:我发现一个和地图比例尺不一样的一个比例尺2∶1,我知基础练习:拓展练习:。
人教版六年下数学第4单元《比例尺1》教案
3.比例的应用4.第1课时比例尺(1)教学内容教科书P51例1,完成教科书P54“练习十”中第1~4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掌握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互相改写的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计算、绘图等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互相改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刻度尺。
教学过程一、建构比例尺的概念,唤起已有知识的回忆师:我们的教室长8m,宽6m。
如果要把这么大的一个教室在纸上画出平面图,你有什么好办法?【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缩小后画在纸上。
师:是个好办法,请看这里有两个长方形(出示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哪个长方形能正确地表示出这个教室的平面图?【学情预设】预设1:第一个是正确的,因为第一个长方形是把教室的长缩小到原来的1100,宽也缩小到原来的1100。
预设2:第二个是错误的,因为第二个长方形是把教室的长缩小到原来的1 200,宽缩小到原来的1400,长、宽缩小的比例不一样。
师:谁还想来解释一下?【学情预设】预设1:第一个是正确的,它是按1∶100的比缩小的。
预设2:第二个是不正确的,因为4cm与8m的比是1∶200,而1.5cm与6m的比是1∶400。
师:大家分析得很对!其实大家所说的1∶100,1∶200,1∶400,这些我们都叫做比例尺。
在同一幅图中,用同一个比例尺,才能正确表示原来的形状。
例如,第一幅图长和宽都缩小到原来的1100,也就是按1∶100的比缩小的,所以用第一个长方形表示教室的平面图是正确的。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比例尺的知识。
[板书课题:比例尺(1)]【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对比例尺是有接触的,之前也学过比的知识,创设将教室的平面图画在纸上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比例尺转化及计算的教案
比例尺转化及计算的教案:1.了解比例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掌握比例尺的转换方法及应用。
3.能够熟练计算比例尺所涉及的问题。
4.掌握比例尺在地图、样板图等工作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比例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比例尺的转换方法及应用。
教学难点:1.比例尺的实际运用。
2.比例尺与地图、样板图的联系和应用。
教学方法:1.讲解法2.示范法3.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展示地图和样板图,引出比例尺及其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比例尺的定义及计算方法(15分钟)1.比例尺是衡量实际尺寸和地图上尺寸的比例关系。
2.比例尺的计算方法:比例尺=实际距离÷地图距离。
3.实际距离和地图距离的单位必须相同,才能进行比例尺的计算。
三、讲解比例尺的转换方法及应用(20分钟)1.比例尺的转换:将原比例尺分子的单位转换成新比例尺分子的单位即可。
2.应用:比例尺的转换适用于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距离,以及在样板图上制作比例尺。
四、练习(40分钟)1.练习1:给出实际距离和地图距离,求比例尺。
2.练习2:给出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地图距离。
3.练习3:给出原比例尺,求新比例尺。
4.练习4:给出图形及其比例尺,求实际尺寸。
五、总结与课堂作业(10分钟)本堂课主要学习了比例尺的定义、计算、转换以及应用,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熟练运用,做好相关工作。
课堂作业:用比例尺绘制一张你熟悉的地图,并计算其中的比例尺。
比例-比例尺教案
比例-比例尺教案第一章:比例的概念1.1 比例的定义学习目标:理解比例的定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介绍比例的定义,解释比例的意义,强调比例的两个基本性质:乘法性质和除法性质。
教学活动:通过举例说明比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例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练习题:判断给出的例子是否成比例,并解释原因。
1.2 比例的表示方法学习目标:学会用符号表示比例,掌握比例的书写规则。
教学内容:介绍比例的表示方法,比例的书写规则,包括冒号的使用和比例式的简化。
教学活动:通过示例讲解比例的表示方法,让学生练习写比例式。
练习题:写出给定比例的符号表示,并进行简化。
第二章:比例的运算2.1 比例的乘法性质学习目标:理解比例的乘法性质,学会用乘法性质解决比例问题。
教学内容:介绍比例的乘法性质,解释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教学活动:通过示例讲解比例的乘法性质,让学生应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题:根据比例的乘法性质,解决给定的比例问题。
2.2 比例的除法性质学习目标:理解比例的除法性质,学会用除法性质解决比例问题。
教学内容:介绍比例的除法性质,解释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教学活动:通过示例讲解比例的除法性质,让学生应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题:根据比例的除法性质,解决给定的比例问题。
第三章:比例尺的概念3.1 比例尺的定义学习目标:理解比例尺的定义,掌握比例尺的应用。
教学内容:介绍比例尺的定义,解释比例尺的意义,强调比例尺的两个基本性质:比例尺的放大和缩小。
教学活动:通过示例说明比例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
练习题:判断给定的比例尺是放大还是缩小,并解释原因。
3.2 比例尺的换算学习目标:学会用比例尺进行距离换算,掌握比例尺的换算方法。
教学内容:介绍比例尺的换算方法,解释比例尺换算的原理。
教学活动:通过示例讲解比例尺的换算方法,让学生练习用比例尺进行距离换算。
练习题:根据给定的比例尺,进行距离的换算。
《比例尺练习》教学设计
《比例尺练习》教学设计比例尺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比例尺的定义和基本知识;
2. 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3. 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地图上的比例尺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2. 讲解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尺是地图上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例关系。
3. 演示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动手计算。
4. 引导学生分析实际应用场景,例如如何使用比例尺测量地图上的距离、计算缩小或放大比例等。
5. 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他们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并在下节课上进行讨论。
四、教学资源
1. 地图示例;
2. 板书。
五、教学评估
1. 课堂练:根据给定的地图和比例尺,计算地图上的距离;
2. 课后作业:设计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使用比例尺进行解答。
六、教学延伸
1. 进一步探讨比例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 引导学生研究比例尺的变化对地图上物体的表示有何影响。
以上为《比例尺练习》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具体的授课内容和方法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年级数学下册 比例尺(1)(1)教案
第4单元比例3.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能力目标: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情感目标: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难点: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疑, 情境导入谈话:同学们,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
但这么辽阔的地域却可以用一张并不很大的纸画下来。
出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并提问:想知道这些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比例尺。
板书课题:比例尺二、自主探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1、出示例1,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问:题目要求我们写出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2、探索写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的方法。
提问: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明确方法:先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交流写出的比,强调要把写出的比化简。
3、揭示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求比例尺的方法。
谈话: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提问:这张长方形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120km=12000000cm24 :12000000=1 :5000000三、拓展应用教材56页1、2题四、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时要注意什么?五、作业布置教材56页3、4题【板书设计】比例尺的意义例1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120km=12000000cm24 :12000000=1 :5000000。
第四单元 比例尺练习课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 青岛版
第四单元比例尺练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及其使用方法;•能够根据图纸上的比例计算实物的大小;•能够根据实物大小估算其在比例尺上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能够观察实物和图纸,抓住共同点来推导出所需的知识;•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够自主学习、思考和合作探究。
3.情感与态度:•学习时主动思考,积极探究;•收集有效信息,认真对待学习任务;•学会掌握方法,用习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好奇心、探究心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课程学习的是比例尺练习,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比例尺的概念和使用方法;2.实物大小与在比例尺上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活动设计1.前期准备课前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以下内容:•教学板书;•实物(例如铅笔、书、尺子等);•比例尺;•图纸(如地图、房子平面图等);•课件。
2.活动展开本次课程安排的活动分为以下三个内容:(1)导入和激发学习兴趣谈论做工程时首先所画的什么,待学生回答出地图或图纸后,教师将一个地球仪、一个地图和一支笔放到学生面前,让学生分别拿起笔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标记出他们所在的位置。
请两个学生或以上上来展示,并让同学们比较标注结果。
(2)主要学习内容的讲解和演示老师示范,搭建一个类似于平面图的房子模型,列出尺寸,并且展示给学生们。
配合实物和教具引导学生进行感性认知。
(3)学生自主操作与交流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尝试使用比例尺计算物体在图纸上的尺寸,通过与平面图对比获得正确率的检验。
3.活动总结在本节课的结束,老师可以对比例尺进行原理性的概括,再练习几道比例题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考试练习时也可以注重知识点的联系进行重点讲解,例如在模型建造中比例和尺寸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办法等。
四、教学评估针对本课进行教学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考试问答,检测每个学生掌握的知识;2.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3.课中提问,通过课中的提问鼓励学生思考。
《比例尺》(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
《比例尺》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比例尺的概念、意义及其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比例尺的定义,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尺的定义,知道比例尺的意义;2. 学会计算比例尺,并能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比例尺的定义及其意义;2. 比例尺的计算方法;3. 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比例尺模型、地图;2. 学具:直尺、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比例尺,引发学生对比例尺的好奇心;2. 讲解:讲解比例尺的定义,解释比例尺的意义,并通过示例演示比例尺的计算方法;3. 练习: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地图和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4. 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比例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学校到家的距离;板书设计1. 板书《比例尺》2. 板书内容:比例尺的定义;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的计算方法;比例尺的应用。
作业设计1. 请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课后练习题;2. 请学生观察身边的地图或平面图,找出比例尺,并计算实际距离;3. 请学生运用比例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学校到家的距离。
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学生从接触到掌握比例尺知识的主要环节,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2. 讲解讲解环节是学生对比例尺概念形成初步理解的关键。
教师应该清晰地定义比例尺,例如:“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接着,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比例尺模型和地图,具体解释比例尺的意义,如:“在这张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中的10公里,这就是比例尺的作用。
”在计算方法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具体示例来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计算过程。
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地图上的距离,然后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比例尺来计算实际距离。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板书或者多媒体演示来辅助说明,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例尺 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
1、( )和( )的比叫做比例尺。
比例尺=( ):( )
2、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
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 )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3、一种微型零件的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4、甲数的23
等于乙数的75%,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
5.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比值成( )比例。
6.,c b a 当a 一定时,b 和c 成( )比例,当c 一定时,a 和b 成( )比例。
7.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要8天完成,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之比是( )。
8.订《小学生语文报》的份数和总金额成( )比例。
9.1∶0.25的比值是4,如果后项乘以4,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该变成( ),如果前、后项都除以0.25,比值是( )。
10.甲、乙两数的比是5∶8,甲数是25,乙数是(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圆周率一定,直径与周长成正比例。
( )
2.比例尺是一个比。
( )
3.正方体的棱长与体积成正比例。
( )
4.如果5a =7b ,那么5∶a =7∶b 。
( )
5.一幅地图用1厘米表示8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8000。
( )
三、选择
1.甲、乙两个圆的半径的比是2∶3,它们的面积比是 ( )
A .2∶3
B .4∶6
C .4∶9
2.比例尺是1∶5000000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上实际距离 ( )
A .50千米
B .500千米
C .5千米
3.如果y =7x ,y 和x 成________比例 ( )
A .正比例
B .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4.与4∶0.3能组成比例的是 ( )
A .8∶0.6
B .0.8∶6
C .4∶3
5.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与宽成________比例 ( )
A.正比例B.不成比例C.反比例
四、实际应用:
1、在一幅地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13厘米,已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780千米。
(1)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2)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B两城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求A、B两城的实际距离。
2、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10厘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相遇。
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2:3,求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千米?
3、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长方形教室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
(1)求这间教室的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
(2)写出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的比。
并与比例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4.在比例尺是1∶25000000的地图上标出甲、乙两地。
已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4500千米,图上两地相距多少厘米?
5.某农机厂生产一批零件。
计划每天120个,25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150个,实际多少天完成任务?
6.一台碾米机3.5小时碾米1400千克。
照这样计算,8.5小时可以碾米多少千克?
7.在比例尺是1∶40000的地图上,两地相距5厘米,如果在比例尺是1∶25000的地图上,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8.用方砖铺一间语音室的地面,用边长15厘米的方砖铺地,需要2000块。
如果改用边长25厘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9.一辆客车2小时行80千米,照这样计算,如果行10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10.某车站有550吨货物,某队上午工作3小时运了330吨,照这样计算,其余的还要几小时运完?
11、甲乙两地实际距离是50米,画在一张图纸上的距离为1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12、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4.2厘米,实际距离是105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13、学校操场上有一条长200米的跑道,在一张图纸上用4厘米表示,这张图
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14、在比例尺是1:2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30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15、南京到上海约320千米,画在1:4000000的地图上,两地间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
16、某小学的校园长200米,画在平面图上是20厘米,量得校园宽是150米,在这张图纸上应画多少厘米?
17、在一一幅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4厘米,而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6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18、在一幅比例尺是1:4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20厘米,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19、北京与天津大约相距120千米,在比例尺是1:600000的地图上的距离约是多少多少厘米?
20、在一幅地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12厘米,已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480千米。
求这幅图的比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