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监测方案设计
一级基坑监测方案
3.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监测点:沿支护结构布置,点间距不超过15m。
4.支护结构应力监测点:根据支护结构形式及受力特点进行布置。
5.水位监测点:在基坑四周及中间区域布置,点间距不超过20m。
六、监测频率
1.地表沉降监测:施工期间,每周至少进行一次监测。
2.监测数据用于指导施工,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
3.监测成果作为工程验收的依据之一。
十、总结
本基坑监测方案旨在确保一级基坑施工安全,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各相关单位应严格按照本方案执行,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在监测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监测方案。
3.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累计位移量达到20mm或日位移量达到5mm时,启动预警。
4.支护结构垂直位移:累计位移量达到20mm或日位移量达到5mm时,启动预警。
5.支护结构应力:应力值超过设计值的80%时,启动预警。
6.水位:水位超过设计水位±0.5m时,启动预警。
八、监测组织与管理
1.监测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设计方案进行监测。
一级基坑监测方案
一、前言
基坑工程作为地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安全对整个工程的安全具有重大影响。为确保一级基坑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依据《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2012)等相关规范,结合本项目特点,制定本基坑监测方案。
二、监测目标
1.实时掌握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应力及水位变化情况。
5.支护结构应力监测:采用应力计,按每三天一次的频率进行监测。
6.水位监测:采用水位计,按每天一次的频率进行监测。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检测方案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检测方案一、前言建筑工程中的基坑支护检测是为了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保障施工人员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基坑支护检测方案需要根据具体工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并且需要在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进行全面的检测和监测。
本文将对基坑支护检测的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检测的内容、方法和定期检测的频率等。
二、基坑支护检测的内容1. 基坑支护结构的材料检测:包括支撑材料的品种、规格和质量等。
需要检测支撑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且是否具有相应的强度和稳定性。
2. 土体力学性质的检测:包括土壤的含水量、密度、压缩性和黏性等。
需要检测土体的力学性质是否符合预期,并且是否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3. 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检测:包括支护结构的几何形状、尺寸和平整度等。
需要检测支护结构是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且是否达到了相应的质量标准。
4. 基坑周边环境的监测:包括基坑周边地下水位、地表下沉和结构变形等。
需要监测基坑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以及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影响。
三、基坑支护检测的方法1. 材料检测:可以采用化学分析、质量检测和力学测试等方法进行材料的检测。
化学分析可以对支撑材料的成分和含量进行检测,质量检测可以对支撑材料的外观和表面质量进行检测,力学测试可以对支撑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检测。
2. 土体力学性质的检测:可以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测试等方法进行土体力学性质的检测。
原位测试可以通过现场取样和测试来获取土体的力学性质,室内测试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来获取土体的力学性质。
3. 施工质量检测:可以采用现场测量和实验室测试等方法进行施工质量的检测。
现场测量可以对支护结构的几何形状、尺寸和平整度进行检测,实验室测试可以对支护结构的材料和结构进行检测。
4. 周边环境监测:可以采用地下水位监测、地表下沉监测和结构变形监测等方法进行周边环境的监测。
地下水位监测可以通过现场测量和实验室测试来获取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地表下沉监测可以通过现场测量和实验室测试来获取基坑周边地表下沉的情况,结构变形监测可以通过现场测量和实验室测试来获取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
基坑监测监控方案
基坑监测监控方案土方开挖施工期间,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受力和变形、周边建筑物、重要道路及地下管线等保护对象进行系统的监测。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实际状态及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做到及时预报,为基坑边坡和周边环境的安全与稳定提供监控数据,防患于未然;通过监测数据与设计参数的对比,可以分析设计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科学合理地安排下一步工序,必要时及时修改设计,使设计更加合理,施工更加安全。
一.监测频率1坡顶水平位移监测:基坑开挖前3步深度在5m以内,可每2d观测一次,基坑开挖至5m以下及基坑开挖完成后一周内,每天观测一次。
基坑开挖至基底后一周后无明显位移时,可适当延长观测周期,每5~IOd 观测一次。
2、坡顶垂直位移及建筑物沉降观测:在基坑降水时和在基坑土开挖过程中应每天观测一次。
混凝土底板浇完IOd以后,可每2~3d观测一次,直至地下室顶板完工和水位恢复。
此后可每周观测一次至回填土完工。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一步加强监测,缩短监测时间间隔加密观测次数,并及时向施工、监理和设计人员报告监测结果:(1)监测项目的监测值达到报警标准;(2)基坑及周围环境中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线出现泄漏;(3)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加大;(4)临近的建筑物或地面突然出现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
4、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
二、监控报警1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控报警值以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两个值控制,累计变化量的报警指标不应超过设计限制。
2、本基坑坡顶水平位移报警值设为25mm,水平位移速率报警值设为连续三日大于2mm∕d o3、周围建筑物报警值以累计变形量、变形速率、差异变形量并结合裂缝观测确定。
4、本基坑周围建筑物沉降报警值设为15mm,倾斜报警值设为IOmm,倾斜速率报警值设为连续三日大于Imm/55、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报警:6、周围建筑物砌体部分出现宽度大于15mm的变形裂缝;7、附近地面出现宽度大于IOmm的裂缝;三、紧急预案1基坑开挖和喷锚支护施工过程中,由于破坏了土层中的原有的应力平衡,坡面肯定会发生变形,直到达到新的平衡。
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
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是指针对基坑支护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检测与监测的方案。
基坑支护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稳定性对于项目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因此,及时准确地进行基坑支护监测检测,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个综合的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
首先,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首先需要确定监测目标。
基坑支护监测的目标包括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监测和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监测。
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监测主要包括垂直变形、水平变形和倾斜变形的监测,可以通过安装位移传感器、固定支护结构的变形测量尺、倾斜计等工具来进行监测。
而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监测则是为了掌握基坑工程的水工环境变化,可以通过设置水位计、流速计等设备来进行监测。
其次,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需要确定监测时间。
基坑支护监测的时间应从开挖基坑之前开始,直到支护完工和周边地下水位稳定为止。
监测的时间应根据具体工程的进展情况以及规划设计要求进行确定,通常在基坑开挖前、支护过程中和支护完工后进行定期监测。
再次,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需要确定监测位置。
监测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基坑支护结构的特点、周边环境的变化以及监测目的的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监测点应位于基坑支护结构的关键部位,如支撑桩的顶部、支护墙的顶部和底部等位置。
此外,还应选择一些代表性的监测点位于基坑的周边环境,用于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
最后,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需要确定监测方法。
基坑支护监测的方法包括实测和网络监测两种。
实测是指通过安装传感器、测量仪器等工具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化进行现场测量。
网络监测是指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对基坑支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实时监测。
实测方法可以通过现场测量仪器进行,如位移传感器、倾斜计等,也可以通过无人机、激光扫描仪等高新技术手段进行。
总之,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是预防基坑工程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基坑支护结构的特点和周边环境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制定监测方案,采用适当的监测方法和工具,并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评估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保证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运行。
基坑监测方案(水平竖向位移、周边地表、周边地表及建筑裂缝、临近建筑沉降、深层水平位移、围墙变形。)
**工程基坑监测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单位:*******公司编制日期:**年**月**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监测依据 (1)(三)、监测目的 (2)(四)、监测范围、项目 (2)(五)、监测点的布置 (2)(六)、监测警戒值及精度 (4)(七)、监测方法及要求 (6)(八)、监测仪器设备及人员 (7)(九)、监测频率 (8)(十)、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 (8)(十一)、数据记录、处理及监测成果 (9)(十二)、基坑监测及沉降观测成果质量保证措施 (9)(十三)、安全文明施测 (11)(十四)、所需要的配合工作 (13)附录A、监测单位资质概况 (14)(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工程,位于**,基坑及地下结构施工时需要进行基坑支护,本项目采用自然放坡及土钉墙支护形式。
根据规范和支护设计图纸的要求,基坑需进行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支护结构竖向位移、周边地表竖向位移、周边地表及建筑裂缝、临近建筑沉降、深层水平位移、围墙变形。
该基坑基坑监测期间应定期进行巡视检查,巡视检查内容包括:1、支护结构:(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2)墙后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2、施工工况:(1)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2)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分层厚度及支锚设置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3)场地地表水状况是否正常;(4)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3、周边环境(1)地下管道有无破损、泄露情况;(2)周边建筑有无新增裂缝出现;(3)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4)邻近基坑及建筑的施工变化情况;4、监测设施(1)基准点、监测点完好状况;(2)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3)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
5、根据设计要求或当地经验确定的其他巡视检查内容。
巡视检查如发现异常和危险情况,应及时通知建设方及其他相关单位。
(二)、监测依据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0)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19)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7、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三)、监测目的在基坑施工期间,须周期性的对基坑变形情况、周边建筑物和周边地表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隐患,并根据监测成果相应地及时调整施工速率及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快捷、经济合理。
深基坑工程施工监测方案
施施工工监监测测方方案案1 施工监测目的及意义基坑开挖、支护施工将不可避免地对地层、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等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确保基坑周边建筑物及管线安全,做到信息化安全施工,必须对地表、地下管线和周边建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控量测。
通过监控量测可以达到如下目的:1、了解基坑周围土体在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明确施工对原始地层的影响程度以及可能产生失稳的薄弱环节。
2、了解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位状态,并对其安全稳定性进行评价。
3、了解工程施工对地下管线、建筑物等周边环境条件的影响程度,确保它们仍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
4、了解施工降水效果对周围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
5、将量测结果反馈到施工中,及时修改施工参数和步骤进行信息化施工。
2仪器选择和精度要求1、基坑位移监测采用拓普康TKS-202全站仪,精度2秒。
仪器在检验有效期内作业,并在作业期间进行检查校核。
2、沉降观测使用徕卡N2精密水准仪(带测微器)及2米铟钢水准标尺。
仪器最小分辨率为0.01mm 。
仪器及标尺在检验有效期内作业,并在作业期间进行检查校核。
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精度要求进行观测,执行的各项规定和限差如下:等级 仪器类型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任一测站上前后距差视线高度 二等DS0.5≤30m≤1.0m≤0.5m>0.3m项目 等级基、辅分划读数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基辅尺分划读数差≤0.3mm,闭合差≤±0.3√N mm(N代表测站数)。
3监测项目及控制标准3.1监测项目1、本次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监测按《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GB50497-2009)执行。
2、本次监测可分为基坑工程主体监测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监测,施工监测项目和内容有:3、水位观测、钢筋应力等监测见第三方监测方案。
3.2监测控制标准1、基坑监测控制标准及报警指标如下表所示:2、水位变化控制标准为:要求水位变化值累计值不大于1m或每天变化值不大于0.50m。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一、基准网的建立为了科学地预测基坑支护的稳定和周边环境的变化,及时预报和提供准确可靠的变形数据,因此建立基坑支护施工变形与沉降观测网,定期进行变形沉降观测。
二、基坑支护变形观测(1)基坑支护水平位移观测在基坑边坡顶上布置基线(每基坑边一条),每条基线上设4个变形观测点,同时又作为沉降观测点。
(2)基坑支护沉降观测利用远离场区的城市高程系水准控制点或独立水准点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点,与以上点联测,构成基坑支护沉降观测网。
四面围墙周边附近各布置四个沉降观测点,与基坑周边浅埋基础建(构)筑物、重要管线监测点一起构成监测周边环境的沉降观测网。
三、观测方法(1)水平位移观测分别在基线点四个角上设站,用J2型经纬仪观测四边网的水平角度(四边形内角),并与城市的大地控制网三角点联测水平夹角,检查基线点是否发生位移,在基线点正确无误的情况下,同时在四角测端上分别以对应的相邻角点定向,并观测定向基线上各预埋点的水平位移量初始读数。
(2)沉降观测对基坑边上的各点及周边点建立的沉降观测网的测量方法为:首先自远离基坑的城市水准控制点开始观测,引测至基坑周围后,按编定的各点观测次序依次观测,最后测至另一水准控制点符合,观测仪器采用S3型精密水准仪。
四、基坑周围建(构)筑物等的监测措施工程对基坑周边50米范围内的所有建(构)筑物进行监测,并特别对临近坑边1.5H~2.0H范围内建(构)筑物,包括道路、市政管道、电力电缆、电信管网等加强监测力度。
具体监测措施是:(1)对建(构)筑物,定期进行沉降变形观测。
(2)施工前,了解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对整个场地的地下管线进行摸底,并在地面投影其轴线走向,布置变形观测点进行监测;对某些变形要求较高及紧邻基坑开挖边缘的重要管线,预先做好加固处理措施。
五、质量保证技术措施在施工中不仅要严格执行质量管理程序,保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同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技术措施,从原材料的采购到施工全过程进行全方位控制,强化施工质量一次合格率,杜绝不合格和返工。
基坑监测专项方案
基坑监测专项方案
一、前言
基坑的开挖、支撑和加固是建筑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而基
坑的稳定与否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基坑监测是在基坑
开挖、支护和加固期间,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基坑本体进行监测,以
发现和预防基坑变形、破坏或诱发地面沉降等不良现象的一项综合
性工作。
为了做好基坑监测工作,制定基坑监测专项方案是至关重
要的。
二、基本内容
1.监测目标:明确监测对象和监测目的,包括基坑周边地面沉降、基坑开挖及支护作业过程中的变形、周边管线变形及沉降等。
2.监测方案:制定专门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方法、监测设备
及工具的选用、监测周期及精度等内容。
监测方案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相关规定,并且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变化因素,确保监
测数据准确可靠。
3.监测设备:根据监测方案,选择适当的监测设备,包括测斜仪、水准仪、位移计、压力计、温度计、土压力计、超声波测量仪等。
所选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规定,并通过校准检测。
4.监测基准:明确监测基准,包括水准基准和坐标基准,并按
国家标准及相关规定建立和确定监测基准点。
监测期间应保持监测
基准点的稳定性。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1、为保证基坑安全,及时掌握基坑稳定及土方开挖后基坑边坡的变形情况,基坑支护需进行信息化施工,必须进行支护结构的变形监测。
2、根据监测结果,发现可能发生危险的先兆,判断工程的安全性,防止工程破坏事故和环境事故的发生,采取必要的工程补救措施。
3、以施工监测的结果指导现场施工,进行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
二、监测项目三、基坑概况结合建设单位分期开挖施工计划,基坑南侧需配合轨道交通地铁配套施工,由于目前地铁配套施工方案尚未确定,故本次暂不考虑基坑南侧的基坑支护设计,优先进行基坑北侧、东侧和西侧的基坑支护设计。
基坑东西长约235m,南北宽约32.0m~109.1m,周长约590m。
基坑开挖深度14.6m~18.6m,基坑采用桩锚支护。
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
基坑设计时限18个月。
四、周边条件基坑北侧坡顶距离红线最近处 6.9m,红线范围内均为施工硬化道路,红线外为高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桩基础,小区建筑距红线最近距离15.6m。
基坑东侧坡顶距离红线最近处30.8m,基坑坡顶以外2~12m为施工硬化道路,硬化道路以东至红线为实验室、门卫室和消防水箱等临时设施。
红线外为纬十二路。
基坑西侧坡顶距离红线最近处16.3m,基坑坡顶以外1~8m为施工硬化道路,硬化道路以西为项目部,项目部宽6m,项目部以西为用地红线,红线外为纬十一路。
五、控制网的布设与施测监测控制网以假定坐标系统为基准建立。
控制点由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组成,为了提高监测效率,在基坑周边2倍开挖深度外设置工作基点,选择一个基准点为监测起算点,联测工作基点组成监测控制网闭合线路,工作基点同基准点组成监测控制网,工作基点同监测点组成监测网。
1、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的布设与施测(1)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的布设工作基准点采用强制对中的水泥观测墩,地下部分埋深 1.2m,地面部分高1.2m。
工作基点埋设时应注意保证与测点间的通视,保证强制对中标志顶面的水平,工作基点埋设完毕后,并作明显警示标记及点号。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要点
基坑⽀护监测⽅案要点中航紫⾦·云熙基坑⽀护监测⽅案技术负责⼈:项⽬负责⼈:审核:审定:福建岩⼟⼯程勘察研究院2014年4⽉30⽇⽬录⼀、⼯程概况⼆、监测⽬的和依据三、监测内容及项⽬四、基准点、监测点布设及保护五、监测⽅法及精度六、监测期间⼯作安排与监测频率要求七、预警指标及应急⽅案⼋、监测组织措施九、报表、报告提交⼀、⼯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龙岩市新罗区,龙岩⼤道东侧,双龙路南侧,与龙岩万达⼴场隔路相望。
周边条件:场地北侧为双龙路,与龙岩万达⼴场隔路相望;场地东侧现为隔壁在建⼯地活动房;场地西侧为⾼速路接驳⼝,场地南侧现为空地,局部堆⼟较⾼。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建筑设计±0.00=342.30,现地⾯平整后标⾼340.00m~342.00m(黄海),设⼆层地下室,计算底标⾼详平⾯图,基坑计算深度为9.00~10.30m,基坑开挖⾯积约50000m 2 ,基坑周长约900m。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级,重要性系数r=1.0。
⽀护形式:基坑北侧、西侧、东北侧采⽤灌注桩+2道锚索⽀护,其余侧采⽤锚管⼟钉墙的⽀护⽅式。
地质条件:⾃上⽽下揭露⼟层特征如下:杂填⼟、填⼟、耕⼟、粉质粘⼟、细砂、含卵⽯粗砂、含泥质粉质粘⼟、含卵⽯粉质粘⼟、粉质粘⼟、含⾓砾粉质粘⼟、含碎⽯粉质粘⼟、粉砂岩残积粘性⼟。
⽔⽂条件:地下⽔位埋深1.0-5.1m,标⾼334.32-338.75m ,地下⽔主要接受⼤⽓降⽔的下渗及外围含⽔层地下⽔的侧向渗透补给。
⼆、监测作业实施规范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建筑⼯程基坑⽀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07)4、《混凝⼟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5、《建筑基坑⼯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6、有关设计施⼯图纸7、其他技术要求:三、监测⽬的基坑⼯程的围护设计虽能够⼤致描述正常施⼯条件下,围护结构与相邻环境的变形规律和受⼒范围,但因其涉及众多岩⼟⼯程问题且围护周期较长,因此必须在基坑开挖和⽀护施⼯期间开展严密的现场监测,以保证⼯程的顺利进⾏。
基坑监测施工方案
基坑监测施工方案监测频率要求:开挖期间开挖侧每天观测一次,非开挖期间每3-5天观测一次;当变形超限时应加密观测,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连续观测。
当基坑变形、地面沉降达到预警值,应立即通知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一)监测目的1、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构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才能对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全面的了解,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反馈,并采取必要的工程应急措施,甚至调整施工工艺或修改设计参数。
2、检验设计所采取的各种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
3、确保基坑支护结构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
4、积累工程经验,为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整体水平提供依据。
5、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相比较以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要求,以确定和优化下一步的施工参数,做到信息化施工。
6、将现场测量结果用于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使实际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
(二)监测原则深基坑工程是一项技术上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风险性很大的系统工程。
根据该基坑支护及周边环境的特点,在确定监测方法及监测内容时,需考虑以下原则:1、保证重点:该工程为深基坑,所以基坑支护结构本身是本工程需监测的重点。
沿基坑四周在基坑原土位置布置测斜管、在桩顶布置测量点进行位移和变形监测,以保证支护结构整体安全。
2、兼顾环境:由于本工程地下场区地下水主要有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其中孔隙水为区内地下水的主要赋存形式。
3、为了保证周围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正常安全使用,应布置测点进行变形观测。
4、信息化施工:监测资料的及时整理和快速反馈给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非常重要。
支护结构本身的变形是否超过报警值,地面沉降是否超过报警值,需要测试结果的及时反馈,以便使施工单位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顺序,或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基坑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5、经济合理:对选定监测内容,以保证安全为前提。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基坑监测方案。
一、基坑安全自查的项目1、支护结构监测2341保证每2在支护结构内埋设带导槽PVC塑料管,以跟踪支护结构位移。
选择在可能产生较大变形的部位,共布设9孔(C1~C9),深度同桩墙深。
为保证成孔率,另布置3个备用孔(C10~C12),共计12孔。
PVC塑料管外径70mm,所有测斜管埋设中,测斜管的导槽必须垂直于基坑边。
先行埋设的测斜管用细铁丝按导槽方向固定在钢筋笼上。
埋设于检查孔的测斜管需用干燥黄砂密实测斜管与钢管内壁间的空隙。
3、支护结构钢筋应力监测在支护结构内布设钢筋应力测点,共布设10个断面,即G1~G10,每断面在迎土、迎坑面各埋设一个钢筋应变计;根据本工程的设计方案,自支护结构钢筋笼顶端向下5m布设1只应力计,钢筋笼底端向上也按5m距离布设一只,另六只以2.5m间距均布,这样每个应力测孔共16只应力计。
这样在支护结构内共布设160只应力计,4;第三。
每55点60只应6在立柱桩中选择2根立柱布点(N1~N2),在其底部布置钢筋应力计,以测定其受力情况。
在立柱底部的钢筋笼中的下端布置一组(3只,以800对称布置)的钢筋应力计,应力计与钢筋笼绑焊,导线通过PVC软管引至地面。
每立柱布置3只,共计6只钢筋应力计。
7、坑内、外地下水位监测坑内水位的监测主要利用停止降水的降水井轮流观测。
坑外设9个测孔D1~D9;采用钻机埋设53mm的PVC管。
参见附图12-1。
8、立柱沉降监测布设L1~L10共计10个监测点,点位用一金属标志头埋设于立柱顶部。
9、基坑周围原有建筑物及道路管线的沉降监测101根据设计要求,为保证基坑开挖、基坑周边构筑物、结构施工安全,基坑施工应与现场实时监测相结合,根据现场所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及时反馈并通知有关人员,以便及时调整设计、改进施工方法,达到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的目的。
基坑开挖期间土方每开挖一步进行一次观测,每道支撑施工前后各进行一次观测,其他时段每3~5天测一次。
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
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一、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1.监测目的(1)监测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变形加剧或者失稳的情况。
(2)监测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及时发现并处理支护结构的裂缝、位移等问题。
(3)监测基坑开挖和支护过程中的地下水位变化情况,确保地下水位对支护结构的影响在合理范围内。
(4)监测基坑支护工程对周边建筑物、管线等的影响,确保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监测内容(1)基坑开挖过程的变形监测,包括土体沉降、支护结构位移、裂缝变化等情况。
(2)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过程的监测,包括混凝土浇筑质量、支护结构内力变化、裂缝情况等。
(3)地下水位监测,主要是为了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排水和抗渗措施。
(4)周边建筑物、管线等的影响监测,主要是为了了解基坑支护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情况。
3.监测方法(1)基坑开挖过程的变形监测,可以采用测量仪器进行实时监测,如全站仪、测斜仪、倾角仪等。
(2)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过程的监测,可以采用超声波检测仪、裂缝位移计等仪器进行实时监测。
(3)地下水位监测,可以采用水位计进行实时监测。
(4)周边建筑物、管线等的影响监测,可以采用激光测距仪、地震波等仪器进行实时监测。
4.监测频率(1)基坑开挖过程的变形监测,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监测,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2)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过程的监测,根据施工进度和情况进行不定期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地下水位监测,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监测,根据地下水位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排水和抗渗措施。
(4)周边建筑物、管线等的影响监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定期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二、监测结果处理1.监测结果的处理(1)基坑开挖过程的变形监测结果要及时分析,如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开挖,并做好防护措施。
(2)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过程的监测结果要及时分析,如发现支护结构存在问题要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并进行补救措施。
(3)地下水位监测结果要及时分析,根据地下水位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排水和抗渗措施。
如何做建筑施工基坑监测方案设计
建筑施工基坑监测方案设计一、前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基坑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其安全性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因此,对基坑进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针对建筑施工基坑监测方案进行设计,包括监测的项目、监测仪器的选择、监测方案的制定等内容,以保障基坑施工的安全。
二、监测项目1. 基坑深度:监测基坑的深度,以确保基坑的开挖深度符合设计要求;2. 基坑周边建筑物和路基的变形情况:监测周边建筑物和路基的变形情况,避免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和路基造成破坏;3. 基坑土体的围护结构变形情况:监测基坑土体的围护结构的变形情况,避免围护结构发生倒塌导致事故的发生;4. 基坑内部水位变化情况:监测基坑内部的水位变化情况,避免基坑内部积水导致基坑失稳。
三、监测仪器的选择1. 光纤光栅变形监测仪:用于监测基坑周边建筑物和路基的变形情况,具有高精度和长距离监测的优势;2. 岩土变形测量仪:用于监测基坑土体的围护结构的变形情况,可以实时监测土体的变形情况;3. 水位监测仪:用于监测基坑内部水位的变化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基坑内部水位的变化。
四、监测方案的制定1. 制定监测方案:根据监测项目和监测仪器的选择,设计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的频率、监测点的设置等内容;2. 确定监测点:根据基坑的施工情况和周边环境,确定监测点的位置,确保监测的全面性和有效性;3. 设置监测设备:根据监测方案的要求,设置监测设备,并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4. 定期监测和数据处理:按照监测方案的要求,定期进行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结论建筑施工基坑监测方案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保障基坑施工的安全。
通过选择合适的监测项目和监测仪器,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可以及时发现基坑施工中的问题,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基坑监测方案的设计有所帮助,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基坑支护工程检测方案
基坑支护工程检测方案一、基坑支护工程检测的目的和意义:1.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地面沉降和侧倾等安全问题;2.检测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符合设计要求;3.及时发现基坑支护工程中的质量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补或改善;4.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为基坑支护工程的后期维护和改造提供依据。
二、基坑支护工程的检测内容:1.地下水位的检测:地下水位是基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参数,需要通过地下水位监测井进行定期检测,以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2.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检测:包括监测基坑支护结构的沉降、倾斜、变形等情况,并根据监测数据判断其稳定性;3.地下管线的安全检测: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通过相关技术手段检测,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损害到地下管线的安全;4.基坑地下室的检测:对于有地下室的基坑工程,需要对其进行检测,包括地下室结构的变形情况、地下室地面的沉降等;5.基坑周边土体的检测:通过监测基坑周边土体的应力变化、变形等情况,判断基坑支护工程对周边土体的影响程度,同时也可以评估基坑支护工程的稳定性。
三、基坑支护工程检测方法:1.地下水位检测方法:可以使用水位计进行测量,根据勘察资料确定测量点,定期测量并记录数据;2.基坑支护结构变形检测方法:可以采用全站仪进行监测,定期对支护结构进行测量,判断其变形情况;3.地下管线安全检测方法:可以通过地下雷达和金属探测仪等仪器,对地下管线进行检测,及时发现管线的位置和深度,避免损坏;4.基坑地下室检测方法:可以使用沉降仪和倾斜仪进行监测,定期测量并记录地下室结构的变形情况;5.基坑周边土体检测方法:可以使用应变计和振动计等仪器,对周边土体的应力和变形进行监测,评估基坑支护工程对周边土体的影响。
四、基坑支护工程检测的频率和要求:1.基坑支护结构的高度和复杂程度;2.基坑支护工程所处的地质条件;3.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周期;4.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要求和工程规模。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1基坑监测的目的观测目的:在基础施工及维护阶段,由于工程的基础深,开挖面积大,基坑边坡服务时间长,需要在开挖前根据支护形式准确放线定位、在开挖过程中不断监测,掌握基坑变形发展趋势,防止基坑过大变形,确保边坡的安全稳定和工程顺利进行,及时掌握基坑边坡变形动态,为基坑施工提供信息反馈。
2监测频率3监测报警值(1)坡顶/桩顶水平位移、沉降监测本工程基坑桩锚按二级基坑控制值:开挖过程中按4%°h控制,报警值为控制值的80%(h为监测点处基坑开挖深度)。
(2)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监测报警值为4%°h(h为监测点处基坑开挖深度),变化速率为4~6mm∕d°(3)锚杆内力监测预应力锚杆内力报警值:低于0.3倍设计值,高于0.8倍设计值。
(4)地下水位监测基坑土方开挖、支护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累计变化不超过IoOomm,变化速率不超过50OmmA1(5)坑外地表沉降监测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控制值为25mm,报警值为20mm,变化速率为2~3mm∕d.(6)巡视监测支护体系应进行巡视监测,发现异常现象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必要时应拍照或录相,变形强烈地段要设立连续观测点。
4监测方法4.1基坑边坡水平位移监测基坑边坡水平位移采用《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T446-2007)中的二等水平位移的要求执行。
监测的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见表10-2o1、基准点的埋设和观测在认真考察现场监测环境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地方布设基准点。
基准点的埋设应遵循下列原则:a)基准点必须稳定,便于保存;b)通视良好,便于观测及定期检验。
为提高水平位移监测的精度,控制点应采用观测墩形式,顾及基坑周边实际状况,在基坑四边以及其延长线上,地面相对稳定的位置埋设3个观测墩做为柱顶水平位移观测的控制点,在基坑附近的建筑物上埋设4个点作为检查方向(场外基准点为基础)。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一、工程概述本次基坑工程位于_____,周边环境较为复杂,包括_____等。
基坑开挖深度为_____米,面积约为_____平方米。
二、监测目的1、及时掌握基坑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情况,为施工安全提供保障。
2、验证支护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为优化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3、预测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三、监测内容1、水平位移监测在基坑周边设置监测点,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测量,监测基坑壁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情况。
2、竖向位移监测利用水准仪对监测点的高程进行测量,了解基坑壁在垂直方向上的沉降情况。
3、深层水平位移监测通过在支护结构中埋设测斜管,使用测斜仪测量不同深度处的水平位移,掌握支护结构的变形规律。
4、支撑轴力监测在支撑结构上安装轴力计,监测支撑轴力的变化,判断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5、地下水位监测在基坑周边设置水位观测井,使用水位计测量地下水位的变化,防止地下水对基坑造成不利影响。
6、周边建筑物及地表沉降监测在周边建筑物和地表设置监测点,监测其沉降情况,评估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监测点布置1、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点沿基坑周边每隔_____米布置一个监测点,在关键部位适当加密。
2、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在支护结构的关键部位,如阳角、阴角等,埋设测斜管,每根测斜管的监测深度应达到支护结构底部以下_____米。
3、支撑轴力监测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支撑构件,在其跨中位置安装轴力计。
4、地下水位监测点在基坑周边每隔_____米布置一个水位观测井。
5、周边建筑物及地表沉降监测点在周边建筑物的角点、长边中点及周边地表每隔_____米布置一个监测点。
五、监测频率1、基坑开挖期间,每天监测_____次。
2、地下室施工期间,每_____天监测_____次。
3、遇到暴雨、地震等特殊情况,应加密监测频率。
六、监测预警值1、水平位移预警值:累计位移达到_____毫米或单日位移达到_____毫米。
基坑支护变形监测方案
1、编制依据基坑支护设计图纸《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工程概况L形地库三个角高层建筑下,地下二层普遍深度-9.0m(地下二层底板标高),局部深度-13.8m(电梯井底板标高),基坑支护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土钉墙喷锚系统,深基坑位置土方开挖至-4.0m左右,留出支护桩作业面,即进行支护桩及喷锚系统施工,同步进行深基坑支护系统监测。
3、监测目的施工中可能会出现基坑变形,为确保边坡的安全稳定和工程顺利进行,及时掌握基坑边坡变形动态,便于采取各种保护措施,我们在基坑施工过程中需对边坡进行水平位移、沉降等变形进行监测。
基坑工程施工前,应由建设方委托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
监测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应经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认可。
4、监测项目基坑边坡水平位移、沉降、裂逢;周边建筑物。
4.1 边坡水平位移监测4.1.1监测点设置深基坑每边设置3个稳定、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
在基坑四周冠梁上设置监测点,基坑各边每隔10-15m设置一个监测点,且每边中点、阳角必须有点,每边不少于3点,水平及竖向监测点为共用点。
基坑周边建筑物(4#楼及13#楼)、地下管线监测点布置:在基坑周围建筑物四角、拐角、管线井口设置一组监测点,监测其沉降。
4.1.2监测点制作施工灌注桩时将一根1m长的Ф18钢筋突出固定在冠梁与灌注桩交接处,要求钢筋端部平整并刻有十字丝,钢筋的端部突出冠梁上表面20cm。
4.1.3 监测点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监测点的保护,不得随意破坏。
以保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5、仪器设备为确保本工程支护结构的安全,精确提供观测数据,本次监测主要采用监测仪器有:a、自动安平水准仪型号:DSA320 , 出厂编号:****。
b.全站仪型号: GTS-332W,出厂编号:托普康*****。
6、监测方法监测方法采用极坐标法。
监测项目初始值在深基坑土方开挖(-4.0m以下)之前测定,并取至少连续观测3次的稳定值的平均值作为初始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航紫金·云熙基坑支护监测方案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审核:审定: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2014年4月30日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监测目的和依据三、监测容及项目四、基准点、监测点布设及保护五、监测方法及精度六、监测期间工作安排与监测频率要求七、预警指标及应急方案八、监测组织措施九、报表、报告提交一、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市新罗区,大道东侧,双龙路南侧,与万达广场隔路相望。
周边条件:场地北侧为双龙路,与万达广场隔路相望;场地东侧现为隔壁在建工地活动房;场地西侧为高速路接驳口,场地南侧现为空地,局部堆土较高。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建筑设计±0.00=342.30,现地面平整后标高340.00m~342.00m(黄海),设二层地下室,计算底标高详平面图,基坑计算深度为9.00~10.30m,基坑开挖面积约50000m 2 ,基坑周长约900m。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 r=1.0。
支护形式:基坑北侧、西侧、东北侧采用灌注桩+2道锚索支护,其余侧采用锚管土钉墙的支护方式。
地质条件:自上而下揭露土层特征如下:杂填土、填土、耕土、粉质粘土、细砂、含卵石粗砂、含泥质粉质粘土、含卵石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含角砾粉质粘土、含碎石粉质粘土、粉砂岩残积粘性土。
水文条件:地下水位埋深1.0-5.1m,标高334.32-338.75m ,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下渗及外围含水层地下水的侧向渗透补给。
二、监测作业实施规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11)2、《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3、《建筑变形测量规》(JGJ/T8-2007)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10)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GB50497-2009)6、有关设计施工图纸7、其他技术要求:三、监测目的基坑工程的围护设计虽能够大致描述正常施工条件下,围护结构与相邻环境的变形规律和受力围,但因其涉及众多岩土工程问题且围护周期较长,因此必须在基坑开挖和支护施工期间开展严密的现场监测,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开展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目的主要为:1、为施工开展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
通过监测随时掌握土层和支护结构力的变化情况,以及邻近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将监测数据与设计预估值进行对比、分析,以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以确定和优化下一步施工参数,以此达到信息化施工的目的。
2、为基坑周围环境进行及时、有效地保护提供依据。
通过对相邻土层的现场监测,验证基坑开挖方案和环境保护方案的正确性,及时分析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3、将监测结果用于反馈,优化设计,为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4、通过对监测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的比较、分析,并判定被支护体系的安全状态,可以检验设计的正确性。
四、监测容(1)地下水位观测。
在基坑四周布设8个水位观测孔,每孔深12米。
(具体见监测点位图,下同)(2)基坑坡顶顶水平位移及沉降。
在基坑四周布设35个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点。
(3)深层土体侧向位移监测。
在基坑四周布设7个深层土体侧向位移监测点,每监测点布设约18米测斜管。
(4)锚索应力。
选择有代表性锚索(特别是中部、阳角处)进行锚索应力监测。
每边监测点不少于2个断面监测(每个断面相应位置每层锚索1个)。
共9个断面监测,预计共布设12个监测点。
(5)灌注桩力钢筋应力。
在支护桩受力、变形较大且有代表性位置布置9根支护桩力监测点。
每根支护桩力监测点在竖直方向力监测传感器应布置在弯矩极值处(布设于标高-9.00m,),每根支护桩监测点相应位置(靠近坑侧最外边埋设1个力传感器)。
(6)基坑周边道路的水平位移、沉降监测。
布置10个监测点。
五、监测方法1、地下水位监测采用钢尺水位仪,利用水的导电性,测得当前水位与观测井口的距离,再通过井口标高,计算当前水位的高程。
通过观测数据,绘制水位变化的历时曲线,当水位达到控制值时,及时预警。
2、基坑坡顶水平位移监测深基坑开挖时,基坑坡顶将产生向基坑的位移,当位移快速增大时将使围护系统失稳。
因此,观测基坑坡顶水平位移变化是判断围护结构安全状态的重要环节。
监测方法,采用视准线法或坐标法。
采用视准线法测量时,基坑边选取两个远处固定目标,构成视准线,用精密经纬仪直接观测各点水平位移量;采用坐标法测量时,将工作基准点和监测点构成变形监测网,用全站仪观测,平差得出监测点坐标,计算坐标差求得变形量。
工作基准点与基准点间应按5″导线精度要求定期进行复测。
两种方法的测量精度均要求≤±1mm。
视准线法和坐标法均测两测回。
在形成监测报表时,分别注明当前位移变化量及累计量,并计算每个监测点的水平位移日均变化量。
3、深层土体侧向位移监测在围护桩后土体埋设测斜管,测斜管埋设深度为基坑开挖深度的2倍,用 CX—03型测斜仪,测得一定距离测斜管与垂直方向的倾角。
由于测斜管的下端已埋入位移变化为零的稳定土层中,位移便可根据倾斜角和测点间距的换算求得。
观测时,沿管壁每1.0m采集数据,通过至少两次数据的采集,即可绘制土体深层位移变化曲线,其测量精度要求≤±1mm。
在侧向土体位移变化曲线图中,分别绘制前次和当前的变化曲线,注明最大位移变化量,并标明其变化深度。
4、基坑坡顶沉降监测采用精密水准仪按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进行观测,观测时将工作基准点和监测点构成水准路线网,平差得出各监测点的高程,其水准网闭合差不超过±0.6N mm(N为测站数)。
工作基准点与基准点应按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定期进行复测。
5、灌注桩力钢筋应力监测随着基坑土方向下开挖,围护桩身的力发生变化明显,为了监测围护桩身力变化,必须在围护桩钢筋笼主筋上焊接一组钢筋应力计,采用频率测试仪测得钢弦的频率变化,从而测出钢筋所受作用力的大小。
通过测得数据,绘制桩身力沿深度变化曲线,据此判定支护桩的稳定性。
6、锚索应力监测对锚索应力进行监测时,应在测力计安装前由振弦式频率测试仪测得初值。
通过前后测得数据计算锚索拉力的变化情况,并绘制拉力的历时变化曲线,判定锚索的受力情况。
7、基坑道路监测在基坑施工期间,邻近建筑(构)物的变形情况是保证基坑能否顺利施工的重要指标之一。
故在基坑及地下室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周边道路进行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
沉降监测采用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进行观测。
观测时构成闭合水准路线,要求闭合差≤±0.3N mm (N为测站数)。
上述各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前一周,先进行基数测量,且不少于两次。
六、监测点布置及埋设(一)、基准点布设基点应埋设在变形影响围以外的稳定区域,并且应埋设在视野开阔、通视条件较好的地方;基点数量根据需要埋设,预计布设3个,基准点要牢固(二)、各监测容监测点埋设要求1、地下水位监测水位观测孔的施工主要包括测量放线、成孔、井管加工、井管下放及井管外围填砾料等工序。
(1)成孔:水位观测孔采用清水钻进,钻买沿铅方向钻进。
在钻进过程中,应及时、准确地记录地层岩性及变层深度、钻进时间及初见水位等相关数据;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停钻,及时将钻孔清洗干净,检查钻孔的通畅情况,并做好清洗记录。
(2)井管加工:井管的原材料为外径φ50、管壁厚度为5的PVC管。
为保证PVC管的透水性,在PVC管下端0~5m围加工蜂窝状φ8的通孔,孔的环向间距为12mm,轴向间距为12mm,并包土工布滤肉,井管的长度比初见水位长6.5m。
(3)井管放置:成孔后,经校验孔深无误后吊放经加工且检验合格的径φ43的PVC井管,确保有滤孔端向下;水位观测孔应高出地面0.5m,在孔口设置固定测点标志,并用保护套保护;(4)回填砾料:在地下水位观测孔井管吊入孔后,应立即在井管的外围填砾料;(5)洗井:在下管、回填砾料结束后,应及时采用清水进行洗井,并做好洗井记录。
2、基坑坡顶水平位移监测水平位移监测点采用顶部有测量标志的钢筋钉入地面约1米深度,并用砼固定。
钢筋头露出土体,其周围砌砖块保护。
3、深层土体侧向位移监测在围护桩间的高压旋喷桩水泥土体中,采用钻机施工ф130mm钻孔,孔深18米。
在孔设置PVC测斜管,管壁与孔壁之间用水泥浆体填实,埋设时,保证测斜管有一对凹槽与基坑边缘垂直,并在管注满清水。
管口应砌砖保护,并设测点显目标志。
4、基坑坡顶沉降监测沉降监测点采用顶部有测量标志的钢筋钉入地面约1米深度,并用砼固定。
钢筋头露出土体,其周围砌砖块保护。
5、灌注桩力钢筋应力监测按设计图纸的布设位置,做好需布设钢筋应力计的围护桩编号,与钢筋班组紧密联系。
在围护桩施工期间,将钢筋应力计牢固焊接在钢筋笼外侧,并将导线引出地面用钢管保护。
在-9.00标高基坑侧最外侧主筋布设1个钢筋应力计,并做好每个应力计的详细编号(包括埋深)。
6、锚索应力监测对需测试的锚索做好标记,并编号。
具体测试部位根据现场情况布设,与施工单位紧密联系。
在锚索施工期间,将钢筋应力计牢固焊接在钢筋主轴上,并将导线引出地面用钢管保护。
7、基坑道路监测道路沉降监测点主要布设在沿线地面,每隔约35m布设一个监测点。
(三)、监测点埋设注意事项对于支撑轴力应力埋设,施工单位在协助埋设钢筋应力计。
在后期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小心操作,避免破坏测斜管、水位观测井、应力计等各个监测点。
七、监测频率要求在土方开挖期间,坡顶位移及沉降1-2天观测一次,其余情况下可延至5-7天一次。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应适当加密监测次数,具体由设计人员确定:a、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b、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变化速率较快;c、存在勘察中为发现的不良地质条件;d、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违反设计工况施工;e、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及长时间降雨;f、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超设计限值;g、支护结构出现开裂,周边地表出现较大的沉降或地表出现严重开裂;h、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及流砂等现象。
2、监测时间从土方开始施工至地下室土方回填,预计历时6个月;3、监测次数预计约90次以上。
八、预警指标及应急方案(一)、预警指标1、基坑坡顶水平位移预警值为40mm或变化速率连续三天大于3mm/d。
2、基坑坡顶向位移预警值为30mm或变化速率连续三天大于3mm/d。
3、周边地表竖向位移预警值为30mm或变化速率连续三天大于3mm/d。
4、深层水平位移的预警值为30mm或变化速率连续三天大于3mm/d。
5、应力的预警值为70%构件承载能力设计值。
6、周边建筑的裂缝宽度预警值为3mm或裂缝持续发展。
7、周边建筑倾斜的预警值为建筑整体倾斜度累计值达到2‰或倾斜速度连续3天大于0.0001H/d(H为建筑承重结构高度)。
8、地表裂缝宽度的预警值为15mm或裂缝持续发展。
9、地下水位变化的报警值为1000mm或变化速率大于500m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