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报社总编辑何东平简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东平,1955年10月出生,广东大埔人,高级编辑。

1976年为广东省大埔县莒村小学民办教师。

1978年在中山大学中文系学习。

1982年7月在光明日报社工作。

1984年2月任光明日报总编室第二版副主编。

1987年任光明日报总编室主任助理。

1989年3月任光明日报总编室副主任。

1993年2月任光明日报记者部副主任。

1994年3月任光明日报总编室主任。

1997年任光明日报总编辑助理。

1998年任光明日报编委。

2000年任光明日报副总编辑。

2012年任光明日报总编辑。

事迹材料:

不变的政治信仰常新的传播业绩

——光明日报何东平简要事迹

何东平,男,1955年10月生于福建省武平县,1959年返祖籍广东省大埔县,求学,种地,当生产队干部、公社新闻通讯员、民办教师,1978年9月考上中山大学中文系,1982年7月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分配到光明日报工作,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系高级编辑、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82年以来,何东平历任总编室编辑、版面副主编、主任助理、副主任,记者部副主任,总编室主任,总编辑助理,编委,副总编辑,岗位不断变,采编工作“开门”、“加法”、“打磨”的探索不变,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信仰不变。近年他领衔神五、神六、神七、绕月工程、党的十七大、汶川抗震救灾、奥运、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重大报、网报道,光明日报屡获上级和读者赞誉。2003年以来,何东平所编光明网评论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一项,所编科技新闻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二项,作为《观察》专栏第一负责人获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奖(一等奖)一项。

一,“开门”报人

农村经历,使何东平做事由近及远,视野开阔,决不停留在电脑屏幕前。

他分管光明日报国际部12年,该部承办全国性的“中国国际新闻论坛”迄今11年,数十家中央和地方媒体乐于参加,取得了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外交部、全国记协和各地的支持。何东平担任论坛主持10年,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分析评选每年的国际十大新闻、国外十大焦点人物。“中国国际新闻论坛”年会被称为报界“坚持时间最长的国际新闻报道研讨活动”。

何东平愿做“开门”报人。1993年2月他带领本报驻环渤海七个省市区记者站率先大量报道“环渤海经济区”,使党的十四大文件中首提的“环渤海经济区”概念传播至今,并带动其他媒体与影视界、经济界合力宣传,对中国“首都圈”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995年何东平受报社之命组织“呼唤公民意识”系列报道,并组织编写《中国公民手册》一书,次年该《手册》发行逾600万册,被北京市列入常备书名单。国务院研究室调阅该系列报道和《手册》后,1996年3月李鹏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增强“公民意识”。

何东平从1998年至2010年4月分管光明网。在李长春、刘云山同志关心下,该网2010年4月步入全国重点新闻网站行列。何东平和他的同事带头倡导的“网络文明”,写入了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报人有情。1999年5月8日,美国导弹袭击我驻南联盟使馆,何东平领导下的记者许杏虎、朱颖壮烈牺牲。何东平含泪写下《从邵飘萍到三烈士》一诗:“……三只滴血的和平鸽/跃入了英烈闪烁的苍穹/多么希望留住他们/多么希望他们的署名/还能扛起一件件力作/罪恶的硝烟分明已将他们吞没/熟悉的面貌分明已铸成青铜……”在随后中央电视台等六单位主办的“人民的好记者”大型电视专题晚会上,著名播音员虹云、岳斌深情朗诵这首诗,感动了无数观众。2000年6月30日,时任中宣部常务副部长的刘云山同志到光明日报,见到何东平,还向他提起这首诗。

二,“加法”编辑

重点稿交给何东平,上级说“放心”,下级说“有了主心骨”。何东平把关,除了严格,还努力扩大“加法效应”乃至“乘积效应”。

2003年3月8日星期六,何东平上局域网看稿,了解到当时轰动中外的清华、北大餐厅爆炸案当日凌晨告破。他细看通稿发现有重大遗漏:既然犯罪嫌疑人黄旻翔已供认不讳,为什么不将犯罪目的公布出来?不公布,会给境外媒体猜测炒作留下多大的空间!何东平习惯地抄起电话找有关部门,发稿部门据实补了一段:“黄旻翔交代,实施这两起爆炸案的目的是为了个人出名。”这一犯罪目的虽然荒唐,却是事实。改过的稿被广泛转载,境外大都采用了这一事实报道。

对政治性、政策性强的稿子,何东平投进感情,加意把关。

1996年12月10日深夜,他在报社编排一篇重要讲话的版面。讲话追忆一位90岁时逝世的老一辈革命家,有一句为“在90年革命生涯中”。他立刻向有关部门值班室打电话:老革命家活到90岁,其革命生涯应少于90年。值班室回答:此稿已审过。何东平耐心地说:中央希望我们中央新闻单位要把关,请往上反映。不久,对方发来改稿,将原稿“在90年革命生涯中”改为“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避免了一次因技术错误带来的不良政治影响。至于超出本报范围、将“矢志不渝救亡图存”错为“矢志不渝图存亡”一类疏忽,何东平也挡住很多。

三,“打磨”健将

进报社近28年,何东平身体一直很好,极少请病事假。他多年分管总编室、国际部、科技部、军事部、网络部、国内政治部,后两个部2010年4月换成新闻研究部、机关党委。“堆在案前的工作做完后,如有一点空隙,做什么?这个选择最考验人。我可以无愧地说,多数情况下我主动选择打磨原先做得比较粗的稿子,休息和应酬时间压缩到最少。”何东平说。2003年5月,非典正闹得人心惶惶,何东平照样外出采访,察觉到自己已跟踪报道5年的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一项新技术,需要国家在试点上予以大力支持。他和同事将采访到的内容花几个通宵写成系列内参,中央领导同志两次在内参上批示,有关部门迅即扩大试点。目前,这项技术已对国家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每晚夜班结束后,何东平都留在办公室,继续做与白班同事衔接的工作,睡约5个钟头后接着上班,工作日和部分节假日的黄昏则看次日见报的稿子。下午下班时间到了,多数人回家或者去应酬,大楼里一片寂静。何东平和他的总编室同事就利用这个寂静时刻约稿、打磨。四十多个记者站的同事,几乎都接到过何东平的电话,他总是说:你写,我为你服务!他随时查书、查网,亲自配按语,配资料,配图片,做标题。

做标题,是何东平乐为作者、读者两头服务的特殊打磨。他20余年一贯地坚持这种自己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