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常考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工程测量:是一门测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2、大地水准面:代替海水静止时水面的平均海水面是一个特定的重力等位的水准面(面上处处与重力方向线正交)。

3、铅垂线:重力方向线。

4、绝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相对高程:某点到任意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高 程:两点的高程之差5、中央子午线:高斯分带投影中,位于各带中央的子午线。

6、水准测量:又名几何水准测量,它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两点高差的测量。

7、望远镜视准轴:望远镜目镜中心十子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8、水准路线:在两水准点之间进行水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也就是所经路线上各高程点的连线。

9、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高程控制点。

10、高差闭和差:在水准测量中,由于误差的存在,使得两点间的实测高差与其理论值不符。

11、水平角:一点至两目标方向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

12、竖直角:在同一竖直面内一点至目标倾斜视线与水平线所夹的锐角。

13、竖盘指标差:竖盘子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竖盘指标不是恰好指在始读数 MO 上,而是与之相差一个 X 角。

14、照准部偏心差:照准部旋转中心与水平度盘分划中心不重合,指标在度盘上读数时产生的误差。

15、照准误差:视准轴偏离目标与理想照准线的夹角。

16、直线定线:在欲量直线的方向上标定出一些表明直线走向的中间点的工作。

17、端点尺:以最外端作为零点位置的钢尺。

18、刻划尺:在前端刻有零分划线的钢尺。

19、尺长改正:钢尺实际长度与名义长度的差值。

20、温度改正:钢尺检定时的温度与用之进行丈量时温度一般不相等则由于温度变化引起钢尺本身热胀冷缩所导致的尺长变化。

21、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一基本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以表达直线方 位。

22、方位角:以直线端点的子午线北端起算,顺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水平 夹角。

23、象限角:以直线端点的子午线北端或南端起算,量至直线的锐角。

24、子午线收敛角:地面上两点真子午线间的夹角。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

⼯程测量-名词解释简答题1. 什么叫⼤地⽔准⾯?它有什么特点和作⽤? 通过平均海⽔⾯的⼀个⽔准⾯,称⼤地⽔准⾯,它的特点是⽔准⾯上任意⼀点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是⼀个重⼒曲⾯,其作⽤是测量⼯作的基准⾯。

2.测量上的平⾯直⾓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直⾓坐标系有什么区别?测量坐标系的X 轴是南北⽅向,X 轴朝北,Y 轴是东西⽅向,Y 轴朝东,另外测量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按顺时针编排,这些正好与数学坐标系相反。

3.什么叫⾼斯投影?⾼斯平⾯直⾓坐标系是怎样建⽴的? 假想将⼀个横椭圆柱体套在椭球外,使横椭圆柱的轴⼼通过椭球中⼼,并与椭球⾯上某投影带的中央⼦午线相切,将中央⼦午线附近(即东西边缘⼦午线范围)椭球⾯上的点投影到横椭圆柱⾯上,然后顺着过南北极母线将椭圆柱⾯展开为平⾯,这个平⾯称为⾼斯投影平⾯。

所以该投影是正形投影。

在⾼斯投影平⾯上,中央⼦午线投影后为X 轴,⾚道投影为Y 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构成分带的独⽴的⾼斯平⾯直⾓坐标系统。

4.地⾯上⼀点得空间位置在测量⼯作中是怎样表⽰的?在测量学中,地⾯上⼀点的空间位置是⽤平⾯坐标和⾼程来表⽰的,点的平⾯坐标分为平⾯直⾓坐标(x ,y )和地理坐标(精度,纬度)。

5.普通测量学的任务是什么?普通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测绘,测设和监测。

6.确定地⾯点位要做哪些基本测量⼯作?距离测量,⾓度测量和⾼程测量。

7.在测量中,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测量成果的正确性?为了控制测量误差的传递和积累,保证测量成果的正确性,测绘⼯作必须遵循先控制后碎步,步步检核的原则。

1⽤⽔准仪测定A 、B 两点间⾼差,已知A 点⾼程为A H =12.658m ,A 尺上读数为1526mm ,B 尺上读数为1182mm ,求A 、B 两点间⾼差AB h 为多少?B 点⾼程B H 为多少?绘图说明。

h AB =+0.344m ,h B =13.002m2.何谓⽔准管轴?何谓圆⽔准轴?何谓⽔准管分划值?通过⽔准管圆弧零点的切线,称为⽔准管轴。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题库及参考答案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题库及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题库及参考答案1、圆水准器轴——圆水准器零点(或中点)法线。

2、管水准器轴——管水准器内圆弧零点(或中点)切线。

3、水平角——过地面任意两方向铅垂面之间的两面角。

4、垂直角——地面任意方向与水平面在竖直面内的夹角。

5、视差——物像没有成在望远镜十字丝分划板面上,产生的照准或读数误差。

6、真北方向——地面P点真子午面与地球表面交线称为真子午线,真子午线在P点的切线北方向称真北方向。

7、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8、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9、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北方向的水平角。

10、直线定线——用钢尺分段丈量直线长度时,使分段点位于待丈量直线上,有目测法与经纬仪法。

11、竖盘指标差——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望远镜置于盘左位置,视准轴水平,竖盘指标管水准气泡居中(或竖盘指标补偿器工作正常),竖盘读数与标准值(一般为90°)之差为指标差。

12、坐标正算——根据一条边长的方位角与水平距离,计算坐标增量。

13、坐标反算——根据一条边长的坐标增量,计算方位角与水平距离。

14、直线的坐标方位角——直线起点坐标北方向,顺时针到直线的水平夹角,其值应位于0°~360°之间。

15、地物——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它包括湖泊、河流、海洋、房屋、道路、桥梁等。

16、地貌——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它包括山地、丘陵与平原等。

17、地形——地物和地貌总称。

18、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的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

19、测设——将在地形图上设计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20、真误差——观测值与其真值之差。

21、闭合差——一系列测量函数的计算值与应用值之差。

22、限差——在一定测量条件下规定的测量误差绝对值的允许值。

23、相对误差——测量误差与其相应观测值之比。

工程测量的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的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的名词解释工程测量是指在建设工程中进行的测量活动,以获取土地、空间和物质信息,并确保施工项目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在工程测量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和名词需要了解和理解。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工程测量名词进行解释。

一、建筑物定位建筑物定位是指确定建筑物在地面坐标系中的位置。

精确的建筑物定位可以确保建筑物在设计位置上准确地建造。

建筑物定位通常通过测量建筑物四个角点的空间坐标来实现,使用的仪器包括全站仪和GPS系统。

建筑物定位还可以辅助土地测量,确定建筑物与相邻土地之间的边界。

二、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指对地表形态、地形地貌和地面特征进行测量和描述的活动。

地形测量可以提供关于地理环境和地势变化的重要信息,有助于工程设计和施工规划。

地形测量通常使用全站仪、激光测距仪和卫星影像等仪器工具,采用平面测量和高程测量的方法。

三、控制测量控制测量是指在建设项目中确定准确的基准点和控制点,以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和参考框架。

控制测量包括水平控制和垂直控制。

水平控制是通过测量水平线的方法来确保测量数据的精确性和一致性,常用的方法包括三角测量和水准测量。

垂直控制是通过测量高程的方法来实现,常用的方法包括水准测量和GPS测量。

四、施工测量施工测量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测量活动,以确保工程项目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施工测量包括监测建设工程的水平和垂直偏移,测量土方开挖和填方的体积,以及测量建筑物和结构物的尺寸和位置。

施工测量通常使用全站仪、测量仪和激光扫描仪等仪器,采用导线法、三角测量和交会测量等方法。

五、水文测量水文测量是指对水资源、水动力学和水文地质等水文学相关内容进行测量和分析的活动。

水文测量包括测量水文气象要素、水位、流量和水质等指标,以评估水资源状况和水文过程。

水文测量通常使用水位计、流速计、水流测量仪器和水质分析设备等工具,采用示踪法、流速测量法和水质分析法等方法。

六、测绘制图测绘制图是指将测量所得的数据用图形的形式进行表示和展示的活动。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

比例尺精度:相对于地形图上0.1mm的地上实际的水平距离
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高程控制点
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一基本方面线之间的水平夹角,以表达直线的方位
地物:凡在地上自然形成物和人工构筑物统称为地物
地形图:既能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能表示地貌变化的平面图
照准部偏心角:指照准部旋转中心与水平度盘分划中心不重合,指标在度盘上读书时产生的误差
龙门桩:在建筑物四角和中间隔墙的两端基槽之外1~2cm处竖直钉设的木桩点的高程,最后符合到另一高级水准点的高程
象限角:以直线断点的子午线北端或南端起算,量至直线的锐角
误差传播定律:阐明直接观测值与函数之间误差关系的规律
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海平面并延伸穿过陆地所形成闭合的水准面
闭合水准线:从一高度水准点出发,经过沿线其他各点的高程,最后又回到原水准点上的环形路线
距离指标桩:在厂房控制网中,为了便于桩列定位,沿控制网边每隔几个桩子的间距还需设置控制桩,称为距离指标桩,供测设之用
相对高程:地面点至假定水准面的铅锤距离
高差闭合差:在水准测量中,由于误差的存在,使得实测高差和其理论值不相符,其差值称为高差闭合差
迟长改正数:钢尺在标准拉力和标准温度时是实际长度与钢尺刻度的名义长之差,称为迟段的尺长改正数
导线:由直线连续相邻控制点所形成的连续折线称为导线
测设:就是在研究如何运用测量仪器的方法,并按照的设计要求,将图纸上已经设计好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给出施工标志的工作
整桩:由起点开始,按规定桩距20m或50m设置的里程桩
地貌:地面高低起伏的自然形高
高差: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程
图根控制点:直接用于测图的控制点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A★鞍部:是相邻两山头之间呈马鞍形的低凹部位。

鞍部的等高线是由两组相对的山脊和山谷等高线组成。

B★比例符号:把地面上轮廓尺寸较大的地物,依形状和大小按测图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称为比例符号。

★比例尺精度:通常人眼能在图上分辨出的最小距离为0.1mm。

因此,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用ε表示。

★闭合水准路线:由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沿环线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回到原水准点上,称为闭合水准路线。

★闭合导线:导线从已知控制点B和已知方向BA出发,经过1、2、3、4点,最后仍回到起点B,称为闭合导线。

C★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表(包括地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

★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的数据,再把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规划设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使用。

★测设:是指将图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磁子午线方向:地面上某点当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方向。

D★大地水准面:把一个假想的、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向大陆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打的水准面,它所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

★导线测量:就是依次测定各导线边的边长和各转折角;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从而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距:相邻两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等高线平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等精度观测:观测条件相同的各次观测。

★地貌:是指地面的高低起伏变化等自然形态,如高山、丘陵、平原、洼地等。

★地貌符号:地形图上表示地貌的符号。

★地球椭球: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旋转椭球。

★地物:是指地面上有明显轮廓的,自然形成的物体或人工建造的建筑物、构筑物,如房屋、道路、水系等。

★地物注记:用文字、数字或特定的符号对地物加以说明或补充,称为地物注记。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

简答题1.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通过平均海水面的一个水准面,称大地水准面,它的特点是水准面上任意一点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是一个重力曲面,其作用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2.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测量坐标系的X轴是南北方向,X 轴朝北,Y 轴是东西方向,Y 轴朝东,另外测量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按顺时针编排,这些正好与数学坐标系相反。

3.什么叫高斯投影?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建立的? 假想将一个横椭圆柱体套在椭球外,使横椭圆柱的轴心通过椭球中心,并与椭球面上某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相切,将中央子午线附近(即东西边缘子午线范围)椭球面上的点投影到横椭圆柱面上,然后顺着过南北极母线将椭圆柱面展开为平面,这个平面称为高斯投影平面。

所以该投影是正形投影。

在高斯投影平面上,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X 轴,赤道投影为Y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构成分带的独立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4.地面上一点得空间位置在测量工作中是怎样表示的?在测量学中,地面上一点的空间位置是用平面坐标和高程来表示的,点的平面坐标分为平面直角坐标(x,y)和地理坐标(精度,纬度)。

5.普通测量学的任务是什么?普通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测绘,测设和监测。

6.确定地面点位要做哪些基本测量工作?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和高程测量。

7.在测量中,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测量成果的正确性?为了控制测量误差的传递和积累,保证测量成果的正确性,测绘工作必须遵循先控制后碎步,步步检核的原则。

1 用水准仪测定A 、B 两点间高差,已知A点高程为H A=12.658m,A 尺上读数为1526mm,B尺上读数为1182mm,求A、B 两点间高差h AB 为多少?B 点高程H B为多少?绘图说明。

h AB=+0.344m,h B=13.002m2.何谓水准管轴?何谓圆水准轴?何谓水准管分划值?通过水准管圆弧零点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

通过圆水准器零点的法线,称为圆水准轴。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

1.?????????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特征点的测量数据,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

2.?????????测设: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将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3.?????????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线垂直的连续曲面。

4.?????????水平面: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

5.?????????大地水准面:人们设想以一个静止不动的海水面延伸穿越陆地,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包围了整个地球称为大地水准面,即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

6.?????????铅垂线: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

7.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水平角: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的夹角。

29.??????盘左:竖盘位于望远镜的左侧。

30.??????盘右:竖盘位于望远镜的右侧。

31.??????竖直角:在同一竖直面内,一点到目标的方向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32.??????竖盘指标差:由于竖盘水准管与竖盘读数指标关系不正确,视线水平时读数与应有读数有一小角度差。

33.??????水平距离:地面上两点垂直投影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直线长度。

34.??????直线定线:在地面上标定出直线丈量的方向线的工作。

35.??????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角度关系。

36.??????磁子午线方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角度关系。

37.??????真子午线方向:过地球南北极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

38.??????方位角:从直线起点的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至该直线的水平夹角。

39.??????坐标方位角:由坐标纵轴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量到直线间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常简称方位角。

40.??????坐标象限角:由坐标纵轴的北端或南端起,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锐角,并注出象限名称。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终审稿)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终审稿)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1. 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特征点的测量数据,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

2. 测设: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将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3. 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线垂直的连续曲面。

4. 水平面: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

5. 大地水准面:人们设想以一个静止不动的海水面延伸穿越陆地,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包围了整个地球称为大地水准面,即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

6. 铅垂线: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

7. 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8. 相对高程: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9. 高差:地面两点间的高程之差。

10. 高差法:直接利用高差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

11. 视线高法(仪高法):利用仪器视线高程Hi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

12. 视线高:大地水准面至水准仪水平视线的垂直距离。

13. 水准管轴:通过水准管零点与其圆弧相切的切线。

14. 视准轴: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15. 视差:眼睛在目镜端上下移动,有时可看见十字丝的中丝与水准尺影像之间相对移动的现象。

16. 后视点:在同一测站中与前进方向相反的已知水准点。

17. 前视点:在同一测站中与前进方向相同的未知水准点。

18. 转点:在水准测量中起高程传递作用的点。

19. 水准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

20. 水准路线:在水准点间进行水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

21. 闭合水准路线: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各待定高程的水准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又回到原出发点的环形路线。

22. 附合水准路线: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待定高程的水准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所构成的水准路线。

23. 支水准路线: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待定高程的水准点进行水准测量,是既不闭合又不附合的水准路线。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1.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由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规划中使用。

2.闭合水准路线:起止与同一已知水准点的环形水准路线。

3.直线定线:用钢尺分段丈量直线长度时,使分段点位于待丈量直线上,有目测法和经纬仪法。

4.中误差:在某精度观测条件下,一组观测值的真误差的平方和的均值的平方根.5.碎部测量:在地形图测图过程中,为测量绘制地物、地貌对某特征点的测量。

6.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7.地物: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它包括湖泊、河流、房屋、道路等。

8.竖盘指标差: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望远镜置于盘左位置,视准轴水平,竖盘指标管水准气泡居中,竖盘读数与标准值(一般为90°)之差为指标差。

9.控制点:以一定精度测定其位置的固定点。

10.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从标准北方向顺时针旋转到直线方向的水平角,取值范围是0~360°.11.高程控制点:具有高程值的控制点。

12.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北方向间的水平角。

13.系统误差:符号和大小保持不变,或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14.导线测量:将一系列测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形式,并测定各折线边的边长和转折角,再根据起始数据推算各测点平面位置的技术和方法。

15.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16.方位角:由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到直线的水平夹角。

17.相对误差:测量误差与其相应观测值之差。

18.真误差:观测值与其真值之差.19.偶然误差:其符号和大小呈偶然性,单个偶然误差没有规律,大量的偶然误差有统计规律.20.比例尺:地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21.图根点:直接供地形测图使用的控制点。

简答题1.什么是视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如何出现的并该如何消除它?答:目标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观测者的眼睛上下微微移动时,目标像与是十字丝之间就会有相对移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原因就是目标像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A★鞍部:是相邻两山头之间呈马鞍形的低凹部位。

鞍部的等高线是由两组相对的山脊和山谷等高线组成。

B★比例符号:把地面上轮廓尺寸较大的地物,依形状和大小按测图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称为比例符号。

★比例尺精度:通常人眼能在图上分辨出的最小距离为0.1mm。

因此,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用£表示。

★闭合水准路线:由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沿环线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回到原水准点上,称为闭合水准路线。

★闭合导线:导线从已知控制点B和已知方向BA出发,经过1、2、3、4点,最后仍回到起点B,称为闭合导线。

C★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表(包括地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

★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的数据,再把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规划设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使用。

★测设:是指将图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磁子午线方向:地面上某点当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方向。

D★大地水准面:把一个假想的、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向大陆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打的水准面,它所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

★导线测量:就是依次测定各导线边的边长和各转折角;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从而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距:相邻两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等高线平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等精度观测:观测条件相同的各次观测。

★地貌:是指地面的高低起伏变化等自然形态,如高山、丘陵、平原、洼地等。

★地貌符号:地形图上表示地貌的符号。

★地球椭球: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旋转椭球。

★地物:是指地面上有明显轮廓的,自然形成的物体或人工建造的建筑物、构筑物,如房屋、道路、水系等。

★地物注记:用文字、数字或特定的符号对地物加以说明或补充,称为地物注记。

工程测量学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学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学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学名词解释
1. 基础:指工程测量中用于支持大型工程建设和维护的基础性观测和测量系统。

2. 水准:指在垂直方向上的测量,测量结果将水平或法线垂直称为水准。

3. 平差:指使测量结果与理想模型一致的程序,其中,测量结果通常是由多个观测结果组成的。

4. 几何图形:指工程测量中常用的几何图形,如圆、椭圆、矩形、三角形、多边形等。

5. 标定:指通过测量和计算,确定工程物体或空间特征的大小及位置的技术。

6. 精度:是指测量结果与实际值的差异程度,它反映了测量技术的可靠性。

7. 误差:是指测量精度与标准之间的差异,常用来衡量测量精度。

8. 扫描:是指将物体空间中的点或特征进行平面手段测量,并由此提取物体的形状、位置、尺寸等特征信息。

9. 表面测量:是指测量物体表面的形状及其参数的技术,常用该技术来确定物体表面的几何特征。

10. 重力测量:是指利用测量仪器测量地球表面的物理重力的技术,用于求解地球重力场的分布。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整理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整理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整理1水准面:假设一个自由静止的海洋水面延伸,包围整个地球,形成一个闭合曲面,称为水准面2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洋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3大地体:由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地球形体。

4绝对高程(海拔):地面任意一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5相对高程:地面任意一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6方位角:是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依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

7水平角:从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所成的角。

8竖直角:某一方向线与一指标线(水平线或铅垂线)之间的夹角。

9地形图:表示地表上的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及基本的地理要素且高程用等高线表示的一种普通地图。

10比例尺:地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

11等高线:地图上地面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曲线。

12等高距:地图上相邻等高线的高程差。

13依比例尺符号:指能够保持物体平面轮廓图形的符号14半依比例尺符号:长度依地图比例尺表示,而宽度不依地图比例尺表示的线状符号。

14不依比例尺符号:指不依地图比例尺表示的地图符号。

15施工放样:把设计图纸上工程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和方法测设到实地上去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放样(也称施工放线)。

16变形观测:对建筑物、构筑物和地表相对位置变化所进行的测量。

17精度:观测结果、计算值或估计值与真值(或被认为是真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18.3S技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

19直线定向:确定直线相对于基准方向的水平角度。

20高程测量:指确定地面点高程的测量工作。

21坐标正算:根据直线的起点坐标、直线的水平距离以及坐标方位角来计算终点的坐标。

22坐标反算:根据直线起点和终点坐标,计算直线的水平距离和坐标方位角。

23交会测量:通过测角或测距,利用角度或距离的交会来确定未知点的坐标。

24地物特征点和地貌特征点统称为碎部点25地物测绘:就是将地面上各种地物按预定的比例尺和要求,以其平面投影的轮廓或特定的符号绘制在地形图上。

工程测量常考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常考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二、名词解释(每个2 分,共10 分)1、水准面:即静止的海洋面延伸通过大陆和岛屿所围成的闭合曲面。

2、地形图:即既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表示地貌高低起伏的形状的正射投影图。

3、水平角:即从一点到两个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所夹的角。

用“β”表示。

4、方位角:即从直线一端的北方向顺时针转到该直线的水平角5、相对误差:即往返丈量的距离较差的绝对值与其平均值之比,化成分子为1的分数表示,称为相对误差。

一般用“K”表示。

1.高差闭合差:即两点间的测量高差与两点间的理论高差之差。

2.竖直角:即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3.视线高:即后视点的高程加上其后视读数。

4.控制测量:即精确地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的工作。

5.视距测量:即用经纬仪测定仪器至立尺点间的平距和高差的一种方法。

1 .平面控制测量:在整个测区范围内用比较精密的仪器和方法测定少量大致均匀分布点的平面位置所进行的工作。

2.直线定线:地面上两点之间距离较远时,在直线方向上标定若干点,使它们在同一直线上3.高差:地面上两点间绝对高程或相对高程之差4 竖直角:在同一竖直面内测站点到目标点的倾斜视线和水平视线之间的夹角5 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1.图根控制测量:即精密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的工作2.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1.图根控制测量:即精密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的工作2.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3.方位角:从直线一端点的标准方向顺时针转至某直线的水平角4.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5.竖直角:在同一竖直面内,一点至目标的方向线与一水平线之间的夹角1 .平面控制测量:用比较精密的仪器和方法测定少量大致均匀分布点位的精确位置2.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3 比例尺精度:地形图上0.1mm 长度所表示的实地水平距离4 相对误差:用观测值的中误差与观测值之差的形式5 地形图:将地面上的地物,地貌沿铅垂线方向正射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规定的符号缩绘到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地形图1.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2.水平角:从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垂直在水平面上所夹的角3.视线高:水平视线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4.控制测量:精确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的工作5.地形图:将地面上各种地物的平面位置按一定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和线条缩绘在图纸上,并注有代表性的高程点1.相对高程:地面点到某水准面的垂直距离2.高差闭合差:测量高差与理论高差之差3.测回差:同一角度各测回之差4.直线定线:在直线方向上标定若干点,使它们在同一直线上,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线5.测量误差:即测量值与真值之间存在的微小差异1,圆水准器轴——圆水准器零点(或中点)法线.2,管水准器轴——管水准器内圆弧零点(或中点)切线.3,水平角——过地面任意两方向铅垂面之间的两面角.4,垂直角——地面任意方向与水平面在竖直面内的夹角.5,视差——物像没有成在望远镜十字丝分划板面上,产生的照准或读数误差.6,真北方向——地面p点真子午面与地球表面交线称为真子午线,真子午线在p点的切线北方向称真北方向.7,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8,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9,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北方向的水平角.10,直线定线——用钢尺分段丈量直线长度时,使分段点位于待丈量直线上,有目测法与经纬仪法. 11,竖盘指标差——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望远镜置于盘左位置,视准轴水平,竖盘指标管水准气泡居中(或竖盘指标补偿器工作正常),竖盘读数与标准值(一般为90°)之差为指标差.12,坐标正算——根据一条边长的方位角与水平距离,计算坐标增量.13,坐标反算——根据一条边长的坐标增量,计算方位角与水平距离.14,直线的坐标方位角——直线起点坐标北方向,顺时针到直线的水平夹角,其值应位于0°~360°之间.15,地物——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它包括湖泊,河流,海洋,房屋,道路,桥梁等.16,地貌——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它包括山地,丘陵与平原等.17,地形——地物和地貌总称.18,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的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19,测设——将在地形图上设计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20,误差传播定律——反映直接观测量的误差与函数误差的关系.。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

0.工程测量学:研究地球空间中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述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1.地形图平面位置精度:可用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来衡量;高程精度:是根据地形图按等高线所求得的任意一点高程相对于邻近图跟点的高程中误差来衡量的。

DEM:是表示地面起伏形态和地表景观的一系列离散点和规则点的坐标数值集合总成。

2.地形概括误差:由于实际地面时起伏不平的,而在测图时则将相邻两个地形点间的不规则曲线视为直线由此而引起的高程误差。

3.线路测量:线路在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4.中线测量:将纸上线路测设到实地上的工作5.基平测量:沿线路布设水准点6.中平测量:测定导线点及中桩高程7.初测:提供沿线大比例尺带状地形图以及地质和水文方面的资料8.定测:把初步设计中选定的线路中线测设到实地上9.带状地形图:沿着线路方向具有一定宽度的地形图,突出反应沿线的地形特征。

10.水下地形测绘:测绘水体覆盖下的地形测绘工作11.水深测量:即测深,是水下地形测量的最主要内容。

12.测深线:按预定方向进行水深测量的方向线。

13.测深定位:用测量方法确定水深测量点的位置。

14.深度基准面:为了修正测得水深中的潮高,必须确定一个起算面,把不同时刻测得的某点水深归算到这个面上,这个面就是深度基准面。

15.专题图:是指为某一部门或行业专门定制的地图。

16.地下管线:是隐蔽工程,是埋设与地下的各种管道和电缆的总称。

17.地下管线探测:使用仪器通过测量各种物理场的分布特征来确定管线的位置。

18.竣工图:反映建筑物、构筑物、官网等的实地平面位置和高程等图。

19.竣工测量:是对竣工过程中设计有所更改的的部分,直接在现场指定施工的部分,以及资料不完整无法查对的部分,根据施工控制网进行现场实测或加以补测。

20.房地产测绘:是运用测绘仪器,测绘技术,测量手段等来测定房屋、土地及某房地产的自然状况、权属状况、位置、数量、质量以及利用状况的专业测绘,为城镇规划建设、土地管理、房产管理以及保护产权人的合法权益提供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和资料。

工程测量常考名词解释(2)

工程测量常考名词解释(2)

工程测量常考名词解释(2)工程测量常考名词解释31. 竖直角:在同一竖直面内,一点到目标的方向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32. 竖盘指标差:由于竖盘水准管与竖盘读数指标关系不正确,视线水平时读数与应有读数有一小角度差。

33. 水平距离:地面上两点垂直投影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直线长度。

34. 直线定线:在地面上标定出直线丈量的方向线的工作。

35. 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角度关系。

36. 磁子午线方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角度关系。

37. 真子午线方向:过地球南北极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

38. 方位角:从直线起点的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至该直线的水平夹角。

39. 坐标方位角:由坐标纵轴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量到直线间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常简称方位角。

40. 坐标象限角:由坐标纵轴的北端或南端起,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锐角,并注出象限名称。

41. 真误差:某未知量的观测值与其真值(理论值)之差。

42. 等精度观测:观测条件相同的各次观测。

43. 非等精度观测:观测条件不相同的各次观测。

44. 系统误差: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符号和数值上都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45. 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观测误差的符号和大小都没有表现出一致的倾向,从表面上看没有任何规律性,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或随机误差)。

46. 中误差:各真误差平方和的平均值平方根。

47. 容许误差:在一定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的限值。

48.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的绝对值与相应观测值之比,并化为分子为1的分数。

49. 误差传播定律:50. 控制测量:在整个测区范围内,选定若干个具有控制作用的点(称为控制点),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称为控制网),通过外业测量,并根据外业测量数据进行计算,来获得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二、名词解释(每个2 分,共10 分)
1、水准面:即静止的海洋面延伸通过大陆和岛屿所
围成的闭合曲面。

2、地形图:即既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表示地貌
高低起伏的形状的正射投
影图。

3、水平角:即从一点到两个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
在水平面所夹的角。

用“β”表示。

4、方位角:即从直线一端的北方向顺时针转到该直
线的水平角
5、相对误差:即往返丈量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与其
平均值之比,化成分子为1的分数表示,称为相对误差。

一般用“K”表示。

1.高差闭合差:即两点
间的测量高差与两点间的理论高差之差。

2.竖直角:即同一竖直面
内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
角。

3.视线高:即后视点的高
程加上其后视读数。

4.控制测量:即精确地测
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
程位置的工作。

5.视距测量:即用经纬仪
测定仪器至立尺点间的平
距和高差的一种方法。

1 .平面控制测量:在整
个测区范围内用比较精密
的仪器和方法测定少量大
致均匀分布点的平面位置
所进行的工作。

2.直线定线:地面上两点
之间距离较远时,在直线
方向上标定若干点,使它
们在同一直线上
3.高差:地面上两点间绝
对高程或相对高程之差
4 竖直角:在同一竖直面
内测站点到目标点的倾斜
视线和水平视线之间的夹

5 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
准面的铅垂距离
1.图根控制测量:即精密
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和高
程位置的工作
2.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
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
合曲线
3.方位角:从直线一端点
的标准方向顺时针转至某
直线的水平角
4.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
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5.竖直角:在同一竖直面
内,一点至目标的方向线
与一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1 .平面控制测量:用比
较精密的仪器和方法测定
少量大致均匀分布点位的
精确位置
2.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
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
3 比例尺精度:地形图上0.1mm 长度所表示的实地水平距离
4 相对误差:用观测值的中误差与观测值之差的形式
5 地形图:将地面上的地物,地貌沿铅垂线方向正射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规定的符号缩绘到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地形图
1.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2.水平角:从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垂直在水平面上所夹的角
3.视线高:水平视线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4.控制测量:精确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的工作
5.地形图:将地面上各种地物的平面位置按一定比
例尺,用规定的符号和线
条缩绘在图纸上,并注有
代表性的高程点
1.相对高程:地面点到某
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2.高差闭合差:测量高差
与理论高差之差
3.测回差:同一角度各测
回之差
4.直线定线:在直线方向
上标定若干点,使它们在
同一直线上,这项工作称
为直线定线
5.测量误差:即测量值与
真值之间存在的微小差异
1,圆水准器轴——圆水准
器零点(或中点)法线.
2,管水准器轴——管水准
器内圆弧零点(或中点)切
线.
3,水平角——过地面任意
两方向铅垂面之间的两面
角.
4,垂直角——地面任意方
向与水平面在竖直面内的
夹角.
5,视差——物像没有成在
望远镜十字丝分划板面上,
产生的照准或读数误差.
6,真北方向——地面p点
真子午面与地球表面交线
称为真子午线,真子午线
在p点的切线北方向称真
北方向.
7,等高距——相邻两条等
高线的高差.
8,水准面——处处与铅垂
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9,直线定向——确定地面
直线与标准北方向的水平
角.
10,直线定线——用钢尺
分段丈量直线长度时,使
分段点位于待丈量直线上,
有目测法与经纬仪法.
11,竖盘指标差——经纬
仪安置在测站上,望远镜
置于盘左位置,视准轴水平,竖盘指标管水准气泡
居中(或竖盘指标补偿器
工作正常),竖盘读数与标准值(一般为90°)之差为指标差.
12,坐标正算——根据一
条边长的方位角与水平距离,计算坐标增量.
13,坐标反算——根据一
条边长的坐标增量,计算
方位角与水平距离.
14,直线的坐标方位角——直线起点坐标北方向,
顺时针到直线的水平夹角,其值应位于0°~360°之间.
15,地物——地面上天然
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它包
括湖泊,河流,海洋,房屋,道路,桥梁等.
16,地貌——地表高低起
伏的形态,它包括山地,丘陵与平原等. 17,地形——地物和地貌总称.
18,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的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
19,测设——将在地形图上设计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20,误差传播定律——反映直接观测量的误差与函数误差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