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调研报告

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调研报告

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工作压力逐渐成为人们普遍面临的问题。

而与此同时,职业倦怠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的关系,本文进行了一项针对工作人群的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调研目的与方法(略)三、调研结果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密切相关:调研数据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工作中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力,而与此同时,超过70%的受访者也表示他们曾经或正在经历职业倦怠。

2. 压力来源多种多样:在对压力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工作量过大、工作时间不合理安排、工作任务过于单一以及来自领导和同事的压力等都是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

3. 职业倦怠对员工与企业的影响不容忽视:调研数据表明,职业倦怠对员工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其不仅影响到了身体健康状况,还会导致工作质量下降、创新能力减弱以及人际关系恶化。

此外,职业倦怠也给企业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损失,包括员工减少、流失率上升和生产力下降等。

四、应对策略1. 建立健康的工作环境:企业应该创建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包括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供必要的休息和休假机会,减少过度的工作量,并鼓励员工进行正面的情感交流。

2. 提供职业发展机会: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以提升他们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从而增加工作的挑战性和满足感,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

3. 加强沟通与支持:领导者应该与员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以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

4.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员工应该意识到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他们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良好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来减轻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

五、结论本报告通过对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进行调研,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并且对员工和企业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问题,企业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策略,为员工创造健康的工作环境,并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培训机会。

浅析国内职业倦怠的特点和趋势

浅析国内职业倦怠的特点和趋势

浅析国内职业倦怠的特点和趋势【摘要】职业倦怠在国内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工作压力大、缺乏成就感和工作环境不佳等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建议可以通过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提升员工参与感和鼓励开展团队活动等方式来缓解职业倦怠。

对于个人而言,也可以通过调整心态、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及时接受压力等方式来有效应对。

只有重视职业倦怠问题,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才能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和员工幸福感。

【关键词】职业倦怠、国内、特点、趋势、工作压力、成就感、工作环境、建议、结语1. 引言1.1 什么是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指在工作中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对工作缺乏兴趣、疲惫感、消极情绪、厌倦感和失去动力。

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个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还会对身心健康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着员工个人的工作状态和生活质量,也影响着整个组织的运作和发展。

职业倦怠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的维度:情感耗竭、缺乏工作投入和降低的个人成就感。

情感耗竭指的是员工对工作的消极情绪,包括疲劳、疲倦和沮丧等;缺乏工作投入指的是员工对工作缺乏积极性和动力;降低的个人成就感指的是员工对自己在工作中取得的成就感到缺乏满足。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对于职业倦怠的认识和对策已经逐渐引起了重视。

对职业倦怠的深入了解和有效的应对成为了当务之急。

通过学习和探讨职业倦怠的原因和特点,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1.2 国内职业倦怠现状国内职业倦怠一直存在于各个行业中,对员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目前,国内职业倦怠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压力大是导致国内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许多行业的员工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加班成为常态,这些都会导致员工的身心疲惫,进而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

职场人士职业倦怠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报告

职场人士职业倦怠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报告

职场人士职业倦怠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报告一、引言现代的职场竞争十分激烈,职场人士为了追求更好的职业发展和更高的薪资待遇,经常需要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和精神负担。

但是在职场中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会引发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如何化解职业倦怠问题成为了当前职场人士所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报告将从职业倦怠的原因、职场人士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职业倦怠的原因1. 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的不匹配可能是因为职场人士工作环境与他们的个人喜好或期望不符,工作内容与自身能力不匹配等原因,使得职场人士产生工作烦恼和绝望感。

2. 长期高强度工作的压力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职场人士必须承担大量的工作压力,使得他们在长时间的工作后,心理与身体都出现了疲惫感,失去了工作的动力。

3. 职业发展与未来前景的不确定性职场人士担心自己的未来发展前景,感到自己的努力工作并没有被足够地认可,或者他们的职位和薪水已经到达了天花板而迷失了目标。

三、职场人士应对策略1. 寻找更好的工作环境职场人士应该在职业规划时注重工作环境的匹配性,如果工作不仅能够追求个人的发展利益,而且也符合自己的个人期望和生活方式,那么这样的工作有助于实现个人的职业成功和提高工作动力。

2. 调整工作的强度和弹性职场人士应该增强控制自己工作强度和弹性的能力,尽可能地合理分配工作,把握好工作进度,避免工作时的焦虑和压力,保持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3. 积极推销自己,争取更好的工作机会职场人士应该主动权衡自己的职业前途与机会,利用现有的资源尽可能地寻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以此满足个人的职业目标和发展要求。

4. 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信仰职场人士可以通过维护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自己的个人爱好和业余爱好等来缓解职业倦怠问题,同时也需要通过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对未来的信仰来化解困境,以此来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四、结论职业倦怠是一个严重的职场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化解,可能会对职场人士的职业崩溃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对职场人士个人的职业发展前景产生不良的影响。

职场调查:九成人感到工作疲惫

职场调查:九成人感到工作疲惫

职场调查:九成人感到工作疲惫
一项调查显示,有94.2%的人对工作感到厌倦。

根据中华英才网最近进行的一项6000多人的网络调查统计显示,有58.6%的受调查者出现了轻微的工作厌倦状态,即对工作不再抱有以往的热情;有26.5%的受调查者出现中度的工作厌倦,即需要借助休假或跳槽来进行自我调整;还有9.1%的受调查者则表示极度厌倦工作。

调查显示,从行业来看,“政府。

公共事业”为工作疲惫最严重的行业,比例高达52%,“财会-法律”为工作疲惫出现比例最低的行业。

调查称,导致疲惫的原因主要有:好好工作,却不一定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对企业内部的沟通状况不满意等。

中华英才网总裁张建国建议,白领首先要乐观;二是要宽容;。

职业倦怠调研报告

职业倦怠调研报告

职业倦怠调研报告1. 研究背景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竞争压力的增大,职业倦怠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职业问题。

职业倦怠既影响个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也对组织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本次调研旨在探讨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措施。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选取了不同行业、不同城市的职场人士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了200份问卷,有效回收了180份。

问卷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职业倦怠的体验和表现、可能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以及解决职业倦怠的方法等方面。

3. 调研结果3.1 职业倦怠的体验和表现调研结果显示,大约有30%的被调查者表示在工作中经常感到疲劳和精力不济;约40%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工作失去了兴趣和热情;约25%的被调查者经常出现工作厌倦和情绪低落的情况;还有5%左右的被调查者表示出现了严重的职业倦怠症状,包括无法集中注意力、容易犯错等。

3.2 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调研结果表明,职业倦怠与多个因素相关。

首先,工作负荷过重是导致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任务压力会使员工感到压抑和疲惫。

其次,缺乏工作控制和灵活性也会导致职业倦怠的加重,因为员工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工作和时间。

此外,缺乏支持和认可也是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之一,员工对于组织的支持和认可感决定了他们在工作中的动力和投入程度。

3.3 应对职业倦怠的方法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通过积极的心理调节和行为调整来缓解职业倦怠。

首先,他们尝试改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保持良好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其次,他们尝试寻找工作中的成就感,注重工作中的积极经验,并设立合理的职业目标。

此外,一些被调查者通过人际关系的支持和辅导来缓解职业倦怠。

4. 结论与建议在职业倦怠的调研中,我们发现职业倦怠对个人和组织都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针对职业倦怠问题,建议组织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工作支持,为员工提供合理的工作任务和灵活的工作时间。

就业人员职业倦怠现象及缓解措施

就业人员职业倦怠现象及缓解措施

就业人员职业倦怠现象及缓解措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许多就业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逐渐失去了工作的热情和动力,甚至出现身心健康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个人的职业发展,也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团队氛围造成了不利影响。

那么,究竟什么是职业倦怠?它又有哪些表现和成因?我们又该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缓解这一现象呢?职业倦怠,简单来说,就是指在工作重压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

具体表现为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方面。

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最明显的表现之一。

就业人员会感到极度的疲劳和无力,对工作失去热情和兴趣,经常感到焦虑、抑郁和烦躁。

例如,一位销售人员在连续几个月未完成销售任务后,可能会对每天的客户拜访工作感到无比厌倦,甚至一想到要去见客户就心情低落。

去人格化则表现为对工作对象和环境的冷漠和疏离。

就业人员对待同事、客户或服务对象变得麻木不仁,缺乏应有的耐心和关心。

比如,一位教师在长期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后,可能会对学生的问题和需求不再关心,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

个人成就感降低是指就业人员对自己的工作价值和能力产生怀疑,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认可。

一个软件工程师在多次参与项目开发但成果不被重视时,可能会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没有发挥的空间,从而对工作的满意度大幅下降。

职业倦怠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工作压力过大是导致职业倦怠的首要原因。

高强度的工作任务、紧张的工作节奏、长时间的加班以及严格的绩效考核标准,都让就业人员喘不过气来。

比如,在一些互联网企业,“996”工作制已经成为常态,员工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身心俱疲。

缺乏职业发展机会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就业人员在工作中看不到晋升的希望,无法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就容易产生失落感和挫败感。

比如,一位在基层岗位工作多年却没有晋升机会的员工,可能会对未来感到迷茫,从而失去工作的动力。

总结报告-2019年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报告 精品

总结报告-2019年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报告 精品

2019年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报告第一部分:序言调查背景:你是不是对工作总提不起兴趣?对于目前的职业状态,你是不是充满了厌倦情绪?曾经效率极高的你,现在是不是工作绩效明显降低,而且身体疲惫?如果你有上述“症状”,说明你已面临工作倦怠的危机。

工作倦怠(job burnout)的研究始自于freudenberger(1974)和maslach (1976)等人,当时主要基于那些在服务业及医疗领域人们的经历,因为这些职业属于情绪性工作(emotional work),具有较多的人际压力源存在,长年精力耗损,工作热诚容易逐渐消退,进而产生对人漠不关心以及对工作抱持负面态度的症候。

随着职场上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不惊发现,诸多职场人士感觉工作特别累,压力特别大,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甚至出现害怕工作的情况;刻意与和工作相关的人和事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工作不是很热心和投入,总是很被动地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对自己工作的意义表示怀疑,并且不再关心自己的工作是否有贡献;怀疑自己不能有效地胜任工作,认为自己的工作对社会对组织对他人并没有什么贡献。

为此,于2019年3月进行“2019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调查总体为中国的所有企业,以网上100万会员数据库为基础,通过网络邮件、电话邀请等方式邀请调查对象参加调查。

调查目的:1、进一步了解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基本状况,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2、通过对内在规律的深入挖掘,为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支持和方向引导。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设计从“情感衰竭状态”、“玩世不恭状态”、“个人成就感状态”三个维度展开,以便全面客观的统计分析现今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状况,共16道题目。

数据基本情况:截止2019年4月2日,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2132份,其中有效问卷1697份。

调查对象覆盖全国主要行业和区域,基本能够反映目前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状况的基本情况。

[XXXX年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报告]职业倦怠.doc

[XXXX年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报告]职业倦怠.doc

[XXXX年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报告]职业倦怠第一部分:前言调查背景:你总是对自己的工作不感兴趣吗?你对自己目前的职业地位感到厌倦吗?一旦变得高效,你的工作表现是否会显著下降,你是否会筋疲力尽?如果你有上述“症状”,你已经面临工作倦怠的危机。

职业倦怠研究始于freudenberger(1974)和maslach(1976)等人。

当时,它主要是基于人们在服务和医疗领域的经验,因为这些职业都是情绪化的工作,有更多的人际压力,多年来精力损失,对工作的热情很容易消退,导致对人漠不关心的症状和对工作的消极态度。

随着工作场所竞争的日益激烈,我们毫不奇怪地发现,许多工作场所的人感到特别疲劳和紧张,缺乏工作的动力和动力,甚至害怕工作。

故意与工作相关的人和事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太热心和投入工作,总是被动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怀疑自己工作的意义,不再关心自己的工作是否有贡献;我怀疑我不能有效地完成我的工作,并且认为我的工作对社会、组织和其他人贡献不大。

因此,在3月的XXXX,“4月2日,XXXX”这一调查收集了2132份问卷,其中1697份有效。

调查覆盖了全国主要行业和地区,基本反映了中国劳动者职业倦怠的基本情况。

调查的有效样本几乎分布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总体而言,中部和东部地区的样本企业最多,前五名为广东(29 .4%);北京(12 .6%);浙江(6%);福建(5 .3%);在上海(4.9%),在上述地区收集的有效样本占总数的63%。

从有效样本的性别来看,参加调查的男性占总样本的40 .6%,而参加调查的女性占59 .4%从有效样本的受教育程度来看,主要是具有学士学位的人群,占总样本的60 .5%。

第二类是拥有大专学历的群体,他们在XXXX几年里扩大了招生规模。

大专学历已经成为雇主的基本入职要求。

此外,大学职场教育的缺失导致大专学历群体成为职业倦怠的主流群体。

4 、3-出资企业的工作倦怠水平最高。

从调查结果来看,三资企业员工的工作倦怠率最高,为18 .5%;二是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16 .6%;16 .2%为国有企业;然而,民营企业的职业倦怠水平相对较低,只有15.8%.。

职业倦怠调研情况汇报

职业倦怠调研情况汇报

职业倦怠调研情况汇报职业倦怠是指工作中产生的身心疲惫、缺乏动力和满足感,并伴随着对工作产生消极情绪和态度的一种状态。

近年来,职业倦怠在各个行业中普遍存在,并且对员工和组织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职业倦怠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就调研结果向您做一个汇报。

调研对象包括了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员工,共有500名参与者。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了参与者对职业倦怠的主观感受以及相关因素的评估。

调研结果显示,职业倦怠普遍存在于各个行业和岗位中。

在调查对象中,有76%的人表示自己在工作中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倦怠感,其中有28%的人表示倦怠感非常明显。

另外,有42%的人表示他们在当前的工作中不再感到充满热情。

进一步分析调研结果,我们发现职业倦怠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其中,工作量过大是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占据了调查对象中50%以上的比例。

长时间的工作加班和超负荷的工作任务给员工带来了极大的体力和心理压力,导致了职业倦怠的产生。

此外,工作环境不佳、任务重复乏味、缺乏晋升空间和不公平的工作待遇等也被普遍认为是导致职业倦怠的因素。

针对调研结果,我们进一步分析了职业倦怠对员工和组织的影响。

首先,职业倦怠对员工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

压力过大和情绪低落可能导致员工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

其次,职业倦怠对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产生了明显的下降,从而增加了组织的成本和风险。

此外,职业倦怠也会导致员工的流失率增加,给组织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为了解决职业倦怠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组织应该关注员工的工作量,并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确保员工的工作负担在可承受范围内。

其次,组织可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创造有利于员工发展和成长的氛围。

此外,给予员工适当的晋升机会和奖励,确保公平的工作待遇,也是减轻员工职业倦怠的有效措施。

总之,职业倦怠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调研结果表明,职业倦怠在不同行业和岗位中都普遍存在,并对员工和组织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企业员工职业倦怠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

企业员工职业倦怠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

企业员工职业倦怠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一、引言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由于疲劳和紧张的积累而导致的身心疲惫、情绪衰竭和成就感降低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企业员工职业倦怠问题日益突出,对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了严重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企业员工职业倦怠问题的成因、影响及应对策略,为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企业员工职业倦怠问题的成因1. 工作压力过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企业给员工施加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包括高强度的工作任务、长时间的工作时间和频繁的加班等。

这些压力导致员工身心疲惫,容易引发职业倦怠。

2. 职业发展受限:部分员工在职业发展上遇到瓶颈,感到晋升无望,发展空间受限,从而对工作失去热情和动力,进而产生职业倦怠。

3. 工作与家庭失衡:许多企业员工在工作和家庭之间面临平衡问题,长期的加班和出差等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从而引发职业倦怠。

4. 组织文化与氛围不佳:部分企业的组织文化不够健康,内部沟通不畅,缺乏支持和关怀,使得员工感到孤立和无助,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三、企业员工职业倦怠问题的影响1. 身心健康受损:职业倦怠会导致员工出现疲劳、头痛、失眠等症状,甚至引发更严重的身心疾病。

2. 工作效率下降:职业倦怠会使员工对工作失去热情和动力,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影响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3. 人才流失:长期处于职业倦怠状态的员工可能会选择离开企业,造成人才流失和招聘成本的增加。

4. 组织形象受损:员工职业倦怠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会影响企业的形象和声誉,降低企业的社会认可度。

四、企业员工职业倦怠问题的对策1. 优化工作流程:企业应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和减少不必要的加班等措施来降低员工的工作压力。

2. 提供职业发展机会: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员工提升技能和能力,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

3. 建立支持性的组织文化:企业应营造一种关爱员工、重视员工发展的组织文化,加强内部沟通与交流,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满足感。

七成国人出现工作倦怠

七成国人出现工作倦怠

七成国人出现工作倦怠
“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

在充满市场竞争的现代社会中,工作倦怠(JobBurnout)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

这种症状在国外职场人士的身上经常发生。

那么,国内的状况又是怎样呢?为了对国内职场人士的心理状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也为了解职场人士产生“工作倦怠”的深层原因,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联合新浪网、39健康网等国内众多知名媒体启动了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

将近4000名职场人士参与了调查,他们就自身的工作倦怠情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国际上通常认为工作倦怠包含如下行为特征:个人感觉工作特别累,压力特别大,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甚至出现害怕工作的情况;刻意与和工作相关的人和事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工作不是很热心和投入,总是很被动地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对自己工作的意义表示怀疑,并且不再关心自己的工作是否有贡献;怀疑自己不能有效地胜任工作,认为自己的工作对社会对组织对他人并没有什么贡献。

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状况1、70%的中国职场人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工作倦怠根据对受调查者的工作倦怠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有70%的受调查者出现了轻微的工作倦怠;有39.22%的受调查者出现中度的工作倦怠;还有13%的受调查者则出现了严重的工作倦怠,也就是每8个受调查者中基本上就有1个出现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整个社会目前对工作倦怠还不是特别关注,但是实际上工作倦怠在职场人士中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应当引起政府、企业和所有职场人士的特别关注。

2、。

职场中存在的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问题解决

职场中存在的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问题解决

职场中存在的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问题解决一、职场中存在的职业倦怠问题在现代社会中,职场疲劳和职业倦怠成为了很多人都会遭遇的问题。

这种现象在职场中尤为普遍,它不仅对个人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还会影响工作效率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职业倦怠是指对工作失去兴趣,情绪低落,经常感到疲劳和无能为力的一种状态。

职场中存在的职业倦怠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 工作内容的单调重复很多岗位上的工作内容相对单一,缺乏新鲜感和挑战性,很容易让人陷入倦怠状态。

对于长期从事同一种工作的人来说,缺乏刺激和成就感会让他们感到无聊和困倦,进而产生情绪低落和对工作的抵触情绪。

解决方案:- 寻找工作的乐趣: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从工作中寻求乐趣和满足感。

- 提升工作技能:通过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增加工作的挑战性和刺激感。

- 寻求新的工作机会:如果工作内容长期单一,可以考虑寻找一些新的工作机会,从而打破倦怠感。

1.2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现代职场往往存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性。

长时间的加班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易导致身心疲惫,进而引发职业倦怠。

解决方案:-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合理规划工作时间,适当安排休息和放松,避免过度劳累。

- 寻找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对心理健康非常重要,注意合理安排个人时间,保持身心的平衡。

- 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更有助于减轻工作压力,提升工作效率。

1.3 缺乏职业发展空间在一些组织中,职业发展空间有限,工作岗位没有晋升机会,个人的发展路径模糊不清。

长期处于一个没有职业发展空间的状态下,容易产生失落感和职业倦怠。

解决方案:- 主动寻求发展机会:积极主动地寻找各种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竞争力。

- 与上级进行沟通:与上级进行沟通,了解自身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机会,提出自己的期望和目标。

- 寻找兴趣点并转变态度:寻找并发展自己的兴趣点,转变对工作的态度,以兴趣为驱动推动个人职业发展。

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调查报告

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调查报告

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调查报告概述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是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本报告将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探讨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解决方法,旨在为企业和员工提供有益的参考建议。

一、调查背景和方法为了解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广泛的调查。

调查对象包括不同行业、职位的员工群体。

通过在线问卷的方式,共收集到500份有效问卷。

问卷涵盖了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的多个维度,包括心理、生理、行为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指标。

二、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的现状分析1. 职业倦怠程度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感受。

其中,20%的人处于严重倦怠状态,长期压力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情绪低落、缺乏动力等问题。

2. 工作压力来源调查结果显示,工作量过大和工作时间不合理排布是导致工作压力的最主要因素。

另外,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工作内容的复杂度以及职业发展的困扰也是导致工作压力的要素。

三、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1. 工作环境和组织文化不良的工作环境和组织文化是导致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的重要原因。

缺乏工作支持、不公平的薪酬体系以及高度竞争的招聘制度,都会增加员工的工作压力。

2. 自身能力与职业发展员工自身能力与职业发展的不匹配也是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

缺乏晋升机会、工作重复性高、缺乏挑战性等问题会让员工感到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

四、解决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的方法1. 管理层的角色管理层应重视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的问题,在组织上设置相应的支持和关怀机制,提供员工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优化工作流程和组织文化。

同时,建立积极的反馈机制和沟通渠道,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2. 员工的自我管理员工应通过积极的心态管理来化解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

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培养充实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主动寻求职业发展的机会,提升自身能力和竞争力。

5. 心理辅导和职业咨询对于已经陷入严重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的员工,提供心理辅导和职业咨询是非常必要的。

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报告(范文5篇)

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报告(范文5篇)

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报告(范文5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报告(范文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报告(范文5篇)》。

第一篇:关于幼儿园倦怠期的调查报告上幼儿园有两三个年头的小孩,由于太熟悉园内的气氛,刚入学时的那股新鲜感已削减,很多人就开始觉得无聊,把上学当作是一项苦差事。

这种“幼儿园的倦怠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市新世纪教育研究所学前教育专家王玉艳认为,孩子的体力和智力在一定的水准以上、生活态度也早熟、进入幼儿园后社交*能顺利发展的孩子,愈会产生这种倦怠感。

另一种情况是,邻居念幼儿园的同伴都已经进小学,只剩他一个人仍在上幼儿园时,也容易有倦怠感产生。

当然,有时候幼儿园本身没有拟定三年的教育课程,而只是以类似的内容重复教育,这也是令幼儿厌烦的原因。

而站在爸妈的立场又不能说:“既然讨厌就不要去上学好了。

”在这种压力累积之下,孩子的倦怠感会愈来愈强烈,终有一天会转变为憎恨上学。

因此,不要一味地勉强孩子去上幼儿园,应该仔细检讨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以便更进一步研究解决的对策。

如果因为能力强而觉得在幼儿园里太无聊,也可以请求老师给他做事情的机会,例如帮老师整理本子、换花瓶的水、照顾小班的儿童等,尽量动脑筋使之扮演不会感到无聊的角*。

大人一旦预知孩子会有这种倦怠感,在两年的幼儿园生活后也可以考虑转到其他的幼儿园。

第二篇:思修调查报告一.调查题目: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二.调查目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未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因此,通过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及能够使当代大学生正确的理解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促进当代大学生更好的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工作倦怠调查报告

工作倦怠调查报告

工作倦怠调查报告工作倦怠调查报告近年来,工作倦怠成为了许多人面临的普遍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旨在探索工作倦怠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调查结果显示,工作压力、缺乏挑战、工作环境不佳以及缺乏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是导致工作倦怠的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工作压力是导致工作倦怠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激烈,工作任务繁重,许多人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

长时间的工作、紧张的工作进度以及高度的工作期望,使得许多人感到心力交瘁。

工作压力不仅会导致身体上的疲劳,还会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缺乏挑战也是导致工作倦怠的重要原因。

当一个人长期从事重复性、单调性的工作时,往往会感到乏味和不满足。

缺乏挑战使得人们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和动力,从而导致工作倦怠的产生。

因此,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和培养员工的职业发展是解决工作倦怠问题的重要途径。

调查还发现,工作环境不佳也是导致工作倦怠的原因之一。

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于员工来说至关重要。

如果工作场所缺乏支持性的上司和团队合作氛围,员工很容易感到沮丧和失望。

此外,缺乏适当的工作设施和资源也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和工作倦怠的产生。

因此,改善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支持,可以有效地减轻工作倦怠的程度。

最后,缺乏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也是导致工作倦怠的重要原因。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为了追求事业成功而牺牲了个人生活的平衡。

长时间的工作、加班以及缺乏休息和娱乐时间,使得人们身心俱疲。

缺乏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会导致身体健康问题和心理压力的增加,进而影响工作表现和工作动力。

针对工作倦怠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首先,公司和组织应该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提供适当的支持和资源,帮助员工应对工作压力。

其次,为员工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和培养机会,以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和激情。

同时,改善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团队合作氛围也是解决工作倦怠问题的关键。

最后,公司和员工应该共同努力,寻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以保持身心健康。

职业倦怠调研情况汇报

职业倦怠调研情况汇报

职业倦怠调研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作节奏的加快,职业倦怠现象日益凸显,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为了更深入了解职业倦怠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以下是调研结果的汇报。

首先,我们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倦怠在不同年龄段都存在,但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略有不同。

年轻人更容易因为工作压力大而感到疲惫和倦怠,而中年人和老年人则更容易因为工作的重复性和单调性而感到倦怠。

这表明,职业倦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受到影响。

其次,我们对不同职业领域的人群进行了深入访谈。

访谈结果显示,职业倦怠主要是由工作压力、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等因素导致的。

其中,工作压力是最主要的原因,许多受访者表示,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繁重是导致他们感到倦怠的主要原因。

此外,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也对职业倦怠有一定影响,一些受访者表示,工作环境差、工作内容单调乏味也会让他们感到倦怠。

另外,我们还对职业倦怠的影响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倦怠对个人的身心健康、工作效率、家庭关系等都有不良影响。

许多受访者表示,由于职业倦怠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影响到了工作质量,同时也会因为工作压力大而影响到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到家庭关系。

这些影响不仅对个人的发展和幸福感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最后,我们对缓解职业倦怠的方法进行了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缓解职业倦怠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调整工作态度、改善工作环境、提升工作技能、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等。

许多受访者表示,通过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积极面对工作压力,可以缓解职业倦怠;同时,改善工作环境、提升工作技能也是缓解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此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也是缓解职业倦怠的重要方法。

综上所述,职业倦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领域的人都可能受到影响。

职业倦怠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也对家庭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

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压力调查报告

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压力调查报告

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压力调查报告工作压力一直是中国职场人士面临的普遍问题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职场人士的工作压力状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和分析。

1. 调查背景我们对全国范围内的500名职场人士进行了问卷调查。

这些职场人士来自各个行业和不同职位层级,包括一线员工、中层管理和高级管理人员。

我们的目标是了解他们在工作中所面临的压力情况。

2. 工作时间压力调查结果显示,近80%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会经常加班,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

其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更长,平均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

压力最大的原因是工作任务过多,导致很难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完成。

3. 工作内容压力调查显示,近6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工作内容过于繁杂和复杂,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这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为他们需要保持高质量的工作成果和高效率的工作表现。

4. 绩效压力绩效要求是中国职场人士面临的另一个重要压力源。

调查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达到或超越绩效目标感到有压力。

这主要是由于公司设定的绩效目标过高或者工作量过大,导致他们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变得困难。

5. 决策压力调查表明,约40%的受访者感到决策压力。

这主要源于他们在职位上需要做出重要决策,这些决策可能对企业的发展和他们个人的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6. 人际关系压力中国职场的人际关系问题也是工作压力的重要因素。

约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与同事之间存在紧张关系或者存在办公室政治。

这种紧张关系会对工作效率和团队氛围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工作压力进一步增加。

7. 健康问题工作压力对职场人士的身体健康产生了直接影响。

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工作中经常感到疲劳和身体不适。

许多人因为长时间久坐和缺乏运动而导致身体健康问题的发生。

8. 应对策略在应对工作压力方面,调查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会选择通过锻炼身体、追求兴趣爱好或与家人朋友交流来缓解压力。

此外,一些人还会寻求心理咨询或参加培训课程,以改善自己的应对能力和心理素质。

职场倦怠报告总结发言稿

职场倦怠报告总结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为大家总结一下我们团队近期关于职场倦怠的调研报告。

职场倦怠,作为现代社会中一个日益普遍的现象,不仅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以下是我对本次调研报告的总结发言。

一、调研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场竞争日益激烈,员工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

据我国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职场倦怠现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司员工的职场状况,提升员工幸福感,我们团队特此开展了本次职场倦怠调研。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覆盖了我司各个部门、不同岗位的员工。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以下原则:1. 客观公正:确保调研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2. 全面性: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员工的职场状况。

3. 隐私保护:尊重员工的隐私,确保信息安全。

三、调研结果1. 职场倦怠现状调研结果显示,我司员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职场倦怠现象。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压力大:大部分员工认为工作压力大,导致身心疲惫。

(2)人际关系复杂:部分员工反映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复杂,容易产生矛盾。

(3)职业发展受限:部分员工认为自身职业发展受限,缺乏晋升空间。

2. 职场倦怠原因分析(1)工作负荷过重:工作任务繁重,导致员工身心疲惫。

(2)工作与生活失衡:工作时间过长,导致员工无法平衡工作和生活。

(3)企业文化建设不足:企业文化未能有效凝聚员工,导致员工缺乏归属感。

(4)领导管理方式不当:部分领导管理方式不当,导致员工产生抵触情绪。

四、应对策略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应对策略:1. 优化工作流程,减轻员工工作压力。

2.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鼓励员工平衡工作和生活。

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员工归属感。

4. 改善领导管理方式,提高员工满意度。

五、总结本次调研报告的发布,旨在让我司领导及员工更加关注职场倦怠问题,共同为提升员工幸福感、推动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就业人员职业倦怠现象及缓解措施

就业人员职业倦怠现象及缓解措施

就业人员职业倦怠现象及缓解措施在当今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且不容忽视的问题。

许多就业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逐渐感到身心疲惫、失去工作热情,甚至对工作产生厌恶情绪。

这种职业倦怠现象不仅对个人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也会给企业的效率和团队氛围带来不利影响。

职业倦怠通常表现为一系列的身心症状。

在情绪方面,就业人员可能会感到焦虑、抑郁、易怒,对工作的满意度大幅下降。

在身体上,可能会出现头痛、失眠、消化不良等问题。

在工作态度上,表现为工作积极性降低、责任心减弱、频繁迟到早退、频繁请假等。

而在工作能力方面,创造力和工作效率明显下滑,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任务。

造成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是一个重要因素。

长时间的加班、过高的工作目标、紧张的工作节奏,使得就业人员难以有足够的休息和放松时间,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其次,缺乏职业发展空间也会导致职业倦怠。

当员工感到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无法提升自己,职业前景渺茫时,容易失去工作动力。

再者,不良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也会产生影响。

例如,工作场所的噪音、不舒适的办公设施,以及与同事或上级之间的冲突和矛盾,都会增加工作的心理负担。

另外,工作与生活的失衡也是一个关键原因。

如果工作占据了过多的个人时间,导致无法照顾家庭、参与社交活动和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就会让人感到生活的单调和压抑。

那么,如何缓解职业倦怠现象呢?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措施。

个人层面,要学会自我调节和管理。

首先,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确保有足够的睡眠和放松,比如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冥想、阅读等活动来缓解压力。

其次,要设定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规划,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为职业发展创造更多机会。

同时,要学会有效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挫折,保持积极的心态,遇到困难时不要过分焦虑和自责,而是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另外,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合理分配时间给家庭、朋友和个人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生活。

智联招聘:2019职场人年中盘点报告

智联招聘:2019职场人年中盘点报告

智联招聘:2019职场人年中盘点报告2019职场人年中盘点报告时光飞逝,2019年已经过去一半。

2019年上半年,在中美贸易摩擦、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下,让不少身在其中的个体感受到不少压力。

企业为了提升效能,先是“缩编”,还有个别“裁员”现象,舆论的扩散也让危机感四处传播。

但拥有工作的白领们并没因此感到庆幸,反而被996工作制裹挟,还威胁到健康。

2019年一季度,反映宏观就业景气度的CIER指数降至1.68,求职人数较去年同期增加不少。

一系列的危机信号萦绕在上半年的职场上空。

对此,智联招聘在近日发布了《2019职场人年中盘点报告》。

<em>职场盘点</em><em><u>1、上半年仅三成白领成功跳槽,17%的人降薪跳槽</u></em>目前,跳槽在职场人的职业生涯中已经十分常见,当工作体验不好时,很多人都选择换个环境寻求机会。

调研数据显示,在人才流动活跃,求职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中,70.3%未能成功跳槽。

已经实现跳槽的白领中,仅12.1%的人薪酬福利得到提升,17.6%的人跳槽后的收入还不如跳槽前。

从跳槽薪酬的变化来看,不排除有因为平台、机遇等综合因素放弃追求薪酬的因素,但也或多或少存在获得一份理想工作越来越难的境遇。

据智联招聘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受春节后职场“跳槽热”和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期”等因素影响,求职申请人数增加,但是招聘需求人数减少,2019年第一季度的就业景气指数跌至1.68,就业景气度承压。

这也让求职个体有所感知,调研数据显示,65.6%的职场人认为今年找工作困难,就业压力大。

春节过后往往是晋升的普遍时点,但调研数据显示上半年期间,85.1%的白领表示未获得晋升。

与职场人求职难、晋升难同时存在的是,今年上半年白领的薪水变化也不大。

调研数据显示,有61.8%的职场人表示上半年薪水原地踏步,17.4%的人薪水不提反降,仅有20.8%的职场人加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报告第一部分:序言调查背景:你是不是对工作总提不起兴趣?对于目前的职业状态,你是不是充满了厌倦情绪?曾经效率极高的你,现在是不是工作绩效明显降低,而且身体疲惫?如果你有上述“症状”,说明你已面临工作倦怠的危机。

工作倦怠(job burnout)的研究始自于freudenberger(1974)和maslach (1976)等人,当时主要基于那些在服务业及医疗领域人们的经历,因为这些职业属于情绪性工作(emotional work),具有较多的人际压力源存在,长年精力耗损,工作热诚容易逐渐消退,进而产生对人漠不关心以及对工作抱持负面态度的症候。

随着职场上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不惊发现,诸多职场人士感觉工作特别累,压力特别大,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甚至出现害怕工作的情况;刻意与和工作相关的人和事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工作不是很热心和投入,总是很被动地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对自己工作的意义表示怀疑,并且不再关心自己的工作是否有贡献;怀疑自己不能有效地胜任工作,认为自己的工作对社会对组织对他人并没有什么贡献。

为此,于2019年3月进行“2019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调查总体为中国的所有企业,以网上100万会员数据库为基础,通过网络邮件、电话邀请等方式邀请调查对象参加调查。

调查目的:1、进一步了解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基本状况,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2、通过对内在规律的深入挖掘,为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支持和方向引导。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设计从“情感衰竭状态”、“玩世不恭状态”、“个人成就感状态”三个维度展开,以便全面客观的统计分析现今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状况,共16道题目。

数据基本情况:截止2019年4月2日,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2132份,其中有效问卷1697份。

调查对象覆盖全国主要行业和区域,基本能够反映目前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状况的基本情况。

调查有效样本几乎分布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从整体来看,以中东部样本企业居多,前五名地区分别是广东(29.4%);北京(12.6%);浙江(6%);福建(5.3%);上海(4.9%),上述地区所收集的有效样本占总体的63%。

从有效样本的性别来看,参与调查的男性占总样本的40.6%,参与调查的女性占总样本的59.4%,从有效样本的教育程度来看,主要是以本科学历人群为主,占总样本的60.5%;其次是大专学历的人群,达20.4%;硕士以上学历的人群也占有较大的比例,有15.1%。

从有效样本的企业性质来看,主要是民营企业与三资企业提供了工作倦怠状况的信息,这两性质企业分别占总样本的48.8%、25.3%;国有企业也占了一定比例,占总样本的15%;涉及的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和其它性质的企业较少。

从有效样本的企业规模来看,主要以中小型企业(101-500人)为主,占总样本的32.5%;小型企业(100人以下)的也占有较大比例,有20.6%,近五分之一之多。

从有效样本的行业分布来看,主要是电子o通讯业、房地产o建筑业、教育o培训o咨询业、计算机(软件o硬件)业和其它行业为主,分别占总样本的27%;9.4%;8.9%;6.7%;5.9%。

第二部分: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基本描述性统计分析一、中国职场人士总体工作倦怠程度堪忧世界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确定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分:情感衰竭、玩世不恭、个人成就感,我们将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1、情感衰竭状态所谓情感衰竭是指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27%的职场人士有较严重的情感衰竭;有61%的职场人士感到工作压力较大,下班后深感筋疲力竭,表现出中度情绪衰竭;仅有12%的职场人士情感衰竭程度较低或没有。

2、玩世不恭状态所谓玩世不恭是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僻,提出调休申请等。

调查结果显示,28%的职场人士对待工作表现出严重的玩世不恭状态,48%的职场人士中度的玩世不恭。

由此可见,近三份之二的职场人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越来越不感兴趣,并对自己所做的工作的意义持有怀疑的态度,与刚入职场时热心程度发生了很大程度的转变。

3、个人成就感状态所谓个人成就感减低是指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74%的职场人士对自身评价较高,充分肯定自己对工作和公司的价值贡献,并且能够有效地完成各项工作。

仅有4%左右的人士对现有工作表示成就感不强。

一个人在工作是否较高的成就感,直接决定工作效率和效果,在三项维度中,本项维度反应的效果最为理想。

4、总体情况为了对被调查者的工作倦怠情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我们还分别以同时出现工作倦怠中的一项指标、二项指标和三项指标为标准来衡量工作倦怠的严重程度,对被调查者进行分析。

我们把“出现工作倦怠中一项指标”作为轻微工作倦怠的标准,把“出现工作倦怠中二项指标”作为中度工作倦怠的标准、“出现工作倦怠中三项指标”作为严重工作倦怠的标准。

调查数据表明,有74.6%的被调查者表现为轻度的工作倦怠;有近43.2%的被调查者出现中度的工作倦怠;有10.8%的被调查者出现严重工作倦怠。

也就是说,在我们身边的10人当中将有1位人出现严重的工作倦怠现象,这一现象值得社会和企业管理者的关注。

注:在进行后续统计分析的时候,我们以平均分是否超过3分作为衡量工作倦怠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从人口统计学变量角度进行所有相关的分析。

二、男性的工作倦怠比例与程度要高于女性从调查数据表明,有22%的男性出现了工作倦怠,而只有17%的女性出现了工作倦怠。

虽然女性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低于男性,但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发现,女性在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3项状态上表现出来的工作倦怠程度均比男性高。

因此,出现工作倦怠情况的女性群体症状较出现工作倦怠的男性群体严重。

这一点应引起企业和社会的关注。

三、本专科学历人群成为工作倦怠状态的主流群体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学历的增高,出现工作倦怠的人群比例呈现倒u型分布。

如,高中学历和硕士以上学历的在职人士工作倦怠程度最轻,均不足10%.而具有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的人群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则较高,分别为17%和16%.经过多年大学扩招,本专科学历已成为用人单位基本入职要求,加之,如今大学缺乏职场教育,导致了本专科学历人群成为工作倦怠状态的主流群体。

四、三资企业的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程度最高从调查结果来看,我们发现,三资企业的在职人士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最高为18.5%;其次是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为16.6%;国有企业为16.2%;而民营企业职业倦怠程度相对较低,仅为15.8%.纵观不同性质的企业,工作倦怠状态均高于15%,虽然有高低之分,但所有行业发生倦怠的可能性都非常高,这一点应引起企业和社会的关注。

五、企业中市场部人员的工作倦怠现象最严重我们对企业内容不同部门的人员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出,市场部人员中有28.5%的人工作倦怠较高,情况最为严重;其次是研发人员(25%);客服人员(22.2%);采购人员(20%);人力资源人员(15.5%);财务人员(14.2%);而行政人员工作倦怠程度最轻,为12.5%。

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认为,只要与人打交道多的群体,都存在工作倦怠高发的问题。

而市场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与他人沟通交流最为频繁。

六、高级专业人员的工作倦怠程度位居前茅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级专业人员的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最高21%,接下来依次是高层管理人员(20.05%)、一般工作人员(17.29%)、中级专业人员(15.38%)、中层管理人员相对较低,为13%.一般而言,职业发展空间的大小与员工是否充分发挥能动性有着很大的关系,高级专业人员与高层管理人员其职业发展空间已进入“瓶颈”,相对较容易产生工作倦怠。

七、25岁以下的年轻人工作倦怠程度最高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得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中,25岁以下的人群中有近四分之一出现工作倦怠,达24.26%,其次是25到35岁人群为21.94%;35岁至45岁是13.1%,在收集的所有数据中反映出,45岁以上的人群中没有表现出明显工作倦怠现象。

随着80后逐渐成为当今职场的主流群体,其特有的群体性格特征,导致35以下的人群的工作倦怠程度高达20%以上。

八、安徽职场人士工作最倦怠数据显示:工作倦怠程度最高是的安徽(36%),其次依次为福建(30.7%),湖南(29.4%),内蒙古(25.5%)上海(23.3%),河南(23%),北京(22.5%),山东(20.8%),湖北(18%),重庆(16.6%),广东(15.9%),倦怠程度最低的是浙江,仅为(11.1%)。

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安徽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人才流动率较低,企业中的员工不能像在北京、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里经常接受不同的工作挑战,工作倦怠状况较易产生。

九、印刷、石化、计算机三个行业工作倦怠最严重数据显示,“印刷、包装”为工作倦怠出现比例最高的行业,工作倦怠比例达到45%.各行业工作倦怠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印刷。

包装(45%),石油。

化工(30%),计算机(硬件。

软件)(27.5%),生物制药(27.2%),物流。

运输(26.6%),贸易。

进出口(25%),旅游餐饮(25%),互联网。

电子商务(23.8%),电子。

通讯(22.7%),汽车。

摩托车(20.6%),纺织品业(18.7%),教育。

咨询。

培训(18.1%),家电业(15.7%),金融。

证券。

投资(15.3%),房地产。

建筑(15.2%),传媒。

广告与医疗。

保健。

卫生服务(10%)。

据了解,在繁重的工作强度下,员工极易产生工作倦怠。

而通过对接受调查人群的后期采访,发现印刷、石化、计算机行业员工工作强大最大,并且加班现象尤为突出。

调查说明:“工作倦怠现状”调查采用网上自愿匿名填写的方式收集数据,因此不能代表所有人群,对于上网比例较少的人群不具备代表性。

尽管采取了多种措施过滤不合理数据,但是仍然有可能包含了某些精心制作的假造数据。

调查采集样本的分布并非十分均匀(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和发达省份),对某些参加者较少的地区或者行业,本调查数据可能不具有代表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