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读考纲 科学备考 把握复习方向 ——07高考地理复习冲刺阶段的 主要对策
一、解读2007年考试说明地理部分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地理 学科的考试内容从内容的覆盖面和能力要求方面都没有进行大的改动。
主要作了两个方面的改动: 1.删减了现行教材中的个别内容,尤其是地理性不强的内容(如 综合国力) 2.考试题型的改变,试卷综合题中个别试题为选做题
根据高考大纲和教材内容,分析过去的高考试题,可以确定人文 地理内容的中心主题主要有:通过人文特征进行空间定位问题;从图表 中提取人文地理信息;分析区域人文特征;人口问题;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化问题;旅游地理问题;文化景观问题;大型工程问题;资源的跨 地区调配;综合国力问题;交通方式与条件分析;商业贸易问题;农业 区位条件分析;现代农业选择;工业布局分析;工业基地工业带问题;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综合国力;海洋国土;资源能源条件分析;城市规 划与布局;环境问题等等。
3、热点问题重基础知识的应用
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一般都是以国内外经济、科技、社 会、文化方面的热点问题作为命题的切入点,但考查热点的立意大多放 在“学会关注社会、关注人类”上,并能用学科的原理去解决热点所凸 现出来的某些问题。热点内容的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把握热点 的主题以及与学科相关的一些原理,其内容材料通常作为学科考查的背 景材料,考查学生关注重大社会问题的观念和意识,以及运用所学知识 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热点问题只是外壳,学科基础 知识的考查才是试题的本质。
律、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等。
地图 地图的基本要素,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剖面图。
2.突出基本原理、规律中思维过程和方法的复习,高质量地运 用“双基”
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气候成因的分析思路和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①气温: 太阳辐射(影响气温的最基本因素)→下垫面(海陆、地形、洋流); ②降水:大气环流形势(气压带和风带、季风环流)→下垫面(海陆、 地形、洋流);③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等。 海水盐度的成因分析思路和方法一般为:①若两地的纬度位置不 同,靠近回归线的高,远离回归线的低;②若两地的纬度位置相同,寒 流流经地区盐度低,暖流流经地区盐度高;有河流径流汇入的地区盐度 低;③高纬度海区结冰量大或融冰量小的海域,盐度高,而结冰量小或 融冰量大的海域,盐度低。 3、人文地理复习对策:观念+评价=能力
自然地理部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要学会地理的思维方法,掌 握地理原理、规律,并运用这些原理和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复 习关键是理解各自然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并 能指导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1.突出基本原理、规律的基础知识的复习,高质量地掌握“双基”
专题名称
主要规律、原理
海洋
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变化规律,洋流的分 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洋资源的主要类 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 现状及前景等。
陆地
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意 义,土壤的形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
名片一
区域综合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分析
一、位置(区域定位) 1、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 2、相对位置 ①海陆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 ②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判断区域 ③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邻国、邻省轮廓判断区域。 ④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判断区域 ⑤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判断区域。
1.学科基本的、核心的主干知识点仍然为“常考点”。
地理学中核心主干知识为:(1)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节气判 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分析等);(2)天气系统(等压 线图)的应用分析;(3)气候形成、特征、分布规律及对人类活动的 影响;(4)水循环原理与水资源问题;(5)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生 产、生活中的应用;(6)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7)人 类在自然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人类空间 活动(农业、工业、交通、聚落等)的区位分析;(9)城市功能区的 合理布局;(10)全球性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等。
c根据河流的流向来判断。 ④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⑤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
………
1、 延伸方向 2、 密度 3、 极值 4、 弯曲处
名片二
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
5、 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名片三 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区位分析
1、构建影响某一人类活动主要因素。 2、学会区位信息的提取与分析整合。 A工业区位分析:重点关注风向、河流流向、交通线路、资源和能源地、高等院校等信息。 B农业区位分析:重点分析气候、地形、水源、土壤、交通线路、城市分布等信息。 C港口区位分析:重点考察通航条件(河湖、海洋或人工运河),停泊条件(深水港湾可防风 防浪),筑港条件(地势平坦开阔),腹地条件(广阔而经济发达的腹地),城市条件(以城 市为依托)等关键信息。
人文地理部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应结合实际进行评价和反 思,要注意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区位分析” 是人文地理考查的“核心” (见名片三) “关注区位因素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空间布局的影响 ”则是区位分析的 重中之重,如: 农业区位:关注市场、交通、科技(保鲜、冷藏技术 )的影响。 工业区位:传统工业原料、动力、市场及廉价劳力指向明显;新兴工业
二、冲刺阶段有效复习的对策
我们在基础知识过了一遍(一轮复习)之后,主干知识如何提炼 出来呢?要遵循两个筛选原则:①凡是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区域特 征都是高考的主干知识;②凡是与人地协调或冲突密切相关的区域特征 都是高考的主干知识。在这两个原则的基础上,就不会漏选。 同时把核心知识打造成“名片”,降低复习成本。例如:
技术指向明显,并对环境和交通要求较高。信息通讯网络的通达性和对 市场信息及时反馈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性越来越突出。
另外,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和热点,这 些问题要特别引起注意。尤其是涉及到国土开发的相关问题时。
在掌握某项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的基础上,即可进一步联系记忆其他 地理事物,形成联系线索。如:七大洲四大洋——板块分布——全球火 山地震带——年轻的褶皱山及其附近的高原——古老的高原——世界重 要的平原——世界大河的分布。又如:七大洲四大洋——全球气压带风 带的分布——洋流的分布——气候类型分布——世界自然带的分布。并 由此可联系植被类型的分布——农作物的分布——农业类型分布——土 地利用类型等。 再如:地球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季节位移——季节变化——不同气候 类型的季节特征——水文特征——植被特征——生产活动 (2)熟悉重要区域(特征区域)
对中国区域地理不要局限于教材中的分区,还要外延至:季风区与
非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北与秦岭—淮河以南、外流区与内流区、中国 地势的三级阶梯、经济发展的三个地带,以及工业区、农业区、旅游区 高新技术产业区、经济特区的功能。世界地理也不要局限于教材中出现 的13个分区和8个国家,也应外延至:大洲、大洋、重要海域、世界 气候区、全球地形分布、自然带、工业区、农业区等。 (3)学会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见名片一) 2、自然地理复习对策:原理+方法=能力
主干知识的复习对策建议如下:
1、区域地理复习对策:空间定位+特征分析=能力 (1)重视空间分布 建立联系线索
地理事物的存在,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变化,都需要依存于一 定的空间位置,在此基础上才有空间联系、空间结构,以及空间思维、 空间现象的出现。这一切要密切结合有关图像,以具体的地理事物空间 分布为凭借,展开想象,拓宽思路,建立联系线索,使知识多方联系, 形成网络,便于提取应用。例如:七大洲和四大洋,要从名称、位置、 轮廓进行读图记忆,再了解界线及相互关系,最后还要从图上掌握通过 该大洲或大洋的重要经纬线,以作为参照。
名片四
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
①、西北的地理主题往往是荒漠化、盐碱化问题; ②、西南的地理问题往往是石漠化、滑坡、泥石流、酸雨问题; ③、东北往往是黑土肥力保持和湿地保护问题; ④、江南往往也是水土流失、土地的立体利用问题。 ⑤、近海则往往是海洋污染、生态破坏、休渔问题。
⑥我国黄土高原存在的生态问题人口压力大,土地负载重;毁林开慌,过度放牧,水土流失严 重,地表破碎,千沟万壑;地处自然地理的过渡地带,旱涝灾害,地质灾害多发;生活贫困。
名片一
区域综合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分析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①地形类型与名称:a根据区域位置得出;b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海拔高程及地形剖面图判断。 ②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海拔高度、地面起伏状况、地形分布上来描述。 ③地势特征:从三个方面来判断:a用等高线判断;b根据图幅提供的图例来判断;
(2)人文地理部分的常考点: 人类活动的空间布局的区位分析(农业、工业、城市、交通、
商贸、文化景观和旅游等)、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资源和能源问 题、主要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案例等)
2、学科思维能力特点的考查日益突出:地域性和综合性。
区域综合题已成为地理学科综合题的首选。在某一特定的区域背景 中考察学生对自然地理要素的运动特征的理解程度或对人文要素的综合 分析评价能力。地理环境有很强的综合性,在复习中应建立完善的知识 结构体系分析过程中应多角度、多层面、客观地进行分析,识别主导因 素,有的放矢。又因地理环境有明显的地域性,分析地理问题应多比 较、鉴别,借鉴、取经,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
(1)自然地理部分的常考点: 地球运动(以日照图为信息载体,计算时间、判断节气、分析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大气运动(等压线图的应用分 析)、气候(成因、特征、分布规律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河流水文 特征分析、水循环原理与水资源问题、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生产、生 活中的应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人类在自然资源(能 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宇宙中的地 球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地 球运动的规律,时区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 夜长短的分布规律等。
大气
气温水平分布规律和垂直分布规律,大气垂直运 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 成,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 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温室效应、臭 氧层破坏、酸雨等现象的成因及危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