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_蔓乌头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合集下载

中药学_蔓胡颓子叶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蔓胡颓子叶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者3~4钱;或研பைடு நூலகம்冲服, 0.5~1钱。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蔓胡颓子叶
相关疾病症状: 感冒咳嗽、咳嗽气喘、慢性支气管炎、平 喘、平喘止咳、气喘、退热、哮喘、止咳 平喘、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谢谢!
蔓胡颓子叶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蔓胡颓子叶>>>
名称:蔓胡颓子叶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蔓胡颓子叶
原始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引自:《中药大辞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蔓胡颓子叶
药材基源: 为胡颓子科植物蔓胡颓子的枝叶。全年可 采。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蔓胡颓子叶
药理作用:
豚鼠腹腔注射蔓胡颓子叶煎剂有平喘作用 (组织胺喷雾引喘法)。小鼠腹腔注射无 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口服也无 祛痰作用(酚红法)。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蔓胡颓子叶
性味: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酸, 平。"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味微 苦涩,性微温。"。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蔓胡颓子叶
功能主治: ①《广西药植名录》:"退热。"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平喘 止咳。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感 冒咳嗽。"。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蔓胡颓子叶

《中药基础知识教材》课件模板

《中药基础知识教材》课件模板

1钱=3克
4、煎服法
煎药法 用具 用水 火候 方法
砂锅,忌铁锅
水质纯净,漫过药物2-3cm 先武后文
先加水400ml煎取200ml药汁, 再加水300ml煎取100ml,与 前药汁混合,分两次饮服
煎服法
三七、琥珀
冲服
先煎 附子、石决明
阿胶、芒硝
烊化 (溶化)
特殊 煎药法
包煎 辛夷、车前子
后下 砂仁、钩藤
【作用】
1. 升浮药: 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
2. 沉降药: 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重镇安神、潜阳
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及止咳平喘
【影响因素】
1. 性味
辛、甘、温热 —— 升浮(阳) 酸、苦、咸、寒 —— 沉降(阴)
【影响因素】
2.质地 质地轻——升浮; 质地重——沉降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 诸子皆降,蔓荆独升”
朱砂 :镇心安神 — 心经 杏仁 :肺经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大肠经
毒性
【古代认识】 1.“毒”是指药物的偏性。 2.“毒药”即是药物的总称。
【现代认识】 “毒”是指药物的毒副作用。
【中毒原因】
1. 服用过量或长期服用; 2. 炮制或配伍不当; 3. 药不对证; 4. 体质因素。
【临床应用】
【相反】
“相反者,两不相合也”
相反指合用后,原有毒害效应增强,或产 生新的毒害效应的两味药之间的配伍关系。
配伍
增强疗效—相须、相使 降低疗效—相恶 消除毒副作用—相畏、相杀 产生毒副作用—相反
麻黄 大黄 生姜
人参
相须 桂枝 相使 槟榔
相杀 半夏
相畏
相恶 莱菔子
禁忌
【配伍禁忌】

药用植物学——乌头

药用植物学——乌头

川乌
附子的生长习性
• 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栽种乌药后附子生长经历生育 期: • 2月前须根生长期,块根上发生无数新根 • 2~3月叶丛期,附子生长进入基叶片发生、生长期 • 3月茎叶旺盛生长期,茎快速生长,同时长出侧生 新块根 • 5月中下旬块根膨大期,地下部分生长加快,侧生 根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增多
田间管理
附子载后,冬季和初春植株小,可套种一季蔬菜,如菠菜,莴笋等, 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春季在畦边可套种玉米,能起遮阴作用。
附子生育期必须保持适当湿度,干旱时要注意浇灌水,以水从畦沟 内流过不积水为度。雨季要注意及时排除积水。
川乌
病虫害防治
1、白绢病
主要为害茎基和块根。夏季高温,高湿 易发此病。又叫根腐病,在6~8月发病 重,受害根成乱麻状干腐或烂薯状湿腐。 根周围和表土布满油芽籽状菌核。 防 治方法:和水稻或禾本科轮作,采用高 畦,雨季排水,土壤消毒,发病用50% 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灌 病区。
有危害主根的黑绒鳃金龟子和棕色鳃金龟子幼虫,危害叶的银纹夜蛾 幼虫等。可用毒饵,黑光灯诱杀及杀虫剂喷杀。
川乌
选材 贮藏
留种
• 无病 、色泽鲜艳 、牙口紧 包 、须根多一级和三级侧生 块根
• 挖坑用砂尘积贮藏
川乌
采收
• 栽后第二年6、7月适时采挖 侧根 附子
母根
乌头
川乌
加工
胆巴盐水(氯化镁):浸泡 降低附子毒性、防止腐烂 盐附子: 较大的泥附子 用胆巴 盐水浸泡,晾干,重复3次。 日晒夜浸,使其充分吸收盐 分,直至附子表面密集盐粒, 变硬为止 个大、质坚实、表面光 滑者为佳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川乌
1.清沟补苗 2.除草追肥

中药学_船形乌头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船形乌头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船形乌头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船形乌头>>>
名称:船形乌头 别名:滂噶尔(藏名)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船形乌头
原始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引自:《中药大辞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船形乌头
药材基源: 为毛茛科植物船形乌头的全草。7~3月采 集全草,洗净,晒干。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船形乌头
生态环境: 生于高山乱石间。分布西藏等地。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船形乌头
性味: 苦,寒,有小毒。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船形乌头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治胃炎,肝炎,肾炎,肠炎。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船形乌头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分。Hale Waihona Puke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船形乌头
相关疾病症状: 肠炎、肝炎、利湿、清热利湿、肾炎、胃、 胃炎。
谢谢!
原始形态:
多年生小草本,高达50厘米。块根常2~3 个连生在一起,圆锥形,表皮黑褐色。茎 直立,少分枝,呈紫蓝色。叶互生,叶片 近圆形至肾形,有长柄,柄基部鞘状抱茎, 掌状深裂,裂片又有1~2浅裂。总状花序 顶生,偶有腋生,小花梗被短毛;花萼5, 花瓣状,被短毛,顶部1瓣呈船状,紫蓝 色。蓇葖果。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船形乌头

中药学_鬼针草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鬼针草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鬼针草
临床应用:
剂。22例发热,半数以上1~3日退热,最 长1例12日后体温始降至正常;右下腹疼 痛平均约5天左右减轻或消失,消失率为 80%。治程中未见副作用。
②治宁小儿腹泻
取鲜鬼针草6~10棵(干的3~5棵)加水 浸泡后煎成浓汁,连渣倒入盆内,用于熏 洗患儿两脚。腹泻轻者每天熏洗3~4次, 较重
鬼针草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鬼针草>>>
名称:鬼针草
别名:鬼钗草(《本草拾遗》),鬼 黄花、山东老鸦草(《福建民间草 药》),婆婆针(《苏南种子植 物》),鬼骨针(《江苏植药志》), 盲肠草、眺虱草(《福建中医杂 志》),豆渣菜、叉婆子(《除害灭 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引线包、 针包草、一把针(《浙江民间草 药》),刺儿鬼、鬼蒺藜(《中国药 植图鉴》),乌藤菜、清胃草、跟人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鬼针草
药理作用:
明它们之间有相互加强的作用。作好制剂 后临时合并应用,同样有效,说明它们混 合后作用增强,并非生成新的成分。从复 方中分离出的总生物碱及类甾醇虽均有消 炎作用,但作用较弱,似非主要成分。其 中含大量胆碱,非消炎成分,却可引起副 作用如唾液分泌、流泪等。
鬼针草的乙醇浸液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细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鬼针草
原始形态: 18毫米,宽约1毫米,具3~4棱,有短毛; 顶端冠毛芒状,3~4枚,长2~5毫米。花 期8~9月。果期9~11月。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鬼针草
生态环境: 生于路边、荒野或住宅旁。全国大部分地 区有分布。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鬼针草
性状鉴别:
干燥全草,茎略呈方形,幼茎有短柔毛。 叶纸质而脆,多皱缩、破碎,常脱落。茎 顶常有扁平盘状花托,着生10余个呈针束 状、有四棱的果实,有时带有头状花序。 气微,味淡。

蔓乌头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管理

蔓乌头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管理

特种经济动植物年期蔓乌头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管理※●王鹤璇杨舒涵王一桐崔玥罗志文※※(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蔓乌头()又名藤乌头,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 )乌头属(L )植物,国外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国内主要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及吉林等地,自然界的蔓乌头多生长于海拔200~1000m 间的山地阳坡或林下,是我国东北林区中常见的林下野生药用植物。

笔者在取得蔓乌头提取液防治菜粉蝶幼虫成果的前提下,又对蔓乌头的植物学特性、人工栽培等进行深一步研究,为蔓乌头的利用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本试验的野生蔓乌头植物于2017年8月下旬采集,再取其块根进行播种实验,采集地点均为鹤岗市鹤北林业局曙光林场。

随机选用20株野生蔓乌头进行形态学观察,用生物直尺测定植株的株高、分支、株型、花径、及种子的直径等指标,定期观测各自的花(花色、花瓣、花径),记录其花期。

1生物学特性1.1形态特性蔓乌头是北方林下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缠绕,植株高约50cm ,根为典型的块根,为卵圆形或倒圆锥形,通常具有母根与子根的区别,表面通常为棕黄色至棕黑色,具纵皱纹。

植株茎无毛或上部具短柔毛,叶片呈五角形,大而宽,基部通常为心形;三全裂,裂片呈菱状卵形,表面具短柔毛,背面通常无毛。

花序腋生或顶生,多为3~5花,萼片呈蓝紫色,高1.8~2.9cm ,花瓣多无毛,向后弯曲状,花丝全缘,心皮5,瓣片长为7~12mm ,蓇葖果,种子倒三角形。

1.2生境及其习性蔓乌头的生长环境多为暖湿、光照充足的地方,多生长于阴湿的次生林、低矮的灌木丛和荒地等。

土壤多为棕壤及山地暗棕壤,培育时选用腐殖质深厚的棕色森土或肥沃的黑棕色油沙土,土壤酸碱度近中性最为适宜,重黏土、盐碱地不适宜生长。

幼苗生长期需要保持湿润的环境,避免强光直接照射。

一年生幼苗多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并且在室外可正常越冬。

2栽培技术2.1繁殖材料的选用为了保证蔓乌头的种性和繁殖系数,选用较大的侧生块根作为栽种的材料。

中药学_何首乌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性味

中药学_何首乌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性味
⑩《江西草药》:"通便,解疮毒;制熟 补肝肾,益精血。"。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何首乌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熬膏、浸酒或入丸、 散。外用:煎水洗、研末撒或调涂。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何首乌
相关疾病症状:
白癜风、崩带、崩漏、便秘、补肺、补肝、 补肝肾、肠风、肠燥便秘、疮毒、疮痈、 带下、耳鸣、风疹、风疹瘙痒、肝炎、鹤 膝风、黄疸、疥、解疮毒、截疟、筋骨酸 痛、久痢、久疟、瘰疬、麻木、慢性肝炎、 目眩、润肠、润肠通便、瘙痒、涩精、神 经衰弱、失眠、缩小便、通便、头昏、头 痛、头晕、顽癣、乌须发、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何首乌
临床应用:
无效4例。经观察,对无合并症、特别是 用各种抗菌素疗效不显或晚期病例,有明 显疗效。如属初起,可再加车前草、百部、 白前、连翘、银花煎服;对鼻出血、咯血、 咯痰困难、喘咳有哮鸣音者,酌加对症治 疗,以提高疗效。一般无副作用,有些服 后有轻度腹泻现象,可加少许诃子或罂粟 壳。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何首乌
药理作用:
较迟缓,病变稍轻,但不显着,其疗效未 能肯定。
首乌延寿丹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鸽, 无论是药物与胆甾醇同时应用,或用胆甾 醇形成高胆甾醇血症后给药,均能显着降 低血清胆甾醇,但对动脉内膜病变无明显 影响。首乌延寿丹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 家兔之主动脉内膜斑块的形成及脂质沉积 有减轻作用,但也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何首乌
归经: 入肝、肾经。 ①《纲目》:"足厥阴、少阴。" ②《本草经解》:"入足少阳胆经、手少 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 ③《本草再新》:"入脾、肺、肾三经。"。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何首乌
功能主治:
补肝,益肾,养血,祛风。治肝肾阴亏, 发须早白,血虚头晕,腰膝软弱,筋骨酸 痛,遗精,崩带,久疟,久痢,慢性肝炎, 痈肿,瘰疬,肠风,痔疾。制首乌补肝肾, 益精血,乌须发,壮筋骨;用于眩晕耳鸣、 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神经衰 弱、高血脂症。

中药学_安龙香科科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安龙香科科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安龙香科科
原始形态:
柔毛,余部有淡黄色腺点,内面在喉部有 一环睫毛;花冠白色或淡紫色,外面有白 色泡状毛,内面有喉部下方有泡状毛,冠 筒长约6mm,唇片长达1cm,与花冠筒成直 角伸出,中裂片倒卵状近圆表,宽约 3.8mm,侧裂片前对短,长0.7mm,后对较 长,长约1mm,常2-3枚发育,黄棕色,具 网状纹。花期10月。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安龙香科科
原始形态:
安龙香科科,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或上升, 多分枝,细弱弯曲,长60-70cm,被小钩 毛。叶柄长3-9mm,被糙伏毛或小钩毛; 叶片小,卵圆形或倒圆形,长1.2-3.8cm, 宽0.8-2.2cm,上面被贴生的糙伏毛,下 面被糙硬毛,先端圆形或钝,基部楔形下 延,边缘具波状圆齿或圆齿,侧脉2-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安龙香科科
原始形态:
3对,与中肋在上面凹陷,下面凸起。穗 状花序于分枝上部顶生,由偏于一边、极 松散的具2花的轮梓花序所组成;苞片椭 圆形至近圆形,长1.5-5mm,宽1.2-3.8mm, 具短柄,全级,具缘毛;花梗细,长约 2mm,被糙伏毛或小钩毛;花萼钟形,长 约5mm,宽约3.5mm,外面在下部沿脉上被 疏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安龙香科科
生态环境: 生于山地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湖北、广西、四 川、贵州及云南。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安龙香科科
性味: 味辛;微苦;性微温。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用价值详解:安龙香科科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安龙香科科
相关疾病症状: 腹胀、健胃、理气、理气健胃、脘腹胀满、 胃、消化不良、胀满。
谢谢!
安龙香科科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安龙香科科>>>

中药学_何首乌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何首乌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何首乌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稍浸,润透,切厚片或 块,干燥。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何首乌
性味: 苦、甘、涩,温。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何首乌
归经: 归肝、心、肾经。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何首乌
功能主治: 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用于瘰疠疮痈, 风疹瘙痒,肠燥便秘;高血脂。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何首乌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何首乌
相关疾病症状:
五痔、消痰、消痈、消痈肿、心悸、心痛、 癣、眩晕、须发早白、养血、腰膝酸软、 益精、遗精、益精血、益气、益气力、益 肾、益血、痔疮、痔疾、肢体麻木、中风、 壮筋骨、滋阴。
中药材:何首乌药用价值详解>>谢谢!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何首乌
性状鉴别:
本品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长6~ 15cm,直径4~12cm。表面红棕色或红褐 色,皱缩不平,有浅沟,并有横长皮孔及 细根痕。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 浅黄棕色或浅红棕色,显粉性,皮部有 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 锦状花纹,中央木部较大,有的呈木心。 气微,味微苦而甘涩。
何首乌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何首乌>>>
名称:何首乌 别名:首乌、赤首乌、铁秤砣、红内 消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何首乌
引自:《中国药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何首乌
药材基源:
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其藤茎 称“夜交藤”。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 削去两端,洗净,个大的切成块,干燥。
用法用量: 6~12g。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何首乌
贮存: 置干燥处,防蛀。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何首乌

中药学_蔓生百部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蔓生百部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蔓生百部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蔓生百部>>>
名称:蔓生百部 别名:药虱药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蔓生百部
引自:《中药大辞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蔓生百部
药材基源:
为百部科植物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 (Bl.)Miq.的块根。春、秋季采挖,除 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无白心,取 出,晒干。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蔓生百部
原始形态:
多年生缠绕草本。茎长达100cm。叶2~4 (~5)片轮生,叶柄长1.5~3cm;叶片 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9cm,宽1.5~ 4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 缘带微波于叶片中 脉上;花被片4,开放后向外反卷;雄蕊 花药顶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蔓生百部
性味: 性微温,味甘、苦。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蔓生百部
功能主治: 同直立百部。
谢谢!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蔓生百部
原始形态: 端有一短钻状附属物。蒴果卵状,稍扁。 种子深紫褐色。花期4~5月,果期7月。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蔓生百部
生态环境: 生于阴坡灌木林下或竹林下。主产浙江。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蔓生百部
性状鉴别: 根与直立百部类同,两端稍狭细,表面淡 灰白色,多不规则皱褶及横皱纹;味较苦。

乌头汤课件

乌头汤课件
和寒性疾病。
乌头汤的起源与历史与中医文化 和草药知识的发展密切相关,体
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经验。
制作方法与材料
乌头汤的主要材料为乌头,是 一种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功效的中药材。
制作乌头汤时,需要将乌头与 适量的辅料如生姜、红枣、甘 草等一起煎煮,以增强药效和 口感。
制作方法较为简单,只需将材 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 ,煎煮至汤汁浓稠即可。
其他烹饪实例
总结词
创意无限、变化多样
详细描述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烹饪方式,乌头 汤还可以与其他食材搭配,如乌头炖 猪蹄、乌头炖鸽子等,这些创新的搭 配方式能够带来不同的口感和营养价 值。
THANKS
感谢观看
煎煮方法
乌头在煎煮时应注意火候 和时间,以免影响药效和 引发中毒反应。
剂量控制
乌头的剂量应严格控制, 过量食用可能导致中毒, 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06 乌头汤的烹饪实 例
乌头汤炖鸡
总结词
营养丰富、口感醇厚
详细描述
乌头汤炖鸡是一道传统的滋补汤品,鸡肉的鲜美与乌头的药效相互融合,具有温 中散寒、补虚健体的功效,适合冬季食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适用人群
乌头汤适用于体虚、寒症、关节疼痛 、风湿痹阻等人群,但孕妇、儿童及 热症人群慎用。
注意事项
乌头具有一定的毒性,需在医生的指 导下使用,并严格控制用量。同时, 乌头不宜与半夏、贝母、白芨等药材 同用,以防产生不良反应。
04 乌头汤的食疗作 用
温中散寒
01
乌头汤中的主要成分乌头具有温 中散寒的功效,能够缓解因寒邪 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如胃痛、 关节痛等。
乌头汤炖羊肉
总结词
滋补强身、驱寒暖胃

中药学_船盔乌头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船盔乌头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寒。有毒。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船盔乌头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主治胃炎,肠炎等症。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船盔乌头
用法用量: 2分。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船盔乌头
相关疾病症状: 肠炎、利湿、清热利湿、胃、胃炎。
谢谢!
船盔乌头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船盔乌头>>>
名称:船盔乌头 别名:船形乌头、滂噶尔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船盔乌头
引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船盔乌头
药材基源: 毛茛科船盔乌头Aconitum naviculare Stapf,以全草入药。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船盔乌头
生态环境: 西藏。

中药学_川乌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川乌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川乌
用法用量: 一般炮制后用。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川乌
贮存: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川乌
相关疾病症状: 除湿、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寒疝、麻醉、 麻醉止痛、祛风、祛风除湿、湿痹、疼痛、 心腹冷痛。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川乌
注意事项: 生品内服宜慎。不宜与贝母类、半夏、白 及、白蔹、天花粉、瓜蒌类同用。
川乌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川乌>>>
名称:川乌 别名:乌头、五毒根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川乌
引自:《中国药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川乌
药材基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的干燥母根。6月下 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根、须根及泥 沙,晒干。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川乌
炮制: 地区加甘草、鲜姜等辅料与草乌同蒸;有 些地区分别用豆腐、甘草、金银花、鲜姜 或皂角等辅料与草乌同煮。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川乌
性味: 辛、苦,热;有大毒。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川乌
归经: 归心、肝、肾、脾经。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川乌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 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炮制:
制川乌:将原药材拣净,放缸内或其它容 器内,用凉水浸漂,每日换水2次,漂至 口尝稍有麻辣味时取出;在浸漂过程里如 发现有裂口破烂时可加些白矾;另外用甘 草、黑豆煎汤,加入漂过的川乌,煮透, 至内无白心时取出,去掉药渣,晒至半干, 闷润后切片、晒干即可(每100斤用甘草5 斤、黑豆10斤)。有些
谢谢!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川乌

中药学_抚松乌头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抚松乌头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抚松乌头
性味: 味辛;性温;有毒。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抚松乌头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 ‘心腹冷痛。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抚松乌头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g。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抚松乌头
相关疾病症状: 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祛风散寒、散寒、 心腹冷痛。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抚松乌头
原始形态:
下萼片长约1.4cm,稍不等大;花瓣2,无 毛,瓣片宽约4mm,唇长约5mm,末端2浅 裂,距长约1.5mm,向后下方弯曲;雄蕊 多数,无毛,花丝有2齿或全缘;心皮5, 无毛。蓇葖果。种子多数用价值详解:抚松乌头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870m一带的山地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抚松。
抚松乌头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抚松乌头>>>
名称:抚松乌头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抚松乌头
引自:《中华本草》。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抚松乌头
药材基源: 为毛茛科植物抚松乌头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fusungense S.H.Li et Y.H.Huang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挖块根,除去残 茎、须根及泥土,晒干。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抚松乌头
原始形态:
抚松乌头,多年生草本,高约1m。茎无秘 或疏被短伏毛,上部有分枝。叶互生;中 部以上茎生叶有短柄,长0.3-3cm;叶片 圆五角形,长4-9cm,宽4.5-11cm,3全裂, 中央全裂片卵状菱形,羽状分裂,末回裂 片狭披针形或线形,宽2-3mm,侧全裂片 不等2深裂,上面有短伏毛,下面无毛。
谢谢!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抚松乌头

中药学_草乌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草乌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草乌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草乌>>>
名称:草乌 别名:乌头、五毒根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草乌
引自:《中国药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草乌
药材基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 的干燥块根。秋季 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草乌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草乌
性状鉴别: 髓部较大或中空。无臭,味辛辣、麻舌。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草乌
炮制:
制草乌:将原药材拣净,放缸内或其它容 器内,用凉水浸漂,每日换水2次,漂至 口尝稍有麻辣味时取出;在浸漂过程里如 发现有裂口破烂时可加些白矾;另外用甘 草、黑豆煎汤,加入漂过的草乌,煮透, 至内无白心时取出,去掉药渣,晒至半干, 闷润后切片、晒干即可(每100斤用甘草5 斤、黑豆10斤)。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草乌
性味: 辛、苦,热;有大毒。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草乌
归经: 归心、肝、肾、脾经。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草乌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 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草乌
用法用量: 一般炮制后用。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草乌
贮存: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草乌
相关疾病症状: 除湿、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寒疝、麻醉、 麻醉止痛、祛风、祛风除湿、湿痹、疼痛、 心腹冷痛、止痛。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草乌
注意事项: 生品内服宜慎。不宜与贝母、半夏、白及、 白蔹、天花粉、瓜蒌同用。
谢谢!
性状鉴别:
本品呈不规则长圆锥形,略弯曲,长2~ 7cm,直径0.6~1.8cm。顶端常有残茎和扁圆形不定根残基。 表面灰褐色或黑棕褐色,皱缩,有纵皱纹、 点状须根痕和数个瘤状侧根。质硬,断面 灰白色或暗灰色,有裂隙,形成层环纹多 角形或类圆形,

中药学_藤乌头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藤乌头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分;泡酒或研末为散。 外用: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藤乌头
相关疾病症状: 发汗、风湿关节疼痛、关节疼痛、降压、 痨伤、无名肿毒、癣疮、腰腿痛、镇痉、 镇静。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藤乌头
应用举例:
①治无名肿毒:藤乌头以饭米汤在糙碗上 磨成浆状敷患处;如已溃烂破口应留头。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藤乌头
原始形态: 稀生微柔毛。蓇葖果长圆筒形,长1.2~ 1.5厘米。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藤乌头
生态环境: 生长于山坡树丛或林缘路边阴湿草丛中。 分布四川、湖北、湖南、陕西、河南、江 苏、浙江等地。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藤乌头
炮制: 清水浸漂至略存麻味,用甘草、黑豆煎汤 拌蒸或同煮透后,取出晒干。
藤乌头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藤乌头>>>
名称:藤乌头 别名:血乌、见血封喉(《中药材品 种论述》),蔓乌头(《浙江天目山 药植志》),藤乌、羊角七(《药学 学报》12:684,1965)。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藤乌头
原始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引自:《中药大辞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藤乌头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藤乌头
原始形态:
光滑无毛;叶柄长2~3厘米。花序含2~ 12花,小苞片条形;萼片5,蓝紫色,花 瓣状,上萼片盔形,具短喙,侧萼片倒卵 状宽匙形,下部萼片卵状椭圆形,除侧萼 片内面疏生白色长毛外,余均光滑无毛; 花瓣2,无毛,藏于盔瓣内,蜜腺体下部 扩张至基部的裂口近截形,距长2毫米: 雄蕊多数;心皮5,无毛或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藤乌头
性味: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辛,温,有大 毒。"。

中药学_两色乌头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两色乌头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两色乌头
原始形态:
两色乌头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 长1015cm。茎缠绕,长1-2.5m,疏被反曲的短 柔毛。叶互生;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具长柄, 柄长达20cm;叶片五角状肾形,长6.512cm,宽9.5-22cm,基部心形,3深裂至 近中部,中央深裂片菱形,侧深裂片不等 2浅裂,浅裂片上部不明显3浅裂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两色乌头
原始形态:
紫色,被伸展的柔毛;花瓣2,与上萼片 近等长,距细,比唇长,拳卷,无毛;雄 蕊多数,花丝全缘,无毛;心皮3,被毛 或无毛。蓇葖果,长约1.2cm。种子多数, 倒圆锥状三角形,长约2.5mm,生横狭翅。 花期8-9月,果期9-10月。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两色乌头
生态环境: 生海拔350-1400m的山地林间谷地湿润处、 林下或林缘。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两色乌头
原始形态:
边缘具粗牙齿,两面疏被短伏毛。总状花 序,长6-14cm,具花3-8朵;花序轴及花 梗密被伸展的短柔毛;苞片线形,长33.5mm;花梗长5-9mm;小苞片生花梗的基 部或中部;两性花,两侧对称;萼片5, 花瓣状,上萼片圆筒形,长1.3-2cm,喙 短,稍向下弯,下缘长1-1.3cm,淡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长白山区,民间用于 止痛,获得一定疗效。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两色乌头
注意事项: 孕妇禁服。
谢谢!
两色乌头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两色乌头>>>
名称:两色乌头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两色乌头
原始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 引自:《中华本草》。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两色乌头
药材基源: 为毛茛科植物两色乌头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alboviolaceum Kom。

中药学_藤乌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藤乌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藤乌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藤乌>>>
名称:藤乌 别名:羊角七、老汉背娃娃、藤草乌、 白乌头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藤乌
引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藤乌
药材基源:
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瓜叶乌头Aconitum hemsleyanum Pritz.以块根入药。秋季采 挖,去粗皮,醋煮1小时,晒干研细末, 或洗净去粗皮,石灰水泡2~3天,切片晒 干。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藤乌
备注: (1)本品中毒时出现全身僵硬,喉咙麻 木,憋气等症状。解救方法见乌头中毒解 救法。
中药材:藤乌药用价值详解>>>
谢谢!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藤乌
性味: 辛,大热。能主治: 活血镇痛,搜风祛湿。用于风湿疼痛,跌 打损伤。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藤乌
用法用量: 粉5分,凉开水送服,每日1次。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藤乌
相关疾病症状: 风湿疼痛、祛湿、镇痛。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藤乌
注意事项: 严禁烟酒,高烧患者及孕妇忌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分;或浸酒,外用:研 末或磨涂患处。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蔓乌头
相关疾病症状: 半身不遂、疮疡肿毒、风寒湿痹、风湿痛、 关节疼痛、散寒、神经痛、四肢拘挛、镇 静、镇痛、止痉。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蔓乌头
备注: 本品在东北地区作草乌入药。
中药材:蔓乌头药用价值详解>>>
谢谢!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蔓乌头
生态环境: 生于高山林边、草地。分布东北。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蔓乌头
性味: 性温,味麻,有剧毒。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蔓乌头
功能主治: ①《东北药用植物原色图志》:"镇痛镇 静药,治神经痛、风湿痛。"
②《吉林省药用植物名录》:"祛风,散 寒,止痛。"。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蔓乌头
蔓乌头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蔓乌头>>>
名称:蔓乌头 别名:细茎蔓乌头(《东北植物药图 志》),鸡头草(《黑龙江省主要野 生药用植物的鉴别及中草药新制 剂》)。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蔓乌头
原始出处:《东北药用植物原色图志》 引自:《中药大辞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蔓乌头
Hale Waihona Puke 药材基源: 为毛茛科植物蔓乌头的块根。秋季采挖。 以清水漂洗三日,每日换水二次,切片, 晒干。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蔓乌头
原始形态:
多年生蔓生草本。块根倒圆锥形。茎长 1~3米,缠绕上升或弯曲。叶片阔卵状五 角形,具柄,3全裂,裂片卵状披针形, 有缺刻,中央裂片3浅裂,侧生裂片不等 地2裂。总状花序顶生,密被伸展的白色 柔毛;花蓝紫色,具短梗;萼片5,花瓣 状,上面一片大而呈盔状;花瓣2;雄蕊 多数;心皮3~5,无毛或稍有毛。蓇葖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