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至2018年考研真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至2018年考研真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至2017考研真题)绪论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2017)某地区进入供暖季后常常出现雾霾,而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或等到春暖花开后,雾霾就会散去或减少,从该地区较长时间的数据变化看,经过人们努力治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持续走低;但在某些时段,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会迅速攀升,甚至“爆表”。
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凸显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一大特点:天帮忙很重要,但人努力才是根本。
“人努力”与“天帮忙”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辩证关系的启示是()。
A.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B.人类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根本前提C.认识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D.尚未认识的外在自然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答案】A【解析】B选项表述错误,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
C选项错误,实践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
D选项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始终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但是并不能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2.(2017)有人认为,既然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反映,那么人脑里的“鬼”、“神”意识就是对外在世界上鬼、神真实存在的反映。
这种观念的错误在于()。
A.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B.把意识看成是物质的产物C.认为意识是对存在的直观反映D.混淆了人类意识自然演化的阶段【答案】C【解析】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A选项表述正确,但是与题干不符。
B选项错误,题干中的错误在于认为意识的内容直接等同于现实存在,并没有看到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来源于客观外部世界,但是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可以创造出现实中没有的东西。
D选项与题干无关,人的意识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由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2018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三、辨析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
最新历年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
历年考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选自历年考研真题) 1199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23(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论证了[ABCD] 一、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
选出正确答案,将字母标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号填入题后括号内,错选的不给分。
6(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是[C] C(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D(利润率的下降趋势 A(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E(商业利润的来源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 24(马克思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有[AC]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A.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 c+v+m构成D(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领袖的学说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7(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
这一事实说明[B] C(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资料两大部类 A(意识产生物质 B(意识转化为物质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E(商品按价值出售,价格不变 C(意识决定物质 D(意识创造物质 25(社会总产品是指:[BCD]8(“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D] A(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当年新创造的价值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B(当年历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 C(当年所生产的生产 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生产过程中消耗并转移到新产品中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新创造9(“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价值的总和条河流。
”这两种说法[C] E(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生产中消费掉的生产资料价值后的剩余部分 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 B(都是诡辩论的观点 26(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中,民主党(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诡辩论的观点CAC] 派是:[D(前者是诡辩论的观点,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 A(参政党 B(执政党 C(友党D(反对党 E(在野党 10(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C] 27(马克思恩格斯总结1848年欧洲革命的经验、对科学社会主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义理论的重要发展有:[ABCD] (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发展水平 CA(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天然同盟军 11(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最普通和最基本的关系是[B] D(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是真正的人民革命的先决条件 A(阶级关系 B(商品交换关系 C(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C(金钱关系 D(竞争关系D(“不断革命”是无产阶级的战斗口号 12(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B] E(党的建设是无产阶级斗争胜利的首要条件 A(降低劳动力价值 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四、辨析题,辨别和简要分析下列各题,仅作判断,不说明理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由,该题不给分。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06年第3题)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2 (2015年第2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A)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C)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具有其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 (2011年第2题)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A)社会形态(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生产方式4 (2009年第3题)近年,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的一些国家销量大增。
列宁曾说,马克思《资本论》的成就之所以如此之大,是由于这本书使读者看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又有“血肉”。
人类社会作为一种活的有机体,其“骨骼”系统是指(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B)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C)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D)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5 (2009年第4题)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D)自由理性的外化6 (2008年第4题)“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至2017考研资料真题)(1).d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至2017考研真题)绪论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2017)某地区进入供暖季后常常出现雾霾,而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或等到春暖花开后,雾霾就会散去或减少,从该地区较长时间的数据变化看,经过人们努力治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持续走低;但在某些时段,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会迅速攀升,甚至“爆表”。
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凸显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一大特点:天帮忙很重要,但人努力才是根本。
“人努力”与“天帮忙”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辩证关系的启示是()。
A.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B.人类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根本前提C.认识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D.尚未认识的外在自然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答案】A【解析】B选项表述错误,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
C选项错误,实践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
D选项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始终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但是并不能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2.(2017)有人认为,既然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反映,那么人脑里的“鬼”、“神”意识就是对外在世界上鬼、神真实存在的反映。
这种观念的错误在于()。
A.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B.把意识看成是物质的产物C.认为意识是对存在的直观反映D.混淆了人类意识自然演化的阶段【答案】C【解析】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A选项表述正确,但是与题干不符。
B选项错误,题干中的错误在于认为意识的内容直接等同于现实存在,并没有看到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来源于客观外部世界,但是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可以创造出现实中没有的东西。
D选项与题干无关,人的意识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由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2013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D.马克思和恩格斯2.哲学上的二元论否认A.世界的统一性3.下列观点中表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4.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玉米、高梁、小麦之间的关系属于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5.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6.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能够A.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8.“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句话表明D.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B.实事求是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12.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教育属于C.准备性因素1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D.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4.人的本质在于C.人的社会属性15.具体劳动A.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1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B.劳动力17.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8.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构是D.议院或国会19.已购买而尚未使用的生产资料处于资本循环的A.购买阶段20.年剩余价值率是C.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可变资本之比21.资本主义商业企业的利润率应大体相当于B.平均利润率22.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D.股东大会23.绝对地租的形成原因是B.土地的私有权垄断24.把在法律和生产上独立的企业在流通环节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企业组织形式是B.辛迪加25.资本主义的国有资本和国有经济一般不参与C.普通消费品生产26.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和调控B.可以缓和资本主义内部的某些矛盾27.列宁所提出的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立足于C.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28.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A.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D.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30.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表现为它具有31 AC A.彻底的批判精神C.鲜明的政治立场32.下列范畴属于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有32 ABCDA.内容和形式 B.必然性和偶然性 C.本质和现象 D.可能性和现实性33.规律的特点表明,规律具有33CD C.客观性D.普遍性34.今天的实践不能完全检验今天人们提出的全部认识,这说明34 BCB.实践标准具有确定性 C.实践标准具有相对性35.“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35 AB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B.前者是唯物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36.货币的基本职能有36 ABCD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37.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37 CD 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D.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38.生产成本的形式38 ABCD A.表明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B.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C.模糊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 D.使剩余价值表现为所费资本的增加额39.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包括39 CD C.区域集团化D.经济全球化40.共产主义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有40 ABCDA.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B.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C.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D.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8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8(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分数:2.00)A.推翻资本主义社会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A、B、C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历史任务,是其政治立场的具体体现和实现手段。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选项D是正确答案。
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包含的哲学道理是(分数:2.00)A.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B.物质和运动的辩证统一C.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D.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体现的就是这一道理。
所以本题选A。
4.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的是(分数:2.00)A.事物的量变和质变B.事物的量和事物的存在C.事物的质和事物的存在√D.事物的属性和事物的存在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质与事物存在的同一性。
事物的质就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
特殊的质就是特殊事物的本身,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正确答案是C。
5.《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日风动,一僧日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题后含答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1年9月以来美国爆发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中,示威者打出“我们是99%”的标语,向极富阶层表示不满。
漫画所显示的美国社会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下A.劳资冲突的集中体现B.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C.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D.虚拟资本泡沫化的恶果正确答案:C解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是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通过资本积累实现的。
资本积累的结果,引起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一极是资本家财富的积累;另一极则是工人贫困的积累。
“占领华尔街”就是这一矛盾极端尖锐化的表现。
劳资冲突是社会财富两极分化的结果,故A项错误。
生产社会化并不一定导致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故B项错误。
虚拟资本泡沫化并不一定导致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故D项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2.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投资所获得的利润为15万元,假定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为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A.50%B.75%C.100%D.125%正确答案:B解析:预付资本=100万元=c+v,资本有机构成c:v=4:1,因而,可变资本v=20万元,资本家获得的利润即剩余价值m=15万元,那么剩余价值率m’=15/20=75%。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3.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正确分析这些新变化发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科学而全面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导致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生的根本推动力量是A.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C.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的影响正确答案:C解析: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2016年第3题)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创办企业从事生产,60万元用于固定资本、以购买机器设备等,40万元用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其中购买劳动力支付了10万元)。
一轮生产结束后,该企业的总资本达到了120万元。
那么,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为(分数:2.00)A.20%B.50%C.100%D.200%√解析:解析:剩余价值率m'=m/v,其中m表示剩余价值,v表示可变资本。
由题干可知,剩余价值m=120—100=20,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即v=10,故m'=20/10=200%。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3.(2016年第4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急剧膨胀,这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致使金融危机频繁发生。
西方资本主义金融资本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是(分数:2.00)A.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B.技术创新与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C.全面私有化与放松金融监管D.去工业化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解析:解析: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加深和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矛盾的激化,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随后,西方国家普遍走上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道路。
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
故A正确。
B、C、D都不是西方资本主义金融资本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故都排除。
广东财经大学6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3-201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三、简答题(5 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 1、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表现。 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3、简述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办法。 4、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5、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四、论述题(2 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1、试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以及这一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 义。 2、试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容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辨析题(5 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剩余价值是由投入生产过程的全部资本带来的。 3.资本主义社会中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立较高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是必要的,也是 可能的。
三、简答题(5 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 1.意识活动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简答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3.简答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4.简答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5.简答价值规律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广东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考试年度:2018 年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6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命题)
适用专业: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
[友情提醒:请在考点提供的专用答题纸上答题,答在本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6 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2、意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4、社会形态; 5、资本拜物教;6、“两个必然”(或“两个不可避免”)。
三、简答题(5 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
1、简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主要表现。 2、简述联系的普遍性的含义及它的方法论意义。 3、如何理解社会经济基础的内涵? 4、简述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构成要素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 5、简述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经历的三个阶段及所执行的三种职能。
2018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真题及解析
2018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真题及解析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任务,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A.主观条件B.客观条件C.理论基础D.理论前提【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任务,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考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既表现为它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又表现为它具有()A.完整的理论体系B.严密的逻辑结构C,鲜明的政治立场D,崇高的社会理想【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科学性表现在,首先它不带任何偏见,其次在于它具有深刻性,再次它还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2)其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考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如何问答()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D.世界统一性的问题【答案】A【解析】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考点】物质世界和实践4.实践作为一种感性物质活动,强调的是()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具有主观性C.实践具有能动性D.实践具有历史性【答案】A【解析】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考点】物质世界和实践5.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本质和现象反映了()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的关系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答案】D【解析】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至2017考研真题)绪论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2017)某地区进入供暖季后常常出现雾霾,而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或等到春暖花开后,雾霾就会散去或减少,从该地区较长时间的数据变化看,经过人们努力治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持续走低;但在某些时段,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会迅速攀升,甚至“爆表”。
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凸显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一大特点:天帮忙很重要,但人努力才是根本。
“人努力”与“天帮忙”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辩证关系的启示是()。
A.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B.人类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根本前提C.认识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D.尚未认识的外在自然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答案】A【解析】B选项表述错误,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
C选项错误,实践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
D选项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始终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但是并不能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2.(2017)有人认为,既然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反映,那么人脑里的“鬼”、“神”意识就是对外在世界上鬼、神真实存在的反映。
这种观念的错误在于()。
A.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B.把意识看成是物质的产物C.认为意识是对存在的直观反映D.混淆了人类意识自然演化的阶段【答案】C【解析】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A选项表述正确,但是与题干不符。
B选项错误,题干中的错误在于认为意识的内容直接等同于现实存在,并没有看到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来源于客观外部世界,但是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可以创造出现实中没有的东西。
D选项与题干无关,人的意识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由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故正确答案为C。
【考点】本题考查知识点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3.(2016)《百喻经》中有一则谚语,有一个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盐之后,味道好极了。
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更好吃?回家之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谚语给我们的启示是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C,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去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D,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度。
通过题干材料可知,就是要适度,防止过犹不及。
题干愚人的做法就是过了,没有把握住度。
4.(2016)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就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A,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C,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D,前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自由和必然的关系。
自由和必然是辩证统一的。
自由要以必然为前提,把握必然越深入,人就越自由。
如果把自由和必然相脱离,只强调自由而否定必然,就会导致唯意志论。
5.(2016多项选择)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两句诗蕴涵着时间一维性的哲理。
下列诗句中蕴涵相同哲理的是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B.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C.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D.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时间的持续性、顺序性是一维不可逆的。
A 项从黑发到白首,B 项从花开到无花,D 项几度秋,都体现了时间的一维性。
C 体现的是风和雨之间属于相伴随的现象,与题干不符。
6.(2015多项选择)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
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初始无机养分的最初来源。
气候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分解和合成。
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地形可以使物质在地表迚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发生差异。
时间是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土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加强。
土壤生成过程说明A.亊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B.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C.亊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线性上升的态势D.亊物的产生总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答案】ABD【解析】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C选项错误。
7.(2015多项选择)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
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
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A.精确把握亊物的度B.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C.善于协调亊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D.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答案】ABCD【解析】"平衡"要精确把握亊物的度,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善于协调亊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ABCD选项正确。
8.(2014)2、俄国早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
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A、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B、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C、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D、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之处。
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9.(2014多项选择)海的“贯通东流”水系的形成年代。
如果说上游的沉积物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顺廷而下能到达下游,这就表是胀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示踪。
我国科学家采用这一方法以,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长江上游的物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
他们经过10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约2300多万年。
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A. 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B. 时间和空间的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的C. 时间和空间是指标示物质运动的观念形式D.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答案】ABD【答案解析】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物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的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题干中长江的年龄和范围体现了时空的有限性。
所以,ABD选项正确。
C选项否认了时空的客观性,所以错误。
10(2013)1.有一幅对联,上联“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这形象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A.运动的衡量尺度B.运动的内在原因C.运动的普遍状态D.运动的存在方式【答案】C【解析】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的关系。
第一,运动和静止互为前提,相互依赖。
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是一定范围内的绝对运动的结果;绝对运动通过相对静止表现出来,并且通过相对静止找到它的量度。
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
任何事物相对静止的状况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
因为物质的多样性和事物的某种状态只有在相对静止中才体现出来,只有了解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的状况,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预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才能区别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并对其进行研究。
第二,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在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在相对静止中又有绝对运动。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11(2013)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
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
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A.主观联系B.必然联系C.因果联系D.本质联系【答案】D【解析】本题是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羊吃草"与"割羊草"之间的关系不是因果联系,因为"羊吃草"不必然引起"割羊草",AB错误;C选项表述错误,联系是客观的;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这体现的就是本质联系,D为正确答案。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1.(2017多项选择)生物学史,可以说是显微镜的发展史。
17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使用诞生不久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发现了植物细胞,开启了近现代生物学的大门。
此后,显微镜的放大能力和成像质量不断提升,人类对细胞的认知也随之深刻和全面。
20世纪中叶,科学家们利用X射线晶体学发现了DNA(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人类的观察极限从亚细胞结构推向了分子结构。
我国科学家的重要科研成果“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的北后,也站着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冷冻电子显微镜。
显微镜在生物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表明()。
A.实践主体、客体和中介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B.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正是依靠中介系统才能够相互作用C.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与实践条件的进步有着直接的关系D.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答案】ABC【解析】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
显微镜在生物科学发现是以中介的形式连接主体和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