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梳理第2讲 了解生物圈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https://img.taocdn.com/s3/m/8aa503d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76.png)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学时)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2.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合和影响。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及初步学会设计对照实验的水平。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节相关周围生物的知识后,以生活中常见的鼠妇为话题,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再介绍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从两个方面理解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最后再自然的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合和影响,所以分为两个课时。
四、教学准备(一)学生准备:课前采集鼠妇,在采集过程中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
(二)教师准备:准备实验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我们知道生物都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的。
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是什么呢?鱼儿能离开水吗?向日葵离了阳光能生存吗?环境的概念:生物圈的定义:环境会影响生物的分布。
地球上所以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生物圈。
[提问]郊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些地区的环境有哪些适合大熊猫生长的特点。
[讲解]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和北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新疆东部。
大熊猫食物单一,以箭竹等竹类植物为食,大熊猫生活还需要有水源。
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环境。
[提问] 什么是环境?环境仅仅只生物生活的空间吗?[思考]鱼儿只有水就能正常生长吗?[讲述]我们把环境中影响生物生长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提问]请看图,在这片麦田了中小麦正常生长有影响的因素有哪些你能对这些因素实行分类吗?[讲述]依据有无生命将生态因素分为两类阳光、水、温度、土壤是无生命的称为非生态因素;老鼠、蛇、蚯蚓、瓢虫、蚜虫、杂草是有生命的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指的是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https://img.taocdn.com/s3/m/6c5a87d83186bceb19e8bba8.png)
思考:
非生物因素对 其他生物的影响?
小麦生长的因素: 阳光、温度、水、土壤、老鼠、蚯蚓、 七星瓢虫、蚜虫、蛇、杂草......
(2)生物因素: 老鼠、蚯蚓、七星瓢虫、蚜虫、蛇、 杂草 思考: 生物因素对 其他生物的影响?
思考狮子、老虎、羊这三种生物之间的 关系?
种内:合作--一群狮子合作围捕一只羊 竞争--两只老虎竞争吃一只羊 种间:捕食--狮子或者老虎吃羊 竞争--狮子和老虎竞争吃一只羊 寄生--狮子、老虎或者羊身上都寄 生着各种细菌
归纳总结: 1、生物圈、环境、生态因素的概念 2、生物的生长和分布受到非生物因素和 生物因素的影响。 3、生物间关系: 种内:合作、竞争 种间:捕食、竞争、寄生
1、生存空间:生活 在麦田里 2、周围影响因素: 阳光、温度、水、土 壤、老鼠、蚯蚓、七 星瓢虫、蚜虫、蛇、 杂草......
三、生态因素
1、概念:我们把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 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2、分类: 非生物因素 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
小麦生长的因素: 阳光、温度、水、土壤、老鼠、蚯蚓、 七星瓢虫、蚜虫、蛇、杂草......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
通过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生活的环 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思考: 熊猫的生 活环境是 怎样的?
二、环境的概念
生物生活的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 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观察书本13页图1-12,思考小麦 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了解生物圈知识梳理
![了解生物圈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c525d910508763230121241.png)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
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实验探究的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订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与交流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影响实验:提出问题:光会影响舒服的分布吗?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制订计划:实验思路:设计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过一段时间后,看哪边的鼠妇多。
实验装置: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这样两侧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确保实验的可靠性。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试验。
对照实验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合作关系;竞争关系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骆驼失水少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莲的茎叶中的气腔是对水生环境的适应;海豹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旗形树是对单侧风的适应;避役的体色随环境改变有利于捕食和逃避敌害;葵花朵朵向太阳有利于接受阳光。
蚯蚓对环境的影响:目的要求:探究蚯蚓对土壤的作用方法步骤:1.取甲、乙两只大烧杯,在每只底部先铺一层湿土,再铺一层细沙,细沙上再铺一层湿土,每层约为烧杯高的1|4.每铺一层,稍加整平、压实,并在烧杯外用笔画出沙和土的分界线。
2.向甲烧杯中放入若干条活蚯蚓,乙烧杯中不放蚯蚓。
分别向两只烧杯中喷洒适量的水,并投放数片菜叶作为蚯蚓的饲料。
烧杯口盖上玻璃板,注意应留有一定的缝隙,以保证空气的交换。
3.将甲、乙两装置放置在黑暗处几天后,观察。
为什么要设置两套装置?乙装置有什么作用?两套装置可形成对照;乙装置起对照作用。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https://img.taocdn.com/s3/m/4d006c423b3567ec102d8a6c.png)
【例】(2015,鞍山) 在探究“水分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你 怎样设计实验方案? (1)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干燥 的土壤(实验组),另一侧放入______ 潮湿 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______ 的土壤( 对照组) 。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 ,观察鼠妇分布情况。预计 潮湿 侧移动,说明鼠妇的生活需要______ 水 。 鼠妇向_______
(3)制订计划:围绕假设的问题 ,选择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的 提出的问题 和___________ 作出的假设 来进行。通常实验设计只探 设计要紧紧围绕___________ 究其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个因素 ,也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控制实验变量。同时 ,实验设计还应考虑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确保实验的 可操作性。 严谨 (4)实施计划:按照计划严格进行探究,并得到结果。实施计划要______ 准确 。另外,为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应多次_______ 重复 实验。 ,记录要______ (5)得出结论:反复分析实验结论,看其与________ 假设 是否相符。 (6)表达和交流:与他人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 建议,保证探究结论的科学性。
【例2】(2015,武威)如图为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组成的食物网, 请根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3 条食物链组成。 (1)该食物网由____ 生产 者,可通过_______ 光合 作用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水稻属于______ 合成有机物。 竞争 。 (3)在该食物网中,蝗虫和田鼠的关系是________ 降低 。 (4)如果大量捕杀蛇类,会导致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水稻产量_______ 【解析】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 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食物链有:水稻→蝗虫→麻雀→蛇、水 稻→麻雀→蛇、水稻→田鼠→蛇,因此该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为3条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水稻属于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 机物。(3)在该食物网中,蝗虫和田鼠同时以水稻为食,所以蝗虫和田鼠 的关系是竞争关系。(4)如果大量捕杀蛇类,会导致田鼠和麻雀的数量增 加,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水稻产量降低。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3ec122f915f804d2b16c133.png)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读学识记(课前案)1、地球上所有的______________和与其_______________的总和就叫做生物圈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可分为两大类:非生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鼠妇又称潮虫这些小动物总是在__________________里生活。
在_______________的地方很少见到。
4、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进行的除了_____________条件不同以外,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5、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______________关系,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此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6、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_______________才能生存下去。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_________环境7、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___________;生物也在______________,适应环境。
二、合作探究(课中案)1、观察图1-12想一想: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有哪些?小麦正常生长需要怎样的环境条件?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2、分别举例说明非生物因素是如何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子说明了光影响了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子说明了温度影响了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子说明了水影响了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初中生物中考专题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初中生物中考专题第二章了解生物圈](https://img.taocdn.com/s3/m/1b35e241ee06eff9aff8076c.png)
2.对照实验 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一般要设计对照实验。 (1)概念: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探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 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我们要探究的这个条件 就叫做这个实验的变量。 (2)设计原则:设计对照实验时,一定要遵循__单__一__变_量___原则,即有且 只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当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条件不同时, 我们可能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的实验也不能称为__对__照___实验。
开花,菊花在秋季开花,这种差别主要是阳光造成的。
1.大自然中的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下列哪一项属于生 物对环境的适应( B )
A.森林可保持水土 B.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蚯蚓疏松土壤
考点一二 生态系统
【特别提醒】1.生态系统具有相对平衡的特性,而不是绝对平衡,任 何生态系统都不是孤立的,都会与外界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A.甲→乙→丙→丁B.丙→丁→甲→乙 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
10.青青草原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所占的数量比例图 如下,若丙被人类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内乙的数量变化曲线是( C)
11.(2015,乐山)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A )
A.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 B.生物所生活的环境是指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C.生物圈中的生物就是指各种大型动物和绿色开花植物 D.生物圈的各组成部分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密切联系 12.(2015,聊城)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沿着下列哪条食物 链正常流动( A ) A.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B.草→食虫鸟→鼠→青蛙 C.草→兔→食草昆虫→猫头鹰 D.狐→兔→蜘蛛→草
七年级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050686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07.png)
七年级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生物学是一门关于生命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总体,其中包括陆地、水域和大气等部分。
在七年级时,我们需要学习生物学和生物圈的相关知识点,下面是一些必要的知识点:1. 细胞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在细胞的组成中,核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结构之一,是负责控制细胞活动的中心。
另外,细胞质是细胞内其他结构和代谢过程发生的场所。
2. 生物分类生物按照其生物学特征和形态特征可以分为五大类:动物、植物、单细胞生物、真菌和古菌。
其中,动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植物包括多种花卉和树木。
3. 遗传和进化遗传是指生物体内从父母遗传下来的基因,形成了生物个体的基因组。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生物的遗传特征来了解它的基因类型。
进化是指生物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渐变化以适应环境,进化的原因有自然选择和基因突变等。
4.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和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组成的整体,它们彼此依存并相互作用。
其中,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可以轻易地形成一个动态平衡。
5.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生物圈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包括气候、气象和气候等自然因素,以及生物种群、栖息地和资源等生物因素。
我们可以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来维持生态平衡,让生命在地球上得以延续。
以上是一些关于七年级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的介绍,这些知识将对我们更深的了解生命和环境有很大的帮助。
期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将这些知识用于实践中。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2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2](https://img.taocdn.com/s3/m/ddee8b6b27284b73f24250db.png)
鼠妇
①发现问题:鼠妇又叫潮虫,属于节肢动物 门、是一种 甲壳动物。在 阴暗、潮湿 的环境 里可以找到它们。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②作出假设: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③设计探究方案:
对照实验:在研究某个条件(光)对研究对象(鼠 妇)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光照情况 即明亮、阴暗)不同以外、其他条件(温度、湿度) 都要相同的几组实验叫对照实验。 该实验的变量:光。
思考,河流中生长的鱼能否在海洋中生 活呢?
阳光影响动物的体色,比如鱼,背面深、腹面浅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 一、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 二、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 三、制定计划:确定实验探究方案 • 四、实施计划:实验探究,获得实验数据
• 五、得出结论:分析实验数据,获得结论
2、 把大小两种的草履虫分开培养,它们都能正常地生 长,可是把两者放在一起培养的时候,经过16天,其中 的一种全部死亡,而另一种却仍然生长正常,这种现象 属于( ) A、合作 B、捕食 C、竞争 D、寄生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 A、合作 B、食物网 C、捕食 D、竞争
从一个12岁男孩脑中取出的绦虫
共生关系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
海葵和小丑鱼的互利共生
犀牛和犀牛鸟的互利共生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 在自然界,生物受到很多生物的影响,因此生 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 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环境。
在炎热缺水 的荒漠中生 活的骆驼, 尿液非常少, 当体温升高 到46℃时才 出汗。(减 少水分的散 失)
在一个池塘里的鲤鱼,不同时期,水质的好坏、 水温的高低、食物的多少,等等,都影响鲤鱼的 生活。可见鲤鱼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 什么是环境:生物的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 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生物圈知识点
![生物圈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9e5f89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63.png)
生物圈知识点生物圈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所有地区,包括陆地、水域和大气中的各个部分。
了解生物圈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生物圈的基本知识点。
1. 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命存在和活动的范围,它包括了陆地上的各类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沙漠等,以及水域和大气中的生态系统,如湖泊、河流、海洋和大气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生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体。
2. 生物圈的组成生物圈由生物体、生物群落和生物地理勘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
- 生物体是指地球上所有生命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 生物群落是指生物体栖息的某一地区的所有生物物种的集合体。
- 生物地理勘界是指生物群落在地理上的分布范围。
3. 生物圈的结构层次生物圈可以分为生物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态位等不同的结构层次。
- 生物种群是指同一物种在某一地区的各个个体的总体集合。
- 生物群落是指生物体栖息的某一地区的所有生物物种的集合体。
- 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相互作用的整个系统。
- 生态位是指生物个体或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
4. 生物圈的功能与价值生物圈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它可维持生态平衡、提供资源、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等。
生物圈还为人类提供了众多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服务,如食物、水源、药物等。
5. 生物圈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保护生物圈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人类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包括保护野生动植物、重视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和破坏等,以确保生物圈的持续健康。
结语生物圈是地球上生命存在和活动的范围,包括陆地、水域和大气中的各个部分。
了解生物圈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您对生物圈有一定的了解。
让我们共同保护生物圈,共同建设美好的地球家园。
了解生物圈课堂笔记
![了解生物圈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73a341d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f.png)
生物圈课堂笔记一、生物圈的定义生物圈是指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它包括海平面以上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下10千米的区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所有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
二、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大气圈的底部是生物生存的主要环境,包括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也是生物生存的重要区域,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中。
岩石圈的表面是陆生生物的栖息地,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三、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包括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这些条件是生物生存的基本需求,缺一不可。
四、生物在生物圈中的分类生物在生物圈中可以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是指植物和藻类,它们能够利用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消费者是指动物和其他生物,它们通过摄食其他生物或有机物来获取能量和营养。
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能够分解有机物和死亡的生物体,并将其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
五、生物圈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圈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在一般情况下,生物圈中的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但是当外界干扰超过这个限度时,生物圈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
因此,保护生物圈的稳定性和保护各种生物的生存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六、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大量的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导致了许多物种的灭绝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因此,人类需要采取行动来保护生物圈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这包括采取可持续发展措施、减少污染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等。
七年级生物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生物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b8a6f2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2.png)
七年级生物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生物圈,也称为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体、生物体的非生物环境以及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
在地球上,生物圈分布在陆地、水域以及两者交接处。
了解生物圈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点,对我们理解生态环境和生态保护至关重要。
下面,本文将为大家汇总七年级生物学中了解生物圈的相关知识点。
一、生态系统简介生态系统是指改变了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并通过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生物体能够在其中生存和发展的区域。
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两大类:生物和非生物二、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在生态系统中运行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制约以及生态系统内、外部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1.光照光照是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平衡性的重要条件之一。
2.温度温度是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影响动植物的活动和分布,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和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3.水分水分是生态环境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大气成分大气成分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的稳定和人类生活的质量,如二氧化碳、氧气等成分的浓度变化都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三、食物链食物链是由食物网中一个物种到另一个物种的直接食物关系组成的线性序列。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揭示了大量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了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贯通关系生态系统中,许多生物之间不只有单独的食物关系,还存在着许多的贯通关系。
从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五、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就是指在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中所存在的所有生物种类的总称。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物质、能量和活动等多种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达到各自存在和发展,并使地球上生物种群的生存、繁衍和进化处于稳定状态的一种状态。
2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2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https://img.taocdn.com/s3/m/e9d049e21ed9ad51f11df26e.png)
(3)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积累DDT最多的生物是
_____生__物__D___.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B)
A.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生物圈仅由植物和动物构成 D.生物圈指生物活动所能达到的范 围,包括月球
四、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__物__与_环__境_ 所形成的_统__一__整_体__叫做生态系统。
例如: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块农田, 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等。
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
生 生物 态 部分 系 统
动物
细菌、 真菌等
组
成
非生物部分 ___ 阳光 空气 水等
问题: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树是一个生 态系统吗?(请分析说明)
C 田鼠→蛇→鹰
D 草→野兔→狼
3、从“狼吃羊,羊吃草”的食物 链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
终来源于(B )
A 阳光 B草 C羊 D狼
4、在草原上,夏季雨量充沛时草很 茂盛,野兔数量会增加,草被吃掉,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野兔数量又会 下降,草又多了起来。这是因为
( C)
A 草太少,野兔跑掉了 B 草大量减少,野兔被饿死 C 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 草比原来长的快
生态系统中的_物__质__和__能__量___就是 沿着_食__物__链__和__食__物__网___流动的。
共5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形成网状
最长的食物链是: 草鼠蛇鹰
鹰 兔狐 草蛇数食物链时,应从生__产__者_开始,沿 着箭头向后一级数,直到最后一级 即最__高_级__。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62fc39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0.png)
④人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智 人阶段,其中直立人阶段是人类的进化阶段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 先是森林古猿。
二、人体的营养
3、人体的营养物质
①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 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鱼、肉、 奶、蛋、豆类等食物中含丰富的蛋白质。
④无机盐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缺钙易导致儿童发育不良或佝偻病,老 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缺铁易患贫血;缺锌会导பைடு நூலகம்发育不良;缺碘易患甲状腺肿 大。
⑤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占人体体重的60%~70%,是细胞的主要组成 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4、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①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 “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个人身体的需要。为了获得健康,我 们既要合理营养又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②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基本物质,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人 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糖类。面包、土豆、大米等食物中含有丰 富的糖类。
③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一般储存在皮下备用,植物油和动物脂 肪都是脂肪。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油中含有植物脂肪,肥肉、猪油等动 物脂肪中含有动物脂肪。
5、岩石圈的表面:是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我们人类也生存在岩石圈表面) 在这一圈层内生活的动物有三类:一是遍布森林地带的绿色动物,主要是各种昆 虫;二是生活在熔岩表面的爬行动物;三是借助于能变色的保护色和昌盛的繁殖 而到处遍布的昆虫群。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
1、显微镜的结构2.使用显微镜对光的程序3.观察的视野范围最佳是在视野 范围边缘看到清晰的圆形亮区的位置4.装片移动方向和物象移动方向相反。5.放 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6.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 清楚,
初中生物中考基础梳理复习第2章:了解生物圈ppt 人教版
![初中生物中考基础梳理复习第2章:了解生物圈ppt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5a1a773a8956bec0975e38f.png)
首页
末页
3.(2015·广东)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植物对空气湿度 的影响时,分早、中、晚三次,分别测量篮球场、草 地和树林中的湿度,并记录数据,他们采用的主要研 究方法是( A )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比较法
首页
末页
3.【解析】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 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实 验法的运用,使得生物学进入实证科学的行列。调查时首先要 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 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 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 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 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 ,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 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题中所述研 究方法为实验法。
首页
末页
6.【解析】骆驼尿液非常少,而且一般不出汗,当体 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 ,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生活在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较厚,有利于保持体 温,减少热量的散失,适应寒冷的环境;在沙地上栽种 植物,能防风固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荒漠 中生活的骆驼刺,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这是因为荒 漠干旱缺水,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可以吸收到荒漠 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
首页 末页
1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 描述中,错误的是( C ) A.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C.太阳是食物链的组成部分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二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共26张PPT)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二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6b2333fb7360b4c2e3f646d.png)
适应
适应
环境
第二章
第二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学习目标 1、能够选取多方面的实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 的适应和影响。 2、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 适应的观点。 3、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学生说明 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4、学会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学习通过测 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在学习中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 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3、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培 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让我做导游,带 领大家看看生物 对环境适应的几 个实例吧!
你们为什么 可以在这儿 生活?
我们有独特的 生活方式—— 我们的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 高到46 ℃时才会出汗。
是对干旱的适应
骆驼刺地下的根比 地上部分长很多。
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你们为什么 可以在水中 生活?
我的根状茎(藕)和叶柄 中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
4.我国南方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往往降雨较多,而 且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 ) A.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 生物能适应境 C. 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D. 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5.下列实例中不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森林净化空气 B. 蚯蚓增加土壤肥力 C. 蘑菇在雨后生长快 D. 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恶化
A. 雷鸟的羽毛冬天是白色的,在夏天是黑棕色的 B.过度放牧导致草原荒漠化,甚至于沙化 C.人在树下行走比在烈日下行凉爽 D.有蚯蚓的方土质疏松 E.鸟的身体呈流线型,飞翔时可以减小阻力 F.热带森林中的猿类上肢长且粗 生物适应环境:________ 生物影响环境:________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e4bf325453610661ed9f470.png)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生物圈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微小生物。
水圈的大部:大多数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中。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中的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分为两大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生存空间。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2、在食物链中以生产者(植物)作为起点,以没有被吃的动物为终点,不能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3、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
5、在食物链中最低层是植物,数量最多,最高层是食肉动物,数量最少,有毒物质最多。
食肉动物体内的能量来自食物链的最低层植物,食物链中所有动植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
七年级生物下册每节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下册每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63ae62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d.png)
七年级生物下册每节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下册是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一本生物教材,其中包含了很多基本的生命科学知识。
下面将逐一介绍每节的知识点。
第一节:生物与生物圈生物是指在地球上存在的各种生命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命体和它们生活的环境(包括水、空气、土地等)的统称。
本节中还介绍了生态环境的概念。
第二节:生物的起源和进化本节主要介绍了生物的起源和进化。
从化学进化到单细胞生物再到多细胞生物,生物在持续进化并适应环境。
第三节:细胞组成本节中了介绍了生命体中的基本单位——细胞。
细胞的组成包括细胞膜、细胞核、质粒、线粒体等。
第四节: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体内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细胞的生命活动包括新陈代谢、分裂、分化等。
第五节:细胞分裂本节中将介绍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第六节:遗传的基本概念本节主要介绍了遗传基因的组成、遗传规律以及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
第七节:遗传的实现基础本节中主要讲述了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后续遗传知识的理论基础。
第八节: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基因是在细胞分裂和代谢过程中起调控作用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本节中将介绍基因的表达和调控方法。
第九节:生物多样性本节主要介绍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和意义,人类应该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十节: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包括各种生物和它们所处的环境。
本节将介绍生态系统的构成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总结:七年级生物下册的教材中,讲述了许多基本的生命科学知识和概念。
从生物与生物圈的概念开始,到细胞、基因、遗传,再到生态系统等,这些知识点都是自然科学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这些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特点:具有一定的⑤__自__动__调__节__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 果外界干扰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特别提醒】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越 ⑥__稳__定____,自动调节能力越⑦__强______;反之,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 少,自动调节能力越⑧___弱_____。例如一般情况下,森林生态系统比草 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⑨____强____。 3. 几类常见生态系统的特点
内
关 系
种内⑥_斗___争__
同种植物不同个体间争夺水、养分、光照等
3.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以鼠妇为例):
考点 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判断方法:主要通过环境的改变是否影响了生物的生理活动进行判 断。 (2)举例:沙漠中的骆驼排尿少;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昆虫 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等。
类型
森林生 态系统
草原生 态系统 海洋生 态系统 淡水生 态系统
特点
举例
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有“绿 热带雨林、福州
色水库”和“⑩_地__球__之__肺___”之称, 森林公园、大兴
生物种类繁多
安岭林区
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较少 呼伦贝尔草原
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动植物种 类多
太平洋、渤海
包括河流、湖泊、池塘等生态系统 长江、黄河
b.食物链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c.食物链不包括生态系统中的④_分__解__者___和⑤_非__生__物__部__分__(④__⑤__可__互__换__)_, 只反映生产者与消费者以及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发生的联 系。 【特别提醒】“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能构成食物链,原因是没有生产者。
物,同时要向外界输出垃圾
稻田、 一块菜地
北京市、 长沙市
考点 6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1.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生物圈是 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①__生__态__系__统__,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 园。 2.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②__大__气__圈__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厚度大约③__2_0___千米。 【特别提醒】生物圈只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组成圈层的一小部分, 不要错误地认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三者组成生物圈。
提分必练 判断下列食物链的书写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
打“×”。 (1)鼠→蛇→鹰( × ) 提示:食物链开始于生产者。 (2)阳光→草→兔→狼( × ) 提示:阳光是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中不包括非生物部分。
(3)草→昆虫→青蛙→蛇( √ ) (4)草→蝗虫→细菌和真菌( × ) 提示: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10. (2018武汉)下列各项,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D ) A. 草原中的全部植物 B. 树林中的全部昆虫及它们的食物 C. 农田中的全部庄稼 D. 一个池塘及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命题点 4 食物链的书写及判断
11. (2018郴州)在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对其中某一食物链表示正 确的是A( ) A. 草→兔→狐 B. 光→草→兔 C. 兔→狐→细菌 D. 兔←草←狐
命题点 3 生物系统的组成及判断
8. (2018岳阳)生态系统中,下列不同于其他三项的生物成分是(C )
A.乳酸菌
B. 酵母菌
C. 光合细菌
D. 霉菌
【解析】 乳酸菌属于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属于真菌,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均
属于分解者。光合细菌不属于分解者,属于生产者。
9. (2018泰州)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们不 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 极。这主要原因是( C ) A. 南极生态系统中缺少生产者 B. 南极生态系统中缺少消费者 C. 南极生态系统中缺少分解者 D. 南极生态系统中缺少非生物成分
(2)举例:“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燕子低飞要下雨”;“雨露滋 润 禾苗壮”等。 4.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同 时也能影响环境。 (2)举例:沙漠中的植物通常叶都退化成针状,根往往扎得很深,能够防 风固沙;植物的蒸腾作用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时水分蒸发又可 增加空气的湿度。
(4)食物链中生物数量变化(以“甲→乙→丙”为例) a.短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减少,则甲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⑥_增__加__; 如果乙的数量增加,则甲的数量减少,丙的数量⑦_减__少___。 b.长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减少,则甲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丙的数量 先⑧_减__少___再⑨_增__加___;如果乙的数量增加,则甲的数量先减少后增加, 丙的数量先⑩__增__加_再⑪_减__少___。最终各种生物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2. 食物网 (1)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
A.甲→乙→丙
B. 乙→丙→甲
C. 丙→乙→甲
D. 甲→丙→乙
第13题图 【解析】一条食物链中生产者的数量最多。营养级越高,该级生物数量越少。
由图可知构成的食物链为:乙→丙→甲。故选B。
常考命题点突破
命题点 1 生态因素与生物的关系
1. (2018济宁)农谚曰:“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影响播种的非
生物因素主要是( A )
A.温度
B. 阳光
C. 土壤
D. 空气
2. (2018怀化)下列各组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捕食关系的是(A )
A D. 牛和羊
(1)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 ) 提示:池塘中所有的鱼只涉及了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的消费者,而忽 略了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的生产者和分解者。 (2)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等无机环境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 提示:缺少生物部分。 (3)生态系统中,所有植物都是生产者。( × ) 提示:如菟丝子属于寄生植物,是消费者,不是生产者。
C. 环境影响生物
D. 环境适应生物
6. (2018湘潭)当你仔细观察身边的树木,你会发现同一根枝条上相邻的叶
片是互不遮挡的,每个叶片都能接收到阳光的照射,这种现象表明( A )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环境不影响生物
C. 环境能适应生物
D. 生物不影响环境
7. (2018张家界)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实例是( B ) A.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B. 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 C. 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D. 沙漠里的骆驼刺根系特别发达
因
素 ②___水___ 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空气 人时时刻刻都在呼吸
生态因素
举例
③_捕__食___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青蛙和害虫
种 生间
④_竞__争___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物关 系
因
共生 寄生
根瘤菌和豆科植物;蚂蚁和金合欢 猪和猪肉绦虫
素 种 种内⑤_互___助__ 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2)举例:在“草→鼠→蛇→鹰”中,17 ___鹰_____体内的有毒物质含量最 高。 1. 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
考点 5 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①__食__物__链__和②_食__物__网___流动的,能量流动是单方向的、③_逐__级__递__减___ 的;物质是可以循环的。 【特别提醒】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④_生__产__者___固定的太阳能。
(4)⑥_分__解__者_:是联系生物和环境的枢纽,能够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供植物重新利用。主要包括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某些动物(如蚯 蚓)。 【方法指导】判断一个空间范围是不是生态系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 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进行判断;另一种是利用生态系统的组成来进行判 断。
提分必练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考点 3 生态系统的组成
1. 生态系统的概念: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①___生__物__与__环__境___所形成 的统一的整体。如:一片森林,一块农田等。 2.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
【识图要点】 (1)生态系统 ②_生__物__部__分__: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③_非__生__物__部__分__:阳光、空气、水分、温度等
(2)④_生__产__者_:在生态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绿色植物能够利用太阳能通 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供给自身和其他生物利用。除绿色植物外,还 包括一些自养型细菌(如光合细菌)。 (3)⑤_消__费__者_: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不 仅包括动物,还包括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两地的非生物因素相同,说明影响西瓜 生长的是生物因素,而土壤的酸碱度属于非生物因素。
命题点 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5. (2018长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
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A )
A.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
类型
特点
举例
湿地生 态系统
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有 11 “_地__球__之__肾_____”之称
沼泽、东洞庭 湖自然保护区
农田生 以农作物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相
态系统
对较少,人的作用非常大
城市生 12 _人__类___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起重要的支配作 态系统 用,消费者主要是人类,必须从外界输入食
接,形成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 ⑫ _多____,食物链越⑬ _多____,食物网就越复杂。 (2)食物网中食物链条数的计算 a.找到起点(生产者)和终点(最高级消费者),从生产者到最高级消费者 才算作是一条食物链。 b.顺着箭头计算从起点到终点的通路,有几条通路就有几条食物链。 3. 生物富集 (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铜等重 金属或某些杀 虫剂可以通过 14 _食__物__链__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含量随着 15 _消__费__者__ 级别的升高而逐渐16 ___升__高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