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生平

合集下载

芥川龙之介 人物资料

芥川龙之介 人物资料

芥川龙之介芥川龙之介,号“柳川隆之介”、“澄江堂主人”,是日本大正时代小说家。

他全力创作短篇小说,在短暂的一生中写了超过150篇短篇小说。

他的短篇小说篇幅很短,取材新颖,情节新奇甚至诡异。

作品关注社会丑恶现象,但很少直接评论,而仅用冷峻的文笔和简洁有力的语言来陈述,便让读者深深感觉到其丑恶性,因此彰显其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其代表作品如《竹林中》(改编为电影《罗生门》)已然成为世界性的经典之作。

明治二十五年(1892)3月1日,芥川龙之介生于东京,本姓新原,是一个送奶工人的儿子,生母于三十二岁时生下他,龙之介以新原敏三(山口县人,经营牛奶业)长子的身份出生于东京市(今东京都中央区)入船町八丁目一番地。

因生于辰年辰月辰日辰刻,故名龙之介。

龙之介上面有两个姐姐,大姐初子(ハツ)夭折,二姐(ヒサ)初与葛卷义定结婚,生一男一女,夫死后,改嫁西川丰,西川死后,她再次回到葛卷家。

芥川生后七个月,母亲福子(フク)发疯,八个月后猝然发狂,其后终生为狂人。

龙之介被送到位于本所区(今墨田区)泉町十五番地的外婆芥川家。

养父芥川道章是母亲的兄长,当时是东京府的土木课长。

芥川家是有相当大宅邸的大家族,世代担任江户城的茶会吏一职,作风严厉但博学多识,具有浓重文人气息,』。

因芥川家是延续十几代的士族(武士),门风高尚,文学、演艺、美术等均是士族子弟必修科目。

全家皆谙游艺(茶道、插花、舞蹈、音乐等的总称)的。

道章擅南画、俳句,爱盆栽,“对于搞文学,谁都不会全然反对,因为从养父母到姨妈,都爱好文学”(《爱好文艺的家庭》『文学好きの家庭から』。

或许是环境使然,再加上天资聪颖,他阅读的书籍涉猎极广,在中小学时代喜读江户文学、《西游记》、《水浒传》等,也喜欢日本近代作家泉镜花、幸田露伴、夏目漱石、森鸥外的作品。

对欧美文学也兴趣浓厚,喜读易卜生、法朗士、波德莱尔、斯特林堡等人的作品,深受世纪末文学的影响。

这使他日后不但成为杰出的作家,更是个博学之士。

芥川龙之介

芥川龙之介

一个,但是各人提供证词的目的却各有不同。为了美化
自己的道德,减轻自己的罪恶,掩饰自己的过失,人人
都开始叙述一个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荒山上的惨案,
成了一团拨不开看不清的迷雾。谈论完毕,雨过天晴。
砍柴人在罗生门旁发现一个哭泣的弃婴。他决定收养下
来,抱着婴孩往夕阳深处走去。
பைடு நூலகம்
电影《罗生门》艺术赏析
该片是根据日本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竹林中》改编而成,是大 导演黑泽明的惊世之作,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10部影片”之一。影片以 一宗案件为背景,描写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揭示了人的不可信赖性和不可知性, 然而其结尾的转折又将原有的对整个世界的绝望一改成为最终强调人的可信,赞 扬人道主义的胜利和道德的复兴。小说没有最终结局,因而也引起了众多莫衷一 是的揣测。从文学成就的角度说,诸多文学理论家认为从小说本身来看,它提供 了一个开放的结构。
电影《罗生门》
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于1950改拍了《竹林中》,并以芥川的小说《罗生门》
为电影的题目。
罗生门,日本京都的正南门。云游和尚、砍柴人和
乞丐在城门底下避雨,三人闲聊,话题开始,故事的序
幕拉开:一个武士和他妻子路过荒山,遭遇了不测。妻
子被侮辱,而武士惨遭杀害。惨案如何酿成?凶手、妻
子、借武士亡魂来做证的女巫,都各有说法。真相只得
作品分析——人物心理分析
1.老婆子的话表明了什么人生哲学?(“曾经这个妇人,用
蛇肉晒干当做鱼干来卖,吃了鱼干的人们觉得很好吃,妇人得以维持生计。我 并不觉得这妇人做错了,她跟我一样都是为了生存啊!”)
生存就意味着弱肉强食
2. 仆人心理如何转变?
天性未泯:想当强盗却没勇气——“思想上正在做强盗和被饿死之间挣扎” 正义感:看到拔头发而心生憎恶——“发现有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正在 从一个年轻女子的死尸头上拔头发,他冲上去说你这个没人性的,竟然对死尸 也不放过” 弃善从恶:为老婆子的生存观所刺激、坚定——“既然是为了生存,还有 什么不可以的?于是,他就抢了老太婆的衣服逃走了”

芥川龙之介:人性之恶,无法救赎

芥川龙之介:人性之恶,无法救赎

芥川龙之介:人性之恶,无法救赎1915年,芥川龙之介以柳川隆之介的笔名在《帝国文学》上发表名作《罗生门》,自此以后,日本文坛就有了他的一席之地。

此时的芥川年仅23岁,正是风华正茂,年少有为之时,从此,一个天才作家悄然诞生。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著名作家、小说家,代表作有《罗生门》《竹林中》《鼻子》。

时隔一年,1916年2月,芥川龙之介又在《新思潮》复刊号上发表《鼻子》这一短篇,赢得当时的日本文坛大家夏目漱石(《我是猫》的作者)的亲笔称赞:小说十分有趣,首尾相顾,不失为上品。

像这样的小说,若能写出二三十篇,在文坛上必将成为无与伦比的作家。

果然,芥川不负所望,他笔耕不辍,佳作层出,终究成为一代短篇大家。

芥川小说的影响有多大?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曾将他的《竹林中》搬上电影荧幕,改名为《罗生门》,这部电影从此也让黑泽明青史留名,获奖无数。

黑泽明导演的《罗生门》实际上是芥川两篇小说的结合体,名字是《罗生门》的,故事是《竹林中》的。

“人性恶”是芥川小说的主题,最为典型的代表自然是名作《罗生门》。

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被主人辞退的穷困家丁在罗生门下避雨,他纠结着要不要在走投无路之际做一个强盗。

无意中他发现罗生门楼上有一个老太婆正在扯死人的头发拿去做假发,当他逼问老太婆这么做的原因时,老太婆轻描淡写回答说扯死人的头发也许是不对的,但是“不干,就得饿死,没办法!”家丁一听,心中一横,一把揪住老太婆,将她身上的衣物全部扒光抢走。

他对老太婆说:“这么说来,我扒你的衣服,你也不会怪我吧。

此实乃不得已,不然就得饿死。

”随即,家丁逃之之夭夭,下落不明。

其实家丁也并非一心就想为非作歹,开始的时候,他还在纠结“做强盗还是饿死”这个问题,那时他的良心和道德并未泯灭。

不过老太婆的这一番话和所作所为给了他一个作恶的理由。

不管是在家丁身上还是老太婆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出那种精致的“利己主义”,为了一己之生存,全然不顾他人之死活,“人性恶”在他们身上彰显得如此昭然。

竹籔中(自学版)

竹籔中(自学版)

竹薮中芥川龙之介一、作者简介(一)生平传略(二)文学主张与成就二、文学常识(一)翻译文学大家(二)罗生门三、课文深究(一)内容分析──文章主题芥川龙之介藉一个凶杀案件,七个人的述说铺陈小说,阐述没有人是客观而诚实。

人所陈述的事实,大多不是真正的事实,而是对自己最有利、可以维护自己名誉的部分事实,或是捏造出来的子虚乌有之事,因此人间的真相不易把握。

以下推论作者在这篇小说中企图表达的概念:(二)结构布局本篇小说的结构布局采用拼贴的技巧组织故事,藉重复铺陈,刻划案件中三个主角的心理。

(三)写作技巧四、修辞举隅──摹写五、课文参考数据──黑泽明对作品的诠释与判断黑泽明在电影罗生门里,判断真凶是强盗多襄丸,也分析他们何以说谎的理由。

在电影里,樵夫成了整个事件的目击者。

他的供词中,说出强盗凌辱真砂后,曾想拥有她,未料他发现女人之武士丈夫已经嫌厌这被糟蹋过的女人,因此也抛弃她。

真砂羞辱悲愤之余,说出“谁活,我就跟谁去!”导致两个男人开始竞争。

打斗过程两人其实都充满恐慌与惧怕,仓皇打斗中,强盗无意间杀了武士。

自此,也许真凶是谁仍然不一定,只是黑泽明在电影中做出了判断,并且给了各自说谎的理由。

几个当事人的供词都是谎言。

多襄丸的供词是要将自己塑造成人们心目中剽悍勇武的英雄;真砂的供词是要将自己塑造成被强盗欺凌后,又被丈夫侮辱的刚烈女性;武弘鬼魂的供词是要将自己塑造成清高刚直不辱精神的武士。

对于芥川龙之介来说,这个阐释也许是最重要的。

人性软弱但又不能直接面对自身,往往藉由各种各样的谎言来捏造自身形象,以寻求自我认同和他人的认同。

这种对人性的阐述在芥川龙之介的小说中比比皆是。

芥川龙之介分解课件

芥川龙之介分解课件

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 有重要地位,被视为 日本现代文学的代表 人物之一。
对后世作家产生了广 泛的影响,如太宰治 、村上春树等都受到 他的影响。
02
芥川龙之介的文学作品
《罗生门》
总结词
揭示人性的自私与残酷
详细描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该作品通过描述一个家奴在罗生门下避雨时的内心挣扎,展现了人在极端困境 下所展现出的自私和残酷。
芥川经常设置道德困境,让角色在两 难之间做出选择。这些选择通常没有 明确的对错,而是展现了人性的复杂 和无奈。
对社会的批判
社会不公
芥川的作品中对社会不公进行了 尖锐的批判。他揭示了社会阶层 固化、贫富差距等问题,以及这 些问题对个体命运的影响。
道德沦丧
芥川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的现象 表示担忧,通过作品揭示了道德 沦丧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以及 对人性的摧残。
映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面。
读者们普遍认为芥川龙之介是一位才华 横溢的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
价值和艺术魅力。
芥川龙之介的自我评价
芥川龙之介对自己的作品有着清 醒的认识和评价,他认为自己的 作品在思想深度和艺术表现上还
存在不足之处。
芥川龙之介认为自己的作品在文 学史上的地位并不重要,他更关 注的是作品本身是否能够引起读
1927年,在精神苦闷中自杀身 亡。
芥川龙之介的作品风格
作品取材新颖、情节生动、文笔 精炼、刻画细致、富有艺术感染
力。
作品多取材于历史人物、民间故 事等,以冷峻、客观的笔触,刻
画人性中的罪恶与丑陋。
作品风格独特,语言简洁明快, 人物形象鲜明,具有较高的艺术
成就。
芥川龙之介的影响
对日本文学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被 誉为“日本短篇小说 大师”。

芥川龙之介

芥川龙之介



その作品の多くは短編である。また、「芋粥」「藪の中」 「地獄変」など、『今昔物語集』『宇治拾遺物語』といった 古典から題材をとったものが多い。「蜘蛛の糸」「杜子春」 といった児童向けの作品も書いている。
生 涯
明治二十五年(1892)3月1日〃芥川龙之介生于东京〃本姓新原〃是 一个送奶工人的儿子〃生母于三十二岁时生下他〃龙之介以新原敏三 (山口县人〃经营牛奶业)长子的身份出生于东京市(今东京都中央区) 入船町八丁目一番地。因生于辰年辰月辰日辰刻〃故名龙之介。因为从 养父母到姨妈〃都爱好文学”(《爱好文艺的家庭》『文学好きの家庭 から』。或许是环境使然〃再加上天资聪颖〃他阅读的书籍涉猎极广〃 在中小学时代喜读江户文学、《西游记》、《水浒传》等〃也喜欢日本 近代作家泉镜花、幸田露伴、夏目漱石、森鸥外的作品。对欧美文学也 兴趣浓厚〃喜读易卜生、法朗士、波德莱尔、斯特林堡等人的作品〃深 受世纪末文学的影响。这使他日后不但成为杰出的作家〃更是个博学之 士。
篇小品文,66篇随笔,以及大量的评论、游记、
札记、诗歌等。 本作家几乎将自杀看作一种生命的仪式了,
日在短短12年的创作生涯中,芥川写了148篇
他的每一篇小说,题材内容和艺术构思
1927年未届四十的芥川龙之介同样以这种方式离世。
都各有特点,这是他在创作过程中苦心孤 在短短12年的创作生涯中,芥川写了148篇小
日本の概況
芥川 龍之介について
グループ:吕妍川龙之介(あくたがわ りゅうのすけ、1892年(明治25年) 3月1日 - 1927年(昭和2年)7月24日),日本的小说家。本 名相同,号澄江堂主人,笔名我鬼。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 代小说家。他全力创作短篇小说,在短暂的一生中,写了超过 150篇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篇幅很短,取材新颖,情节新奇 甚至诡异。作品关注社会丑恶现象,但很少直接评论,而仅用 冷峻的文笔和简洁有力的语言来陈述,便让读者深深感觉到其 丑恶性,因此彰显其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其代表作品如竹林中》 (改编为电影《罗生门》)已然成为世界性的经典之作。 芥川 龍之介(あくたがわ りゅうのすけ、1892年(明治25 年)3月1日 - 1927年(昭和2年)7月24日)は、日本の小説 家。本名同じ、号は澄江堂主人、俳号は我鬼。

浅析芥川龙之介自杀的原因

浅析芥川龙之介自杀的原因
性。 在借 鉴 前 人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 文 将 结 合 芥 川 龙 之 介 的 生 平 与 本
()南 弓 日c 暮 方 事 南 为 。一 人 下 人 、 生 朗 1 o 耀
雨 再 老待 , ) 、 。 ——《 生门》11) 罗 (95
创 作 , 性 格 、 生 观 、 体 状 况 、 活压 力 等 方 面 具 体 分 析 芥 川 从 人 身 生
之 介 在 家 中吞服 大 量 安 眠 药 自杀 身亡 。 围绕 他 的 生 平 与创 作 , 性 格 、 生观 、 体状 况 、 活 压 力 等 方 面 具体 分析 了芥 川龙 之 介 自 从 人 身 生
杀的 原 因。

【 关键 词 】 芥川 龙之 介 ; 自杀 ; 因 原
【 中图分类号 】I 1 64 【 0 . 文献标识码 】A
称 芥 J 的小 说 是 “ 暮 礼 加 c 匕圭 6物 捂 ” 从 黄 昏开 始 的故 i I l E ( 事) l : 。 3 如
12 9 7年 7月 2 , l 短 篇 小 说 巨擘 、 仅 3 4 E E本 l 年 5岁 的芥 J l l 龙 之 介 (8 2 12 ) 服 安 眠药 自杀 的 方 式 , 束 了 自己 风 华 19 — 97 以 结 正 茂 的 年 轻 生命 。 川 龙 之 介 在 遗 书 中提 到 , 使 他 走 上 自杀 之 芥 驱
母 亲 的关 爱 。 然 养 父母 很 疼 爱 他 , 因 为 寄 人篱 下 和血 缘 的关 虽 但 系 , J 龙之 介 在 养 父 母 家 总 是 有 所 担 忧 和 顾 忌 , 芥 i I 比较 拘 谨 。芥
川 在《 鬼簿 》 写 道 : 我 的母 亲是 个 疯 子 。 在 母 亲 那 里 , 没 点 中 “ 我 从 感 受 过 母 亲 般 的 慈 爱 … … 我从 来 没 得 到 过 母 亲 的 照 顾 。”1 年 [ J 童 时代 母 爱 的 缺 失 和 复 杂 的 家庭 关 系给 他 幼 小 的心 灵 蒙 上 了浓 厚 的 阴影 。 亲是 疯 子 这 件 事 也 给 他 带 来 了 极 大 的 困扰 。 一 直 很 母 他

芥川龙之介

芥川龙之介

《侏儒的话》
然而,星星也许并不像我们那样,经历着颠沛流离——虽然它们也许是会寂寞的。 总之,两千余年的历史并不是由一个渺小的克莉奥佩特拉的鼻子来左右的。倒不 如说是由大地之上到处存在着的人们的愚昧来左右的。实在可笑——其实是由人 们庄严的愚昧来左右的。 道德给予的恩赐是时间与劳力的节约。道德给予的损害是整个良心的麻痹。盲目 地反对道德的人,是缺乏经济观念。盲目地屈从道德的人,不是胆怯就是懒汉 。 我们的悲剧是因为年轻,或者因为训练不足,以及在没有把握住良心之前,遭受 到无耻之徒的非难。 我们的喜剧是因为年轻,或者是因为训练不足,在遭受无 耻之徒的非难之后,好容易才把握住良心。 决定我们的行为的既不是善,也不是恶。而是我们的好恶,或者是快乐与不快乐。 不只是自由意志和宿命论,神与恶魔、美与丑、勇敢与怯懦、理性与信仰——其 他一切处于天秤两端的,都应该采取这种态度。古人把这种态度叫作中庸。 人生好像缺页很多的书。很难把它说成是一部书,然而它又确实是一部书。 人生比地狱还像地狱。 在神的一切属性中,我最同情的是神不能自杀。
文学创作
中期:创作风格发展变化时期。虽然继续写 历史小说,但创作倾向逐渐从历史世界进入 现实世界。除历史小说《杜子春》(1920)、 《秋山图》(1921)、《竹林中》(1922) 等以外,还写了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品 《桔子》(1919)、《秋》(1920)、《一 块地》(1923)等。
文学创作
芥川龙之介遗书
……现在的我确实是茫然不安、我对我的未来是茫然不安的。 我身处在如冰一般透明清澄、病态般敏感的世界。我昨天跟 一名娼妇一块聊她的债务问题时,渐渐地越来越觉得“为了 活下去而活”实在是人的悲哀,若能满足于永远的沉睡,对 我们自身来说未尝不是种和平与幸福。我对我自己要到何时 才能果决地自杀抱持着疑问,只得说自然对我来说比以前更 美了。爱着自然的美并企图自杀、你应当觉得我的矛盾很可 笑吧。但我还是要说,自然的美是映照在我末期的视线中的。 我比别人都更深地见过、爱过、理解过,过程中相对的我累 积了同样多的苦痛,也多少得到了满足。

芥川龙之介的名词解释

芥川龙之介的名词解释

芥川龙之介的名词解释芥川龙之介(1892年-1927年)是日本近代文学的一位重要作家,被誉为日本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之一。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而闻名于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芥川龙之介及其作品中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解释。

这些概念涉及到他对人性、罪恶、意识流等方面的思考。

一、人间草木芥川龙之介的作品中经常涉及到“人间草木”这一概念。

他用这个词来表达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与无足轻重,以及他们在社会规范和道德压力下被束缚的状态。

在《罪恶的菲利哀斯》这个短篇小说中,主人公菲利哀斯感到自己是一个“人间草木”,毫无价值可言。

芥川通过这一概念揭示了个体如何在社会中失去独立意识和存在感。

二、罪恶意识芥川的作品中常常探讨罪恶的本质及其对人心灵的影响。

他对罪与罚的思考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哲学与人性的思辨。

在《阴阳师》这篇小说中,主人公小野田受到内心深处罪恶的驱使,最终落入了自己制造的深渊。

芥川通过描写罪恶意识的煎熬与折磨,深刻揭示了人性中那些被掩盖的黑暗面。

三、意识流芥川龙之介在早期作品中就开始运用意识流的叙事技巧,这使得读者可以更深度地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在《草枕》中,主人公泉野明通过回忆、思索和幻想等手段展现出对爱情和生活的矛盾与困惑。

通过这种叙述形式,芥川同时揭示了内心的复杂性,并引导读者对人性的真实性和可变性进行审视。

四、幻想与现实芥川的作品常常将幻想元素与现实世界相融合。

他通过神秘奇幻的情节和超自然的元素,探讨人类存在的本质和现实的局限。

在《鼻》这个小说中,主人公与一只孤立儿的鼻子融合在一起,引发了一系列离奇的事件。

芥川借助幻想的手法,通过对人物内心或外貌的变化,对社会现实进行讽刺和批判。

五、人性与命运芥川的作品中普遍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以及命运对个体的塑造作用。

他认为人性不是单一的,而是由欲望、道德、理性和自我意识等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在《羅生門》这篇小说中,芥川通过三位不同角色的叙述,呈现了一起谋杀案的多重解读。

芥川龙之介作品

芥川龙之介作品

芥川龙之介作品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是日本近现代著名的作家,以短篇小说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描绘了人性的黑暗面和矛盾,引起了人们对生命和道德的深度思考。

下面将分别介绍几部代表性的芥川龙之介作品。

《罗生门》
《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在一座半毁的城门下发生的一桩凶杀案。

通过不同视角的叙述,揭露了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虚伪。

故事中的场景如同一面镜子,反映出了现实中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河童》
《河童》是芥川龙之介的另一部著名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神秘河童的故事。

作者通过幽默的笔法和夸张的情节,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和对自然力量的无知。

作品既引人发笑,又让人深思。

《心》
《心》是芥川龙之介的自传体小说,描绘了一个在内心挣扎的人物。

小说主人公通过与自己内心的较量,不断探索人生的意义和困惑。

作品以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独特的叙述方式,展现了作者对人类内心深处的洞察和理解。

总结
芥川龙之介作为日本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他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人类内心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伪善。

通过阅读他的作品,人们在品味文学的同时,也能够从中获得对生命和道德的启迪和思考。

以上是对芥川龙之介作品的简要介绍,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他的作品,领略他独特的文学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芥川龙之介

芥川龙之介

あくたがわりゅうのすけ芥川龙之介芥川龙之介简介短篇小说巨擘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代的一位重要作家,是新思潮派的柱石。

这个流派表现了本世纪初日本小资产阶级不满现实而又苦于无出路的心情,在艺术上则突破了长时期作为日本文坛主流的自然主义文学,正视社会现实,既有浪漫主义色彩,又有现实主义倾向。

芥川龙之介的创作生涯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开始的。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反战运动蓬勃发展。

一九二三年反动当局利用关东大地震之机对广大革命群众及进步组织进行血腥镇压,日本国内的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一九二七年发生了金融危机,中小企业纷纷倒闭。

现实社会的这种紧张沉闷的气氛使芥川感到窒息,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实不可避免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鲁讯指出:“芥川龙之介的作品所用的主题最多的是希望已达之后的不安,或者正不安时的心情。

”芥川龙之介,号柳川隆之介、澄江堂主人、寿陵余子。

能赋句,号我鬼。

他于一八九二年三月一日生在东京,因为恰好赶上辰年辰月辰时,故名龙之介。

原姓新原,父亲经营牛奶业。

生后九个月,因母亲神经失常,过继给住在本所的舅父作养子,改姓芥川。

芥川家世世代代都有人在将军府任文职,明治维新后,父在东京府上作土木科长。

他虽然有自己的房屋,退休后仅仅靠养老金糊口,生活并不宽裕。

芥川在《大导寺信辅的前半生》中写道:“他们的贫困并不是住在连檐房里的下层阶级的那种贫困,而是为了保持体面不得不忍受更多的痛苦的中下层的贫困。

”养父母对诗书琴画无所不通,家庭里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艺术气氛。

本所区又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保留着使芥川神往的江户情趣。

芥川在这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影响下,自幼受到中日古典文学(包括《西游记》、《水浒》和泷泽马琴、式亭三马、十返舍一九等江户时代作家的小说)的熏陶。

他生性异常聪慧敏感,体质虽纤弱,学习成绩总名列前茅。

上中学后广泛涉猎欧美文学,喜读易卜生、法朗士、波德莱尔、斯特林堡等人的作品,深受世纪末文学的影响。

芥川龙之介分析

芥川龙之介分析

主要作品
• 罗生门
• 1.撒谎是人之本性,在大多数时 间里我们甚至都不能对自己诚实。 那是因为人们太脆弱了所以才撒 谎,甚至是对自己撒谎。 • 2. 女人爱利用她们的眼泪来愚 弄众人,她们甚至愚弄她们自 己。 • 3.人们只想忘掉坏的东西,而去 相信那些捏造的好的东西,那样 做很容易。 • 4.如果人们互相不信任,这个世 界跟地狱又有什么分别呢?
差役 金泽武弘
鼻子
• 对内供而言,畸形的并非鼻 子而是他的内心。他真正应 该克服的并不是外貌,而是 内心的孤独。 • 人的心中总有两种矛盾的感 情,一种是对不幸者的同情, 另一种便是对摆脱不幸的人 的莫名的敌意,而这敌意正 是旁观者的利己主义。
地狱变
• 芥川龙之介说:“人生,远比 地狱更像地狱。 • 芥川曾写到画家良秀目睹女儿 被火烧前后的心路变奏--由最 初的悲恸无助幡然转为沉迷冷 静. • 丰田四郎1969年执导的《地狱 变》的结局中,良秀自决后的 冤魂带着怨恨去向堀川大公索 命,使大公精神深受刺激,终 在“地狱变”屏风前跌下了阿 鼻地狱。
生平
• • •

• •••源自••本姓新原,是一个送奶工人的儿子,芥川生后七个月,母亲 福子(フクコ)发疯,八个月后猝然发狂,其后终生为狂人。 10岁,他与野口真道等同学一起创办了传阅杂志《日出界》, 自己编辑,自己书写封面。 12岁,12岁时母亲的妹妹冬子与父亲敏三结合,生下异母弟 得二。作为冬子入籍新原家的条件龙之介正式过继为芥川家 的养子 。 18岁,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入读第一高等学校一部乙班(文 科),入住位于本乡的一高学生宿舍,渡过一年的宿舍生活。 但他却因有洁癖而不适应这里的生活。 21岁,他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学习英国文学,期间开始写作。 先后两次复刊《新思潮》 22岁,创办第三次《新思潮》,并以柳川龙之介为笔名,他 又在该刊上发表了处女作——小说《老年》。 23岁,在同刊发表《罗生门》12月,经一个在夏目漱石那里 作门生的同学林原耕三的介绍,芥川参加了位于早稻田南町 漱石山房的“星期四聚会”,后入漱石门下。 24岁,创办第四次《新思潮》,并在创刊号上发表《鼻子》, 参与执笔《新小说》,迈出自己走向文坛的第一步,10月在 《中央公论》上发表的《手巾》的成功,确立了他的新进作 家地位。 29岁,他被大阪每日新闻社以海外观察员的身份派往中国。 这次旅行使芥川的健康大大受损,他回国后即病倒。 35岁,7月24日,天尚未明,芥川在他田端的卧室里服下致死 量的巴比妥自杀。枕边放着圣经。他给妻子、小穴隆一、菊 池宽、葛卷义敏、姨妈及亲戚竹内先生留有遗书,此外,还 留下一篇《给老朋友的信》。

芥右整理文

芥右整理文

芥右整理文
摘要:
1.芥川龙之介的生平简介
2.芥川龙之介的文学成就
3.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4.芥川龙之介对后世的影响
5.总结
正文:
芥川龙之介,原名藤野严九郎,是日本著名的小说家。

他生于1892 年,逝于1927 年。

在他的短暂生涯中,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成为了日本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

芥川龙之介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短篇小说创作上。

他的作品以形式短小精悍、内容丰富深刻著称。

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人性的复杂与矛盾,以其独特的文学手法展现了人类灵魂深处的挣扎与求索。

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被誉为日本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品有《羅生門》、《蜘蛛的线》、《地狱变》、《河童》等。

这些作品都以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人性描绘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例如,《罗生门》通过一个故事框架,巧妙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蜘蛛的线》则通过对一位母亲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家庭和社会的压迫与束缚;《地狱变》和《河童》则以其独特的幻想世界,展示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和好奇。

芥川龙之介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他的创作方法和文学理念对后来的日本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许多后来的日本作家都受到他的启发和影响,他们在自己的创作中继承和发扬了芥川龙之介的文学精神。

同时,芥川龙之介的作品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的读者群体。

总的来说,芥川龙之介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性描绘,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尊敬。

芥川龙之介及其作品赏析

芥川龙之介及其作品赏析

芥川龙之介
5.病痛折磨,坚持创作
芥川的身体一直不好,这次中国 之行更使芥川的健康大大受损,他回 国后即病倒。他不仅继续创作,而且 坚持不断尝试改变自己的创作风格。 对于写作,他说:我对书斋的光 线并无苛求。只要有墨水,有笔,有 稿纸,且窗明几净即可。
芥川龙之介
6.亲友离世,芥川自戕
31岁时芥川的朋友有岛武郎殉情,芥川深受触 击。1927年,龙之介35岁,姐姐家失火,住宅全被 烧毁,因该宅入有巨额保险金,姐夫被怀疑自己放 火,苦恼中卧轨自杀。 芥川在他田端的卧室里服下致死量的巴比妥自 杀。枕边放着圣经。他给妻子、小穴隆一、菊池宽 、葛卷义敏、姨妈及亲戚竹内先生留有遗书,此外 ,还留下一篇《给老朋友的信》。
日本简介
佛教
茶道
花道 书道
日本简介
历史沿革: 大化改新,是645年6月发生的古代日本变革。 其主要内容是废除大贵族垄断政权的体制, 向隋、唐全面学习,建设中央集权国家。 古代日本在进入文明社会后经历了奈良、 平安、幕府时代。 明治维新,1868年日本全面向欧美国家 学习富国强兵之道,此后经历了明治、 大正、昭和、平成四个时代。
岛国文学
2.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开始于十五 世纪的日本。历史上,日本人学习和欣赏的古 典诗歌主要都是中国的古典诗歌。
岛国文学
3.近现代文学,19世纪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 文学也随着日本的历史进入了近现代。明治维 新初期,日本学习西方现代文学,翻译了很多 外国小说,然后逐步发展为自己的创作。
作品赏析
最后,内供竟想在内典外典里寻出一个 鼻子跟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好排遣一下心头的 愁闷。可是什么经典上也没记载着目键连和舍 利弗的鼻子是长的。龙树和马鸣这两尊菩萨, 他们的鼻子当然也跟常人没什么两样。内供听 人家讲到震旦③的事情,提及蜀汉的刘玄德耳 朵是长的,他想,那要是鼻子的话,该多么能 宽解自己的心啊。 (③震旦是古代印度对中国的称呼。)

芥川龙之介

芥川龙之介

题材
• 《罗生门》的原型出自《今昔物语集》第二十九 卷第十八话“罗城门楼上遇尸记”。 • 故事共500多个字,主要记录了这样一件事:一个盗 贼从摄津国到京城偷窃,来到罗城门下见天色尚早, 为了不被人发现,他打算躲到罗城门楼上等待天黑。 不料爬上二楼时,看见一个老妪正在拔死人的头发, 开始他以为是鬼,很恐怖。可当他听老妪说准备用 死人头发做假发卖钱时,便迅速剥光老妪和死人身 上的衣服,抢下老人拔的死人头发逃之夭夭了。
内容
• 《罗生门》讲的是在一个战争年代,一个仆役被 主人解雇,只好拿起刀来,决心当强盗。但是他 力弱胆小,并且总是有些有愧于心。一天,他到 罗生门躲雨,那里到处都是死 尸,他想找到一些 财物。结果他竟然发现有一个白发的老妇人正在 从一个年轻女子的死尸头上拔头发。他冲上去说 你这个没人性的,竟然对死尸也不放过。老太婆 说她只是想用这些头发做个假发卖钱谋生罢了。 “而且,你以为她生前是个善人吗?她可是把蛇 晒干了当成鳝鱼来卖。”“我这么做完全是为了 生存啊!”于是, 仆役大悟,既然是为了生存, 还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于是,他就抢了老太婆 的衣服走了。
阴阳师安倍晴明
• 阴阳师起源于中国,中国 部分地区仍然有阴阳师这 个职业。阴阳师是占卜师, 或是幻术师。他们不但懂 得观星宿、相人面,还会 测方位、知灾异,画符念 咒、施行幻术。对于人们 看不见的力量,例如命运、 灵魂、鬼怪,也都深知其 原委,并具有支配这些事 物的能力。
• 青音因为负有阻止太子(也是她所爱的 人)怨魂复苏的使命而吃下人鱼肉,成为 不老不死之身,已经默默地在这个世界上 独自活了150年。在她的劝说下,太子的怨 魂也终得抛开怨愤,与青音一同消失。
• • • • • • 《罗生门》(1915) 《鼻子》(1916) 《蜘蛛丝》(1918) 《地狱变》(1918) 《玄鹤山房》(1927) 《中国游记》

芥川 生平

芥川 生平

前期明治二十六年(1893)1岁生父新原敏三从入船町搬家到芝区(港区)新钱座町十六番地。

明治三十年(1897)5岁入读回向院旁边的江东小学附属幼儿园。

明治三十一年(1898)6岁4月,入读位于本所六町的江东小学。

由于略带神经质,故而易胆怯,且体质羸弱,但学习成绩优异。

“夜焚落叶见社神”(落叶焚いて野守の神を见し夜かな),据称是他小学时代作的俳句,早早展示了他早熟的文采。

明治三十五年(1901)10岁11月28日,母亲福子死去。

4月,他与野口真道等同学一起创办了传阅杂志《日出界》,自己编辑,自己书写封面。

芥川很早就喜爱读书,他读过德富芦花的《自然与人生》和泉镜花的《化银杏》,酷爱从马琴的《里见八犬记》到三马、一九、近松等的江户文学;此外,《西游记》、《水浒传》也在他的爱读之列。

11月28日,母亲福子去世,“她死前突然恢复了生气,看着我们的脸不停地簌簌落泪”(《点鬼薄》『点鬼簿』)。

明治三十七年(1904)12岁明治三十二年,母亲的妹妹冬子(フユ)与父亲敏三结合,生下异母弟得二。

根据那年7月的司法裁定,作为冬子入籍新原家的条件,龙之介正式过继为芥川家的养子。

明治三十八年(1905)13岁从江东小学毕业,入读位于本所柳原的东京府立第三中学,中学时代的芥川学业成绩优秀,尤其是汉文,水平超常。

他的读书欲望越来越盛,红叶、露伴、一叶、樗牛、芦花、漱石、鸥外等的小说他都熟读过,在外国作家中,他对易普生、阿耐特法郎士等表现出了关注。

当时,历史是他最喜欢的学科,他希望将来作个历史学家。

中学时代,他曾发表作品《义仲论》于校友会杂志第15号上(明治四十三年二月)。

曾是他的一年级老师的广濑雄回忆说:“他身体纤瘦,与脸长相比,头显得特别大,长脖子,高鼻梁,绵津海的珍珠一样的眸子里深藏着睿智”(《回忆龙之介君》『竜之介君の思出』)。

明治四十三年(1910)18岁3月,从府立第三中学毕业。

9月,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入读第一高等学校一部乙班(文科),久米正雄、菊池宽、松冈让、山本有三、土尾文明、恒藤恭、石田干之助等都是他的同班同学,德法科的秦丰吉、藤森成吉,以及比他高一级的文科生丰岛与志雄、山宫允、近卫文麿等也是他的同学。

芥川龙之介最聪明的处世术是,既对世俗投以白眼,又与其同流合污。

芥川龙之介最聪明的处世术是,既对世俗投以白眼,又与其同流合污。

芥川龙之介最聪明的处世术是,既对世俗投以白眼,又与其同流合污。

芥川龙之介芥川龙之介(1892年3月1日-1927年7月24日),号“澄江堂主人”,笔名“我鬼”,日本小说家。

本姓新原,幼年即过继于其舅父,改姓芥川。

芥川龙之介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写了超过150篇小说。

他的极短篇小说篇幅很短,取材新颖,情节新奇甚至诡异。

作品关注社会丑恶现象,但很少直接评论,而仅以冷峻的文字和简洁有力的语言来陈述,让读者深深感觉到其丑恶性,这使得他的小说即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成为当时社会的缩影,其代表作品如《罗生门》和《竹林中》、《蜘蛛之丝》等已然成为经典之作。

情节与语言是芥川技巧的着力点。

首先他把力量用在情节的建构上。

习惯上是把故事情节连在一起用。

其实应该说故事是素材而情节则是素材的陌生化,是小说结构的本质所在。

情节的紧要之处是情节的分布,就是把与主题相关联的种种事件,从艺术处理的角度精心安排以便收到感染的效果。

情节有时间特征,有因果关联,有情境的转换。

但更重要的是必须把情境转换的契机,即矛盾焦点突现出来。

这在芥川文学中则被表现为“瞬间危机”。

日本从1935年起设立以他命名的“芥川文学奖”,它一直是奖励优秀青年作家的最高文学奖。

他曾经很多次的尝试自杀,他迷恋死亡。

他在遗书中写道:我只是感到茫然的不安。

后来,日本研究者说,他太执着与艺术家的人生,他对自己未来写作才能的枯竭深感畏惧。

1927年7月24日,在病痛、时局、家族矛盾的多重折折磨下,他把自己两年多来的思考变成了实践,他服下了大量的安眠药。

最聪明的处世术是,既对世俗投以白眼,又与其同流合污。

删除我一生中的任何一个瞬间,我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

所有神的属性中,我最同情的是:神不能自杀。

撒谎是人之本性,在大多数时间里我们甚至都不能对自己诚实。

人的内心存在两种相互矛盾的情感。

无疑,没有人不同情他人的不幸。

可是,一旦对方好歹从不幸中挣脱出来,却又因此产生若有所失的怅惘。

说得夸张一点,甚至出现一种想使之重新陷入不幸的心理。

【4.16】这些著名的日本作家,为何最终都选择自杀?

【4.16】这些著名的日本作家,为何最终都选择自杀?

【4.16】这些著名的⽇本作家,为何最终都选择⾃杀?在⽇本,其实有不少特别的忌⽇⽐如“樱桃忌”,“河童忌”,“康成忌”这些忌⽇,不是⽤来祭奠樱桃或河童的⽽是祭奠⼀个个著名作家的⽽这些著名作家,都是选择⾃杀结束⽣命的……1让我们先把川端康成放⼀放,按照时间的顺序,先说第⼀位作家。

这位作家,叫芥川龙之介。

中国不少读者对他的了解,可能主要来⾃⽇本导演⿊泽明的那部著名的电影《罗⽣门》——这部堪称神作的电影,剧本就是来⾃芥川龙之介的短篇⼩说《⽵林中》(很短,推荐⼀读)。

《罗⽣门》剧照1892年的3⽉1⽇,芥川龙之介出⽣于东京。

他原来不姓“芥川”⽽姓“新原”,⽽这个改姓的过程,可能也是造成他后来性格的⼀个重要原因。

芥川出⽣那年,母亲已经32岁了,⽗亲42岁。

在芥川8个⽉⼤的时候,母亲就疯了——发疯的母亲对芥川童年影响⾮常⼤。

他曾在⾃⼰的作品《点⿁簿》中这样写:“我⼀次也没有从我的母亲那⾥感受过母爱。

”⽽作为“疯⼦的⼩孩”,那种⾃卑和恐惧,其实也伴随了芥川的⼀⽣。

在他的作品《河童》中,⼀个河童的胎⼉因为害怕遗传⽗亲的精神病,因此不想出⽣,这很可能就是芥川⾃⼰的⼼声。

在母亲发疯后,芥川被送到了母亲的娘家,过继给了舅舅芥川道章,由此改姓“芥川”。

芥川家是⼀个颇为富有的⼤家族,且重视⽂学和艺术,这给芥川龙之介提供了⼀个很好的培养⼟壤,他从⼩就⽴志做⼀个作家。

芥川龙之介不过,芥川的⽗母辈却实在是有点乱——他的⽣⽗后来⼜娶了⽣母的妹妹为妻,芥川多了⼀个“义母”。

但真正⽆微不⾄照顾他的,是⽣母的姐姐,也可称为他的养母。

所以,芥川其实有⽣⽗、⽣母、养⽗、养母、义母五个亲⼈长辈,但事实上上,在他的作品中却⼀直透露出缺少关爱的⽓息。

关于芥川龙之介的作品解读,⽹上洋洋洒洒,今天就不展开了。

总的来说,芥川在他的⼩说⾥⽤笔⾮常简洁,叙述的⼝吻也似乎也冷峻与轻松,但表达的主题却往往是阴郁和对⼈性的失望——这在《⽵林中》这篇⼩说中就很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2年他回到日本后。发表了《竹林中》。
自1917年至1923年,龙之介所写短篇小说先后六次结集出版,分别以《罗生门》、《烟草与魔鬼》、《傀儡师》、《影灯笼》、《夜来花》和《春服》6个短篇为书名。
1927年芥川龙之介继续写作随想集《侏儒的话》,作品短小精悍,每段只有一两句话,但意味深长。7月24日,由于健康和思想情绪上的原因,35岁的龙之介在自家寓所服用致死量的安眠药自杀,枕边搁置有圣经、遗书与遗稿。
1916年大学毕业后,曾在横须贺海军机关学校任教3年。旋辞职。
1918年他发表《地狱变》
1919年在大阪每日新闻社任职,但并不上班。
1921年以大阪每日新闻视察员身份来中国旅行四个月,,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游览上海、杭州、苏州、南京、芜湖、汉口、洞庭湖、长沙、郑州、洛阳、龙门、北京等地,回国后发表《上海游记》(1921)和《江南游记》(1922)等。
1892年芥川龙之介生于东京。
1913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开始写作。
1914发表处女作《老年》、戏曲《青年之死》。
1915年发表《罗生门》。
1916年他在《新思潮》杂志发表短篇小说《鼻子》,他也开始创作俳句。之后在1916年又连续创作了《芋粥》、《手巾》,在文坛确立了新锐作家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