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罗马俱乐部第一份报告《增长的极限》的解读(1)

合集下载

增长的极限读后感

增长的极限读后感

增长的极限读后感第1篇: 增长的极限读后感《增长的极限》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引起激烈争议的一部经典之作,它首次提出了地球的极限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极限的观点,对人类社会不断追求增长的发展模式提出了质疑和警告,并且通过我国金融创新的数据对理论成果进行了实证研究。

在米都斯小组看来,增长是存在着极限的,这主要是由于地球的有限性造成的。

他们发现,全球系统中的五个因子是按照不同的方式发展的,人口、经济是按照指数方式发展的,属于无限制的系统;而人口、经济所依赖的粮食、资源和环境却是按照算术方式发展的,属于有限制的系统。

这样,人口爆炸、经济失控,必然会引发和加剧粮食短缺、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就会进一步限制人口和经济的发展。

在以往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只要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正反馈回路继续产生更多的人和更高的人均资源需求,这个系统就会被推向它的极限:耗尽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

书中强调的是最主要观点之一便是“可持续发展”,这在今天看来是个浅显易懂的道理。

作者丹尼斯·米都斯在研究过程中用world3模型预测了未来世界的人口增长、粮食增长、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其中人口增长与粮食产量增长与现实完全吻合。

作者写书的时候正是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西方社会的主流学者都对未来的发展抱着乐观的信心。

直到一年后的石油危机,那些主流学者和政治家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过更多人还是对有增长的极限这种说法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

丹尼斯·米都斯用大量的数据和模型说明了人口、粮食、资源消耗等的增长是呈指数型增长,而非线性性增长。

如果人口、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增长是按照这种模式一直持续下去,那么世界将会“灾难性的崩溃”。

从《增长的极限》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出未来留给我我们的路只有一条——可持续发展。

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去衡量综合国力,使综合国力竞争统一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框架内,从而适应社会、经济、自然协同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从观念、作用、评价标准等方面对综合国力进行全面的再认识。

增长的极限读后感

增长的极限读后感

增长的极限读后感《增长的极限》是一本关于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畅销书,作者是经济学家丹尼斯·梅多斯。

这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解释了经济增长的原理、挑战和限制,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对经济增长的理解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本书详细介绍了经济增长的定义和测量方式。

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

作者指出,经济增长不仅仅是指GDP的增长,还包括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技术进步和社会福利的增加等方面。

通过对经济增长的定义和测量方式的介绍,我对经济增长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其次,本书分析了经济增长的原因和驱动力。

作者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

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创造新的产业,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而资本积累则是指投资和储蓄的增加,它可以增加生产力和扩大生产规模。

通过对经济增长的原因和驱动力的分析,我对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然而,本书也指出了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和限制。

作者提到,经济增长可能会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社会不平等等问题。

资源短缺是指由于经济活动的增加,资源供应无法满足需求,从而导致资源价格上涨和供需失衡。

环境污染是指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耗,对环境造成的伤害。

社会不平等是指经济增长过程中财富和收入分配不均,导致社会阶层分化和社会不稳定。

通过对经济增长的挑战和限制的分析,我认识到经济增长必须在可持续的基础上进行,不能无限制地追求增长。

为了解决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和限制,本书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作者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即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

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协调,通过创新技术和改进生产方式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可持续发展还要求实现社会公平,通过改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来减少社会不平等。

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的介绍,我认识到经济增长必须与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相结合,才干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读《增长的极限》一书有感【精选资料】

读《增长的极限》一书有感【精选资料】

读《增长的极限》一书有感《增长的极限》是罗马俱乐部推出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该书出版后,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先后被译成34种文字出版,总发行量600万册,并被列为联合国第31届大会的文件,世界各国有1千多所大学和学院将其作为教材,该书还获得联邦德国和平奖金,被誉为“70年代的爆炸性杰作”。

一、《增长的极限》的背景罗马俱乐部该书是罗马俱乐部于1972年提出的第一份研究报告。

罗马俱乐部成立于1968年4月,来自10个国家的约 30人聚集在罗马猞猁学院,在企业家佩切依博士的资助下,讨论现在和未来人类的困境这个问题。

罗马俱乐部是关于未来学研究的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也是一个研讨全球问题的全球智囊组织。

其主要创始人是意大利的著名实业家、学者A.佩切伊和英国科学家A.金。

罗马俱乐部主要从事下列3种活动:①举办学术会议。

每年举行一次全体会议,并经常不定期地举办专题国际学术讨论会或与其他学术团体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②制订并实施“人类困境”研究计划,组织其成员进行系统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

③出版研究报告和有关学术著作。

罗马俱乐部的活动经费,主要来自基金会的赞助和研究课题的拨款。

出版的时间该书出版的时候,是20世纪70年代。

二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都遭到极大破坏,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西方各国才开始渡过了最为艰难的战后重建时期,逐步进入了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所描述的丰裕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残酷地摧毁了人们在漫长的时间里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二战结束时,许多国家几乎在一片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家园,西方各国都把建设的重点转移到发展经济上来。

战后严重的物资匮乏和消费群体的增大以及迅速恢复起来的经济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现代设计成为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重要手段。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经历了短暂的复苏期后,得到迅猛的发展。

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也带来了社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发达的工业国家普遍的走向中产阶级化的道路。

《增长的极限》读后感

《增长的极限》读后感

《增长的极限》读后感《增长的极限》读后感黄德荣《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 Growth)是由非正式国际协会——罗马俱乐部所提供的第一个研究报告。

1972年发表,现已卖出了三千万本,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

该报告分为指数增长的本质、指数增长的极限、世界系统中的增长、技术和增长的极限、全球均衡状态五部分,从人口、农业生产、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和环境污染几个方面阐述了人类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产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模式给地球和人类自身带来的毁灭性灾难。

它向人类发出严重警告:世界正步入短缺时代;有限的资源正消耗殆尽;环境污染正趋于严重;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已开始威胁人类的文明与生存;100年后经济将会停止,可行的办法是在1975年停止人口增长,到1990年停止工业投资增长,以达到”零增长”的全球性均衡。

当下,人们越发觉得罗马俱乐部所关注的资源耗竭问题已迫在眉睫,世界开始对铝、铁、石油、粮食和其他自然资源日益逼近的短缺忧心忡忡,对即将到来的岁月充满忧虑和暗淡感。

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观点属于未来学中的悲观派,就人口、自然资源及其生态环境近期变化趋势看,恶化势头确实存在。

引发笔者的思考:人口迅速增长,地球不堪重负。

英国教士、经济学家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ThomasRobert Malthus)1798年出版的《人口论及其对未来社会的进步的影响》认为:食物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在将来也是如此;人口在没有阻碍的条件下是以几何级数增加,而生活资料只能以算术级数增加。

稍微熟悉数量的人就会知道,前一量比后一量要大得多。

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报告,世界人口数量自2005年以来增加了10亿,已达76亿人,预计2030年将达86亿,2050年将达到98亿,2100年将达到112亿。

众多人口,地球不堪承载之重,可能出现马尔萨斯预言的通过战争、灾荒、瘟疫等手段,恢复平衡食物与人口的平衡,这将是一场灾难。

增长的极限读后感

增长的极限读后感

《增长的极限》读后感顾琪钢在这个寒假,在众多的书中选择了一个名字很妙的书《增长的极限》。

起初,我以为这是一本关于数学的书籍,因为极限一词吸引了我,怀着对极限的好奇,阅读了这本书。

我便发现此书讲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很多发人深省、震耳发聩的洞见,用科学方法论证了中国古代哲学智慧所提出的“天人合一”、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堪称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有深刻哲理的巨著。

作为一个大一学生,虽然我读不懂其中深奥的道理,只能在远处观望作者和其同学者对数据的处理以及预测。

但本书能使我这样的大学生活了解新的研究方法、经典的模型、翔实的数据,帮我们培养出富有远见的洞察力。

本书是在社会经济系统与地球生态的宏观层面上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典型范例,无论是对关键变量的界定、因果关系的分析,还是对工具(存量流量图)的使用、系统动力学专业建模软件的仿真模拟,都是高度专业的。

实践证明,经过学习与练习,我们也可以掌握这种方法。

而结合书中的分析,我们进行方法的学习、工具的使用练习,无异于让我们有机会与“武林高手”切磋,对于个人学习应用系统思考技能提升大有裨益。

在这本书里,我能感觉到的不仅是科学家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更是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热忱之心。

真的很钦佩作者花了很大力气做解释工作。

若不是和一位文科生一起读这本书,听他夸赞作者在解释“指数性增长”时的例证,我必定会快速跳过那些“低智”章节,草草浏览,而不是悉心去钻研他们每一个章节组织和例证引用。

在前半部分,本书作者花了很大力气解释整个模型的基本原理。

我不知道他们在后面章节中是否还会对一些例子做更深入的分析,或者对一些观点做更多阐述和解释。

文中提出了“线性的过程”、“指数增长”等关于人口增长的名词,并列举通俗的例子进行讲解。

指数增长,对于生物系统、财政系统和这个世界的其他许多系统来说,是一种共同的过程。

指数增长是一种动态现象,这本书中描述的世界模型就是一个系统动力模型。

读《增长的极限》一书有感

读《增长的极限》一书有感

读《增长的极限》一书有感《增长的极限》是罗马俱乐部推出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该书出版后,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先后被译成34种文字出版,总发行量600万册,并被列为联合国第31届大会的文件,世界各国有1千多所大学和学院将其作为教材,该书还获得联邦德国和平奖金,被誉为“70年代的爆炸性杰作”。

一、《增长的极限》的背景罗马俱乐部该书是罗马俱乐部于1972年提出的第一份研究报告。

罗马俱乐部成立于1968年4月,来自10个国家的约 30人聚集在罗马猞猁学院,在企业家佩切依博士的资助下,讨论现在和未来人类的困境这个问题。

罗马俱乐部是关于未来学研究的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也是一个研讨全球问题的全球智囊组织。

其主要创始人是意大利的著名实业家、学者A.佩切伊和英国科学家A.金。

罗马俱乐部主要从事下列3种活动:①举办学术会议。

每年举行一次全体会议,并经常不定期地举办专题国际学术讨论会或与其他学术团体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②制订并实施“人类困境”研究计划,组织其成员进行系统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

③出版研究报告和有关学术著作。

罗马俱乐部的活动经费,主要来自基金会的赞助和研究课题的拨款。

出版的时间该书出版的时候,是20世纪70年代。

二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都遭到极大破坏,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西方各国才开始渡过了最为艰难的战后重建时期,逐步进入了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所描述的丰裕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残酷地摧毁了人们在漫长的时间里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二战结束时,许多国家几乎在一片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家园,西方各国都把建设的重点转移到发展经济上来。

战后严重的物资匮乏和消费群体的增大以及迅速恢复起来的经济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现代设计成为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重要手段。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经历了短暂的复苏期后,得到迅猛的发展。

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也带来了社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发达的工业国家普遍的走向中产阶级化的道路。

论人口增长——增长的极限没有极限的增长读书报告

论人口增长——增长的极限没有极限的增长读书报告

论人口增长——《增长的极限》、《没有极限的增长》读书报告08 心理学系崔颢古往今来,人口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焦点话题,随着这样的争论也诞生了诸多人口观念与理论。

而这些观念与理论,则汇集为人口思想史上三种有代表性的人口观:乐观主义人口观、悲观主义人口观及适度主义人口观。

本学期,通过对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朱利安·林肯·西蒙《没有极限的增长》及卡尔·桑德斯的《人口问题:人类进化研究》的阅读,我对这三种人口观及相关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思考。

接下来,我将依次对它们进行评说。

一、《增长的极限》与悲观主义人口观《增长的极限》为罗马俱乐部于1972年提出的第一份研究报告。

这个于1968年成立的,由来自10个国家的约30名学者组成的国际性民间团体,在那个高增长、高消费的“黄金时代”,写出了这样一份“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文章,一举震惊了世界,并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在本书的首章中,作者明确指出:人口的增长是一个指数增长,而非线性增长的过程。

为此,作者举了一个“吝啬鬼储蓄问题”的例子来说明此观点——将100美元以7%的利息投资,并不断将利息进行投资,如此下来只需十年便可实现收入翻番。

这一实例也在说明着指数增长是动态的,又是具有欺骗性的。

而世界人口由于人口总数及增长率的同时增长,加上人类对死亡率的控制,其增长速度则会更快。

随人数增长,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工业产量、生产总值等也以一定的增长率指数增长着。

在那个时代,人们更多关注于这些有利于提高生活水平的方面,期望值它们能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一直增长下去,作者在第二章中驳斥了这种观点,并提及了本书的核心观点之一:这样的指数增长是有极限存在的,而其极限的核心,或者说增长的制约因素,来源于地球的有限性。

作者认为,人口的指数增长必然会带来诸多的环境、社会问题:粮食的短缺及因耕地面积的匮乏、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耗、指数增长的污染物造成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它们会对地球未来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从而对人类的未来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对罗马俱乐部第一份报告《增长的极限》的解读(1)

对罗马俱乐部第一份报告《增长的极限》的解读(1)

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王蕾 指导教师签名 孙毅霖 日期 2005 年 1 月 13 日 日期 2005 年 1 月 13 日
三 罗马俱乐部的讨论议题 罗马俱乐部的先进之处在于 他们看出人类正处在一个即将到来或者说已 经到来的困境之中 这种困境 在没有确诊之前 是无法为之开出药方的 而 人类体系中一切事物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靠又使这种困境加剧 并且 他们认
3
毕业论文 对罗马俱乐部第一份报告 增长的极限 的解读
正文
为 在这些疑难问题的内部 要精确地找出单个的问题并提出单个的解决方法 非常困难 因为很多问题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关键词 罗马俱乐部 增长的极限 可持续发展
THE INTERPRETATION FOR THE FIRST REPORT OF THE CLUB OF ROME LIMITATION OF GROWTH
ABSTRACT
In 1970s, The club of Rome published their report — — the limitation of growth ,which shocked the world greatly. Based on computer simulation this report do a research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five important complication including world population, industrialization, pollution, grain production and resource expenditure and their conclusion is that if humankind always develop like this ,the limitation of growth will arrive in the next 100 years. This report became so famous that many scholars and experts had given a lot of their own interpretation through the different angles.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the interpretations on the Limitation of Growth in different periods, advocate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esight of the club of Rome, scanned the relationship of t human and nature and had a deeply thinking of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humankind.

增长的极限读书笔记

增长的极限读书笔记

增长的极限读书笔记增长的极限读书笔记篇1《增长的极限》读书笔记《增长的极限》是一本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R·阿罗和丹尼斯·L·唐斯合著的书,该书探讨了人类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无限增长是否可能。

该书提出了两个主要的模型:哈伯斯格罗夫模型和里奇曼模型。

哈伯斯格罗夫模型是经济增长模型的典型代表,该模型提出了“增长极限”的概念。

根据该模型,当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等因素达到极限时,经济增长将停止。

这表明,如果人类继续以当前的速度增长,我们可能会达到这些极限,从而阻止我们的经济增长。

里奇曼模型则提出了一种更复杂的增长模式,该模式认为,增长不是无限的,而是受资源限制的。

里奇曼模型将增长分解为人口、生产率、资源和环境四个因素,并假设这四个因素的增长率相同。

然而,该书也指出,这四个因素的增长率可能会不同,从而导致增长的不平等性。

总的来说,《增长的极限》提供了一种思考经济增长的方式,即我们不能无限地增长,而是需要考虑各种限制因素。

尽管该书提出的模型可能过于简单化,但它提供了一个思考我们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的框架。

增长的极限读书笔记篇2标题:探索增长的极限——从微观到宏观的理解一、背景介绍《增长的极限》是由意大利经济学者瓦吉拉·维斯曼(Vebal?Susmian)于1981年出版的一本著名的生态经济学著作。

该书以世界各国经济增长数据为基础,运用数学模型揭示了世界经济系统面临的问题和可能的结局。

这本书对于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二、深入分析《增长的极限》提出了两个关键的概念:人口和资源利用。

书中使用“扩展的倒数”(inverseofextent)概念,展示了当人口数量增长到一定的限度时,将会出现资源枯竭的现象。

同时,书中提出的“极限方程”(equationoflimit)模型,揭示了人口增长率和资源消耗率对环境压力的影响。

三、个人观点我认为,《增长的极限》是一本具有深刻思考价值的书。

《增长的限度》——罗马俱乐部的代表作

《增长的限度》——罗马俱乐部的代表作
,
球 性的灾 难前景 呢 ? 那就 只 有 立 即 行动 起 来
确 立 全球 的 生 态 平 衡
, ,
趋势
急剧缩 减
他们的这 些 思 想 起初
,
成 为 罗 马俱 乐部结 社的 基 础
。 ,
,
并导
限制 工 业 生 产 的增长 速 度

减 少 能 源和材料 的
,
致 一 项庞 大的 广 泛宣 传人类 困境 的 计 划
,



计 划 所 花费的代 价

) 秒 钟所花费的 军 ( 相 当 于世 界 每 4
们认 为现 在 的 世 界是 个管 理 不 当的 体 系
工 业 部 门 日益 庞 大
.

在 火箭
,
事开 支
《 增 长的 限 度 》 是
.
城 市 及 其郊 区 在不断
,
米都斯 的 夫 人 用漂 亮的英 语 与
,
越来越 多的 人 口 走 向 城 市

.
院的 福雷 斯特教 授提 出 了 他 的方案

福雷 斯特 是 系统
,
零的增 长


曾 运 用他 的系统动 力学 方法
,
研 究 并解
《 增长 的限 度 》 和 罗 马俱 乐 部 的 预
J 全世 言震 动 ’

决 极 其复杂的 工 业 和 城 市系统 方面的 问 题

他 建议 用

成 f 世 界 各 国 的 头 号 新 闻 和政 治 家
,
业 和经济增长的 前景仍然使 人 乐 观
,
能 源问题可 以 解 传 统的 经 济 学 家

《增长的极限》马俱乐部对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摘要)

《增长的极限》马俱乐部对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摘要)

我 们的 结 论是
方 式相 互 联 系 时 粮
和 未来 行为
,
,
分析 这 个 系 统 的 增 长原 因

如 果在 世界人

,
工业 化 污 染
,
,
确实 变得 很 困 难
,
食 生 产 和 资 源 消耗 方 面 现 在 的 趋 势 继 续 不 变
,
最 近 三 十年 中
在 麻省 理 工 学 院 已经 发

这 个 行 星 上 增 长 的 极 限有 朝 一 日 将 在今
`
但是
思 想 上 清楚 地 认 识 到

并采 取有效 的对 策

是 经 历 了 曲折 过 程 的
, ,
例如 人 口 问题 我
,
,
,
们就 经历 了从不 认 识到认 识 的过 程 思想 上 缺乏正 确 的认 识 时 政 策 上和 行动 上就 容
结 果会 背 上 沉 重 的 包 袱


思 想 上 有了 正 确 的 认 识








马 俱 乐部对 人 类困 境 的研究 报 告

李宝恒译
, 要 .)
译 者按 究报 告
,
《 增 长 的 极 限 》 是 罗 马俱 乐 部 于 1 9 6 8 年 4 月成立 以 后 发 表 的第 一 个 研

至 今 已 经 有 十年历 史 了
为 什 么还 要 把这 本
, ,

旧 书 ” 译 成 中文

展 了一 种 理 解复 杂 系 统 的 动 力学 行 为 的新 方
后 一 百 年 中达 到

《增长的极限》读书报告

《增长的极限》读书报告

《增长的极限》读书报告第一篇:《增长的极限》读书报告《增长的极限》读书报告一、内容概要1、《增长的极限》该书是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它在西方世界陶醉于高增长、高消费的“黄金时代”时,明确的提出了“全球性问题”,即人口问题、工业化的资金问题、粮食问题、不可再生的资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给人类社会的传统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掀起了世界性的环境保护热潮。

本书的主要内容具体可如下:第一章:指数增长的本质指数增长是指当一个量在一个既定的时间周期中,其百分比是个常量时,这个量就显示出指数增长。

指数增长具有欺骗性,一方面能很快产生巨大的数量,另一方面又能突然接近一个固定的极限。

世界模型是一个系统动力模型。

其中正反馈回路是一种恶性循环,在正反馈回路中,因果关系的链条本身是封闭的,以致增加回路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引起一系列变化,结果使最初变化的因素增加得更大。

人口和工业产量都在成指数增长趋势。

第二章:指数增长的极限人类可以通过外推计算出粮食和资源的上限,却很难计算出污染物质的上限。

因为人类不知道对地球上的天然的生态平衡可以扰乱到什么程度而没有严重后果。

从排放污染物到它以有害形式出现,从控制污染物到到他的有害影响最终减少,都是一个之后的过程。

即当人们察觉到还出并着手控制室,情况已经变得很糟糕了。

这就是生态过程中的自然滞后。

现在只有发达国家对污染认真关注,但是污染物质呈现出全球分布。

增长的极限来源于地球的有限性。

人口和经济是无限制的系统,而粮食、资源和环境是有限制的系统,所以人口的增长,经济的爆发,必然加剧粮食短缺、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反过来又进一步限制二者的发展。

粮食、资源、污染呈现的问题:①粮食需求的指数增长根源于决定着人口增长的正反馈回路。

粮食问题:地区之间以及地区内部之间,粮食分配不平衡;可耕种土地面积短缺;开发土地费用高昂且日后增加成本;粮食不足初期的征兆人们往往不够重视;粮食生产的限制因素:土地、淡水和农业投资。

罗马俱乐部与《增长的极限》

罗马俱乐部与《增长的极限》

罗马俱乐部与《增长的极限》一、罗马俱乐部的由来1968年4月,正当工业国家陶醉于战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随之而来的“高消费”的“黄金时代”时,由意大利著名实业家和经济学家奥莱里欧·佩切依博士召集,来自西方十个国家的科学家、教育家、经济学家、人类学家和实业家约30多人聚集在罗马山猫科学院,共同探讨了关系全人类发展前途的人口、资源、粮食和生态环境等一系列的根本性问题,并对当时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质疑。

此次集会后,1968年4月由佩切伊与英国科学家亚历山大发起,在罗马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世界未来学的学术机构,人们称之为“罗马俱乐部”。

除佩切伊与亚历山大外,罗马俱乐部的领导人还包括:日内瓦巴特尔研究所负责人雨果·西曼;担任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科学主任的亚历山大·金;东京日本经济研究中心负责人saburo okira;西德汉诺威技术大学的爱德华·佩斯特尔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的卡洛尔·威尔逊。

罗马俱乐部现在的成员已增加到大约25个国籍的100多人,这些成员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实业家、经济学家、作家、教育和政治家。

他们一两年就进行流动调换,不担任公职,也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意识形态、政治的或国家的观点。

他们是在“以研究人类和世界的未来为己任”的信念下走到一起的。

罗马俱乐部是一个非正式的国际协会,被称为“无形的学院”。

它的目的是促进对构成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全球系统的多样但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经济的、政治的、自然的和社会的组成部分的认识,促使全世界制定政策的人们和普遍公众都来关注这种新的认识,并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具有首创精神的新政策和新行动的出现。

这个俱乐部认为,人类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全球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将面临一个极限。

这个极限将很快到来。

因此这个俱乐部被认为是世界未来学研究的悲观派的典型代表。

二、《增长的极限》的主要内容罗马俱乐部之所以名声显赫,是因为它在1972年发表了震撼世界的著名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了“零增长”的对策,也被称为“零增长理论”。

《增长的极限》一书读后感

《增长的极限》一书读后感

《增长的极限》一书读后感擦肩而过而又受益匪浅的一本书读《增长的极限》“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重复的,但真理可以———特别是当真理被既得利益所否认而被新的信息所证明的时候。

”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领导的四位年轻科学家受罗马俱乐部的委托,撰写了《增长的极限》一书,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无止境地追求增长所带来的后果。

这本书震惊了世界并畅销全球。

记得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学校让各系的优秀教师开办讲座,以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开阔学生们的视野。

山大经济系蔺子荣副教授在讲座中提到了《增长的极限》这本书,当时我国刚刚改革开放,正要把“四人帮”造成的损失夺回来,“时间就是金钱”之类的口号由南渐北,风行一时,我辈自然无法理解《增长的极限》,也觉着蔺子荣老师讲座中的某些内容未免有些杞人忧天(蔺老师讲座中谈到一个人一生要呼吸多少立方空气、吃掉多少吨食物、喝掉、用掉多少吨水,都接近天文数字)。

参加工作后,一次出差的机会,偶然看到《增长的极限》一书,顺便买了一本,胡乱翻了翻,认为那是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恐慌,距离我们还很遥远,就扔在了一边。

XX年年底,上海外贸学院副院长刘光溪回鲁探亲,交谈中,对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环境、资源的压力,都表示了忧虑,我便重新阅读了《增长的极限》一书。

当我再次阅读这本发展学的经典原著的时候,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

虽然所处的时代环境已经和32年前发生了巨大的差别,但“持续的发展何以可能?”这一经典的问题仍然萦绕在人类面前。

30多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又好像什么变化也没有发生,世界应该重温一下《增长的极限》了。

1972年做出的预言到现在变得那么更加真实、可信,然而正是由于忽视了这些预言,世界已经浪费了30多年的宝贵时间而没有采取行动。

30年前,大多数经济学家和许多实业家、政治领袖以及第三世界的创业者都站出来对增长极限的观点表示愤怒。

增长的极限读后感

增长的极限读后感

增长的极限读后感《增长的极限》是一本关于商业增长和市场竞争的畅销书。

本书由美国著名商业作家吉姆·柯林斯和摩根·麦克尔维共同撰写,出版于2005年。

书中深入探讨了企业如何实现持续增长,并提供了一系列成功案例和实用建议。

在《增长的极限》这本书中,作者通过对多个企业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增长模式和策略。

他们认为,要实现持续增长,企业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优质产品和服务:企业应该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只有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忠诚。

2. 创新和变革: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改进自己的产品和业务模式。

只有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强大的领导团队: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领导团队,他们具有远见和决策能力,能够带领企业走向成功。

同时,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也非常重要。

4. 战略规划和执行: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战略规划,并且能够有效地执行。

战略规划应该包括市场定位、目标设定、资源配置等方面,同时需要与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相一致。

5. 适应市场需求:企业应该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业务和产品。

只有紧跟市场的步伐,才能抓住机遇,实现增长。

本书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数据,详细分析了这些方面的内容,并给出了一些建议和实践方法。

例如,作者提到了一家成功的零售企业,他们通过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赢得了顾客的口碑和忠诚度。

另外,作者还介绍了一家科技公司,他们通过持续的创新和技术领先,实现了快速增长。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个方面,书中还涉及了市场竞争、组织文化、人才管理等内容。

作者通过对不同企业的研究,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教训,这对于正在追求增长的企业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总的来说,《增长的极限》这本书对于企业的增长战略和市场竞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作者提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持续增长。

增长的极限读后感

增长的极限读后感

增长的极限读后感《增长的极限》是一本关于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著作,作者是经济学家达里奥·阿尔特里。

本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深入探讨了经济增长的本质、原因以及可能面临的局限性。

通过对历史数据和案例的分析,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型,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首先,本书介绍了经济增长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规模的扩大,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收入等指标的增加。

经济增长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贫富差距的加大等。

接着,本书分析了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作者认为,经济增长的根源在于创新和技术进步。

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同时,技术进步也可以改变产业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经济的竞争力。

本书列举了一些经济增长的典型案例,如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美国的科技革命,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说明了创新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然而,本书也指出了经济增长面临的局限性。

作者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即经济增长存在一个极限。

他认为,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速度会逐渐减缓,从而导致经济增长的放缓。

这是因为创新和技术进步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时间,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创新的难度也会增加。

此外,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限制也会限制经济增长的空间。

为了应对经济增长的局限性,本书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型,即可持续发展模型。

该模型强调了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作者认为,只有在这三个方面都得到充分考虑的情况下,经济才能实现长期的、可持续的增长。

可持续发展模型强调了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保护、社会的公平等方面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和措施。

在最后一章,本书对未来的经济增长进行了展望。

作者认为,未来的经济增长将更加注重创新和技术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将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读《增长的极限》一书有感【精选资料】

读《增长的极限》一书有感【精选资料】

读《增长的极限》一书有感《增长的极限》是罗马俱乐部推出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该书出版后,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先后被译成34种文字出版,总发行量600万册,并被列为联合国第31届大会的文件,世界各国有1千多所大学和学院将其作为教材,该书还获得联邦德国和平奖金,被誉为“70年代的爆炸性杰作”。

一、《增长的极限》的背景罗马俱乐部该书是罗马俱乐部于1972年提出的第一份研究报告。

罗马俱乐部成立于1968年4月,来自10个国家的约 30人聚集在罗马猞猁学院,在企业家佩切依博士的资助下,讨论现在和未来人类的困境这个问题。

罗马俱乐部是关于未来学研究的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也是一个研讨全球问题的全球智囊组织。

其主要创始人是意大利的著名实业家、学者A.佩切伊和英国科学家A.金。

罗马俱乐部主要从事下列3种活动:①举办学术会议。

每年举行一次全体会议,并经常不定期地举办专题国际学术讨论会或与其他学术团体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②制订并实施“人类困境”研究计划,组织其成员进行系统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

③出版研究报告和有关学术著作。

罗马俱乐部的活动经费,主要来自基金会的赞助和研究课题的拨款。

出版的时间该书出版的时候,是20世纪70年代。

二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都遭到极大破坏,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西方各国才开始渡过了最为艰难的战后重建时期,逐步进入了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所描述的丰裕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残酷地摧毁了人们在漫长的时间里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二战结束时,许多国家几乎在一片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家园,西方各国都把建设的重点转移到发展经济上来。

战后严重的物资匮乏和消费群体的增大以及迅速恢复起来的经济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现代设计成为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重要手段。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经历了短暂的复苏期后,得到迅猛的发展。

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也带来了社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发达的工业国家普遍的走向中产阶级化的道路。

《增长的极限》读后感

《增长的极限》读后感

《增长的极限》读后感《增长的极限》读后感——可持续发展乃正道以前对于书中的观念和论点,认为不过是平凡的真理。

因为当我们谈论起诸如“2012年世界面临末日”、“人类即将灭亡”这一类的话题时,总觉得那是非常荒诞可笑,遥不可及的未来。

但是读了此书之后,突然发觉到世界真的是有末日的,并且这个末日竟然离我们并不遥远。

突然发现经济增长也并非完全是件好事,不仅不能永远持续下去,并且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后果,甚至可以说,增长并非如同人们所期待的那样把人间变成天堂,相反的却可能带入地狱。

现在看来,这些想法是从一种盲目的乐观一下子走到了极端的悲观,并且这些想法本身也充满了对本书的误解。

常常也能听到大家对此书的争论,反对者的观点正如那些主流观点一样,有人认为“零增长”的观点荒诞不经,将导致把发展中国家锁定在贫困里,也有人认为技术的发展能解决一切问题,对所谓的“极限”根本就不需要担心。

在书中首次明确的提出了地球的极限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极限的观点,即增长的极限来自于地球的有限性。

全球系统中属于无限制的系统人口、经济是按照指数方式发展的;而属于有限制的系统人口、经济所依赖的粮食、资源和环境却是按照算术方式发展的。

这样,人口爆炸、经济失控,必然会引发和加剧粮食短缺、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反作用于人口和经济的发展。

因此他们对人类社会不断追求增长的发展模式提出了质疑和警告。

当时正是世界经济特别市西方社会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而达到这一轮增长的顶峰,也处于“石油危机”的前夜,整个世界特别是西方社会弥漫着强烈的乐观情绪。

《增长的极限》一书的问世犹如当头棒喝,本该把人们从梦中惊醒。

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多的各种批判和质疑,经济学家们更是对此大加鞭挞。

本书中,作者明确指出,人类在许多方面已经超出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之外,已经超越了极限,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即反馈环路使全球性环发问题成为一个复杂的整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毕业论文 对罗马俱乐部第一份报告 增长的极限 的解读
正文
的亚历山大·金赞同佩西的观点 他们于 1969 年 4 月在罗马的林赛学院组织了 一次讨论会 30 多位科学家 社会学家 经济学家和计划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但没有得出任何有意义的结果 会后 不甘心就此罢休的奥雷利奥·佩西和亚历 山大·金等 6 人聚在佩西家里继续开会 并决定成立一个以会议地点命名的俱乐 部 罗马俱乐部就这样诞生了
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王蕾 指导教师签名 孙毅霖 日期 2005 年 1 月 13 日 日期 2005 年 1 月 13 日
基于这种考虑 从一开始 罗马俱乐部就显示出它与众不同的地方 它不 是把一些具体问题而是把世界疑难问题作为自己关注的中心 罗马俱乐部的创 始人奥雷利奥·佩西在 人类的素质 一书中说 有许多处理例如城市的改进 问题或是农业或能源问题的专门组织 虽然以后发生的事情说明他们的很大 一部分研究与成果是多么平庸和肤浅 但是没有一个人类团体参与当代问题的 总体的研究 这种神圣的 全球性的研究不仅需要描绘出问题的各个侧面 而 且要研究它们相互之间与整个体系的相互作用 我们认为 正是这项受到忽视 的任务 我们应该努力去理解 因此 从一开始 世界疑难问题就成为罗马俱 乐部关注的中心 2 这样 罗马俱乐部从一开始就定下它研究的基调 世界疑 难问题 也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社会可能面临的危机
上海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对罗马俱乐部第一份报告《增长的极限》的解读 姓名:王蕾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科学技术哲学 指导教师:孙毅霖
20050113
对罗马俱乐部第一份报告 增长的极限 的解读
摘 要 20 世纪 70 年代 罗马俱乐部发表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报 告 增长的极限 这份报告依据计算机模型模拟的方法 通过对关乎世界未来的五大因素 世界人口 工业化 污染 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的趋势发展的研究 指出人类 如果按照既有的趋势发展下去 这个星球上增长的极限将 会在今后 100 年内发生 这份报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很多 学者和专家争相对其提出批评或者表示赞同 从不同的角 度对 增长的极限 进行自己的解读 本文总结和分析了 各个历史时期对 增长的极限 的各种解读 号召人类在 新的世纪开始之际重新体会罗马俱乐部的远见卓识 审视 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并积极思考人类未来的发展
三 罗马俱乐部的讨论议题 罗马俱乐部的先进之处在于 他们看出人类正处在一个即将到来或者说已 经到来的困境之中 这种困境 在没有确诊之前 是无法为之开出药方的 而 人类体系中一切事物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靠又使这种困境加剧 并且 他们认
3
毕业论文 对罗马俱乐部第一份报告 增长的极限 的解读
正文
为 在这些疑难问题的内部 要精确地找出单个的问题并提出单个的解决方法 非常困难 因为很多问题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1
毕业论文 对罗马俱乐部第一份报告 增长的极限 的解读
正文
第一章 罗马俱乐部 增长的极限 报告的提出
一 罗 马 俱 乐 部 简 介 罗马俱乐部 英文名称 The Club of Rome 因总部位于罗马而得名 作为
举世闻名的国际性未来研究团体 罗马俱乐部自 1968 年成立以来 一直紧紧关 注着世界体系的变化发展 它所发表的报告 时时震撼着整个西方世界 因此 罗马俱乐部有着人类全球问题的研究 超一流思想库 的美誉
二 罗马俱乐部的性质与主要成员 罗马俱乐部的创始人奥雷利奥·佩西在 人类的素质 这本书中对该俱乐部 的性质和原则是这样描述的 罗马俱乐部必须保持小型化 成员不得超过 100 人 以期这将使成员之间能够进行最低限度的交往 但不管怎样这也很不易 做到 它要成为一个非组织 世界上已有许多各种类型的组织它必要时可以 利用 而不需自己成为一个组织 为了不依靠任何资金的提供者 哪怕是稍微 依靠也不行 它必须在最少的预算基础上生存 它必须是真正的跨文化的 吸收所有相关的科学 意识形态和价值系统 而不受它们之中任何一种约束 它应该是非政治性的 我将解释它的含义 它必须是真正非正式的 而且设法 促进成员间最自由地交换意见 最后 它必须准备在其时机过去之后消亡 没有比衰老无用的想法或机构继续存在下去更糟糕的了 1 按照创始人奥雷利奥·佩西的说法 罗马俱乐部的主要目标有两个 一是 提 倡和广泛宣传对人类困境有更牢固的更深入的理解 二是 在现有全部知识的 基础上推动采取能扭转当前局势的新的态度 政策和制度 由于受到罗马俱乐 部的神圣使命的召唤 在短短的几年内 俱乐部就达到了发起人限定的成员数 目 100 多名来自科学界 经济界和计划领域的专家成为罗马俱乐部的正式成 员 在以后的日子里 这些成员和一些参加罗马俱乐部活动的人士以项目小组 的名义向俱乐部提交了一系列的报告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增长的极限 人 类处于转折点 重建国际秩序 学习无极限 微电子学和社会 它们在 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毕业论文 对罗马俱乐部第一份报告 增长的极限 的解读
正文
绪论
20 世纪 70 年代 一份名为 增长的极限 的报告的出现震惊了整个世界 这份由国际性未来研究团体罗马俱乐部提出的报告 依据计算机模型模拟的方 法 通过对关乎世界未来的五大因素 世界人口 工业化 污染 粮食生产 和资源消耗的趋势发展的研究 得出震撼整个世界的结论 人类如果不改变 现今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而是按照既有的趋势继续下去 这个星球上增长 的极限将会在今后 100 年内发生 这份报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很多学者和 专家争相对其提出批评或者表示赞同 从不同的角度对 增长的极限 进行 自己的解读 如今 距离 增长的极限 报告的发表已经 30 多年的时间 人 类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社会发展的很多方面不幸被 增长的极限 的预言 所言中 从而证明了该报告的先见之明 因此 当人类社会刚刚跨入一个新的 世纪 在传统的发展模式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之间摸索 徘徊的时候 我们非 常有必要重新回顾一下罗马俱乐部当年的这份报告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它 作出一些解读 从而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罗马俱乐部 增长的极限 可持续发展
THE INTERPRETATION FOR THE FIRST REPORT OF THE CLUB OF ROME LIMITATION OF GROWTH
ABSTRACT
In 1970s, The club of Rome published their report — — the limitation of growth ,which shocked the world greatly. Based on computer simulation this report do a research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five important complication including world population, industrialization, pollution, grain production and resource expenditure and their conclusion is that if humankind always develop like this ,the limitation of growth will arrive in the next 100 years. This report became so famous that many scholars and experts had given a lot of their own interpretation through the different angles.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the interpretations on the Limitation of Growth in different periods, advocate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esight of the club of Rome, scanned the relationship of t human and nature and had a deeply thinking of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humankind.
一 罗马俱乐部产生的背景 众所周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 20 多年 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发展的繁 荣时期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 资本主义进入繁荣期的顶点 最主要的标志就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一方面 人类自身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人类凭借自身的力量为人类 活动开辟了更广阔的范围和领域 为人类迈向新的更高的文明创造了可能性 而另一方面 科学技术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是包治百病的祖传秘方 于是一 些深层次的问题开始出现 但没有引起人类的重视 在此前的 1962 年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发表了著名的 寂静的 春天 一书 指出由于人类不加限制地使用农药 原本鸟语花香的春天已经悄 然变得寂静无声 这本书第一次给人类的无限制增长敲响了警钟 果然 进入 七十年代以后 能源危机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以及人口激增的问题接踵而至 西方经济陷入严重困境 以往潜藏在繁荣背后的一系列危机正逐渐明朗化 面 对这些问题 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对未来表示担忧 意大利的工业家奥雷利奥·佩 西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佩西认为 由于工业 科学和技术造成的物质革命 使当代人类获得了超 过祖先的力量 出现了人类帝国的时代 但是人类未认识到他们的历史使命 出现了盲目发展 使世界出现了各种混乱 人口爆炸 生态失衡 环境污染 扩军备战 暴力与战争等 人类陷入了空前的困境 面临着自我毁灭的危险 他认为摆脱困境的唯一途径是进行人类革命 提高人类的素质 从而使人类在 危机到来之前能够做点应当做的工作 而不是坐以待毙 1967 年 奥雷利奥·佩西遇到了知音 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担任科学主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