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经济人士加入民主党派分析
关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作者:孙秀华来源:《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D6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4)02—040—05[内容提要]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工作关乎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关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存续和发展。
着重分析各民主党派在组织发展中存在的发展对象趋同、组织发展原则完善滞后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关键词]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建议一、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的原则、分工及相关规定(一)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目前,指导各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文件分别是1996年6月《关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若干问题座谈会纪要》、1999年5月《各民主党派中央关于加强自身建设若干问题座谈会纪要》、2004年10月《关于进一步做好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座谈会纪要》。
2004年《纪要》在前两个《纪要》的基础上,明确规定了民主党派发展应着重把握的原则:一是坚持“三个为主”。
“以协商确定的范围和对象为主,以大中城市为主,以有代表性的人士为主”,符合各民主党派的历史特点,符合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特点和现实要求,必须长期坚持。
二是注重质量。
注重质量是组织发展的核心问题。
民主党派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成员的政治素质和代表性。
在组织发展中注重质量,是民主党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参政党自身素质和参政能力的迫切需要。
要坚持发展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承认民主党派章程、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的代表性人士。
只追求数量,不注重质量,不符合组织发展方针的要求。
三是保持特色。
各民主党派在发展中形成的特色,是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依据。
坚持各自特色,有利于民主党派发挥各自优势,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
四是组织发展与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民主党派顺利实现新老交替的基础性工作。
组织发展应与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紧密结合,注意吸收政治素质好、层次高、代表性强、有发展潜力的无党派知识分子,并把他们及时充实到后备干部队伍中。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问题与对策研究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问题与对策研究作者:姜琳韩影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10期摘要: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行为在不断增强。
当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主要存在社会环境有待改善、平台载体还不完善、参与渠道不够畅通、参与能力不足等问题,应该从优化政治参与环境、完善平台载体建设、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加强价值引领、发展非公企业党建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价值引领;非公企业党建中图分类号:D9 ; ; 文献标识码:A ; ; ;doi:10.19311/ki.1672-3198.2020.10.068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是我国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经济实力不断壮大,政治素质从总体上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其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行为也在不断增强。
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无论是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还是对于确保政治稳定并促进社会稳定,无疑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概念界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一个集合概念,主要指“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股份制公司中的自然人股东等群体中的代表性人物,在统一战线实际工作中,主要指私营企业主中的代表性人物”。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作为新的社会阶层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这一阶层的发展壮大,他们的关注点已经从单纯的重视经济发展转变为通过政治参与带动经济发展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以及社会地位。
所谓政治参与是指“公民通过合法的途径,对国家的政治构成、政治运作和政治决策进行利益表达和施加影响的行为及过程”。
它是公民表达政治诉求、参政议政,保障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重要方式。
有序政治参与是公民在自觉维护现有政治体制基础上,“为促进国家与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为提高政府治理公共事务的本领而进行的各种有序合法的活动”。
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新情况与新问题研究
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新情况与新问题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新的阶层逐步登上历史舞台。
统战工作要能够适应新形势,就要对新的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
民主党派工作做为统战工作的一部分就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才能适应历史发展的新形势。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要求加入民主党派的问题是大家谈的最多的,吸收不吸收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是大家议论的重点。
我认为吸收非公经济人士加入民主党派是势在必行。
但需要出台一套政策,规范这方面的工作。
非公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部分,正在逐步崛起,非公经济的代表人士也正在形成一个新的阶层。
新的阶层的出现必然会谋求本阶层自身的利益,特别是一些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在经济上取得了一定实力之后,自然要向政治方面发展,其中一部分人要求加入民主党派,这是一种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把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归入统战工作的一个层面,这是非常正确的。
但对统战工作来说,对新情况、新问题采取回避是不行的。
对他们视而不见、放任自流,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给他们提供一种能代表自己利益的参政议政形式,是我们统战的一个新内容。
我想,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有他们自身的特征和情况。
只有对他们进行分析、了解,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才会有利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稳定我国的政治局面。
我想引导其中一部分符合民主党派条件人加入民主党派也许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对此社会上的看法似乎有些不同,对是否接纳他们,如何做他们的工作也有所顾及。
但我想如果从有利统战工作的开展,有利民主党派的发展的角度考虑,允许一部分非公经济人士加入民主党派,也许是为统战工作创造出一条新路。
下面我想从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和民主党派自身两个方面,四个角度分析一下,探讨一下引导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加入民主党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非公经济人士并不是一个统一的阶层。
非公经济人士虽然是一个新产生的阶层,但并不是一个统一的阶层。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1、非公经济人士一般是由三部分人组成。
关于社会新阶层人士加入民主党派的调研报告
关于社会新阶层人士加入党派组织、履行党派职能情况的调研报告中共绍兴市委统战部课题组随着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社会新阶层人士日趋增多,目前,社会新阶层人士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85%,占职业人口总数的20%左右。
社会新阶层人士是在我国社会转型、经济转轨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的,他们具有年富力强、学历层次高、收入水平高、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共同特征。
社会新阶层人士经历了从特殊群体到普通群体、从少数群体到重要群体的演变过程,在当前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下,社会新阶层除了追求财富上的目标以外,还迫切希望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畅通政治诉求和利益表达的渠道。
在政治参与渠道和政党组织选择趋于多元化的情况下,一些社会新阶层人士将加入民主党派作为自身体现社会价值、实现政治抱负的重要途径,民主党派各级组织也把发展社会新阶层人士作为组织发展的新任务而予以特别关注。
当下,在如何看待社会新阶层人士加入民主党派问题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多数同志认为吸纳社会新阶层人士加入民主党派有利于民主党派改善成员结构、扩大社会基础、增强履职水平,但也有少数人认为民主党派应该保持组织上的纯洁性,严守组织发展的界别分工,不宜在社会新阶层中发展成员,即使发展也要严格控制规模。
然而,在这种争论持续进行的同时,社会新阶层人士在各民主党派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我们认为,如何看待社会新阶层人士加入民主党派,一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是要顺应规律,符合潮流,三是要从实践中寻找答案。
为了谋求在对待社会新阶层人士加入民主党派问题上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更好地引导社会新阶层人士的有序政治参与,2009年,我们中共绍兴市委统战部专门成立课题组,在民主党派各级组织及其社会新阶层成员中开展调研,调研手段主要有三个,一是由各党派市委会提供基本情况,二是在社会新阶层党派成员中开展问卷调查,三是对社会新阶层人士进行个别访谈。
通过调研,我们得出以下三个基本结论。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法律分析
阶层 法 律 知识 的缺 乏 所 引起 的 法 律后 果 , 能 会 可
更严 重 。非公 有 制经 济 人 士依 赖 官员权 威 的 活动 模 式 与信 任法 律权 威 所 要求 的现代 法律 表 达方 式 迥然 不 同 。法 律 的核 心 内容 是 权利 和义 务 。以往 的法 制 环 境 中 , 公 有 制经 济 的义 务是 主要 方 面 , 非 缺 乏权 利 和义 务 的对 等 , 非 公 有 制 经 济 人 士 来 对 说 , 有 权 利 的知 识 和观 念 , 大 于法是 非公 有 制 少 权 经 济人 士 的 规 则 。他 们 需 要 关 系 、 钱 和 官 员权 金 力, 不需 要 法 律 ; 尚无 讼 有 德 , 视 甚 至 排斥 法 崇 无
一
、
济人士的法律意识是其关于法律 的观念 、 识和 认 心 理 的 总 和 , 现 了对 法 律 功 能 的认 知 与 评 价 。 体 在 政治参 与上 , 当一 部 分 非 公 有 制 经 济人 士 的 相 法律意识没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立法步伐 的加 快 有大 幅度 的提高 。表 现在 非公 有制 经 济人 士对 自 身政治权利义务的模糊 、 自身主体意识 的淡漠 、 法律知识的缺乏和对官员权力的崇拜等 。具体到 法律事件 , 有的浑然不知 , 表现为法盲形态 ; 的 有 屈从 官 员 , 现 为法 愚 形 态 ; 的公 然 抗 法 , 现 表 有 表 为法 氓状 态 。法律 意 识 是 法 律 行 为 的指 导 因 素 , 是 法 治力 量 的基 本 来 源 。这 种 意 识 的淡 漠 , 直 将 接影 响非公 有制 人 士政治 参 与 的起 点 和进 程 。 二 是政 治参 与 的法律 规范 缺 乏 。法律 规范 就 是法治力量 的源泉。在法治化过 程 中, 掌握法律 规范 的程度 , 既影 响法 律 的遵 守 也 影 响 法律 的 维 护, 更会 影 响 自身 的 法 律 实 现 。我 国法 律对 非 公 有 制经 济 的认 识 , 历 了一 个 由禁 止 、 经 限制 到 “ 重 要 组成部 分 ” 的历 史 进 程 。人们 对 非公 有 制 经 济 和非公有 制经 济人 士 阶层 还 有这 样那 样 的不 正确 认识 。这 是不 容 回避 的现实 问题 。法 律 知识 的 缺 乏是一个普遍现象 。这种现象虽然不仅仅存在于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 , 但是 , 非公有制经济人 士
民主党派组织发展问题研究
I民主党派组织发展问题研究民进麦积区委员会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工作,既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长期存在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做好组织发展工作,是民主党派发挥参政党作用的需要,也是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十三、十四日,中央统战部举行座谈会,根据座谈会纪要,确定民主党派以“三为主”为组织发展原则:以协商确定的重点分工为主,以大中城市为主,以有一定代表性的人士为主,注重政治素质,发展与巩固相结合,有计划地稳步发展。
近年来,民主党派在组织发展过程中,比较注重吸纳界别外的代表人士,党派成员来源多样化,界别特征逐渐淡化,各党派成员构成趋同化,是新时期民主党派组织发展中的一个新特点。
以民进麦积区委会为例,现有会员74人,其中女28人,教育界占71.6%,文化艺术界占6.8%,科技界占2.7%,医药界占5.4%,经济界占8.1%,其他占5.4%。
中级职称25人占33.8%,高级职称8人占10.8%。
大专以上学历占87.8%,其中硕士1名,市人大代表2人,市政协委员3人,区政协委员5人。
对于吸纳界别外优秀人士加入组织,各民主党派都相当重视,特别对那些科技界的知名人士、非公企业的代表、在政府担任一定职务的无党派干部,各民主党派都想争取他们加入到自己的组织中来。
一、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能够继续坚持贯彻1996年《关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若干问题座谈会纪要》和2004年《关于进一步做好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座谈会纪要》的精神,坚持“三个为主”,以有代表性人士为主的方针。
在实际的工作中,能正确处理好质量与数量、发展与巩固、重点与非重点,发展骨干成员与发展一般成员的关系,特别是能把发展重点放在骨干成员、发展高素质的后备干部上来,使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出现了“稳定、团结、活跃”的局面,主要表现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发展工作中,能够从本单位和本党派实际情况出发,注重质量,不片面追求速度。
浅析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动机及建议
浅析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动机及建议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目前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诉求不断增加。
其政治参与动机也较为复杂,既有出于对自身、本阶层的利益考虑,又有对公益性、全社会的利益考虑,还有出于经济或政治目的的。
国家应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应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适度拓宽现有的政治参与渠道,并逐步实现政治参与的法治化。
关键词:私营企业主;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改革开放催生了一个新的独特群体——私营企业主阶层。
1988年6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中规定:私营企业主阶层是指拥有一定数量的私人资本或固定资产,并进行投资以获取利润的人。
2001年7月,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
”“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在“七一”讲话的框架下,私营企业主阶层茁壮成长,成为中国政治上的进步力量、经济上的建设主力。
一、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重要意义(一)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目前私营企业主阶层社会地位不断提升,政治意识提高,民主政治需求强化,政治参与行为日益活跃,但民主政治的发展与他们的政治期望尚有差距。
一方面是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路径和政治安排机制尚待完善;另一方面由于政治价值观的多元化,有些私营企业主的政治诉求和政治行为超出了现有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架构。
但是,政治参与有助于增强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组织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
他们从原有的社会角色转为新的社会角色,也得到了社会的重新承认和接纳。
政府政策不仅要在经济上鼓励他们健康发展,而且在政治上也要引导他们参政议政,这可以赋予他们一种对国家和对社会的归属感、安全感和责任感。
[2](二)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问题的对策探讨
243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问题的对策探讨作者简介:吕娉婷,中共辽阳市委党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政治学。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问题的对策探讨吕娉婷(中共辽阳市委党校 辽宁 辽阳 111000)摘要: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发展。
”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问题不仅关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乎亲清型政商关系的构建。
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更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政治参与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0-0243-02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发展。
”可见,党中央不仅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高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关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发展。
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关注点也从单纯的经济利益考虑逐步转向了通过政治诉求带动经济利益实现,所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问题不仅关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乎亲清型政商关系的构建。
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更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力量的不断成熟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主观上,虽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期望度很高,但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政治生活功利化、非法化情况时有发生;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关注度层次化、关注内容表层化,导致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关注度偏低;由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主动学习的意愿不强、缺少适应新时代政治参与的新技能等,导致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技能度偏低,等等。
XXXX年某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可编辑
XXXX年某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可编辑)XX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调查报告工作情况调查报告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各级工商联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为了进一步掌握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状况,市工商联最近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对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深入研究。
调查报告如下:一、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状况分析(一)基本特征目前,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员总数超过1万人,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城市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态度、主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健康的、进步。
他们关心自己和自己经营的企业的发展。
他们普遍具有开放的视野和心态,对未来充满信心,越来越意识到政治参与和社会责任。
这些基本符合党的要求和社会进步的方向。
通过访谈和调查,我们了解到,当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个人财富的积累和思想素质的成熟提高,与当前非价值观道德取向、公有制经济代表在民营企业发展初期的思想倾向、.相比,发生了新的、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有坚定的爱党和爱国主义信念。
目前绝大多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自己的政治社会地位和企业发展环境比较满意。
他们更爱共产党,更爱社会主义祖国。
他们对党的政策更加满意。
他们显然对国家和企业的发展更有信心。
他们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思想观念呈现多样化趋势。
他们大多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善于管理,有很强的开拓精神,但也有一种小农意识,满足于现状、不想进步。
他们不仅能正确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且有扩大社会阴暗面的偏见。
在生产和管理中,既有合法的管理、诚实的劳动者,也有奸商。
第三是强烈的独立性。
与传统的社会阶层相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平等意识显得很强,尤其是其中的代表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较强的个人能力、广泛的社会交往领域、积极的思想、理性的思维和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观点和主张。
私营企业主加入民主党派的动因及影响
2006年12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D∞..2006瓜NAI.OF咖傀N11b虬矾S咖删OF SoCIAL玛M NO.6(GeI.144) 第6期(总第144期)JOI私营企业主加入民主党派的动因及影响王哲(安徽省社会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051)摘要:在2001年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之后,加入民主党派的私营企业主不仅在数量上增加,而且在质量上有所提高。
私营企业主积极加入民主党派,有这么几方面的动因:有利于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有助于自己政治资本的增加:有各党派都在积极争取私营企业主因素的影响。
私营企业主加入民主党派已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产生影响。
关键词:私营企业主;民主党派;影响中圈分类号:F121.23;D66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0519(2006)06—0071—03对私营企业主加人民主党派,有一些同志曾“表现出很严迅速提高。
但是,除了极少数私营企业的代表性人物之外,私重的担忧。
”他们认为私营企业主“期望进入基层政权,期望加营企业主的政治资源相对贫乏,大多数私营企业主没有向政入各民主党派,这本身就是一个十分严重的动向。
”实际上,府机构平等地表达自己的公正观念的机会,社会地位具有显私营企业主不只是期望,他们加入民主党派已经有多年的历著的不一致性。
私营企业主加人民主党派便是这种经济上史了。
为了对私营企业主加入民主党派这一现象有较深入的去,政治仍然滞后所产生的不一致的产物。
了解,本文拟对他们加入党派的原因和动机作一点分析。
(二)私营企业主阶层意识的觉醒中国的私营企业主历经磨难,在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一、私营企业主加入民主党派的背景前主动涉足政坛、加人民主党派,那只是少部分私营企业主的(一)私营企业主经济实力的趋强一种“期望”。
第一批私营企业主本人或上一辈经历过“文化中国私营企业主的来源。
一是乡村能人和城市里社会边大革命”,受“有产等于罪过”思想的压迫,因而,他们对政治一缘人自我积累资金,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创立了私营企业。
新时代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和政治引导
新时代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和政治引导新时代,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和政治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他们的政治参与和政治引导对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可以促进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在决策制定和政策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
他们参与政治决策可以提供更多的建议和意见,为决策者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从而推动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增强决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社会经济的参与者,在公平正义问题上有着独特的视角和感受。
他们能够从经济实践的角度出发,为政府提供有关纠正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建议和意见,推动社会公平的实现。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可以将他们的利益诉求与社会公共利益相结合,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良性循环。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可以促进社会团结和和谐。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来自不同的行业和背景,代表着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和观点。
政治参与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使他们能够通过协商和对话解决问题,增加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社会的团结和和谐。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可以加强他们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的纽带,促进各方的合作和共赢。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引导可以提高他们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素质。
政治引导可以向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传递正确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觉悟。
政治引导可以加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合法权益意识,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素质。
政治引导可以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更加主动地了解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增强遵守法律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
对重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现状分析及思考
的 发 展 结 合 起 来 , 全 市 经 济 发 展 、 会 进 步 和 政 人 , 加 各 种 协 会 5 8 8人 , 加 光 彩 事 业 促 进 会 为 社 参 73 参
治 文明做 出了贡献 。
一
6 4 人 , 中 担 任 会 长 8人 、 会 长 6 人 、 委 3 其 副 3 常 l4 人 ; 加 慈 善 会 1 2 l 参 3 7人 , 中 担 任 副 会 长 1 9 其 5
体 , 其 他 社 会 团体 并 在 其 中 开 展 活 动 , 在 政 治 聘 廉 政 监 督 员 3 或 或 2人 、 业 监 督 员 1 2人 、 风 评 行 5 行 机 构 中 担 任 相 应 职 务 ,直 接 参 加 政 治 讨 论 和 政 治 议 员 2 8人 、 特 约 检 察 员 l l 6人 、 人 民 陪 审 员 1 8 活动等 。 据 初步 调查 统计 , 至 20 年底 。 庆 非公 截 08 重
过 一 定 方 式 或 途 径 , 反 映 本 利 益 团 体 诉 求 、 本 1 1 6人 、 联 8 以 为 22 妇 2人 、 协 6 5 人 、 联 9 人 、 科 1 台 4 侨 利 益 团 体 争 取 良好 的 发 展 软 硬 环 境 为 主 . 并 就 事 联 2 7人 。 在 这 些 团 体 中 任 主 席 的 1 1 6人 , 副 主 任
8人 , ( ) 协 委 员 6 4人 。在 2 0 区 县 政 1 08 非 公 有 制 经 济 及 其 代 表 人 士 。在 党 的 改 革 开 政 协 委 员 8 放 政 策 指 引 下 , 国 家 法 律 法 规 保 护 下 , 步 发 展 年 例 会 期 间共 向各 级 政 协 提 交 政 协 提 案 1 2 在 逐 0 6件 、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问题的对策探讨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问题的对策探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政治参与方面面临一些特殊的问题和困境。
这些问题包括获得政治资源的限制、政治参与的风险和挑战,以及政治参与机制的改进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对策。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能力来增加政治资源的获取。
他们可以参加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自己对政治的了解和认识。
他们还可以加入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政治组织或社会团体,通过参与组织活动来扩大自己的政治人脉和资源。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政治联盟和利益集团来增加政治影响力。
他们可以与其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合作,共同推动自身利益和诉求的实现。
他们还可以通过与其他社会阶层和群体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广泛的政治联盟,以增加自身的政治影响力。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可以通过参与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来发挥自己的作用。
他们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和途径,向政府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参与政策的讨论和制定。
他们还可以通过加入相关的政府咨询机构或专家组,参与政策的评估和监督工作,推动政府的决策更加合理和科学。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还可以通过改进政治参与机制来解决问题。
政府可以建立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政治参与机制,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
政府还可以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权益的保障和维护,增加其政治参与的安全和可行性。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面临一些政治参与方面的问题和困境,但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能力、建立政治联盟和利益集团、参与政策制定和决策、改进政治参与机制等一系列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政府可以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时给予支持和帮助,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问题的对策探讨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问题的对策探讨作者:丁名磊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1期【摘要】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保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问题是关乎重大的,不仅关乎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未来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还关乎亲清型政商关系的成功构建与否,从宏观上来说影响了我国的长远经济社会发展,也影响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可以推动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还可以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所以要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关有力的措施解决,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程度和实效性。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纪人士;政治参与问题;对策探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发展。
”由此可见,党中央非常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高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识,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关注点也从单纯的经济利益转化升级到了由政治诉求带动经济利益实现,所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问题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需要我们加强重视程度,将非公有制经济从经济的补充升级为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占的份额越来越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但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政治的体制还敢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发展之路要走,要加快非公有制人士正政治参与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实效性。
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胡适先生说过,“宪政的学习方法就是实行宪政;民治的训练方法就是实行民治”。
所以为了保证国家政治秩序的协调统一,需要以法律尤其宪法作为最后的依归,即必须实行法治。
法治和宪政又是可分的,其逻辑意义为,法治是宪政的保证,宪政是法治的目的。
对重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现状分析及思考
2009年第4期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非公有制经济及其代表人士,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在国家法律法规保护下,逐步发展壮大。
截至2007年底,重庆市非公有制经济总量达2273.29亿元,为1978年的5000多倍。
至2008年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活动单位预计将达到76万多户,实现增加值2700多亿元,占全市GDP 比重约57%,吸纳就业人员达650多万人以上,为1978年的1200多倍。
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催生了一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快速健康成长。
他们在从事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和政治生活,把个人、企业的发展与全市的发展结合起来,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政治文明做出了贡献。
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政治事务人多面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政治事务,是以新社会阶层人士为身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范围内,通过一定方式或途径,以反映本利益团体诉求、为本利益团体争取良好的发展软硬环境为主,并就事关全国或本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相关事宜,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提供决策参考。
主要方式有参会、投票、听政,加入中共组织,当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或其他社会团体并在其中开展活动,或在政治机构中担任相应职务,直接参加政治讨论和政治活动等。
据初步调查统计,截至2008年底,重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中共党员约10766人,其中担任各级党代表326人,在各级地方党委、支部中担任职务的8人;从工商联界别担任各级人大代表共267人,其中全国人大代表6人、市人大代表69人,区(县)人大代表192人;从工商联界别担任各级政协委员共706人,其中全国政协委员4人,市政协委员88人,区(县)政协委员614人。
在2008年例会期间共向各级政协提交政协提案1026件、社情民意813件;参加各民主党派共800人,其中民革127人、民盟52人、民建518人、民进2人、农工37人、致公37人、九三12人、台盟1人,在党派中担任副主委共1人、常委共5人、委员共22人;加入各级工商联的共52484人,其中担任市工商联主席1人,副主席30人,常委157人,执委281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时俱进统筹兼顾稳妥推进民主党派发展非公经济人士工作民盟廊坊市委王晓峰一、非公经济人士的阶层分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非公经济人士为主体的新社会阶层异军突起,改变了由国家干部、工农兵、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社会结构。
社会新阶层人士是在我国社会转型、经济转轨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的,他们具有年富力强、收入水平高、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共同特征。
而非公经济人士又是新社会阶层的代表群体,其影响力也随着非公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壮大。
同时,非公经济人士也不是一个统一的社会阶层。
按分工划分可以分为:1资方、2职业经理人或者高级管理人员、3非公企业的一般员工;后两类是以自己的劳动创造收入的群体,其政治地位理应与公有制企业的员工一致。
其中的资方,按照发展程度又可分为:1脱离劳动大企业家、2参与经营管理的大中小企业家、3个体劳动者。
其后两类因参与劳动,无可争议的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即使是资方中脱离劳动的大企业家,只要其合法经营、依法纳税,也应该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团结对象。
二、非公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状况(一)政治参与的影响力。
根据全国工商联最新公布的2011-2012年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民营企业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纳税额占国家税收总额的一半左右,非公经济的发展虽然还有诸多的困难,但是其经济基础已经初具规模,其潜在的政治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
(二)政治参与的内容和意义。
首先,从总体上看,非公经济人士都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受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他们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深深知道他们是受党和政府改革开放政策发展起来的,即使部分人受到腐朽封建思想和西方自由主义、拜金主义思想影响,也是可控制、可教育的,不影响主流。
基于此,他们大多有比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愿意通过正当有序的参政议政活动,谏真言、献良策,推动社会和谐进步。
其次,当前非公经济的发展也还面临相当多的困难和挑战,例如融资难、税费负担重、创新能力弱、企业管理水平低等。
非公经济人士可以通过政治参与的方式提出各种各样合理的利益诉求。
有序的政治参与一是能够进一步拓宽他们的利益表达渠道,把他们的利益诉求有效地纳入到体制中来;二是有效遏制各种非正式交往平台的滋生,减轻非常态政治参与对社会秩序的危害;三是有利于加强对他们的教育指导,把他们的影响力引导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
(三)政治参与机会的需求与供给不平衡。
非公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参差不齐,但是其现有的和潜在的需求总量十分可观。
与总需求相比,目前,政治参与机会的总供给远远无法满足总需求。
目前非公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之一是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员的成分要求是明确的、不可模糊动摇的!非公经济人士相当一部分优秀人士不具备入党的基本条件。
渠道之二是加入工商联,通过工商联表达自己合理的利益需求,工商联是工商业组织,政治参与的功能较弱。
参与渠道之三是各级人大和政协,但是参与资格要求高,参与数量少。
最后就是加入民主党派,受目前的政策的影响,非公经济人士加入民主党派还是困难重重。
前三条途径受先天性因素的制约,提供政治参与的机会已经饱和。
只有加入民主党派这一条途径还可以继续挖掘潜力。
三、民主党派吸收非公经济人士的相关政策和面临的困境1996年,各民主党派中央共同协商研究形成了《关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若干问题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1996年《纪要》),对各民主党派的工作范围和重点分工进一步加以明确,并同时规定,各民主党派在坚持重点分工的前提下,可适当发展一些其他方面有代表性的中高级知识分子,这部分人士一般掌握在发展成员总数的30%以内。
对于社会新阶层加入民主党派的重点分工,1996年《纪要》和2004年《纪要》都有规定。
1996年《纪要》指出,对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热心公益、在同行业中有较大影响并已作一定政治安排的业主(不包括“三胞”投资者),民建可适当发展;在有中共组织的私营企业、“合资”企业中从事经济管理和技术工作的中、高级知识分子,其中政治素质好、有一定代表性的,各民主党派可个别发展。
2004年《纪要》指出,对私营企业主,民建可适当发展其中符合条件的代表性人士,其他民主党派可个别发展与本党派重点分工范围相关的代表性人士。
对于其他社会新阶层人士,各民主党派可少量发展其中符合条件的、与本党派重点分工范围相关的代表性人士。
这些规定为各民主党派吸收非公经济人士提供了政策依据。
然而,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吸收非公经济人士加入民主党派,还是一项敏感性较强、争议度较高的工作。
具体而言,存在着以下几个困惑:一是非公经济人士人数快速增加、参与愿望逐步增强对“少量发展”的规定提出了挑战。
民主党派对非公经济人士的基本要求相当严格。
2004年《纪要》指出,要“从严掌握”、“少量发展”。
而当前,非公经济人士数量、影响力已经大于民主党派传统发展对象的数量,并且继续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二是大力发展非公经济人士对民主党派坚持重点分工和“保持特色”提出挑战。
1996年《纪要》和各民主党派章程都对自己组织发展的重点有了明确的规定。
除民建之外,其他民主党派都未把非公经济人士列入重点发展的范畴。
(三)非公经济代表性人士相对不足对“择优发展”的规定提出了挑战。
2004年《纪要》要求,民主党派发展非公经济人士,要“择优、少量发展其中政治素质好、层次高的代表性人士”。
非公经济人士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较大社会贡献、较强参政议政能力、在所联系阶层中有较大影响的代表性人士还相对不足。
四、民主党派该如何发展非公经济人士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民主党派大力吸收非公经济人士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选择。
它有利于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的全面进步,进而有助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推进。
但另一方面,它又可能会弱化民主党派的特色,冲击民主党派形象,影响其发挥积极作用,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不利的影响。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笔者探讨了以下几种策略:(一)从高、从严控制质量,放宽数量和界别限制放宽和放松数量和界别的限制是为了充分满足非公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需求,为了扩大统一战线范围、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了全面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向前发展的正确选择,它要求民主党派在吸纳新的成员时,界别和数量只做原则性的要求,只设置一个难以触碰的底线即可。
而从高、从严控制质量是为了保持民主党派纯洁性、更好地发挥民主党派作用,二者必须兼顾不可偏废。
但是质量控制难度更大、责任更重!吸收非公经济人士加入民主党派组织,必须考察内容包括:高度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参政议政热情和政治素质高;对所加入党派的章程、发展历史、奋斗目标有充分的掌握和高度的认同;热心于公益事业,具有积极良好的社会形象;对于私营企业主和高级管理人员,还要有良好的经营业绩、诚信的市场行为、和谐的劳资关系。
以上标准缺一不可,某一项达不到要求就应该一票否决。
(二)关心爱护培养,促进非公经济党派成员的健康成长非公经济人士加入民主党派,这是他们政治上要求进步的反映,也体现了他们对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一种追求。
由于非公经济人士所处的工作环境压力更大,面临的舆论评价也错综复杂,因此,他们更需要得到组织的关心和爱护。
一是要从思想感情上更加贴近他们,敢于、善于和他们交朋友。
二是要转变作风,经常深入下去,和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和疾苦,为他们排忧解难,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牵线搭桥,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是加强学习培训,帮助他们提高素质。
学习的内容包括党派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党派章程、党派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如何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等等,形式可以活泼多样,采取专题讲座、报告会、座谈会等。
四是在政治上关心培养,努力在现有的政治框架内为他们提供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渠道和途径,不断扩大他们有序的政治参与,特别是要做好物色、培养骨干的工作,按照政策规定做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推荐提名工作,作好政治安排。
五是帮助树立企业精神,不断增强社会责任心,积极引导他们树立“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思想认识,不满足现状,继续奋力开拓创新,做大做强自己的企业,同时不忘回报社会。
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可以通过有关会议和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给予宣传、鼓励,树立典型,给予表彰。
六是对有缺点、错误的同志,要按照“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从团结的愿望出发,进行批评教育,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使之认识和改正错误,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三)苦练内功,加强党派自身建设非公经济人士大量加入民主党派确实会对各民主党自身建设带来冲击,但是也会带去动力和机会,民主党派要在于其成员的博弈中居于主导地位。
民主党派可以努力维护各自成员的合法利益,但是不能简单地成为成员利益的代言人,更不能因成员的社会成分改变民主党派的特色、性质和根本宗旨。
而是应该通过更加扎实有力思想、组织等自身建设,切实发挥新阶层人士的优势,构筑平台,创造机会,鼓励和引导他们投身参政议政的实践,把蕴藏在民间的智慧激发出来,引导他们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向、同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总的说来,新世纪新阶段,以非公经济人士为代表的社会新阶层已不仅仅是社会生活中的新生事物,它已从现实存在上升为理论概念,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力量。
民主党派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与时俱进,积极关注这些新兴的社会阶层,在社会新阶层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积极争取并加以引导,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中的作用,共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