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定义、概念和内容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主要内容

组织行为学主要内容

一、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运用系统分析研究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基本规律及其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提高管理人员分析、解释、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1、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基本规律2、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工作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工作行为-完成组织赋予的工作任务的行为)的基本规律。

3、研究方法是系统分析、研究方法。

现代组织是一种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即组织是一个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完成系统,其中包括目标价值系统、组织结构系统、心理社会系统、技术系统和管理系统等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从而构成一个整合的系统。

电视连续剧《亮剑》。

4、研究的目的是提高管理人员分析、解释、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达到)组织的既定目标。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1、个体:重点运用普通心理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分析、研究、解释组织中个体的行为规律及其后面的心理活动规律,研究对个体工作行为与绩效产生影响的个体因素和影响方式(个性、动机、态度、信仰、价值观等)。

个性—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对人的行为模式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电影《黑砲事件》的故事,电视连续剧《最后诊断》故事。

2、群体: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分析研究工作群体的行为规律及其背后的心理活动规律,研究群体中的成员如何相互影响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群体的工作绩效,研究影响群体工作绩效的群体内外因素及影响方式,以便使群体成员一起紧密合作并产生较高的工作效率和生产率。

阿西实验。

3、组织:运用社会学理论研究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将重点放在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影响组织行为和组织效率的方式和影响度,并研究其他影响因素对组织行为和组织效率的影响方式和影响度。

三、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1、跨学科性(综合性):多学科综合研究2、层次性:个体、群体、组织三个层次3、权变性:随机制宜性,理论体系不断发展4、科学性:特定的研究对象,具有自身独立的研究内容体系,科学的研究方法(定量分析方法特别是统计分析方法,多因素综合分析,实验方法)5、适用性(应用性):理论、方法、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组织行为学概述

组织行为学概述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二、组织行为: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过程表现出来的所有行为。

三、组织行为学及其性质特点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定义的三层含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2、组织行为学的性质特点综合性(多学科交叉性),多层次性,,两重性,,应用性四、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意义1、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2、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

3、有利于提高领导管理水平,改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

4、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合理” 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5、有利于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何为企业管理现代化?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公司制度。

五、对OB有贡献的学科1、心理学:是寻求测量、解释、预测、改变人的行为的学科。

它关心的是研究和理解个体的行为。

个体:学习、激励、人格、知觉、培训、领导有效性2、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系统、个体在其中充当某种角色,也即,社会学研究与同伴相关联的人.群体:群体动力学、工作团队设计、沟通、权力、冲突、正式组织理论、组织变革、组织文化3、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产物,关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

群体:行为改变、态度改变、沟通、群体过程、群体决策4、人类学:研究社会是为了认识人及其活动,它对文化和环境的研究使我们得以了解不同国家或组织内人们的基本价值观态度和民族文化的差异。

群体:比较价值观、比较态度、跨文化分析组织系统:组织文化、组织环境5、政治学:研究政治环境中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其研究课题包括冲突、组织内政治和权力。

组织行为学的核心概念

组织行为学的核心概念

组织行为学的核心概念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内部成员行为的学科,其内容涵盖了组织领导、员工行为、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等方面。

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中,有一些核心概念是任何人都应该了解的,下面就是这些核心概念。

一、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人们在组织内部行为的一门学科,它关注的是如何提高企业或组织内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员工的工作表现和效率。

二、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在组织中共同创造和维护的信仰、价值观和认知模式。

组织文化它反映了一个组织的特征、价值和道德准则,是组织内部员工行为的根基。

统一的组织文化能够为员工提供清晰的指导和合理的期望,有利于员工的认同和归属感。

三、人力资源管理组织需要管理人力资源,以便更好地安排人员和资源的使用。

人力资源管理应该为员工提供合适的薪酬与福利,优秀的工作条件和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以激励员工在工作中取得卓越的表现。

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学紧密相关,它需要维护员工的生活和工作平衡,以便达成组织的短期和长期目标。

四、员工激励员工激励是组织行为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目的是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赋予员工成就感和归属感。

激励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薪酬制度、晋升机会、培训和发展等。

合理的员工激励策略可以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和工作效率,有利于组织的发展。

五、沟通协调沟通是组织内部沟通和协调工作的核心。

清晰和准确的沟通可以激发员工的潜力,增加员工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并避免信息误传和工作不协调。

沟通方式有很多种,包括面对面的会议、邮件、消息等。

组织有效地实现沟通和协调,是提高组织效率和员工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六、团队合作在组织中,团队合作是一种关键的技能。

有效地团队合作可以促进员工的交流和协作,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组织应该倡导团队合作的文化,为团队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以便团队在工作中达到更高的成就和表现。

以上就是组织行为学的核心概念。

这些概念不仅可以帮助组织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员工行为和组织管理,而且还可以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以达到组织目标。

组织行为学习题解答第1章

组织行为学习题解答第1章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思考题1.组织行为学的定义是什么?其研究层次和任务是什么?答:组织行为学指的是通过对组织内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帮助管理者解释、预测、控制和引导组织中人的行为,最终实现组织目标的学科。

组织行为学聚焦于分析三个不同层面的内容——个体、群体和组织。

个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点:其一,揭示不同的个体的心理活动特征及行为规律对工作效率产生的影响,为管理者高效地选人、用人、育人、留人提供理论依据;其二:深入了解组织成员共同的心理现象及变化过程,提高对员工行为的解释、预测、控制和引导能力;其三,掌握个体动机激发的规律,以及个体行为表现出的规律,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达成组织目标。

组织行为学对群体的研究主要包括群体的结构与功能、群体的发展过程、群体的凝聚力、人际关系、群体沟通、群体决策等。

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的主要任务有两点:其一:正确把握群体的心理规律,打造群体内部良好的关系氛围,增强群体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二:处理好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引导非正式群体为正式群体的目标服务。

组织心理与行为的研究任务主要集中在: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管理原则的制定、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的突破,以及组织中沟通的有效建立。

2.管理者的三大技能分别指什么?答:一般而言,管理者的能力可以分为三大类,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是完成组织内具体工作所需要的技能。

一般可通过学习教育和正规培训取得,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一定的专业才干,它们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发展而来。

人际技能指的是个人与人共事、理解他人和激励他人的具体能力。

概念技能指是管理者进行抽象思考的能力。

概念技能较强的管理者能够看到“宏观景象”。

管理者不仅要懂得回答“是什么”(理解表面现象)这样的问题,还要懂得回答“为什么”(了解深层原因)及“怎么办”(寻求并选择解决方案)这样一些与事物发展规律及组织目标实现有关的重大问题。

3.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哪些角色?答:作为管理者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角色定位,亨利·明兹伯格(Henry Mintzberg)经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发现管理者的所有活动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共十种不同但又高度相关的角色。

组织行为学重点

组织行为学重点

第一章重点掌握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一)定义组织行为学,是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以提高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能力,更有效地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二)含义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性。

组织是一个有共同目标和一定边界的社会实体、活动过程及活动系统。

[参考孙彤书279页]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并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知识为手段。

4.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预期的组织目标。

组织行为学的性质、特点和研究意义(一)边缘性、综合性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交叉的的边缘性和综合性的学科。

具体表现为:1.多学科交叉性 2.多层次相交切性(二)两重性组织行为学是一门既具有社会属性性又具有自然属性的学科。

其两重性的原因来自:1.来自多学科性。

2.来自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人’本身的两重性。

3.来自管理的两重性。

(三)实用性研究意义(一)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三)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四)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五)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第二章重点掌握知觉的定义与特性(一)定义知觉是人的感官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综合反映。

(二)特性1.直接性知觉以感官为壁,直接接受客观事件并给予反应,所以直接性是知觉的最基本的特性。

2.整体性当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特征。

3.理解性人们总是用自己的知识经验理解、解释当下的知觉对象,并把它归入一定类别的范畴中,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组织行为学自考重点

组织行为学自考重点

组织行为学自考重点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员工在组织环境中的行为以及组织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自考中,组织行为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考生需要对该学科的核心概念、理论和实践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本文将介绍组织行为学自考的重点内容,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个体在组织中所表现的行为以及组织因素对行为的影响的学科,它关注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激励组织成员,以实现组织目标。

2. 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内部共享的、稳定的、隐性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信念体系。

它对组织的员工行为和组织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3.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和沟通渠道。

不同的组织结构对员工的行为和工作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4. 组织变革:组织变革是指组织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内部调整和改革。

组织变革需要合理的管理和领导,以确保员工能够积极适应变革并提高绩效。

二、员工行为的影响因素1. 个人特征:员工的个人特征包括性格、态度、价值观等,它们对员工行为和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2. 组织环境:组织环境包括组织文化、组织结构、领导风格等,它们会直接影响员工行为和员工满意度。

3. 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组织为员工提供的各种激励手段,包括薪酬、晋升、培训等。

员工对激励机制的反应将决定他们的行为和绩效。

三、组织行为学的实践应用1. 领导力发展:领导力是组织行为学中的重要概念,有效的领导力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工作绩效。

组织可以通过培养领导者和建立有效的领导力开发计划来提升组织绩效。

2. 团队建设:团队建设是组织行为学中的关键内容之一,有效的团队合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组织可以通过培养团队精神、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解决冲突的方法来实现团队建设。

3.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组织行为学中的重要实践应用,它涉及员工绩效的评估、反馈和奖励。

组织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激励员工提高绩效,并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

1、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系统研究与组织管理相关的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规律并运用于管理实际以提高组织工作效能的科学。

其研究内容:个体行为:识人,用人,调动员工积极性;组织行为:机制,结构,整合,适应,变革,发展;领导行为:领导基础,领导功能,领导决策,领导有效性;群体行为:群体动力学机制,协调,整合,沟通,冲突,决策。

2、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方法有哪些?一、总体方法论:应当以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进行研究。

二、方法论原则:1、客观性原则2、联系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系统性原则三.具体研究方法:观察法情景模拟法产品分析法实验法个案法测量法问卷法谈话法1.组织设计的内容答:组织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1、职能分析和职位设计;2、部门化和部门设计;3、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分析及设计;4、决策系统的设计;5、横向协调和联系的设计;6、组织行为规范的设计;7、控制系统的设计8、组织变革和发展的规划.2.企业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有哪几种?答:(1)企业战略.企业战略是影响组织设计的重要因素。

(2)组织规模.组织规模的大小,对组织结构的选择也将带来影响.(3)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的不同对组织结构形式的选择也有重要影响。

(4)环境因素。

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所以环境对组织结构形式也会带来重要影响.3.简述法约尔的经营六职能和管理五要素理论答:法约尔经营六职能:1、技术活动;2、商业活动、3、财务活动;4、安全活动;5、会计活动6、管理活动;管理五要素:1、计划;2、组织;3、指挥;4、协调;5、控制。

4.管理者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有哪些?答:必须考虑的一些关键因素包括:部门划分、工作专门化、管理跨度、指挥链、集权和分权、正规化、职位界定职位描述等。

5.试述管理者应如何设计有效的工作团队。

答:工作团队是指为完成某项工作任务而组成的团队。

工作团队的成员努力的结果是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

组织行为学重点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重点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重点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组织行为学的含义: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以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学科。

2、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30年代,以泰罗、韦伯和法约尔等人为代表。

他们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的理性模式。

第二阶段:20世纪30—60年代,以梅奥、麦戈里格等为代表。

他们把组织看成为一个封闭的社会性模式。

第三阶段:20世纪60—70年代,代表人物为费德勒等人。

他们把组织看作为开放的模式。

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代表人物是维克、马奇等。

他们综合了前三阶段的长处,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性模式。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⑴个体心理与行为⑵群体心理与行为⑶组织心理与行为4、管理者的技能罗伯特·卡茨(Robert Katz)提出了管理者应具有的三种基本管理技能:第一,技术技能;第二,人际技能;第三,概念技能。

5、组织及组织管理者面临的挑战(论述题,如政府管理者;内外环境)第一,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多元化的挑战第二,对不断改善质量、提高生产率和改进服务的追求,都取决于员工更多地参与和自觉增加对工作投入第三,员工需求的多样化和忠诚度减弱第四,鼓励创新变革和更广泛的授权第五、改善道德行为6、未来组织的特征第一、等级制的弱化第二、组织结构扁平化第三、组织内部分立化第四、组织关系网络化第五、组织边界柔性化第六、组织规模小型化扁平化:组织结构层次尽可能少的一种组织结构。

特点:(1)结构层次减少(2)效率和效益保持或提高(3)行动快捷有效(4)人力资源成本下降(5)组织综合竞争能力提高网络化:指管理者应该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与利益相关者联合成战略联盟,使之为共同的目标奋斗。

特点:(1)内部网络化(主要利益者:股东、员工、本企业)(2)外部网络化(主要利益者:客户、供应商、政府、社区、媒体)7、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⑴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⑵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⑶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⑷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⑸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一、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系统内,个体、群体及结构对组织内人的行为的影响,以提高组织绩效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组织行为学可以作以下表述: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特点。

组织行为学研究范围------ 定位于组织系统。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重点--------组织中的行为特征及其规律性。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目的---------提高组织运行的有效性,即组织行为学的自变量可以理解为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

而组织行为学的因变量可以包括生产效率、工作的满意度、工作的流动性、缺勤情况等四项因素。

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 个体行为个体是组成组织的基本单元和细胞,直接影响组织的整体素质。

人的行为存在着共性与特殊性。

对“共性”的研究是组织决策重要的依据条件。

对“特殊性”的研究,如人的能力,气质,知觉与态度,乃至价值观等差异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运用激励机制,合理运用人力资源和开发人的潜能,提高组织的效率。

美国学者霍夫斯德(Greet Hotstede)认为,人的个性受到态度、价值观、文化差异的巨大影响,表现为四个维度:(1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前者强调以个人为核心,趋向建立松散的社会结构(如美、英、荷兰等),后者强调集体为核(2心,趋向建立紧密型的社会机构(如诸多亚洲国家)。

(3权力距离:表现为人们权力、权威、尊敬和崇拜的程度。

权力距离大的社会,人群表现为组织内权力差异的认可以及对权威的尊重。

反之,则表现为上下级之间更多的平等。

(4确定性规避:表现为社会人群对社会前景的估计以及对待风险和安全感的态度。

高不确定规避的社会,其成员常表现为不安,并能对风险泰然处之(如瑞士、北欧等国生活数量与生活质量:前者强调自信和物质主义(如日本、美国),后者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与相互关心(如北欧国家)。

2群体行为群体是指个人的集合。

表现为三个特征:(1群体是一群人的集合。

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知识整理

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知识整理

组织行为学一:组织行为学的定义1定义: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这一定义包括三层含义: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2组织: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它的存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2)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3三大要素:观察,个体,群体二:霍桑试验《案例》1:这一试验表明:为了维护班组内部的团结,可以放弃物质利:益的引诱。

由此提出“非正式群体”的概念,认为在正式的组织中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有自己的特殊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同时,加强了内部的协作关系.2:主要内容(1)职工是社会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案例反思为什么会有富士康11跳?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梅奥的“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要点是:(1)传统管理把人性假设为“经济人"这是不完全的,人应该是社会人。

除了物质条件外,社会心理的因素对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 (2)传统管理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

霍桑实验结果表明: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而士气取决于职工在家庭、企业及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是否协调一致。

(3)传统管理只重视人的正式组织团体、注意团体结构、职权划分、规章制度等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而梅奥则注意非正式团体,无形组织的作用,其有着特殊的规范,影响团体成员的行为。

(4)提出了新型领导的必要性,这种领导关于倾听和沟通职工的意见,使正式团体的经济需要和非正式团体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大全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大全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大全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简称OB)是指研究人在组织中的行为以及组织如何影响和被影响的学科领域。

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OB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掌握OB理念和知识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组织行为学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学科。

基础概念在学习组织行为学时,我们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础概念。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以及组织如何影响和被影响的学科领域。

•组织组织是指为完成特定目标而形成的、具有系统性和结构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能够自我调节的一种社会形式。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组织中从事各种活动的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和其他非管理人员。

•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共享的、组织内部不言而喻的普遍信仰、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以及组织形象和组织氛围。

研究内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个人、群体、组织三个方面。

个人篇•个性特征学习个性特征是为了了解每一个人的天赋和个性特点,从而更好地预测他们在组织生活中的表现。

•态度了解员工的态度,有助于预测他们在工作中会持什么态度。

这对管理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动机学习员工的动机是为了更好地鼓励员工,激励他们的潜力,提高组织的生产效能。

•个体行为学习员工个体行为,了解组织中个人的行为模式,有助于管理者判断和预测员工的行为,帮助员工更好地适应组织。

群体篇•群体内部关系学习群体内部关系是了解员工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群体效能的影响,以便为群体内部的合作和团队建设提供支持。

•领导与管理了解领导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提高领导和管理者的素质,提高领导管理水平都有重要作用。

•决策学习决策的理论与实践,以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方法进行决策,是精通群体行为的必备之道。

组织篇•组织机构学习组织机构,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组织的各部门的职能以及各自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加强组织的内部沟通与协调。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对象与范围解析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对象与范围解析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对象与范围解析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在组织中的表现和影响的学科。

从人类行为的角度出发,它探讨了个体和集体在组织中的互动,以及这些互动对组织绩效和效果的影响。

本文将对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范围进行解析。

一、基本概念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概念包括:个体行为、集体行为和组织绩效。

1. 个体行为:个体行为是指组织中每个成员的行为表现和动力机制。

个体行为可以通过心理、情绪和动机等因素来解释。

个体行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激励个体,使其更好地适应组织环境和实现个体目标。

2. 集体行为:集体行为是指组织中成员间的互动和合作行为。

集体行为研究关注于组织内部的团队合作、领导力、决策过程以及组织文化等方面。

通过研究集体行为,我们可以了解团队协作的效果和组织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3. 组织绩效:组织绩效是组织的目标实现程度和持续竞争力的体现。

组织绩效反映了个体行为和集体行为对组织目标的贡献。

组织行为学研究如何通过管理和激励个体和团队行为来提高组织的产出和效益。

二、研究对象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个体、团队和组织。

1. 个体:个体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本单位。

个体行为的特点和动力机制对于组织绩效和组织运营有重要作用。

个体行为的研究内容包括个体的心理状态、行为特征和动机因素等。

2. 团队:团队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团队协作对于组织绩效的影响至关重要。

团队行为的研究内容包括团队的合作机制、领导力、沟通和决策等。

3. 组织:组织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最终关注对象。

组织行为学关注于组织的文化、结构、变革和目标管理等。

组织行为的研究内容包括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组织变革和组织学习等。

三、研究范围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个体行为、团队行为和组织行为。

1. 个体行为方面的研究包括:个体的动机、满意度和承诺等;个体的学习和知识管理;个体的决策和创新。

2. 团队行为方面的研究包括:团队的协作和决策;团队的领导力和沟通;团队的冲突和解决。

组织行为学课件(全部完整版)

组织行为学课件(全部完整版)

概念界定: 本:与生俱来 善恶标准:个体、社会行为、社会化 从心理学角度,”本”讲的是无条件反射,” 善恶”是社会化中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 满足自己的需求。 以需求为中心提出了不同的人性假设。
(三)管理学上的人性与管理
以需求为中心提出了不同的人性假设,经济 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 1、“经济人”假设 《国富论》中的一段名言:“我们每天所需 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师和烙 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 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私利。人都要争取 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泰勒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
福利实验 群体实验
管理方式 访谈
管理措施(行为主义管理理论) ①管理人员应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 满足人的需要上。 ②管理人员应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 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③在实行奖励时,提倡集体的奖励制度, 而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 ④管理人员的职能也应有所改变,应在职 工与上级之间起联络人的作用。 忠义关云长[1].flv 讨论:面包?爱情?
心理测验 工作条件 心理条件
2、管理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霍桑实验使管理理论由科学管理理论发展为 行为主义理论,管理思想和方法由以工作为 中心转为职工为中心。 照明实验 福利实验 访谈实验 群体实验
? 论证经济人 效率与疲劳单调 实控 增 福利与效率 支付 休息 增 ?参与 关系 政策 态度 条件 工人脱纲 访谈不预设 半时增至2 大增
(四)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方法(略) 1、观察法:是在日常的不作人工干预 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 直接观察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研究人的心 理的方法。
听观 发外 身体 表情 表现行为 脚尖所指 守株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

第一篇绪论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 是行为科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是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第二篇个体行为一、个体行为规律的几种解释华生的行为主义:提出了“刺激—反应(S—R)”理论,认为几乎所有人类的行为和情感反应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形成的。

新华生主义:刺激—思维加工过程—反应这个思维加工系统即心理加工过程是行为科学研究的重点勒温:新行为主义--靳温的群体动力理论B=f(P•E)B—人的行为P—个体特征E—环境特征二、气质的概念:气质的概念及其特征气质是人们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作方面所具有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等动力特征,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三、气质的类型及特点多血质(活泼型):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反应速度快而灵活,情绪兴奋性高,有较大的可塑性,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

胆汁质(兴奋型)、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反应速度快,情绪兴奋性高而不均衡。

黏液质(安静型)、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反应速度缓慢而稳定,有明显的内倾性抑郁质(抑制型)、感受性高,耐受性低,反应速度缓慢而不灵活,不能经受强烈的刺激,具有极其鲜明的内倾性。

四、气质的管理:气质发展原则、气质绝对原则、气质互补原则五、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看法,是人对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状态的一种持久信念。

六、三种经营价值观(企业管理的三种模式)的内容最大利润管理模式:科学管理模式,企业追逐的发展是利润而不是员工,领导方式专制、粗鲁(最大利润价值观)委托管理模式:企业的员工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在谋求利润的同时会兼顾社会道德(企业价值最大化)生活质量管理模式:估计整个社会利益。

人被看成组织发展的目标。

提倡人性化管理,员工参与。

管理者和员工彼此信任,共同努力(企业价值—社会效益最优价值观)七、态度的概念:态度是指个体对待一类人和社会事物所特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组织行为学经典版

组织行为学经典版

组织行为学1、组织1、组织的定义:组织是为了达到个体和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

组织存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组织成员是通过实现个体需要和完成共同目标而凝聚的;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2、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组织和环境相互作用,不断的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组织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组织也会影响环境,但组织不可能对环境产生决定性影响。

组织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必须有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准确的感知环境的变化,同时要保持结构的灵活性。

3、组织的管理组织活动可分为两类:直接导致组织目标完成的作业活动确保作业活动有效进行的管理活动管理:是协调群体的活动,通过协作完成共同的目标。

是对人、财、物的有效运作,是充分发挥资源作用,实现预先制定的目标。

1)对管理性质认识的改变: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的所有活动,都以效率与利润为核心。

2)管理成功的基本条件效率: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即正确地做事公平:强调人的平等地位,个体的利益,集体的协调与合作,体现组织中人的心理满足。

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管理成功的基本条件,失去两者的平衡,就会带来冲突与损失。

3)人的问题是管理的核心问题4)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信息传递角色、决策制定角色5)管理者的技能 :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2、组织行为学1、定义: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2、三层含义: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研究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第一节关于人的理论人性假设理论需要理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需要是人们行为的出发点1、不同管理阶段的人性假设及管理措施:“工具人”假设、“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2、人性假设理论的社会现实意义:人性假设是客观存在的,其内在本质是人的本质,人是善恶的共同体。

组织行为学概述

组织行为学概述

组织行为学概述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人类在组织中的行为和工作方式的学科,其核心部分是研究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等。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组织行为学的基础知识和总体概览。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发展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是一个集合体(组织)中的个体行为,尤其是感知、学习、态度、动机、沟通、领导、行为和性格等方面。

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目标是增强组织的效率和有效性,以及提高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程: 组织行为学是在二战后才逐渐形成,并且在20世纪60年代更加得到广泛的关注。

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人类的认知心理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组织理论和信息系统等多个领域的交叉渗透与融合。

它把个人的心理特质、认知、行为和组织的管理、组织结构、文化等相互关联起来,成为继管理学和组织理论之后,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

二、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组织行为学主要有四个基本理论:弱联系理论、社会资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

研究方法:组织行为学主要运用实证研究、案例研究、实验法、问卷调查和模拟等研究方法。

三、组织行为学的核心内容组织行为学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人力资源管理:这是组织行为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主要关注的是员工的招聘、培训、激励、福利、绩效考核等方面,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并降低员工的离职率。

2.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指人员在组织中分工、协作、管理和控制的方式,它主要涉及到组织设定、部门设置、职位定义、职责分配等方面。

3.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组织行为学中的核心,它主要涉及到组织的信仰、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方面,是组织成员之间共同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的体现,可以有效的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

四、未来的挑战和机会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实际上是涉及到现代管理的各个方面,因此其未来的挑战和机会是巨大的。

未来,组织行为学需要关注个人特质和行为方面的新问题,如员工幸福感、员工福利与平等等问题。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探讨个体、群体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第二章组织行为学概述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个体心理核心是激励及核心创造力的问题,即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问题。

涉及到个体的需要、动机、态度等;同时还涉及到人的认识差异、能力差异、个性差异等。

群体心理核心是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的测评、人际关系的条件、人际关系的障碍与改善等。

还涉及工作团队与团队精神、团体凝聚力、团体士气、团体信息交流与意见沟通、团体的决策、团体的竞争与合作、团体意识等。

领导心理领导的素质、结构、功能与影响力;领导者的选择、考核、培训;领导体制的演变等。

组织心理组织理论及其变革;现代社会组织结构的内容、特点及管理原则;组织改革的心理分析(比如改革的目的、过程、动力、阻力及其克服);组织发展与组织效能(组织气氛、形象、文化建设)等。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1.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2.激励问题3.领导科学问题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除了实验室实验或现场实验等传统方法外,还有经验总结法、观察法、测验法、研究者与实践者相互参与的准实验方法、案例比较法、现场研究法等。

观察法:也叫自然观察法,是在日常的不作任何人工干预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观察者以感觉器官(眼、耳等)为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的直接观察组织中人的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推测人们的心理状态。

优点:目标明确、简单易行、真实有效缺点:难以深入、无法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法: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的条件,通过有效因素的变化来分析发现被试者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优点:严格控制条件缺点:推广性差谈话法:谈话法是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调查。

优点:简便易行,双向沟通,加强感情交流,增加相互了解。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

绪论1.组织的定义:所谓组织,就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是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组织要素的有机结合体,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人类群体。

2.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对组织情境下人的思考、感受、活动的内容和活动方式的系统研究。

组织行为学是在多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应用科学。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1)组织行为学关注的主要因变量(2)组织行为学关注的主要自变量或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4.组织行为学的起源:工业心理学派5.“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思·韦伯“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一般管理理论之父”亨利·法约尔6.韦伯的官僚制(1)合理的分工。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

(4)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

(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

(6)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

(7)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

7.泰勒:科学管理理论(1)工作定额制(2)标准化原理(3)能力与工作相符(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报酬制度(5)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6)实行职能工长制8.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包括五大管理职能和十四项管理原则。

五大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十四项管理原则是: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之上效率至上强调一般性的经验与原则关注组织内部管理9.霍桑实验(1)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的组织(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第一章个体心理与行为1.认知的概念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的
角色观
• 人际角色
➢ 头面人物 ➢ 领导者 ➢ 联络者
• 决策者
• 创业者 ➢ 混乱处理者 ➢ 资源分配者
• 信息传递角色 ➢ 谈判者
➢ 传播者
➢ 发言人
技能观 1. 技术技能 2. 人际技能 3. 概念技能
10
组织绩效的影响因素
• 组织绩效(Y)= aX1+bX2+cX3+dX4+eX5+fX6+……+NXn
学科(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的 知识,系统的研究组织中个体、群体、组织三个 层面上行为表现及其规律,以提高管理者解释、 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有效激发人的工作 积极性,实现组织既定绩效目标的科学。 • 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人力资 源管理的直接基础。 • 微观而理论
6
1.1.3 组织行为学特点
1. 生产率 2. 流动率 3. 缺勤率 4. 工作满意度
8
1.2 为什么要学他
1、有助于提高管理者的人文技能; 2、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3、认识组织潜层的问题; 4、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提高绩效)
高概 中念

人 文技

9
管理者的工作和角色
管理的 功能观
1. 计划 2. 组织 3. 领导 4. 控制
19
3、群体实验
• 假设:个人计件工资制会促进产量提高。 • 过程:选择14名男工在单独房间从事绕线、焊接和检验工
作。该小组一向以集体产量计算工资。据分析,该小组完 全有能力超过其目前的实际产量。这样,实行严格的个人 计件工资制,该组就会更加努力工作,以获得更多报酬。 • 结果:经几个月的观察,该组产量始终维持在中等水平, 每个组员的平均日产量都差不多。 • 研究:分析发现二点限制个人突破生产记录: ①组内成员 存在一种默契;②组内成员还有一种担忧。 • 结论:工人为了维护组内成员的共同利益,可放弃物质利 益的引诱,并由此提出“非正式群体”的概念。
组织行为学定义、 概念和内容
1
1.1.1 组织的定义和特点 1.1.2 行为的相关概念 1.1.3 组织行为学定义与特点 1.1.4 组织行为学的内容
2
1.1.1 组织的定义与特点
1、定义:
2、组织存在的三个条件:
具有特定目标、资 • 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
源与结构,时刻与环 • 组织是适应目标的需要
而形成的行动和作为。
外显行为:打架、看书、梦呓 ……
内隐行为:思考、记忆
• 行为科学:研究与行为有关的学科组成的学科
群。
• 2、组织行为:组织的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
组织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行动和 作为。
5
1.1.3 组织行为学定义与特点
• 定义:依据实证科学的研究方法,综合的运用有关
了一个人事研究室,流水线。
15
1.4.2 梅奥及霍桑实验---确立和 形成阶段

• 20 20

( 二





纪霍




系 ” 理
年实 代验 )
梅 奥

16
二、霍桑实验
“四实验” 1、照明实验 2、福利实验 3、群体实验 4、谈话实验
“二阶段” 第一阶段: 1924.11-1927.4
第二阶段: 1927年-1932年
一、工业心理学
12
一、泰勒制--“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理论” ➢ 运用精确的调查研 究和科学实验方法创 造、发展了提高劳动 生产率的技术和方法。
13
“科学管理”的内容和思想
➢ 1、用科学的方法方法。

➢ 2、计划与执行职能分开 协调一致代替不一致;
2、福利实验(继电器装配实验)
• 目的:确定改善福利条件与工作时间等其他条件对 生产的影响。
• 假设:改善福利条件、缩短工作时间会使产量提高。 • 分组:分实验组与对照组。 • 措施:采取缩短工时、增长休息、免费茶点… • 结果:两组产量几乎等量上升。 • 困惑:福利条件对生产效率几乎没什么影响。 • 调整:取消福利,结果产量并没下降。 • 结论:福利条件变化与生产效率无因果关系。
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 • 组织是通过专业分工和协
统。(巴纳德)
调来实现目标
环境
输入
转换
输出
作为开放系统的组织
环境
3
1.1.1 组织的定义与特点
思考: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喝”
➢ 3、组织的作用:
一加一大于二
➢ 4、组织的一个关键条件
对成员的行为控制
控制
无坚不摧 的组织
4
1.1.2 行为的相关概念 1、行为:生命体由内在心理支配和外在目标驱使
20
4、谈话实验
• 涉及全厂有关士气问题的调查研究——谈话实验。 • 两年多时间对两万名职工访问交谈,以了解工人
17
1、照明实验
• 目的:研究照明条件变化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假设:改善照明条件会使产量提高。 • 分组:分实验组与对照组。 • 结果:两组产量几乎等量上升。 • 困惑:照明条件对生产效率几乎没什么影响。 • 调整:降低照明条件,结果产量并没下降。 • 结论:照明强度与生产效率无因果关系。
18
(1)实证性: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客观事实进行论证,保证其 论证结果的可靠性,不是靠经验、直觉,臆断得 出的结论。
(2)多元学科性(跨学科性)
(3)文化相关性
(4)层次性
(5)情意性
7
1.1.4 组织行为学的内容
2、组织行为研究的基本变量 F(X) = Y
1 个体水平变量 2 群体水平变量 3. 组织水平变量
➢ 3、工作标准化; (例外原 则、刻痕效应、炉火效应)
➢ 4、制定定额,实施有差 别的计件工资制;
➢ 5、职能式的组织结构; (科室的建立)
合作代替混乱的个人主义;
为最大的产出量而劳动, 而不是限制产出量;
培养工人,使劳资双方能 获得最大的成就(“心理 革命”)。
14
其他“科学管理”大师
➢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动作研究之父” ➢ 莉莲·吉尔布雷斯:“管理学第一夫人” ➢ 享利·甘特:甘特图(计划图表) ➢ 亨利·福特:汽车大王,1914年福特建立
个 激 领 群 沟 技 …… 组
体励 导 体 通 术


行因 方


为素 法

绩 效 考 核 方

11
1.4.1 组织行为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必然性:
“科学管理”严格 管理的不良后果— —劳资关系紧张与 冲突,是组织行为 学产生背景之一。
一、泰勒制: 二、福特制:
可能性:
20世纪初期,心理学、 社会学等学科理论的 发展,为组织行为学 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