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必修一第二章教案:大气环境专题:常见的天气系统及水循环和洋流

合集下载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结构:“常见天气系统”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第3节是在前两节讲述的大气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实际,讲述常见的天气系统。

本课所讲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最基本因素,普及天气预报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2、课标要求:(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三种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团的概念,理解锋面的概念,锋面分类及对天气的影响。

(2)通过从气温、气压、降水、风等方面对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的对比分析,来实现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通过对锋面移动的分析来建立地理空间思维的习惯。

(3)了解寒潮的危害,认识其发生的机制和规律。

(4)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指导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5)举例说明锋面系统对当地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采取读图分析法、对比法、理论联系实际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理解,通过比较,认识他们之间的异与同,区别与联系,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

(2)设置一系列的设问和讨论话题,指导学生分析图、表中的地理信息。

(3)锋面系统是由气流运动而产生的天气现象,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将复杂的气流运动进行分解,变空间想象为直观形象的动感画面,帮助学生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天气形成和变化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通过学习有关天气系统的知识和进行天气预报的预报分析来强化学生正确认识天气的形成和变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水平。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锋面系统分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2、难点:(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区分冷锋与暖锋。

(2)在锋面经过的不同时段某地区天气变化规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常见天气体系统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常见天气体系统教学设计
2.利用多媒体和GIS软件,辅助教学。通过动态演示天气系统的运行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天气系统的形成、发展及影响。
3.创设互动式课堂,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天气系统的规律。
4.设计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如组织学生分组分析天气图,模拟天气预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天气系统的分析方法。
要求:图片清晰,标注准确,附上不少于200字的文字说明。
4.探究性问题:针对天气系统的形成、发展及影响,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要求:问题明确,探究过程不少于400字,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论。
5.小组讨论:结合本节课所学,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a.如何根据天气系统的特点,提前预测天气变化,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参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类型及其特征,理解天气系统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天气图的能力,以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天气现象分析。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入生活中的天气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展示我国近期的极端天气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天气系统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天气现象充满好奇,乐于探究天气系统的奥秘;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对此关注度较低,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实际案例来激发学习兴趣。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缺乏实际行动。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天气系统的过程中,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常见天气体系统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认真学习天气播报中的一些地理知识。由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描述天气预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去设置课程学生才会深刻领会。
二、讲授新课
15分钟
1、通过导学案的导学,了解锋面系统,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2、利用多媒体播放锋面动画,以及教师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了解概念,结构特点,天气特点。
3、教师绘制表格系统归纳知识。(幻灯片展示绘制图表)
小组合作,学生明确知识点:(1)概念:冷暖气团的交界面。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2)结构特点:暖气团在锋面上面,冷气团在锋面下面。
(3)天气特点: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关系。
板书设计
板书:
一、锋面系统
1、概念
2、分类(表格一)课件展示
二、气压系统
1、分类(表格二)课件展示
2、锋面气旋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教学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的,学生知识整体掌握很好。
2、本节课最精彩的部分是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板书绘画的锋面图,学生们能够在准确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
3、出乎意料的事:课堂上小组讨论出现不同意见,学生们都对自己的见解各执一词。所以如果再上一次课,我会选择一个时间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展开一场辩论。只有激烈的讨论才会有课堂知识的生成。
通过这样设计,使学生从感官上接受概念并能运用以前的知识更好的理解念,为下面的知识做好铺垫。
三、小组讨论
10分钟
设置问题:
问题一:
①为什么暖气团总在锋面的上面?
②一上一下两种不同性质气团会稳定存在吗?)

高一地理必修1第2章第3节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必修1第2章第3节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常见天气系统。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结合课本内容,详细介绍常见天气系统的类型、特征及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a.冷锋: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雨雪、降温等天气现象。
b.暖锋:暖锋过境时,天气转晴,气温升高。
c.高压系统:高压系统控制下,天气晴朗,风力较小。
教学策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天气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天气系统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6.课后拓展,巩固提高:布置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策略:设计不同难度的课后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7.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情感态度。
提交形式:活动方案,字数不限。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保证作业质量。
2.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充分运用所学知识。
3.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4.作业完成后,学生应认真检查,确保无误,为课堂上的交流与分享做好准备。
提交形式:书面报告,字数不限。
2.请学生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a.以我国某地区为例,分析冷锋过境时的天气变化及其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b.探讨暖锋过境时,为何会伴有晴好天气?
c.分析高压系统与低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及其在我国的分布特点。
提交形式:小组合作完成,形成一篇研究性报告,字数1000字左右。
4.掌握天气系统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学会根据天气系统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气象图表和卫星云图,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2.3常见天气系统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2.3常见天气系统优秀教学案例
(三)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共同探讨、分析某一天气系统。例如,小组一分析高压系统,小组二分析低压系统,小组三分析锋面系统等。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主动探究的能力。最后,各小组汇报分析结果,进行交流分享。
(四)反思与评价
本节课结束前,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同时,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进行解答。最后,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地理素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科学的热爱,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增强学生对天气系统的认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价值观。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东部地区的梅雨季节,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服务社会、关爱民生的责任感。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引入:以我国东部地区梅雨季节为切入点,将抽象的天气系统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天气系统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问题导向:本节课围绕“高压和低压系统、锋面系统以及热带气旋”展开,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天气系统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新知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共同探讨某一天气系统。例如,小组一探讨高压系统,小组二探讨低压系统,小组三探讨锋面系统等。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深入理解天气系统的特点和影响。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总结归纳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强调高压和低压系统、锋面系统以及热带气旋的特点、形成条件和影响。指出这些天气系统在我国东部地区梅雨季节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版)必修1课件:第二章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版)必修1课件:第二章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
A.海水蒸发
B.水汽输送
C.大气降水
D.地表径流
4.长江三峡大坝的建设主要影响下列哪个环节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3题,图中箭头①~④依次表示海水蒸发、水汽输 送、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第4题,长江三峡大坝的建设主 要改变了地表径流的时间分配。 答案:3.B 4.D
知识点二 洋流
情景导入先思考 二战时,德国潜艇需要从地中海进入到大西洋。盟军在 直布罗陀海峡封锁严密,为突破封锁,德潜艇关闭发动机, 顺着洋流“漂”过了海峡,进入了大西洋。 你知道德国的潜艇是如何“漂”过海峡的吗? 提示: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洋密度差别很大,深层海水 中形成从地中海流向大西洋的洋流,德国潜艇顺着洋流 “漂”过了海峡。
赤道暖流之间 35°N~45°N和30°S~60°S之间
副极地环流
60°附近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上空之间
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 环,是海陆间循环的 近十倍 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 水循环
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流量和水位变化
破坏 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 植被 陡落
植树 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 种草 缓慢
硬化城 增加地面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 市路面 落
铺设渗 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 水砖 流水位平缓
修建 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 水库 稳
围湖 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 造田 陡涨陡落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高压和低压系统、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压和低压系统、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提高他们的地理知识水平。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分析天气变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增强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高压和低压系统、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和机制。

2. 教学重点:各种天气系统的特点、影响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地图、教科书。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我国近期的天气变化,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2)讲解锋面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3)讲解气旋和反气旋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3. 实例分析:分析近期我国发生的典型天气事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天气系统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天气系统知识进行解答。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高压和低压系统:形成、特点、影响。

2. 锋面系统:形成、特点、影响。

3. 气旋和反气旋系统:形成、特点、影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2)锋面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3)气旋和反气旋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2. 答案:(1)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由于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地球表面形成高压和低压区域。

特点:高压区域气压高,天气晴朗;低压区域气压低,天气阴雨。

高中地理教案必修一第2章3常见的天气系统

高中地理教案必修一第2章3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2.理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过程、气流运动特点,掌握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的规律性3.使学生掌握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二、过程和方法1.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2.能够说明这些天气系统是如何对所到达地区的天气产生影响的,能够结合当地情况分析学校所在地曾经发生的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下的天气系统3.通过研究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初步具备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步骤4.通过对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的对比分析来实现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通过对锋面气旋的分析来建立地理空间思维的习惯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建设服务2.通过学习有关天气系统的知识和进行天气预报的预报分析来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提高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水平【教学重点】1.锋面系统分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2.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影响下的天气及形成过程【教学难点】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教具准备】城市天气预报挂图、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海平面气压场分布挂图、板图、纸箭头。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多次天气预报。

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里,除城市天气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

我们常可以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像冷锋、高压系统、热带气旋等都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

【板书】2.3 常见的天气系统各个天气系统都有其生长、移动和消亡的规律,而且与各种不同的大气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出现不同的天气。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必修1第2章第3节常见天气系统教案1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必修1第2章第3节常见天气系统教案1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复习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与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二、教材分析我们每天的生活与学习都会受到天气的影响,而造成不同的天气变化的原因是天气系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使学生学习贴近生活,运用于实际。

三、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高一的教学内容,在高二复习时,学生对本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同时通过分析简易天气图,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天气变化是不同天气系统作用的结果及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②理解锋面及高、低气压系统的活动与天气状况。

③识别常见天气系统。

2.过程与方法①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加强学生对天气形势的分析。

②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启发诱导、学生多练为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学习、识别常见的天气系统,提高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观念。

了解天气变化与不同天气系统的关系及天气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尊重科学,树立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五、教学重难点1.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以及常见天气图的判读方法。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学案七、教学方法归纳法、对比法、读图分析法八、课时安排: 1课时九、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媒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导入[展示]我国常见天气现象结合清明时节的天气情况,引出天气系统的复习。

学生回忆清明节的天气,并了解我国其他天气现象。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将生活与地理联系起来。

2.知识梳理[展示]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梳理,重点内容特别讲解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并梳理。

3.知识归纳[展示]知识归纳总结表调动学生,激发激情与主动性。

学生对基础知识梳理后自主学习归纳,完成学案中的知识归纳表格。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复习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观察并记录一周内的天气变化,尝试分析背后的天气系统及其影响。
2.分析以下天气图,识别图中的天气系统,并描述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附上相关天气图,以便学生分析)
3.针对以下天气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二、学情分析
针对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基础的地理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素养。但在天气系统这一章节,学生对气旋、反气旋等抽象概念的理解可能还存在困难。此外,学生在分析天气图、解读地理信息方面能力有待提高。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3.设计分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重点辅导基础知识,巩固概念;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加大思维训练力度,提高分析能力。
4.强化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气象观测、模拟天气播报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天气系统的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5.创设互动交流平台,鼓励学生提问、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2.模拟天气播报: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模拟天气播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天气系统的类型、特点和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5)课后作业
布置与天气系统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展示一组近期我国不同地区的天气预报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2.练习题类型: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气象图表、动画演示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天气系统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3.设计实践活动,如模拟天气播报、气象观测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气旋、反气旋、锋面等,以及它们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2.学会分析天气图,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相关工具,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并预测其可能带来的天气变化。
3.能够运用所学的天气系统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天气现象,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之间的关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解
1.讲解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常见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结合动画演示,使学生形象地理解其特征。
2.分析不同天气系统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天气现象。
三、课堂实践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分析天气图,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并预测其可能带来的天气变化。
5.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如模拟天气播报、气象观测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6.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拓展内容,提高他们的能力;对基础较弱的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7.注重课后巩固与拓展,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如气象观测、地理知识竞赛等,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2.大气运动原理及其对气候、天气现象的影响。
3.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4.学生通过本章节学习所培养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选择题与填空题:设计一份包括大气层结构、大气运动原理、气候与天气等方面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以检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普遍具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如地球的运动、地理环境等,但在大气科学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因此,在教学中需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对大气组成、大气层结构等概念的理解程度,注重基础知识点的巩固和拓展。
2.学生在分析大气现象、气候成因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运用地理原理进行问题分析。
2.分析论述题:针对本章节的重难点,如大气污染防治、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布置一道分析论述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如观测天气现象、制作简易气象站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科学的魅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小组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分组研究大气科学相关问题,如“大气层对航空飞行的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与缓解措施”等,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课堂分享。
2.读图题:提供气象图表、卫星云图等,让学生分析大气现象,提高读图、用图能力。
3.综合分析题:结合时事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大气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将带领学生回顾本章节的主要内容,梳理知识结构,强化重点、难点,并强调以下方面:
1.大气层结构及各层大气特征。
4.学习气候的形成与变化原因,能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分析气候资料,探讨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浙江省必修一第二章教案:大气环境专题:常见的天气系统及水循环和洋流

浙江省必修一第二章教案:大气环境专题:常见的天气系统及水循环和洋流

标出气压带、风带〔画出风向〕尽量画出三圈环流的气流走向依据气候特征判别气候类型:步骤依据要素变化结论以形定位气温变化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 〔〕半球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 〔〕半球以温定带最冷(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15℃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亚热带气候、温带陆地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温带气候最热月均温<15℃热带气候以水定型降水的时节分配(降水类型)年雨型(时节分配平均)年降水量>2021mm 气候年降水量700~1 000mm 气候夏雨型(夏季多雨,夏季少雨)年降水量1500~2 000 mm 热带季习尚候年降水量750~1 000 mm 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800~1 500 mm 亚热带季习尚候年降水量500~600 mm 温带季习尚候冬雨型(夏季多雨,夏季干旱)年降水量300~1 000 mm 气候少雨型(终年少雨) 年降水量<250 mm 热带沙漠气候、极地气候【了解提高】中国0℃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位置——〔〕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限——〔〕知识点回忆(2021·浙江余姚期中)以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

据此完成第3~4题。

3.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区分为(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温带陆地性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习尚候D.温带陆地性气候、温带季习尚候4.构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要素是( )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下垫面状况D.人类活动本节知识点概括〔尝试一下自己绘制知识结构图〕知识点1——罕见的天气系统一、基础知识了解气团温度湿度密度冷气团暖气团读图说出什么是锋面、锋线、锋,并说出锋的构成进程:二、气旋和反气旋系统的归结气旋(高压) 反气旋(高压) 气压散布气压中心低,周围高气压中心高,周围低水平气流与风向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高压气流都从周围流向中心,高压气流都从中心流向周围;无论高压还是高压,南、北半球气流的运动方向都相反垂直气流与天气流构成天气状况多云雨天气多阴沉、枯燥天气气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我国天气典型实例夏、秋之交我国西北沿海的台风天气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春季我国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夏季我国南方干冷的天气上图中的基础知识图表:水平气流与风向北半球逆时针向中心辐合顺时针向周围辐散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南半球顺时针向中心辐合逆时针向周围辐散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锋面气旋:【重难点】【归结】锋面气旋的判读(以北半球为例)锋面与气旋活动联络在一同,就构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散布(活动)在中高纬地域。

高中地理教案-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高中地理教案-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从容说课本节的主要内容包括锋与天气、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

这两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然后再说明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过程。

最后都安排有一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书中给出两个案例——台风、寒潮,是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带来的两个天气实例,它们属于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它们的发生机制和规律与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息息相关。

简易天气图的识读。

这是对第一部分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可以由教师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活动展开讨论和对图2.24锋面气旋进行天气状况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问题有二:①冷锋及天气。

我国冷锋活动普遍,冬季可遍及全国,夏季主要在黄河以北。

②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我国全年都受温带气旋影响。

夏季东南沿海主要受热带气旋影响,大陆主要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冬季主要受蒙古冷高压影响。

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与天气知识的学习是分析、理解和预测我国天气和气候形成原因和过程的原理性知识。

我国东部冬夏季风向的变化和降水的不同有力地证明了季风的存在,我国冬天的寒潮、夏季东南沿海的台风存在有力地证明了天气系统的存在,等等。

目的让学生感到所学是实际中存在的、有用的地理知识而不是空洞的纯理论解释。

本节课的难点也较多,应利用多媒体演示、图示分析引导学生探究,区分冷锋与暖锋时关键是让学生分清冷、暖气团中,谁是主动运动的气团;另外,冷锋和暖锋造成的天气有很大不同,冷锋天气很复杂,暖锋天气比较简单。

可用动画演示某地在锋面经过的不同时段的天气变化规律。

在教学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时,可从分析成因入手,先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再根据地转偏向的规律画出风向。

天气系统、水循环、洋流教案

天气系统、水循环、洋流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一、锋面与天气考点1 冷锋和暖锋的比较(1)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

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

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

(2)明显的暖锋在我国出现得较少,大多伴随着气旋出现。

冬、秋季一般出现在江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多出现在黄河流域。

冷、暖锋面的区别(1)看箭头指向(2)看锋面坡度(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4)看符号(5)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考点2 气旋和反气旋锋面气旋(以北半球为例)1.形成:在中高纬地区,一般气旋和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气旋的水平气流是向中心辐合。

在槽线,如图中AB线、CD线,两侧冷暖气流易相遇形成锋面。

而反气旋的气流呈辐射状,在脊线两侧气流不可能相遇,故不能形成锋面。

2.锋面气旋的平面结构(以北半球为例)根据等压线图判断锋面的位置及性质(1)锋面位置的判断: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因为水平气流在低压槽中辐合,冷暖气团在此相遇,而高压脊中水平气流辐散,冷暖气流不可能相遇,不可能形成锋面。

(2)锋面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在等压线图中,先画出低压槽线两侧气流的方向,一般来说,从高纬移来的气团是冷气团,从低纬移来的气团是暖气团,然后可根据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判断锋面的类型。

如图中OA为冷锋,OB为暖锋。

水循环和洋流一、水循环1.概念: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2.能量来源:________等方式。

全球主要洋流的分布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点1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1.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也存在差异,尤2.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或地下潜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湖泊水或潜水则补给河流。

河流沿岸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延缓、削弱河流洪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常见的天气系统及水循环和洋流教学目标锋面系统类型的判读;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洋流的分布和影响(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重点1. 根据封面天气图,判读锋面过境前后的天气特征和变化2. 水循环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地方性调水工程(如千岛湖调水入杭工程)等考查水循环 的环节及其产生的影响;3. 水循环内容有时与河流特征分析相结合进行考查,要注意联系起来复习掌握教学难点1. 近年来,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常常与城市内涝结合考查城市的水循环环节:如从水循环 角度分析城市内涝的原因、治理措施等2. 气旋有关知识常以台风或龙卷风为载体进行考查,并结合卫星遥感(RS ),判读台风四周的风向、天气等内容3. 对于我国常见的准静止锋要点掌握昆明准静止锋、江南准静止锋的形成及其影响教学准备三色笔、地图、教案、教材教学过程知识复习标出气压带、风带 环流的气流走向画出风向) 尽量画出三圈根据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了解提高】中国0℃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位置——()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知识点回顾(2019 ·浙江余姚期中)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

据此完成第3~4题3.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4.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本节知识点概括(尝试一下自己绘制知识结构图) 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知识点1——常见的天气系统、基础知识了解、气旋和反气旋系统的归纳气压分布气旋(低压)气压中心低,四周高反气旋(高压)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气流与风向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低压气流都从四周流向中心,高压气流都从中心流向四周;无论低压还是高压,南、北半球气流的运动方向都相反气流形成垂直气流与天气天气状况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我国天气典型实例多云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锋面气旋:【重难点】【归纳】锋面气旋的判读( 以北半球为例) 锋面与气旋活动联系在一起,就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分布(活动) 在中高纬地区。

在近地面天气系统中,锋面气旋的判读方法为:(1)锋面位置的判断: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

这是因为水平气流在低压槽中辐合,冷暖气流在此相遇。

(2)锋面类型的判断:判断锋面是冷锋还是暖锋,要看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具体步骤如下:a.确定气旋气流运动方向: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锋面的移动方向与气流运动方向相同如上图中OA、OB两锋面均作逆时针移动。

b.确定冷、暖气团:一般来说,从高纬来的气团是冷气团,从低纬来的气团为暖气团。

如上图中①和③气团为冷气团,②气团为暖气团。

c.确定锋面类型:根据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锋面类型。

如上图中锋面OA是由气团①主动向气团②移动形成的,因而是冷锋;锋面OB是气团②主动向气团③移动形成的,应为暖锋。

d.锋面气旋中雨区的确定:冷锋降雨主要发生在锋后,雨区比较狭窄;暖锋降雨发生在锋前,雨区比较宽广。

(1)反气旋在地面不能形成锋面,这是因为反气旋的气流向四周辐散。

(2)无论北半球还是南半球,东侧的低压槽附近均形成暖锋,西侧的低压槽附近均形成冷锋。

(3)锋面气旋前方、后方的确定是看暖气流的前进方向,暖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

方法一】(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进行回答)借助手势快速判断风向用“左右手法则”判断气旋、反气旋方法二】冷锋和暖风的辨识策略1.冷锋与暖锋的区别(1)锋的符号不同【符号多是下列显示的类型,其他类型的符号表现也是可以的】(注意冷锋暖锋的符号,在考试题目中,有些锋面系统有冷暖锋符号的,将有利于节省分析时间) 若天气形势图中出现符号,则表示冷锋,且有三角锯齿的一侧是锋前,也是锋的移动方向;若出现符号,则表示暖锋,且有半圆形的一侧是锋前,也是锋的移动方向。

(2)冷、暖气团运动方向不同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向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

(3)锋面坡度不同冷气团运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暖气团被强烈抬升,形成的冷锋锋面坡度较大;而暖气团运动速度慢,暖气团势力强大时,暖气团缓慢爬升,形成的暖锋锋面坡度较小。

(4)雨区范围及位置不同不论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主要在冷气团控制范围内(5)气温、气压的变化不同(6)看过境时及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看过境后的气温、气压变化) (参见下文内容)强化记忆】天气系统的天气变化(1) 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阴天、降水、降温的天气;过境后,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 天气转晴。

(2) 暖锋:过境时,常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等天气;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3) 气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气压降低;过境前后,气压升高。

(4) 反气旋:过境时,天气晴朗,气压升高;过境前后,气压降低。

(1)锋面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中纬度,是冷暖气流交锋的重要场所,所以我国锋面活动非常活跃。

而且由于 锋面在我国东部有规律的南北移动, 使降水有规律的南北变动。

某些年份的异常会导致东部的旱涝 灾害,因此是我国季风区的重要天气系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较大影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锋面的移动:2)影响我国天气的几种主要的准静止锋准静止锋 (Surely motionless cuttingedge)锋面很少移动或移动十分缓慢时,称为准静止锋,简称为 静止锋下面关于准静止锋的描述,了解即可,不必记忆】当冷、暖气团的势力相当,或冷空气南下势力减弱并受到地形的阻挡,使冷、暖气团的交知识拓展】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界面呈静止状态时,会形成[准]静止锋。

有时锋的移动缓慢或在冷暖气团之间作来回摆动。

中国的[准]静止锋多为冷锋移动中受地形阻挡作用而形成,常出现在华南的南岭一带、云贵高原及天山地区,分别称为江淮[准]静止锋、华南[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和云贵[准]静止锋。

[准]静止锋的坡度约为5‰或者更小,因此锋面上滑的暖空气可以延伸更远。

其天气和第一型冷锋相似,但云区和降水区比冷锋远为宽广。

由于[准]静止锋可维持十天或半个月之久,故常形成连阴雨天气。

如果暖气团处于湿不稳定状态,也可出现积雨云和雷阵雨天气。

夏季因[准]静止锋两侧温差不大,锋面坡度可以很陡,锋际上可有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雨带狭窄而降水强度很大,常形成连续暴雨。

随堂检测(偏基础;提升训练放在课下进行)——本节知识点是高频考点,后期会有针对性的训练1、下图中A、B、C 为不同时期出现于我国的三条锋面,其中B、C为准静止锋。

读图完成(1) ~(2) 题。

(1) 从出现的时间看,冬半年常出现的天气系统是( )A.A、B B .B、C C .A、C D .都可能(2) 当B 锋面出现时,下列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一场春雨一场暖,田间农夫忙种田2.读“锋面气旋示意图” ,完成(1) ~(2) 题(1) 该锋面系统(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 .位于南半球中纬度C.中心区域盛行下沉气流 D .外围区域盛行上升气流(2) 图中四点属于暖气团控制下的是( )① a ②b ③c ④dA.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3.带来寒潮天气的是下列中的( )(3) 甲、乙锋分别经过 E 、F 地时,天气如何变化?(4) 若图示区域出现在北半球, 甲、乙两锋分别出现在下图所示锋面气旋的哪个部位?甲 _ ;知识点 2——水循环和洋流.d4.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特点是 ( ).过境后气压升高C .降水多发生在锋前D .冷气团在锋面之上;属于暖气团的是(2) 甲、乙两锋面属于冷锋的是,属于暖锋的是(1)A 、B 、C 、D 四地属于冷气团的是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水循环图示注意区分水分蒸发与植物蒸腾】A B C D E F G H 甲乙丙水循环的类型与意义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典例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夏季风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降落在海洋上的雨水塔里木流域的降水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影响全球气候更新;使地球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影响因素环节影响因素蒸发受太阳辐射、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等因素的影响水汽输送、降水受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地表径流受地表状况、地形地势、降水强度、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渗与地表植被、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地表坡度、土质疏松状况等因素有关2.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与城市化章节结合考查:涉及知识点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类似】试着把下面的一大段文字整理成一个结构图,以锻炼自己整理归纳的能力,同时加深对简答题的理解分析能力)在水循环的四个基本环节(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输送)中,人类活动主要对径流输送施加影响,进而改变下垫面的特点。

①调节径流,加大了蒸发量和降水量。

水利措施中修筑水库、堤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

农林措施中,“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入渗,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1)自然现象的形成①沼泽地的形成:②内流河断流的成因:(2)环境问题的产生——水资源问题缺水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一般可分为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两种类型。

如果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循环周期,就会出现资源型缺水;如果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物使水质受到污染,就会造成水质型缺水。

地表径流的环节——河流特征归纳1)河流补给的来源及特点【做题技巧】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比较(针对简答题的分析,具体从哪些方面回答)(先思考一下,给出自己的答案)3、人类活动对河流特征的影响及表现流量和水位变化含沙量变化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增加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减少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面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铺设渗水砖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缓\修建水库对径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减少水库以下河段河流含沙量围湖造田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1)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一般来说实线是指暖流;虚线是指寒流)思考题】(此时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应该在脑海中呈现,接着试着把两幅图进行叠加思考,会发现规律的)参考上图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试思考洋流分布与风带气压带风带的位置有什么关系?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具体分布规律如下表所示: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