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生长》教案
植物的生长教案(通用16篇)
植物的生长教案(通用16篇)植物的生长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各种植物的种子是不同的,并能区分。
2.让孩子们知道,没有阳光、空气和水,植物就不能生长。
3、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习惯和体会成功的喜悦,激起下一次探索的。
活动准备1.提前收集关于植物生长的信息和图片。
2.准备一些各种植物的种子。
3、花盆、纸笔若干。
活动过程一、让幼儿说说植物是怎么来的?请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二、幼儿讨论:植物为什么会长大?怎样才会长大?三、孩子进行小实验:植物没有根,有根。
让孩子看看实验中哪些植物没有死,了解根的作用。
四、孩子做种植实验: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第五,孩子的发现:植物是由种子长成的。
不同植物的种子生长方式不同:黄豆的种子是圆圆的、黄色的;红豆的种子是圆圆的、红色的;芝麻的种子是黑黑的、小小的、像小花瓣;绿豆的种子是椭圆形、绿色的;葵花籽尖、圆、白、黑。
向日葵的种子可以吃。
鸡冠花的种子很小。
实验中,两种植物都有水时,无根的植物过两天就死了,有根的植物一直没有死;没有水时,无根的植物很快就死了,有根的植物过了几天才枯死。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泥沙、空气、阳光、种子。
接着孩子又提出了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
为什么植物会越长越多?是先长根呢?长叶子呢?先长茎呢?为什么是先长根?为什么有些植物没有根也可以活的?是谁把种子放在泥土里的?为什么泥土里会长出植物来?六、请幼儿把各种植物的种子记录下来,并能对号入座。
活动延伸:鼓励各种种子拼出美丽的图案。
环境创设:1、举办种子图案展。
2、在种植角种几棵易活植物,便于幼儿观察。
植物的生长教案篇2【教学目标】1.能够和其他学生一起研究三种土壤的主要差异。
2.我们可以正确地用实验方法来研究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从而推断三种土壤的持水能力。
3.能通过对比实验总结出某种物体适合生长在哪种类型的土壤中。
4.能够解释实验结果的原因。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土壤的渗水能力。
【教学难点】观察同一株植物在不同土壤中的生长情况。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植物的生长》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植物的生长》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幼儿园小班教材《植物的生长》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植物的种子和幼苗,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探索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以及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不同植物的种子和幼苗,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关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及其所需的条件。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合作的能力,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种子、幼苗、花盆、泥土、水、肥料等。
2. 学具:小铲子、小水壶、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植物,引导他们关注植物的生长。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里种植的植物,讨论植物的生长过程。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讲解植物从种子到成熟的过程。
(2)引导幼儿观察种子和幼苗的特点,讨论它们之间的区别。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观察种子和幼苗,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2)组织幼儿进行“种子找家”的游戏,让他们把不同植物的种子和幼苗配对。
4. 教学难点突破(10分钟)(1)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
(2)组织幼儿进行种植活动,让他们亲自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
(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贴上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标注各阶段的名称。
2. 在旁边列出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如:阳光、水分、空气、肥料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里或幼儿园里的植物生长过程。
2. 答案: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植物生长过程,家长或老师协助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初中《植物的生长》教案
教案:植物的生长课程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所需条件。
2. 掌握植物的根、茎、叶的生长特点和功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情感。
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过程2. 植物的根、茎、叶的生长特点和功能3. 植物生长的条件教学重点:1. 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所需条件。
2. 植物的根、茎、叶的生长特点和功能。
教学难点:1. 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微观解释。
2. 植物的根、茎、叶的生长特点和功能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 植物的生长视频或图片。
2. 植物的根、茎、叶的样本或模型。
3. 实验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知识,教师总结。
二、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10分钟)1. 展示植物的生长视频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3. 强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阳光、空气和营养物质。
三、讲解植物的根、茎、叶的生长特点和功能(10分钟)1. 展示植物的根、茎、叶的样本或模型,让学生观察和触摸,了解其形态结构。
2. 讲解根、茎、叶的生长特点和功能,如根的吸收水分和养分、茎的传输水分和养分、叶的光合作用等。
3. 举例说明根、茎、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四、植物生长实验(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准备实验材料和工具。
2. 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如如何种植植物、如何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等。
3.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观察和感受,教师总结。
2. 引导学生反思植物生长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绿化活动,如种植花草树木,增强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实践体验。
2. 开展植物生长主题的科技创新活动,如制作植物生长观察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植物的生长》精彩教案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植物的生长》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以《植物的生长》为主题,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三章《身边的自然》,重点探讨植物生长的过程、特点和条件。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植物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土壤等条件。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能力,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学习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植物生长的条件及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观察、记录植物生长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实物展示(种子、幼苗、成熟植物)、植物生长观察记录表。
学具:彩笔、画纸、小盆栽、土壤、种子、浇水壶、阳光照射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上的植物是怎么长大的吗?它们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生长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实物展示的方式,讲解植物从种子到成熟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关注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领取一份植物生长观察记录表和小盆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观察和记录。
4. 互动交流(5分钟)各小组分享观察记录,讨论植物生长的过程和条件。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中的植物,记录其生长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植物的生长》2. 内容:植物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成熟植物植物生长条件:水分、阳光、土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的植物,记录其生长变化。
答案示例:我家有一盆绿萝,今天我发现它的叶子更绿了,还长出了新的小叶子。
我每天都会给它浇水,让它晒晒太阳,它就能健康成长。
2. 作业要求:用彩笔在画纸上记录,文字描述清晰,图画形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自然界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特点。
植物的生长教案
植物的生长教案教案一:植物的生长目标: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能描述植物的生长环境。
一、教学前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料关于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植物种子或幼苗。
3. 植物的生长环境(温度、光照、水分等)。
二、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次所学的植物的种子结构,引出关于植物的生长话题。
2. 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等。
3. 分组活动:给学生一颗植物种子或幼苗,并让他们观察并描述其外观和现象。
然后,让他们猜测并讨论植物的生长条件(温度、光照、水分等)。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植物的生长条件,并汇报给全班。
5. 整合知识: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的生长条件,并与植物的生长过程相联系,形成完整的概念。
6. 指导实践:让学生自己种植一颗植物种子或幼苗,按照学习到的知识提供适当的生长条件。
7. 反馈与评价:观察学生种植的植物生长情况,评价其对植物生长条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8. 概念巩固: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份植物的生长环境图表,包括温度、光照、水分和其他条件,并提醒他们注意植物的不同需求。
三、教学延伸: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去植物园或公园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并记录下来。
2. 同学互动:让学生拍摄或录制自己种植植物的过程,并分享给同学们。
3. 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不同生长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得出结论。
4. 植物保育:教育学生应当保护植物生长环境,尊重和保护自然。
教案二:植物的生长目标: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能描述植物所需的生长条件,并掌握植物种子发芽实验的基本步骤。
一、教学前准备:1. 植物种子(卧室、阳台等常见植物的种子)。
2. 小花盆、土壤和水。
3. 镜子、室温计和灯。
4. 温水和冷水。
二、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次所学的植物的种子结构,并让他们想一想种子如何长出植物。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种子发芽所需的生长条件,并记录下来。
植物的生长初中教案
植物的生长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 掌握植物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1. 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 植物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教学难点:1. 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 植物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教学准备:1. 植物生长实验材料。
2. 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注意到的植物。
2. 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2. 讲解植物的主要器官,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并介绍其功能。
三、实验(15分钟)1. 分组进行植物生长实验,如种子发芽实验、植物光合作用实验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如光照、水分、温度等。
2. 讨论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各个器官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 总结植物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植物观察活动,如校园植物调查、家庭植物观察等。
2. 引导学生进行植物生长实验设计,如探究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掌握了植物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在实验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观察认真,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但在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加强引导和鼓励。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植物的生长》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植物的生长》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身边的科学》第二章《植物的生长》。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学习如何照顾植物。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知道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教育幼儿关爱环境,学会照顾植物,培养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植物的观察、照顾能力,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实物植物、花盆、泥土、水、肥料等。
学具:小铲子、浇水壶、观察记录本、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植物角,引导幼儿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让幼儿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让幼儿对植物的生长有更深入的了解。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观察植物角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特点和生长情况,然后进行分享。
4. 课堂互动(10分钟)教师发放花盆、泥土、种子等材料,指导幼儿动手种植植物,让幼儿在实践中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过程发芽生长开花结果2. 植物照顾方法浇水施肥除草修剪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自己种植的植物生长过程。
作业要求:(1)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在观察记录本上。
(2)用画笔描绘植物的生长过程。
答案:植物名称种植时间生长情况(包括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照顾方法(包括浇水、施肥、除草、修剪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课程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自己种植的植物的照顾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植物生长主题的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进一步拓展幼儿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植物的生长》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植物的生长》含反思小班主题教案《植物的生长》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关注新技术在常见蔬菜培植中的运用,关心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主题《植物的生长》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关心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2、关注新技术在常见蔬菜培植中的运用。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活动准备:幼儿种植实物、照片、记录表、录像活动过程:一、交流种植植物的方法:1、前一段时间我们在自然角里种了大蒜和洋葱,小朋友们都非常关心这些植物,为植物做了许多的事情,谁愿意来说说你是怎么种这些植物的?2、幼儿自由交流介绍预设:(1)容器的情况:大蒜和洋葱需要适宜的容器(实物和照片结合)a、(幼)可以用可乐瓶种洋葱,把洋葱架起来再放入水,这样洋葱的根就能往下生长了。
(可能追问:问什么要架起来,有什么作用)它的根就能很好的吸收养料了(动脑筋)追问:洋葱除了可以种在水里,还可能种在哪里呢?b、种在土里的容器,下面要打个洞,这样浇水太多可以从洞里流出来,大蒜不会烂掉。
小结:原来植物可以种在水里,也可以种在泥土里。
你们是用什么工具来种的呢?(2)使用工具情况,各种工具的名称和不同用途(照片)a、(幼)我是用钉耙把土耙松种下大蒜的,我天天都去浇水现在大蒜都长高了。
钉耙是用来刨土的,可以把泥土弄松,方便我们种植植物。
b、(幼)我是用铲子扒土种下大蒜的。
(合作)追问:你是用大铲子还是小铲子,它们用起来有什么不一样?(根据幼儿回答情况)(幼)大铲子可以挖很多的土,小铲子只能挖一点点的土。
追问:你们觉得用大铲子方便还是用小铲子方便?(大的地方需要大铲子,自然角的盆子小,用小铲子方便。
)小结: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作用,适合用在不同的地方,有了工具的帮助让我们种植更方便。
二、交流分享植物生长的情况:1、小朋友们这么关心我们的自然角中植物的生长,还做了记录呢。
中班科学植物的成长教案3篇
中班科学植物的成长教案3篇中班科学植物的成长教案篇1设计意图炎炎夏日,幼儿园的餐后水果以及下午餐点里常常会有西瓜,每次吃西瓜,孩子们都表现得格外惊喜和愉快。
于是我做了个小调查,拿出近十样瓜果,请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瓜果,结果喜欢西瓜的幼儿最多,理由是:“西瓜好看又好吃。
”“西瓜很甜,红红的我喜欢。
”“西瓜的水分很多,吃起来很爽。
”“西瓜很凉快,吃了心情愉快。
”……既然幼儿对西瓜如此喜欢,那么能否帮助幼儿进一步丰富、加深对西瓜的认识呢?海门有很多西瓜种植基地,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去参观、采摘等,并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感受发现的乐趣。
幼儿阶段的科学活动是启发、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周围事物,让其在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和运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重在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初步的科学态度。
我预设了“参观西瓜地”和“试取西瓜汁”两个活动,让幼儿在与周围事物的交互作用中,不断观察、充分操作、反复感知,经历科学探求和发现的过程。
活动一:参观西瓜地活动目标1.交流有关西瓜的经验和疑惑,对西瓜产生探索的欲望。
2.通过实地观察和询问,了解西瓜的一些生长习性,丰富有关西瓜的经验。
3.感受发现的乐趣,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科学态度。
活动准备记录表人手一张(分为疑问、答案、新发现三部分),笔,与西瓜种植基地进行参观前的联系。
活动过程1.互相交流,唤起已有经验。
师:西瓜是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的瓜果,那我想问问,你有没有仔细观察过西瓜?你知道哪些西瓜的秘密呢?幼儿发言,教师适当总结。
2.提出问题,激发探索欲望。
师:原来我们知道西瓜的这么多事啊!那么,有关西瓜,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幼儿的回答多种多样,如:西瓜有没有根?西瓜为什么长在泥土里,不是树上?为什么西瓜里面有的子是白的,有的子是黑的?西瓜是怎么长出来的?……) 教师出示记录表,请幼儿用简单的图像、符号把自己的问题记录在“疑问”一栏中。
3.参观西瓜地,观察询问,丰富有关西瓜的经验。
小班科学教案《植物的生长》
小班科学教案《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所需条件;2.认识不同的植物和它们的特点;3.观察植物生长并记录变化。
教学内容植物的生长过程1.种子萌发;2.幼苗生长;3.成熟期生长。
植物的生长条件1.适宜的温度;2.充足的阳光;3.充足的水分;4.营养元素。
植物的种类和特点1.花卉类:色彩艳丽,气味芬芳,需要充足阳光;2.食用类:如蔬菜,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水源;3.果树类:能够生长并结果,需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并记录变化,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2.交互式教学: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究植物的生长条件和特点,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
3.游戏式教学:通过种植小盆栽植物,激发学生们对植物生长的兴趣,提高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教学步骤1.导入新知: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猜测、讨论出植物的生长条件并进行简单介绍。
2.展示茎叶植物、藻类、真菌和人工合成的生命体等不同的生命体,并与学生互动时比较它们的生命特征。
3.给每个学生发一些大豆或绿豆种子,让学生种植并记录生长过程。
4.在种植过程中,让学生们一起探究植物的生长条件和特点,例如适宜的温度、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等。
5.教师与学生讨论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发现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6.对比不同的植物生命体,让学生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和所需条件。
课堂小结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学习了植物的基本知识,了解了它们的生命条件和不同的特点,以及在种植小盆栽植物过程中提高了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植物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植物的奇妙生命过程。
植物的生长教案
植物的生长教案植物的生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要的环境因素。
2.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和观察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植物的生长过程1.1 种子的发芽和根的生长1.2 茎的生长和叶片的形成1.3 花和果实的形成和散布2.植物的生长需要2.1 光线的作用2.2 温度和湿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2.3 水分和养分的供给3.观察植物的方法3.1 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3.2 制作植物观察记录表3.3 进行室内或室外的植物观察实验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要的环境因素难点:观察植物的方法和实验设计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展示,引入植物的生长话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15分钟)通过课件等形式,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要的环境因素。
引导学生理解植物的基本生理过程和养分需求。
3.实验操作(30分钟)3.1 学生分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观察实验。
3.2 学生在实验开始前,准备观察记录表,包括植物的外观特征、生长情况等。
3.3 学生按照实验设计,记录植物生长的变化和环境条件。
3.4 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同时回答老师的提问。
4.实验总结(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实验结果和观察心得,讨论植物生长的规律和需要的环境条件。
五、巩固与拓展1.观察其他不同类型的植物的生长情况和环境需求。
2.设计简单的植物实验,让学生探究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3.激发学生动手实践和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行植物种植和观察。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参与度和观察记录表的完成情况。
2.听取学生的实验总结和分享,评价学生对植物生长知识的掌握程度。
3.组织小组或个人的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资源1.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和实验设计等。
2.植物标本或种子。
3.实验器材:如放大镜、尺子等。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环境需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植物的生长》优秀教案
植物的生长活动目标1.了解植物生长于空气、阳光和水的关系。
2.培养幼儿对植物做连续的观察记录的兴趣。
活动准备1事先准备两盆花(一盆放在向阳的场所,及时照料,生长得很茂盛;另一盆无人照料,已经枯萎)。
2大量泥土、小花盆(每组三个)、幼苗若干(每组三棵)。
3植物生长记录的小卡片若干。
4记录表。
活动过程1.出示两盆状态不同的花,引发幼儿兴趣。
(1)看一看,这两盆花有什么不一样?(一盆长得很茂盛,一盆却枯萎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幼儿讨论)(2)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花没有人照料,缺少阳光和水分的话,就会枯萎。
如果有人细心呵护,花就会开的很漂亮。
2.尝试各种实验,观察了解空气、阳光和水对植物的重要性。
(1)分发工具,师幼动手尝试种植。
①教师示范操作;将三棵幼苗分别移植到放好土的三个花盆里。
②幼儿分组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2)为移植的花创设不同的生长环境。
第一种;放置在通风且阳光充足的场所,及时浇水,细心照顾。
第二种;放置在阳光处,无人看管。
(缺少水)第三种;放置在阳光处,定时浇水,用透明容器罩住。
(缺少空气)第四种;放置在没有阳光的阴暗处,定时浇水。
(缺少阳光)(注;观察时间持续30天左右,,便于活动组织的科学性。
)(3)制作记录表并及时做好观察记录工作。
①师幼在种植后持续30天内定期做好观察记录。
②小结;从记录表中可以看出,相同的花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中会有不同的结果,离开了阳光。
空气和水分中的哪一样都是不行的。
3.尝试操作;将植物生长卡按正确的顺序摆放出来。
(1)教师出示植物生长过程的记录卡。
老师将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了下来,但是这些卡片不小心被弄乱了。
小朋友快来帮忙看一看,应该怎样排才正确呢?(2)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到户外观察小草、大树和花卉,感受植物的生长。
(1)看一看,幼儿园里的植物是不是像小卡片上记录的一样?(很健康,很茂盛)(2)小结;小草、大树、花卉等这些植物,如果离开了空气、阳光和水分,也会枯萎,所以我们要爱护植物。
小班科学教案《植物的生长》
小班科学教案《植物的生长》一、教学内容我们的教材来自《科学》第一册,第五章“植物的生长”。
本章内容丰富,涵盖了植物生长的需求、各个器官的认识,以及它们是如何共同推动植物成长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我们希望学生能深入了解植物生长的需求,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2. 让学生认识并理解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提升他们的生物素养。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各个器官的认识。
难点:理解植物生长的需求,以及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的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我们将使用多媒体课件、植物标本、盆栽植物、放大镜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植物生长观察记录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们展示盆栽植物,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并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2. 知识讲解:利用多媒体课件,我们详细讲解植物的生长需求,如水分、光照、土壤等,并探讨这些需求如何影响植物的生长。
3. 观察植物器官:让学生亲自观察植物标本和盆栽植物,认识并理解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
4. 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学生可以用放大镜观察盆栽植物的生长过程,如根的生长、叶的展开等,以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
5. 随堂练习:填写植物生长观察记录表,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照顾植物,促进植物的生长,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责任感。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植物的生长生长需求:水分、光照、土壤等器官认识:根、茎、叶、花、果实生长过程:根的生长、叶的展开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植物,并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2. 作业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生长实验,如种植绿豆、观察根的生长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生态保护意识。
《植物的生长》小学科学观察与实验教案
《植物的生长》小学科学观察与实验教案课题:《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记录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2. 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的方法。
教学难点:1. 植物生长的内在机制。
2. 如何有效地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
教学准备:1. 植物种子(如绿豆、红豆等)。
2. 土壤、花盆、水等。
3. 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课题《植物的生长》,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引导学生思考。
二、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1. 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包括种子发芽、生根、长叶、开花、结果等。
2.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植物生长的过程。
三、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1. 分发植物种子、土壤、花盆等材料,让学生分组进行植物种植。
2.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植物的高度、叶片数量、生长速度等。
3. 让学生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四、实验探究1. 设计一个实验,如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3.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五、总结1.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2. 总结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观察方法。
六、课后作业2.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关于植物生长的实验和探究。
教学反思:1. 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3. 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注意事项:1.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学生受伤。
2. 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课题:《动物的生活习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记录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动物的生活习性。
2. 观察和记录动物生活习性的方法。
小班科学教案《植物的生长》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知道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2. 学习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耐心。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界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
2. 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水分、空气、温度。
3. 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用图画或文字记录下来。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种子、幼苗、花朵等实物或模型。
2. 材料:观察记录表、画笔、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3. 环境:室内或室外植物生长的地方。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发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植物生长情况。
2. 讲解: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介绍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 示范:展示实物或模型,让幼儿亲手触摸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说出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顺序。
4. 分组活动:让幼儿分组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鼓励幼儿用图画或文字记录下来。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植物生长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估幼儿在分组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鼓励他们主动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六、教学延伸:1. 开展植物种植活动,让幼儿亲手播种、浇水、施肥,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
2. 组织幼儿参观植物工厂或农场,了解植物生长的环境和条件。
3. 邀请植物专家或农民来园进行讲解,让幼儿更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和栽培知识。
七、安全注意:1. 在进行植物观察和种植活动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避免触摸植物的尖锐部分。
2. 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防止意外伤害。
3. 在户外活动时,注意遵守交通规则,避免拥挤和奔跑。
八、教学资源:1. 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关于植物生长的图书、视频、图片等资料。
小学科学《植物的生长》教案
小学科学《植物的生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基本结构;2. 掌握植物的需求和适应环境的能力;3. 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和方法;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基本结构;2. 探究植物的需求和适应环境的能力;3. 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和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科学教材;2. 工具:投影仪、实验器材;3. 材料:幼苗、种子、土壤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幅植物生长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基本结构(15分钟):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基本结构,包括根、茎、叶和花等部分的功能和特点。
3. 植物的需求和适应环境的能力(20分钟):a)观察实验:安排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观察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如水分、阳光和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的影响。
b)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讨论观察结果,总结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适应的方式和生存要求。
4. 植物的繁殖方式和方法(25分钟):a)课堂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以及种子和孢子的形成和传播方式。
b)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或者进行无性繁殖的实验,如叶插法、茎插法等。
5. 学以致用(15分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如如何栽种花草、给植物适当的环境等。
6. 总结与拓展(1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学生的收获和重点知识点。
拓展学生的思考,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比如适应性强的植物有哪些,植物的繁殖方式在自然界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等。
五、教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基本结构,探究了植物的需求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掌握了植物的繁殖方式和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操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幼儿园小班科学精品教案《植物的生长》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精品教案《植物生长》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来自教材《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指导手册》第三章“植物生长”。
详细内容包括植物生长必要条件,如水分、阳光、空气和土壤作用,以及植物生长基本过程,如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植物生长必要条件,认识到自然界中植物生长奇妙。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表达和合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热爱和保护环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生长必要条件及作用。
2. 教学重点: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合作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图片、实物(如种子、幼苗、花朵等)、放大镜、小铲子、水壶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植物角,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引发幼儿对植物生长兴趣。
细节:引导幼儿观察植物外形、颜色、高度等,让幼儿通过触摸、闻、看等方式,感受植物特征。
2. 例题讲解:a. 介绍植物生长必要条件,如水分、阳光、空气和土壤。
b. 展示植物生长过程图片,让幼儿解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过程。
c. 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观察种子吸水膨胀、幼苗逐渐长高、花朵绽放等现象。
d. 讲解植物生长过程中,如何合作、互相帮助,让幼儿解团队合作重要性。
3. 随堂练习:a. 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观察其生长过程,并记录在记录本上。
b. 各组派代表分享观察结果,其他组员补充。
b. 组织幼儿进行植物养护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自为植物浇水、施肥、松土等。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生长必要条件:水分、阳光、空气、土壤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2. 合作与观察:团队合作观察植物生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并画出生长过程简图。
答案示例:植物名称:小草生长过程:种子发芽→长出绿叶→逐渐长高→开花结果2. 拓展作业:与家长一起种植一种植物,观察并记录植物生长过程中变化。
幼儿园中班教案《植物的生长》
幼儿园中班教案《植物的生长》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和爱护植物的意识。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和爱护植物的意识。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归纳植物的生长过程,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种子、土壤、花盆、水壶、太阳图片、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
2. 教材:《植物的生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向幼儿展示太阳图片,引导幼儿谈论太阳的作用,然后告诉幼儿植物需要阳光才能生长。
2. 新课导入:老师向幼儿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归纳植物的生长过程。
3. 实践操作:(1)分组: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2)播种:每组幼儿在花盆里放入适量的土壤,然后在土壤中播入种子,最后用土壤覆盖种子。
(3)浇水:每组幼儿用水壶给花盆里的种子浇水,注意要适量,不能浇太多。
(4)晒太阳:将花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让种子接受阳光的照射。
4. 观察记录: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记录下来,包括种子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变化。
5. 分享交流:每天上课前,让每组的一名幼儿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观察到的种子变化情况。
6. 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让幼儿总结出植物生长的过程,包括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等阶段。
7. 拓展活动: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各种植物的生长情况,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认识程度。
2. 通过幼儿的分享交流,评价他们的观察、比较、归纳能力。
3. 通过拓展活动,评价幼儿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程度和对植物的兴趣。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7《植物的生长》人教版(2017)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7《植物的生长》人教版(2017)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 学会使用观察、记录、分析等方法研究植物的生长。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
2. 运用记录和分析的方法,了解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难点1. 植物生长的内在机制。
2.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教材、PPT、实验器材。
2. 植物生长观察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 利用PPT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
2. 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2. 探究与新授1. 分组讨论:植物生长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2. 汇报交流:各组分享讨论成果。
3. 教师总结:植物生长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 实验探究1. 布置实验任务: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3.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植物的高度、叶片数量等。
4. 数据分析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观察到的植物生长变化。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5. 总结与反思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作业布置1. 完成植物生长观察记录表。
2. 预下一节课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过程- 种子发芽- 幼苗生长- 成熟植物2. 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光照- 水分- 温度- 养分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观察仔细,能够发现植物的生长变化。
在数据分析环节,学生能够运用记录和分析的方法,探讨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整节课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的生长》教案
教材分析:
纸版画不同于其他绘画,是将手工与绘画相融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经过剪、刻、撕剥、拼贴等方法制成版面,然后用多种方法印出来的。
取材容易、工具简单、效果独特,具有强烈、明快、单纯、朴素的艺术效果,从而较大程度地突破了传统版画的局限。
纸版画从表现形式到最终效果,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通过纸版画的学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研究问题,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植物的生长规律,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常见植物的生长规律。
2、培养观察力、记忆能力以及根据记忆表现画面,表现视觉感受能力。
3、学习并掌握有底纸版画和无底纸版画的表现方法和技巧,了解纸版画的工具、材料与特点。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掌握和了解儿童纸版画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纸版画的表现方法,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教师:生活中离不开植物,植物能装饰点缀我们的生活,植物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植物能……
看到植物两个字,首先就给我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形象。
你们知道的植物有哪些呢?你最喜欢哪种植物呢?为什么?
学生:向日葵(热情的,向上的)梅兰竹菊(四君子)松树(树中的君子)等等
2、欣赏大师笔下的植物。
出示图片资料,学生欣赏《古墙老藤》版画。
教师提问:
①美术大师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树的?
②大师笔下的树在造型上、色彩上、明暗,肌理上分别有什么特点?③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教师:大师们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植物的美丽、植物旺盛的生命力,用这种方式
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出示图片和视频,让同学们感受各种植物,说说他们生长时的形状特点和给人的感受。
学生:生命旺盛,有朝气,蓬勃向上……
教师总结过渡:
我们先好好观察体会植物的结构,生长的魅力,然后我们来用纸版画的形式表现植物的生长形态。
4、感受范画
学生用手触摸老师的范作底版,谈谈自己的感觉。
总结:纸版画的待印底版是凹凸不平。
5、纸版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①用厚纸板剪出植物各个部分的造型,逐层粘贴在底板上,做出有凹凸效果的模板。
②均匀地滚上油墨或刷上墨汁。
③覆上宣纸或较薄的白纸,用力按压,直到油墨或墨汁清晰地吸附到纸上为止。
(注意植物之间前后穿插的关系要交代清楚哦!)
6、作业。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合作,教师巡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