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合集下载

中国的环境问题

中国的环境问题

中国的环境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广阔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迅速崛起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重点讨论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一、空气污染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

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以及煤炭燃烧产生的烟雾,导致大气中的污染物超过安全标准,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威胁。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很多。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并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

其次,推广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减少对煤炭等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

此外,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也是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

二、水资源短缺中国是一个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较多的国家,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困扰中国的一个大问题。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尤其是农业用水需求的增加,使得水资源供应严重不足。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浪费。

其次,加大水资源的开发和调配力度,建设更多的水利工程,例如水库和水渠,有效地存储和利用水资源。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好水源地和水生态环境,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生态破坏中国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包括森林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土地退化等问题。

这些生态破坏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解决生态破坏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首先,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

其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此外,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制定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也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中国需要在环境保护方面加大力度,解决面临的诸多环境问题。

通过加强监管、推广清洁能源、提高用水效率、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等措施,我们将能够有效地改善中国的环境状况。

简述我国主要的生态问题

简述我国主要的生态问题

我国主要的生态问题一、引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自然环境。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我国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

本文将对我国主要的生态问题进行简述,包括水资源紧缺、土壤污染、空气质量恶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希望通过深入了解这些问题,找到解决之道,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二、水资源紧缺我国拥有众多的河流、湖泊和地下水资源,但由于过度开采、水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紧缺问题。

首先,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分布不均衡,南方水资源丰富,而北方和西北部分地区则面临着严重的水荒。

其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工业生产、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量剧增,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最后,水污染问题也极大地限制了可用水资源的数量。

工业和农业的废水排放、城市污水处理不当等都是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

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关键在于实施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措施。

政府可以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通过建设水库、引水和涵养河湖,改善水资源的供给能力。

同时,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推动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应加强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减少污水排放,改善水质,保护可用水资源。

三、土壤污染土壤是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基础,但目前我国面临着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

长期以来的工业化进程、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城市垃圾的不当处置,导致土壤中存在着重金属、农药残留和有机污染物等多种污染物质。

这些污染物不仅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

针对土壤污染问题,政府需要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

建立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重点地区和农田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和治理土壤污染。

此外,应加强农药和化肥的管理,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同时,鼓励农民采用生物修复和植物吸收等技术手段,修复受污染的土壤。

四、空气质量恶化我国的空气质量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问题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

此外,2000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

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2、水环境污染问题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

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垃圾处理问题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

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

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

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5、水土流失问题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

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

6、旱灾和水灾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

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

有关专家经调查推测:未来15年内中国将持续干旱。

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7、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中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中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一、荒漠化1.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大陆内部2.产生的原因:3.治理措施:①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②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③退耕还林、还牧;④建设人工草场;⑤推广轮牧;⑥禁止乱砍乱伐等4.治理的意义:①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③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④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沙尘暴1.形成时间:大多在冷空气过境影响时出现,北方都是在春季..容易出现。

2.形成条件3.危害:①造成环境质量下降;②使农作物受灾;③造成人畜伤亡4.治理和缓解沙尘暴的措施——治沙工程(保护和发展林草植被)生物措施:保护好现有植被、植树造林;建设人工草场;工程措施:跨流域调水、引水灌溉;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管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退耕还林、还牧。

三、干旱缺水问题1.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2.产生原因:3.治理措施:①南水北调;②修建水库;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④减少水污染;⑤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⑥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⑦发展节水农业;⑧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⑨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⑩海水淡化等。

四、土壤次生盐碱化1.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2.产生原因:3.治理措施:①引淡淋盐;②井排井灌;③生物措施;④农田覆盖;⑥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⑦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五、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1.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2.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3.治理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六、洪涝灾害1.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2.产生的原因:3.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七、水土流失问题1.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2.产生的原因:3.治理的措施:①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②植树造林;③小流域综合治理4.治理的意义:①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③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④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面临着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等问题逐渐凸显。

然而,中国也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来改善和修复生态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的环境问题,并探讨相关的保护措施。

一、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中国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

大量的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以及燃煤导致的空气污染,对人民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已经实施了一系列减排措施。

例如,加强了对企业的环保监管,加大了对高污染燃煤锅炉的淘汰力度,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等。

二、水资源短缺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尤其是北方地区,在长期的过度开发和水污染的影响下,水源越来越紧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水资源管理措施。

例如,修建了许多水库和运河来调节水资源的分布,加强了水生态保护,推广了节水意识和技术等。

三、土壤污染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

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以及工业废弃物的排放,导致了大量的土壤污染。

为了修复土壤,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强化了土地使用规划,加大了土壤修复工程的力度,推广了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控制了工业废弃物的排放等。

四、生态失衡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导致了不少地区的生态失衡。

原本美丽的湖泊变成污水塘,森林被不合理的利用砍伐,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等问题,都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中国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例如,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力度,设立了自然保护区,推动了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等。

五、环境监管与法律法规为了加强环境保护,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了环境监管体制的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护环境。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都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同时,中国政府还加大了环境执法的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营造了更加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法治环境。

中国环境现状

中国环境现状

中国环境现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环境现状,并分析其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一、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中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工业化、交通拥堵和煤炭的大规模使用导致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不断增加。

中国许多城市常年被雾霾笼罩,空气质量不佳给居民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空气污染还对农作物生长和生态系统平衡造成了严重破坏。

二、水污染水污染也是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未经充分处理,大量的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近年来,一些地方频繁发生水源污染事件,给居民的日常饮用水安全带来了威胁。

水污染还损害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破坏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土壤污染中国的土壤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料的倾倒和农药的使用。

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污染物积累在土壤中,给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畜的健康带来了潜在风险。

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土壤污染,但问题仍然严峻。

四、生物多样性损失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独特的物种和生态系统。

然而,过度的城市化、工业化和过度开发导致了生境破坏和物种灭绝。

森林、湿地和珊瑚礁等重要生态系统正面临威胁。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中国重要的环境挑战之一。

五、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

能源生产和消耗、工业排放和土地利用变化等因素导致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

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给农作物、水资源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中国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六、环境管理与保护尽管中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但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环境状况。

《环境保护法》和相关法规的制定实施,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以及推动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的发展等都是中国环境管理和保护的重要举措。

然而,仍然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国际合作来解决中国环境问题。

结论中国的环境现状严峻,但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环境状况。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中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两类,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前者主要发生在广大农村,后者则集中在城镇地区。

而且,中国不仅受到国内环境问题的困扰,同时还面临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

可以说中国的环境问题状况及发展趋势异常严峻。

1、生态破坏问题1)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长期以来,由于规模不断扩大的滥垦、滥伐等违背自然规律的掠夺性开发,使我国的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

目前总的状况是:小片治理,大片加重;上游流失,下游淤积;灾害加剧,恶性循环,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

根据计算,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从解放初期的11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约160万平方公里,增长了38%,占国土面积的1/6。

水土流失所引起的危害影响深远。

其最直接的后果是破坏土地资源,使耕地表土流失,带走大量营养物质,降低土壤肥力,并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下降,据估计,全国年土壤流失量达50亿吨,其中仅黄土高原年流失量就达23亿吨,长江流域为22亿吨。

其次造成下游河道与水库的淤积,既危及行洪安全,又降低水库库容,缩短水库寿命。

水土流失是“ 自然侵蚀” 与人类活动造成的“ 加速侵蚀” 相互迭加的结果,又由于后者的强度增加而不断发展。

今后,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对土地的开发强度会直莱越大,如载根本性治理措施,水土流失将进一步加剧。

2)土地荒漠化加剧所谓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温润地区,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使其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

我国北方地区沙漠、戈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6%,其中土地沙质荒漠化(简称土地沙化,即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面积已达20万平方公里,且沙质荒漠化土地蔓延速度不断加快。

对我国荒漠化成因的分析表明,沙化土地的迅速蔓延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的,包括过度农、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特征及环境面临的问题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特征及环境面临的问题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特征及环境面临的问题中国环境污染现状、特征及环境面临的问题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环境污染问题成为阻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环境污染的现状、特征以及环境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二、环境污染的现状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经历了快速发展,这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近年来,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加剧,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1. 大气污染中国的大气污染问题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燃煤等源头污染,加剧了雾霾现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雾霾天气给居民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尤其是老人和儿童更为脆弱。

大气污染也对农作物生长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2. 水资源污染中国是水资源极度稀缺的国家之一,然而过度工业化和城市化使水资源面临严重的污染威胁。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污染了大部分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这种水资源的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农业和工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

3. 土壤污染中国的土壤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问题。

农业使用的化肥、农药和工业废弃物等引起了土壤的污染。

农田的污染导致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上升,威胁到人们的食品安全。

同时,污染物还会通过土壤的迁移和渗透对地下水进行污染,加剧水资源的压力。

三、环境污染的特征中国的环境污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区域性差异明显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东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普遍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严重污染问题困扰,而西部和农村地区的环境状况相对较好。

这种差异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衡,加剧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 多污染源共存中国环境污染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多污染源的共存。

工业排放、农村污水、交通尾气等多种污染源相互交叉作用,导致了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

中国的环境问题和保护

中国的环境问题和保护

中国的环境问题和保护一、前言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尤为严峻的环境问题。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分析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探讨中国环境保护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中国的环境问题1.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中国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长期以来,中国许多地区的空气质量严重超标,尤其是北方地区。

主要污染物包括PM2.5、SO2、NOx等,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 水污染水污染问题在中国也十分突出。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和化肥残留等污染源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导致水质恶化、地下水位下降、水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

3. 土壤污染中国土壤污染问题同样严重,尤其是重金属污染。

工业废弃物、农药和化肥残留、生活污水等因素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

4. 生态退化与生物多样性丧失过度开发、乱采滥伐、城市化进程等导致中国生态环境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

草原退化、沙漠化、湿地消失等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破坏。

5. 气候变化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气候变化问题对其影响尤为明显。

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如干旱、洪水、台风等,对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等带来严重挑战。

三、中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与措施1. 政策法规与制度建设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环境保护立法和政策制定力度,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同时,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行动计划,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

2. 环境治理与污染减排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环境治理和污染减排工作。

在空气质量改善方面,政府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管力度,推进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提高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水平。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政策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政策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政策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中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环境问题,并讨论中国政府采取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一、中国的环境问题1. 空气污染中国的空气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工业化进程带来的大量排放物,以及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等因素,导致中国的空气污染日益严重。

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雾霾天气频繁发生,给居民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2. 水污染中国的水污染问题也非常突出。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等排放,使得中国的水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许多水源已被严重污染,无法直接供人们使用,对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3. 土壤污染中国的土壤污染问题同样严重。

农药、化肥、工业废弃物等对土壤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同样对农作物和生态系统带来了危害。

土壤污染还可能通过农产品进入人体,对人的健康造成威胁。

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为解决环境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政策。

1. 能源结构调整中国政府提出了“绿色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目标,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核能,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需求,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

2. 污染治理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

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限制工业和农业的污染排放,建立了环境监测系统,加强了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同时,鼓励企业采取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生态保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

建立了一系列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红线,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

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 绿色出行中国政府鼓励绿色出行方式,提倡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的使用。

提供优惠政策,建设更多的地铁和公共自行车系统,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降低尾气排放。

中国的环境问题

中国的环境问题

中国的环境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排放温室气体的国家之一。

由于长期以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空气污染中国的许多城市都面临着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

工业排放、机动车辆尾气排放、燃煤等活动都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

空气污染不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也损害了大气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为了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政府需要采取措施限制工业和交通尾气的排放。

同时,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对燃煤的依赖也是关键。

此外,加强环境监测和监管,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促使企业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公众教育和意识提高也是必不可少的,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减少污染。

二、水资源短缺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但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许多河流和湖泊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水资源断供的情况。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对水污染的治理和排污管控。

此外,鼓励农民改变传统的灌溉方式,提倡水资源节约型农业。

公众也应该加强节水意识,避免过度使用水资源。

三、土壤污染中国的土壤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长期以来的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工业废弃物的排放、土地开发等活动都对土壤质量造成了损害,给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为了解决土壤污染问题,政府需要实施更加严格的土壤环境保护措施,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并加大对农药和化肥的监管力度。

此外,鼓励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

同时,加强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帮助恢复受污染的土壤。

四、生态环境保护中国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但由于资源开发和生态破坏,生态环境面临严重的威胁。

森林的砍伐、湿地的开发、野生动植物的非法贸易等活动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损害。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政府需要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大对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的打击力度。

我国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我国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我国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变得日益突出,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我国,存在着多种环境问题,以下是我国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一、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我国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尤其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

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来源广泛,包括工厂的废气排放、机动车尾气、燃煤等。

这些污染物不仅危害人民的健康,还导致了严重的雾霾天气。

二、水污染水污染是我国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适当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质恶化。

水污染对水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用水安全。

三、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是一个被忽视的环境问题。

工业废物和农药农化物质的使用过程中,污染了土壤。

土壤污染不仅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还威胁着人类的食品安全。

四、固体废物处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产生的固体废物越来越多。

废弃物的处理不当导致垃圾填埋场的超负荷运营,以及部分的非法倾倒行为。

这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直接的破坏。

五、生态破坏我国的生态系统面临严峻的挑战。

过度的采矿、非法伐木和建设活动破坏了森林、湿地和其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

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生态平衡被打破。

六、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但对我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干旱、洪水和龙卷风,给农业和自然生态带来严重影响。

七、能源危机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能源供应已面临压力。

传统能源的过度开采和使用导致能源危机加剧,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八、物种灭绝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国家,但种群数量的减少导致物种灭绝。

失去了许多独特的生物资源,也损害了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九、环境监管不力环境监管不力是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原因之一。

部分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十、环境意识淡薄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的环境意识淡薄。

大部分人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尚浅,缺乏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使得环境问题趋于恶化。

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五大环境问题

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五大环境问题

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五大环境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全球公民,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并解决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五大环境问题。

1. 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我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工业排放物、机动车尾气和燃煤等都是主要的污染源。

长期暴露于污染的环境中,人们易患呼吸道疾病,如哮喘和肺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加强控制工业排放、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同时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建立更多的绿色空间。

2. 水污染水污染是我国另一个紧迫的环境问题。

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农业化学品流入江河湖泊,使其变得污浊不堪。

这不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也损害了水生态系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加强监管,加大对违法排放的处罚力度,同时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3. 土壤污染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化学品、重金属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的持续污染,给食物安全带来了威胁。

政府应加大土壤污染的治理力度,严格控制化学品和农药的使用,鼓励可持续的有机农业。

4. 生态破坏生态破坏是我国环境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大规模的城市扩张、森林砍伐和湿地退化等行为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损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控制土地开发和林木砍伐,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生态保护活动。

5. 垃圾处理垃圾处理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我国也面临着庞大的垃圾处理挑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废弃物的数量急剧增加,公共垃圾处理设施严重不足。

政府应加大对垃圾分类和回收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同时加强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总结起来,我国面临的五大环境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态破坏和垃圾处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同时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只有共同努力,我们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环境,为后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当代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相关的防治措施

当代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相关的防治措施

当代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相关的防治措施一、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我国作为当今世上环境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受恶劣生态环境的影响导致我国每年的GDP都将损失7%~20%,环境问题已经升级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水资源匮乏、土地荒漠化、工业污染等环境问题将会是我们必须正视的挑战。

(一)水环境污染问题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人们在科学进步的同时,依然在浪费水资源,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依旧未放在心上。

以黄河为例,据统计,黄河周边的污水排放总量已经由上世纪80年代每年平均20亿吨增长到如今的40多亿,相比增长整整1倍,而每年的化学需氧物的排放量也达到了150万吨,超过了黄河水环境容量的1/3.水资源的匮乏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显然是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二)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

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

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而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则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

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的损失。

(三)工业污染应该说,当今社会诸多的环境问题多半都是由各国大肆发展重工业基地而忽略环境的保护所造成的,各大重工业产业都是造成这个局面的罪魁祸首之一,我们把由工业产业所产生的污染统称为工业污染。

它主要是由生产中的三废,即废水、废气、废渣及各种噪音构成的,可分为废水污染、废气污染、废渣污染、噪音污染。

最新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最新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大气污染问题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

此外,2000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

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2、水环境污染问题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

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垃圾处理问题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

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

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

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5、水土流失问题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

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

6、旱灾和水灾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

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

有关专家经调查推测:未来15年内中国将持续干旱。

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中国的主要地理问题与环境挑战

中国的主要地理问题与环境挑战

中国的主要地理问题与环境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面临着一系列的地理问题与环境挑战。

这些问题和挑战涉及到自然资源的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气候变化的应对等方面。

本文将重点讨论中国的主要地理问题与环境挑战,并探讨相关解决方案。

一、水资源危机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

由于人口众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的水资源压力日益增大。

在北方地区,特别是干旱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同时,水污染也严重影响了中国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解决水资源危机的关键在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环境保护等方面。

二、土地退化与荒漠化中国的土地资源面临着严重的退化和荒漠化问题。

长期以来,过度的农业耕种、过度的城市化发展、过度的工业活动等都对中国的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土地退化和荒漠化问题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还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需要加强土地管理,推进可持续土地利用,实施草地恢复和植被保护工程等。

三、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也不例外。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承担着减缓气候变化的责任。

在中国,环境污染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关键在于推进绿色发展,加强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排污治理等。

四、自然灾害与生态系统破坏中国是一个地灾频发的国家,常常受到地震、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自然灾害不仅给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还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保护生态系统、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和减灾工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综上所述,中国面临着水资源危机、土地退化与荒漠化、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自然灾害与生态系统破坏等主要地理问题与环境挑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采取必要的政策和措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中国面临的主要的生态问题

中国面临的主要的生态问题

中国面临主要生态问题(7个)一、水土流失分布: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东南丘陵、黑土流失、冻融侵蚀1.黄土高原原因a.自然原因①位于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区,生态环境脆弱;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③黄土质地疏松,垂直节理发育;④沟壑纵横,地形坡度大;b.人为原因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如轮荒、修路、开矿等;②植被破坏,如过度樵采、毁林开荒、历史上的战争、营造宫殿等;危害①耕地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产降低;②黄河泥沙剧增,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河;③生态环境恶化,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措施①工程措施: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建基本农田,抽引水灌溉;②生物措施:植树种草;③农业技术措施: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2.长江中上游地区原因a.自然原因①山地丘陵多,坡度陡;②雨季长,雨量大,降水集中;b.人为原因①植被破坏;②陡坡开垦;危害①生物多样性减少;②水土流失导致耕地质量下降;③导致局部小气候恶化(干燥、温差增大);④使下游河道淤积排泄能力减弱,使下游湖泊淤积调蓄能力减弱,加剧水旱灾害;措施①植树造林;②退耕还林;③改坡为梯;3.东南丘陵(红色荒漠)原因a.自然原因①夏季降水集中;②丘陵地区地形起伏大,土层薄;b.人为原因①陡坡开垦;②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植被;措施①发展立体农业;②解决生活用能问题,发展沼气,营造薪炭林,炉灶革新,推广生活用能;③改坡为梯;④植树造林;4、黑土流失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成因:a.自然原因:①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七八月多暴雨,雨水冲刷力强②黑土抗蚀能力差③冬季冻融侵蚀b.人为原因:过度开垦、砍伐森林、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掠夺经营危害:水土流失、土壤养分下降、土壤板结和盐碱化、粮食减产措施:植树造林、合理发展农业、保持水土、注重生态的自我修复、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监测5、冻融侵蚀由于土壤及其母质孔隙中或岩石裂缝中的水分在冻结时体积膨胀,使裂隙随之加大、增多所导致整块土体或岩石发生碎裂,并顺坡向下方产生位移的现象分布:东北北部山区、西北高山区、青藏高原地区成因:由于温度和地表物质的差异,冻融侵蚀引起冻土反复融化与冻结,从而导致土体或岩体的破坏、扰动、变形甚至移动。

浅谈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浅谈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浅谈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其解决方法浅谈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产生原因及其解决方法由于人们对于经济效益的热衷和对金钱的崇拜,世界范围内自然生态平衡逐渐被打破,以破坏环境来换取表面上的经济增长的现象随处可见。

这一现象在中国尤为严重,我国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研究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调查研究,目前我国存在的生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耕地面积急剧减少我国土地广袤、幅原辽阔,国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但是可耕地资源十分有限。

当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778平方米,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实施《土地管理法》之后,耕地减少速度趋缓,但仍为减少趋势。

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建筑占地最为严重,包括住房、工厂等的修建。

在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荒村或者是“村中荒”现象。

荒村现象大多是由于整村迁移导致的。

“村中荒”则是由于宅基地外要导致的,村子面积不断扩大,但村中间的老宅或倒塌、或用来放置废弃物品。

这些都体现了农村建设规划的不科学、不合理。

其次是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占地。

例如青藏铁路的修建,不可避免的占用了部分耕地资源。

二、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我国目前有沙漠化土地约7.1×105km2,占国土面积的7.4%;戈壁面积5.7×105km2,占国土面积的5.9%。

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沙漠化土地每年正以2.1×103km2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减少两个香港的土地。

政府虽然实施了相关政策,如退耕还林,但效果微乎其微。

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西北地区尤为突出,这些地区原本就处于干旱和半干旱的脆弱生态环境之下,由于缺水,动植物多样性不像其他地区那么丰富。

再加上人类的过度开发,如伐木毁林,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质量退化,最终变成沙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中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两类,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前者主要发生在广大农村,后者则集中在城镇地区。

而且,中国不仅受到国内环境问题的困扰,同时还面临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

可以说中国的环境问题状况及发展趋势异常严峻。

1、生态破坏问题1)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长期以来,由于规模不断扩大的滥垦、滥伐等违背自然规律的掠夺性开发,使我国的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

目前总的状况是:小片治理,大片加重;上游流失,下游淤积;灾害加剧,恶性循环,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

根据计算,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从解放初期的11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约160万平方公里,增长了38%,占国土面积的1/6。

水土流失所引起的危害影响深远。

其最直接的后果是破坏土地资源,使耕地表土流失,带走大量营养物质,降低土壤肥力,并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下降,据估计,全国年土壤流失量达50亿吨,其中仅黄土高原年流失量就达23亿吨,长江流域为22亿吨。

其次造成下游河道与水库的淤积,既危及行洪安全,又降低水库库容,缩短水库寿命。

水土流失是“自然侵蚀” 与人类活动造成的“ 加速侵蚀” 相互迭加的结果,又由于后者的强度增加而不断发展。

今后,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对土地的开发强度会直莱越大,如载根本性治理措施,水土流失将进一步加剧。

2)土地荒漠化加剧所谓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温润地区,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使其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

我国北方地区沙漠、戈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53.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6%,其中土地沙质荒漠化(简称土地沙化,即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面积已达20万平方公里,且沙质荒漠化土地蔓延速度不断加快。

对我国荒漠化成因的分析表明,沙化土地的迅速蔓延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的,包括过度农、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如果不采取特殊的措施,继续保持现在的资源利用方式和强度,土地荒漠化将会继续发展下去。

3)耕地减少,土壤质量下降在我国农业生态系统中,有限的耕地是制约生产的最主要因素,人地关系始终非常紧张。

根据统计数字,我国耕地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自1957年以后,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目前由于国家基建、退耕造林、退耕改牧等原因,每年仍以几百万亩的速度减少,进入90年代,更由于大搞“ 开发区”,占地多达1100万亩。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人均耕地从1952年的2.82亩下降到1995年的1.18亩。

人口、耕地的逆向发展,一方面形成中国农业极高的土地生产率和极低的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对相对贫乏、潜力有限的耕地资源造成持久的压力。

因而带来对土地的掠夺性索取,重用轻养,过分消耕地力,造成土壤质量日趋下降。

4)森林资源不容乐观中国历史上曾是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但经历代的砍伐破坏,中国已成为一个典型的少林国。

森林覆盖率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

据第三次全国森林清查(1984— 1988),我国森林面积为12465万公顷,覆盖率12.98%,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87年为31.1%);人均林地面积不足0.114公顷,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2%;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8.3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7%。

我国森林的大量砍伐与农村能源的缺乏有很大关系。

我国农村生活用能以非商品能源(薪柴、结杆)为主。

全国每年消费的3亿多立方米木材中,约有1/3用于烧柴,仍不能满足农村基本生活用能的需求。

因此,必须采取多种途径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否则为满足基本需求而大规模砍伐森林的现象将会停止。

森林是维持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发展的生态屏障,具有改变和调节局地小气候,防风固沙,保存物种等多项生态功能。

而森林资源的日益丧失,将使其生态功能减弱,进而引起水土流失、风沙等灾害的加剧,导致生态环境的不断退化。

5)草原退化日趋严重我国草地资源约4亿公顷,居世界第二位,目前可利用面积43亿亩,其中北方草地33亿亩;人均可利用草地面积不足4亩,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

我国天然草地的自然条件比较差,草地的生产力较低,其中,中质低产草地面积占全国草地近1/4,段质低产草地21.3%,并且存在着退化、沙化和盐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长期以来,对草原掠夺性的粗放经营,破坏了草地生态平衡,使草地生态系统严重恶化,50年代以来,国家对草场畜牧业投入甚少,全国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是发展趋势,草原严重退化面积9000多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3,且以每年130万公倾的速度退化,全国平均产草量80年代比60年代下降了30—50%。

此外鼠虫害肆虐草原,牧草损失严重。

对草地的过度放牧,重用轻养以及盲目开垦,不仅使草地生态退化难以逆转,还严重影响起畜牧业的发展。

6)野生及珍稀物种的生存面临威胁我国的生物资源相当丰富,拥有高等植物近3万种,陆栖脊椎动物超过2300种,生物多样性具世界第八位。

由于森林砍伐、草原退化、环境污染、自然灾害以及过渡捕猎、捕捞等,使我国大量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种群数量减少,很多物种已经或濒临灭绝。

据估计,我国的植物物种中约15— 20%处于濒危状态,高于世界10— 15%的平均水平。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标志,它具有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含义。

生物多样性与全球变化及人类生存的关系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的多样性成为未来生态保护的重大课题和任务。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就保存了其生存的环境。

7)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忆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年均河川径流量约2.7万亿立方米,人均径流昨不足2300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而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平衡,全国水资源的82%集中在耕地仅占全国36%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的短缺对北方地区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影响很大,短期内难以缓解。

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迅速上升,供需矛盾日趋尖锐。

我国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平均日缺水1000万吨以上,其中100多个城市供水矛盾突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余亿元;在农村,每年因缺水而不得不缩小灌溉面积和有效的灌溉次数,受旱面积2000万公顷,造成粮食减产,还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

我国一方面水短缺,另一方面浪费严重,占农业用水绝大部分的灌溉用水的效率一般只有25-4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单位产品的用水量高出发展国家几倍到几十倍。

同时,水环境污染也不断加剧水资源的紧缺。

今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激化,成为我国发展农业生产,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重要限制因子。

8)自然灾害日益频繁,损失严重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尤以旱涝灾害威胁最大。

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旱涝灾害频繁,历史上平均每两年发生较大旱涝灾害各一次。

1949年以后,我国灾害发生次数增多,频率加快,危害加重,这与人类各种不合格开发活动导致自然生态失衡有密切关系。

2、环境污染问题1)乡镇工业环境污染迅速蔓延1978年以来,我国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数量增长了十倍多。

与此同时,不少乡镇工业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资源的合理应用与环境保护,造成农业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且由点到面,迅速蔓延。

由于乡镇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与农业生态系统联系密切的特点,且大多采用城市淘汰的落后技术或从事污染密集型行业粗放经营,对农村环境破坏显著,局部地区污染已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甚至对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破坏。

最新的乡镇工业污染调查显示,1995年全为乡镇工业污染源121.6万个,比1989年增加了一倍多,其排放的废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烟法和固体废弃物分别占全国的44.3%、23.9%、50.3%和89%,其发展趋势之迅猛、影响面之大、后果之严重、治理难度之大,已使成为中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2)农业化学物质污染形势严峻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物品的使用是我国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由于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地膜所造成的农业自身污染在我国农业环境总体影响中已占相当比例。

3)整体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城市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工业、人口、污染物排放最集中的地区。

从总体看,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有了较大发展、城市供水能力、绿化面积水处理能力等成倍增长,但相对于城市发展及西方发达国家我们的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经济建设,不论是绿地覆盖率,还是“ 三废” 处理能力,水平都很低,城市环境问题相当严重,整体情况没有改善,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继续发展。

我国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水环境质量日益恶化,污染呈加重趋势,工业发展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

城市地成水污染严重普遍呈恶化趋势。

绝大多数城市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全国城市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法和酸雨危害最重,污染程度和范围在不断扩大。

其特点是北方重于南方,冬春季重于夏秋季,大中城市重于小城镇。

废气、烟尘、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上升。

尤其应引起注意的是,城市大气中氮氧化物浓度逐年增加,一些特大城市中,氮氧化物开始成为首要污染物,在煤烟型污染上又迭加上石油型污染,城市汽车的快速发展无疑起了重要作用。

估计随着汽车的发展和普及,这种污染将进一步扩大。

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日美术界增加,综合利用率低下。

1995年,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量(不包括乡镇工业)为6.4亿吨,比1981年增长了71%,综合合利用率仅为40%左右,历年积存量为66.4亿吨,人均5.5吨,土地约5.54万公顷。

我国排放的有毒有害废弃物,大部分未经无害化处理和科学处置,不断增长的有毒在害废弃物,将成为替在危险。

上述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问题,形成了中国顺利进入下世纪乃至成为现代化强国的巨大障碍,同时也决定了中国必须把治理生态环境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把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发展的基本任务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基本内容。

中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既有客观的因素,比如,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

另外,随着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对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等;但更多的原因还来自于环保责任的缺席。

在一段时间里,很多人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就有足够的物质手段来解决现在与未来的各种环境问题,从而,为了吸引资金特别是外资,不惜牺牲环境,把各种破坏、污染环境的企业统统照单全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