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案例
服装品牌细分市场成果案例
![服装品牌细分市场成果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ecab4d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d.png)
服装品牌细分市场成果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服装品牌细分市场成果案例近年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细分和个性化,服装品牌也在不断地进行市场细分,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一些服装品牌通过细分市场,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取得了成功。
本文将以几个服装品牌的具体案例为例,探讨服装品牌细分市场所取得的成果。
案例一:ZaraZara是一家知名的西班牙时尚品牌,拥有着全球范围内的忠实粉丝。
Zara的成功之处在于其独特的快时尚模式,以及对不同细分市场的精准定位。
Zara将其产品线分为数十个系列,每个系列都有独特的风格和定位,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Zara的TRF系列专注于年轻时尚的女性消费者,而Zara的Man系列则专注于男性消费者。
通过对细分市场的精准定位,Zara不仅能够准确把握消费者的需求,还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
在全球时尚市场中,Zara的独特快时尚模式和细分市场策略使其取得了可观的市场份额,并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案例二:LululemonLululemon是一家以瑜伽和运动为主题的时尚品牌,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运动服装和配件。
Lululemon的瑜伽服装系列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深受瑜伽爱好者和运动健身者的喜爱。
Lululemon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与其对细分市场的精准定位密不可分。
Lululemon深刻理解运动爱好者对于舒适性和功能性的需求,因此推出了一系列设计独特、品质卓越的运动服装产品。
Lululemon也针对不同的运动类型和场景,推出了不同风格和款式的运动服装,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通过对瑜伽和运动细分市场的精准定位,Lululemon成功地打造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并在市场中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案例三:UniqloUniqlo是一家来自日本的时尚品牌,以简约、实用、高品质的产品而闻名于世。
Uniqlo的服装系列涵盖了休闲、商务、运动等多个领域,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
案例:ZARA的传奇发展
![案例:ZARA的传奇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5ba0d8884868762caaed5c6.png)
服装品牌ZARA的极速传奇西班牙知名服装品牌ZARA以快速反应著称于流行服饰业界,其成功与创新的模式成为业界的标杆。
ZARA每年提供12,000种不同的产品项目供顾客选择,从设计理念到成品上架仅需八天,就连美国著名歌星麦当娜设计的服饰价格也不超过1000美元。
其致胜秘诀何在?本案例分析了ZARA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及其背后的IT系统。
Inditex公司是西班牙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三的服装零售商,在全球52个国家拥有近2000多家分店,其中ZARA是Inditex公司9个品牌中最出名的旗舰品牌,堪称“时装行业中的戴尔电脑”,被认为是欧洲最具研究价值的品牌。
ZARA创始于1985年,它既是服装品牌,也是专营ZARA品牌服装的连锁店零售品牌。
ZARA公司坚持自己拥有和运营几乎所有的连锁店网络的原则,同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自己的工厂和物流体系,以便于“五个手指抓住客户的需求,另外五个手指掌控生产”,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顾客提供“买得起的快速时装”。
ZARA运作模式的成功得益于公司出色的服装行业的全程供应链管理,以及支撑供应链快速反应的IT系统应用。
ZARA公司采取“快速、少量、多款”的品牌管理模式,在保持与时尚同步的同时,通过组合开发新款式,快速的推出新产品,而且人为的造成“缺货”,以实现快速设计、快速生产、快速出售、快速更新,专卖店商品每周更新两次的目标。
“三位一体”的设计与订单管理ZARA自己设计所有的产品,在其公司总部有一个由设计专家、市场分析专家和采购人员组成“三位一体”的商业团队,每年设计的新产品将近40000款,公司从中选择12000多款投放市场。
与竞争对手不同,该团队不仅设计下个季度的新产品样式,同时还不断地更新当前季度的产品。
女装、男装和童装的设计师们集中在总部一座现代化的建筑里,分布于各个大厅里,设计师们通常坐在大厅的一边,市场专家坐在大厅的中间,另一边是采购和生产计划人员。
整个设计过程都是非正式的、开放的。
ZARA案例分析(供应链)
![ZARA案例分析(供应链)](https://img.taocdn.com/s3/m/04e590a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1.png)
全球门店信息每日汇总:
瑞典总部➠各部门共享门店销售记录➠ 从数据中分析顾客喜好➠准确预测➠设 计师设计➠传至采购部➠采购确定生产 数量➠供应商安排生产➠送至德国汉堡 物流中心分类➠快速配送到全球门店
ZARA和H&M供应链的的区别
ZARA:15天快速反应 H&M:双供应链平衡效率与 成本
Contents ZARA简介 ZARA供应链 H&M简介 H&M供应链
ZARA和H&M供应链的的区别
ZARA简介
• 1975年设立于西班牙的ZARA,隶 属于Inditex集团
• 目前在全球72个国家拥有1757家 专卖店
• 让平民拥抱High Fashion
ZARA-快速响应时尚
供应链简介
ZARA的全程供应馈 所有环节都围绕着目标客户运转,整个过程
不断滚动循环和优化。
以品牌为核心的协同供应链运 作模式
产品开发 • 三位一体的产品设计
• “垂直整合”的协作生产
生产制造
• “掌握最后一公里”的物流
物流配送
一站式的购物环境
专卖店直 销
H&M简介
瑞典H&M公司(HENNES & MAURITZ AB)欧 洲最大的服饰零售商。
HM以时尚、平价、质量三合一的经营 策略成功地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成
为全球第二大时装零售商
H&M供应链
H&M拥有两条协同的供应链,分别是: 管控亚洲生产的高效供应链:常规款式的时装和童装 管控欧洲生产的快速反应供应链:量小且流行性强的
《ZARA案例分析》课件
![《ZARA案例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9f716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0.png)
Zara采用“快速、少量、多款”的经营模式,通过缩短产品周期、降低库存风险,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Zara拥有自己的设计、生产、销售团队,从原材料采购到门店陈列,全程高效协同,确保产品的高品质和快速流通。
Zara注重门店的选址和形象,通过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购物环境,吸引更多消费者进店体验和购买。
02
Zara隶属于Inditex集团,该集团旗下还拥有Pull&Bear、Massimo Dutti和Bershka等品牌。
Zara的设计团队时刻关注全球时尚趋势,将最新的流行元素融入设计中,以满足消费者对时尚的追求。
Zara注重产品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身材消费者的需求。
Zara定位于中高端市场,以时尚、品质和适中的价格著称。
本地化运营
在全球化扩张过程中,注重本地化运营和管理,包括人才招聘、供应链整合和营销策略等。
05
结论与启示
传统零售业应学习Zara的快速反应能力,对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做出迅速调整。
快速反应
传统零售业应优化自身的供应链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库存成本。
供应链优化
传统零售业应注重线上线下的融合,提供一致的购物体验和售后服务。
总结词
垂直整合有助于Zara实现快速反应和高效运营,提高整体利润水平。
详细描述
垂直整合使得Zara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和质量,避免外部因素对供应链的影响,提高整体利润水平。同时,垂直整合还有助于Zara实现快速扩张和全球化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01
02
03
04
总结词:需求驱动生产是Zara的供应链管理核心思想之一,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实现精准生产和销售。
THANKS
03
Zara案例——供应链及运营流程剖析
![Zara案例——供应链及运营流程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890f211b192e45361066f567.png)
Zara案例——供应链及运营流程剖析一、ZARA简介犹如思科总裁约翰·钱伯斯所说,“在新经济当中,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
”如今已经进入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顾客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追求个性化,偏好生命周期短的时尚产品,要应对这种改变,唯一的策略的就是极速反应。
ZARA是Inditex集团旗下的一个子公司,Inditex集团是西班牙排名第一,并与近年超越了美国的GAP、瑞典的H&M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服装零售集团。
1975年,Inditex集团的创办人奥特加为了清理掉由于客户临时取消订单而积压的女性睡衣库存,在西班牙西北部的偏远市镇开设了一个叫ZARA的小服装店,而如今,昔日名不见经传的ZARA 已经成长为全球时尚服装的领先品牌,身影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门店数已达1000余家。
ZARA的发展,得益于它快速、少量、多款的全新营销模式,这种策略与传统服装零售商大不相同,传统零售商一般会把精力集中于对流行趋势提前做出判断,从一个服装概念出现,到最后挂到零售店里,这个过程大概花费半年的工夫,而ZARA集中于对已存在的时尚潮流的快速反应上。
要知道时装最紧要的就是紧跟时尚,卖时尚就像卖蔬菜,卖面包,只有刚上市的时候才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ZARA的首席执行官凯斯特拉诺就曾经说过,“在时装界,库存就像是食品,很快就会变质。
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减少反应时间”。
二、极速的供应链ZARA的极速反应,无论是采取快速、少量、多款的营销模式,还是努力减少反应时间,都离不开其高效整合的供应链,没有这样的供应链,也造就不了ZARA。
ZARA的供应链包含了服装设计,原料采购与服装生产,服装的物流配送和服装销售与信息管理。
(一)服装设计ZARA的服装设计师基本上都是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不能与高档品牌时装公司的世界顶级设计师相提并论。
但是ZARA就很好地避免了这一点,他们的服装设计是基于模仿而不是多数服装企业热衷的原创性设计,所以设计师的任务不是进行原创的设计,而是捕捉当下最为流行的时尚元素,用自己的的方法来诠释这些元素,再重新组合成他们的ZARA自己的产品主题系列。
案例分析:ZARA演绎供应链极速传说
![案例分析:ZARA演绎供应链极速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05e55f3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1.png)
Inditex公司是西班⽛排名第⼀,全球排名第三的服装零售商,在全球52个国家拥有2000多家分店。
旗下拥有ZARA、Pull and Bear、Massimo Dutti等九个服装品牌,ZARA是其中最成功的,被认为是欧洲研究价值的品牌之⼀。
每⼀季推出的独特款式对ZARA品牌的成功的确相当重要。
但是可能许多⼈没有发现,在快速引领潮流推出新款的背后,供应链系统贯穿了整个流程:从每款服装的设计⼀直到分配到每个分店。
Inditex每年提供12000种不同的产品项⽬供顾客选择,从设计理念到成品上架仅需⼗⼏天。
这⼀切不得不归功于ZARA公司独特的供应链管理:强⼤供应链管理系统及其IT系统⽀撑,使其成为全球服装⾏业中,响应速度与弹性管理的标杆企业,“时装⾏业中的戴尔电脑”。
拉动战略引擎 ZARA创始于1985年,它既是服装品牌,也是专营ZARA品牌服装的连锁店零售品牌。
ZARA公司坚持⾃⼰拥有和运营⼏乎所有的连锁店络的原则,同时投⼊⼤量资⾦建设⾃⼰的⼯⼚(⽬前有22家⾃有⼯⼚)和物流体系,以便于“五个⼿指抓住客户的需求,另外五个⼿指掌控⽣产”,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顾客提供“买得起的流⾏时装”(如图1)。
也就是说,在企业创始之初,就很明确地将战略安排设计好,让ZARA这个品牌有了很坚实的基础,并且在⼗⼏年的发展过程中很完整地贯彻了包括品牌、运营模式、制造以及物流体系的战略安排。
进⼀步对Inditex运作模式的研究发现, ZARA为顾客提供“买得起的流⾏时装”战略的成功得益于公司出⾊的全程供应链管理,以及⽀撑供应链快速反应的IT系统应⽤。
ZARA公司采取“快速、少量、多款”的品牌管理模式,这⼀模式保证了与时尚同步,持续开发新款式,快速的推出新产品。
ZARA的每种款式在每个专卖店推出的数量都只有⼏件,造成⼈为“缺货”,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向。
这种模式,需要Inditex实现了快速设计、快速⽣产、快速出售、快速更新,专卖店商品每周更新两次的⽬标。
案例西班牙Zara服饰公司
![案例西班牙Zara服饰公司](https://img.taocdn.com/s3/m/6d3aa71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9.png)
案例:西班牙Zara服饰公司Inditex集团Zara的母公司的发展历史集团最初成立于1963年,主要是为服装批发商生产女性睡衣和妇女贴身内衣;在1975年的时候,因为一家德国客户取消了一个大的订单,公司被迫在拉科鲁尼亚开设了第一家零售店;开设零售店的初衷是为了销售批发商取消订单后的存货,但是这次经历却让Zara认识到生产企业与零售企业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性;今天,Inditex公司Zara的母公司已经成为一个市值超过80亿美元的集团公司,是西班牙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三的服装零售商,在全球52个国家拥有2116家分店;作为Inditex公司的旗舰品牌,Zara创始于1975年,它既是服装品牌,也是专营Zara品牌服装的连锁店零售品牌;目前,Zara已在全球50个国家拥有680多家分店,并且每年都以70家左右的速度增长;尽管Zara品牌的连锁店只占到Inditex 公司所有分店数的三分之一,但其销售额却占到了公司总销售额的75%左右;60岁的阿明戈·奥特加是Zara的创始人,他从不接受媒体采访,人们对他知之甚少;奥特加出身贫寒,受教育不多,13岁就开始在巴塞罗纳一家裁缝店里当学徒,或许这促使他采取一种古老、简单、然而卓有成效的方法管理公司,反倒让Zara 跑到了前面;ZARA品牌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年营销额超过20亿美元;ZARA近几年来经营成功,可归纳为四个因素:拥有庞大的设计师群;公司本身拥有22家成衣厂,从新款策划到生产出厂,最快可在一周内完成;ZARA的送货速度快;采取多款少量的经营方式,每隔2周其服装店内所有商品一定要全部换新;ZARA每年推出12000个新款,而中国服装企业只有4000款左右,每个季度大约1000款;ZARA的库存周转率大约为每年11次,而中国服装企业只有大约3次;对于以Zara为代表的一些奉行"一流形象、二流产品、三流价格"的经营哲学的时装品牌,英国的卫报为它们提出了一个概念"麦时尚"McFashion,寓意着像"麦当劳"McDonald式的便宜、快速、时髦的"大众时尚";在欧洲,ZARA走红的不二法门便是“一流的设计、二流的面料、三流的价格”,瞄准的是那些买不起顶级品牌却又喜欢时尚设计的年轻人的消费需求;Zara服装的目标消费群是收入较高并有着较高学历的年轻人,这群人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消费的趋同性;欧洲服装品牌ZARA深受全球时尚青年的喜爱,设计师品牌的优异设计,价格却只有设计师品牌的1/4~1/6,甚至更为廉价;ZARA 2006年已在6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1000家店铺,销售额达五十多亿欧元;ZARA的经营模式就是“快速、少量、多款”,人为造成缺货,“快”更是它最突出的特征:快速设计、快速生产、快速出售、快速更新;哈佛商业评论把ZARA称为“时装行业中的戴尔电脑”;也有人评价ZARA为“时装行业的Swatch手表” ZARA同时运用了两种经营策略——款式流行和价格实惠,并将这两者有效结合起来;ZARA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服饰品牌运营之道,其核心价值在于"速度""速度"虽然是ZARA占领市场的法宝,但"速度"的背后却是ZARA集约式的高效管理;ZARA凭借独特的商业模式,加快了时尚消费与淘汰的速度,打破了时尚流行定律,创造了流行没有淡旺季,突破传统品牌的区域优势与运作规律,始终保持了旺盛的销售态势;在物流配送方面,ZARA在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盟国家以卡车运送为主,平均48小时即可运达门店,在这些地区的销售占总销售量的70%;剩下30%的销售量,则以空运的方式送到日本、美国、东欧等较远的国家和地区;公司拥有出色的服装行业的全程供应链管理:设计、采购、生产、配送和终端销售;信息和通讯技术是Zara商业模式的核心;它的卓越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收集顾客需求的信息;②服装信息的标准化;③产品信息和库存管理;④分销管理;ZARA的“紫”元素:快速、少量、多款一望无际的青青草原上,到处都是黑白花的奶牛,如果突然有一只紫色的奶牛闯入你的视野,你的眼睛肯定会顿时为之一亮;紫牛,其要义也就在于此,就是要与众不同;快速从设计理念到上架ZARA平均只需10~15天,而大多数服装企业需要6~9个月甚至更长时间;ZARA每年库存周转12次左右,其他运作一流的服装企业也只能达到3~4次,而国内大多数服装企业是~次;ZARA每年推出12000多种产品给顾客,运作一流的服装企业平均只能推出3000~4000款,而国内多数服装企业能推出上千款的寥寥无几;ZARA每种款式只供应20~30万件,世界上平均每27200人才能有1件;ZARA2004年销售服装亿件,ZARA2005年销售额亿欧元,税前利润亿欧元约亿人民币,中国服装企业前10强加起来的销售额、利润都还远不如它;2006年,ZARA 是全球唯一一个可以在15天内将生产好的服装配送到全球60多个国家的1000多家连锁店的时装品牌……时装最重要的东西便是要紧跟时尚,而时尚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变,ZARA的首席执行官Castellano说:“在时装界,库存就像是食品,会很快变质,我们所做的一切便是来减少反应时间;”当时尚杂志还在报道当季最新服饰潮流时,公司橱窗里就已经开始展示迎合时尚潮流的新款服装了;通常来讲,ZARA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对一个歌星的装束或一顶级服装大师的创意作品的模仿;从流行趋势的识别到将迎合流行趋势的新款时装摆到自己的店里,ZARA仅需10~15天的时间;对于一个典型的服装零售商来讲,从一个服装概念出现到服装最后挂在零售店里,整个过程要花6~9个月的时间;ZARA的快速还表现在其设计上;在西班牙西北部的拉科鲁尼亚,ZARA 有一个非常强大的设计团队在成年累月不停地忙碌着——识别流行的时尚趋势,设计与这些趋势相匹配的各种款式;流行趋势的识别来自不间断的市场研究,研究的信息和数据来源于每天源源不断地从各个ZARA商店发往总部的电子邮件和电话汇报;ZARA由于其快速的生产方式可以随时更换产品的数量、设计、面料、色彩、生产程序或重新设计样式,而且这种速度与十几岁的年轻人改变心意的速度一样快;少量与其他服装零售商相比,ZARA每一款服装的生产数量都非常小,这样不仅减少了任何单款的陈列,同时也人为地创造了一种稀缺;对于所有流行事物而言,包括时装,越是不容易得到,就越能激发人的欲望,这极大增强了由于商品紧俏而引发的购买欲;每一款服装供货数量都很少的另一个好处是,即使某种款式卖得不是很好,在季末打折销售的时候也没有很多库存需要处理,不会影响最终的利润;很明显的一个结果是,ZARA打折商品数量平均约占它所有产品总数量的18%,大概只有竞争对手的一半水平;多款ZARA并不讲求每种款式生产更多的数量,而是注重款式的多样性;ZARA每年推出超过12000种服装款式,平均每天推出超过三十多种款式;它每周为它的商店供货两次,而且因为很少有对售完款式的再定购,商店每隔3~4天看上去就差不多全变了,总能给人一种新鲜感;更多的款式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对那些时尚敏感型的顾客来讲,选中自己合意服装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也大大增加了顾客对ZARA的偏好和忠诚;紧跟时尚趋势、频繁的更新和更多的选择就成就了ZARA对顾客的独特吸引力;ZARA通过快速、少量、多款三个“紫”元素成功地保持了高利润稳定的10%利润;ZARA独特的零售业务模式ZARA比其他零售商拥有更易控制的供应链结构,同时在西班牙总部附近的联系紧密的各个业务部门给ZARA带来了更高的成本需求;与其他大多数零售商相比,ZARA的组织结构要更加紧凑,控制要更加严格;ZARA将各种业务单元都集中在它位于西班牙西北部的总部周围,让它们地理位置上彼此接近;ZARA高度整合的生产、物流体系保障了其产品的快速生产、快速铺货、快速更新;ZARA全程供应链管理,从设计、采购、生产、配送到终端销售,使ZARA的连锁店可以以大部分顾客能消费得起的价格提供处在流行最前列的服装产品;Zara公司设立连锁店是非常谨慎的,它对目标市场会进行深入、广泛的市场调查,只有当市场的规模足以支持分店的店铺租金时才会考虑;此外,它总是把连锁店设在交通方便,且有名气的高档消费市场的地方;虽然,这样做带来了店铺租金的增加,但在一个典型的Zara公司的连锁店里,你看不到拥挤的场面,店里空间非常大、十分整洁,整齐舒适的环境可以让顾客在里面慢慢浏览;店铺的设计,桌椅的摆放,甚至是玻璃橱窗的陈列位置都是由拉科鲁尼亚的总部来设计的,总部有一支专门的团队负责这件事,在全球实行统一的标准;ZARA的款式灵感来源于其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品牌商店源源不断的电子邮件和电话;从一开始,ZARA就真正做到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及时对顾客的需求做出反应,而不是去预测一个遥远的可能的将来;根据顾客的需求,ZARA的生产、运营管理者和设计师们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将来流行的服装款式会是什么样子,用什么样的布料,大致成本和售价等问题,并尽快达成共识;然后,设计师们快速地绘出服装的样式,给出详细的尺寸,做好技术准备;因为布料和衣服上的小装饰品在ZARA的仓库中是现成的,制成样品只需要很少的时间;同时因为整个团队都在同一个地点办公,讨论、审核、批准也是同样的快;一旦设计款式得到批准,马上下达生产指令,立刻按要求裁剪布料;裁剪是在ZARA自己高度自动化的剪裁设备上完成的;裁剪好的布料被运送到由一些小型代工厂组成的制作网络中进行缝合;这些小工厂大多位于加利西亚省或葡萄牙北部,约有400个;ZARA为这些小工厂提供了一系列容易执行的指令,这使得它们能快速地缝好衣服并不断地将缝制好的衣服送到ZARA的成衣和包装部门;因此,在其他公司需要几个月时间的工作,ZARA在几天之内就能完成;最后,ZARA高技术含量的分销系统确保各种款式的服装都不会在总部停留太久,服装在分销中心被快速地分拣,装车并送往门店,在24~48小时内到达门店;在时装工业界,最流行的做法是“第一世界的时装在第三世界的工厂里生产”;诸如Benetton,GAP,H&M,Nike等基本上都是这种模式;其最大的优点就是成本低,但缺点也很明显,即速度慢;相比之下,ZARA有80%的生产都在西班牙总部附近的欧洲国家完成,更有将近50%的生产是由它的自有工厂或控股工厂来完成,这在带给ZARA非常强的生产控制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非常高的劳动力成本,通常是亚洲平均劳动成本的17~20倍;实际上,InditexZARA的母公司是一个垂直整合的团体,拥有最先进的染色、设计、裁剪和服装加工设备;Inditex多是从西班牙、远东、印度和摩洛哥等地采购未经染色的原坯布;通过保持对染色和加工领域的控制,Inditex具备按需生产的能力,能为新的款式提供所需的布料;但Inditex不拥有劳动密集型的服装缝制过程,而是通过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一些小加工厂签订供应合同来控制它们;正是这种垂直整合的模式,使得ZARA能够以比竞争对手快得多的速度、小得多的批量进行生产;ZARA在西班牙拥有22家工厂其中18家位于拉科鲁尼亚或周边地区,其50%的产品是通过这些工厂来完成的,但是所有的缝制工作都是由代工厂来完成;ZARA另外50%的产品供应是由四百余家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 的缩写,基本含义是定牌生产合作,俗称“贴牌”供应商来完成的,这些供应商有70%位于欧洲,其他的则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的供应商主要分布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亚洲,该公司主要生产一些中端的产品,销往对价格、质量敏感的地区;ZARA 自己的工厂生产产品时,其原材料尽量要从Inditex集团内的厂家购买,大约有40%的布料供应来自于内部,这其中又有50%的布料是未染色的,这样就可以迅速应对夏季颜色变换的潮流;ZARA剩余的原材料供应来自于260家供应商,每家供应商的份额最多不超过4%;ZARA自己通过CADComputer Aided Design的缩写,即计算机辅助设计裁剪原材料,缝制工作全部交给代工厂;在拉科鲁尼亚附近,大约有400家这样的代工厂,它们几乎都专为ZARA工作;代工厂与Inditex集团下属企业合作,自己去收集、运输待缝制的布料,再将缝制好的衣服自觉地送回原来裁剪的工厂,在那里烫平并接受检查;产品最后用塑料袋包装好,贴上相应的标签,送到物流中心;物流中心与拉科鲁尼亚的工厂之间都有专门的运输铁路;在总部及生产基地西班牙,ZARA自己设立了20个高度自动化的染色、剪裁中心,把人力密集型的工作外包给周边400家终端工厂甚至家庭作坊;而把这20个染色、裁剪中心与周边小工厂连接起来的物流系统堪称一绝——ZARA把西班牙方圆200英里的生产基地的地下都挖空,架设地下传送带网络;每天根据新订单,把最时新的布料准时送达终端厂,保证总体上的前导时间指从设计到把成衣摆在柜台上出售的时间要求;为了确保每一笔订单准时到达它的目的地,Zara没有采取浪费时间的人工分检方法而是借用了光学读取工具,这种工具每小时能挑选并分捡超过60000件的衣服;在Inditex总部还设有双车道的高速公路直通配送中心;由于其高快速、高效的运作,这个货物配送中心实际上只是一个服装的周转地,而不是仓库;它没有一个缝制工人,其所有劳动密集型的缝制工作都是外包给当地的小工厂的;这些小工厂所雇的绝大多数员工是非正式工人,如母亲、祖母和年轻的小女孩,这些人生活在小镇或是村庄又想增加他们家庭的收入;在欧洲地区,ZARA直接通过卡车从物流中心向各个连锁店配货;物流中心的运输卡车依据固定的时刻表发车,像公交车一样不断开往各地;通常,欧洲的连锁店可以在24小时以内收到货物,美国的连锁店需要48小时,日本的在48~72小时之间;ZARA特别强调速度的重要性,正如该公司的一位高级经理所说:“对于我们来说,距离不是用千米来衡量的,而是用时间来衡量的;”对行业中的小企业来说,ZARA公司是不可思议的:出货正确率达到了%;ZARA通过有效的订单管理,严格按单生产,对供应链的全程控制大大缩短了供应时间;在存货方面,行业的通常做法是:季末储存下个季度出货量的45%~60%,ZARA的该项指标最大不会超过20%;在ZARA连锁店里如果有产品超过两周还没销售出去,它就会被送到所在国的其他连锁店里,或者送回西班牙;通常,这样的产品数目被控制在总数的10%以下;这样一来,ZARA连锁店的产品更新速度会相当快,款式存货水平会非常低,季末打折出售产品也相对较少;而且即使打折销售,行业的平均水平是6~7折,ZARA能控制在折以上;低成本ZARA公司的业务模式特点:产品生命周期短;设计是与商店经理紧密配合的;由总店经理来定价;不做广告;零售,不批发也不在网络上销售;Zara公司坚持一项原则,即自己拥有和运营几乎所有的连锁店网络;在ZARA,也就是说同一个地方,可以找到所有顾客期望的"流行的"服装;ZARA集合了几乎所有其他店铺内流行的服装,省却了顾客的奔波之苦;劳动力成本:由于服装是在欧洲设计和生产的,欧洲的劳动力成本是亚洲平均劳动成本的17~20倍,ZARA不得不想办法降低成本;它没有一个缝制工人,其所有劳动密集型的缝制工作都是外包给当地的小工厂的;这些小工厂所雇的绝大多数工人是生活在小镇上的非正式工人,比如中老年妇女、年轻的小女孩等;在西班牙,一个产业工人的平均月收入是250000西班牙银币,约合1300美元,除此之外,企业还需向国家缴纳%的社会性费用;在ZARA,女裁缝的工资是500美元/月,还不到产业工人工资的一半,而且小工厂还不一定支付社会性费用;即便如此,ZARA的劳动力成本也是印度、中国等国家工人工资的5~6倍;广告成本:广告成本上,ZARA的花费要比竞争对手低得多;它的广告成本仅占其销售额的%左右,而行业平均水平则是%;ZARA更多的是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而不是通过广告将顾客吸引至店中;另外,ZARA在店内商品展示和橱窗设计上十分讲究,这些也为它的良好形象加了很多分;优越的地理位置、颇具特色的橱窗设计和独具一格的店内展示,都使得ZARA不用打广告也非常具有吸引力;1992年耐克公司付给乔丹2000万美元广告费,这个数目比耐克公司那一年付给他们整个在马来西亚的3万名工人的薪水总和都要多;折扣成本:ZARA能尽量以全价出售服装;一般,在一个销售季结束后,ZARA最多还有不超过18%的服装不太符合消费者的胃口,需要打折销售,这大约是行业平均水平——35%的一半;在一年中,ZARA也只在两个明确的时间段内进行有限的降价销售,而不进行连续性降价;设计成本:ZARA服装的目标消费群是收入较高并有着较高学历的年轻人,这群人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消费的趋同性;尽管他们的国别不同、肤色不同,但他们都同样年轻、时尚,听着相同的音乐,看着相同的电影;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流动更加快捷,这群消费者更加与世界同步;正是这种文化和生活方式追求上的趋同,使得ZARA在进入一个新的国家时只需稍微调整一下它的商业模式;这也意味着,无论是米兰还是纽约的风格,一件款式设计完成后,几乎不用做改动就可在全球销售了;这就大大节约了设计成本;同时,ZARA致力于生产时下最流行、时尚的款式,它的设计力求准确地阐释流行的时尚而不创造新奇的东西;ZARA已经宣称要不断减少它顶级设计师的数量,从而在产品开发和设计上花费更少;始终把握潮流、从顾客需求出发,是ZARA进行产品开发的核心;从一开始,ZARA 就密切关注潮流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收集顾客需求的信息并汇总到西班牙总部的信息库中,为设计师设计新款式提供依据,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关于时尚潮流趋势的各种信息每天源源不断地从各个ZARA专卖店进入总部办公室的数据库;通过在信息技术和通讯基础设施方面的大量投资,ZARA使最新的信息能快速地送到产品设计者和决策者那里,为他们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信息,使他们能最快地、准确地做出设计和决策;由于采用了标准化的信息系统,ZARA设计团队可以通过标准化的产品信息,快速、准确地酝酿设计,并设置清晰的裁剪生产指令;具体来说,通过这些自主开发的、主要用于产品信息和库存信息管理的数据库系统,ZARA的设计团队可以相对轻松地在掌握数以千计的布料、各种规格的装饰品、设计清单和库存商品信息的同时,完成任意一款服装的设计;ZARA在香港先后设立了InditexAsia、VastgoetAsia和ZARAAsia三家公司,来采购产品和收集时装潮流情报,特别是了解年轻时髦消费者的需要;为了更敏锐地捕捉流行趋势,即时翻新设计,ZARA还有一支被称为“时尚观察员”的小队伍,广泛分布于T型台、百货店、娱乐场所、大专院校、服装店、人行街道等地,给设计师们不断带来新的灵感;ZARA的设计方式是设计师、市场专家和采购专家“三位一体”,三者一起来确定设计款式;这种设计方式的第一步是由设计师和“时尚观察者”收集时尚信息,由设计师和市场专家以及采购专家组成设计团队对这些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类,然后由设计师手绘出设计草图;第二步是由设计师和市场专家以及采购专家组成的设计团队一起就草图进行讨论,让所有产品都能在总体上保持“ZARA风格”,同时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和细化;第三步是设计团队根据数据库中的信息共同确定什么时候投入生产,使用什么面料、什么颜色、生产多少、成本与售价等具体的要求,并将这些要求交付给生产部门;这种运作方式保证了从设计到生产的快速、标准化操作;ZARA设计大厅都非常宽敞,相邻同事之间交流起来很方便,设计师们通常坐在大厅的一边,市场专家坐在大厅的中间,采购和生产计划人员坐在大厅的另一边;在每个大厅的正中央都有一些大的圆形桌子,设计人员可以在那里召开临时会议,也可以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大厅中间还摆放着一些舒适的椅子和堆满各种时尚杂志的书架,设计人员随时可以坐下来翻看;整个设计过程都是非正式的、开放的;ZARA推崇民主与创新的设计氛围,不设首席设计师,所有设计师的平均年龄为26岁;同时,ZARA鼓励设计人员从全球任何地方获取灵感,鼓励全球各个连锁店在设计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意见;ZARA的设计师具有年轻人独特的创意与热情,经常到纽约、伦敦、巴黎、米兰、东京等时尚都市的第一线去了解女性服饰及配件的最新流行与消费趋势,并随时掌握商品销售状况、顾客反应等第一手信息;ZARA的“市场专家”由经验丰富的职员担任,负责管理部分连锁店;在工作中,“市场专家”要与一线连锁店店长保持良好的关系,他们会频繁联系,通过电话聊销售、聊产品、聊订单、聊顾客和其他事情;为了更好地促进这种交流、沟通,公司给所有连锁店店长配备了特殊的数码专线通话装置,保证他们能够迅速传递有关市场最新动态的数据;同样,各地连锁店也依据与“市场专家”交流所获得的信息来确定最终的订单;ZARA的“采购专员”同样是经验丰富的老职员,他们负责规划订单的整个完成过程;首先考虑是要外购原材料还是自己生产,其次要监控仓库的库存量,要把生产任务派到各个工厂或者外包给第三方,还要监视产品在市场上是供大于求还是供不应求;目前,ZARA已经占领了中高端35%的市场份额,跻身世界100强着名品牌行列;ZARA用3000万美元重组信息系统;通过收购,将1200家生产企业变为自己的战略联盟;招募了四百多人的庞大的设计团队,但没有一名高级服装设计师;同时在巴黎、米兰、纽约等时装时尚发布地建立了完备的时尚情报站;这保证了ZARA 永远可以引领时尚潮流;诠释而不是原创流行ZARA 的开发模式基本是模仿或抄袭,而不是一般服装企业所强调的原创性设计或开发;ZARA认为经营服装不一定要自己来创新设计,不要“重新发明一个轮。
ZARA成功案例分析
![ZARA成功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6619d9941ea76e58fa04c5.png)
服装款式直接来源于其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品牌 专卖店源源不断的电子邮件和电话
第 10 页 共56页
高效的产品组织体系保证了专卖店产品更新的频率
口碑营销 与重复购买 很少的 媒体广告 一周至少两次 JIT 配送模式 的产品更新
遍布全球 的时尚趋势 搜索团队
广泛的 流行风格
减掉与“时尚”无 关的细枝末节,保 证产品质量的前 提下最大限度 的节省成本
Zara成功模式案例背景
西班牙知名服装品牌ZARA以快速反应著称于流行服饰业界,其成功 与创新的模式不仅成为业界的标竿,更成为欧美商学院著名的教学个案。
ZARA在全球40多个国家拥有736多家直销专卖店,并正以每周一家 新店的速度向全球扩张。 ZARA每年提供12,000种不同的产品项目供顾客选 择,从设计理念到成品上架仅需10几天 …,其背后致胜关键因素秘诀何在? 新时代创新思维的管理营运模式,如何创造ZARA霸业的崛起? 服饰产业应 如何因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 身为产业精英的您,不可不知! 本案例详细分析出ZARA在其强大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生产、设计、采 购各个环节,及其独特的全球营销策略布局规划。并指出了ZARA独特商业 模式成功的“五力模型”。
关注客户 关注成本 先进的产 品生产机器
将主要的产 品周转中心建在 交通便利的地方
20家自有 工厂紧密协同 工作
广泛使用 专卖店的 销售数据
高效的产 品组织体系
业务开展模式
将生产、配送的成本转移到库存成本上
业务效果
生产、配送成本高,但实库存少,折扣少
口碑营销和促进重复购买,多款少量
库存少,客户买得起,销售速度快
快速推出紧跟时尚的产品 掌握“最后一公里”的JIT配送模式
杂志或时装秀上的时尚很快就变为商品 从下达订单到货物上架只需10~15天
ZARA品牌案例分析1
![ZARA品牌案例分析1](https://img.taocdn.com/s3/m/37f0532f0722192e4536f6f5.png)
公司的基本情况
zara品牌之道可以说是时尚服饰业界的一个另类,在传统的**服饰品牌和大 众服饰中间独辟蹊径开创了快速时尚(Fast Fashion)模式。随着快速时尚 (Fast Fashion)成为时尚服饰行业的一大主流业态,zara品牌也倍受推崇, 有人称之为“时装行业中的戴尔电脑”,也有人评价其为“时装行业的斯 沃琪手表”。在2005年,ZARA在全球100个最有价值品牌中位列77名,哈 佛商学院把zara品牌评定为欧洲最具研究价值的品牌,沃顿商学院将zara 品牌视为研究未来制造业的典范。ZARA作为一家引领未来趋势的公司,俨 然成为时尚服饰业界的标杆。 zara品牌的头顶上笼罩着太多的光环,但绝非徒有虚名,其背后漂亮 的财务数字则是zara服饰2最佳的注解。在2005年度ZARA全球营业收入达 到44亿欧元,税前利润为7.12亿欧元。摩根士丹利公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 预测到2014年为止ZARA每股收益年均增长率是10.9%,而Burberry等五大 奢侈品集团的年均增长率则只有7.7%。 由于ZARA财务表现良好,发展势 头强劲,ZARA品牌创始人阿曼西奥· 奥尔特加的财富也随着股票市值的上 扬而节节攀升,在2007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位列第八,资产总额已 达240亿美元。
1. 打造“设计-制造-销售”一体的时尚巨人,zara自主设计,自主制 造能对让他们快速的对应市场做出调整和反应; 2. “少量,多款"的产品战略 “ 庞大的设计团队的构建”,从流行趋势的识别到将迎合流行 趋势的新款时装摆到店内,ZARA只需要两周的时间; 信息共享体系的构建 “买得起时尚的”—低价策略 “零广告”营销策略。
少量多款:两大巨头的产品六字方针 六字方针“少量、多款、平价”。采用 “少量、多款、平价”的理念,对流行时尚 做出快速反应,是Zara和H&M的共同点。
ZARA案例分析(供应链)
![ZARA案例分析(供应链)](https://img.taocdn.com/s3/m/3ada863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1.png)
ZARA案例分析(供应链)ZARA案例分析(供应链)1:摘要:本文对ZARA公司的供应链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公司成功的因素和挑战。
首先,介绍了ZARA的背景和发展历程,然后重点讨论了其供应链的关键要素:快速反应能力、垂直一体化和市场导向。
接着,对ZARA的供应链管理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设计、生产、物流和库存管理方面的创新做法。
最后,本文分析了ZARA面临的挑战,如快时尚市场的竞争、运营模式的复制和气候变化对供应链的影响。
通过全面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ZARA成功的原因以及它在供应链领域的最佳实践。
2:公司背景和发展历程:ZARA是一家西班牙的时尚品牌,成立于1974年。
该公司通过其独特的供应链管理和快速反应能力在时尚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ZARA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时尚零售连锁店之一,拥有众多品牌和门店。
3:供应链的关键要素:3.1 快速反应能力:ZARA通过优化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实现了快速的设计、生产和交付周期。
该公司使用快速设计技术,使新款服装在短时间内从概念到上市。
此外,ZARA还通过快速反馈和信息共享来加强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合作。
3.2 垂直一体化:ZARA实现了垂直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从设计到销售的所有环节都在公司内部完成。
这种垂直一体化能够加快决策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并保持对整个供应链的控制。
3.3 市场导向:ZARA采用市场驱动的供应链策略,及时了解顾客需求并根据市场反馈调整产品和库存。
该公司通过开设门店在核心市场,以及定期更新店内的款式和布局,为顾客提供独特的购物体验。
4:供应链管理策略:4.1 设计:ZARA的设计团队通过与市场团队的紧密合作,将时尚趋势转化为创新设计。
设计团队使用技术工具和数据分析来改进设计流程,并确保产品在品质和成本方面达到最佳水平。
4.2 生产:ZARA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工厂,并与供应商保持紧密合作。
该公司通过生产灵活性和成本效益的平衡,实现了快速交付和高质量的产品。
zara的案例分析
![zara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6d46b5b14e852459fb5725.png)
swot分析——s
(1)企业良好的经营状况及成长空间 (2)较强的财务管理能力 (3)较为合理的人机比及人力资源结构 (4)面向消费群体广泛
swot分析——w、o
W:(1)公司战略发展实质性启动速度不快
(2)某些专业部门的人才比较缺乏
O:(1)经济的全球化为其提供广阔的市场
(2)人们追求生活的个性化、时尚,这点很对ZARA 的营销风格 (3)IT、通信、物流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企业信息化运 营奠定了基础
“一站式”的购物环境
产品 分类
整体 配套
最及时、最准确 地提供顾客们此 时此刻最最想要 的东西
ZARA 店分为女 装部、男装部和 童装部
每平方米的平均 销售额是 5192 欧元
上衣、裤子、皮 包、配饰搭配在 一起,让顾客很 容易一动心买走 一整套东西
产品 下架、
出售
那些在店里放了 两三个星期还没 有卖出去的商品 一般会被清理 出来 返回比例控制在 10%之内 ZARA出售率为 85%,而行业的 出售率为60%70%
ZARA随着历程的发展,在传统的顶级服饰品牌和 大众服饰中间独辟蹊径开创了快速时尚(Fast Fashion)模式;而“快速时尚”被Zara体现的淋漓 尽致。
“一站式”
的 购物环境
专卖店直销
“垂直 整合” 的 协作生 产
产品开发
物流配送
生产制造
“三位一体” 的 产品设计
掌控最后 一公里” 的物流
生产制造
供应商 选择
面料选择
染整剪裁
针缝整烫
生
产
贴标价牌
制
造
打包入库
ZARA 公司自己在西班 牙拥有 22 家工厂(其中 18 家位于西班牙拉科鲁 尼亚或周边地区) 其所有产品的 50%是通 过它自己的工厂来完成 的所有的缝制工作都是 转包商完成的。这些工 厂都有自己的利润中心, 进行独立管理50%的产 品是由 400 余家外部供 应商来完成的,这些供 应商有 70%位于欧洲, 其它的则主要分布在亚 洲
陈列案例赏析-ZARAPPT文档资料
![陈列案例赏析-ZARAPPT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7c4602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a.png)
Zara,不仅仅是陈列
•.
陈列案例赏析
黑色框架结构 塑造出个性的 展示空间,咖 啡色的半透明 层板精致典雅, 配合灯光的使 用增强了陈列 区域的通透感。 米色背景墙可 与任何色系的 搭配组合。鲜 亮的高明度黄 色系列与经典 黑白交融,跳 跃出张扬的流 行元素。黑色 皮包,靴子与 服装的有机结 合,引导顾客 进行系列搭配 消费。 •14
•.
陈列案例赏析
展示桌的组合搭配使 用,增强了区域层次 感,简单的叠装展示 易于客人挑选商品。
•22
Zara,不仅仅是陈列
陈列案例赏析
中性卡其色系于牛仔,黑 白混搭,大量的叠装出样 使层板空间饱满有序,个 性的鞋款传递出潮流年轻 人的自由与独立。嵌入式 的灯带照明,增强了整个 区域的空间层次感。
•.
发,柔软的靠垫,精致的
高跟鞋,展示出快节奏生
活中都市女性的奢华品位。
帘幕半开显示神秘感和着
装的动态感。
•6
Zara,不仅仅是陈列
陈列案例赏析
女装橱窗的情境设计生动表现Zara女郎的生活状态与行为习惯。略有淑女风格的时 尚套装因红色的加入而充满活力,并构成色彩关联。吧台、沙发、糖果和酒杯,细 致的道具增加了情境的真实感。±27摄氏•. 度的概念强调Zara时装在任何季节都可•7 以成为女孩们的最佳着装伙伴。局部区域照明凸显出鲜活的人物形象。
Zara,不仅仅是陈列
展柜对称式陈列用鞋子的重复出样间隔开。 节奏感突出,白色与咖啡色鞋款的间隔排 列更好的连接起相邻展柜的色彩。
陈列案例赏析
图案化的服装正面展示 具有很好的视觉空间感
展桌的主题延续了动物纹图案区域的元素,服装以简单的表现手法平铺在桌面,方便顾 客的挑选,增加近距离接触。展桌最下层的空•. 间往往容易被顾客忽略,但用大量同•款15式 的鞋子排列出秩序感与韵律感。把亮色的鞋款放在外侧吸引顾客驻足。
解析服装巨头ZARA的商业模式创新成功案例
![解析服装巨头ZARA的商业模式创新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9a2a6a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7.png)
解析服装巨头ZARA的商业模式创新成功案例第一篇:解析服装巨头ZARA的商业模式创新成功案例解析服装巨头ZARA的商业模式创新ZARA创始于1975年,它既是服装品牌,也是专营Zara品牌服装的连锁店零售品牌。
Zara公司坚持自己拥有和运营几乎所有的连锁店网络的原则,同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自己的工厂和物流体系,以便于“五个手指抓住客户的需求,另外五个手指掌控生产”,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顾客提供“买得起的快速时装”。
Zara品牌之道可以说是时尚服饰业界的一个另类,在传统的顶级服饰品牌和大众服饰中间独辟蹊径开创了快速时尚(Fast Fashion)模式。
随着快速时尚(Fast Fashion)成为时尚服饰行业的一大主流业态,Zara 品牌也倍受推崇,有人称之为“时装行业中的戴尔电脑”,也有人评价其为“时装行业的斯沃琪手表”。
在2005年,Zara在全球100个最有价值品牌中位列77名,哈佛商学院把Zara品牌评定为欧洲最具研究价值的品牌,沃顿商学院将Zara品牌视为研究未来制造业的典范。
Zara作为一家引领未来趋势的公司,俨然成为时尚服饰业界的标杆。
一些国际服装品牌巨头明知Zara厉害,就是学不来,模仿不了。
为什么?因为Zara的是以快速时尚服装为核心以供应链全程控制为基础的商业模式系统创新,这也是Zara之所以成功的关键所在。
Zara商业模式创新之一:锁定个性化消费需求Zara的成功最重要的在于它把握了个性化消费的潮流。
在传统行业里,大规模生产的同质化产品只能依靠廉价来吸引消费者,以赚取微薄的利润,但没考虑到消费者对于满足自己个性化的产品是愿意付高价的,而这正是Zara瞄准的客户对象。
Zara商业模式创新之二:提供“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产品价值“品种少,批量大”是传统制造业的天条,而在“长尾市场”中,“款多量小”却成为当红的商业模式。
Zara以其“多款式、小批量”,创造了长尾市场的新样板。
Zara值得大多数传统企业借鉴的是,它有意识地在自己的产品中“制造短缺”。
ZARA案例分析(供应链)
![ZARA案例分析(供应链)](https://img.taocdn.com/s3/m/299197f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7c.png)
ZARA案例分析(供应链) ZARA案例分析(供应链)一、引言1.1 背景介绍1.2 研究目的1.3 研究方法二、ZARA公司概况2.1 公司简介2.2 公司发展历程2.3 经营模式2.4 公司战略三、供应链管理在ZARA的应用3.1 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3.2 ZARA的供应链管理特点3.3 垂直整合3.4 快速响应3.5 需求驱动的生产3.6 灵活的物流网络四、ZARA供应链管理的优势4.1 降低库存成本4.2 提高产品周转率4.3 缩短上市时间4.4 提高顾客满意度五、ZARA供应链管理的挑战5.1 增加供应链复杂性5.2 需要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持 5.3 对供应商的高要求5.4 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六、ZARA供应链管理的应对策略6.1 投资强大的信息系统6.2 寻找合适的供应商6.3 加强内部沟通和协调6.4 不断创新和改进七、ZARA供应链管理的经验启示7.1 灵活性和敏捷性的重要性7.2 信息共享和沟通的必要性7.3 与供应商的紧密合作7.4 市场导向和顾客导向八、结论8.1 总结主要观点8.2 研究的局限性附件:1.ZARA供应链管理结构图2.ZARA供应链管理流程图3.ZARA供应链管理关键指标数据法律名词及注释:1.垂直整合:指企业将供应链中不同环节的业务纳入自己的经营范围,以提高效率和控制力。
2.快速响应:指企业能够迅速根据市场需求做出反应,例如迅速调整生产计划、快速上市新产品等。
3.需求驱动的生产:指企业通过充分了解顾客需求,根据需求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以提高销售和顾客满意度。
4.灵活的物流网络:指企业通过建立灵活的物流网络,快速、准确地将产品送达各个销售点,以提高供应链效率和顾客满意度。
ZARA品牌营销案例
![ZARA品牌营销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dc08bb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c.png)
ZARA品牌营销案例ZARA是一家源自于西班牙的时装品牌,成立于1975年。
该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2,200个门店,创造了亿万的销售额。
ZARA成功的秘密是什么?他们如何进行品牌营销?以下是ZARA品牌营销案例。
ZARA品牌战略ZARA在全球拥有超过130个国家的门店。
然而,ZARA并不像其他品牌那样投入大量的广告费用和营销策略,反而更加注重产品本身。
ZARA所追求的是在时尚和品质方面的卓越表现。
ZARA通过生产周期的缩短和集中管理来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同时也控制了库存量。
这种策略让ZARA的产品可以在每周内更新,从而满足了顾客期望的高速时尚品牌。
为了更好地提高产品的可持续性,ZARA还将大量时间投入到纺织品和衣物的研究中。
ZARA的品牌战略也在与大多数品牌不同之处,他们不会将线下销售和线上销售分开考虑,而是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ZARA的线上销售平均占据了总销售额的10%左右。
这种混合销售模式也让ZARA在抵御市场变化时能够保持竞争优势。
ZARA营销策略1.微观营销ZARA采用的是微观营销策略,这种策略可以直接针对顾客个人或者小范围的需求进行营销。
这种策略能够直接地与顾客进行互动,即使只有一小部分人在参与,但是对于品牌而言,这是一种非常有利的策略。
ZARA通过保存顾客的联系信息,随机抽取顾客,让他们参加一些活动,享受VIP待遇,比如预览新品、专属优惠等等,使得顾客体验到了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服务。
2.社交营销ZARA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Instagram和Facebook等社交平台,来与年轻人进行互动。
在这些平台上,ZARA发布了大量最新时尚的图片和视频,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和关注者。
除此之外,ZARA还在社交媒体上与明星和博主合作,这些合作将ZARA的产品关联到了更多的年轻人。
3.时装秀ZARA每年都会在巴黎时装周上进行展示,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时尚精英。
这种展示不仅提高了ZARA的品牌影响力,同时也让ZARA成为了时尚趋势的引领者。
ZARA案例分析(供应链)
![ZARA案例分析(供应链)](https://img.taocdn.com/s3/m/125aaa9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8.png)
Inditex的首席执行官 Castellano所说:“在时 装界,库存就像是食品, 会很快变质,我们所做 的一切便是来减少反应 时间。”这就是建立第二 个物流配送中心的根本 原因。
除了销售增长使得物流 配送压力越来越大,这 还里是铁路和公路枢纽, 并且离国际机场很近, 拥有便利的交通。 时效性对于时装行业是 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配送中心萨拉戈萨
都是在西班牙境内,对于西班 牙品牌来说,对物流配送中心
的可操控性增强。
方便互相调度人员和交通工具。
两个物流配送中心 相对位置比较近的
原因
西班牙的运输网络比较发达,无论 是空运还是其他运输模式,那里有 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营运网络覆 盖率高,更适合作为全球的运输节 点。对于时效性要求高的时装行业,
在适合不过了。
在已有物流配送中心附近建立 新的配送中心,减少了市场调 研和很多其他方面的成本,需
要耗费的资金也较少。
大量的时尚观察员在搜 集最新时尚信息,并及 时向总部汇报,有设计 专家、市场分析专家和 采购人员组成“三位一
体”的商业团队。
信息收
集与产
品设计
高效的 产品组 织体系
2/周补货
口碑营 销与重 复购买
“垂直整合”的协作生产 模式是快速补货流程的支 撑力。保证了供货商能对 其订单的变化作出迅速的
反应。
高效的 物流配
送
“掌握最后一公里”的 物流配送模式是快速补
货的推动力。
第六题
信息基础设施
生产环节 配送环节 销售环节
了具有国际 先进水平的 标准化的信息系统 -------
数据库系统
CAD/CAM 系统,配置 了远程网络 计算机设计系统,剪裁设
案例分析:ZARA极速供应链
![案例分析:ZARA极速供应链](https://img.taocdn.com/s3/m/7a993dfb80eb6294dd886cb6.png)
运往日本的 货物上午到 配送中心, 数小时内由 卡车送到圣 地亚哥机场 ,然后取道 马德里,空 运到达大阪 ,在第三天 由第三方货 运承包商从 机场运到专 卖店上货架
ZARA专卖店按照女装、男装和童装分类摆放衣物,将衣裤、皮包、佩饰组合搭 配在一起,促使顾客成套购买; ZARA专卖店中每种款式衣服上架时间不超过3 周,每种款式最多补货一次; 两三个星期后未卖出的产品,将会被运往该国的其他分店或西班牙本部; 服装行业一般只能出售60%-70%的产品,而ZARA 却让这个比例上升到85%; ZARA专卖店每平米平均销售额达到5192欧元。
ZARA 总部拥有一支300 人的商业团队,由设计专家、市场分析专家和采购人员组成; 该团队每年设计的新产品将近40000款,公司从中选择10000多款投放市场; 该团队不仅设计下个季度的新产品样式,同时还不断地更新当前季度的产品; 全球各个连锁店可以在设计过程提出意见; 设计定稿后,生产计划和采购人员开始履行订单流程。
业务流程 时间成本 具体内容 时间成本
产品开发 生产制造
物流配送 专卖店直销
产品分类 整体配套
随时
随时
每周更新款式两次 每种款式上架<3周
产品下架待处理 产品出售
随时
ZARA的IT系统的卓越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收集顾客需求的信息
各种时尚信息从各专卖店源源不断地 进入总部办公室的数据库;设计师们 一边核对当天的发货数量和每天的销 售数量,一边利用新信息来发明创新 ,以及改进现有的服装款式;决定具 体款式所用布料、剪裁方式以及价格 时,设计师必须首先访问数据库;
业务流程 时间成本 具体内容 时间成本
产品开发
生产制造
物流配送 专卖店直销
zara的极速全程供应链案例分析
![zara的极速全程供应链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70f4b61a37f111f1855b29.png)
Zara的极速全程供应链案例分析课程:学生姓名:学科专业:学号:指导老师:年月日一、背景介绍1、Zara公司简介Zara创立于1975年,是西班牙Inditex集团旗下的一个子公司,它既是服装品牌,也是专营Zara品牌服装的连锁零售品牌。
Inditex集团是西班牙最大的时装零售巨头,2013年的营业额达到159亿欧元,2014年增长至167欧元。
而Zara 是其旗下最成功的品牌,也是欧洲最具研究价值的品牌之一。
Zara在全球80多个国家设立了2000多家服装连锁店,它的产品定价大大低于豪华商场里的高档品牌,而款式既丰富又新潮。
在传统的顶级服装品牌和大众服装品牌中,Zara独辟蹊径开创了快速时尚的先河,被认为是服装行业的一个奇迹。
它采取“快速、少量、多款”的品牌管理模式,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在15天内完成设计、生产、交付上架的时装公司(而其他大多数服装企业需要6-9个月甚至更久)。
Zara总能最及时、最准确地提供顾客们此时此刻最最想要的东西,而这背后依托的正是Zara独一无二的极速全程供应链。
下面将从产品设计、采购与生产、配送和终端销售,以及先进的IT技术支持五个部分进行分析。
二、Zara公司的极速全程供应链1、产品组织与设计Zara总部有一个由设计专家和市场分析师、采购专员组成的团队,在他们带领下产品的组织与设计流程是这样的:第一,掌握最新时尚设计。
设计人员会在各大时装周、时装展示会等时装潮流前线发回顶级设计师和顶级品牌的第一手信息,还有专业的时装买手在全球各地探寻最新最潮流的当季流行新品,甚至是竞争对手的产品或者是当地顾客的服饰等各方面可模仿的元素,都在第一时间汇聚在总部设计团队手中。
这使得ZARA的设计除了拥有丰富的流行元素外,更具备了6个月的时尚信息“提前量”。
第二,Zara总部的设计师平均年龄不到30岁。
他们不仅有着高超的设计水平,同时还具备灵敏的时尚嗅觉,以及对新事物的热情。
每年他们设计出的40000多件产品中,其中的四分之一也就是10000多件新设计将投入生产,远超于其他一流服装品牌3000-4000件的数量。
供应链案例:可怕的ZARA
![供应链案例:可怕的ZARA](https://img.taocdn.com/s3/m/c02be9b065ce05087632135c.png)
极速是组织架构不断完善与业务流程不断优 化的结果。
在另一方面内部亦有由设计师、市场与家、采贩组成的商业开发 团队,一起办公、一起讨论、一起决策,从成本、市场反应、物 料供应等更快地形成研发全程完成。 设计师先手工画出设计图 不团队充分交流,经修改后用CAD再画出,然后进行款式、材 料、颜色搭配,进行生产成本和销售估价,在设计阶段就免去亏 损的可能 性。接着进行小样试制,幵展示陈列,让尽可能多人 接触挑取毛病,让产品更为合理完善。商业团队内市场与家负责 不连锁庖经理沟通讨论销售、订单、新款式,最 后确定最后订 单。设计最后决定包括何时生产及产量,生产计划和采贩开始履 行流程管理。这里包括原材采贩计划、生产计划,监规库存、分 配生产仸务和外包,跟 踪货源变化,防止生产丌足过剩。上述 组织流程不架构优化,是 ZARA多年来累积丌断摸索完善发展而 来,是其营运快速效率化的有力支持的根本所在。
可控性标准化配送管理,保证货物精准 到达
所有产品都是通过物 流中心发送。通常订单 收到后8小时后装配运走。 物流中心运输车有固定 发车时刻表。欧洲连锁 庖可以在24小时内收到 货物,美国则在48小时, 日本则在48—72小时内 收到。ZARA出货正确率 达99%以上。
总结
ZARA极致速度产生幵非一点一主即成,而是多 方配合系统支持下实现的,是经过多年系统磨合、 总结、完善变革方完成的。看似简单却奇崛,成 如容量却艰辛。ZARA的极速是精细化营销管理 的典范,它越来越成为对手难于俞越的一道雄关!
Hale Waihona Puke 速度的背后是理念,是战略。
ZARA幵非为速度而速度, 而是创造为顾客买得起流 行时装价值使命下品牌价 值追求,是“快速、敏捷、 多品类、小觃模、大终端” 战略之下结果,速度对于 时装业来说意味着竞争力 意味着价值。没有完善价 值观和价值观下战略展开 是丌会达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ARA-快速响应时尚——ZARA快速补货流程及其IT支撑分析众所周知,西班牙知名服装品牌ZARA以快速反应著称于流行服饰业界,其成功与创新的模式不仅成为业界的标竿,更成为欧美商学院著名的教学个案。
ZARA成立于1985年,2004年度全球营业收入46亿欧元,利润4.4亿欧元,获利率9.7%,比美国第一大服饰连锁品牌GAP的6.4%还要出色。
ZARA公司是从西班牙西北部拉科鲁尼亚的港口城市加利西亚走向世界的,该公司独特的供应链管理,使其成为全球服装行业中,在响应速度与弹性管理上的标竿化企业。
在2003年的时候,ZARA公司是全球唯一的一家可以在15天内将生产好的服装配送到全球40个国家的736家连锁店的时装公司。
它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该公司采取的是不同于常规的管理、设计思路,有一个独特的生产设计、订单管理、生产、配送和销售的系统。
ZARA在全球40多个国家拥有736多家直销专卖店,并正以每周一家新店的速度向全球扩张。
ZARA每年提供12,000种不同的产品供顾客选择,从设计理念到成品上架仅需10几天…,其背后致胜关键因素秘诀何在? 新时代创新思维的管理营运模式,如何创造ZARA霸业的崛起? 服饰产业应如何因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首先,ZARA灵活、高效的组织结构是快速补货流程实现的基础。
Inditex是一家多品牌、纵向一体化的全球范围的时装零售商。
这六个品牌都独立经营,有各自独立的零售店、采购渠道、仓储和配送体系、分包和组织结构。
尽管这些品牌只在法律、财务等方面共享一些共同的东西,但它们都奉行“以可承受的价格提供时尚”的宗旨,都强调精良的品质,并在采购、生产和配送等方面采用类似的管理模式,都重视零售店在整个产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便以最快的速度回应市场需求。
其次,我们来分析ZARA的快速补货流程。
一.快速补货是ZARA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了今天一件产品从设计开始到选料、染整、剪裁、针缝、整烫、运送乃至成品上架最长只需3周的快速供应体系。
二.“产销研”协同是快速补货流程的核心整个业务流程包括: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和专卖店直销。
在产品开发和生产制造的过程中,时间成本是10~15天。
而物流配送和专卖店直销每周至少进行2次。
这样,从产品开发到专卖店直销这整个过程的时间成本不小于3周。
分别来看这个四个部分的关键点:(一)“三位一体”的产品设计:∙准:收集市场需求信息确保产品的时尚;∙省:“按需设计”的设计模式节约了大量的产品导入时间和降低了产品风险;∙快:设计师、市场专家和采购专家联合组成“商务团队”新产品开发模式;∙多:通过组合而不是设计产品,每年推出12000多款新品。
(二)“垂直整合”的协作生产:∙20多家自有工厂和大量的先进生产设备随需应变;∙260多家原材料供应商保障了原材料的稳定、快速、低价供应;∙400多家协作厂商几乎只为ZARA提供服务;∙大量的、繁琐的缝制工作外包为快速响应市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半成品生产标准化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三)“掌控最后一公里”的物流:∙工厂与超大型、自动化程度高的物流配送中心直接相连;∙2家大型物流中心都在交通发达的地区;∙陆空联运的陪送模式;∙专卖店所在地区高效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货物到达专卖店之后就可以直接上架销售;∙将库存分散在物流过程中;(四)“一站式”的购物环境:∙超大型专卖店为客户提供了一站式购物的场所;∙强调整体搭配、整体出售的促销策略;∙人为的造成缺货来促销;∙一周至少两次的新货上市;∙每年只有两次的折扣处理活动;∙目标客户买得起的时尚;∙以快速销售来促进快速进货的运作模式其中,“三位一体”的产品设计是快速补货流程的源动力产品开发过程的时间成本的计算公式为:260人X54周X(1~2)款/周/人=12000多款/年产品开发包括以下内容:信息收集就是由大量的时尚观察员分布在酒吧等时尚场所,出席各顶尖品牌的发布会,搜集最新时尚信息,及时向总部汇报。
其次,专卖店及时反馈销售报告及顾客需求的信息。
产品设计是由设计师根据总部数据库中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类,然后手绘出设计草图。
产品讨论是和其他设计师、“市场专家”以及“进货专家”组成商务团队一起就草图进行讨论,让所有产品都能在总体上保持“ZARA风格”。
产品确定是在达成共识后,设计师将使用电脑软件画出准确的图,同时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和细化,尤其是确定织物品种、编织方法和颜色等。
交付生产是“商务团队”根据数据库中的信息共同确定什么时候投入生产,使用什么面料、什么颜色、生产多少、成本与售价等具体的要求,并将这些要求交付给生产部门。
“垂直整合”的协作生产模式是快速补货流程的支撑力前面提到过生产制造的时间成本是10~15天,其包括了:面料选择、染整和剪裁、针缝和整烫、贴标价牌和最后的打包入库。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商务团队就已经根据数据库中的信息确定了什么样的面料,缩减了等待面料的时间。
生产过程中只需要直接到仓库中领用面料即可。
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在自己高度自动化的剪裁设备上剪裁,并且衣服上的小装饰品在ZARA的仓库中是现成的,制成样品只需要很少的时间。
裁剪好的布料被运送到由400多家小型工厂进行缝合,小工厂快速地缝好衣服并不断地将缝制好的衣服送到ZARA 工厂,工厂的工人会在熨烫时对每件服装仔细检验。
完工后的成衣被贴上标签装进塑料袋,而标签上已经打上了不同地区不同货币情况下的价格。
便于产品到达专卖店后可以直接上架出售。
包装好的产品自动转移到与工厂向相连的2个物流中心,这里就是ZARA的仓库,缩减了库存周转的时间。
“掌控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模式是快速补货流程的推动力物流配送每周至少进行2次,包括产品分检、打包装运、区域配送和打包装运以及专卖店销售。
根据各地区的订单将产品分类,物流中心装备着最先进的系统,使得任何一批货品在8小时之内一定能被分运上路。
每小时的配送能力为8万件服装,1200名工人,每周工作4天,每天工作的班次多少则依据货品的数量来安排。
除了总部和马德里的两个物流中心,ZARA还在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拥有三个相对较小的配送中心,来应对南半球与欧洲相反的季节和遥远的路途。
距离西班牙本土较远的连锁店商品主要靠空运,货物从配送中心在24小时内运到欧洲各分店,在48小时之内运到美国,在48-72小时之内运到日本。
运往日本的货物上午到配送中心,在几个小时之内将由卡车送到圣地亚哥机场,然后从取道马德里,空运到达大阪,在第三天由第三方货运承包商从机场运到专卖店上货架。
“一站式”的购物环境是快速补货流程的牵引力专卖店直销包括:产品分类、整体套配和最后的产品下架待处理和与产品出售。
在专卖店每周更新款式两次,并且每种款式上架不小于3周。
最及时、最准确地提供顾客们此时此刻最最想要的东西,而一个典型的ZARA店拥有女装部、男装部和童装部,而不是按上衣、裤子、皮包、配饰进行分类摆放。
每平方米的平均销售额是5192欧元,店里衣服的摆放不同寻常,不是上衣和上衣挂一起,裤子和裤子摆一块,而是上衣、裤子、皮包、配饰搭配放在一起,让顾客很容易一动心买走一整套东西。
那些在店里放了两三个星期还没有卖出去的商品一般会被清理出来,运往同一个国家的其他分店或者被送返西班牙。
其中,返回比例控制在10%之内,服装行业一般只能将产品的60%到70%出售,而ZARA却成功地让这个比例上升到85%。
第三部分,我们来看IT是如何支撑ZARA快速反应的。
ZARA IT 系统应用的卓越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收集顾客需求的信息、将服装信息的标准化、管理产品信息和库存、以及分销管理。
收集顾客需求的信息包括关于时尚潮流趋势的各种信息每天源源不断地从各个ZARA专卖店进入总部办公室的数据库;设计师们一边核对当天的发货数量和每天的销售数量,一边利用新信息来产生新的想法以及改进现有的服装款式;设计师通过访问数据库中的实时信息,决定一个具体的款式用什么布料、如何剪裁以及如何定价。
服装信息的标准化是指在ZARA的仓库中,产品信息都是通用的、标准化的,这使得ZARA 能快速、准确地准备设计,对裁剪给出清晰生产指令。
分销管理是指借用光学读取工具,每小时能挑选并分捡超过60000件的衣服。
在Inditex 总部还设有双车道的高速公路直通配送中心。
由于其高快速、高效的运作,这个货物配送中心实际上只是一个服装的周转地,而不是仓库。
确保每一笔订单准时到达它的目的地。
产品信息和库存管理包括管理数以千计的布料;各种规格的装饰品,设计清单和库存商品;ZARA的团队也能通过系统提供的信息,以现存的库存来设计一款服装,而不必去订购原料再等待它的到来。
这些卓越成果的取得是业务需求与IT有效结合、积累的产物。
ZARA的IT基础架构不是一年两年就建好的,我们现在看到的ZARA的IT成果是多年来ZARA不断投资建设的组合,是一个功能领域一个功能领域逐渐完善的效果,是IT系统与业务流程有效结合的结果。
借助IT系统,使得ZARA独特的业务模式才能够实现:“由内向外”(inside-out)即走出去看外面都有什么技术,你被各种各样新奇的技术吸引,然后统统买到公司里来;ZARA将IT系统部署到每个门店去,每个店自己有自己的货单,法国店的货单就和意大利店不一样。
这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做法。
而门店经理则负责查看店中的货品销售情况,然后根据下一周的需求向总部订货。
总部通过互联网把这些信息汇总,发给西班牙的工厂,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和发货;门店经理自己决定应该进什么货;ZARA对门店经理的考核,则是看该店的销售有没有上升,如果出现货品积压,就由门店经理为这些库存买单;ZARA使用IT 对其组织形态、业务流程进行了设计,且效果卓著;所有的技术人员完全是业务部门的口气,所有的业务人员就像技术部门那样言谈。
其他同类企业的思路是:从外至内”(outside-in)即首先看公司内部需要什么技术,然后再出去采购符合你需要的技术;Valentine、GAP、H&M的做法就像零售企业一样,以最低的价格从亚洲等地的外包商那里统一采购,然后由总部来决定什么样的时装送到什么市场上去。
这是一种非常集中的做法;门店没有多少决定权,只能收货、上架,门店经理只有招人、开人的权限;GAP、H&M等其他大时装品牌的门店经理是没有自己决定应该进什么货的权力;业务部门光考虑业务,技术部门只想着技术,双方的对话能少则少,没有任何作用。
哈佛商学院麦卡菲教授归纳ZARA IT应用成功的五个原则:第一、IT只能协助人做判断,不能取代人:不是计算机在做决定,是由ZARA的店经理在决定订什么货。
计算机协助他们处理信息,而不能提供任何建议,甚至做任何决定。
第二、信息化要标准化,并且有焦点:公司的IT原则应该:“对你必须做的,做最多;对你可以做的,做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