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岩石学课程小结表

合集下载

矿物岩石学实习报告

矿物岩石学实习报告

矿物岩石学实习指导书班级姓名学号西安科技大学常见的矿物和岩石实习目的和要求:1.通过对矿物标本的观察,认识常见矿物的形态、光学性质、力学性质等主要特征;2.通过对岩石标本的观察,了解常见岩石的基本特征;3.通过对矿物岩石标本的观察,初步掌握常见矿物岩石的鉴别方法。

实习原理:1.矿物:是地壳中天然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它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因而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外部形态。

2.岩石:不同的岩石,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各不相同,故可根据这些对岩石进行鉴定。

使用的仪器、材料:1.仪器:放大镜、小刀、条痕板等2.材料:矿物及岩石标本实习一矿物一、矿物的形态及物理性质1.形态:矿物的形态包括矿物的单体及集合体的形态。

依据晶体在三维空间的发育程度,晶体形态大致分为3种基本类型:1)一向延长型:晶体沿1个方向特别发育,呈柱状、针状和纤维状。

2)二向延展型:晶体沿2个方向相对发育,呈板状、片状、鳞片状和叶片状。

3)三向等长型:晶体3个方向发育大致相等,呈粒状或等轴状。

2.颜色: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可见光区域内不同波长(700--400nm)的光选择吸收后,透射出或反射出其它剩余波长光的混合色。

根据产生的原因与矿物本身的关系,可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

3.条痕:指矿物粉末的颜色,一般是将矿物在白色无釉瓷板上刻划而得。

矿物的条痕可以消除假色,减弱他色,因而比矿物颜色更稳定。

4.透明度:指矿物(0.03mm薄片)可以透过可见光的程度。

可分为透明矿物(如石英、长石)、半透明矿物、和不透明矿物(如黄铜矿、赤铁矿)。

5.光泽:指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

可分为:金属光泽呈金属般的光亮,条痕黑色、灰黑、黑绿或金属色,不透明。

如:黄铜矿。

半金属光泽呈弱金属般的光亮,条痕深彩色(棕色、褐色等),不透明。

金刚光泽如同金刚石般的光亮。

条痕为浅色或无色。

透明—半透明。

玻璃光泽如同玻璃般的光亮。

如石英、长石、方解石等。

珍珠光泽如同珍珠表面或蚌壳内壁那种柔和的光泽,如云母的解理面。

矿物学与岩石学总结

矿物学与岩石学总结

金刚石族一金刚石(eg:金刚石极高的硬度,标准金刚光泽,晶形轮廓常呈浑圆状。

),石墨族一一石墨(eg:石墨黑色,硬度低,相对密度小,有滑感。

)第二大类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是指金属元素与硫、硒、碲、砷等相化合的化合物。

分类:简单硫化物:(1)方铅矿(铅灰色,强金属光泽,立方体完全解理,相对密度大,硬度小。

用硝酸分解产生PbS04白色沉淀物。

&闪锌矿(粒状晶形、多组完全解理、硬度小、金刚光泽、常与方铅矿共生。

)&黄铜矿(与黄铁矿相似,但颜色更黄,硬度较低;以其绿黑色的条痕,脆性及溶于硝酸区别于自然金。

)&磁黄铁矿:(暗古铜黄色,硬度小,具弱一强&雌黄(以其颜色、条痕、解理、挠性、相对密度区别于自然硫,柠檬黄色;鲜黄色条痕;油脂-金刚光泽)&雄黄&斑铜矿(特有的暗铜红色和蓝紫斑杂状锖色;低硬度。

溶于硝酸。

)(2)复硫化物类:黄铁矿(浅铜黄色,表面带有黄褐的锖色;条痕绿黑色;强金属光泽,不透明。

无解理;断口参差状。

性脆。

)毒砂(锡白色,硬度高,锤击发蒜臭。

与白铁矿相似,但毒砂条痕加 HNO3研磨分解后,再加入钼酸铵,可产生鲜黄绿色砷钼酸铵沉淀)第三大类、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矿物大类02-和(OH)-与金属元素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分类:(1)氧化物:石英(颜色多种多样,常为无色、乳白色、灰色。

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

无解理,贝壳状断口。

具压电性。

)&蛋白石&刚玉& 赤铁矿(显晶质的赤铁矿呈铁黑至钢灰色,隐晶质的鲕状,肾状和粉末状者呈暗红色;条痕樱红色)磁铁矿(黑色;条痕黑色;半金属光泽;不透明。

无解理;有时具裂开。

硬度6。

性脆,强磁性)(2)氢氧化物:水镁石第四大类含氧盐矿物硅酸盐矿物类,钾长石(正长石,透明无色或肉红色,卡式双晶常与石英黑云母共生)&斜长石(灰白色,解理角86-940,聚片双晶常与普通灰石橄榄岩共生。

)&石榴石(颜色受成分影响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

岩石矿物实习报告范文

岩石矿物实习报告范文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通过观察和实验,加深对岩石和矿物的认识,掌握其物理特征、分类方法以及成因机制,提高野外地质观测和室内分析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地质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实习地点:XX地质调查局实习基地三、实习内容1. 岩石和矿物的识别(1)观察岩石和矿物的外观特征,如颜色、硬度、条痕、光泽、解理等。

(2)使用放大镜观察岩石和矿物的晶体形态,了解其内部结构。

(3)利用矿物鉴定工具,如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等,对矿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 岩石分类(1)观察岩石的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了解其成因。

(2)根据岩石的成因,将其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3)对每一类岩石进行详细分类,如火成岩分为岩浆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分为碎屑岩、粘土岩和碳酸盐岩等。

3. 矿物分类(1)观察矿物的物理特征,如颜色、硬度、条痕、光泽、解理等。

(2)根据矿物的化学成分,将其分为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和有机矿物三大类。

(3)对每一类矿物进行详细分类,如金属矿物分为铁、铜、铝等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分为硅酸盐矿物、碳酸盐矿物等。

四、实习过程及结果1. 实习过程(1)实习初期,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了岩石和矿物的基本特征。

(2)在实习过程中,跟随导师进行野外地质观测,学习了岩石和矿物的野外识别方法。

(3)在室内分析阶段,运用各种鉴定工具,对岩石和矿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2. 实习结果(1)掌握了岩石和矿物的物理特征、分类方法以及成因机制。

(2)提高了野外地质观测和室内分析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地质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3)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与实习队员共同完成实习任务。

五、实习体会1. 实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岩石和矿物是地球科学的基础,对于地质工作者来说,掌握其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至关重要。

2. 通过本次实习,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实验手段对岩石和矿物进行分析,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完整版)矿物岩石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矿物岩石学知识点总结

矿物岩石学知识点总结一、矿物学知识1、矿物的分类和命名采用矿物晶体化学分类的原则与体系,按化合物类型及化学键性质将矿物分为五大类,再根据阴历自己络离子的不同分类分为:(1)含氧盐类,包括:硅酸盐类(橄榄石、石榴石、十字石、辉石、角闪石、云母、长石等)。

碳酸盐类(方解石、白云石等),硫酸盐类(石膏、重晶石等),磷酸盐类。

(2)氧化物和亲氧化物大类,氧化物(赤铁矿Fe2O3、石英、磁铁矿等),亲氧化物(褐铁矿)。

(3)卤化物类,氟化物(萤石),氯化物类(食盐)。

(4)硫化物类(方铅矿PbS 、闪锌矿、黄铜矿CuFeS2、黄铁矿)。

(5)自然元素类(自然流、石墨吗)。

2、矿物的命名:(1)依据矿物的化学成分命名,如自然金。

(2)依据矿物的物理性质命名,如方解石、橄榄石。

(3)依据矿物的形态特点命名,如石榴石,十字石。

(4)依据矿物的两项突出特征命名,如方铅矿、黄铜矿。

3、常见造岩矿物的特点:(1)橄榄石:结构式:(Mg ,Fe )[SiO4],单晶体柱状,橄榄绿色,随含铁的量而不同。

晶体呈短柱状,常成粒状集合体。

富镁的色浅,常带黄色色调,富铁的则色深,条痕无色,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硬度7,不完全解理,常见贝壳状端口。

橄榄石是组成上地幔的主要矿物,也是陨石和月岩的主要矿物成分。

它作为主要造岩矿物常见于基性和超基性火成岩中。

(2)普通辉石条痕白色,玻璃光泽,透明,中等解理,是一种常见的造岩硅酸盐矿物,主要存在于火成岩和变质岩中,由硅氧分子链组成主要构架,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或正交晶系。

(3)普通角闪石, 普通角闪石的晶体呈长柱状,横断面为近似菱形的六边体,晶体的集合体一般为粒状、针状或纤维状。

颜色绿黑至黑色,有玻璃光泽。

条痕白色略浅灰绿色,近乎不透明。

两组柱面解理完全,交角为124°或56°。

摩氏硬度5-6,比重3.1-3.4。

(4)斜长石:白色或灰白色,条痕白色,玻璃光泽,透明,硬度6,完全解理,两组解理夹角86度,相对密度2.61—2.76晶形呈柱状、厚板状,常为粒状或块状;颜色多呈灰白色,有时微带浅棕、浅蓝及浅红色;5)正长石,AlSi3O8],单晶呈短柱状或厚板状,有两种结晶习性:多呈粒状集合体。

最新《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

最新《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

《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 选修课, 54学时)一、教学思想人类的工程建筑活动是在地壳表层的一定的地质环境中进行的,任何建筑物都是以岩土体作为建筑地基、建筑介质或建筑材料,因而,岩土体的性质是决定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的形式和规模的根本条件。

因此,地壳表层的岩土体的研究是工程地质专业的最重要的任务。

矿物学和岩石学作为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地壳中各种岩石的物质组成及其性质。

针对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性质与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矿物学和岩石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有一概括的了解,掌握十余种常见造岩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鉴定特征,熟悉地表各种常见岩石的鉴定特征(包括岩石的矿物组成、岩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及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同时结合其他相关知识,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岩石当前的性状,也能够分析其性质的形成条件、分析并预测岩石性质的可能变化,为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有关矿物学和岩石学问题及其它地质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和授课方式本课程包括矿物学和岩石学两大部分,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矿物学部分占24学时,主要涉及手标本矿物学,掌握十余种常见造岩矿物的物理性质和鉴定特征。

岩石学部分30学时,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三大岩介绍,包括沉积岩石学、岩浆岩石学和变质岩石学,本部分以岩类学的介绍为主,让学生掌握地表常见岩石的矿物组成及鉴定特征;第二部分为岩石的物理性质。

针对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了解有关矿物学与岩石学的基本概念之外,重点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时安排为:讲授27学时,实习27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授课方式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实习及课外作业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方式本门课的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和标本口试相结合的方式。

《矿物岩石学》课程笔记

《矿物岩石学》课程笔记

《矿物岩石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念一、矿物岩石学的定义矿物岩石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对地球物质的研究,特别是对构成地壳的矿物和岩石的组成、结构、性质、成因以及它们在地质历史中的演化过程的研究。

二、矿物的基本概念1. 矿物的定义:矿物是自然界中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的均匀固体。

2. 矿物的特征:包括颜色、硬度、光泽、解理、比重等。

三、岩石的基本概念1. 岩石的定义: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2. 岩石的分类:根据成因,岩石可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第二节矿物岩石学的研究方法一、宏观研究方法1. 地质调查: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收集岩石和矿物的露头信息,进行地质填图和剖面测量。

2.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或航空摄影获取地球表面的图像,分析岩石和矿物的分布特征。

3. 地球物理勘探:通过重力、磁法、电法等方法探测地下岩石和矿物的分布情况。

二、微观研究方法1. 显微镜观察:使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矿物的形态、结构等特征。

2. X射线衍射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确定矿物的晶体结构。

3. 化学分析: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方法分析矿物的化学成分。

4. 同位素分析:利用质谱仪等设备测定矿物的同位素组成,以研究矿物的来源和形成时代。

第三节矿物岩石学的发展简史一、古代矿物岩石学1.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对矿物和岩石有了初步的认识,如泰勒斯的水成论和普林尼的《自然史》。

2. 我国古代:古籍如《山海经》和《本草纲目》记载了丰富的矿物岩石知识。

二、近代矿物岩石学1.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矿物学进入微观领域,矿物学家开始研究矿物的内部结构。

2. 18世纪:矿物分类学得到发展,如德国矿物学家亚伯拉罕·维尔纳提出的矿物分类体系。

3. 19世纪:地质学三大理论的建立,为矿物岩石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现代矿物岩石学1. 20世纪:矿物岩石学各分支学科的形成,如矿物物理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等。

矿物岩石学复习总结

矿物岩石学复习总结

矿物岩石学复习总结1、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包括火山玻璃、生物遗骸、胶体)组成的固态集合体。

2、岩浆是在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富含挥发物质的熔融体。

3、沉积岩是地表及地表不太身的地方形成的地质体。

它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

4、层理是沉积物沉积时在层内形成的成层构造,它由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及层的厚度.形状等沿垂向的变化而显示出来。

5、变质作用由地球内力作用促使岩石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的作用称为。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叫,2. 片状构造指岩石中所含大量的片状和粒状矿物都呈平行排列。

3、岩浆岩指主要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在侵入地下或喷出地表冷却而形成的岩石。

4、侵入岩指侵入作用所形成的岩石为侵入岩。

5、辉绿结构斜长石和辉石颗粒大小相差不多,由它形单个辉石颗粒填充于较自形板状斜长石晶体所构成的近三角形空隙中。

6、脉岩是指充填构造裂隙呈脉状产出的火成岩类。

7、砂岩是指粒度为2-0.0625毫米的砂占全部碎屑颗粒的50%以上的碎屑岩。

8、内碎屑是盆内弱固结的碳酸岩沉积物,经岸流.潮汐及波浪等作用剥蚀破碎并经过再沉积的碎屑。

9、矿物: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的天然物体。

大多数为结晶的单质或化合物。

10、对称型:在结晶学中,把结晶多面体中全部对称要素的总合称为对称型。

1、风化作用就是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生物等因素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一种作用。

2、重结晶作用矿物成分借溶解.局部溶解及固体扩散等作用而重新排列组合的现象。

4、鲕粒直径小于2MM的球状-椭球状的颗粒,由一圈或多圈规则的同心纹.围绕一个核心组成。

5、水平层理产于细碎屑岩和微晶灰岩之中,细层平直并与层面平行,细层可连续或断续,细层的厚度常只有几毫米。

2013地质工程--矿物岩石学实习指导书

2013地质工程--矿物岩石学实习指导书

《矿物岩石学》实习班级姓名学号实习一晶体对称要素分析一、实习目的与要求1. 通过对晶体模型的对称操作学会在晶体模型上寻找对称要素的基本方法,建立晶体对称的概念。

2. 基本掌握各晶系的对称特点。

二、实习用具及模型木制晶体模型:每个晶系一个单形或聚形,四方四面体等共8-9个。

三、实习内容分别找出各晶体模型上的全部对称要素(C,P,L,L i4,L i6),组合成对称型,再根据各对称型的特点确定其所在的晶族、晶系。

四、实习方法与步骤1. 按对称轴、对称面、对称中心的顺序,从晶体模型上找出可能存在的全部对称要素。

2. 逐次分析所有晶面、晶棱、角顶上可能存在的对称要素部位,并做相应的对称操作,验证是否有对称要素存在。

操作时以对称定理为指导,找完一种对称要素再找另一种,以免重复或遗漏。

3. 确定晶体的对称型找出晶体的全部对称要素后,将它们依照从左到右,先写对称轴(轴次由高到低),再写对称面,最后写对称中心的顺序写下来,即为该晶体的对称型,然后再将所确定的对称型与《晶体分类简表》中32种对称型对照。

若有不符,就要检查所找的对称要素有无遗漏或重复,重新确定对称型,至正确无误为止。

书写规则:①从前到后顺序:对称轴→对称面→对称中心;②对称轴有多种轴次时,按轴次高低顺序依次书写,即高次轴在前,低次轴在后;③等轴晶系中,当对称要素中有L3时,书写时一定将L3写在第二位。

晶体分类简表晶族晶系对称特点对称型低级晶族(无高次轴)三斜晶系无L2,无P1 L12 C单斜晶系L2和P都不多于1个3 L24 P5 L2PC 斜方晶系L2或P多于1个6 3L27 L22P8 3L23PC中级晶族(只有一个高次轴)三方晶系有1个L39 L310 L33L211 L33P12 L3C13 L33L23PC 四方晶系有1个L4或L i414 L415 L44L216 L4PC17 L44P18 L44L25PC19 L i420 L i42L22P 六方晶系有1个L6或L i621 L i622 L i63L23P23 L624 L66L225 L6PC26 L66P27 L66L27PC高级晶族(高次轴多于一个)等轴晶系有4个L328 3L24L329 3L24L33PC30 3L i44L36P31 3L44L36L232 3L44L36L29PC五、实验报告要求将实验结果分别填入下表实习报告表晶族晶系对称型对称中心C对称面 P旋转反伸轴L i 4 L i 6对称轴L 2 L 3 L 4 L 6模型号实习二自然元素、硫化物一、目的要求1. 掌握肉眼鉴定矿物的方法,包括使用小刀、条痕板、放大镜以及简单化学实验等;2. 巩固和提高矿物学通论和各论中自然元素和硫化物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3. 掌握自然元素和硫化物矿物特征,从其晶格类型、化学键性质入手,总结它们的共性和个性。

矿物鉴定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矿物鉴定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矿物鉴定实验报告心得体会矿物鉴定实验报告心得体会在本学期的地质课中,我参与了矿物鉴定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我对矿物的特征、结构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进行矿物鉴定。

在这个实验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让我对地质学这门学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和描述矿物的特征。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仔细观察了矿物的外观特征,包括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等。

通过仔细观察和描述,我们能够初步推测矿物的成分和特性,从而进行进一步的鉴定。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进行酸碱反应实验。

酸碱反应是矿物鉴定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盐酸和硝酸等酸性溶液,以及氨水等碱性溶液对矿物进行测试。

通过观察矿物与溶液之间的反应,我们可以判断矿物的酸碱特性,进而确定其种类。

此外,在实验中,我还学习和运用了摩尔斯硬度试验。

摩尔斯硬度试验是矿物鉴定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硬度指示物对矿物的划痕深度,我们可以确定矿物的硬度。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套摩尔斯硬度实验盒,通过对矿物进行一系列硬度测试,最终确定其硬度。

通过这个实验,我还学会了如何进行密度测量。

密度是矿物鉴定中重要的一个指标。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天平和装满水的容器对矿物进行测量。

通过测量矿物的质量和浮力,我们能够计算出其密度,从而确定其种类。

在实验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仔细观察和详细描述的重要性。

每个细节都可能对矿物的鉴别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我们忽略或遗漏了一些细微的特征,可能会导致鉴定错误。

因此,在进行矿物鉴定时,我们必须保持耐心和细心,并对观察到的每个特征进行准确的描述。

此外,我还意识到了实践对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亲自进行实验操作,我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中。

实验是一个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通过实践,我对矿物的性质和特征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总而言之,矿物鉴定实验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通过这个实验,我不仅学会了如何进行矿物鉴定,还对矿物的结构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

《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

《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 选修课, 54学时)一、教学思想人类的工程建筑活动是在地壳表层的一定的地质环境中进行的,任何建筑物都是以岩土体作为建筑地基、建筑介质或建筑材料,因而,岩土体的性质是决定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的形式和规模的根本条件。

因此,地壳表层的岩土体的研究是工程地质专业的最重要的任务。

矿物学和岩石学作为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地壳中各种岩石的物质组成及其性质。

针对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性质与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矿物学和岩石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有一概括的了解,掌握十余种常见造岩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鉴定特征,熟悉地表各种常见岩石的鉴定特征(包括岩石的矿物组成、岩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及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同时结合其他相关知识,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岩石当前的性状,也能够分析其性质的形成条件、分析并预测岩石性质的可能变化,为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有关矿物学和岩石学问题及其它地质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和授课方式本课程包括矿物学和岩石学两大部分,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矿物学部分占24学时,主要涉及手标本矿物学,掌握十余种常见造岩矿物的物理性质和鉴定特征。

岩石学部分30学时,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三大岩介绍,包括沉积岩石学、岩浆岩石学和变质岩石学,本部分以岩类学的介绍为主,让学生掌握地表常见岩石的矿物组成及鉴定特征;第二部分为岩石的物理性质。

针对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了解有关矿物学与岩石学的基本概念之外,重点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时安排为:讲授27学时,实习27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授课方式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实习及课外作业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方式本门课的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和标本口试相结合的方式。

矿物岩石课程标准

矿物岩石课程标准

《矿物岩石学》课程标准适用专业:矿山地质专业学时:75学时开课学期: 第二学期一、课程性质与作用《矿物岩石学》是矿山地质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矿山地质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矿产资源勘查、矿井地质勘探的知识基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本课程详细叙述了矿物岩石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总体上分成两大部分,即矿物与岩石;其中矿物部分从常见矿物总体性质到各矿物大类,由浅入深分述了各大类常见矿物的性质与鉴别特征;后面岩石部分是重点内容,分别叙述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形成、性质特征以及鉴别标准。

为学生顶岗就业和将来的职业发展夯实基础。

二、课程的教育目标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达到吃透矿物岩石学的概念、理论;熟知常见矿物岩石的性质及鉴别标志,能熟练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矿井地质勘探及矿产资源勘查中对所遇到的岩石、矿物能熟练辨认、鉴别;对地层能正确分层,划分标志层并在实际工作中准确追踪标志层;在岩心鉴定中熟练并准确鉴别岩心性质及所属的地层层位。

(二)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能力、制定工作计划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独立学习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评估总结工作结果的方法能力;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公共关系能力、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环境意识等社会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三)能力目标专业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以下4方面的能力:1.利用简单工具在野外对常见矿物进行鉴别确认及分析其形成原因,并能解释所反映的地质条件的能力。

2.在岩芯鉴定中对岩芯所反映的岩石、矿物的性质进行鉴定、辨认并能正确确定地层层位的能力。

3.在矿井生产中鉴定标志层,并能利用标志层顺利确定矿产资源层位趋势的能力。

4.在矿井生产过程中确定岩石性质,构造对岩石及生产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从而服务生产的能力。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一)与前续课程的联系(二)与后续课程的联系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五、教学实施建议(一)推荐教材全国煤炭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

地质学专业学生在实验中的岩石鉴定总结

地质学专业学生在实验中的岩石鉴定总结

地质学专业学生在实验中的岩石鉴定总结在地质学专业的学习中,岩石鉴定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技能。

在实验中,通过观察、测试和分析来确定岩石的类型和性质。

本文将总结地质学专业学生在岩石鉴定实验中的经验和技巧。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岩石鉴定实验前,学生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需熟悉常见的岩石类型和特征,并对它们进行分类。

其次,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变质作用等基础知识。

此外,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测试方法和工具,如显微镜、试剂和酸盐酸等。

二、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1.观察外部特征首先,学生应该观察岩石的外部特征,如颜色、质地和结构等。

通过观察这些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岩石的类型和成因。

这一步需要仔细观察,并进行记录和描述。

2.显微镜下的观察其次,学生应将样品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通过放大视野,可以观察到岩石的细微结构和组成。

例如,砂岩中的石英颗粒和石灰岩中的贝壳化石等。

这一步需要使用显微镜调整焦距,同时对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3.化学测试和实验在进行岩石鉴定实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化学测试方法。

例如,可以使用酸盐酸来测试岩石的反应性。

不同类型的岩石对酸的反应会有所不同,通过测试可以进一步确定岩石的性质。

此外,还可以进行熔融实验和熔融点测试等。

4.数据分析和结论在实验完成后,学生需要对观察和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通过对比和总结,得出岩石的类型和性质。

同时,需要清晰地撰写实验报告,并在结论部分进行详细的陈述和解释。

三、实验中的经验与技巧1.严谨细致的观察。

在观察岩石的外部特征和显微镜下的细微结构时,学生需要保持细心和耐心。

任何一点细微的特征都可能为确定岩石类型提供线索。

2.多角度的分析。

在确定岩石类型和性质时,学生应综合运用多种观察方法和测试手段。

不仅要依靠外部特征的观察,还要结合显微镜下的结构和化学测试的结果等综合因素来进行分析。

3.与同伴的交流合作。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

可以相互讨论和比较结果,分享经验和技巧。

矿物与岩石的实习报告

矿物与岩石的实习报告

矿物与岩石的实习报告矿物与岩石的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要求《工程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且直接面向大自然的学科。

要改造和利用自然,首先必须了解和认识自然。

实习的目的就是巩固和深化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使之尽可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次实习是《工程地质学》课程的野外认识实习。

该次实习要求学生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于野外工作之中,对工程地质的常规工作方法、步骤,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等,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本课程讲授及考试结束后第十五周(12月7日-12月11日)进行野外集中实习,时间一周。

实习地点为河南省登封地区。

三、本次实习基本内容1.认识实习区常见的矿物和岩石,学会区别三大类岩石;2.认识地层剖面,了解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和依据;3.认识实习区的地质构造,学会判识方法;常见地质构造类型(断层、裂隙、褶皱)(1)结合地形地质图,注意观察岩层的产状,会利用罗盘测量地层的产状三要素。

(2)会利用罗盘,皮尺等工具研究裂隙发育情况,能够绘制节理玫瑰花图,并分析节理的发育情况(程度、方向)(3)结合地形地质图,观察地层弯曲变化情况、核部地层、两翼地层、枢纽产状,轴面产状。

据此判断褶皱的类型:水平褶皱、倾伏褶皱,直立褶皱、歪斜褶皱、倒转褶皱。

4.认识实习区的各种内外动力地质现象;5.学会用地质罗盘仪测量产状。

6.编写地质实习报告书。

四、实习基本要求⒈实习前的总动员由系里派人员组织实施,并在实习教师中产生一名实习队长,各位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安全负责。

⒉由于实习时间较短,学生独自操作有一定困难,故要求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工作。

3.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识别沉积岩和岩浆岩,识别简单的构造现象,能对一般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知识点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岩石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

2、山上的岩石、地下的岩石和海底的岩石,它们严严实实地拼接在一起,形成了地球的坚硬外壳。

第一课各种各样的岩石、观察岩石的方法:用眼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刀刻划、用锤敲等。

2、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词语描述岩石的特点?光滑、粗糙;轻重,透明、不透明;闪亮,暗淡;有光泽、无光泽等。

3、岩石是什么样子的?答:岩石都是天然的,岩石比较重,一般很硬,有的粗糙不光滑,大多数不透明。

4、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第二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页岩、砂岩、石灰岩、砾岩、大理岩、花岗岩等岩石是我们常见的岩石.2、常见的矿物有哪些?答:常见的矿物有石盐、石墨、硫黄、金刚石、石膏等.3、除了用我们的感觉器官观察岩石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观察岩石?答:①、用放大镜观察岩石颗粒②、岩石相互敲击③、在岩石上滴盐酸4、岩石学家常常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岩石薄片的成分和颗粒组成,对岩石种类作出判断。

5、岩石(颗粒的大小)和(结构)也是鉴别岩石种类的重要特征,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岩石的颗粒状况,鉴别岩石的种类。

第三课岩石的组成、花岗岩的三种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石英:有规则的颗粒,具有玻璃或油脂的光亮,半透明;长石:颜色淡红或浅黄,半透明,具有玻璃光泽;云母:褐色,片状,有光泽。

2、石英、长石和云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

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

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的.3、世界上已经发现的矿物有4000种。

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比如我们吃的盐,点豆腐用的石膏,做铅笔芯的石墨,中药用的雄黄,做首饰的金、银和钻石等。

第四课观察、描述矿物(一)、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的特征,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根据之一。

有些矿物具有多种色彩,有些不同的矿物却具有相同的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课程任务和目的是通过学习和实验,使学生掌握矿物岩石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肉眼鉴定和描述矿物岩石的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共计十五周。总课时为48,其中30学时为授课,18学时为实验课。课程进度按照教学大纲及教学日历安排进行。总评成绩由两部分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最终成绩如上表,成绩基本达到预期水平。
布置次数
9次
批改量
100%
使用
О
没使用
О
考试方式
笔试
闭卷
开卷
半开卷
小论文
口试
其他
О
О
О
О
О
О
О
考试讨论和审查
教研室审查
教研室集体讨论
任课教师参与命题
任课教师不接触命题
试题库
О
О
О
О
О
О
试题
类型
是非题
选择题
填充题
简答题
计算题
综合题
其他
%
%
30%
30%
%
20%
20%
试题难度分析
项目
出勤情况
课堂纪律
完成作业
考试纪律
学风总体评价
优秀
О
О
О
О
О
良好
О
О
О
О
О
中等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教学方式
实验教学
使用外文教材情况
讲课
30学时
实验学时
18学时
原版教材
О
讨论、自学
学时
验证性实验
学时
外文授课
О
上机
学时
综合性实验
学时
双语教学
О
每周答疑次数

设计性实验
学时
外文参考书
О
作业情况
多媒体使用情况
中国矿业大学课程教学总结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院(系)资源学院填表日期2012年1月25日
姓名
金洪波
职称
讲师
讲课教师
О
助课教师
О
课程名称
矿物岩石学基础
课程编号
类型
专业基础
学分
3
学时
48
学生所
在院系
资源学院
班级
水文09-1
学生
人数
25
教材名称
《矿物学基础》、《岩石学》
出版社(日期)




负责人:年月日
说明:1.带“О”的栏目如果选择“是”,作标记“√”,选择“否”不作任何标记;
2.课程类型:A-核心课程,B-目标课程,C-一般课程,D-任选课程;
3.负责人:本院(系)课程由专业建设负责人审核签字,外院(系)课程由系(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
4.此表在每学期完成教学任务后,交学院(系)并存档。
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实验课共安排,9次,其中矿物实验3次,岩浆岩实验2次,沉积岩实验2次,变质岩实验2次。每次实验都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并全数批改。并综合上述成绩做为平时成绩。从学生完成的报告和考试卷子上看,大部分的学生对于理论和实践的掌握都比较好。但也有一小部分的学生理论知识不熟悉,动手实践能力较差,这在矿物岩石的实验中可以看出。
容易题
中等难度题
难题
应得分
30%
50%
20%
80分
阅卷方式
任课教师阅卷
集体流水作业阅卷
其他教师阅卷
О
О
О
课程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
小论文成绩
实践成绩
考试成绩
20%
%
%
80%
考试成绩统计
班级
人数
90-100
80-89
70-79
60-69
55-59
50-54
40-50
小于40
平均
1
3
6
7
6
1
1
1
所有班级
课程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