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教育观念,适应时代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新教育观念,适应时代需要
山东省平度市店子镇青杨小学尹可秋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必须是科研型的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教育科研能力,否则无法适应变革。
要适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当务之急是更新教育观念。
一、教师首先应具备素质教育观
所谓素质教育观就是使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协调、主动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尊重并承认每个学生的潜能和差异,不歧视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落伍。
自1996年以来,我国就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这固然与国家现行的教育体制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并没有真正从根本上转变。
正如李岚清总理所说: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白天搞素质教育,晚上搞应试教育。
天天喊减负,学生的负担却有增无减。
进入复习考试阶段,音、体、美等统统给数学、语文、英语让路。
久而久之,我们培养出的是高分低能、缺乏丰富想象力及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多年来,我国中学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每次都夺金牌,但目前中国没有一人获得科学最高奖——诺贝尔奖。
是中国人不聪明吗?当然不是,美籍华人李政道、丁肇中、杨振宁等都是诺贝尔奖获得者。
20世纪的一百年,世界有100项重大发明,中国没有一项。
这足以看出中国教育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祖先的“四大发明”上,而应该从根本上转变我们的
教育观念,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
作为育人的教师,只有具备了素质教育的观念,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这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
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教育不仅仅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得生命里程、共创的人生体验”。
二、新时代的教师应具有现代教育的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教育的定位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学会认知”就是要求我们改变过去被动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养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得学习方式,体验、感悟其中得道理。
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得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做到:
1、转换自身角色。
以往在某些教师的眼中,只有规规矩矩的学生才是好学生,那些爱问好动的孩子甚至会受到斥责。
结果,本应生动活泼的教育变得死气沉沉、原来充满想象和创造热望的儿童变得墨守成规、孤陋寡闻。
而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能是课堂的主宰者,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着,是信息的参与者。
只有在课堂上师生互动,才能达到师生相长、共同提高的目的。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合格教师,我们每天都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我们为学生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平等”得教学氛围了吗?教师的架子放下了没有?和学生的关系是否融洽?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课时是
板着面孔还是面带笑容?“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宽松、民主、和谐、平等”的氛围中学生才会打开心扉,激活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开始萌发创造力的种子。
2、转换教学方式。
传统教育中得“注入式”、“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就是教师简单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
那种“告诉”为主的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的思维、选择和尝试的权利,只能扼杀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因此,我们要自觉改变传统教学中“我教你听”的教学模式。
那种认为教师只能考虑教材、教案要求,讲授越充分、越精细就越好的思想,非改不可;那种认为学生只是被动听讲,越安静、越能跟着教师思维走越好的观念,不变不行。
”“头脑不是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学生是能发光的灯,而不是存储燃料的瓶”,教师不应该做学生的思维保姆,而是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果实。
让我们“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自己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只有改变那种千人一面的教学模式,一个个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得人才才在我们得手中诞生。
三、新时代的教师应具有现代人才观
社会有分工,人才分层次。
任何发达国家,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不是只有上了大学,才能成为人才。
自古以来,三百六十行,行
行出状元。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从业者不能只有学历文凭,更需要又善于发现、判断、解决、策划问题的能力。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多样化需求,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念。
这首先要求我们改变过去那种认为学习优秀的学生将来是“人才”,学习差的学生将来是“庸才”的观念,树立面向全体的教育观,切实关怀每个学生,使“好学生”、“中等学生”和所谓的“差生”、“后进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得到新的提高。
是泥土,可以烧成砖瓦;是钢铁,可以百炼成钢;是金子,就应当放出光彩。
“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老师。
”我们要承认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
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制定丰富而灵活的教育计划,以适应不同天资禀赋的学生;需要我们从学生自我意识、学习风格、智力和能力等个性因素的分析入手,采取多种策略指导教育学生。
只有这样“因材施教”,面向全体的要求才能落到实处。
四、新时代的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文化修养能体现一个人学历、知识阅历、品德修养及思想观念的新旧。
文化修养直接影响一个人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有较高的学历层次、较强的能力、较深的文化底蕴、较强的现代意识、新的思想观念。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待人有修养、处事有分寸,教学有章法,育人有魅力,在学生面前应该严肃而不拘谨,洒脱而不随便,亲切而不造作,风趣而不庸俗。
要做到这一切,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接受新知识,改变旧观念。
江总书记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
”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念已经过时。
教育不再是随着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也不仅仅偏爱那些十八岁前就成
绩出众的人。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比学校的变化速度不知要快多少倍。
今天知道的东西,也许明天就会过时。
作为当今社会的一名合格教师,我们既是一名教育者,同时又是一名受教育者。
只有通过自身不懈努力,才能拓宽获得真才实学的途径,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适应时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