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复习题.docx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3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含详解)

人教版必修3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含详解)

人教版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单选题1.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著名绿色工程示意图。

兴建该工程最主要是为了()A.绿化美化环境B.保持水土C.减缓温室效应D.防风固沙位于中亚地区的里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2.长期以来,关于里海是国际海域还是湖泊的问题,沿岸各国争论不休。

该问题的实质是() A.里海的战略地位问题B.里海油气资源的归属问题C.里海地区油气管线的走向问题D.里海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

下左图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右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3.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B.修筑难度小C.利于机械化耕作D.便于灌溉施肥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矿区(位置见下图),水土流失极其严重,被国内外专家公认为“世界水土流失之最”。

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4.东胜矿区水土流失类型内部分化显著,其成因分异主要表现为()A.泊尔江海子镇以水力侵蚀为主B.哈巴格希兼具水力、风力侵蚀双重特征C.铜川镇以风力侵蚀为主D.东胜城区以水力侵蚀为主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A. ab—草原广布、温差大B. bf—地表崎岖、降水少C. ce—光照充足、风沙小D. dg—气候湿润、林地多读“次生盐渍化形成原理图”,回答以下两题。

6.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A.海面上升B.水土流失C.不合理的灌溉D.荒漠化7.俄罗斯湿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下列关于其湿地广布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B.有永久冻土层为隔水层,不利地表水的下渗C.夏秋季节发生凌汛使河水泛滥,溢出河道成淤水D.濒临北冰洋,极地东北风带来较丰富的水汽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人教版必修3《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训练卷(附答案详解)

人教版必修3《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训练卷(附答案详解)

人教版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训练卷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如图是植被覆盖度、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

读图,回答1~2题。

图示反映出()A. 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B. 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C. 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影响较小D. 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风速的关系不明显2.如图是植被覆盖度、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

读图,回答1~2题。

由图可知,防治沙漠化的有效措施是()A. 合理利用水资源B. 小流域综合治理C. 设置沙障固沙D. 恢复植被3.石漠化多发生在亚热带湿润的喀斯特地区,是因土壤严重侵蚀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如表示意贵州省典型石漠化地区2006-2010 年土壤侵蚀情况。

读表完成3~5题。

该地区石漠化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 地形崎岖B. 降水丰富C. 过度垦殖D. 过度放牧4. 石漠化多发生在亚热带湿润的喀斯特地区,是因土壤严重侵蚀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如表示意贵州省典型石漠化地区2006-2010 年土壤侵蚀情况。

读表完成3~5题。

高原山地的土地利用方式中,土壤侵蚀量最大的是()A. 坡耕地B. 撂荒地C. 经济果木林D. 水土保持林5. 石漠化多发生在亚热带湿润的喀斯特地区,是因土壤严重侵蚀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如表示意贵州省典型石漠化地区2006-2010 年土壤侵蚀情况。

读表完成3~5题。

年平均土壤侵蚀强度(t/km2)高原山地643.2高原盆地190.6高原峡谷16.0目前,高原峡谷区土壤侵蚀程度较低的原因主要是()A. 植被多,水土保持良好B. 土层薄,已近无土可流C. 坡度大,开垦耕作困难D. 径流小,土壤侵蚀量小6.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现已成为我国北方沙尘暴四大源地之一。

第二章一、二节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测试卷

第二章一、二节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测试卷

第二章一、二节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卷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座号________评分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自然环境因素。

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造成了土地的严重沙化,并为治理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这说明()①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对立统一的②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优化应是密切相关的③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后保护环境④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带来环境问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在防沙治沙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在以下可以采取的相应措施中正确的有()①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建设②确定合理的载畜量③进行大规模人工降雨④退耕还牧⑤大打机井,大规模开采地下水⑥开展大规模垦荒行动A.①⑤B.③⑥C.①②④D.④⑥3.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整治目标是()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B.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C.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退化D.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4.导致内蒙古草原草场载畜量东西部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①年降水量②海拔高度③荒漠化程度④人口密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场资源的措施有( )①实行划区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②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③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④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

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

据此回答6~10题。

6.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②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③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④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以保护丹顶鹤为主并被联合国纳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是( ) A.扎龙自然保护区B.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C.长白山自然保护区D.三江源自然保护区8.导致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燃烧煤、石油,排放C02B.大量堆放工业废弃物C.农业围垦和城市开发D.海洋资源开采及赤潮现象9.目前,三江平原还有大片沼泽荒地,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其主要原因是A.我国已加入WTO,可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廉价粮食B.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C.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菱藕等水生植物D.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今后应转向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10.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广的原因是( )①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冻土的发育,使土壤中的水分不易排干②降水较少,但洼地积水③地势低平,雨水较多,每当夏季,水洼连串④荒地多,人为影响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11.读“黄土高原地区位置和范围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黄土高原地跨、、、、、、7省区(写简称)的大部分或一部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环境管理)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题

(环境管理)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题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荒漠化的本质是()A.土地沙化B.气候变得干燥、降水减少C.土地退化D.土地盐碱化 2.下列在哪些现象不属于荒漠化的范畴()A.沙质漠化B.石质荒漠化C.次生盐渍化D.过度开垦化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3~4:3.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过度樵采B.过度开垦C.过度放牧D.过度砍伐4.如果A、B曾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土地,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为放牧引水掘井,周围草场因过度利用和践踏而出现裸露地面B.为扩大耕地而掘井,周围草场最终因为践踏和开垦变成裸露地面C.为解决人的生产生活吃水问题而掘井,周围草场终因人为破坏而变成裸露地面D.为解决人们生活能源问题而拔草、砍树,导致环境恶化5.在不同地区,因为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方式的差异,造成荒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所不同,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干旱区————过度樵采B.草原区————过度放牧(水井周围)C.沙区边缘————过度开垦D.绿洲地区————过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6.下列因素中不属于西北气候干旱成因的是()A.远离大西洋B.远离太平洋C.受副高控制D.高大山地阻挡海洋水汽7.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土地B.扭转正在发展中荒漠化土地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D.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8. 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图中各河流()A.大气降水是主要的补给水源B.上游流量大于下游C.流量季节变化小D.河流多流程大、水量大9.相对而言较容易治理的是()A.原生荒漠B.土地退化C.戈壁D.流沙10.关于沙漠化及其防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对沙漠化防治要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措施②沙漠化防治的具体技术和措施要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状③目前仍有一定生产力,但已开始面临荒漠化危险的土地,可暂不作为治理的重点④贫困是导致森林被砍伐,草地被破坏,进而使土地荒漠化的一个重要原因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1.设置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是()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弱风力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③防止流沙对交通干线的破坏④减少地表对大气的摩擦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读某山地南北坡降水量图,回答12~14题12.该地最可能属于()A.台湾山脉B.秦岭山脉C.南岭山脉D.天山山脉13.图中①②两地所处的坡向及迎风坡水汽的来源是()A.①北坡,②南坡,水汽来自太平洋B.①北坡,②南坡,水汽来自大西洋、北冰洋C.①南坡,②北坡,水汽来自太平洋D.①南坡,②北坡,水汽来自大西洋、北冰洋14.降水垂直变化最小处位于山地()A.南坡海拔400米以下处B.南坡海拔800~1600米处C.北坡海拔400~1600米处D.北坡海拔700米处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15~16题。

高二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复习提纲原题、练习

高二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复习提纲原题、练习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概念: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2.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3.界线:地形区,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行政区,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4.气候: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 400 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形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是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5.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由东到西降水递减,干旱程度增强,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减少6.干旱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洋远,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地形:高原、山地阻挡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进入,7、西北地区干旱和荒漠化的成因自然原因: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②物质条件:由于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一方面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使用。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8、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防治内容:①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③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2)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3)防治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节水农业、减少水井数量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生物措施(绿洲外围---封沙育草、绿洲前沿—防沙林带、绿洲内部—农田防护林网)工程措施(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程)③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⑤控制人口增长我国成功的治理措施经验: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归纳总结1.分析某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位置气候地形河流植被土壤2.分析西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流量小,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河流补给类型是高山冰雪融水,汛期为夏汛,河流含沙量大,冬季有结冰期,结冰期长。

2019届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2019届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2019届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

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

据此完成1~3题。

1.该固定沙丘(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①风速较大②蒸腾量较大③气温较高④降水量较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A.植树 B.种草 C.栽灌木D.自然演化湿地率是某区域湿地面积与该区域面积之比,下图示意黄河流域湿地分布与降水量的关系。

读图回答4~5题。

4.该流域湿地率最大区域的年降水量是( )A.600~800 mm B.400~600 mmC.300~400 mm D.200~300 mm5.该流域( )A.湿地的水源直接来自大气降水B.上游兴修水库有利于下游湿地的保护C.限制河口湿地发育的主要因素是蒸发量D.影响中下游湿地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人类活动(2017·烟台模拟)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

读图完成6~7题。

6.导致图示地区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类活动有( )①燃料短缺②砍伐森林③不合理灌溉④盲目扩大耕地⑤风沙侵袭⑥人口和贫困问题A.①③⑤ B.②③④C.①④⑥ D.③⑥7.图中,甲表示( )A.土地盐渍化 B.下游河流水位上升C.下游河流流量减少D.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 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 级)日数157 天,且多集中在10 月至次年 4 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 厘米高度范围内。

依据材料,回答8-9题。

8.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主要来自A.河流冬季流量小,含沙量大B.因修建铁路破坏地表植被,导致的土地荒漠化严重C.冬春季节河、湖水位低,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大D.桑曲、巴索曲、母姆曲等河流入错那湖,河口三角洲的泥沙沉积面积大9.下列叙述中与该地区沙源在冬春季起沙的原因无关的是A.亚洲高压影响下,西北地区的沙尘在风力作用搬运至此地B.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C.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由于摩擦力小,风速大D.冬春季降水少,气候干燥,地表缺乏植被的保护(2017·南宁模拟)红树林为自然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潮间带(能够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的木本植物群落,通常生长在港湾、河口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

章末检测: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章末检测: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章章末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图中A、B、C 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荒漠化。

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荒漠化只发生在图中三个地区B.A地区的荒漠化是气候异常造成的C.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D.次生盐渍化不属于土地荒漠化2.A地区的荒漠化主要类型属于()A.沙漠化B.石漠化C.盐渍化D.三种类型都有3.下列属于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形成的环境问题的是()A.荒漠化B.水土流失C.次生盐渍化D.石质荒漠化解析第1题,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的现象,表现为沙漠化、石漠化、次生盐渍化等,在干旱、半干旱以及某些半湿润、湿润地区都可能发生,气候异变等自然因素是其形成的基础,但人类活动起主导作用。

第2题,A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

第3题,在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地区,不合理的灌溉往往引起次生盐渍化问题。

答案 1.C 2.A 3.C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

读图回答4~5题。

4.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①过度放牧②环境污染加剧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④过度农垦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C.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解析第4题,内蒙古高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交界处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农垦。

第5题,图中荒漠化推进的方向是由西北向东南,因此与冬季西北风有关。

封沙育草是针对绿洲边缘地带的荒漠化所采取的生物工程措施。

答案 4.D 5.C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地区沙化面积近60万亩,并以每年3至5米的速度向外蔓延。

结合下图,完成6~7题。

6.造成该区域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是()①围湖造田②水土流失③人口迁出④全球气候变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土地沙化对当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有()①湿地减少②降水减少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湖泊蓄洪能力增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第6题,由于人们在鄱阳湖地区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减少;周围植被被砍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表层土壤流失,造成土地沙化。

完整版高中地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复习题

完整版高中地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复习题

第二章地域生态环境建设复习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切合题意,每题 2 分,共 40 分)读图 2— 18,回答 1~4 题。

图 2-181.A 地域治沙工作卓有见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资料扎设方格状的挡风墙是就地取材治沙的典型B.草方格沙障能大批吸引地下水,促进植物生长,固定沙漠C.沙障固沙成本低,应大规模实行D.沙障可增添地表粗糙度,减少风力,但不可以截留水分,提升沙层含水量2.B 铁路线是()A .陇海线B.京哈线C.兰新线D.包兰线3.c 地域土地沙漠化的人为原由不包含()A .修建公路B.过分樵采C.过分放牧D.过渡开垦4.d 地域农业应走的道路是()A .商品农业B.粗放农业C.生态农业D.淡水养殖业绿洲是沙漠中的明珠,读图2-19 中的甲、乙两图,回答5~8 题。

图 2-195.乙图中的a、b、c、d 各点,表示图甲中现代绿洲和荒弃绿洲分布正确地点的是()A . a 点B .b 点C. c 点 D .d 点6.以下山地中,乙图所示地形发育较好的是()A .长白山地B.武夷山脉C.祁连山脉D.横断山脉7.甲图所示地域的农业生产地域种类是()A .种植业B.畜牧业C.混杂农业D.林业8.甲图中部分绿洲荒弃的主要原由可能是()①过分开垦②人口增添③过分引水④地震的破坏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塔里木河下游约有300 千米的河段自1972 年以来常常断流,以致胡杨林枯竭,沙漠兼并农田,对此现象应采纳的措施有()①合理分配上中下游用水量②实现跨流域调水③严禁上游取水,优先满足下游用水④修建坎儿井工程A .①③B.①②C.①④D.②③10.万里长城是()①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的分界线②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③秦汉以来直到近一二百年是我国农业文化和牧业文化的主要分界线④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A .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001 年 6 月在北京召开的支持中国实行《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合约》成立伙伴关系筹资国际会议传出信息:我国目前以成为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540 多亿元,均匀每日损失 1.5 亿元。

生态环境规划复习题

生态环境规划复习题

生态环境规划复习题生态环境规划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2、什么是生态规划?生态规划一般认为是:应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根据社会、经济、自然等条件,提出不同层次的开发战略与发展决策,合理布局和安排农、林、牧、副、渔业和工矿交通事业,以及住宅、行政和文化设施等保证自然资源得到最适当的配置,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生态环境规划的概念:区域生态环境规划,是针对区域社会发展状况,环境特征及其环境发展趋势,结合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建设所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区域生态环境规划是区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定和指导生态环境计划的重要依据。

4、生态环境规划的原则:(1)以生态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为依据,正确处理开发建设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的原则;(3)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原则;(4)生态环境目标的可行性原则;(5)综合分析、整体优化原则。

5、生态环境规划的内容:(1)环境调查与评价(2)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3)生态环境功能区划(4)规划方案优化与决策(5)区域生态环境规划实施的措施与条件6、生态环境规划的作用有哪些?(1)生态环境规划是实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战略重要手段(2)生态环境规划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3)生态环境规划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基本依据(4)生态环境规划是改善环境质量、防止生态破坏的重要措施7、简述生态环境规划的编制过程区域生态环境规划的编制程序基本分为3个阶段,即准备阶段、编制阶段、报批阶段。

(1)准备阶段:明确编制任务,落实编制计划;调查研究,弄清问题;拟定环境规划编制技术大纲;部署编制任务(2)编制阶段:确定规划目标与指标;环境预测及生态监测;编制规划方案;环境规划对策与措施;投资估算与可行性分析;完成规划文本(3)报批阶段:经上级政府、人大审批后,由计委、环保部门、城建部门及其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章末检测2: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章末检测2: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章末检测(二)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据2013年有关资料显示,世界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种主要类型的荒漠面积仍在较大幅度的增长。

下图为“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图”,据此完成1~2题。

1.代表南美大陆及其南部高原荒漠所属类型的序号分别是()A.③、ⅢB.①、ⅢC.②、ⅡD.④、Ⅰ2.下列关于荒漠成因说法正确的是()A.①大陆Ⅰ型荒漠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地形B.②大陆Ⅲ型荒漠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C.③大陆Ⅲ型荒漠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洋流D.④大陆Ⅰ型荒漠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答案 1.D 2.D解析第1题,非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均以热带荒漠为主,亚热带荒漠面积较小,无温带荒漠,且非洲的热带荒漠面积大于澳大利亚大陆,故②、③分别为非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且Ⅰ为温带荒漠,Ⅱ、Ⅲ分别为亚热带荒漠和热带荒漠,亚欧大陆较南美大陆面积大,三类荒漠面积也较大,故知①为亚欧大陆,④为南美大陆。

南美南部高原为温带荒漠。

第2题,亚欧大陆温带荒漠的形成主要是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湿润水汽难以到达;非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热带荒漠主要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常年控制形成的。

南美南部温带荒漠则是因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形成的。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

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许多水库,几乎拦截全部河水。

随着人口增长、耕地面积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

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

读图回答3~4题。

3.民勤县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气候变暖B.土地荒漠化C.旱涝灾害D.水土流失4.综合治理和保护民勤环境的合理措施有()①放弃全部耕地②合理调水③加强能源建设④恢复自然植被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 3.B 4.D解析民勤县由于过度用水导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减少,从而使该地区出现土地荒漠化问题,要进行治理就必须找准方向,“对症下药”,因此主要解决由于过度用水所导致的问题。

人教版必修三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三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三第二章 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单元练习题(含答案)第二章 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一、单项选择题读“某地区 1970 年和 2000 年环境变化表示图 ”,回答以下三题。

1.图示地域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 . 水土流失B . 土地荒漠化C . 土壤盐碱化D . 水污染陕西省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域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自然要素惹起的水土流失量只占当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 ,而人为要素惹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

据此回答以下三题。

2.人类活动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 )A . 人类活动只好加快水土流失,不会引起水土流失B . 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可以治理水土流失C . 人为要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由,人类也能够防治水土流失D . 人类只好减少或许减缓水土流失,但不可以根治水土流失湿地与丛林、大海并称为全世界三大生态系统,拥有保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人们把湿地称为 地球之肾 、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海( 如图) “ ”是我国新增的 4 处国际重要湿地。

20 世纪 80 年月初,纳帕海四周山上的原始丛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想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以致湿地面积不停减少。

当年勘探人员仅检查到残余的 100 余亩沼泽地、数十只黑颈鹤。

读图回答以下三题。

3.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A .修建梯田、固定耕地,解决贫穷山区的粮食问题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行等绿色家产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经国务院同意,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成立。

以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散布略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4.三江源地域湿地广布,其拥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① 为人类供给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② 为鸟类等动物供给了充分的食品和优秀的生计空间③ 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④ 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⑤ 拥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⑥ 拥有较高的旅行价值A .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⑥D.④⑤⑥位于中亚地域的里海,储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精品文档 (86)《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练习题

精品文档 (86)《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练习题

一、选择题右图为七省区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比例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植被可能是()A.沼泽B.温带落叶阔叶林C.荒漠D.草原2.该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酸雨B.水土流失C.土地沙漠化D.沙尘暴下图为我国某平原土壤干燥度与地下水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该平原可能是我国的()A.三江平原B.黄淮海平原C江汉平原 D.成都平原4.该地可能出现的自然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化B.水土流失C.土地盐碱化D.地下水漏斗5.改造措施是()A.植树造林B.退耕还林C.合理排灌D.大水漫灌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据此回答6~7题。

6.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A.6月B.7月C.9月D.10月7.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合理分配水资源科尔沁沙地原为肥美的科尔沁草原,处在农牧过渡地带,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活化,成为今天的沙地。

据此完成8~9题。

8.距科尔沁沙地最近的我国著名文物古迹是()A.敦煌莫高窟B.承德避暑山庄C云冈石窟 D.秦陵兵马俑9.造成科尔沁草原土地沙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过度樵采B.过度开垦C.过度放牧D.过度开采地下水新华社2005年8月30日电,从2005年起到2010年,国家计划投资75亿元人民币用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该项目不仅是西部大开发又一标志性工程,也是中国最大的生态工程项目。

回答10~11题。

10.三江源是中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线,被称为“中华水塔”,三江是指()A.长江、雅鲁藏布江和黄河B.长江、黄河和澜沧江C.长江、怒江和澜沧江D.雅鲁藏布江、怒江和澜沧江11.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主要问题是()①草地严重退化,鼠虫害肆虐②土地沙漠化严重③水土流失加剧④生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减少⑤冰川退缩、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减少⑥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问题严重A.①②⑤⑥B.②③④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12.宁夏中卫县沙坡头铁路沿线草方格沙障的作用是()①增加地表粗糙度,消减风力②固沙成本低,费用少③能截留水份,提高沙层的含水量,有利于植物存活④用沙障保护交通线有效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阅读下列文字材料,回答13~16题。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题(共6页)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题(共6页)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荒漠化的实质是〔〕A.土地沙化B.气候变得枯燥、落水减少C.土地退化D.土地盐碱化2.以下在哪些现象不属于荒漠化的范畴〔〕A.沙质漠化B.石质荒漠化C.次生盐渍化D.过度开垦化读以如下面图,答复以下咨询题3~4:3.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导致这种现象的缘故是〔〕A.过度樵采B.过度开垦C.过度放牧D.过度砍伐4.假如A、B曾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土地,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截了当缘故是〔〕A.为放牧引水掘井,四周草场因过度利用和践踏而出现裸露地面B.为扩大耕地而掘井,四周草场最终因为践踏和开垦变成裸露地面C.为解决人的生产生活吃水咨询题而掘井,四周草场终因人为破坏而变成裸露地面D.为解决人们生活能源咨询题而拔草、砍树,导致环境恶化5.在不同地区,因为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方式的差异,造成荒漠化发生、开展的要紧因素有所不同,以下对应关系错误的选项是〔〕A.干旱区————过度樵采B.草原区————过度放牧〔水井四周〕C.沙区边缘————过度开垦D.绿洲地区————过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6.以下因素中不属于西北气候干旱成因的是〔〕A.远离大西洋B.远离太平洋C.受副高操纵D.高大山地阻挡海洋水汽〔〕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土地B.扭转正在开展中荒漠化土地C.恢复差不多发生荒漠化的土地D.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8.以如下面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图中各河流〔〕C.流量季节变化小D.河流多流程大、水量大〔〕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对沙漠化防治要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措施②沙漠化防治的具体技术和措施要习惯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状③目前仍有一定生产力,但已开始面临荒漠化危险的土地,可暂不作为治理的重点④贫困是导致森林被砍伐,草地被破坏,进而使土地荒漠化的一个重要缘故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弱风力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③防止流沙对交通干线的破坏④减少地表对大气的摩擦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读某山地南北坡落水量图,答复12~14题〔〕①②两地所处的坡向及迎风坡水汽的来源是〔〕A.①北坡,②南坡,水汽来自太平洋B.①北坡,②南坡,水汽来自大西洋、北冰洋C.①南坡,②北坡,水汽来自太平洋D.①南坡,②北坡,水汽来自大西洋、北冰洋〔〕A.南坡海拔400米以下处B.南坡海拔800~1600米处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答复15~16题。

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复习测试题

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复习测试题

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复习测试题新人教地理必修三单元过关测试题第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1—3题。

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581314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560210024600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B、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所致、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是()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采取合理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3、当我国北方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A、我国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台风侵袭B、正是我国北方利用沼气的最佳时期、地球公转速度正是一年中最慢的季节 D、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被景观。

荒漠化是由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

以外力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荒漠化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等类型。

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荒漠与其主要成因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拉丁美洲南端东岸地区的荒漠——地形B.阿拉伯半岛上的荒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荒漠逼近赤道地区——地形D.我国塔里木盆地中的荒漠——深居内陆5、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

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治理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A.大面积植树造林 B.设置人工草方格沙障.扩大绿洲农业的面积 D.退耕还草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

2.高频考点二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docx

2.高频考点二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docx

高频考点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019安徽淮北联考,6—8]鄂尔多斯高原处在草原与荒漠的过渡地带,高原上有许多绿色斑驳的小沙堆,让原本平坦的荒漠逐渐变得波澜起伏、充满生机。

油蒿和羊柴为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地的共生优势物种,某研究小组将玻璃房中的油蒿和羊柴混合种植在花盆中,根据当地的降雨量变化,设置低水、中水和高水三个水分处理组合,低水和高水分别相当于当地的低降雨量和高降雨量,得出了油蒿和羊柴生物量的相对竞争系数(如图所示),系数越低,竞争力越强。

据此回答1—3题。

1.鄂尔多斯高原上荒漠“波澜起伏”的原因是( )A.高原高低起伏,地表不平B.风力侵蚀作用形成连绵的洼地C.固沙植被令风沙减速后沉积D.人类过度放牧,破坏地表2.据材料可知( )A.羊柴竞争力始终比油蒿强B.低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强C.中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强D.高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强3.实验在玻璃房内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A.避开天然降水 B.减弱气温变化C.防止风沙掩埋 D.控制光照强度[2019福建福州期末,16—17]下图示意喀斯特地区模拟不同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降雨量,单位为mm/h)下,地表径流量与侵蚀产沙量的变化过程。

读图回答4—5题。

4.降雨强度为40 mm/h时,地表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泥沙量少 B.下渗率大C.地面崎岖 D.降雨历时短5.降雨强度为140 mm/h时,降雨历时35分钟后,侵蚀产沙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流量变大 B.流速变快 C.土质变松 D.土层变薄[2019贵州遵义联考,6—8]位于美洲大陆最东端的拉布拉多半岛(见下图),湖泊众多,有“高原湖泊”之称。

在第四纪冰期时,拉布拉多半岛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

据此回答6—8题。

6.拉布拉多半岛众多湖泊的成因主要有( )①地壳断陷后积水成湖②冰川侵蚀后洼地积水成湖③冰碛物堵塞部分河道后积水成湖④火山口积水成湖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7.据调查近年来,拉布拉多半岛上湖泊呈持续扩大和增多的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题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读我国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回答1~ 2 题。

Array1.②③④三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是()A.过度开垦,土壤侵蚀严重B.过度放牧,土壤侵蚀严重C.过度樵采,土壤侵蚀严重D.多雨,土壤侵蚀严重2.下列关于我国荒漠化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荒漠化土地多分布在生态环境脆弱区B.荒漠化地区气候干旱少雨C.西南地区多喀斯特地貌,易发生石漠化现象D.荒漠化土地的形成原因包括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答案 1.A 2.B第1题,②③④分别位于我国云贵高原、山东丘陵、江南丘陵地区,由于过度开垦,土壤侵蚀严重。

第 2 题,②④地区气候湿润多雨。

读我国某时段雾霾分布图,完成8~ 9 题。

8.雾霾的分布特征为()A.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B.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带C.西部地区无重霾分布D.地势越低,雾霾越严重9.重霾天,人们期盼冷空气来临,是因为()A .降温能消霾B .大风能消霾C.高压能消霾 D .干冷能消霾答案 8.A9.B第 8 题,根据我国的区域划分可知,我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的东南部为东部季风区,图中的重霾和轻霾区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中部和西部地区也有重霾;由图可知,雾霾的分布并非地势越低越严重。

第 9 题,重霾天主要是由大气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而形成的;冷空气来临时会带来大风,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霾的消散。

北半球季风气候区内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

下表为该湖泊水位和 TSS(TSS 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 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表,流入为正、流出为负。

读表回答10~11 题。

月份123456789101112水位 (m)42.141.941.741.54142.145464442.942.542.2TSS(106kg)-----20012820---2001501006040300350300360310★★ 10.下列对该湖泊TSS 通量变化产生的影响叙述错误的一组是()①湖畔土壤肥力下降②湖泊航运条件变差③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减少④湖泊调蓄功能不断改善⑤湖泊周围局地气候有所改善A .①②④B .①④⑤C.①②③④ D .①②④⑤★★ 11.该湖泊可能位于我国 ()A .珠江三角洲B .长江中游平原C.华北平原 D .四川盆地答案 10. B 11.C 第 10 题, TSS 为总悬浮质,由表中数据可知,该湖泊的TSS 流入量较大、流出量较小,这说明会有大量的泥沙在该湖沉积,有利于湖畔土壤肥力的提高;同时,湖泊的库容减小,湖泊对河流的调蓄功能下降;随着湖泊的萎缩,湖泊对周围地区气候的影响也会减小,从而导致湖泊周围地区气候恶化。

第11 题,由表中数据可知,该湖泊7~ 8月时的水位最高、流入泥沙量较大,说明此季节该流域的降水较丰富、水土流失较严重;而3~ 5 月的湖泊水位低,说明此时的降水少;根据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分布规律可知,该湖泊最可能位于华北平原。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5 题。

3.目前,甲、乙、丙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分别是()A.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湿地破坏B.土地荒漠化、湿地破坏、森林减少C.森林减少、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D.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4.导致甲所在区域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A .过度放牧B.过度开垦C.过度砍伐D.水资源不合理利用5.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丙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条件是()A .水资源丰富B .地形平坦C.人均耕地多 D .光热资源充足解析: 3.A 4.C 5. C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于大小兴安岭,乙地位于东北平原西侧,丙地位于三江平原,其所在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分别是: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和湿地破坏。

第 4 题,森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砍伐量大于营林量。

第5题,注意与长江中下游平原比较,三江平原最大的优势是地多人少,人均耕地多。

(2016 合·肥模拟 )读“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五移民规划示意图” ( 圆圈大小和线条粗细代表人口迁移量大小 )和“宁夏农业区划图” ,完成 10~ 11 题。

10.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南部自然环境恶劣,资源贫乏B.北部水源充足,降水较为丰富C.南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退耕D.北部油气开发,劳动力需求多11.关于图示区域农业发展的叙述,合理的是()A.Ⅰ区干旱少雨,不适宜发展种植业B.Ⅱ区水源缺乏,不适宜发展畜牧业C.Ⅲ区降水丰沛,适宜大力发展种植业D.Ⅳ区相对温凉湿润,适宜发展林业解析: 10.C 11.D 第 10 题,由图可知,人口主要由南部的宁南黄土高原、六盘山山地迁往北部的宁北冲积平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主要是因为南部黄土高原与山地水土流失严重,生态退耕需要人口迁移。

第11 题,Ⅰ区干旱少雨,但是其为冲积平原,地形平坦,且有黄河提供灌溉水源,适宜发展种植业,A 项错误。

Ⅱ区有黄河流经,提供水源,且畜牧业对水源要求不高,B 项错误。

Ⅲ区年降雨量大于400 mm,地处黄土高原,大力发展种植业会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 C 项错误。

Ⅳ区为六盘山—贺兰山山地,海拔较高,气候相对温凉湿润,适宜发展林业, D 项正确。

(2016 ·州模拟徐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

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

读图,回答5~ 6 题。

5.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A .地势高气候寒冷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6.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A .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⑥D.④⑤⑥解析: 5.A 6.C第5题,三江源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生物生长缓慢生态环境脆弱;湿地广布是三江源生态特征的一种表现;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与离海洋远近没有必然联系。

第 6 题,三江源湿地广布,其价值结合当地高原生态环境特点分析,地势高峻,农业生产条件恶劣;调蓄洪水功能主要在中下游地区;冰川广布是重要的淡水资源补给地;独特的环境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下图示意某湿地公园示意图。

回答9~ 10 题。

9.下列关于湿地与旅游的说法,正确的是()A.湿地开发旅游资源能保护生物和遗传的多样性B.旅游不会对湿地产业任何负面影响C.湿地旅游保护了生态环境,但阻碍了经济发展D.湿地旅游能有效促进区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10.湿地的功能或用途主要是()A .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B .径流的调节系统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 .扩大城区的理想用地11.关于西部开发的战略部署要求,根据各地区的区域特征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

以下各地区与其特色农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是()A .北疆地区——苹果园、奶业、茶叶B.湟水谷地——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C.渭河平原——棉花、制糖、番茄、葡萄酒业D.云贵地区——烤烟、花卉、亚麻解析:解析: 9.A 10.B 11.B 第 9题,把湿地合理开发成旅游资源,不但能保护生物和遗传的多样性,而且还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但不合理开发,也会造成湿地的破坏。

湿地旅游主要是保护生态,并不能促进区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

第10 题,湿地被称为“蓄水池和水源地” ,所以它有调节气候和径流的作用。

第 11 题,北疆地区纬度高气温低,降水少,不适合种植苹果和茶树;湟水谷地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海拔高气温低,夏季凉爽,可以生产反季节蔬菜,同时环境优美污染小;制糖主要是甘蔗制糖和甜菜制糖,渭河平原不适合种植这两种作物;亚麻喜温凉,多分布在寒温带,不适合云贵地区种植。

(2016 ·州质检漳)水浇地是指除水田、菜地外,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的耕地。

望天田是指无灌溉工程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区耕地利用结构。

读图回答1~ 3 题。

1.据图推测, A 最有可能是 ()A .吉林B.上海C.新疆D.贵州2.有关解决我国“望天田”问题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发展灌溉排水系统B.进行规模化人工降雨C.实施高效的旱作农业D.调整耕作区的种植结构3.关于图中各省区耕地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云南因为降水少,旱地的面积较大B.在各省区中西藏的水浇地面积最大C.福建气候湿润,水田面积居各省区之首D.安徽的耕地结构主要与降水有关解析: 1.B 2.B 3.D第1题,从图例可看出, A 地以灌溉水田为主,菜地所占比重较高,无望天田,说明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较多且经济发达,选项中 B 项最符合条件。

第 2 题,望天田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种植水生作物,容易受降水多少的影响,因此应采取发展灌溉排水系统、调整耕作区的种植结构、实施高效的旱作农业等措施,规模化人工降雨不切合实际。

第 3 题,云南降水较多,因喀斯特地貌广布导致地表水缺乏,旱地的面积较大;西藏耕地总面积较小,水浇地比重虽然较高,但水浇地面积较小;福建气候湿润,但山地、丘陵地形比重较大,水田面积少于安徽;安徽南北部降水差异较大,南部降水多,水田为主,北部降水较少,旱田为主,其耕地结构主要与降水有关。

(2016 陕·西西安长安区一模 )这片广袤的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皱脸——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就达十六亿吨!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皱褶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着千千万万的人。

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引自路遥《平凡的世界》 )。

据此,回答 1~2题。

1.文中“黄土地”所在的地形区()A.受降水影响形成深厚土层和沟壑B.地处温带草原和荒漠过渡地区C.有革命圣地延安及特色窑洞景观D.农业地域类型为传统稻作农业2.生活在这里的人们()A.受热量条件制约,选择在河谷地区修路建村B.借黄土肥沃优势,发展了大规模机械化农业C.不合理耕作破坏植被,导致石漠化现象严重D.通过植树种草及打坝淤地进行有效水土保持解析文中“黄土地”即指黄土高原,然后结合这里的资源环境特色分析作答。

答案 1.C 2.D(2016 ·建厦门一模福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2010~ 2014 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

读图完成10~ 11 题。

10.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A.撂荒地、耕地、林草地B.撂荒地、林草地、耕地C.林草地、撂荒地、耕地D.林草地、耕地、撂荒地11.据图可判断 ()A.该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小B.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C.该山区植被以森林为主D.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解析第 10 题,一般在相同降水量条件下,植被覆盖率越高,地表径流量越小,则依据选项中的三类土地利用类型,可判断③为林草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