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行政与--整理资料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1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1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一、名词解释1、组织职能的含义-60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个适当的组织系统来确定各成员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并协调组织及其成员的相互关系,从而将与组织有关的各种因素合理地组织起来,使组织成员在统一指挥下协调一致地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

2、无差别圈理论-64缩小领导者命令与下级接受之间存在的距离,使领导者的命令为下级所接受。

3、例外管理-127是指园所的日常事务工作均由具体工作人员直接根据规章制度来处理,无须事事请示园长或部门负责人。

4、组织文化-139是特定组织在适当处理外部环境和内部整合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时,所发明、发现或发展起来的基本假说的规范。

5、影响力-211是指能有效地改变他人思想或行为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通过一种感召力、感染力来影响他人。

6、什么是学前教育规划-262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对幼教事业的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等方面所作的有目的、有调理的部署和安排,制定了今后一段时期幼教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及实施步骤。

7、教育评价-295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教育现象及其相关因素作系统描述,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从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

8、诊断性评价-297指在教育活动或某项工作开始之前,某一决策方案出台之前所进行的摸底性、预测性评价。

二、简答题1、为什么合理用人是人力资源的基本任务管理学家说过,管理者的任务就是用人。

在现代园所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必须从烦琐事务堆中解放出来,把管理的立足点移向人力的运作,这是管理者的基本任务。

园所管理应具备较强的人力资源的运作能力,这首先表现在合理的用人方面。

1、合理用人:合理选人是合理用人的基础,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

(1)选人标准的偏差性(2)选人方法的片面性(3)录用人选的绝对性2、优化组合:优化人力组合是管理者合理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所的人力组合,既要考虑管理者的管理意志与工作要求,又要考虑组合对象的主体意愿,要防止人力组合的简单化、强制性。

第二章-学前教育行政

第二章-学前教育行政

第二章学前教育行政第一节教育行政概述一、行政与教育行政(一)管理与行政狭义的行政:是涉及国家政务的管理活动,是指政府机关承担的国家职能活动,是为实现国家的目的,依法组织和协调各种力量、统筹各种政务事宜、参与制定并且主持执行政策的活动。

广义:行政=管理(二)教育行政1、教育行政: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的法令、宪法和政府的行政指令来对教育领域进行的领导和管理。

2、教育行政是国家教育职能的表现形式●教育行政与国家政权直接联系,具有政治性●教育行政具有教育专业性●教育行政的政治性和教育专业性是统一的3、国家教育职能的确立与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成二、教育行政的职能(一)教育行政的主体(二)教育行政的职能1、权力方面的限制作用2、非权力方面的促进作用三、教育行政体制(一)教育行政体制及相关概念1、教育行政体制的含义指一个国家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是国家对教育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工作制度的总称。

主要由教育行政系统机构的设立和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及其相互间的职权划分等构成。

2、其他相关概念教育管理体制(二)教育行政体制是教育行政的中心问题1、体制是组织机构与规范之统一,机构是体制的载体,规范是体制的核心。

2、教育行政体制从静态意义上,是指教育管理的组织体系,从动态意义上又是指一种运行机制,两者构成了一个统一体。

3、教育行政体制是国家管理本国教育事业的制度化途径,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行政效率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1、集权制教育行政体制●含义:教育权利集中于中央政府或上级机关,下属的地方政府或下级机关没有或很少有自主权,一切措施都必须由上级制定的法令为准,中央直接干预和支配全国教育系统运作,使全国形成整齐划一、自上而下的垂直型组织体系。

●优点:有利于统筹全局,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统一办教育的标准;有利于调解各地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便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保持全国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弊端:教育行政管理权力高度集中,管理易僵化,统得死而缺乏弹性,不能因地制宜;易束缚和影响下级机关办教育的积极性、创造性,致使教育行政管理缺乏生机与活力.2、分权制教育行政体制●含义:下级机关和地方政府在管理范围内有完全独立的权力,中央政府对下级机关和地方政府权限内的事项不加干预。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整理后-答案-新全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整理后-答案-新全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整理后-答案-新全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试题及答案1.教育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是(C)。

A.国家强制力B.教育行为准则C.权利和义务的规定D.教育活动规范2.教育法律规范由(A)保证实施。

A.国家强制力B.行政管理措施C.人们的守法意识D.社会的良好风气3.教育法律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真正的尊重平等、真正有利于发挥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表明了教育法律具有(D)。

A.权利的主动性B.内容的单一性C.对象的特定性D.人文性4.教育政策的权威性表现在实践中就是它的(B)。

A.稳定性B.实用性C.系统性D.目的性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义务是由宪法第(A)条规定的。

A.XXX6.我国教育基本法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7.我国重要的且数量很大的教育法律、法规的渊源是(B)。

A.宪法B.教育法律C.教育行政法规D.地方性规章8.违反教育法最主要的法律责任是(B)。

A.违法责任B.行政法律责任C.民事法律责任D..刑事法律责任9.根据相关法律划定,下列行动不该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有(B)。

A.侵占、破坏幼儿园园地、房屋和设备B.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C.侮辱、殴打幼儿、教师D.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10.教育法规的特点是(ABCDE)A.遵循教育自身特有的规律与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相结合B.系统性与独立性相结合C.准绳性与灵活性相结合D.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E.立法自主与择优借鉴相结合11.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的区分是(ABE)A.制定主体不同B.执行方式不同C.稳定性不同D.功能不同E.效力等级不同12.目前,我国涉及教育法律、法规渊源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ABCDE)。

A.宪法B.教育法律C.教育行政法规D.地方性教育法规E.教育行政规章13.下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有(CDE)。

第一章学前教育行政ppt课件

第一章学前教育行政ppt课件

3 .体制 国家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
政策原因: • 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发展的重点, 首先应该放在工业地区企业部门, 其次是机关、学校及郊区
农村(先取得经验助组的需要,成立临时托儿所,以亲邻
相帮、换工看娃、个别寄托等多种形式解决子女寄托问题。 • 1956年2月, 《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 -----在城市, 提倡由工矿, 企业、机关、团体、群众举办。 -----在农村,提倡由农业生产合作社举办,。 -----教育行政部门在可能条件下办一些幼儿园, 起示范作用。
3.民办幼儿园发展迅速,但缺乏有效管理。
体现:
第一,管理组织不健全。目前全国没有几个省市有与教育部社 会力量办学管理办公室对口的专门管理机构,甚至未配备专职 的管理人员。县乡一级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更是缺乏。
第二,管理体制不顺。在教育行政部门、工商管理部门、 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均有。而非教育主管部门通常不将已 登记的民办园报请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2.不均衡(地域、城乡、城市优质幼教资源),尤其是城乡 发展不平衡
公办园、示范园集中在城市。 农村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困难,农村幼儿园办学质量不够高 。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0 )规定 “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 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未来三年要有明显提 高……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少数 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和学前双语教育。地方政 府要加大投入, 重点支持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学前教育。规范学前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二)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
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城镇以国营经济为主的企事业单位办园 为主,作为后勤福利,提供较稳定的经费;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整理资料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整理资料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绪论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管理一,学前教育的特点与管理学前教育的特点:1,保育性2,启蒙性3,综合性二,学前教育的发展和管理学前教育的发展:1,国际化2,多样化3,科学化4,整体化5,规范化学前教育管理学以学前教育管理现象和学前教育管理规律作为研究对象。

第二节研究范围与研究任务学前教育管理的现象:1、学前教育管理活动.学前教育管理活动是研究学前教育管理学现象的重要途径.从层次上看,它可以分为宏观的学前教育管理活动,中观的学前教育管理活动和微观的学前教育活动.宏观的学前教育管理活动是指管理全国的学前教育活动。

通过制定教育方针,并根据教育方针制定学前教育的政策。

(国家)中观的学前教育管理活动是指国家或政府对某一层次和某一方面进行的教育管理活动。

(地方政府)微观的学前教育管理活动是指学前教育行政机构内部和园所内部的教育管理活动。

(幼儿园)2、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是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和学前教育管理规范的结合统一体,它包括学前教育行政体制和园所管理体制两个部分。

3、学前教育管理机制.4、学前教育管理观念.学前教育管理的规律:1、学前教育管理活动的规律是指学前教育管理活动的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2、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规律是指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3、学前教育管理机制的规律是指学前教育管理机制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要按照教育管理机制的规律进行管理,尤其要处理好层次机制。

形式机制与功能机制之间的关系,同时只有充分发挥教育管理机制的作用,才能充分调动人在管理中的方动性与积极性.4、学前教育管理观念的规律是指教育管理各种观念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在管理工作中要注意教育管理观念的选择和教育工作,要使教育管理观念的选择和教育不断适应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前教育管理的研究任务:1、研究学前教育管理的客观规律,总结学前教育管理的实践经验,形成我国学前教育管理的理论体系。

2、借鉴国外学前教育管理和先进思想和理论,研究学前教育管理的内容,方法及其运行规律,把握学前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课件)第一节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概述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课件)第一节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概述
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就是在学前教育阶段的一切教育事 件进行组织与管理,形成的各类规章制度的总和。学前教育行 政管理体制这一概念隶属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它是教育行政 管理体制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一节 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概述
一、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概念与意义
(二)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
➢社会性 ➢规范性 ➢专业性
第三章 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第一节 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概述
二、我国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政策沿革
(二)调整变革阶段( 1985 - 1997 年) : 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6. 《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 1997年7月17日原国家教委发布,指出: “幼儿教育 事业具有很强的地方性和群众性。发展这项事业必须由 地方政府统一领导,坚持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一起办 的方针,按照‘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 责’的原则。”
2. 《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 试行草案) 1979年11 月8 日教育部印发,其中规定: “各级党 委要加强对幼儿教育的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 幼儿教育的领导机构或专职干部,领导本地区各种类型 幼儿园( 包括机关、部队、学校、厂矿、企业、事业单位 主办的和民办的幼儿园) 的保教业务、师资培训和科研工 作。”
第三章 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第一节 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概述
二、我国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政策沿革
(三)深化改革阶段 (1997-现在): 完善分级管理,强化省级统筹
3.《关于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0年11月,国务院下发,再次强调学前教育体制 建设调整的目标和方向,即政府主导、成本分担、以县 为主。其实质是加强学前教育公办体制建设。首次将学 前教育的发展纳入政府民生工程,明确了其公益性和普 惠性原则。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第九章PPT课件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第九章PPT课件
第五层次
形式 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
制定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教育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教育单行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教育行政法规
国务院
地方性教育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或其常委会
部门教育规章 教育规章
政府教育规章
教育部及国务院部委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第一节 教育法规概述
7
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
施教育法规的活动,是有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所 采取的直接影响公民、社会组织或其他社会力量有关教育的权利与义务, 或对其教育权利与义务的行使和履行进行监督的具体行政行为。 (二)教育行政执法的地位 教育行政执法的地位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其一,教育行政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基本职能之一。 其二,教育行政执法是教育法规的主要实施方式之一。
2020312渊源制定机关表现形式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法律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法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义务教育法学位条例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行政法规国务院教师资格条例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第一节教育法规概述渊源制定机关表现形式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较大的市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xx省义务教育实施条例等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规章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第一节教育法规概述2020312层级形式制定机关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层次教育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层次教育单行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层次教育行政法规国务院第四层次地方性教育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或其常委会第五层次教育规章部门教育规章教育部及国务院部委政府教育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第一节教育法规概述教育行政法规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教育基本法律教育单行法律地方性教育法规部门教育规章政府教育规章第一节教育法规概地方性义务教育条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办法地方政府关于义务教育的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宪法中关于义务教育的有关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一节教育法规概第一节教育法规概述四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是国家政党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路线和教育任务根据当前的情况和历史条件制定的关于教育的具体行为准则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第一章园所管理的基本任务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第一章园所管理的基本任务

• 狭义的物质环境
• 是指园所内直接运用于儿童教育及活动过程中 的教具、学具、玩具、图书、画片、像带、声 带、资料的可供儿童操作的材料等一些小型的 教育工具和教育设备所构成的教育环境条件。
试题
• 填空 • 1.园所管理是学前教育管理的分支系统,是属于学前教育机
构的管理,具体就是指托儿所与幼儿园的管理。这是整个学前 教育管理的组成部分,也是学前教育管理的重要部分。 • 2.园所管理是对学前教育机构的各项工作进行管理。从性质 上 划分,可分为园所行政工作的管理与园所教育工作的管理 两大类。 • 3.园所行政管理与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不同。即表现为性质的 不同,又表现为范围和内容的不同。 • 4. 园所管理任务与园所教育任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互 为依存,相互制约。园所教育任务是园所管理任务实施的基础 与依据。 • 5.园所管理的管理任务主要有:建立园所的管理系统、加强 园所得人力资源管理、完善园所教育环境的管理。
• 由此使管理过程中的用人与培养人结为一体。
培养人的方法:
• 1、全方位培养法, • 2、全员式培养法, • 3、网络式培养法, • 4、规划式培养法
(三)调动员工积极性是人力资 源管理的关键任务
(1),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个体动机, 团体动机,社会动机
(2),人的积极性的调动: 1、树立员工是园所生存基础的管理理念, 2、形成管理对象与管理主体统一的管理关系 3 、满足员工的发展需要。
第二节,园所管理的基本任务
• 园所管理任务
• 指管理者为完成园所教育任务,通过必要 的决策,计划,组织与协调等活动所要达 到的一种目标意向。
园所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组织系统 和条例系统两方面。
• 组织系统 • 指园所管理的组织机构与组织运行的相互关系

学前教育学知识点梳理

学前教育学知识点梳理

学前教育学知识点梳理学前教育是指对3至6岁儿童进行系统教育和全面培养的一种教育形式。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身体、智力、语言和社会能力得到快速发展,学前教育对于提供儿童全面发展的机会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学前教育的几个关键知识点进行梳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学前教育。

一、学前教育的目标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语言和社交方面的发展。

通过学前教育,儿童可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发展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学前教育的内容学前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和沟通能力: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语言和沟通能力。

这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听力理解能力、阅读和书写能力等。

教师通过游戏、歌曲、故事等方式,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帮助儿童提高语言能力。

2. 数字和逻辑思维:学前教育还注重培养儿童的数字和逻辑思维能力。

儿童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学习数数、排序、比较大小等基础数学概念,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3. 美术和音乐:学前教育也强调培养儿童的艺术和音乐素养。

儿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唱歌等活动,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4. 社交和情感发展:学前教育重视培养儿童的社交和情感发展。

儿童通过与同伴的交往,学会分享、合作和解决冲突,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5. 自理和生活习惯:学前教育还着重培养儿童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教师引导儿童学习自己穿脱衣服、整理书包、盥洗等基本生活技能。

三、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学前教育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游戏是学前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式。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在自由活动中学习和探索,培养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体验式学习:学前教育强调儿童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和提供实践活动,让儿童亲身参与,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最新课件-学前教育管理学第十二章学前教育行政体制 精

最新课件-学前教育管理学第十二章学前教育行政体制 精

[考 核 要 点]
(三)思考与应用
(1)幼教行政应怎样为幼儿园管理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2)你对依法行政的理解? (3)探索幼教社会化的管理模式,加强社区功能对于幼 教事业发展和转变政府职能的意义; (4)你认为我国幼教事业发展的方针,在推进西部地区 幼教事业社会化、民主化的进程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3)负责对各类幼儿园的业务领导,建立领导和评估制度; (4)组织培养和训练各类幼儿园的园长、教师,建立园长、教师 考核和资审定制度; (5)办好示范性幼儿园; (6)指导幼儿教育科学研究工作。
2、各级政府的教育职能部门对幼儿教育的领导职 责。
关于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的职责,《幼儿园管理条例》中有如下 明确规定:“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主管全国的幼儿园管理。 ”
其次,初步确立了发展幼儿教育事业的方针和 对托幼机构的领导职责。 《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
二、我国现行幼教行政体制的确立和 逐步健全完善
(一)党和政府加强了对幼儿教育的领导力量,建 立健全行政组织体系。 (二)儿童权利保障法制化,幼教事业步入依法治 教轨道。
(三)幼教行政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国家教育部作为执政层,主要职责是决策,确定国家关 于幼儿教育的大政方针,实施宏观管理。国家教育部的有 关司、处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统一管理 全国幼教事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辖区 内的幼儿园管理工作。”地方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在地方各 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行使管理教育的权力。 其中,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行政层, 其职责是承上启下。 县(区)、乡(街)为基层教育行政,属管理层。
二、我国幼教行政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幼教事业发展方针的确立 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第四章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第四章
目中想要达到的某种标准。 2.管理目标的标准水平要比现实状态高,人们必须通过努力才能达到。
第二节 园所组织的目标管理
3.管理目标的标准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完成与否都具有客观的标准,人们 可以通过具体的指标或数据来测定实际的管理效果。
(三)园所组织目标的管理意义 第一,有了管理目标,园所的管理工作就可以围绕着目标而开展,从而有利 于克服管理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和无序性。 第二,管理目标是调动组织成员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目标制定以 后,对组织成员进行目标的宣传,并通过目标的分解使每一个员工的工作都 围绕着目标进行。 第三,管理目标是全体管理人员主动进行管理的工作依据和有效动力。
第四章 园所组织设置与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园所组织的设置
一、园所组织设置的管理意义 园所组织的设置是管理者根据组织的目标与任务要求,在所设计的组织
系统的基础上,对园所组织机构进行具体的布局和相互关系协调的工作过程, 这是园所组织进行运作的重要基础。 二、园所组织设置的依据 (一)依据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法规文件 (二)依据组织设计的原则 (三)依据本园所自身的实际情况
在之后的一次教师例会上园长又作了解释“我打算列出我对我园发展 的期望”,“关于目标没有什么神秘的,明年我们幼儿园争取多招生两个 班,进几位有硕士学历的老师以提升幼儿园的整体形象。我以后还会列出 一些明确的活动计划方案”。同时要修订教学考核和奖惩条例,并列出可 考核的目标,为实行目标管理做准备。
第五节 园所组织的分层管理
第二节 园所组织的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的形式化 在目标管理的过程中,园所长首先要正确认识目标管理的意义与价值,要强 化目标管理的意识,要注重对园所目标管理的实践与研究,这是优化园所目 标管理的重要条件,也是园所长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实施的管理责任。 (二)目标管理的断裂化 目标管理是以层次和阶段的运行为特点的,既有可分性又有连续性,是相互 联系的运行过程。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第一章 PPT课件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第一章 PPT课件

第二节 园所管理的基本任务
11
1.全方位培养法 全方位培养法是一种对员工进行全面性培养的方法,其强调的是以人
格培养为中心,以工作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复合型培养方法。 2.全员式培养法 全员式培养法是一种着力于组织系统中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得到培养的 方法。 3.网络式培养法 网络式培养法是将园所机构中对员工的培养方法与培养内容,以及培 养制度与相应的管理措施系列化,形成培养工作的网络系统,以确保 培养工作的有序进行的管理方法。
第二节 园所管理的基本任务
5
2.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 园所组织系统的真正建立,不在于有无组织的存在,而在于组织的系统运行。 3.强化组织的协作效应 在园所管理中,建立的组织能够独立地运行和开展工作,还不能说是建立了 完备的组织系统。因为,建立完备的组织系统不仅包括建立组织的机构系统, 还包括建立组织的运作系统。 4.加强对非正式组织的引导 在园所管理中,可以看到员工群体中除了存在着按编制而建立的正式组织之 外,还会存在着其他形式的非正式组织。 (1)管理者要允许和容忍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不要简单地排除或禁止非正 式组织的存在。
因此,必须充分认识价值引导管理方法的价值。
3.规章制度与价值引导的一体化
现代管理十分重视观念管理与行为管理的统一。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不 仅要注重行为制约见长的规章制度管理,而且要注重观念制约见长的价值 引导的管理。
第二节 园所管理的基本任务
9
二、加强园所人力资源的管理 现代管理的实质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园所理的根本任务 (一)合理用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 1.合理选人 (1)选人标准的偏差性; (2)选人方法的片面性; (3)录用人选的绝对性。 2.优化组合 在园所管理工作中,园所的人力及其组合经常处于一种变动的状态。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绪论ppt课件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绪论ppt课件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管理
(三)科学化 学前教育科学化,是指利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参与学前 教育的研究工作,用科学研究成果指导学前教育的实践工作,用科学的方 法开展教育工作。 (四)整体化 学前教育的整体化趋势,是指学前教育目标的整合性趋势。 现代学前教育将培养“完整儿童”作为主要目标。 (五)规范化 对学前教育机构管理的规范化,主要是通过制定各种法规、 制度或标准来规范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工作,以保证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 发展。
一、学前教育的特点与管理 学前教育是对学前儿童的教育。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学前教育与其他
教育相比,有着不同一般的特点。学前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具有保育 性、启蒙性、综合性的特点。 (一)保育性 由于学前教育具有福利与教育的双重性质,从而学前教育机构具有保育 与教育的双重任务。 (二)启蒙性 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与发展水平决定其相应的教育带有启蒙性的特点。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管理
(三)综合性 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不能完全搬用学校教育的模式,也不能简单地模仿学校 的分科教育的模式。
二、学前教育的发展与管理 (一)国际化 世界各国对学前儿童教育的国际沟通已成为现代学前教育 的发展趋势。这也决定了现代学前教育管理的社会化与合作化的特征。 (二)多样化 在急剧变革的现代社会中,学前教育的发展必将受到社会 各种因素的影响与控制。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不仅表现在各种办学模式的 互为补充、互为融合,而且表现在引进、消化、吸收各种教育理论,并出 现多种教育理论或教育模式并存,以解决现代学前教育的各种问题。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研究任务
我们对学前教育管理规律的研究,应该分析各种教育管理现象中的相互关系。 (l)研究学前教育管理的客观规律,总结学前教育管理的实践经验,形成我 国学前教育管理的理论体系。 (2)借鉴国外学前教育管理的先进思想与理论,研究学前教育管理的内容、 方法及其运行规律,把握学前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 (3)通过对学前教育管理实践的理论研究,用科学的教育管理理论和先进 的教育管理方法来指导学前教育管理实践,不断地提高托儿所和幼儿园的管 理水平。 (4)通过对学前教育管理基本理论的研究,为国家和政府部门制定学前教 育管理的政策,制定学前教育管理改革的思路,采取有关的教育管理措施, 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与策略思想。

学前教育管理学

学前教育管理学

名词解释:1.学前教育管理的含义:指学前教育行政人员和学前教育机构管理者遵循国家教育方针,保教工作客观规律,以管理原则为指导,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将学前教育管理机构的人,財,物等资源合理组织,调动各方积极性,优质高效地达成培养目标的活动。

2.目标管理的含义: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模式。

目标管理也称“成果管理”,又称“责任制”,是指在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实践模式。

3.保教日常管理:即保教常规管理,主要包括保教工作运行管理,保教工作例行管理和保教档案资料管理。

保教日常管理是保教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其职能是通过对各项保教工作的合理组织、指挥、调度和监督。

建立稳定、活力的保教工作秩序,以保证保教工作的顺利进行。

4.班级管理:是指管理者或者班级教师通过组织,计划,实施,调整,充分运用各种资源,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婴幼儿发展的目的。

5.学前教育机构公共关系的定义:是园所为实现教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运用传播手段与外部沟通联系,在园所与公众之间建立和发展互惠关系,谋求内外公众的信赖,理解,合作。

支持,以塑造学前教育机构这一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和创造最佳教育环境的管理活动。

6.学前教育机构危机管理含义:是指学前教育机构管理者根据本机构的危机管理制度和计划对危机进行预防,应对,恢复的策略应对过程,涉及对危机事件和危机状态的管理,是学前教育机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7,学前教育机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依据本机构内人力资源的现状而采取的合理用人,科学规划职业发展方向,培训提高,完善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薪酬制度的一系列组织和决策活动。

8,园长领导力的含义:园长借助其职位和个人魅力,使其命令,劝告或建议能引起其他个体或群体做出预期反应的一种影响力,能够产生交互作用,共同实现机构目标。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试题有答案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试题有答案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试卷(有答案)(课程代码088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有人说,学前教育管理的特点是一种非学校化的管理,这体现了学前教育的[]A,保育性B综合性C启蒙性D开发性2.现代社会要求学前教育把培养“完整儿童”作为主要目标,这体现了学前教育的趋势具备[]A,科学化B整体化C规范化D多样化3.园所管理的核心是[]A.园所行政管理B园所教育管理C园所设备管理.D园所事务管理4.管理者对员工的内部培训包括[]A.上岗培训和专题培训B在岗培训和教育科研培训.C.上岗培训和学历培训D在岗培训和专题培训5.美国一位著名的管理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领导者,领导艺术的核心在于激励下属主动积极地工作。

"这位管理学家是[]A.德鲁克B.法约尔C.彼德·圣吉D.西蒙6.决策方案的选择原则是[]A.适宜B.最优C.迅速D.准确7.在园所管理中,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和计划有效执行的一种职能是[]A.控制职能B.决策职能C.组织职能D.计划职能8.管理过程是以不断的递进发展为[]A.宗旨B.形式C.核心D.起点9.园所信息管理的第一步是[]A.分析信息B.提取信息C.获取信息D.传递信息10.目标管理理论的提出者是[]A.西蒙B德鲁克C.法约尔D.彼德·圣吉11.在园所管理中,实施分层管理的组织保障是[]A.缩小管理幅度B.选拔能人C.建立管理层次D.充分授权12.在长期的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同的和遵循的具有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叫做[]A.组织精神B.组织文化C.理念识别D.形象文化13.在园所组织形象设计中,不序于听觉识别的是[]A.广告语B.园歌C.口号D.园划14.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园所长可能对员工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这种造就影响力的因素属于[]A.职位因素B.资历因素C.才能因素D.知识因素15.领导与下属犹如主仆关系,对下属的信心和信赖也是主仆似的,这种领导方式叫做[]A.利用性的命令方式B.温和式的命令方式C.协调性的咨询方式D.民主性的参与方式16.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A.精英化和国际化B.早期化和系统化C.社会化和社区化D,综合化和政府化17.我国教育法的效力等级有[]A。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正文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正文

绪论1.戴维B赫尔茨曾经学过:管理是由心智所驱使的一种无处不在的人类活动。

2.学前教育的特点与管理:学前教育的特点:学前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具有保育性、启蒙性、综合性的特点。

3.学前教育的保育性是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根本特点。

反映在学前教育活动的特点就是保育结合,保教渗透;反映在管理方面的特点就是既要强调教育的管理,又要强调保育的管理。

4.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与发展水平决定其相应的教育带有启蒙性的特点。

学前教育的启蒙性特点决定了学前教育管理的特点是一种非学校化管理。

5.运用多种环境因素,形成相应的教育体系,进行综合性的教育,是学前教育的基本特点。

正是学前教育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学前教育非学科化管理的特点。

6.学前教育的发展与管理:A国际化:通过了两项决议,一项是《关于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另一项是《执行90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宣言行动计划》。

会议提出了“儿童优先”的原则B多样化。

C科学化。

的科学化是学前教D 整体化。

的和人格整合发展的儿童。

“整合性”的教育特征,即是现代学前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也是对学前教育管理提出的一种新的客观要求。

D规范化。

7.学前教育管理学以学前教育管理现象和学前教育管理规律作为研究对象。

8.学前教育管理学首先要研究的是学前教育管理的现象,而对学前教育管理现象的研究则可以从学前教育管理活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学前教育管理的体制、学前教育管理的观念四个方面研究学前教育管理的现象。

9.学期教育管理活动是研究学前教育管理学现象的重要途径。

从层次上看,它可以分为宏观的学前教育管理活动中观的学前教育管理活动和微观的学前教育管理活动10.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是学前教育管理机制和学前教育管理规范的结合体和统一体,它包括学前教育行政体制和园所管理体制两个部分。

11.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是指:学前教育管理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作方式。

从纵向来看,它包括宏观、中观、微观的运作机制:从横向来看,它包括行政一计划式的运作机制、指导—服务式的运作机制、监督—服务式的运作;从功能上看,它包括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绪论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管理一,学前教育的特点与管理学前教育的特点:1,保育性2,启蒙性3,综合性二,学前教育的发展和管理学前教育的发展:1,国际化2,多样化3,科学化4,整体化5,规范化学前教育管理学以学前教育管理现象和学前教育管理规律作为研究对象。

第二节研究范围与研究任务学前教育管理的现象:1、学前教育管理活动。

学前教育管理活动是研究学前教育管理学现象的重要途径。

从层次上看,它可以分为宏观的学前教育管理活动,中观的学前教育管理活动和微观的学前教育活动。

宏观的学前教育管理活动是指管理全国的学前教育活动。

通过制定教育方针,并根据教育方针制定学前教育的政策。

(国家)中观的学前教育管理活动是指国家或政府对某一层次和某一方面进行的教育管理活动。

(地方政府)(幼儿园)微观的学前教育管理活动是指学前教育行政机构内部和园所内部的教育管理活动。

2、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是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和学前教育管理规范的结合统一体,它包括学前教育行政体制和园所管理体制两个部分。

3、学前教育管理机制。

4、学前教育管理观念。

学前教育管理的规律:1、学前教育管理活动的规律是指学前教育管理活动的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2、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规律是指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3、学前教育管理机制的规律是指学前教育管理机制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要按照教育管理机制的规律进行管理,尤其要处理好层次机制。

形式机制与功能机制之间的关系,同时只有充分发挥教育管理机制的作用,才能充分调动人在管理中的方动性与积极性。

4、学前教育管理观念的规律是指教育管理各种观念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在管理工作中要注意教育管理观念的选择和教育工作,要使教育管理观念的选择和教育不断适应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前教育管理的研究任务:1、研究学前教育管理的客观规律,总结学前教育管理的实践经验,形成我国学前教育管理的理论体系。

2、借鉴国外学前教育管理和先进思想和理论,研究学前教育管理的内容,方法及其运行规律,把握学前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

3、通过对学前教育管理实践的理论研究,用科学的教育管理理论和先进的教育管理方法指导学前教育管理实践,不断地提高托儿所和幼儿园的管理水平。

4、通过对学前教育管理基本理论的研究,为国家和政府部门制定学前教育管理的政策,制定学前教育管理改革的思路,采取有关的教育管理措施,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与策略思想。

第三节学习与研究的意义一,学习的意义1,社会发展的需要2,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3,更新管理观念的需要二,研究的意义1,一体化地研究学前教育2,全方位地研究学前教育第一章园所管理的基本任务第一节,园所管理的有关概念学前教育管理:它具体包括学前教育管理机构与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管理,是属于一般层面的管理。

园所管理是学前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属于微观层面的管理,具体是指幼儿园与托儿所机构本身的管理,它是从属于学前教育管理的,并受到学前教育管理的制约。

园所管理是对学前教育机构的各项工作进行管理。

园所教育管理是指管理者在园这种特定的教育机构中,对园所保教工作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

第二节,园所管理的基本任务园所管理任务指管理者为完成园所教育任务,通过必要的决策,计划,组织与协调等活动所要达到的一种目标意向。

园所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组织系统和条例系统两方面。

组织系统指园所管理的组织机构与组织运行的相互关系的系统。

一,建立园所管理系统(一)建立完善的组织系统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形成有效的正式组织机构2,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3,强化组织的协作效应4,加强对非正式组织的引导(二)建立完善的条例系统1,加强规章制度的管理2,加强园所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引导3,规章制度与价值引导的一体化在硬性规章制度管理中应注意:1、规章制度产生的民主性。

2、规章制度的条文化3、规章制度的内隐化4规章制度的变更与创新。

二,加强园所人力资源的管理(一)合理用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1,合理选人(1选人标准的偏差性。

(2)选人方面的片面性。

(3)录用人选的绝对性。

2,优化组合3,用人策略(应注意1、用人的互补制度2、用人的认可度3、用人的透明度)(二)培养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

人力资源的实质是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由此使管理过程中的用人与培养人结为一体。

培养人的方法:1、全方位培养法,2、全员式培养法,3、网络式培养法,4、规划式培养法(三)调动员工积极性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任务(1),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个体动机,团体动机,社会动机(2),人的积极性的调动:1、树立员工是园所生存基础的管理理念,2、形成管理对象与管理主体统一的管理关系,3满足员工的发展需要。

管理者如何关注员工的需要:1管理者应该了解员工的经济与生活状况,尽量满足他们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的需要。

2、管理者应该理解和满足园所的教职工被尊重、被信任的心理需要。

3、管理者应该满足员工文化学习的业务进修的需要。

4、管理者应该注意满足员工对改善工作条件的需要。

三,完善园所教育环境的管理如何完善教育环境的管理工作:1、加强园所物质环境的管理。

广义的物质环境是指园所内部的、比较大型的、确保儿童生活和教育的基本设备、设施或空间场所等物质条件。

做好以下工作:(1)保证基本设施的经费投入。

(2)研究物质环境的合理布局。

(3)健全环境设备的管理制度。

(4)开发环境设施的教育功能,2、园所精神环境的管理(1)构建与协调园所的人际关系(2)创设与协调园所的心理氛围。

(3)改革与创新园所的管理工作(4)强化与完善园所的教育管理。

狭义的物质环境是指园所内直接运用于儿童教育及活动过程中的教具、学具、玩具、图书、画片、像带、声带、资料的可供儿童操作的材料等一些小型的教育工具和教育设备所构成的教育环境条件。

第二章园所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职能的观念最早是由法国的管理学家法约尔提出的,他认为,在管理体系中包含着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种管理职能。

园所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应该行使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六项职能。

管理就是决策的观点是美国管理学家西蒙在1960年的《管理决策新科学》中提出的。

决策:指个人或组织为了达到某娇贵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第一节决策职能一,决策的特点1、决策的目标性,2、决策的可行性,3、决策的选择性,4、决策的适宜性,5、决策的过程性,6、决策的动态性二,决策的类型(一)组织决策与个人决策(从主体分)。

组织决策是组织整体或者组织的某一部分对未来一定时期的活动所作的选择与调整。

个人决策是个人对自己在参与组织活动中所作出的各种选择和调整的决定。

(二)过程决策与阶段决策(从形式分)。

阶段决策是指组织对未来活动的某个时期和某方面的工作的活动方案所作出的选择与调整。

(三)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从性质分)。

战略决策主要是调整组织的活动方向与内容,面对的是组织整体在未来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的活动,这种决策的实施产要表现为组织活动能力的形成和创造过程。

(四)价值决策与事实决策(决策的内容的依据分)价值前提就是指这项决策“为了什么”“应该怎样”等方面的价值判断。

事实前提就是指决策行动的事实条件与环境条件。

三,影响组织决策的因素1,环境因素2,决策者3,组织4,时间四,园所决策职能的实施1、强化决策意识,2、决策不是管理者的个人行为,3、决策不是管理者的瞬间行为五,园所决策饿实施过程1、情报活动阶段,2、设计活动阶段,3、抉择活动阶段,4、审查活动阶段第二节计划职能计划是管理的基本部分包括预测未来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行动予以安排。

计划的三种类型:1、A计划(按时间序列纵向展开的),2、B计划(按不同的工作内容横向展开的),3、C计划第三节组织职能组织职能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个适当的组织系统来确定各成员的工作范围的职责,并协调组织及其成员的相互联系,从而将与组织有关的各种因素合理地组织起来,使组织面员在统一指挥下协调一致地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

组织设计任务的步骤:1、组织系统图的设计。

2、职务设计。

3、部门设计。

4、组织结构的形成。

二,组织设计的原则:1、目标应对原则,2、协作关系原则,3、有效跨度原则,4、简单化原则第四节指挥职能权限是正式组织传达思想(命令)以支配组织成员的行动。

控制这个词最初源于希腊文,意思是“舵手”舵手的作用在于操纵航船朝目标航行。

一,“权限接受”理论二,指挥职能的有效实施1,情感沟通法2,观念的认同法第五节控制职能一,控制职能的管理意义1,含义:2,类型:广义的控制和狭义的控制二,控制职能的基本方法:1、预先控制,2、现场控制,3、层次控制,4、反馈控制三,控制职能的实施原则1,适时控制2,适度控制预先控制是指当管理问题还处于萌芽之中,或者尚且表现为一种隐患时,管理者就能敏感地发现,并能及时处理的一种控制方法。

管理过程主要是指为实现组织的预期目标,由管理者引导组织成员按计划所进行的共同活动的步骤与程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观念与行为相互之间的联系与运作方式。

“戴明环”理论,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把管理活动的过程归结为计划、实行、检查、总结四个基本环节,由此构成了管理的四个基本阶段(程序或方法):1、计划阶段2、实行阶段3、检查阶段4、总结阶段。

第六节协调职能一,协调职能的管理特点二,协调职能实施的基本内容1,上级与下级的关系2,内部与外部的关系3,内部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三,协调职能与控制职能的关系协调职能在管理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控制职能,或者也可以称为软性控制。

从管理的功能上看控制与协调这两种职能有一定的相同点。

协调职能一般不像控制职能那样直接指向细节问题,而更多是从整体的角度去主动调整各种管理关系或管理行为;协调职能大多是一种从长远角度所做出的管理行为。

因而,从提高管理效果的角度来看协调职能是对控制职能不可缺少的补充。

第三章园所管理的过程和原则第一节园所管理的基本过程一、园所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1、合理计划,2、有效实行,3、监督检查,4、总结提高(总结要以计划为依据,总结要以检查为基础,总结要以研讨为特点,总结要以探索规律为目的)如何确保计划的合理性:1、园所管理者首先应该确立园所的管理目标,搞好园所的宏观决策。

2、园所按理者组织全体员工共同参与计划的制定。

有效实行计划管理者应做好的工作:1、充分利用园所的各种资源条件。

2、加强对员工的组织教育。

3、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监督要注意:1、监督的目的2、监督的态度3、监督的依据4、监督的形式总结提高阶段应注意的问题:1、总结要以计划为依据2、总结要以检查为基础3、总结要以研讨为特点4、总结要以探索规律为目的三,园所管理过程运行的优化(论述)对园所管理过程的基本工作阶段的认识,不等于解决了管理过程的顺利运行的全部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