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小说家图鉴

合集下载

港台当代知名武侠小说作家名录(港台部分)

港台当代知名武侠小说作家名录(港台部分)

港台当代知名武侠⼩说作家名录(港台部分)台湾部分:⼀、超技击侠情派:融合过去“北派五⼤家”⼼法,⼀炉共冶,转形易胎⽽作,特强调奇功秘艺与⽞妙招式。

 1、卧龙⽣(⽜鹤亭)(1930—1997)(传统派):台湾武侠“四⼤天王”及“三剑客”之⼀,在古龙之前被称为“武侠泰⽃”。

⾸创“武林九⼤门派”与“江湖⼤⼀统”之说,影响深远。

1957年发表处⼥作《风尘侠隐》脱颖⽽出。

不久发表了成名作《飞燕惊龙》,初步奠定了其“台湾武侠泰⽃”的地位。

这部⼩说兼有郑证因的“帮会组织”和王度庐的“悲剧侠情”的特⾊,它所表现的以“武材秘笈”掀起江湖⼤风波和“众⼥追⼀男”的模式,开⼀代武侠新风,后起作家竞相仿效。

代表作:《风尘侠隐》《惊鸿⼀剑震江湖》《飞燕惊龙》《铁笛神针》《⽟钗盟》《天⾹飙》《⽆名箫》《绛雪⽞霜》《素⼿劫》《天涯情侣》《天剑绝⼑》《⾦剑雕翎》《风⾬燕归来》《双凤旗》《天鹤谱》《飘花令》《指剑为媒》《翠袖⽟环》《铁剑⽟佩》《镖旗》《⾎剑丹⼼》《神州豪侠传》《寒梅傲霜》《⽟⼿点将录》《⾦凤剪》《飞铃》《⼋荒飞龙传》《⽆形剑》《⾦笔点龙记》《烟锁江湖》《摇花放鹰传》《花凤》《春秋笔》《幽灵四绝》《剑⽆痕》《天龙甲》《⿊⽩剑》《飞花逐⽉》《剑⽓洞彻九重天》《新仙鹤神针》《⿊⽩双娇》《情剑⽆刃》《天马霜⾐》《⼀代天骄》《桃花⾎令》《岳⼩钗》《⼗⼆魔令》《燕⼦传奇》《袁紫烟》《七绝剑》《还情剑》《春秋笔》《幽灵四艳》《⿊⽩剑》《铁笛神剑》《⽆名萧》《天涯侠侣》等。

2、司马翎(吴思明,别署“吴楼居⼠”、“天⼼⽉”)(1933~1989)(综艺侠情派):代表作:《关洛风云录》《剑神传》《⼋表雄风》(以上为三部曲)《剑⽓千幻录》《鹤⾼飞》《⽩⾻令》《断肠镖》《⾦缕⾐》《剑胆琴魂记》《圣减飞霜》《挂剑恋情记》《帝疆争雄记》《铁柱云旗》《纤⼿驭龙》《饮马黄河》《剑海鹰扬》《仙洲剑隐》《红粉⼲⼽》《⾎⾬檄》《丹凤针》《⾦浮图》《焚⾹论剑篇》《檀车侠影》《浩荡江湖》《武道》《胭脂劫》《独⾏剑》《⽟钩斜》《⽩刃红妆》《情侠荡寇志》《⼈在江湖》《艳影侠踪》《杜剑娘》《迷雾》《迷⾬情雾》《江天暮⾬剑如虹》《强⼈》《惊涛》《挑战》《飞⽻天关》3、伴霞楼主(童昌哲)(1927—?):代表作《⼋荒英雄传》《紫府迷踪》(以上为姊妹篇),《神州剑侣》、《剑底情仇》、《青灯⽩虹》三部曲,另有《万⾥飞虹》《罗刹娇娃》《凤舞鸾翔》《情天炼狱》《奼⼥神⼸》《天帝龙珠》《断剑残虹》等。

03第二章(第二节)台湾小说代表作家作品

03第二章(第二节)台湾小说代表作家作品



在艺术上,作品致力于融合中西小说技巧,表 现在人物塑造上,它突破了传统小说重在“做 什么”和“怎么做”的外部描写,而着重向内 心开掘,精细入微地刻画出人物在特定境遇中 “怎么想”,作者成功的借鉴了意识流技巧, 多层次地编织作品、多角度地展示人物,给人 以强烈的立体感,从而形成了与西方意识流小 说的一个重要区别:意识流流出了脉络清晰的 情节,造就了心态鲜明的人物。

二、钟理和

钟理和(1915~1960),笔名江流、里禾,号 钟铮、钟坚等。台湾屏东人,祖籍广东梅县。 钟理和的创作可分为两个段:北京时期与返台 之后。在台湾乡土文学发展史上,钟理和是50 年代承前启后的主要代表。 主要作品:“钟理和全集”八卷:《夹竹桃》、 《原乡人》、《雨》、《做田》、《笠山农 场》、《日记》、《书简》、《残集》系列短 篇《故乡》包括《竹头庄》、《山火》、《阿 煌叔》《山歌与亲家》。

主要作品:散文:台湾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无 题》,新诗与散文:《觉悟下的牺牲》、《流离 曲》、《南国哀歌》、《低气压的山顶》等 。成 就最大是小说,主要有:《一杆“秤仔”》 、 《不如意的过年》 、《浪漫外记》 等。 作品主要特色:同鲁迅一样,反帝反封建是赖和小 说的基本主题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赖和的小说 还较好地继承了我国传统小说的技巧,诸如嘲讽、 象征、对比、夹叙夹议等等,并有自己的特点。
九、聂华苓

聂华苓(1926~ ),原籍湖北应山,生于宜昌。 194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49年携全家赴台,任 《自由中国》编辑 。1967年成立了“国际作家写 作计” ,通过这个机构,聂华苓不但成为加强世 界各国作家交往的一个纽带,而且是联系台湾海 峡两岸当代文坛的一座桥梁,为促两岸文学交流 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主要作品:中篇小说《葛藤》 、短篇小说集《翡 翠猫》、《一朵小白花》、《王大年的几件喜 事》,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 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梦谷集》、 《三十年后——归人札记》等。

台港现当代小说代表作家及作品课件

台港现当代小说代表作家及作品课件



在艺术上,作品致力于融合中西小说技巧,表 现在人物塑造上,它突破了传统小说重在“做 什么”和“怎么做”的外部描写,而着重向内 心开掘,精细入微地刻画出人物在特定境遇中 “怎么想”,作者成功的借鉴了意识流技巧, 多层次地编织作品、多角度地展示人物,给人 以强烈的立体感,从而形成了与西方意识流小 说的一个重要区别:意识流流出了脉络清晰的 情节,造就了心态鲜明的人物。


作品特色:作品披露事实,不动声色中流露出反 封建倾向;而对封建统治下普通人物命运的关注, 又情不自禁地渗入了深深的乡愁。可见,在这些 往事回忆中潜流着的浓烈乡思,既渗透在风土民 俗的描写中,也集中在人物形象、尤其是这些妇 女悲剧命运的刻画中,它们具有鲜明的社会意识 和思想意义;加上地道的北京风味,她便成为令 人感兴趣的北京化的台湾作家,但她写起台湾风 情来,又成了台湾化的北京作家。这在当代台港 作家中,是不多见的。 (《城南旧事》 )。
高阳

高阳(1922~1992),本名许晏骈,谱名儒鸿, 字雁冰,另有笔名郡望。浙江杭州人。高中未 毕业即开始写作,抗战胜利后曾入《东南日报》 当记者,后被笕桥空军军官学校录用,1949年 随校迁台。1960年辞去军职,曾任《中华日报》 主笔、总主笔和《中央日报》特约主笔。1962 年专事创作,成为职业作家,在历史小说领域 耕耘30年 。

主要作品有:《金大奶奶》、《毕业》 (后改为《那晚的月光》) 、《玉卿 嫂》 、《纽约客》、《台北人》 、长篇 小说《孽子》 、《游园惊梦》、《金大 班的最后一夜》、《台北人》(包括《永 远的尹雪艳》、《国葬》、《思旧赋》 等十四篇 )。

作品特色:白描也是中国小说的传统技巧, 白先勇早期作品也曾使用过白描手法,但 由于主观性强,并不那么得心应手、圆熟 自然。而《台北人》的白描,文字之简练、 功力之深厚,在台湾文坛实不多见,从中 既可看到中国古典文学素养的陶冶,也有 西方现代派技巧的妙用,其突出标志便是 白描与象征,原籍湖北应山,生于宜昌。 194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49年携全家赴台,任 《自由中国》编辑 。1967年成立了“国际作家写 作计” ,通过这个机构,聂华苓不但成为加强世 界各国作家交往的一个纽带,而且是联系台湾海 峡两岸当代文坛的一座桥梁,为促两岸文学交流 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主要作品:中篇小说《葛藤》 、短篇小说集《翡 翠猫》、《一朵小白花》、《王大年的几件喜 事》,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 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梦谷集》、 《三十年后——归人札记》等。

9台湾当代小说选讲—台湾乡土作家

9台湾当代小说选讲—台湾乡土作家
台湾宜兰县人,台湾当代文坛公认的“标准乡土作家”、 “小人物的代言人”。
• 黄春明曾就读于台北师范专科学校,后又转入台南师范, 最后在屏东师范获得毕业文凭。毕业后,当过工人、军人、 老师、电台编辑,拍过电影。1962年开始进行创作活动。
• 黄春明珍视并拥抱小人物的生活,擅长写“受屈辱的一群” 人的悲苦和奋斗,为“无告的人”代言,告诫人们不要 “以忘恩负义的心态来轻视孕育你供给你乳汁与蜜的土地 和人民”。
艺术特色
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在他的小说中,人物都具有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鲜明迥 异的性格特色。例如青番公和阿盛伯,他们都是世代生长 在台湾本土的老翁,年龄相仿,经历相似,地位相当,但 个性却不同。
善于将肖像描写和心理刻画、生活经历、职业特点等结合 起来,使人物鲜活、丰盈、有趣、饱满。
七十年代后期,将笔锋转向开掘民族主义题材,全力抨击 那些因为西化而给台湾社会带来的崇洋媚外、民族精神沦 丧等严重病症。其小说色彩渐趋明朗,表达风格亦由冷漠 转为热情,常常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转换到所塑造的人物形 象中去,笔下蕴藉着积极向上的情怀。
《小林来台北》、《素兰要出嫁》、《香格里拉》等是这 个时期的代表作。
七十年代中后期,台湾进入资本主义,崇洋媚外、向往西 方,成了社会上一些人的通病。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黄 春明用辛辣的笔锋将丧失民族自尊甘当洋奴的小人嘴脸展 示给读者,同时也揭示出台湾社会潜伏的危机。
《我爱玛莉》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作品中的台湾人陈顺 德在洋老板回国休假时,为了表示忠心,千方百计地将洋 老板豢养的一条名叫“玛莉”的杂种狼狗接回家饲养,像 爱自己的情人一样爱狗。而自己的妻子对狗稍有不周,便 遭他打骂。深刻表现了当时台湾社会上民族自尊人情、人 性在均已丧失殆尽的“崇洋病症”。

港台文学作家及作品

港台文学作家及作品

港台文学作家及作品
港台文学是指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文学作品。

以下是一些港台文学作家及代表作品的举例:
香港文学作家及代表作品:
1. 阿Sir:《獨舞》、《綜藝狂想曲》。

2. 張曉風:《百無禁忌》、《打開心胸》。

3. 陳冠中:《九月重陽》、《麥田狂想》。

4. 舒琪:《舒琪散文集》、《喜劇之角》。

5. 古華:《神啊,你看見了嗎》、《悲報告文書》。

台湾文学作家及代表作品:
1. 柏楊:《洗黑錢者》、《我是台灣人》。

2. 王文興:《荷槍實彈的國語教學》、《蘋果之歌》。

3. 朱天心:《青鳥之歌》、《不食人間煙火》。

4. 張愛玲:《半生緣》、《金鐘罩鐵布衫》。

5. 余光中:《至聖先師詩集》、《散文總集》。

这只是一些著名的港台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例子,还有许多其他作家和作品也值得一提。

图书馆查阅之港台作家

图书馆查阅之港台作家

图书馆查阅之港台作家1、作品:《梁实秋精选集》《梁实秋散文选集》《梁实秋清华八年》作家简介:梁实秋,号均默,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

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

作品特点:梁实秋属于新月派作家,散文以善美的和谐,朗照的智慧,平朴雅谑的文调,突破流俗,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2、作品:《林语堂散文选集》《雨中歌唱》《谈中西文化》《中国现代散文经典·林语堂》作家简介:林语堂,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

1966年定居台湾。

1976年在香港逝世。

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并在《语丝》上发表第一篇文章《论士气与思想界之关系》。

作品特点:林语堂在创造一种散文笔调,闲适是这种笔调所形成的文体特征。

林语堂的多数小品文都追求幽默的情味,这成了他突出的艺术个性。

他的幽默显得从容睿智,行文结构也化板滞为轻松,变矫情为自然,从另一个方面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领域。

娓语式笔调是林语堂小品文的主要范式。

3、作品:《余光中作品精选》作家简介: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批评家、翻译家。

作品特点:余光中深谙中国古诗文笔法,在其诗文创作中巧妙地运用此法而成为抒情高手。

余光中的散文,语言雅致、诗意盎然,又多元综合,极富弹性正虚实之论,广泛运用于文学、绘画、书法,甚至园林艺术等各个领域的创作和评论,重视虚实之法的运用。

4、作品:《张爱玲小说全集》作家简介: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原名张煐。

多写香港社会现实生活的作品,对香港有一种独特的情怀,后面居住海外,最后逝世于居住的公寓中。

作品特点:1、对生活、对时代社会理解的透彻。

2、小说创作手法丰富多样,既是现代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既是客观写实的又是主观抒情的,风格多样,可称这“大家”,是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

具有大雅大俗的风格;3、作品更具体,善于写故事,营造气氛,有很强的意境;4、语言通俗、明快、泼辣、犀利、到位、准确,使人读之痛快,又有文学的味道。

第二章(第二节)台湾小说代表作家作品

第二章(第二节)台湾小说代表作家作品

二、钟理和
钟理和(1915~1960),笔名江流、里禾, ),笔名江流 钟理和(1915~1960),笔名江流、里禾,号 钟铮、钟坚等。台湾屏东人,祖籍广东梅县。 钟铮、钟坚等。台湾屏东人,祖籍广东梅县。 钟理和的创作可分为两个段: 钟理和的创作可分为两个段:北京时期与返台 之后。在台湾乡土文学发展史上,钟理和是50 之后。在台湾乡土文学发展史上,钟理和是50 年代承前启后的主要代表。 年代承前启后的主要代表。 主要作品: 钟理和全集 八卷: 夹竹桃》 钟理和全集” 主要作品:“钟理和全集”八卷:《夹竹桃》、 原乡人》 做田》 《原乡人》、《雨》、《做田》、《笠山农 日记》 书简》 残集》 场》、《日记》、《书简》、《残集》系列短 故乡》包括《竹头庄》 山火》 篇《故乡》包括《竹头庄》、《山火》、《阿 煌叔》《山歌与亲家》 》《山歌与亲家 煌叔》《山歌与亲家》。
三、钟肇政
钟肇政( ),笔名九龙 钟正等。 笔名九龙, 钟肇政(1925~ ),笔名九龙,钟正等。台湾 桃园人,祖籍广东。中学毕业后在小学教书, 桃园人,祖籍广东。中学毕业后在小学教书, 1948年进台湾大学中文系深造 不久辍学, 年进台湾大学中文系深造, 1948年进台湾大学中文系深造,不久辍学,仍 教小学,直到1978年退休。其间于1974 1978年退休 1974至 教小学,直到1978年退休。其间于1974至1977 年受聘到东吴大学日语系教日语翻译。 年受聘到东吴大学日语系教日语翻译。他于 1951年走上文坛 处女作《婚后》发表于《 年走上文坛, 1951年走上文坛,处女作《婚后》发表于《自 由谈》杂志。1961年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 年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 由谈》杂志。1961年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鲁 冰花》 从此进入长篇创作阶段, 冰花》,从此进入长篇创作阶段,以《浊流三 部曲》 台湾人三部曲》影响较大。 部曲》和《台湾人三部曲》影响较大。

545位台言作

545位台言作

545位台言作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545 位台湾作家的简介
2.这些作家的作品特点和成就
3.对这些作家的评价和影响
正文
545 位台湾作家,是指台湾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一批作家。

他们的作品丰富多样,涵盖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学形式,为台湾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作家的作品特点和成就各异。

例如,黄碧云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入人心的情感描绘,被誉为台湾文学的新浪潮代表;林清玄则以其清新的文风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诠释,成为台湾散文的代表人物;而余光中则以其优美的诗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台湾诗歌的巨匠。

这些作家的作品,不仅在台湾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中国大陆和海外华人中赢得了广泛的读者群。

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示了台湾文学的独特魅力,也为我们理解台湾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对这些作家的评价和影响,我们不能不提到他们在台湾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他们的作品,不仅丰富了台湾文学的内涵,也推动了台湾文学的发展。

同时,他们的作品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台湾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源。

总的来说,545 位台湾作家是台湾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作品丰富多样,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学和文化资源。

第1页共1页。

三毛 台湾小说家

三毛 台湾小说家

台灣小说家三毛补充资料1. 作者簡介三毛:本名为陈懋帄,台湾著名作家,浙江省定海县人。

1943年3月26日出生于重庆。

3岁时,三毛学写字,怎么也学不会“懋”字,于是就自己作主把名字改成陈帄,小小年纪便初露特异的性情。

帅年的三毛就表现对书本的爱好,5岁半时就看《红楼梦》。

1948年,随父母迁台,入台北国民小学读书。

在父母眼中,三毛是个极端敏感和神经质的人,帅年时身体瘦弱,性格内向,念到初二就不肯再去学校,父母只好让她休学,负担起教育她的责任。

父亲教她英文、唐诗,还请了钢琴老师到家里教音乐,请顾福生、邵帅轩两位画家教画画。

1949年前,陈帄看到张乐帄的《三毛流浪记》,印象深刻,後來用了三毛笔名发表文章。

初中时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

初二那年休学,由父母亲悉心教导,在诗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4年,进入文化大学哲学系,当旁听生。

这是她人生的重要转折。

她从此踏出自闭世界,开始追求知识,并轰轰烈烈地恋爱。

这时期她发表了一系列小说,散文,后收入《雨季不再来》一书中,这些作品技巧上不成熟,在思想上流于迷惘和伤感,但真实代表了一个少女成长过程中的感受。

1967年,三毛19岁那年,念到大学三年级上学期,便因为情感的纠葛远走他乡,只身远赴西班牙。

初出国门的三毛在一句西班牙语都不会说的情况下,却进入了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德国哥德语文学院,在美国伊诺大学法学图书馆工作。

对她的人生经验和语文进修上有很大助益。

念书期间,她的足迹踏遍巴黎、慕尼黑、罗马、阿姆斯特丹等地。

她酷爱旅行,曾游历过50多个国家,后来她撰写的歌词《橄榄树》就是描写流浪者心情的。

三毛在西班牙期间,结识了西班牙青年荷西,当时还只是中学生的荷西向她求爱,遭到拒绝。

但荷西并不气馁,要她等待6年。

1970年回台,在文化大学德文系、哲学系任教。

1972年,在网球场上认识四十五岁的德国教师,後与之相恋。

结婚前夕,未婚夫心脏病突发猝死。

她悲伤苦闷、绝望、甚至想自杀。

3-台湾小说家-白先勇

3-台湾小说家-白先勇

台湾代表性作家及作品(小说)白先勇1. 白先勇简介白先勇,广西人,有“当代短篇小说奇才”、 “台湾现代派文学旗手”之称。

1937年生于广西桂林,父亲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

白先勇幼年时曾随父亲在桂林、南京、上海居住过。

1949年至香港,就读九龙塘小学及喇沙书院。

1952年赴台湾,1961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在校期间,发表《寂寞十七岁》、《金大奶奶》、《月梦》、《玉卿嫂》、《毕业》。

与同系同学王文兴,欧阳子、陈若曦、李欧梵、高绍铭等人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培养了一代年轻作家,开创新文风,对文学贡献甚大。

1963年赴美就读艾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1965获创作硕士,执教于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部,29年后荣休。

1987年后,致力抢救古老的昆曲,以《牡丹亭》这个突破口,白先勇倾注了自己的精力、智力和财力。

在剧本的改编上,白先勇绞尽脑汁,付出了异常艰巨的劳动。

2004年6月11日至13日,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在苏州大学公演并引起轰动。

这出剧是全长九个小时,连续三天的演出,场场爆满,盛况空前,获得巨大成功。

古老的昆曲,古老的《牡丹亭》,在江南枯木逢春,焕发了勃勃生机。

2004年9月16日,内地第一个文学节——北京文学节三项大奖评选揭晓:白先勇获“北京作家最喜爱的华语作家奖”,获奖的理由是“达到中国现代短篇小说创作的高峰”。

2. 白先勇作品第一篇作品:《寂寞十七岁》(1952)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含《我们看菊花去》、《玉卿嫂》、《月梦》、《青春》、《寂寞的十七岁》、《芝加哥之死》、《香港-一九六零》、《谪仙记》、《永远的尹雪艳》、《一把青》、《岁除》、《金大班的最后一夜》、《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思旧赋》、《梁父吟》、《孤恋花》、《花桥荣记》、《秋思》、《满天里亮晶的星星》、《游园惊梦》、《冬夜》、《国葬》等三十多篇。

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及舞台剧,或被译成英、法、德、意、荷、希伯来、日、韩等多种文字。

第二章 第三节台湾小说代表作家及作品

第二章  第三节台湾小说代表作家及作品



作品特色:其一,深刻地表现了台湾同胞对于 “原乡”的感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倾向。 其二,动人地描绘出农民的贫困和美德,不愧 为优秀的农民文学。其三,他的作品多半带有 自传性质,着重写自己及一家人的命运,特别 是爱情、婚姻方面的遭遇 。
三、钟肇政

钟肇政(1925~ ),笔名九龙,钟正等。台湾 桃园人,祖籍广东。中学毕业后在小学教书, 1948年进台湾大学中文系深造,不久辍学,仍 教小学,直到1978年退休。其间于1974至1977 年受聘到东吴大学日语系教日语翻译。他于 1951年走上文坛,处女作《婚后》发表于《自 由谈》杂志。1961年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鲁 冰花》,从此进入长篇创作阶段,以《浊流三 部曲》和《台湾人三部曲》影响较大。

主要作品有:小说《鹅妈妈出嫁》、《无 医村》、《萌芽》、《送报夫》、《模 范村》、《春光留不住》等 。戏剧创作 有《父与子》等 。评论和散文收录在 《羊头集》。 作品特色: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 精神,而且渗透着朴素的阶级意识,具有 相当高的社会价值和思想意义 。

七、吴浊流

吴浊流(1900-1976),原名吴建田,又 名吴饶耕。台湾新竹人,祖籍广东焦岭。 吴浊流是跨越日据时代和光复初两个时期 的重要作家。受过“五四”运动的影响, 民族意识强烈,不但以自己的创作表达对 于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的憎恨,而且于 1964年独资创办《台湾文艺》,1969年又 卖掉田产设立“吴浊流文学奖”,在台湾 文学史上写下了重要一页。

二、钟理和

钟理和(1915~1960),笔名江流、里禾,号 钟铮、钟坚等。台湾屏东人,祖籍广东梅县。 钟理和的创作可分为两个段:北京时期与返台 之后。在台湾乡土文学发展史上,钟理和是 50 年代承前启后的主要代表。 主要作品:“钟理和全集”八卷:《夹竹桃》、 《原乡人》、《雨》、《做田》、《笠山农 场》、《日记》、《书简》、《残集》系列短 篇《故乡》包括《竹头庄》、《山火》、《阿 煌叔》《山歌与亲家》。

第二章 第三节台湾小说代表作家及作品

第二章  第三节台湾小说代表作家及作品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亚细亚的孤儿》、 《无花果》、《台湾连翘》。中短篇小说《水 月》、《泥沼中的金鲤鱼》、《功狗》、《陈 大人》、《先生妈》、《波茨坦科长》、《狡 猿》、《幕后的支配者》等。此外,还有大量 游记、杂志。
作品主要特色:吴浊流以辛辣的笔墨揭露了奴才、 鞭挞了主子,而且以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民族灵魂 的可贵,思想的尖锐与艺术的褒贬和谐地统一在 人物形象的描绘之中,发人深省. (《先生妈》)。
?在艺术上作品致力于融合中西小说技巧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它突破了传统小说重在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外部描写而着重向内心开掘精细入微地刻画出人物在特定境遇中怎么想作者成功的借鉴了意识流技巧多层次地编织作品多角度地展示人物给人以强烈的立体感从而形成了与西方意识流小说的一个重要区别
第三节:台湾小说代表作家及作品
一、赖和 三、钟肇政 五、白先勇 七、吴浊流 九、聂华苓 十一、古龙 十三、琼瑶 二、钟理和 四、陈映真 六、杨逵 八、林海音 十、陈若曦 十二、於梨华 十四、高阳
一:赖和

赖和(1894~1943),原名赖河,笔名懒 云、甫三、安都生等。台湾彰化人,他于 1914年毕业于台北医学院,在嘉义、彰化 等地开业行医。1917年到厦门博爱医院工 作,其间受到“五四”新思潮的深刻影响。 综观赖和的一生,他既是医德高尚的 职业医生,又是矢志不渝的抗日斗士,更 是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主要作品:《婚后》 、长篇小说《鲁冰花》 、 《浊流三部曲》(《浊流》 、《江山万里》 、 《流云》)和《台湾人三部曲》(《沉沦》、 《沧溟行》、《插天山之歌》).

作品特色:钟肇政勇於尝试各种手法﹐表现多样 的题材﹐周遭人物的生活样貌﹐人间种种恩怨情 仇﹐生与死的问题等等都是他所关注的。因此他 的短篇小说”具备主题丰饶的特质”(彭瑞金 语)﹐从他的短篇小说”可以看到一个作家的成 长”(郑清文语)。

港台当代知名武侠小说作家名录台湾部分

港台当代知名武侠小说作家名录台湾部分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台湾部分:一、超技击侠情派:融合过去“北派五大家”心法,一炉共冶,转形易胎而作,特强调奇功秘艺与玄妙招式。

1、卧龙生(牛鹤亭)(1930—1997)(传统派):台湾武侠“四大天王”及“三剑客”之一,在古龙之前被称为“武侠泰斗”。

首创“武林九大门派”与“江湖大一统”之说,影响深远。

1957年发表处女作《风尘侠隐》脱颖而出。

不久发表了成名作《飞燕惊龙》,初步奠定了其“台湾武侠泰斗”的地位。

这部小说兼有郑证因的“帮会组织”和王度庐的“悲剧侠情”的特色,它所表现的以“武材秘笈”掀起江湖大风波和“众女追一男”的模式,开一代武侠新风,后起作家竞相仿效。

代表作:《风尘侠隐》《惊鸿一剑震江湖》《飞燕惊龙》《铁笛神针》《玉钗盟》《天香飙》《无名箫》《绛雪玄霜》《素手劫》《天涯情侣》《天剑绝刀》《金剑雕翎》《风雨燕归来》《双凤旗》《天鹤谱》《飘花令》《指剑为媒》《翠袖玉环》《铁剑玉佩》《镖旗》《血剑丹心》《神州豪侠传》《寒梅傲霜》《玉手点将录》《金凤剪》《飞铃》《八荒飞龙传》《无形剑》《金笔点龙记》《烟锁江湖》《摇花放鹰传》《花凤》《春秋笔》《幽灵四绝》《剑无痕》《天龙甲》《黑白剑》《飞花逐月》《剑气洞彻九重天》《新仙鹤神针》《黑白双娇》《情剑无刃》《天马霜衣》《一代天骄》《桃花血令》《岳小钗》《十二魔令》《燕子传奇》《袁紫烟》《七绝剑》《还情剑》《春秋笔》《幽灵四艳》《黑白剑》《铁笛神剑》《无名萧》《天涯侠侣》等。

2、司马翎(吴思明,别署“吴楼居士”、“天心月”)(1933~1989)(综艺侠情派):代表作:《关洛风云录》《剑神传》《八表雄风》(以上为三部曲)《剑气千幻录》《鹤高飞》《白骨令》《断肠镖》《金缕衣》《剑胆琴魂记》《圣减飞霜》《挂剑恋情记》《帝疆争雄记》《铁柱云旗》《纤手驭龙》《饮马黄河》《剑海鹰扬》《仙洲剑隐》《红粉干戈》《血雨檄》《丹凤针》《金浮图》《焚香论剑篇》《檀车侠影》《浩荡江湖》《武道》《胭脂劫》《独行剑》《玉钩斜》《白刃红妆》《情侠荡寇志》《人在江湖》《艳影侠踪》《杜剑娘》《迷雾》《迷雨情雾》《江天暮雨剑如虹》《强人》《惊涛》《挑战》《飞羽天关》3、伴霞楼主(童昌哲)(1927—?):代表作《八荒英雄传》《紫府迷踪》(以上为姊妹篇),《神州剑侣》、《剑底情仇》、《青灯白虹》三部曲,另有《万里飞虹》《罗刹娇娃》《凤舞鸾翔》《情天炼狱》《奼女神弓》《天帝龙珠》《断剑残虹》等。

台湾著名言情作家是哪些

台湾著名言情作家是哪些

台湾著名言情作家是哪些1.有哪些著名的言情小说作家鲍尔金娜《紫茗红菱》波波《绾青丝》沧海笑明月《凤舞大清》沧溟水《大唐后妃传》灯火阑珊《九重凤阙》顾漫《何以笙箫默》犬犬《第一皇妃》《绝恋·十六年前卷》坏蓝眼睛《同学少年不言情》《你如此华丽》海飘雪《木槿花西月锦绣》胡伟红《淘气公主求爱记》《1年3班恶男军团》蒋胜男《凤霸九天》《女人天下》姜姜《爱你一克拉》金子《梦回大清》芥蓝《皇陵小王妃》《魅惑帝王爱》卡希布《草莓味的summer night》《不要让猪知道》李歆《独步天下》《秀丽江山》流潋紫《后宫甄嬛传》乐小米《可不可以不忧伤》《梧桐那么伤》流玥《凤霸天下》寐语者《帝王业》明前雨后《忽而今夏》明珠《情倾天下》系列米米拉《不听话的格蕾亚》《她和他和他和他》倾泠月《且试天下》系列童非非《夏洛不哭》《我要我们在一起》《我很想爱他》天夕《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桐华《步步惊心》《大漠谣》系列《云中歌》Vivibear 《寻找前世之旅》系列《寻龙记》系列闻婕《后宫乱•红颜怨》《欲望豪门》薇络《契丹王妃1》《契丹王妃2》薇雅《薇薰之恋》《如果我是你的天使》晚晴风景《瑶华》系列《晓梦迷蝶·秋霁》小米拉《爱上维尼熊男生》《卡哇依天使部落》小楼《开往侏罗纪的浪漫》《我带蜗牛去散步》夜安《迷途》辛夷坞《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雪儿《塔罗天使的十二法则》《帝凤高中》易拉罐《遵命,女王陛下》《101号宠物恋人》易粉寒《独自长大》《粉红四年》赵洛瑶《夏玄雪》《谁是青春未亡人》安瑟儿《KISS你心中的另一个我》《爱之夏纪》朵朵舞《红颜乱》灵希《香薰恋人》《夏天夏星星辰》梦三生《美人殇》葡萄《青莲纪事》十四夜《醉玲珑》小佚《潇然梦》悠世《法老的宠妃》月星汐《玫瑰之翼》《淘气少女的爱情无间道》彭柳蓉《迷魂记》《王子物语》《天心》2.最著名的言情小说作家有哪些人很多言情小说网站的排行榜和点击率有很大关系,所以排名在前面的不一定书特别好看。

3-台湾小说家-白先勇

3-台湾小说家-白先勇

3-台湾小说家-白先勇第一篇:3-台湾小说家-白先勇台湾代表性作家及作品(小说)白先勇白先勇小说的三大内容:1)描绘官宦世家的兴衰;2)描写旅美华人对故国家园的怀念;3)描写台湾社会人民的侧影。

白先勇作品的风格1)运用现代主义手法表现现实主义的世界,使作品透出强烈的现实感和现代感。

如《芝加哥之死》、《孽子》等。

2)将西洋现代文学的写作技巧,融合到中国传统的表现方式之中,描写新旧交替时代人物的故事和生活,使作品透出强烈的时空感和历史感。

如《台北人》中的十四个短篇小说,饱含历史兴衰和人世沧桑感。

这种浓浓的历史感与作家圆熟的现代文学的技巧、典雅流丽的行文风格交相辉映,构成了《台北人》永恒的魅力。

他是用现代派的笔法描绘现实主义。

同时,他在艺术上继承了我国古典小说的传统,语言凝练、含蓄、细腻、流丽、优雅,擅长用对话和动作刻画人物,在描写人物心理时有却又恰当地运用西方现代派的意识流技巧,取得较好的艺术效果。

2)作品题材覆盖面广,主题意识一再重复,各篇作品既独立存在,又互相陪衬,串联成一体,组成社会的“众生相”。

使读者能深入了解作品的含义,了解社会的不同阶层、了解作者的人生观与宇宙观。

如《台北人》中的《游园惊梦》、《永远的尹雪艳》等十四个短篇小说,集中描述了一群在今与昔、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断层中挣扎的失根的中国人。

十四个短篇由此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强化了历史兴衰和人世沧桑感,充满清醒和无奈的叹息。

3)每篇小说中都设法营造一种独特而浓郁的艺术氛围。

比如,《玉卿嫂》的决绝,《闷雷》的压抑,《寂寞的十七岁》的冷寂,《芝加哥之死》的紧张与苦闷,1《游园惊梦》的热烈与凄凉,《花桥荣记》的哀惋,《冬夜》的落寞,《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淫乐掩盖之下的无限惆怅等,都处理得十分考究,耐人寻味。

4)小说的情节结构复杂、主题含义微妙深刻。

如《台北人》,我们必须细细咀嚼,反复玩味,才能深入明白故事情节的微妙发展,才能逐渐领略蕴含其内的主题命意有三:“今昔之比”,“灵肉之争”和“生死之谜”。

洪醒夫

洪醒夫
Fra bibliotek逝世悲歌
1982年7月31日清晨,安迪台风正登陆台湾中部。风雨交加之际,一辆由台中开往丰原方向的计程车,以一 百四十公里的时速飞撞上电线杆翻覆,当时车内的三个人都飞了出来,司机丝毫末受伤,洪醒夫的好友利锦祥仅 皮肉受伤,洪醒夫却是肺出血,肾、肠都有破裂的现象,虽然被送至医院急救,但至十一时一刻,这位正值壮年 的田庄作家还是走了。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1941年出生于彰化二林的小村镇,生长在七个弟弟,三个妹妹,他生长在这样的大家庭中,一切都得靠自 己。而他从小就怕下田去刈草、放牛,转而喜欢念书,因此把书读得不错。
洪醒夫虽在贫困的家庭中,仍然力争上游,考上了台中一中初中部(今居仁国中),又以优异成绩考入台中师 专,这也是他步上写作之路的起点。
一如他在《黑面庆仔》的字中所言:「我自小与他们生活在一起,印象深刻,写作时,他们的影像清晰的浮 现出来,所以特别感到温馨亲切。」、「故事的背景大部分在台湾光复的十几二十年内,那时一般农民的物质生 活都"较匮乏,知识水准也比较低,生活压力很大,再加上那许多自古以来就辗转相传,他们也固执著去维护的愚 昧观念在那里作祟,使他们显得更加穷困艰难,但他们毕竟诚恳、勇敢、强毅的生存下来,而且一代比一代活得 更好,更有希望。」
在专一(1967年)寒假,一天家人全都下田了,只剩他一个人,心里不禁无端地懊恼生气起来。他发现自己虽 然念了几年书,竟然四体不动、五谷不分,甚至无法下田,活像个废物,这都是恶补让他成为一只农村的饲料鸡, 於是取出了纸笔想要发洩一下心中的闷气,原本是计画写五、六千宇,但一下笔竟然写了两万五千字才结束。这 就是他的第一篇小说-《逆流》,在《台湾日报》副刊发表,连载了一星期,每十字得稿费三十元。
1974年他从马祖退伍,与林碧云小姐结婚。林碧云是他台中师专的学妹,二人虽然都任教职,但是当时小 学教师的待遇实在很微薄,况且洪醒夫还必须照顾双亲及弟妹,母亲生病住院、弟弟被人倒债、车祸……大小事 情都在这个长子肩头。因此结婚多年仍然没有积蓄,一家四口还是赁屋而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据台湾新文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一环,文学、历史、现实的交融,成为台湾文学的性格,战后台湾的文学,在当时国民党政权直接统治下,经历了转型期与白色恐怖时期。

当时以官方提倡的反共文学为主流,以后相继出现的大文学思潮有:一、现代主义:两次现代派论战与“横的移植”,包括六十年代与八十年代的西方影响,如超现实主义、后现代文化等。

二、乡土文学论战与写实文学:包括乡土意识、劳工问题、语言的选用等。

三、八十年代小说与诗实验:科幻小说、未来小说、都市诗、录影诗、后设小说等。

四、原住民文学与原住民想像。

五、母语文学运动。

到了目前,仍被称作是一种“五族共和”、多音交响的时期。

台湾小说战后的五十年代提倡反共小说,较受重视的作品有潘人木的《莲漪表妹》、姜贵的《旋风》等。

六十年代以来,白先勇等人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引进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技巧,小说创作才摆脱政治意识形态的控制,外来影响与本土传统在小说创作上均有好发展。

代表作家还有王文兴、七等生、郑清文、李乔、王祯和、黄春明、陈映真等。

七十年代农、工、渔、矿等题材深受重视,作家有王拓、杨青矗、宋泽莱、洪醒夫等。

解严后,几乎百无禁忌,政治、情欲小说渐多。

近二十年女作家的创作尤其具特色,开拓出具有丰富心灵世界的艺术空间。

白先勇,男,出生于广西桂林,其父为国民党将军白崇禧。

抗战期间在重庆、上海、南京生活过,1949年他去台湾,1961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63年赴美国爱荷华大学
国际作家工作坊,获硕士学位后任教于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

大学时他参与创办《现代文学》杂志,介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他的创作吸收了西洋现代文学的写作技巧,并融入中国传统表现手法,早期作品主要描写新旧交替时代的人物生活,富有历史兴衰与人物沧桑感。

主要作品有《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等,后期创作的长篇小说《孽子》正面描写了同性恋题材。

琼瑶,女,原名陈喆,湖南衡阳人,琼瑶于16岁即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先后出版了四
十余部小说,且多数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成为畅销书作家。

琼瑶的早期小说大多数围绕着对完美爱情的歌颂,自《失火的天堂》后,她认为自己的人生经验足可以表达她想呈现的悲剧意境,转而开始认真严肃地表达人生中悲哀的一面。

主要作品有《窗外》、《烟雨蒙蒙》、《几度夕阳红》、《庭院深深》、《心有千千结》、《月朦胧鸟朦胧》、《梅花烙》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