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选修3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1.2旅游资源课时训练(含答案)
高中地理_旅游地理教案_湘教版选修3全部教案
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本章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及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
认识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课时建议】本章教学时间3课时,其中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1课时,复习1课时。
第一节旅游概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旅游地理活动的三大基本要素及各要素的职能。
2.了解旅游活动按游览区域划分和按旅游目的划分的基本类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图片、影像资料并阅读相关材料,了解旅游的发展史,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从现实生活入手,分析按游览区域和按旅游目的划分的旅游类型的具体形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旅游发展史的了解,让学生认识旅游活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通过对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和旅游活动基本类型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人类旅游行为动机的认识,产生对“好奇、社会交往、荣誉、权力、社会权威和秩序”等人文基本欲望的了解,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陶冶学生情操,从热爱大自然升华到探究自然美的境界。
[教学重点]1.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2.旅游活动的类型划分[教学难点]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具准备]有关图片、影像资料等[课时安排]1课时[讲授过程]【新课导入】人类生来就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远方充满向往。
从古代起,人们就一直在地球上旅行,并出现了马可·波罗、哥伦布、麦哲伦以及郑和、徐霞客等著名旅行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当代旅游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旅游已经成为大众化的休闲消费形式。
那么,什么是旅游?想成为一名旅行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板书】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概述一、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1.旅游的概念【讲解】旅游是人们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种消闲性活动,是指人们以审美、休闲和社会交往为目的,暂时离开常居住地的一种活动。
包括游览观光、度假休闲、科考探险、宗教朝勤等。
2019年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课件湘教版选修3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学习目标
明目标、知重点
理解地质地貌、植被、气候、水文在旅游资源形成中的作用。
理解人类活动对旅游资源产生的影响。
识记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理解它们对旅游资源分布所
产生的影响。
理解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并能探究影响分布特征的因
峰林地貌;福建武夷山的丹霞地貌 ④山水组合的自然景观:如九寨沟、黄龙、__长__江__三___峡___、玉
龙雪山和虎跳峡等。
2.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 (1)影响:人类活动对优美自然环境资源的被认知、提升其文化 内涵,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对一些旅游景点、景区的形成起 __主__导__作用。 (2)体现 ①宏观层面:人们往往选择__地__理__环__境____相对理想的地方,以 便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了旅游资源的开发。 ②微观层面:人们在修建园林、寺庙、宝塔、陵墓时,十分注 重选择山清水秀之处,强调自然环境与___人__文__景__观___的协调统 一,创造了旅游资源。
③文化遗产: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__人__类__活__动____居主导地位 而形成的旅游资源。
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所 ④红游色资旅源开发形历目成史的的、:_英纪_保_烈念__持事地__革迹_和命和标传献志身统物精,,神发及扬其__革所__命承__精载__神的__,革促命进
地方经济发展
解析:第 6 题,先根据图文资料确定甲—华山西峰,乙—黄山 “飞来石”,丙—桂林山水,丁—黑龙江五大连池,再对其从 北到南进行排序。第 7 题,各景观成因:华山——断层构造; 黄山“飞来石”——风化作用;桂林山水——流水侵蚀;黑龙 江五大连池——火山构造。第 8 题,黑龙江五大连池是死火山。
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3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3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3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一节 旅游概述
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3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二节 旅游资源
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3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002页 0090页 0131页 0231页 0344页 0450页 0483页 0559页 0641页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 第二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二节 中国名景欣赏 第三章 旅游规划 第二节 旅游资源评价 第四章 文明旅游 第二节 出游前的准备 第四节 旅游安全
2019年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第一节旅游概述教学课件 共266张PPT语文
风土民情 宗教文化景观
古代遗存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和文化景观
黄山 华山 庐山
庐山
华山
一、黄山风景名胜区
黄 山 迎 客 松
迎客松
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送客松(已枯死) 送客松接班树
连理松
探海松
有一石皆可名一物
飞来石
梦 笔 生 花
仙 人 晒 靴
老人峰
哈密瓜
坎儿井 坎儿井
葡萄沟
球状花岗岩
广西天坑
土林
云南土林
月牙泉甘肃敦煌月牙泉
耶路撒冷
印度泰姬陵
动物迁移 动物迁徙
澳洲巨石
智利复活节岛
地中海沿地岸中民海居沿岸民居
南美驼羊
自由女神
自由女神
新加坡鱼尾狮像
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
凯旋门
北极
北极
流水地貌
三角洲 三角洲
青岛八大关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
A
浙江雁荡山 险峻华山 路南石林 武陵源群峰 黄山云海 黄果树瀑布 桂林山水 香山红叶
B
八达岭长城 埃及金字塔 巴黎艾菲尔铁塔 北京故宫 秦始皇陵兵马俑 少林寺 彝族火把节 傣族泼水节ຫໍສະໝຸດ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景观
浙江雁荡山 险峻华山 路南石林 武陵源群峰 黄山云海 黄果树瀑布 桂林山水 香山红叶
黄山云海
日出 日出
黄山日落 黄山日落
泰山日出 泰山日出
壶口
壶口
冬季壶口
冬季壶口
冰雕
冰雕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张家界
武陵源
黄鹤楼
岳阳楼
岳阳楼
黄河岸边
最新2019-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第一章第二节旅游资源教学课件共37张PPT-PPT课件
二者均有
名山
物质形式 精神文化
争当旅游志愿者
1.向游客说出图片中 5A景区的名称。并说明 我省5A景区以哪种类型 的旅游资源为主?
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金丝峡
06:07
秦始皇兵马俑 法门寺 华清宫
华山 大唐芙蓉园
黄帝陵
争当旅游志愿者
2. 除了5A景区外,请向游客列举你知道的文化景观 旅游资源名称。
宗教文化景观 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古代遗存
06:07
世界那么大,陕西欢迎您
06:07
湘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一章第二节 旅游资源
工作单位:西安市第二中学 教师姓名:陈丽红
06:07
陕西省知名旅游资源
提示:请说出音乐视频中所涉及的旅游资源名称。
06:07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 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
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与因素。
7.景德镇陶瓷
宗教文化景观 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 古代遗存
风土民情
8.福建土楼
宗教文化景观
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古代遗存
风土民情
9.少林寺
宗教文化景观
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古代遗存
风土民情
10.泰山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自然与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我 要 歌 唱 歌曲中的旅游资源
作业:查阅资料,制作PPT展示你最喜欢的旅游类型。
生物景观 气象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
3.月牙泉
地质地貌景观
山水组合景观
生物景观 气象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
4.雾凇
地质地貌景观
山水组合景观
生物景观 气象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
5.胡杨林
地质地貌景观
山水组合景观
《金牌学案》2018-2019年高中地理选修三(湘教版 课件)-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1.3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问题引导
名师精讲
②花岗岩山地地貌的形成。
分布 地区
形成过程 时间
我 国 东 部 地 区
地质作用过程 伴随燕山运动发生中性岩浆侵入 距今约 活动和断裂升降活动,并冷凝形成 1 亿年 花岗岩体 差异升降运动使花岗岩体出露地 距今约 表,经风化侵蚀作用,形成花岗岩 8 000 万年 山地 花岗岩抗化学风化能力强,而自身 山地形成 垂直节理发育,在 “球状风化”的物 至今 理风化下,形成花岗岩地貌景观
一
二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1.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1)影响:决定旅游资源的景点、景区的自然特征。 (2)体现。
形成 火山地 貌景观 花岗岩地 貌景观 在内营力为主的构造 带上,岩浆活动强烈,岩 浆出露地表而成 地壳内部的花岗岩体 上升出露地表,经特有 的“球状风化”而形成花 岗岩地貌景观
典例 美国夏威夷的火山景观、 冰岛的火山景观、我国黑 龙江省的五大连池 暖温带的西岳华山的峭 壁、亚热带的黄山和九华 山
一
二
形成 砂岩地 貌景观 山水组合 的自然 景观 坚硬的石英砂岩发育 成千姿百态的“造景地 貌”;红色砂岩山地风化 形成丹霞地貌景观 —
典例 湖南省张家界市的武陵源 风景名胜区中的峰林地貌; 福建武夷山的丹霞地貌 九寨沟、黄龙、长江三 峡、玉龙雪山和虎跳峡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问题引导
名师精讲
旅游资源的形成 材料一 各种自然景观旅游资源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魅力,世界 上的一些名山旅游资源按成因分为玄武岩山地旅游资源、花岗岩 山地旅游资源、红层地貌旅游资源、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等。
云南大理三塔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问题引导
高中地理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2节 旅游资源学案 湘教版选修3(2021年整理)
2017-2018年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第2节旅游资源学案湘教版选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年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第2节旅游资源学案湘教版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年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第2节旅游资源学案湘教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旅游资源1.理解旅游资源的特性。
2.掌握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与区别.3.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重点)4.比较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旅游资源的定义和特性阅读教材P6-P7前两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1.旅游资源的定义(1)定义: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与因素。
(2)组成:具体的资源和抽象的资源。
(3)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和流动性,决定了旅游资源的相对性。
2.旅游资源的特性(1)位置相对稳定性:区域性或不可移动性,是旅游资源的根本属性之一。
(2)物质景象组合性:应当注意旅游资源的整体性、合理性和协调性.(3)美学属性:旅游资源具有美学属性才能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
(4)历史文化属性:旅游资源多具有民族特色。
(5)非消耗性: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是不会被消耗的资源,还趋于增值.正误判断:(1)只要能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事物就是旅游资源.( )(2)娱乐中心属于抽象的旅游资源。
()(3)四大佛教名山兼有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
()【提示】(1)×要想成为旅游资源要具备两个条件: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实施旅游行为。
(2)×娱乐中心属于具体的旅游资源。
高中地理选修三(湘教版 练习)-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1.3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Word版含解析
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基础夯实读下列几幅景观图片,完成第1~3题。
1.形成①②③图地貌的岩石类型分别是()A.玄武岩、花岗岩、砂岩B.花岗岩、玄武岩、砂岩C.玄武岩、砂岩、花岗岩D.砂岩、花岗岩、玄武岩2.形成①②③图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A.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岩浆活动、变质作用C.岩浆活动、风化侵蚀、风化侵蚀D.流水侵蚀、变质作用、岩浆活动3.湖南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中的峰林地貌成为旅游资源的基础条件是()A.岩浆活动B.有大面积的花岗岩体C.花岗岩的球状风化过程解析:腾冲火山是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属于玄武岩;黄山怪石是花岗岩山地遭受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的结果;红色砂岩山地风化侵蚀形成丹霞地貌。
武陵源名胜区中,有大面积的石英砂岩,坚硬的石英砂岩节理发育,经长期风化侵蚀能够发育成峰林地貌。
答案:1.A 2.C 3.D4.由球状风化的花岗岩地貌、茂盛的亚热带植被和长年不断的云雾共同营造的旅游资源是()A.广东丹霞山B.安徽黄山D.新疆天山解析:广东丹霞山属于红色砂岩山地风化侵蚀形成的丹霞地貌景观;湖南武陵源由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和喀斯特两种地貌融为一体,形成十分罕见的自然景观;新疆天山不在亚热带。
答案:B在湘南、桂东北一带,南岭山地西部,那里的群峰挺拔,峰丛林立,地下洞系密集交织,洞中琳琅满目的石钟乳、石笋、石帘、石幔、石瀑布、石葡萄、石花和潺潺流水与地表的秀丽山林交相辉映。
据此完成第5~6题。
(导学号50430033)5.材料中描述的地貌景观属于()A.火山地貌B.花岗岩地貌C.喀斯特地貌D.丹霞地貌6.构成上述地貌的物质基础是()A.片麻岩B.砂岩C.石灰岩D.玄武岩解析:据材料可知,这些地貌景观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在含有CO2的水对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的溶蚀和淀积作用下形成的。
答案:5.C 6.C新疆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区,其中包括许多独特的地貌景观。
读图,完成第7~8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旅游资源
一、选择题
1.武陵源群峰是在厚达数百米的石英砂岩上发育的规模巨大的峰林。
它属于旅游资源中的( )。
①自然景观②地质地貌景观③山水景观④自然和文化景观⑤生物景观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解析:武陵源千峰万壑的景观,是长期流水侵蚀和风化的结果,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中的地质地貌景观。
答案:A
2.下列旅游资源中能更好地体现历史文化属性的是( )。
A.雅鲁藏布大峡谷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钱塘江大潮
D.鄱阳湖的候鸟
解析: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具有历史文化属性。
答案:B
3.我国许多地方有着许多独特的民族风情,下列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傣族—泼水节
B.彝族—那达慕大会
C.苗族—火把节
D.蒙古族—芦笙节
解析:各少数民族风情应是傣族—泼水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彝族—火把节、苗族—芦笙节。
答案:A
4.在旅游资源的划分中,东岳泰山属于( )。
A.火山地貌景观
B.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C.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D.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解析:泰山是断块山,并非火山喷发形成;泰山景观体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应属于自然和文化
景观旅游资源。
答案:D
5.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我国的“中国丹
霞”(如下图)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此完成第5题。
5下列有关“中国丹霞”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具体的旅游资源②抽象的旅游资源③地质地貌景观④充分体现了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属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中国丹霞”是由红色砂岩形成的特殊地貌,属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中的地质地貌景观,是具体的旅游资源。
答案:A
6.桂林山水甲天下,哈尔滨树挂美名扬,二者体现了旅游资源的特性( )。
①物质景象组合性②历史文化属性③位置相对稳定性④美学属性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桂林山水属于山水组合景观,哈尔滨树挂属于气候和其他自然景观组合的景观,体现了物质景象组合性;
二者具有区域性或不可移动性;同时二者都有一种天然美,具美学属性。
答案:D
7.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第3届世界博览会的标志性建筑,是巴黎的著名景观之一;第41届上海世博会永久标志性建筑是“一轴四馆”,即世博轴、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它也必将成为游览上海的重要观
光景点。
据此完成第7~8题。
7埃菲尔铁塔、“一轴四馆”成为旅游资源,它们是不同时代建筑文化的结晶,创造了建筑史的奇迹,这最能体
现旅游资源的特点( )。
A.美学属性
B.物质景象组合性
C.非消耗性
D.历史文化属性
8埃菲尔铁塔建于1889年,一直是巴黎的旅游景点之一,虽然已有120余年的历史,但几乎未有任何变化,这说
明旅游资源具有特点( )。
A.物质景象组合
B.非消耗性
C.美学属性
D.历史文化属性
解析:第7题,埃菲尔铁塔与“一轴四馆”是不同时代的象征,它们已经或必将载入史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
意义。
第8题,已有120余年历史的埃菲尔铁塔,一直作为旅游资源,且未被消耗,体现了旅游资源的非消耗性。
答案:7.D 8.B
9.“登长城、游故宫、吃烤鸭”被称为是外国政要访华的三大传统项目,其中又以“登长城”居首位。
据此完成第9~10题。
9长城、故宫属于旅游资源中的( )。
A.自然景观
B.文化景观
C.风土民情
D.宗教文化景观
10外国政要访华时“登长城”,主要是因为长城具有( )。
A.位置相对固定性
B.物质景象组合性
C.非消耗性
D.历史文化属性
解析:长城、故宫是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古代遗存,属于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登长城、游故宫”都是因为它
们具有历史文化属性。
答案:9.B 10.D
11.下列景观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是( )。
解析:A、C属于宗教建筑,D属于娱乐场所,均为人文旅游资源。
答案:B
12.下列四种自然景观图中,属于山水组合形成的旅游资源的是( )。
A.a、b
B.c、d
C.b、d
D.a、c
解析:女神司春是江西三清山的四大绝景之一,为地质地貌景观;苍山云海是地质地貌景观与气象气候景观的组合;山水交映的峡谷地貌以及珠帘挂川的瀑布属于山水组合景观。
答案:B
二、综合题
13.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祖国的宝岛台湾是一个狭长形的海岛,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
虽不大,但岛内却拥有高山、丘陵、平原、盆地、海岸等丰富的地形地貌,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淀和经济的发展作为支撑,造就了台湾多元化的旅游资源。
有驰名中外的阿里山云海、双潭秋月、玉山积云、清水断崖、澎湖渔火、明延平郡王祠、指南宫凌霄宝殿、
云林北港妈祖庙、台北与台南孔庙等。
(1)“宝岛”台湾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概括分析台湾旅游资源多样性的原因。
(2)通常将旅游资源划分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旅游资源。
阿里山云海属于旅游资源。
(3)材料中介绍的自然风光中没有提及( )。
A.地质地貌
B.气象与气候景观
C.山水组合景观
D.生物景观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类型。
第(1)题,“丰富的地形地貌”表示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
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淀”表示有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景观。
第(2)题,阿里山云海为气象与气候景观,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第(3)题,材料中的阿里山云海、玉山积云为气象与气候景观;双潭秋月、澎湖渔火为山水组合景观;清水断崖为地质地貌景观。
答案:(1)①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形成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②历史、文化背景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形成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景观。
(2)自然景观文化景观自然和文化景观自然景观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