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

合集下载

2016-2017学年高三第一轮复习化学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高三第一轮复习化学教学计划

高三第一轮复习化学教学计划高三化学备课组 2016.8.25时间周次S M T W Th F Sa教学内容安排121222324252627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2282930311/923氧化还原反应345678910离子反应41112131415161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解题方法指导518192*********钠及其化合物 碱金属元素6252627282930国庆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的量浓度解题方法指导72345678氯气 卤族元素89101112131415解题方法指导916171819202122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1023242526272829化学键 晶体解题方法指导1130311/112345氧族元素 二氧化硫与环境保护126789101112硫酸工业解题方法指导1313141516171819碳族元素 硅 二氧化硅 无机非金属材料1420212223242526氮和磷 氨和铵盐152********/1223硝酸解题方法指导1645678910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及其应用1711121314151617电离平衡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1818192021222324盐类的水解 酸碱中和滴定 胶体1925262728293031电化学20元旦234567镁和铝 铁和铁的化合物 金属的冶炼21891011121314考试寒假一周甲烷 烷烃 烯烃 炔烃寒假二周苯 芳香烃 石油的分馏解题方法指导寒假三周溴乙烷 卤代烃下学期第一周醇 酚 醛下学期第二周乙酸 羧酸 酯下学期第三周糖类 油脂 蛋白质 合成材料下学期第四周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常见气体的制备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2016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22

2016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22

【学习目标】1.认识常见氧化剂、还原剂;2.会应用氧化还原的反应的知识分析物质之间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会比较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重点难点】1.会应用氧化还原的反应的知识分析物质之间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会比较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①要求学生完成知识梳理和基础自测题;限时完成预习案,识记基础知识;②课前只独立完成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留在课中完成)预习案一、知识梳理1.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1)氧化性是指的性质(或能力);还原性是指的性质(或能力)。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无关。

如:Na-e-===Na+,Al-3e-===Al3+,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Na 比Al活泼,更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Al的还原性强。

从元素的价态考虑:最高价态——只有,如Fe3+、H2SO4、KMnO4等;最低价态——只有,如金属单质、Cl-、S2-等;中间价态——既有又有,如Fe2+、S、Cl2等。

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二、基础自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只表现强氧化性C.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D.发生化学反应时,失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能力越强探究案一、合作探究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具有强氧化性?试举例说明。

[探究3如何比较2Cl 、2Br 、2I 的氧化性强弱二、总结整理1、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只有 性,处于最低价时。

只有 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时,该元素处于 价态。

一般而言,同种元素价态越高,氧化性越 。

2、对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的氧化性 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 还原产物。

3、写出常见氧化剂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和还原剂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训练案一、课中训练与检测【练习1】常温下,在下列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①16H ++10Z -+2XO 4-=2x 2++5Z 2+8H 2O ②2A 2+ +B 2=2A 3++2B - ③2B -+Z 2=B 2+2Z -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Z 2+2A 2+=2A 3++2Z -可以进行。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解质溶液学案(6份打包)人教课标版1(实用教案)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解质溶液学案(6份打包)人教课标版1(实用教案)

弱电解质的电离编号:班级:组别姓名【学习目标】、能够准确判别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能够准确书写电离方程式。

3、掌握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使用说明】利用一节课完成学案,下课收齐。

下节课修改分钟,进行检查基础知识。

针对存在问题重点讨论分钟,师生探究、学生展示分钟,巩固落实分钟后当堂检测。

标有★的层同学可不做【课前导学】一、基本概念、强弱电解质和物质分类的关系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①②()③ ④⑤()⑥()⑦⑧⑨⑩•盐酸属于强电解质的属于弱电解质的思考:常见的强电解质有哪几类物质?弱电解质呢?、弱电解质的证明方法例:下列实验事实不能证明醋酸是弱酸的是( )•常温下,测得醋酸钠溶液的〉•常温下,测的醋酸溶液的•常温下,的醋酸溶液稀释倍,测得V.常温下,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恰好中和练习、同浓度同体积的氢硫酸与盐酸相比,下列既能表明氢硫酸是弱酸,又能表明盐酸是强酸的是( ) •():盐酸大于氢硫酸•中和能力:氢硫酸是盐酸的倍•盐酸中:()(),氢硫酸中:()()>•各稀释一倍:盐酸中()减半,而氢硫酸中()未减半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例:写出下列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 ()()()()[小结]电离方程式书写注意的问题:①②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电离平衡常数:弱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之比是一个常数,称之为电离平衡常数,、的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分别是、。

电离平衡常数受影响,与无关,用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判断、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例:在的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当改变下列条件时将其有关的变化填入表中(不可用箭号表示)()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温度升高,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向移动;弱电解质的浓度增大,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向移动;加入含有弱电解质组成离子的某种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向移动。

练习、用蒸馏水稀释的醋酸至•稀释过程中温度不变,下列各项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 •[][H +] [H 1 [CH3COO-]• [CH3COOH「[CH3COOH]_____练习、在•溶液中,当加入下列物质时可使T其电离程度和都减小的是()•浓溶液• ••浓盐酸【合作探究】、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三点溶液的:<<•用湿润的试纸测量处溶液的,测量结果偏大•、、三点溶液用溶液中和,消耗溶液体积:<<、限定选用下列试剂:酚酞、石蕊、稀氨水、氯化铵晶体、浓盐酸、熟石灰粉末、醋酸铵晶体和蒸馏水。

高三化学导学案【三篇】

高三化学导学案【三篇】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标编写的,⽤于引导学⽣⾃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案。

⽆忧考⼩编整理了⾼三化学导学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盐类⽔解》教学重点:1.影响盐类⽔解的因素,与⽔解平衡移动。

2.盐类⽔解的应⽤。

教学难点:盐类⽔解的应⽤。

教学设计:【复习】师⽣共同复习巩固第⼀课时相关知识。

(1)根据盐类⽔解规律分析醋酸钾溶液呈性,原因 ;氯化铝溶液呈性,原因 ;(2)下列盐溶于⽔⾼于浓度增⼤的是A. B. C. D.【设疑】影响盐类⽔解的内在因素有哪些?【讲解】主要因素是盐本⾝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解程度也越⼤,碱性就越强,越⾼。

组成盐的阳离⼦对应的碱越弱,⽔解程度也越⼤,酸性就越强,越低。

【设疑】影响盐类⽔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哪些?【讲解】(1)温度:盐的⽔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温度⽔解程度增⼤。

(2)浓度:盐浓度越⼩,⽔解程度越⼤;盐浓度越⼤,⽔解程度越⼩。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解。

例如⽔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使平衡向⽔解⽅向移动⽽促使⽔解,若加酸则抑制⽔解。

【设疑】如何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讲解】根据盐的组成及⽔解规律分析。

“谁弱谁⽔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分析: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设疑】如何⽐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讲解】“越弱越⽔解”例题:分析溶液与溶液的碱性强弱?∵的酸性⽐酸性强。

∴⽔解程度⼤于⽔解程度。

∴溶液碱性强于溶液碱性。

【设疑】如何⽐较溶液中离⼦浓度的⼤⼩?【讲解】电解质⽔溶液K存在着离⼦和分⼦,它们之间存在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关系。

(1)⼤⼩⽐较: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越来越难电离分析。

如:在溶液中,;②多元弱酸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分步⽔解分析。

如:在溶液中,;③不同溶液中同⼀离⼦浓度的⽐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对其影响因素。

2017届高三一轮化学复习-铝及其化合物导学案(解析版)

2017届高三一轮化学复习-铝及其化合物导学案(解析版)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铝及其化合物导学案【考纲定位】1.了解金属铝的主要性质(铝的还原性)及应用。

2.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的两性)、转化及应用。

【考情分析】本内容主要考查Al的性质,Al2O3、Al(OH)3的两性及Al3+、[Al(OH)4]-、Al(OH)3之间的转化,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预测2015年高考仍会突出在铝与碱的反应,Al2O3、Al(OH)3的两性等基础知识上,还可能涉及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用途,如明矾净水、含铝药品、食品的摄入等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

【知识梳理】一、铝1.铝的结构和存在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第Ⅲ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仅次于氧、硅。

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存在。

2.金属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3.金属铝的化学性质——还原性(1)与氧气等非金属反应①常温下,铝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内部的金属继续跟氧气发生反应。

因此,铝在常温下具有抗腐蚀性。

②点燃时,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这个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和耀眼的白光,因此,铝可用于制造燃烧弹、信号弹、火箭推进剂等。

【思考1】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为什么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铝制品却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答案铝在常温下迅速被氧气氧化,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铝不再被氧化,因而铝制品通常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

(2)铝与酸的反应①与非氧化性酸(盐酸、稀硫酸)反应,有氢气生成。

②与氧化性酸(硝酸,浓硫酸)反应,无氢气生成。

Al、Fe遇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会发生钝化,不是不反应,而是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且在加热条件下,还能继续反应。

【思考2】金属铝是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为什么能用铝槽储运浓H2SO4或浓HNO3?答案常温下浓H2SO4、浓HNO3能使铝钝化(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化学模版(物质的量)

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化学模版(物质的量)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熟的含义。

2.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气体体积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相关计算。

考察形式
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察主要以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电子转移数目的多少、物质中化学键数目的多少为主。

课前预习
第一步:精读教材明确基础
一、物质的量
1.归纳总结本节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单位、概念
(告诉学生分为左右两栏,左边记录讨论结果,右边整理笔记)
2.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原子)质量有什么联系?
二、气体摩尔体积与阿伏加德罗定律
1.为什么1mol任何气体在相同状态下的体积相同?决定气体体
积的因素有哪些?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内容、适用的条件。

第二步:精选习题强化基础
1.
2.
3.
4.
(题目进行分栏处理,分两栏,每个题后面留一定的空白区,用于学生记笔记,选择题一般空五行)
课内探究
第一步:问题探究
1.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载体的题目常涉及的背景知识有哪些方面,并指出要点。

2.根据基本公式及阿伏加德罗定律还可推出哪些结论,请写出过程。

3.请归纳出讲算气体摩尔质量的常见方法。

课后巩固
一、 选择题
1.
2.
3.
4.。

16-17年高中高三第一轮复习化学教学计划

16-17年高中高三第一轮复习化学教学计划

16-17 年高中高三第一轮复习化学教学计划
为了方便老师的教学,为大家整理了高三第一轮复习化学教学计划,希望能给老师一个参考。

一、第一轮复习之策略:
1、重视教材,狠抓双基
课本是学科知识的精华,在第一轮复习中,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

注重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

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我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网络,能准确、科学、全面地理解、使用和描述化学知识。

2 、掌握原理、灵活应用,注重解题思路
化学原理如元素守恒原则,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守恒、化学平衡,物质结构的一般规律,要重点回顾。

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规律,在解题中灵活应用,拓宽解题思路,增强解题技巧。

如:应用守恒法,差量法,讨论法解一些计算题,可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在学习能力层次上属于综合应用,此内容在高考考试中约占30%-40%。

如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是高考的热点之一。

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它能有效地考查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电离平衡、水解平衡、PH 值及各种守恒关系的掌握程度及综合运用能。

【南方凤凰台】2017版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目标导学:开篇 高考小一轮复习(数理化网)

【南方凤凰台】2017版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目标导学:开篇 高考小一轮复习(数理化网)

开篇高考小一轮复习【课时导航】【课时导航】【基础回归】基础回归请老师布置同学们用铅笔书写方程式进行自测。

角度一 根据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来记忆和书写化学方程式1. 钠及其化合物2Na+O 2Na 2O 22Na 2O 2+2H 2O4NaOH+O 2↑离子方程式:2Na 2O 2+2H 2O 4Na ++4OH -+O 2↑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NaOH+HCl NaCl+H 2O 2NaOH+CO 2Na 2CO 3+H 2O离子方程式:2OH -+CO 2C2-3O +H 2ONaOH+CO 2(过量)NaHCO 3Na 2CO 3+Ca(OH)22NaOH+CaCO 3↓ Na 2CO 3+CO 2+H 2O 2NaHCO 3离子方程式:2-3CO +CO 2+H 2O-32O HCNa 2CO 3+2HCl2NaCl+CO 2↑+H 2O离子方程式:C 2-3O +2H +CO 2↑+H 2ONaHCO 3+HClNaCl+CO 2↑+H 2O离子方程式:HC -3O +H +CO 2↑+H 2ONaCl+NH 3+CO 2+H 2O NaHCO 3↓+NH 4Cl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2NaCl+2H 2O 2NaOH+H 2↑+Cl 2↑ 2NaCl(熔融)2Na+Cl 2↑2. 铝及其化合物2Al+6HCl2AlCl 3+3H 2↑离子方程式:2Al+6H +2Al 3++3H 2↑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离子方程式:2Al+2OH -+2H 2O 2Al-2O +3H 2↑2Al 2O 3(熔融)4Al+3O 2↑Al2O3+6HCl2AlCl3+3H2O离子方程式:Al2O3+6H+2Al3++3H2O2Al(OH)3Al2O3+3H2OAlCl3+3NH3·H2O Al(OH)3↓+3NH4Cl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 Al(OH)3↓+3N4HAl2O3+2NaOH2NaAlO2+H2O离子方程式:Al2O3+2OH-2Al-2O+H2OAl(OH)3+NaOH NaAlO2+2H2O离子方程式:Al(OH)3+OH-Al-2O+2H2O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离子方程式:2Al-2O+CO2+3H2O2Al(OH)3↓+C2-3ONaAlO2+CO2(过量)+2H2O Al(OH)3↓+NaHCO3离子方程式:Al-2O+CO2(过量)+2H2O Al(OH)3↓+HC-3OAl(OH)3+3HCl AlCl3+3H2O离子方程式:Al(OH)3+3H+Al3++3H2OAlCl3+3NaAlO2+6H2O4Al(OH)3↓+3NaCl离子方程式:Al3++3Al-2O+6H2O4Al(OH)3↓3. 铁及其化合物3Fe+2O 2Fe 3O 4 2Fe+3Cl 22FeCl 3 2Al+Fe 2O 3Al 2O 3+2Fe Fe+2HClFeCl 2+H 2↑离子方程式:Fe+2H +Fe 2++H 2↑2FeCl 3+Fe3FeCl 2离子方程式:2Fe 3++Fe 3Fe 2+FeCl 3+3NaOHFe(OH)3↓+3NaCl离子方程式:Fe 3++3OH -Fe(OH)3↓2FeCl 2+Cl 22FeCl 3离子方程式:2Fe 2++Cl 22Fe 3++2Cl -3Fe+4H 2O(g) Fe 3O 4+4H 2 8Al+3Fe 3O 44Al 2O 3+9Fe 3CO+Fe 2O 33CO 2+2Fe FeO+2HClFeCl 2+H 2O4Fe(OH)2+O 2+2H 2O 4Fe(OH)3Fe 3O 4+8HCl2FeCl 3+FeCl 2+4H 2O离子方程式:Fe 3O 4+8H +2Fe 3++Fe 2++4H 2OFeCl 2+2NaOH Fe(OH)2↓+2NaCl4. 氯及其化合物Cl 2+H 2O HCl+HClO Cl 2+H 22HCl4HCl(浓)+MnO 2MnCl 2+Cl 2↑+2H 2OHCl+NaOH NaCl+H 2O2HClO 2HCl+O 2↑ 3Cl 2+2Fe2FeCl 3FeCl 3+3NaOH Fe(OH)3↓+3NaClCl 2+2Na 2NaCl HClO+NaOH NaClO+H 2O NaClO+HCl NaCl+HClO Cl 2+2NaOHNaClO+NaCl+H 2O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5. 硫及其化合物S+O 2SO 22SO 2+O 22SO 3 SO 3+H 2OH 2SO 4Cu+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C+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SO 2+H 2O H 2SO 32H 2SO 3+O 22H 2SO 4H 2SO 4 +BaCl 2BaSO 4↓+2HCl6. 氮及其化合物N 2+O 22NON 2+3H 22NH 34NH 3+5O 24NO+6H 2O2NO+O 22NO 23NO 2+H 2O2HNO 3+NOCu+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离子方程式:Cu+4H ++2N -3O Cu 2++2NO 2↑+2H 2O3Cu+8HNO 3(稀)3Cu(NO 3)2+2NO↑+4H 2O离子方程式:3Cu+8H ++2N -3O 3Cu 2++2NO↑+4H 2ONH 3+HNO 3NH 4NO 3NH 4NO 3+NaOH NaNO 3+NH 3↑+H 2O7. 硅及其化合物SiO 2+2C Si+2CO↑ Si+2Cl 2SiCl 4SiCl 4+2H 2Si+4HClSi+O 2SiO 2SiO 2+2NaOHNa 2SiO 3+H 2ONa 2SiO 3+CO 2+H 2O H 2SiO 3↓+Na 2CO 3H 2SiO 3SiO 2+H 2O角度二反应物量多量少、反应条件不同的离子方程式33---++---- Al+-----角度三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配平1. 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的配平(1) 4Fe(OH)2+2H2O+O24Fe(OH)3(2) C+2H2SO4(浓)CO2↑+2SO2↑+2H2O(3) C+4HNO3(浓)4NO2↑+CO2↑+2H2O(4) 3NO2+H2O2HNO3+NO(5) 4K2Cr2O7+6K2S+19H2O8Cr(OH)3+3K2S2O3+14KOH(6) 3Cu+8HNO33Cu(NO3)2+2NO↑+4H2O(7) 5C2H6O+12KMnO4+18H2SO46K2SO4+12MnSO4+10CO2↑+33H2O(8) 5K2SO3+2KMnO4+3H2SO42MnSO4+6K2SO4+3H2O(9) 2KMnO4+3K2SO3+H2O2MnO2+3K2SO4+2KOH(10) 10FeSO4+2KMnO4+8H2SO42MnSO4+K2SO4+8H2O+5Fe2(SO4)32.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配平(1) 2Cu+O2+4H+2Cu2++2H2O(2) 4Fe2++O2+4H+4Fe3++2H2O(3) 5SO2+2Mn-4O+2H2O2Mn2++5S2-4O+4H+(4) 2Cr3++3S22-8O+7H2O Cr22-7O+6S2-4O+14H+(5) Cl2+2OH-Cl-+ClO-+H2O(6) 5H2O2+2Mn-4O+6H +2Mn2++8H2O+5O2↑(7) Cr22-7O+6Fe2++14H +2Cr3++6Fe3++7H2O(8) 5S2-3O+2Mn-4O+6H +2Mn2++5S2-4O+3H2O(9) 2Mn-4O+3S2-3O+H2O2MnO2+3S2-4O+2OH-(10) 2Mn-4O+S2-3O+2OH -2Mn2-4O+S2-4O+H2O角度四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1. 书写下列离子方程式(1) KMnO4氧化废水中Mn2+生成MnO2的离子方程式为3Mn2++2Mn-4O+2H2O5MnO2↓+4H+。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导学学案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导学学案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导学学案课题:乙炔、炔烃复习目的:1、使学生掌握乙炔的分子组成、结构式2、掌握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及其重要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3、以乙炔为代表,掌握炔烃的结构、性质。

4、了解聚氯乙烯的性质、用途。

复习过程:一、炔烃1、什么是炔烃?其结构特点是什么?2、写出炔烃的通式,其含碳量范围是什么?3、常温下的气态炔烃有哪些,其中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的是哪些?4、炔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有哪些?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1、写出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选用什么样的装置来制取,这和以前学过的哪中气体的制取装置相类似?2、实验为了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可用什么物质来代替水?用电石制取的乙炔中常含什么杂质?3、如何收集乙炔气体?三、乙炔的性质1、写出乙炔的电子式、结构式。

2、很多焊接或切割金属的地方,是用氧炔焰来进行的,用的乙炔常储存在钢瓶中,如果发生泄露,是否容易察觉,为什么?此用处利用了乙炔什么化学性质?3、分别通入到盛有紫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试管中,有什么现象?反映了乙炔的什么化学性质?4、比乙烷、乙烯和乙炔性质和结构:乙烷乙烯乙炔分子式C2H6 C2H4 C2H2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特点 C - C(单键),碳原子的化合达“饱和”C = C(双键),碳原子的化合价未达“饱和”(叁键),碳原子的化合价未达“饱和”化学活动性稳定活泼较活泼化学性质取代反应卤代————燃烧火焰不明亮火焰明亮,带黑烟火焰明亮,带浓黑烟氧化反应KMnO4溶液不褪色KMnO4溶液褪色KMnO4溶液褪色加成反应——溴水褪色溴水褪色聚合反应——能聚合能聚合鉴别KMnO4溶液不褪色或溴水不褪色KMnO4溶液褪色或溴水褪色KMnO4溶液褪色或溴水褪色五、聚氯乙烯1、如何制取聚氯乙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聚氯乙烯有哪些用途?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016-2017学年高三 化学 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高三 化学 教学计划

高三化学教学计划高三化学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

为了使学生对高三化学总复习有良好的效果,并且顺利度过这一重要的时期,为此我们高三化学备课组一学期来对高三化学教学有详细的计划,注重教学过程,常总结和反思,根据高三各个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训练方式。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

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

只要根据近几年来全国高考形式,重点研究一下全国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因此开学初我们共同研究了十年高考,把握命题方向及命题特点,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

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

很显然,这些变化将体现在高考命题中,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3.熟悉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尤其是考纲中变化的地方,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

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4.合理利用其他资料。

除了高考试题、考试说明、教材、课程标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学案--电化学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学案--电化学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学案--电化学2016高三一轮复习:电化学专题[考纲要求] 1.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3.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高考真题](2015全国卷1)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 26CO2+6H2O (14全国卷1节选)27(4) H3PO2也可用电渗析法制备。

“四室电渗析法”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①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②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PO2的原因。

③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H3PO2:将“四室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H3PO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

其缺点是产品中混有杂质。

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

考点一:原电池与电解池项目原电池电解池反应性质氧化还原反应自发进行的反应多为非自发,但也可以是自发反应装置性质化学能转为电能电能转为化学能电极名称负极和正极阴极和阳极电极反应式负极:失电子氧化反应阴极:得电子还原反应正极:得电子还原反应阳极:失电子氧化反应离子迁移方向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1.下图Ⅰ、Ⅱ分别是甲、乙两组同学将反应“AsO3-4+2I-+2H+AsO3-3+I2+H2O”设计成的原电池装置,其中C1、C2均为碳棒。

甲组向图Ⅰ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浓盐酸;乙组向图ⅡB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40% NaOH溶液。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双选)( )②根据守恒书写负极(或正极)反应式,特别应注意电极产物是否与电解质溶液共存。

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含解析)

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含解析)

第一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循着图示·想一想]………………………………………………………[特色特性·记一记]……………………………1.特殊的颜色:Na 2O 2——淡黄色固体2.特殊的存放:Na 、K 保存在煤油中,Li 保存在石蜡中 3.特殊的用途:钠钾合金——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4.必记五反应:(1)2Na +2H 2O===2NaOH +H 2↑ (2)2Na 2O 2+2H 2O===4NaOH +O 2↑ (3)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4)Na 2CO 3+2HCl===2NaCl +H 2O +CO 2↑ (5)Na 2CO 3+H 2O +CO 2===2NaHCO 3考点一|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教材知识层面]1.钠的原子结构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1.了解钠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ⅠA 族,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呈现+1价,因而钠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

2.钠的性质 (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①与非金属单质(如O 2、Cl 2)的反应与O 2反应⎩⎪⎨⎪⎧常温下:化学方程式为4Na +O 2常温2Na 2O点燃时:化学方程式为2Na +O 2点燃Na 2O 2②与水的反应:a .化学方程式:2Na +2H 2O===2NaOH +H 2↑。

b .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与解释:3.钠的制备、保存与用途(1)制备:电解熔融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2NaCl 电解,2Na +Cl 2↑。

(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3)用途:①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②作强还原剂,将某些稀有金属从它们的卤化物中还原出来,如4Na +TiCl 4=====熔融Ti +4NaCl ;③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方案

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方案

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方案一、学情分析目前新课内容已经接近尾声,我们对学生的化学学习状况做了调查和分析。

1、知识模块的总体掌握情况学生已经学习了必修一、必修二、选修三和选修四,正在学习选修五,通过一直以来的考试检测,我们发现学生在热化学、电化学和选修三这几个模块学习的不错,而在元素化合物、化学平衡、沉淀溶解平衡这几块比较差。

原因是学生缺乏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系统化的能力,找不到问题的突破口,反而会觉得枯燥乏味繁琐。

化学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等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往往使学生望而生畏,这几部分还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数学基础,这样又进一步的加大了学习难度。

所以在一轮复习中,我们准备重点加强这几个部分。

2、学生的化学学习状况通过多次的段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可以看出,班级化学成绩的两极分化情况严重,尤其是普通班。

有部分学生的化学成绩非常不理想,经过调查,其中大概有60%的学生认为化学难学,并因为化学难学而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对于高分层的学生,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稳定,成绩忽高忽低;提高学生兴趣,是一轮复习的重要目标。

二、一轮目标夯实基本,全面细致,强化薄弱,消除盲区三、工作内容及措施1、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一轮复习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高二下学期、暑期补课和高三上学期(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中旬)。

规范教学时间,备好教学计划;同时关注学校的工作安排,以便及时合理地调整复习进度。

2、认真研读2016年全国考纲,使教学内容与考纲要求保持一致,知识点全面覆盖考纲内容,要求层次吻合;认真研究近五年全国新课标I高考化学试卷,探索命题规律;同时认真做好2017年全国各省市模拟试题,提升做题能力和教学视野,提高教学质量。

在2016年高考结束以后,组织全组所有老师认真研究全国新课标I卷,并与2016届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从而适时的修改和确定化学组对高考命题的研究方向。

3、加强集体备课力度:所有教师先自己独立备课,在每天上午的第五节课,分二个小组:张杰、王洁、刘成茂、高昌吉一组,乔治国、郭秀丽、鲁宝、曹付娟一组,认真研讨,初步确定导学案的设计、上课流程设计、限时训练的题目汇总。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有机化学基础(4份)人教课标版(实用教案)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有机化学基础(4份)人教课标版(实用教案)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简单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寻找思路及书写方法•以极度的热情全力以赴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F 节课先修改分钟,针对重点问题讨论分钟,学生展示并点评、教师适当拓展总结,最后学科班长做好评价,总结反刍与分层达标检测分钟。

.通过对有机物的命名和同分异构体的研究,形成如何书写同分异构体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细致规范的使用化学用语的能力。

【基础自学】、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①②属于烷烃的是;属于烯烃的是;属于芳香烃的是;属于羧酸的是。

【练习】写出下列物质中官能团的名称:有机物的命名和同分异构体 编号班级组别姓名【学习目标】•熟练掌握简单有机物的系统命名【使用说明】 先认真阅《有机化学基础》 〜,然后完成本导学案,下课马上收齐,及时批阅。

【能力点拨】 【练习】分析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完成填空并回答问题:(11) (12)请你对以上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其中(填编号)属于卤代烃的是;属于醇的是;属于醛的是;.常见有机物的命名⑴烷烃【练习】写出下列烷烃(基)的名称或结构简式:① I ②异丙基⑵烯烃【练习】写出下列烯烃的名称或结构简式:①=②异戊二烯⑶烃的衍生物【练习】写出下列有机物的名称:①、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第页)同系物是指【思考】⑴同系物必须为同一通式吗?符合同一通式的一定是同系物吗?举例说明:⑵金刚石和石墨的关系是,、的关系是【练习】下列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和.和.和.和•同分异构体()【思考】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化合物一定是同分异构体吗?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一定不为同系物吗?()各类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①丁基共有四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②烷烃是由某烯烃与氢气加成得到的,则该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有种【合作探究】.分子式为的芳香族化合物共有种,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分子式为且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有机物结构简式可能是【练习】烷基取代苯——可以被的酸性溶液氧化生成中直接与苯环连接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容易被氧化得到现有分子式是的一烷基取代苯,已知它可以被氧化为共有种,其中的种是:O0 O-的同分异构体--()-() 请写出其他种结构简式:【课堂训练】.已知:有机物、、、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其中与均能发生银镜反应,则符合该条件的的同分异构体有()稀硫酸溶液------ > ----------►△()氧化种•种种•种.化合物是一种香料,存在于金橘中,可用如下路线合成:—= ---- —(为乙硼烷)已知:()回答下列问题:⑴11.2L(标准状况)的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产生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第四章第二讲氯及其化合物【考纲要求】1.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知识梳理,深度思考】知识点一氯元素的存在和原子结构1.氯元素在自然界中以__________存在,其中主要以_________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是最重要的成盐元素。

2.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周期第____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最外层有____ 个电子,容易得到____ 个电子形成____ 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知识点二氯气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氯气是_____色__________气味的____体。

密度比空气____,有____,易____,能溶于水,通常1体积水约溶解____ 体积氯气,其水溶液称为氯水。

实验室里闻有毒气体及未知气体气味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铜、铁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色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色烟) (2)与非金属反应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色火焰)。

(3)与水反应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碱反应(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①与烧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制取漂白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

(5)跟还原性物质反应(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①氯气与KI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氯气与FeCl2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氯水中通入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度思考:1、将Cl2通入石蕊试液中的现象是什么?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值吗?2、常见的有特殊颜色的气体有哪些?各显什么颜色?知识点三含氯化合物1.次氯酸(HClO)(1)不稳定性: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弱酸性:比碳酸酸性____,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强氧化性:具有________性。

2.Ca(ClO)2的主要化学性质(1)稳定性比HClO____。

(2)水解显____性,其水解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酸反应生成______,作为漂白或消毒剂的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度思考:漂白粉为何要密封保存?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递进题组,思维建模】一、氯水1、(2011·山东威海联考)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四个实验探究氯水的成分,请根据实验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序号①将氯水滴加到AgNO3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②将氯水滴加到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③淀粉-KI试纸变蓝色氯水中含有Cl2④将足量的氯水滴加到Na2CO3溶液中氯水中含有H+(2)指出实验②和实验④中的“实验现象”:②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③中“实验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过实验②的“实验现象”,同学们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

这两个结论可能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哪一个是正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2、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下列方法中,可制得氯气的正确组合是________。

①MnO2和浓盐酸混合共热②KMnO4和浓盐酸混合③次氯酸钠和浓盐酸混合④K2Cr2O7和浓盐酸混合⑤KClO3和浓盐酸混合A.①②⑤B.②④⑤C.①②④D.全部可以(2)若用含有0.2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取Cl2,制得的Cl2体积(标准状况下)总是小于1.12 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①装置B的作用是_____ 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D和E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出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

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

你认为装置应加在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填装置字母序号),装置中应放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

3.(2010·贵州安顺期末)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B.通常状况下,干燥的氯气能和Fe反应C.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呈现雾状;光照H2和Cl2的混合气体时,因迅速化合而爆炸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HCl,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4.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采用的方法是()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5.自来水常用氯气进行消毒。

如果在实验室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问题的是()A.FeCl2B.Na2SO3C.NaOH D.AlCl3 6.今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的新制氯水,浓度均为0.1 mol·L-1。

如果在甲瓶中加入少量的NaHCO3晶体(n mol),在乙瓶中加入少量的NaHSO3晶体(n mol),丙瓶不变。

片刻后,甲、乙、丙三瓶溶液中HClO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甲=乙>丙B.甲>丙>乙C.丙>甲=乙D.乙>丙>甲7.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B.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C.漂白粉和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D.氯水和过氧化钠使品红褪色8.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A.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B.3517Cl、3717Cl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C.实验室制备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D.1.12 L Cl2含有1.7N A个质子(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9.下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B.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D.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10.实验室用下列两种方法制氯气:①用含HCl 146 g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②用87 g MnO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

所得的氯气()A.①比②多B.②比①多C.一样多D.无法比较11.将0.2 mol MnO 2和50 mL 12 mol·L -1盐酸混合后缓缓加热,反应完全后向留下的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 3溶液,生成AgCl 沉淀物质的量为(不考虑盐酸的挥发)( )A .等于0.3 molB .小于0.3 molC .大于0.3 molD .以上结论都不正参考答案:1.化合态 氯化钠 2.三 ⅦA 7 1 81.黄绿 有刺激性 气 大 毒 液化 2 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2.(1)Cu +Cl 2=====点燃CuCl 2 棕黄2Fe +3Cl 2=====点燃2FeCl 3 棕褐(2)H 2+Cl 2=====点燃2HCl 苍白(3)Cl 2+H 2OHCl +HClO(4)①Cl 2+2NaOH===NaCl +NaClO +H 2O②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Ca(ClO)2、CaCl 2 Ca(ClO)2(5)①2KI +Cl 2===2KCl +I 2②2FeCl 2+Cl 2===2FeCl 3③SO 2+2H 2O +Cl 2===H 2SO 4+2HCl1.(1)2HClO=====光(或△)2HCl +O 2↑(2)弱 HClOH ++ClO - (3)漂白2.(1)强 (2)碱ClO -+H2O HClO+OH-(3)HClO Ca(ClO)2+CO2+H2O===2HClO+CaCO3↓(3)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