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第一、二单元(50选择题)
部编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部编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主委员会,确定了代国歌、国旗、首都、纪年法、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 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终于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建设国家,中国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第2课抗美援朝(1) 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出兵干涉,越过了“三八线”,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了台湾海峡,派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2) A(3) 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4) 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赢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第3课土地改革(1) 思考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地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还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就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同时这也是国家建设的需要。
(2) 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请在右侧的方框中画对勾,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3) 想一想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了什么变化?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大大提高了。
初二历史下册试题及答案

初二历史下册试题及答案第一章:古代中国的秦汉时期一、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不是秦始皇对中国进行的制度改革的是:A. 统一文字B. 统一货币C. 统一度量衡D. 统一宗教答案:D2.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目的是:A. 方便贸易B. 统一计量标准C. 便于征税D. 推行统一制度答案:C3. 秦朝最重要的修筑工程是:A. 长城B. 道路C. 宫殿D. 陵墓答案:D4. 汉武帝开辟了对外贸易的道路,这条道路是:A. 丝绸之路B. 茶马古道C. 海上丝绸之路D. 中亚古道答案:A5. 在“王莽即位”后发生了望族萧何等人起义的事件是:A. 新朝B. 刘邦起义C. 红眉起义D. 赤眉起义答案:C二、填空题1. 秦始皇统一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小篆2. 秦朝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
答案:暴政3. 汉朝时期边塞建立的屯田制度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
答案:农业4. 新朝时期,一度废除的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市肆制度5. 朗朗乾坤下一“子之不肖,_________________之祸。
”。
答案:无穷三、简答题1. 秦始皇对统一货币的改革有何影响?答案:秦始皇对统一货币的改革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货币统一,方便了贸易和征税。
统一货币的引进使得商业活动更为便捷,加强了国家财政控制的能力。
2. 汉朝时期的丝绸之路对于中国和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答案:汉武帝开辟的丝绸之路是中国与西方互通有无的重要贸易路线,促进了中国丝绸等商品的出口,也引进了大量外来文化和商品。
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于中国和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红眉起义和赤眉起义分别发生在什么时期,这两次起义有何相似之处?答案:红眉起义发生在新朝时期,赤眉起义发生在王莽统治时期,它们都是对新政权的抗争。
两次起义都揭露了望族篡位的野心和暴政,展示了人民群众的反抗精神,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部编版初二历史下册练习题

部编版初二历史下册练习题一、选择题1. 以下哪位皇帝在位期间推行了和亲政策?A. 唐高宗B. 宋太宗C. 唐玄宗D. 宋真宗2. 以下哪位皇帝的摄政王是郭威?A. 宋太宗B. 宋真宗C. 宋神宗D. 宋仁宗3. 以下哪个朝代在位时间最短?A. 唐朝B. 宋朝C. 北宋D. 南宋4. 晚唐五代时期出现了一个割据淮南地区的农民起义,这个起义是由谁领导的?A. 王衍B. 黄巢C. 史可法D. 李重进5. 千古一帝是指谁?A. 刘备B. 曹操C. 孙权D. 刘秀二、填空题1. 北宋时期,中国人民发明了使用磁铁制成的指南针,这大大推动了航海和 _________ 事业的发展。
2. 南宋时期,中国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纸币,名称为 __________。
3. 白居易是 _______ 时期的著名诗人。
4. 文景之治中著名的纸张制作技术出现,经济繁荣,这一时期是指__________。
5. 辽、西夏、金这三个对宋朝形成重大威胁的民族侵略者统称为__________。
三、简答题1. 简述唐代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
2. 南宋时期的科技发展有哪些重要的成就?3. 简述北宋和南宋的政治制度有什么不同?4. 五代十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5. 辽金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四、论述题请总结和分析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以上是部编版初二历史下册的练习题,其中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通过完成这些题目,你可以进一步了解唐代、宋代以及五代十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加油!。
2019-2020学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相应答题格内)1.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
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下列哪一项属于会议的内容()①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②制定并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③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④决定改北平为北京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历史图片是一个时代特征的反映。
右图所示历史事件标志着()A.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新中国的诞生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4.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这里的“28年”指()A.1842—1870年B.1911—1939年C.1919—1947年D.1921—1949年5.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这标志着()A.祖国获得了统一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C.西藏自治区成立D.西藏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6.在预习《抗美援朝》这一课时,涂涂同学摘录出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有()①中朝人民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②战争造成了朝韩分裂对峙的局面③战后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④战争的结果是将美国赶出了朝鲜半岛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①③④7.词语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
你认为1953年各种媒体中出现的高频率词语是()A.土地农民新解放区B.西藏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C.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国歌D.志愿军美帝国主义“最可爱的人”8.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中国四大古代文明是指:A. 夏商周古文明、松花江文明、黄河文明、黄海文明B. 黄河文明、长江文明、珠江文明、松花江文明C. 考古学家发掘出的四大封建社会文明D. 夏商周古文明、商周时期以来的封建社会文明答案:D2. 第一个使用文字的朝代是:A. 东周B. 战国时期C. 殷商D. 夏朝答案:C3. 中国封建制度的特征之一是:A. 以奴隶制为基础B. 社会等级森严C. 实行中央集权制D. 承认私人财产制答案:B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请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答: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向更为成熟的状态转变,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多个比较强大的国家。
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斗争、思想文化的创新等都为后来的中国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2. 请简述“五经”。
答:五经指《易经》、《诗经》、《书经》、《礼经》、《春秋》。
这五本经书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讲述的内容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历史、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
其中,《易经》讲述的是自然哲学,是智慧之书;《诗经》是古代诗歌的集合;《书经》是古代名人的文集;《礼经》是古代礼仪制度的规定和说明;《春秋》则是古代历史文章的集合,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历史信息。
第三部分论述题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请阐述这句话的含义。
答:这句话指的是中国文化源源不断自古至今地传承发展,虽然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时代变革中仍然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历史中,从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五经,到现代的财经知识,都是中国文化在漫长的时间中不断地发展与创新。
即使现在,中国文化仍在不断发展与创新中。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古代中国的著名宇航员?- A. 杨利伟- B. 戴富国- C. 王亚平- D. 阳利伟答案:A. 杨利伟2. 北京的地理位置属于下列哪个方位?-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答案:B. 东南3. 长江是世界上第几长的河流?- A. 第一- B. 第二- C. 第三- D. 第四答案:A. 第一第二部分:填空题1. 《论语》是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作品?答案:孔子2.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的哪个省/自治区?答案:西藏自治区3. 银河系是由多少颗星系组成的?答案:多个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
答案: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这四种发明对于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都有重要的影响。
2. 请简要说明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答案: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和欧亚大陆的重要商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也带来了外来的商品和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第四部分:论述题请用200字以上的篇幅,回答以下问题: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影响?答案:改革开放政策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和出口国之一。
改革开放带来了外资和技术的引进,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改革开放也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私营企业的兴起和经济的多元化。
社会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众的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的开放度也大幅提高。
然而,改革开放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经济差距的加大和社会问题的增加。
未来,中国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1949年,毛泽东致信宋庆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北平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
”信中所说的这次会议通过并被中央人民政府接受其成为新政府施政方针的重要文献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刘爷爷是第. 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他参与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
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①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③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④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①②③B.②③④ C .①③ D.①②③④3.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而作,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D.中国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4.某记者在报道中写到:“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材料中“消息”是( )A.渡江战役的胜利B.开国大典的举行C.海南岛获得解放D.西藏和平解放5.在抗日战争中,他指挥百团大战给日伪军沉重打击;在抗美援朝中,他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美帝侵略者。
“他”指的是( )A.李宗仁B.朱德C.彭德怀D.林彪6.“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可怕的对手。
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
”该材料表明( )A.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可以与美国对抗的强大国家B.朝鲜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C.中国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D.中国已成为侵略性极强的国家7. 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它“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于残余的封建制度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变化和调整的先后顺序是( )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农业集体合作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2.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A.开国大典 B.加入WTO C.澳门回归 D.土地改革的完成3.下列节日与中国现代史上发生的事件有关的是:()A.端午节 B.青年节 C.建军节 D.国庆节4.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
“我们的工作”包括()A.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B.颁布《土地改革法》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5.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这是指中国实现了()A.全境解放 B.社会主义 C.国家富强 D.民族独立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的内容不包括( )A.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B.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五星红旗为国旗D.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7.下列不属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模范人物是()A.邱少云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邓稼先8.下列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有哪些()①彭德怀②黄继光③毛岸英④邱少云⑤董存瑞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9.到1950年底,山西新解放区完成了土地改革,实现了广大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愿望。
某村翻身的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变为良田。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表明土地改革( )A.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C.彻底改变了农村落后面貌 D.完成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0.如图是当代著名文学家巴金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证。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中,土地所有者是()。
A.皇帝B.王C.农民D.官僚答案:A2.()辛亥革命爆发地是()。
A.广州B.南京C.上海D.重庆答案:A3.()中国成立于()年。
A.1910B.1911C.1921D.1923答案:C4.()二战之后,中国取得的第一个国际性胜利是()。
A.中印边界战争B.朝鲜战争C.舟山群岛战役D.对越自卫反击战答案:C5.()改革开放的标志是()。
A.三峡工程动工B.香港回归C.上海浦东开发开放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C第二部分:判断题1.()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是皇帝。
答案:正确2.()中国成立于1921年。
答案:正确3.()中国曾参与朝鲜战争。
答案:正确4.()改革开放的标志是香港回归。
答案:错误5.()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答案:正确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是以皇帝为中心,地主阶级拥有土地,并控制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制度。
2. 请简要介绍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大革命,背景是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和国内外矛盾的尖锐化。
它的意义在于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 请简述中国的成立过程和作用。
答案:中国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由马克思主义者创建。
党的成立有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作用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实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4. 请简述中国在二战之后取得的国际性胜利。
答案:中国在二战之后取得的国际性胜利是舟山群岛战役。
这次战役中国军队成功解放了舟山群岛,有效保卫了中国的领土完整,推动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肯定和支持。
5. 请简述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答案:改革开放是中国国家关系的伟大革命,标志是中国的上海浦东开发开放。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
本文档总结了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研究和备考。
第一章:两弹一星和人民生活变迁
- 两弹一星的研制和意义
- 人民生活变迁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第二章:中国都城的选择
- 全国解放后选定中国都城的原因和过程
- 北京的建设和变迁
第三章:我国的宪法和基本法
- 我国的宪法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 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和宪法地位
第四章: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革命
-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通信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第五章: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 改革开放的背景和目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点和实践
第六章:全球化与中国
- 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和影响
- 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发展和应对策略
第七章: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 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
- 我国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措施
第八章:历史文化名城
- 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义和特点
- 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及其保护和利用
以上是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点汇总,希望对学生和教师有所帮助。
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考教材。
八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单元练习卷: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B.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三大改造的完成2.1958年党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这条总路线忽视了(A BC D.人的主观能动性3.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于()A.抗日战争时期B.大跃进时期C.“一五”计划期间D.土地改革时期4.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人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①国际主义②无私奉献③自强不息④艰苦奋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A.邓小平B.江青C.华国锋D.刘少奇6.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A.工业化三大改造合作化B.“大跃进”人民公社公私合营C.“文化大革命”合作化土地改革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7.与《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宪法》的新特点是()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C.体现社会主义原则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8.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一五”计划的完成D.抗美援朝的胜9.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是()A.A、B.B、C.C、D.D、10.“长鞭呀,那个一呀甩呀,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的一首老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
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的时候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公布的时候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时候D.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的候二.填空题(共5小题)11.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可概括为,人民公社的特点是。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同步测试:第一、二单元测评(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二单元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事宜B.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会议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2.刘爷爷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
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①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③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④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学者任继愈曾经感慨地写道:“经过百年的奋斗,几代人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他感慨的历史事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完成C.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4.唇亡齿寒,中国人民深谙此中的道理,为此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
它是()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5.“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还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A.是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B.是土地改革顺利开展的保障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D.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6.下图所示为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
签订一方为中朝,另一方为()A.英国B.日本C.美国D.德国7.下表所示为1952年农产品产量变化情况。
造成1952年比1949年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中华民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C.解放战争的胜利D.“一五”计划完成8.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带答案)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二单元综合检测题(月考题)(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选项填入表格中)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1、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是在()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上 D、开国大典上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是()①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③采用公元纪年④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A、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是在:()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4、1950年10月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的司令员是:() A、贺龙 B、朱德 C、刘伯承 D、彭德怀5、发扬高度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军队是:() A、朝鲜人民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D、国民革命军6、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的战斗英雄是: A、董存瑞 B、黄继光 C、邱少云 D、刘胡兰7、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是:()①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度②农民翻了身,成了国家的主人③消灭了地主阶级④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8、不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的是:()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基础 B、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C、努力发展核军事工业 D、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9、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10、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是:()A、1953年~1957年 B、1952年~1956年 C、1949年~1953年 D、1956年~1960年 11、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最新精编中考历史总复习基本考点好题集训八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基本考点集训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命题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021玉林)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这一事件标志着( )A.祖国大陆实现统B.土地改革的完成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改革开放的推进2.(2021云南节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朝着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按动电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乐队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
广场上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欢呼声,欢庆新中国的诞生。
—摘编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历史盛况?这一盛况标志着什么?3.(2020重庆A卷节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局势和西藏人民迫切渴望解放的愿望,中国共产党最终确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方式并于1951年5月23日在北京签订了《十七条协议》,西藏实现和平解放。
按照协议,进藏部队先后进驻西藏各个国防重镇,结束了西藏边境线上长期有边无防的历史。
根据中央“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指示,中共西藏工委和驻藏部队实行生产自给,解决军需民用,大力兴建公路、机场、水利、工厂、农场等,先后组织13批1000多人次到内地参观访问,增进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
这些举措大大推动了西藏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实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西藏内部的团结,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共同发展进步创造了基本前提。
—摘编自《历史抉择奠定发展进步基础》请回答:(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命题点2 抗美援朝1.(2021重庆A卷)“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含答案)题

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50分)二、非选择题(50分)26.(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西藏。
(3)1950~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
(4)1950~1952年土地改革。
27.(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答案开放,只要是符合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事件或人物都可以。
如人物类:林则徐,他领导的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是中国近代社会的第一次巨变;事件类:《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3)如抗美援朝战争、历史人物黄继光、邱少云等。
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民族魂”。
(4)答案开放。
和平时期也能成长为英雄。
学习英雄,关键是继承英雄精神,即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奋斗不息的民族精神等。
体现在学习生活中,要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各项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不怕苦,不惧挫折,勇于担负责任,顽强拼搏,现在打好基础,将来为祖国做出更大贡献,争取成为新时代的“英雄”。
28.提示:图一是开国大典;图二是朝鲜战争的交战双方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图三是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
按题意叙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民主政权建立。
1950~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1950?D1952年中央在新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这两件大事,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使国家形势趋于稳定。
29.(1)农村。
因为土地改革是在农村进行的。
(2)“人物访谈”形式。
因为采访的对象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生活不便;而且因为历史原因,他们的文化水平大都不高。
(3)答案开放,只是切合题意即可。
如:土改时,家里分得了多少地?是如何分地的?土改前后,家里生活有了哪些改变?等等。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第一、二单元(第一次月考)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第1课、鸦片战争(1840、6——1842、8)1、鸦片战争的根因()、直因()、当时皇帝、()中国失败的根因()。
2、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年,英国舰队(),封锁()结束的标志——()年,中英签订()条约。
3、《南京条约》的时间、地点、内容、特点、影响4、鸦片走私的原因:危害;5、虎门销烟的时间、地点、人物、意义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1、火烧圆明园的时间()、国家:()()、发生在( )战争中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因、直因、借口(英、法)、当时皇帝、影响开始标志:()年,()炮轰广州结束标志:()年,签订()条约(熟悉条款)3、()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第三课太平天国1、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原因(熟悉)、性质、作用、失败原因2、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851年()发动()起义结束的标志是1864年,()陷落3、1853年,太平军占领(),改名为()定为都城,颁布了《》,后期洪仁玕写成《》,主张向西方学习,但未能实施。
第四课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的时间()背景原因、根目、派别、代表人物、主张口号、性质、失败标志和失败原因、启示、作用、内容、理论来源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战役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
2、西北塞防:()()国侵略新疆,()出兵强占伊犁。
()收复新疆。
1884年清政府设立()行省海防:设立()()()三支海军,成立()统一指挥。
1885年清政府设立()行省第五课1、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根因、目的、导火线、影响开始标志:()年,()海战;结束标志:()中日双方签订《》2、黄海战役,()壮烈牺牲,日军取得黄海制海权。
日军在()制造大屠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自杀殉国。
3、《马关条约》的签订的时间、双方代表、内容、4.列强瓜分中国狂朝:(1)根因:第二次科技革命后,()向()过度,加紧()。
人教版8年级历史下全册重点及练习

人教版8年级历史下全册重点及练习一、明朝的成立和发展1.明朝的建立- 洪武年间,朱元璋起义成功后建立了明朝。
- 建立明朝的原因:消除元朝统治的灾难,使天下安宁;为了掌握皇帝的地位和权力。
2.明朝的政治制度- 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 实行三司和六部制度和锦衣卫制度等。
- 设立中央直属机构东厂、西厂和南京六部。
- 实行科举制度。
3.明朝的开拓和发展- 郑和下西洋,开创了中国航海史上的辉煌。
- 钟情青花瓷,发展出了著名的景德镇瓷器制作技术。
- 修筑了万里长城,巨幅丹青长卷《清明上河图》等皆为明朝文化的杰作。
二、明朝的衰落和灭亡1.明朝的衰落- 明朝后期的政治腐败、民生困苦、农民战争等日益严重,导致明朝的衰落。
- 农民起义时期,方腊大规模砍杀官吏,被镇压后,为防止再起义,官府实行了统治性。
- 李自成领导的大西农民起义最终攻占北京,三年后明朝灭亡。
2.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开始走向近代化。
- 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文化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 近代中国逐渐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练一、选择题:1.明朝的建立时间是_____。
A、1368年B、1453年C、1644年答案:A2.明朝的开拓和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事件有_____。
A、王安石变法B、下西洋C、金陵十二钗答案:B二、填空题:1.明朝中央直属机构有____和____等。
答案:东厂、西厂2.修筑万里长城的目的是为了抵御_____的侵袭。
答案:北方游牧民族三、简答题:1.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发展的理解。
答案:中国近代化发展指中国从18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逐渐摆脱封建专制制度,完成从传统社会到近代社会的转型过程,并开始逐步走向现代化,不断走向世界的中心舞台。
2.为什么明朝会灭亡?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明朝衰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统治阶级的败坏,世袭制度的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士人的自由发展,农民战争的连续发生也都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完整版)八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复习阶段练习题

八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复习阶段练习题班别:座号:姓名:一、选择题1、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不包括A青藏高原开始与各地有了密切的联系和交流B我国第一个机床厂建成投产C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D我国结束了依靠“洋油”的时代,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2、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形式是A没收地主土地B调整农民与地主的关系C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D打击地主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A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B消灭民族资产阶级C对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专政D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4、标志我国彻底消灭了剥削阶级的事件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新中国的诞生C“一五”计划的执行D三大改造的完成5、我国社会主义的过度时期指的是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的改造基本完成B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的开始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实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形式是A没收B租赁C合作社D公私合营7、我国从1953年开始实行的三大改造的质是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B个体手工业互相合作C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D变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8、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最主要的原因是A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B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C农民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D农业生产共同协作的客观需要9、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10、1956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C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D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1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内容不包括A对农业的改造B对官僚资本的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D对手工业的改造1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①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②实现国家工业化③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④实现社会主义A.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13.下来关于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1956年在北京召开B.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总路线C.指出了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D.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的错误的主要标志是()①高指标②瞎指挥③浮夸风④“共产”风⑤反右斗争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15.1959年到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原因有()①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②自然灾害比较严重③以阶级斗争为纲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③16.“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所处的时期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具体实施时期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C.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时期D.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期17.最能概括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特点的是A.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处于摸索阶段B.我过的社会主义建设遇到了严重的挫折C.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突出D.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8.下列事件中,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这一客观规律的是()A.反右斗争B.“大跃进”运动C.整风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19.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的模范人物有()①王进喜②邓稼先③焦裕禄④黄继光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20.我国实现原油和石油全部自给是在()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1.中共八大后的十年,工业产品增长最突出的是()A.电子工业B.石油工业C.原子能工业D.航天工业2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两个百年”的起点分别是()A.1912年、1919年 B.1919年、1949年C.1921年、1949年 D.1921年、1945年2.如图所示,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改革的主要影响是()A.核定全国地价,逐步实现土地国有B.联合地主阶级,共同抗击日本侵略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保障解放战争胜利D.发展农业生产,联合农民建设社会主义3.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该会议内容的是()A.以五星红旗为国旗B.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C.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4.今年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建国初期他被下列哪次会议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A.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B.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5.标志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被消灭的历史事件是()A.农业合作化的实施B.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完成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D.新中国的成立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下列对“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C.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D.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7.1949年10月1日,历经沧桑的中国人迎来了自己的节日。
指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西藏和平解放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8.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几乎在刚刚接触西藏问题时就考虑和决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1-7课选择题班别姓名(A B C D)分数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来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
“进京赶考”意味着什么?()A.意味着中国革命的胜利结束B.意味着新中国的建立C.意味着共产党人面临着执政和建设的新任务D.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下列不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是()A.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B.采用公元纪年C.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3.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
其中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事件是()A.新疆和平解放B.青海和平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 D.云南和平解放4.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③决定采用公元纪年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A.1949年9月 B.1949年10月1日C.1950年10月1日 D.1953年7月6.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B.在解决西藏问题时,中央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C.西藏和平解放后,祖国获得完全统一D.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先遣部队进驻拉萨8.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那么建国初期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和大陆统一()①香港②台湾③澳门④新疆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9.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敌人的战斗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其中严守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英雄是()A.黄继光B.董存瑞 C.邱少云 D.罗盛教10.下列诗句(歌词)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是()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1.中国抗美援朝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A.美国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B.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C.标志着朝鲜半岛的统一 D.彻底消灭了美帝国主义12.“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魏巍)“他们”指的是()A.红军 B.八路军 C.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13.中国人深知“户破堂危,唇亡齿寒”、“救邻自救”的道理,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时,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央政府便派谁为司令员率军队入朝作战()A.彭德怀B.林彪C.邓小平D.刘伯承14.一首《英雄赞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常春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还有迷人的《一条大河》“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多少年来,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多少人不免心潮澎湃,联想起()A.土地革命战争B.解放战争C.抗日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15.美国上将克拉克在签字时哀叹,“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将军。
”下面哪幅历史图片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刻()A B CD16.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17.抗美援朝战争“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也付出巨大牺牲,这场战争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是()①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③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8.下面这幅图片,是土地改革时,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给农民自己。
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这次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B.改革中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C.地主也可以分到一份土地,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D.这次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
19.新中国成立时,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是()A.得到土地B.反腐败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实现工业化20.右图农民所作所为的依据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共“八大”决议21.建国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A.新解放区 B.全国农村地区C.除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 D.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22.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土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在农村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23.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A.消灭了地主阶级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4.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是在()A.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B.新中国成立后三年经济恢复以后C.土地改革完成后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2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义勇军进行曲》26.某班同学准备举行“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
他们搜集到了以下资料,哪一项不适合采用()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B.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C.武汉长江大桥D.葛洲坝水利工程B.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新中国工业生产虽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基础仍然薄弱C.这是我国开始“大跃进”运动的背景,“大跃进”的目标是钢产量赶超美国D.这是我国制订“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之一28.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西藏地区的建设,下列哪项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完成的()A.西藏和平解放 B.建成青藏、川藏、新藏公路C.建成青藏铁路 D.派孔繁森等干部支援西藏建设29.一五计划是优先发展()A.重工业B.轻工业C.科学技术D.国防国量30.有的人的名字暗含纪念意义,比如有人名叫“国庆”,因为他出生在国庆节,那么名叫“纪宪”的人可能出生在哪一年()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4年3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32.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A.个体生产拉大了农民之间的差距B.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C.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D.人民群众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3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开展合作化运动 C.组织生产合作社 D.实行公私合营34.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5.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36.中共八大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A.集中力量发展农业B.集中力量发展国防事业C.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D.集中力量发展科学事业37.党中央错误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你认为有以下哪些原因导致的()①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②由于朝鲜战争的影响③又急于求成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8.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实践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是()A.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中共“八大”的召开C.在全国范围进行土地改革 D.进行三大改造39.某报报道:“河南省西平县和平村农业社宣布小麦亩产7320斤”。
这是发生在()A.“一五”计划期间B.“大跃进”时期C.“文革”时期 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40.以下史实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是()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全国领土基本解放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41.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出现了严重的“左”的错误,其主要标志是()①高指标②瞎指挥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④浮夸风⑤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⑥“共产”风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⑥D.①②③④⑤4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A.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的进步产物B.社会主义建设必需的方式C.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D.三大改造的继续43.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
在建国初期就多次推动农村变革,其中哪一次是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A.土地改革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44.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两个反革命集团,它们是指()①康生集团②林彪反革命集团③吴法宪集团④江青反革命集团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45.“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B.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C.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46.下面属于文化大革命中老一辈革命家和人民群众对错误抵制和斗争的事件是()①“一月风暴”②“二月抗争”③林彪等人出逃机毁人亡④“四五运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47.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许多毛泽东主席像章,其中一枚像章背后刻着的数字表明是“1969年6月”制作。
由此可以断定该像章属于()A.建国初期 B.抗美援朝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48.“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
”这首对联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状况,下列哪些是这一时期“是非”不分的表现()A.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B.1967年2月,中央“文革”小组指责一些老干部的行为是“二月逆流”C.1976年清明节,人民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开展“四五运动”D.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领导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49.“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A.老干部批评“文革”错误做法,反被诬为“二月逆流”B.1976年群众在天安门前悼念周恩来,却被“四人帮”强压下去C.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并非法监禁,迫害而死D.“四人帮”借批林彪,把矛头指向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50.下列示意图哪一趋势最足以显示“文革”期间工业总产值的变化()A B C D注:图中 x代表年代,y 代表工业生产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