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语文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教资面试教案

小学语文教资面试教案【篇一: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和了解文明古国,并理解本文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本文的写作手法【教学用具】图片【教学方法】略【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人们必然会想到塔”。
2、板书课题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要求:(1(2(2(1(231、例如华智老师: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扑朔迷离的金字塔建筑,同学们读了课文有什么疑问?或者还想了解什么?学生自由质疑、教师引导整理质疑问题2、同学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你能不能仔细读读每个自然段,针对个自然段的内容试着提一两个问题吗?第一自然段:金字塔座落在哪?什么样子?第二自然段:金字塔为何而建?为什么叫金字塔?第三自然段:a、金字塔有多少座?最大的是哪座?b、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特点?c、金字塔的结构怎么样?第四自然段:造金字塔的石头是怎样搬运的?第五自然段:造金字塔的石头是怎样垒起来的?第六自然段:金字塔有什么意义?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宏伟埃及的金字塔智慧的结晶精巧【教学反思】小学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收集资料。
【教学重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用具】1.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字、图片。
2.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课件。
3.录音机、磁带【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谁来说一说。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第一章: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对策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如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
2. 掌握小学生教育对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培养教师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关注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2. 小学生教育对策3. 教育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教育对策。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教育案例,提高教育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
第二章:小学生语文教学策略一、教学目标1. 掌握小学生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培养教师对小学生语文教学的关注和理解。
3. 培养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学生语文教学策略2. 课堂管理方法3. 教育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学生语文教学策略和课堂管理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教育案例,提高教育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
第三章:小学生阅读与写作教学一、教学目标1. 掌握小学生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基本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培养教师对小学生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关注和理解。
3. 培养教师的课堂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学生阅读与写作教学方法2. 课堂创新策略3. 教育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学生阅读与写作教学方法和课堂创新策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教育案例,提高教育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
第四章:小学生语文评价与反馈1. 掌握小学生语文评价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评价质量。
2. 培养教师对小学生语文评价的关注和理解。
3. 培养教师的反馈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学生语文评价方法2. 评价技巧与反馈策略3. 教育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学生语文评价方法和反馈策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教育案例,提高教育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节课所学的语文知识点。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阅读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恰当的阅读策略和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语文教学理论1.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3.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第二章:语音与汉字教学1. 汉语拼音教学策略2. 汉字结构与笔画顺序3. 常用词语辨析与积累第三章:词汇与语法教学1. 词汇教学方法与技巧2. 语法教学的重点与难点3. 句型转换与句子仿写第四章:阅读理解教学1. 阅读理解的基本策略2. 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3. 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第五章:写作教学1. 写作教学的目标与要求2. 写作教学的方法与步骤3. 不同文体的写作要点与示范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阐述,传授语文教学理论和相关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典型教学案例,引导学生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实践演练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业与练习:学生完成作业和练习的情况,以及作业的质量和效果。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4. 课堂表现: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纪律、态度和学习效果等方面。
五、教学时间1. 每章教学时间为2课时,共10课时。
2. 每课时40分钟,包括课堂讲解、练习和讨论等环节。
六、口语交际教学1. 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与教学目标2. 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与方法3. 口语交际的场景设计与实践演练七、语文综合性学习1. 综合性学习的概念与意义2.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3. 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评价与反思八、课堂管理与教学评价1. 课堂管理的原则与方法2. 教学评价的标准与方式3. 教学反思与教学改进九、语文教学资源与信息化教学1. 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 信息化教学工具与方法的选择3. 网络资源与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十、语文教学设计与实践1.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与结构2. 教学目标、内容、过程与方法的设计3. 教学实践与反思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语文试讲教案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语文试讲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 学科:小学语文2. 年级:四年级3. 教学目标:a.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4.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小组讨论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自然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起对大自然的美好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查阅含义。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
5. 朗读练习: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等作业。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以及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通过课堂实践,发现部分学生在朗读方面仍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2. 同行评价:教师之间相互听课,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3. 自我评价: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效果,总结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2. 参考书目:教师用书、教学参考资料3.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生字词卡片4.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座位排列便于学生合作交流七、教学内容分析1. 课文内容:选取一篇描绘大自然美景的课文,如《四季之美》2. 生字词: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梳理和讲解3. 课文主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培养关爱大自然的情感八、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生字词2. 讲解新课文的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含义3. 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5.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6. 教师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朗读技巧7. 课堂小结,强调课文主题和关爱大自然的重要性8.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九、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 情感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关爱大自然十、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4. 注重课堂纪律管理,营造和谐、积极的教学氛围5. 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针对问题进行辅导十一、教学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自然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教师资格证小学语文面试教案15篇

教师资格证小学语文面试教案15篇老师资格证学校语文面试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熬炼、枯萎、插秧”等词语。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阅读,体会文中“不确定”等含义,理解种树人隔三差五浇水的缘由,了解借物喻人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只有经受磨练才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的情感,培育同学独立、自主不依靠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道理。
2.教学难点:领悟所要阐释的道理,从种树的阅历、道理和方法中明白育人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争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展现关于桃花心木的图片导入语:同学们,屏幕中展现的图片是一棵树。
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这棵树,并英勇地站起来向大家描绘这棵树的形状特点。
你能猜到它的名字吗?(形状特点:美丽、高大、笔直)结合同学回答,引出课题——桃花心木(板书:桃花心木)过渡语:大家对于这棵树的形状特点总结的非常好,可以看出许多同学在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工作。
那么我们今日就来了解发生在这棵树上的一些故事。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师强调易错字:“锻、萎”。
2.同学简要概述文中讲了怎样的一件事?(种树人种植桃花心木特殊的种树阅历与方法)过渡语: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以及刚才我们这两位同学的简要概述,大家知道种树人是如何种树的吗?他与别的种树人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板书:隔三差五、不规律)(三)研读词句,深化体会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在刚发现种树人总是隔三差五的来浇水时,“我”是怎么想的?(尽量用书上的话)(我感到惊奇;我以为种树人太懒;种树人太忙了吧)2.当“我”了解到种树人如此种树的缘由之后,“我”为什么会感动?(小组争论,代表发言)(假如每天定时浇肯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靠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化地下,一旦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教师资格证小学语文教学教案模板(共7篇)

教师资格证小学语文教学教案模板(共7篇)第1篇: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xxxx2017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蒙娜丽莎之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洋彼岸”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准备1.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达·芬奇的资料,搜集蒙娜丽莎的画册、照片、挂历等,欣赏一下这幅世界名画。
2.教师准备此画的挂图。
3.组织学生事先相互交换传阅,对名画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蒙娜丽莎之约。
2.学生看课题质疑。
(二)推进新课1.初读课文,感受名画。
(1)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概括课文大意,完成练习:——xxxx2.欣赏名画,感受魅力。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找到课文5~7自然段。
(2)出示《蒙娜丽莎》的图画,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体会。
(3)从同学们惊奇的眼神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画的喜爱,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4)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呢?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5)随机交流,感受名画的魅力。
①引导学生感受画的整体。
(第五自然段)②引导学生观察肖像画的面部表情。
(第六自然段)出示: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语文教案15篇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语文教案15篇老师资格证面试学校语文教案(篇1)10月17日我们进行了作业教案检查,现总结如下:1、整体把握教材,有课时支配。
2、讲授方针层次分明,讲授重点突出,重难点明确。
3、按进度备好每一节课,部分教案与讲授进度相吻合。
4、大部分老师备课项目齐备、过程详细,符合讲授策略。
如:张雁、刘萍等,备课细致,做到备教材、备同学。
5、部分老师对方案表中的完成状况做了标注并写明白未完成的缘由。
如黄宗合。
1、大部分老师反思偏少,部分老师甚至没有反思。
2、部分老师的教案没有板书设计和作业设计。
3、缺乏实效性。
1、按学校教育处的要求,按进度仔细备好每一节课,并提前备好开学一周的课。
2、讲授反思要有深度、有质量,应就讲授过程中成败得掉进行总结,理论联系实际,写出本身的收成、困惑、改良的方法,经由过程反思提高本身的讲授程度。
3、重点课必需备详案。
4、仔细讨论教材,结合同学实际拟定切实可行的教案。
作业一、优点1、多数老师布置的作业量适度,批改准时。
2、作业本洁净干净、封面统一。
3、书写工整。
二、存在问题:1、个别老师批改作业不够仔细、严谨。
2、批阅符号不规范,消失多道题只批一个大对号。
3、错题没有更正。
4、部分老师没有对同学的错题进行正确的批阅。
1、仔细钻研教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观念,备课时要备教材,也要备班级的同学的学习状况。
年青老师应当写好具体的教案。
按实际上课课时进行备课。
2、借鉴人家的东西要联系自己的实际状况,仔细舍取,而不能照搬照抄。
3、课后反思要有肯定的数量,也要有肯定的质量,每次上完课要仔细总结反思,以改进自己的教学,为今后自己更好的教学积累一笔财宝。
4、在批阅同学作业时发觉同学有错误,要少打“×”,圈出来或划出来,让同学订正后再批。
5、把漏写的东西要准时整改,补充完整。
6、对待资料的工作检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足的就整改。
7、数学教案要多一点备练习。
练习量要足、练习题型要多层次。
小学语文教师试讲教案(通用11篇)

小学语文教师试讲教案小学语文教师试讲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师试讲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师试讲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弹”,掌握“震撼、欲望、糟蹋、骚扰、茁壮、有限”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文中三个引发对生命思考的事例。
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难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展示交流珍惜生命的名言。
同学们讨论了珍惜生命的名言,相信你们对生命有了一定的认识。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9课,去寻求生命的真谛。
2、板书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过渡:生命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细细感悟。
1、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边读边想:课文关于“生命”讲了哪几个事例?2、检查反馈(1)刚才同学们读课文真认真,这些词语你会读吗?a、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骚扰欲望震撼糟蹋有限动弹听诊器不屈向上茁壮生长鼓动跃动冲破坚硬沉稳短暂珍惜b、多音字“弹”。
(dàn、tán)(2)课文讲了几个事例呢?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
请学生将三个事例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板书:飞蛾求生、香瓜子生长、静听心跳(三)深入研读自读“飞蛾求生”事例1、请同学们自由读“ 飞蛾求生”部分,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词句,思考:你感悟到了什么?可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2、学生反馈,体会情感。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语文试讲教案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语文试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解析2. 生字词学习3. 文章结构分析4. 思想感情教育5. 课堂练习与拓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生字词的准确认读与运用,文章结构的分析,思想感情的体会。
2. 难点:生字词的理解,文章深层含义的解读,表达技巧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媒体资源,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表达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1.1 图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场景等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1.2 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课文朗读与解析(15分钟)2.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与理解。
2.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3 解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
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3.1 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3.2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4. 文章结构分析(10分钟)4.1 学生总结文章结构,教师进行点评。
4.2 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结构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5. 思想感情教育(5分钟)5.1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情感交流。
6. 课堂练习与拓展(10分钟)6.1 课后作业布置: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总结文章结构。
6.2 拓展活动:小组内讨论,如何将课文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7. 课堂小结(5分钟)7.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7.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8. 课后反思(课后)8.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篇一: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语文试讲教案《我要的是葫芦》一、设计理念:这篇课文是一个寓言故事,共有四个自然段,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种葫芦,不知道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没有收到葫芦的故事。
课题正是他的错误所在,也是没有收到葫芦的原因。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并懂得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时,我抓住重点的字词进行品悟,并适时创设语言意境,让学生做文本的主人公,融入文本,体会种葫芦人喜爱葫芦的心情,亲身感受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的原因。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做好指导,让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认识“葫、芦、藤、哇、盯、邻”等六个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导入: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出示红红的苹果图)这是什么?在苹果树上,你看到了什么?(出示没叶的苹果图)请比较一下,这棵苹果树跟刚才的苹果树有什么不一样?生活中有没有见过,不长叶子就能结出果实的现象?师:我们都知道叶子长得好,才能结出好的果实,这是植物生长规律。
可是古时候有个人却不懂生长规律,因此还犯了错误呢?想知道他犯了什么错误吗?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14 课《我要的是葫芦》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导入时运用两棵不同的苹果树作对比,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先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和理解课文做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 学生自由读课文2. 检查识字情况。
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语文教案

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语文教案教案一: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讨论,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古代诗人杜甫及其代表作《登高》的背景和意境。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古代诗人杜甫和其代表作《登高》的背景知识,理解诗歌的意境。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分组合作完成文本分析和演讲。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多媒体设备- 课件或手写板书- PPT演示文本《登高》2. 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登高》的背景知识和意境【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杜甫的画像和诗集封面,向学生介绍古代诗人杜甫,提出问题:“杜甫是古代哪位著名诗人?大家对他有什么印象?”2.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介绍杜甫的背景:杜甫是唐朝的一位伟大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以豪放、深沉、写实著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困苦和民众的苦难生活。
【步骤二】呈现(15分钟)1. 教师播放PPT演示文本《登高》,并向学生解释诗歌的背景和意境。
2. 通过读诗和讨论,指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境:登高者卓立山巅,感慨万千,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身世的思考和对时代的关注。
【步骤三】分组讨论(25分钟)1.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3-5人,让学生自愿选择小组成员。
2.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发言人,组织讨论杜甫和《登高》的相关问题:诗中的意象如何体现诗人的思想情感?诗中是否有你们喜欢的句子或段落?你们的感受和想法是什么?等等。
3. 每个小组有15分钟时间进行讨论,然后由组长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
【步骤四】展示与分享(15分钟)1. 每个小组派出的发言人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并分享小组成员的感受和想法。
2. 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对每个小组的分享进行点评,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评论。
【步骤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过程,总结杜甫和《登高》的背景和意境。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第一章: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与任务一、教学目标2.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任务1. 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2. 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4.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二章: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与教材一、教学内容1. 汉字、词语、句子、段落、篇章。
2. 语音、语法、修辞。
3. 文学常识、文言文。
4. 阅读、写作、口语交际。
5. 综合性学习、课外活动。
二、教学教材1. 人教版《语文》教材。
2. 教师用书、学生用书。
3. 辅助教材、教学资源。
第三章: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 情景教学法:创设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
3. 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实例,提高教学能力。
4. 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运用课件、视频、音频等丰富教学内容。
2. 网络教学: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展学生视野。
3. 实体教学:实物、模型、图片等辅助教学。
4. 室外教学: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开展实践活动。
第四章: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一、教学评价原则1. 客观性原则: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发展性原则: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全面性原则: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方面。
二、教学评价方法1. 课堂评价: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即时评价。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 测验评价:定期进行知识、技能的检测。
4. 综合性评价: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
第五章:小学语文教师素养与专业发展一、教师素养1. 职业道德:关爱学生,为人师表。
2. 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语文学科知识。
3. 教育教学能力:善于组织教学,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语文教案

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语文教案教案一:《传统文化-唐诗词的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唐诗词的背景、特点和重要代表作品;2. 学习背诵并欣赏其中几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唐诗词的背景和特点;2. 经典诗词的背诵和欣赏。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古代文化和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等教学辅助工具;2. 学生准备好课本和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唐诗词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于唐诗词的兴趣;2. 教师提问:“你知道唐代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吗?有没有听说过唐诗词?”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介绍唐代的历史背景和唐诗词的地位与作用;2. 解释唐诗词的特点和风格,如格律要求、婉约与豪放等;3. 介绍几位唐代文学家和其代表作品。
三、重点讲解(25分钟)1. 针对几首经典的唐诗词进行详细解读和赏析,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2. 解读其中的意象、意境和修辞手法;3. 引导学生辨析各首诗词的深层含义。
四、合作探究(3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自己感兴趣的唐诗词,进行课堂朗读和讨论;2. 引导学生互相分享对于这首诗词的理解和感受;3.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展示结合自己的创作、绘画或音乐等形式。
五、概括归纳(10分钟)1. 教师复习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要点;2.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你对唐诗词的印象有了哪些改变?你觉得唐诗词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针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自行选择一首感兴趣的唐诗词进行背诵;2.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感想,分享对于唐诗词的理解与体会。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唐诗词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欣赏。
在合作探究环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作业的布置,进一步巩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教师证试讲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共7篇)

《教师证试讲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共7篇)》摘要:重点区分“予”和“矛”,“买”和“卖”,“即”和“既”,(板书诗题,注意“孟”、“浩”、“陵”的写法),理解“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碧空”、“尽”、“唯”的意思小学语文教师试讲教案刘彬各位专家:您们好!我是今天我试讲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册(版本)第课(板书课题)课型是,体裁是,作者是。
这一设计的教学理念是采用三读法(板书出来):今天我要试讲的是本课的第一课时,采用的是课题导入法,因为课题也就是文章的眼睛,俗称“文眼”,一篇文章的题目与文章的内容是密切相关的,可以揭示文章的主要的内容。
请同学们跟老师读一遍课题,然后全班齐读一遍,学生读后老师评价(同学们读得很整齐、声音也很响亮)。
那么请你们再读一遍课题,思考一下你想从课题上了解哪些内容呢?学生齐读课题后,留给他们2到3分钟的时间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可以找3到5名学生,对学生的回答作简短的评价,如果你真会思考,你从课题上想了解的内容大致就是这节课所要重点讲述的部分,请你在老师讲课的过程中认真听讲,认真记,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同学们,我们从课题上粗略地知道了一点内容,如果想要详细地理解课文的主体部分,就需要我们同学认真、仔细地朗读课文了,希望你们能读出味道来,读出感情来,读出兴趣来,好不好?学生回答以后,老师适当评议。
同学们读书热情很高,这让老师感到很欣慰。
不过,老师在你们将要朗读课文的时候,给你们提一下朗读课文的建议(板书或出示写好建议的小黑板或是课件等):1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自己试着或词典解决。
2找出自己不太明白的句子,标上记号,以便在老师讲课时注意理解。
3准备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希望你能在认真读文的基础上,提出有一定针对性、有价值的问题。
老师的建议就是上面三条,这样做的目标是体现教学过程中的三个统一,也就是:学生主体作用与老师主导作用的有机统一;自学、讲读、练习的统一;听说读写的有机统一。
小学语文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6(共4篇)

小学语文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6(共4篇)小学语文面试试讲教案《恐龙》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
教学重难点: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出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及其特点,领悟课文是怎样把它们的特点给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是一种曾经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复存在的爬行动物,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2、这篇课文是以这种动物的名称为题的。
当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
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前面的生字。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指导观察字形,弄清每个生字的结构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然后让学生有重点的书写。
指名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齐读生字词语。
3、各自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5、理清层次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交代了恐龙的生活年代、生活环境的优越、活动范围广、数量多。
第二段介绍了恐龙以及近亲的种类和生活习性。
第三段恐龙消失了,但其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
说一说,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两亿年”、“大片大片”、“密密”、“到处漫游”、“遍及整个世界”等词语来感悟恐龙生活年代之久远,生活条件之优越,活动范围之广及数量之多。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齐读。
四、布置作业1、出示生字。
2、讲解生字要领。
3、学生描红。
试讲要求:(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趣味识字,随文进行字词讲解。
(3)朗读课文,品味文中的佳句,感受日月潭不同的的秀丽风光。
(4)结合板书进行讲解。
教案设计及要求解析教案设计:课题:《日月潭》课型:新授课授课年级:二年级教学目标:1、会写“环、绕”等12个生字;运用熟字换偏旁、形声字特点等方法会认“环、绕、茂、晰、朦、胧、境”9个生字。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字新词的学习。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三、教学难点1. 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会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2. 合作学习法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2. 生字词卡片3.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材料教案内容(第一至第五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图片导入:出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景物。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理解词语。
二、学习课文(2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新词,解释词语含义。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三、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复习生字新词,回顾课文内容。
二、深入学习课文(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写作手法。
2.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前两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复习生字新词,回顾课文内容。
二、实践操作(20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写一段话。
2. 学生现场完成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三、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前三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小学语文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面试试讲教案教案:小学语文面试试讲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试讲,学生能够:1.认识汉字“山”和“水”。
2.了解少数民族文化。
3.掌握古诗词《登高》的基本内容。
二、教学重点1.汉字“山”和“水”的认识。
2.少数民族文化的介绍。
3.古诗词《登高》的讲解。
三、教学难点1.少数民族文化的介绍如何与学生语文学习相结合。
2.如何让学生对古诗词《登高》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师生互动,询问学生对少数民族有什么了解。
(2)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引出少数民族文化的话题。
2.正式教学(1)字词学习通过PPT教学,呈现汉字“山”和“水”的笔画和结构,让学生在练习书写过程中,逐步掌握汉字的基本形态和构造方式。
(2)文化解读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传统民俗和民间艺术,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一个基本的印象。
(3)诗歌学习通过朗读古诗词《登高》,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引导学生从字词、句型、表达方式等方面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3.教学拓展(1)现场演示请学生表演一下少数民族舞蹈,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2)游戏互动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五、教学练习1.合作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评价和修改自己的作品,提高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2.个人练习请学生完成与课文相关的作文,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六、教学评价通过统计学生的错误率和完成度,了解教学效果。
同时,通过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情况、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教学方法的评价。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在讲解汉字、“登高”古诗、少数民族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知识点的讲解精细、教法的运用灵活、形式多样、趣味性强。
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小学语文教资面试教案范例大全

小学语文教资面试教案范例大全小学语文教资面试教案范例大全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其教育教学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文化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还与国家和民族发展紧密相关。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何在面试中展示出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我们所关注的焦点。
教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制定并思考具体教学方案的重要工具。
在小学语文教资面试过程中,教案不仅是考查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教学策略的重要元素,也是考察考生沟通、组织、安排能力的体现。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几个小学语文教资面试教案范例。
教案一:《小学语文表演课教学设计》1、选题:《浣溪沙·菩提偈》2、课型:表演课3、课时:一课时(45分钟)4、教学目标:1)了解《浣溪沙·菩提偈》诗歌背景及主旨;2)了解标点符号在句子理解中的重要作用;3)能在表演中深刻理解诗歌的含义及情感。
5、教学内容:1)语文知识:《浣溪沙·菩提偈》的歌词、标点符号在句子中的作用;2)语文技能:朗读、感悟及表演;3)情感态度:体味诗词含义,领悟佛理人生,激发慈悲之心。
6、教学重点及难点:1)重点:标点符号在句子中的作用,朗读、感悟及表演;2)难点:让学生领悟佛理人生,并能在表演中深刻表达出诗词的情感。
7、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请一名学生表演一段舞蹈。
此舞蹈的背景乃是原住民在田野上所完成的劳作,如織布,捉鱼等等。
2)老师在学生表演完后,请一名学生说明格律的含义,渐渐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浣溪沙·菩提偈》)。
二、讲授(15分钟)1)让学生大声跟读《浣溪沙·菩提偈》。
2)解释、分析诗句。
在解释时,学生通过分析标点符号,理解全句意思。
三、“我以我心换你的心”(10分钟)1)老师布置作业:“我以我心换你的心”——学生要做到自己的表演要真实,要有角色的心,四下一心,假若被评判员批评,尽可能想好如何做得好,和怎样表达意见,换来互相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语文试讲《恐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
教学重难点: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出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及其特点,领悟课文是怎样把它们的特点给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是一种曾经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复存在的爬行动物,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2、这篇课文是以这种动物的名称为题的。
当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前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指导观察字形,弄清每个生字的结构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然后让学生有重点的书写。
(3)指名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4)齐读生字词语。
3、各自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5、理清层次
(1)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2)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1节)交代了恐龙的生活年代、生活环境的优越、活动范围广、数量多。
第二段(2——5节)介绍了恐龙以及近亲的种类和生活习性。
第三段(6节)恐龙消失了,但其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
6、师总结:恐龙是两亿年以前地球的主人,属爬行动物,它们与神话传说的“龙“无关。
恐龙的种类繁多,一般体大个小,生活在陆地或者水中。
约在6000千年前消失了。
文章直截了当地以“恐龙”为题,既可突出文章描写的对象,又可引发对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导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一说,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抓住“两亿年”、“大片大片”、“密密”、“到处漫游”、“遍及整个世界”等词语来感悟恐龙生活年代之久远,生活条件之优越,活动范围之广及数量之多。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齐读。
四、布置作业
1、出示生字。
2、讲解生字要领。
3、学生描红。
来源:中师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