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活检系统的设计

合集下载

胶囊内镜 ppt课件

胶囊内镜  ppt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检查过程
PPT课件 6
轻便灵巧的图像接收仪

每秒获取2幅图像讯号;(最多 可记录57,600余幅图像) 显示基本检查数据;(患者名 、ID、剩余电量、错误警告


系统锁定功能;
重:515g(含电池); 采用3600mAh锂电池。
PPT课件
7
胶囊内镜全球应用

胶囊内镜的诊断地位

胶囊内镜在美国被保险公司认可
PPT课件
1
小肠的解剖位置
小肠远离口腔与肛门, 长约3.38~7.85m,游离 于腹腔内并被肠系膜束 缚形成多发复合肠襻。传 统的检查技术受到很大 的限制
PPT课件
2
胶囊内镜简介
胶 囊 内 镜 ( Capsule endoscopy ) 又 名 无 线 胶 囊 内 镜 ( Wireless capsule endoscopy) 由以色列Given Imaging公司研制,2000年4月正式面市 2001年8月获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允许应用于人体
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尤其爆发型者。
※对高分子材料过敏者 ※18岁以下、70岁以上患者以及精神病患者
禁忌证
PPT课件 10

与传统方法(消化道造影、血管造影和推进式内镜
比较,胶囊内镜诊断率最高) • 对于胃镜和肠镜检查正常的消化道出 血,应首选胶囊内镜检查。

国内外报道诊断率在70%左右
胶囊内镜对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

胶囊被吞下后,借助消化道的蠕动在全消化道内推进。 在胃内停留的平均时间为63min(10-319min),在小肠内停留的平 均时间为194min(70-322min) ,一般在 8~72h 后就会随粪便排出体 外。

胶囊内镜评价分析

胶囊内镜评价分析

OMOM胶囊内镜临床应用的初步评价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腹痛、腹泻,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一些患者虽然通过胃镜、肠镜和全消化道钡透检查仍不能确诊,尤其是小肠疾病应用常规的检查方法难于确诊,长期以来一直是消化道检查的盲区。

胶囊内镜的问世填补了全程小肠可视性检查的空白,为小肠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OMOM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以下简称OMOM胶囊内镜)是继以色列M2A胶囊内镜问世以来,国内第1个研究成功的胶囊内镜,由重庆金山科技集团自主研发。

我院于2O13年引进OMOM胶囊内镜,对20例患者进行检查,现总结资料,初评其临床诊断价值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6—10 2OO7—07,接受检查者20例。

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

年龄22—8O岁,平均年龄5O.7岁。

人选标准:曾接受过传统检查仍无法解释的消化道出血;肠源性的腹痛、腹泻;炎症性肠病;血管畸形;肠营养吸收不良等疾病。

20例符合入选标准:腹痛18例,腹胀、腹泻12例,便秘3例,消瘦2例,健康体检2例,黑色血便3例。

胶囊内镜适应症:1.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2.慢性腹痛或腹泻疑为小肠器质性疾病所致;3.了解克罗恩氏病和乳糜性腹泻累及的范围,观察手术吻合口情况;4.监控小肠息肉病的发展;5.其他检查提示或怀疑小肠影象学异常。

并发症:1.胶囊嵌顿,主要并发症是胶囊嵌顿,它可嵌顿于狭窄处、憩室内,或进入术后胃的输入袢不能排出,国内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大约为1%。

2.食管、胃、十二指肠滞留如幽门运动功能异常的患者,胶囊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需经胃镜送入十二指肠。

3.其它胶囊内电池的原料有一定的毒性,但至今国内外文献报道未发现胶囊完整性在肠道受破坏的病例。

禁忌症:1.凡能妨碍胶囊正常通过消化道的疾病,如胃肠道狭窄、梗阻、穿孔、肠瘘、消化道大憩室等,尤其是无手术条件以及拒绝接受任何外科手术者;2.严重动力障碍者,包括未经治疗的贲门失弛缓症和严重胃轻瘫患者(除非先用胃镜将胶囊送入十二指肠);3.不推荐在安装心脏起搏器、除颤器或其他医用电子装置的患者及儿童中使用胶囊内镜,但这些人群中应用,未发现并发症,因而属相对禁忌症1.2 仪器与方法1.2.1 仪器设备:重庆金山科技公司生产的OMOM无绳胶囊内镜、数据记录仪套件及影像工作站。

胶囊内镜 ppt课件

胶囊内镜  ppt课件

ppt课件
36
胶囊式小肠内镜、推进式小肠镜比较
在小肠疾病的诊断中,推进式小肠镜仅能到达曲氏韧带以下50cm左 右,故其诊断小肠疾病的能力有限,并发症有食管贲门粘膜撕裂 症、食管创伤、急性胰腺炎、肠穿孔等;
胶囊内镜无创性、无交叉感染的方法易为患者所接受, 它对小肠疾病的检出率较其他传统的方法有所提高。胶囊 内 镜局限性:内镜移动的不可控制性、肠道积液对观察的影 响、图象分辨率不如电子内镜、无活检功能以及可能产生 胶囊肠道梗阻或滞留等。
ppt课件
22
并发症
1、胶囊嵌顿 2、食管、胃、十二指肠滞留 3、其 它
ppt课件
23
1、胶囊嵌顿 主要并发症是胶囊嵌顿,它可嵌顿于 狭窄处、憩室内,或进入术后胃的输入袢 不能排出,其发生率大约为1%。
X 线下的 胶囊内镜
ppt课件
24
2 食管、胃、十二指肠滞留
胃镜下的胶囊内镜
胶囊内镜下的胃镜及导丝
胶囊内镜
ppt课件
1
胶囊内镜的历史
1991 “Tiny Missile” concept 小型导弹概念
1994
CMOS imaging (patent) CMOS 成像专利
1996
“Live pig transmissions” 动物测试
ppt课件 2
胶囊内镜的历史
2000年,以色列科学家经多年的开发研 究,发明了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 又名 无线胶囊内镜 ( wireless capsule endoscopy)。 2001年8月,美国FDA批准将其用于临 床。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 2002年5月率先开展。
12
球部溃疡
ppt课件

胶囊内镜 ppt课件

胶囊内镜  ppt课件
位于小肠的出血点。推进式肠镜检查(PE)当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诊断 方法。本前瞻性试验旨在比较无线胶囊内镜(CE)与肠镜的检查功效。
ppt课件
13

德国威斯巴登市Horst Schmidt医 院Ell 等于 2001 年 4 月至 10 月,该医院收 治了 65 例慢性胃肠道出血,其中 32 例进行了 完全的传统诊断性检查(包括小肠灌肠造影、 血管造影和闪烁显像以及 PE 和 CE )。 CGB 患 者的平均患病期为29 ± 24 个月(6 - 126);最 低血色素水平为 3.0 - 9.9 g/dl ( 均值 5.9 ± 1.4); 输血17 ± 18 个血单位(0 - 60);每位患 者经历6 ± 7( 1 - 38)次住院治疗,在CE之前 平均做过14 ± 9次诊断性检查。
ppt课件
10
胶囊式内镜有助于诊断隐性胃肠道出血
Lim等,美国胃肠病学会第67届年会

迈阿密大学医学院Lim等对20例原因不明胃 肠道出血病人进行了检查,先做微型无线胶囊内 镜检查,然后再做推进式肠镜检查。进行推进式 肠镜检查时,将一根装备有微型摄像机、长4英 尺的管子通过食管和胃送入小肠上1/3部位。 结果显示,微型无线胶囊内镜检查可发现70% 病人的出血原因,而推进式肠镜检查只能发现4 5%病人的出血原因。
ppt课件
7

组成
小型短焦镜头 彩色照(摄)相机 发白光二极管 两个微型电池 射频发送器 天线。
ppt课件
8
•图象采集过程
–一个如随身听大小 的便携式数据记录 仪。 –照相机可对直径小 至0.1毫米的目标 进行摄影,放大8 倍。 –每秒钟可拍摄80幅 图像,8小时内能 向数据记录仪传送 近6万幅图。 –由工作站专用处理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得到完整的图象和 数据。 9

磁控胶囊胃镜工作原理

磁控胶囊胃镜工作原理

磁控胶囊胃镜工作原理
磁控胶囊胃镜是一种新型的无痛胃镜检查方法,它是利用微型胶囊镜头及磁控技术来
观察胃内病变情况的医疗器械。

磁控胶囊胃镜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胶囊镜头、磁力系统和显像系统。

1. 胶囊镜头
磁控胶囊胃镜内置有微型摄像头、LED灯及电池等部件,呈胶囊状,其直径为11毫米,长度为23毫米,重约3克。

胶囊外壳由可溶解材料制成,可以被胃液、胆汁等消化液体溶解,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损伤。

2. 磁力系统
磁力系统由外部磁铁和磁控器组成,主要用于控制胶囊镜头的运动轨迹,使其在胃内
行进。

磁控器内置有电子控制单元、电池、通讯模块等部件,可通过无线信号控制磁铁的
位置和强度,从而控制胶囊的运动。

在无线信号的作用下,磁铁会在胃部从外部控制,磁
铁的位置和强度决定了胶囊镜头的运动方向和速度。

3. 显像系统
显像系统由电视监视器、计算机及运动控制软件等组成,主要负责接收和解读从胶囊
镜头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视频信号输出。

显像系统可以对病变点、粘膜等进
行显微分析,通过传送数据到计算机,拍摄、记录图像,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了解胃内病
变情况。

以上三个部分相互配合,完成磁控胶囊胃镜的检查任务。

在进行检查前,医生会要求
患者服用清肠剂,并于早晨空腹吞下胶囊,待检查结束后,胶囊自动排出体外。

整个过程
无需麻醉,不会带来任何疼痛或不适感,也免除了传统胃镜检查的不适和恐惧感。

胶囊内镜最新ppt课件

胶囊内镜最新ppt课件
胶囊内镜
ppt课件
1
胶囊内镜的发展史
?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是两个独立研究组联合攻关完
成的
?伦敦研究组1994年发布研究意向
?1997年用 CCD( charne coupled device,)技术无线照相机获得
第一张胃内镜图像
?Idden等1997年描述了这一无线内镜视频系统
25
胶囊内镜探路系统
? 胶囊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超过 24小时或4天仍未排出,则胶 囊会在体内自动溶解,无需外科手术取出。
ppt课件
26
食道胶囊内镜
? 食道胶囊内镜是胶囊内镜家族中的新成员 ? 最初的食道胶囊内镜仅可以采图 4幅/秒,可以准确发现明
显的食道病变 ? 14 幅 / 秒 的 食 道 胶 囊 内 镜 , 在 诊 断 胃 食 管 反 流 病
?以色列研究组首先制造出CMOS装置 (complemen-
tart‘ metal oxide silicon, CMOS)
?1999年A月经伦理委员会的允许,进行了第一例志愿者一研究
?2000年4月以色列(GIV FN影像公司生产的胶囊内镜正式面,
其商品名为杰文诊断图像
系统,)
?2001年A月获FDA认证,准许运用于临床
14
ppt课件
15
禁忌症
? 无条件手术及拒绝接受任何外科手术者
肠道梗阻、狭窄
? ?
无条件手术及拒绝接受任何外科手术者
? ?
广泛的小肠克罗恩病 肠道梗阻、狭窄
? 使用心脏起搏器及安装其他电子医学仪器者 ? 广泛的小肠克罗恩病
? ?
吞使咽用困心难脏者起搏器及安装其他电子医学仪器者
? ?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
依据。
结肠狭窄和梗阻
胶囊内镜可用于检查结肠狭窄和 梗阻情况,评估肠道通畅程度及 狭窄原因,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
的诊疗建议。
03
胶囊内镜在呼吸系统检查中的应用
肺部检查
肺部病变诊断
胶囊内镜可用于肺部病变的诊断,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通过内镜观察肺部组织的变化和异常表现,医生可以做出 准确的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气道异物取出
当气道内出现异物时,胶囊内镜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位并取出异物,避免对患者 造成进一步的伤害和并发症。
04
胶囊内镜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儿童患者应用
诊断胃肠道疾病
胶囊内镜可用于儿童胃肠 道疾病的诊断,如炎症性 肠病、息肉、溃疡等。
评估治疗效果
对于已确诊的儿童胃肠道 疾病患者,胶囊内镜可用 于评估治疗效果及病情变 化情况。
多模态成像技术
结合光学、超声、MRI等多模态成像技术,提供更全面的 消化道信息,提高诊断准确性。
延长在体工作时间
通过优化能源管理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延长胶囊内镜在 体内的工作时间,以便更全面地观察消化道情况。
政策法规影响因素分析
医疗器械监管政策
各国对医疗器械的监管政策不同,可能影响胶囊内镜的研发、注册 和上市流程,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
发展历程
自20世纪末胶囊内镜问世以来, 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和升级,逐 渐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消化道 检查手段。
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工作原理
患者吞服胶囊内镜后,内置摄像头在 消化道内拍摄高清图像,并通过无线 传输技术将图像发送至体外接收器, 供医生分析和诊断。
结构特点
胶囊内镜通常由摄像头、光源、电池 、无线发射器等组成,具有体积小、 重量轻、易于吞咽等特点。

胶囊内镜技术研究进展

胶囊内镜技术研究进展
究 中发挥 了令 人满 意 的效 果 。 ] 。结 肠 胶 囊 内镜 同 样 设计 为两 端各 一 个 摄 像 镜 头 , 每秒 拍 照 4帧 。相
统 的研 发工作 在全 世 界 如 火 如荼 地 开 展 起 来 , 产 品 不 断丰 富 , 各类 智 能 胶 囊 内镜 产 品 纷 纷 亮 相 , 而 且 在 功能 上各有 所 长 。例 如 , 专 用 于 食 管 检 查 的食 管 胶 囊 内镜 , 专用于结肠检查 的结肠胶囊 内镜, 专 用 于探 测 消 化道 压 力 、 p H 值 的胶囊 内镜 , 可在 体 外遥 控 下 完成药 物 释 放 、 图像 采 集 、 组 织 活 检 和 治 疗 等
证 并投 入 临 床 , 成 为 第 一 代 产 品 。2 0 0 8年 , 经 过 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个 研究 单 位 共 9 1例 各 种 适 应证 者 同 时进 行 了结 肠胶 囊 内镜 和 电子 结 肠镜 检查 , 对 结 肠 息 肉的 敏感 性 分别 为 7 6 和8 0 , 而胶 囊 内镜对单 个 息 肉的发
胶囊 内镜 技术 的推 广 , 对 消化 道 胶 囊 式 微 型诊 疗 系
张 的筛查 和 随访 , 以及 反流性 食管 炎患 者 B a r r e t t 食
管 的筛查 。 2 结肠 胶囊 内镜 结 肠 胶囊 内镜 是 继 食 管 胶 囊 内镜 后 , Gi v e n公
司上 市 的另 一个 重 磅产 品 , 其 在 随后 的临 床检 查 研
多种 功能 的机 器 人 胶 囊 内镜 。本 文 就 当前 除 小 肠
较于 普通 的小 肠胶 囊 内 镜 , 结 肠胶 囊 内镜 在 长 度 上
超 出了 5 mm 以增 加运 行平稳 性 。 由于胶囊 内镜 检

中国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胶囊内镜与小肠镜学组于2008 年制订了《中华消化内镜学会胶囊内镜临床应用规范》, 对我国规范使用胶囊内镜提供了有力参考。

胶囊内镜检查经历10 余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重要的消化道疾病检查手段, 尤其是对小肠疾病的诊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除了小肠胶囊内镜出现了部分改进之外, 专用食管胶囊内镜、专用结肠胶囊内镜和专用磁控胶囊胃镜亦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所以, 胶囊内镜与小肠镜学组决定与时俱进, 更新和完善相关规范, 在经过专家广泛讨论及多次修改后, 现更新我国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如下。

1 检查前准备、胶囊内镜检查、检查后注意事项1.1 查前准备鉴于胶囊内镜检查可能发生胶囊滞留及诊断的不确定性, 检查前应对患者予以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1 小肠胶囊内镜检查( 1) 检查前需禁食或进清流质10 ~12 h; ( 2) 检查前夜行肠道清洁准备( 参考相关内镜检查肠道准备指南) , 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 ( 3) 术前半小时服用适量祛泡剂, 以减少泡沫对视野的影响; ( 4) 不推荐使用促胃肠道动力药。

目前研究尚不支持促动力药能够帮助提高全小肠检查完成率[1 - 7]。

1.1.2 食管专用胶囊内镜检查( 1) 胶囊内镜检查前禁食2 h; ( 2) 饮用少量水( 10 mL 左右) 帮助胶囊内镜吞服; ( 3) 检查过程患者取仰卧位; 或可采用5 min 法: 吞服胶囊后2 min 取仰卧位, 继保持2 min 30°半卧位, 继保持1 min 60°半卧位, 继以15 min 坐位[8 - 10]。

1.1.3 结肠专用胶囊内镜检查[9, 11 - 14]( 1) 检查前一日进清流质饮食; ( 2) 检查前夜行肠道清洁准备( 参考相关内镜检查肠道准备指南) ; ( 3) 检查过程中加服小剂量磷酸钠溶液( 45 ~ 55 mL) , 通过增加肠蠕动使胶囊尽早进入结肠( 使用方法及禁忌证参照相关指南) ; ( 4) 吞服胶囊后1 h 胶囊尚未通过幽门者, 建议给予促胃肠动力药或经胃镜将胶囊送入十二指肠以缩短胶囊在胃内的停留时间。

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医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医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多项研究已证实磁控胶囊胃镜对胃病的诊断 准确性与传 统 电 子 胃 镜 高 度 一 致,且 具 有 舒 适、安 全、无需麻 醉、无 交 叉 感 染 风 险 等 优 点。 目 前 已 广 泛应用于国内外数百家医疗机构,临床应用数十万 例次,是传 统 电 子 胃 镜 的 有 益 补 充,成 为 胃 病 初 筛 和检查的重要工具。为保证磁控胶囊胃镜系统的 医疗质量,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中心组织多位专家经 过多轮会议讨论,结合我国磁控胶囊胃镜检查室运 行的实际情况以及磁控胶囊胃镜临床研究结果,参 考我国消化内镜中心的安全运行专家共识以及磁 控胶囊胃镜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特制定本医疗质量 控制技术规范。
(6)胃部检查一般在 15~30min内操作完成, 如发现胃内病灶或胃内环境不佳,可适当延长观察 时间以保证观察的充分性。
4.磁控胶囊胃镜报告 磁控胶囊胃镜报告应遵循《中国磁控胶囊胃镜 临床应用 专 家 共 识 (2017,上 海 )》中 提 供 的 磁 控 胶 囊胃镜检查 报 告 规 范,同 时 可 参 考 《中 国 胶 囊 内 镜 临床应用指 南 》中 的 胶 囊 内 镜 标 准 术 语 使 用 规 范。 磁控胶囊胃镜报告应在检查结束后 1~3个工作日 内交给受检者。 八、不良事件管理 不良事件是指在磁控胶囊胃镜检查前的胃肠 准备期间、接受检查时和检查结束后磁控胶囊胃镜 排出前三个时间段里出现的不良医学状况或导致原 有医学状况的恶化,无论该状况是否与胃肠准备、磁 控胶囊胃镜检查之间有因果关系。这种不良的医学 状况可以是症状(如恶心,呕吐)、体征(如心动过速) 或异常的检查结果(如实验室检查结果、心电图)。 不良事 件 应 随 时 记 录。 不 良 事 件 记 录 的 内 容 包括:出现时间、受检者信息、具体表现、严重程度、 与磁控胶囊胃镜检查的因果关系以及采取的医疗 措施、转归等。

胶囊内镜

胶囊内镜

胶囊内镜1发展简史世界胶囊内镜的发展史人类窥探自身体内奥秘的兴趣丝毫不亚于对外部环境的好奇,内窥镜的历史几乎和西方医学史一样长。

被尊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在古希腊时代就曾描述过一种“直肠诊视器”。

自从1806年德国人波兹尼制造了以蜡烛为光源的膀胱直肠镜以来,内窥镜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从硬管式内窥镜、纤维内窥镜,到超声和电子内窥镜,医生利用这些设备已经能够越来越方便、越来越清晰地窥视到人体内部的器官。

近二十年来,随着当今科学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消化内镜技术发展是日新月异,尤其内镜介入治疗技术更是突飞猛进,已成为消化系疾病诊治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某些消化系疾病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

1981年,以色列国防部的机械工程师伊丹听一位内科医生聊起内窥镜检查的过程,他联想起自己熟悉的智能导弹上的遥控摄像装置,并由此产生了研制无线内窥镜的最初设想。

此后,在伊丹的率领下,以色列专家开始大力开展对无线内窥镜的研究工作,并于上世纪90年代获得了该技术领域最早的专利。

2001年,以色列的Given Imaging公司采用伊丹的专利技术,生产了名为M2A的世界上第一个胶囊式内窥镜,并率先进入临床使用,这一产品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胶囊式内镜的诞生开辟了内镜技术医学应用的新领域,且与胃镜和肠镜具有良好的互补性,是消化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此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研究人员纷纷开始了对消化道胶囊式微型诊疗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推动着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朝着无痛、无创的方向发展。

各类智能胶囊产品纷纷亮相,而且在功能上各有各的特长。

比如,有能在消化道内完成定点给药的“遥控释放胶囊”;还有能在消化道内进行采样的胶囊;美国Diagnostics公司开发的产品“聪明药丸”(Smart pill)则专门用于探测消化道内部的压力、PH值等指标,这些数据对于“胃食管反流症”等胃肠动力性疾病的诊断很重要;韩国科技部组织研制的“胶囊式机器人”更是能在体外遥控下完成药物释放、图像采集、组织活检和治疗等多种功能,不过,这样的全能胶囊还处于样机研究阶段。

胶囊内镜使用介绍

胶囊内镜使用介绍

胶囊内镜使用介绍胶囊内镜全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view/951636.htm>”,又称“医用无线内镜”。

原理是受检者通过口服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医生利用体外的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了解受检者的整个消化道情况,从而对其病情做出诊断。

胶囊内镜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导线、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扩展了消化道检查的视野,克服了传统的插入式内镜所具有的耐受性差、不适用于年老体弱和病情危重等缺陷,可作为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

1.1 国产胶囊内镜系统?包括一次性胶囊内镜、OMOM数据记录仪、OMOM胶囊内镜影像工作站、图像记录仪天线单元分布示意图、冲电器。

1.2 操作方法?(1)受检者穿戴图像记录仪,按天线单元分布示意图要求,检查和调整天线单元图。

(2)连接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开启图像记录仪。

(3)登录影像工作站软件,建立受检者信息档案,下载所使用胶囊的序列号及通道号,核对图像记录仪资料。

(4)(4)从包装中取出胶囊,此时胶囊LED应闪烁,图像记录仪的ACE灯应同步闪烁,操作者手持胶囊在影像工作站的实时监视界面,可观察到胶囊所拍摄的图像。

(5)(5)将胶囊放入口中,在实时监视功能中可观看到口腔内的图像。

(6)(6)用一杯水送服胶囊。

(7)(7)根据需要调整胶囊运行的相关参数,比如图像的亮度、闪光的强度、采样频率等参数。

(8)(8)断开图像记录仪与影像工作站的连接,受检者即可离开,离开后医生向其强调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检查成功。

(9)(9)8 h后,当图像记录仪ACE指示灯停止闪烁10 min后,结束检查,关闭记录仪,交还给医生。

(10)(10)打开图像记录仪,登录影像工作站软件,导出图像记录仪保存的图片数据到影像工作站硬盘中。

2 护理2.1 检查前护理2.1.1 详细查看和询问病史,正确掌握适应证,排除禁忌证?胶囊内镜检查属于无创性侵入性检查方法,胶囊吞入后是借助消化道的蠕动在全消化道内移动,适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其他传统检查提示小肠影像学异常;慢性腹痛、疑是小肠器质性疾病所致者;慢性腹泻;了解克罗恩病及乳糜泻的累及范围;观察小肠手术吻合口情况;监控小肠息肉病综合征的发展等。

胶囊内镜的发展和应用

胶囊内镜的发展和应用

记录仪佩带舒适 , 不妨碍患者的日常活动。 这 10 例中 , 推进式小肠镜仅发现了6 例 ; 胶囊内镜没有确诊
RAPID电 脑 工 作 站 : 负 责处 理 数 据 , 的患者 , 推进式小肠镜同样没有发现。随着双气囊小肠镜的
将 Gi ven 数据记 录仪 的图像数 据下载到一 应用 , 有关两者的比较研究也逐渐增多。Hadi t hi [20] 等对此进
影像公司正式推出食道胶囊内镜 ( Pi l l cam ESO),其工作原理 药仓和活检仓 , 并由外部控制。不过该产品
与 M2A胶囊一样 , 只是传感器和数据记录仪与前者不同 , 食 道胶囊内镜的两端均可拍照 , 总拍摄速度可达 14 幅 / 秒 , 胶
距离上市还有数年的时间 [9]。这种智能化的 胶囊其他国家或公司也在开展研究工作。
以上。如在受检者体表不同位置放置多个 28%患者的出血原因 , 而胶囊内镜为 66%, 包括血管畸形、肿
感受器 , 则可通过各感受器接收信号的强弱 瘤、炎症性肠病等。Lei ght on 等 [19] 也对此进行了比较 , 结
关系来判断胶囊内镜的具体位置 。 [12] 这种 果 20 例不明原因出血的患者中 , 经胶囊内镜确诊 10 例 , 而在
目前国产结肠胶囊内镜业已上市。
×27 mm, 重约 3.7 g[10]。 胶囊外壳由防水、
日本 RF Syst em Lab 正在开发一种不用电池驱动的胶囊 抗腐蚀的特殊材料制成。最大视场角为 140
作者简 介: 刘玉兰 (1963- ), 女 , 黑龙江人 , 教授 , 主要从事慢性肝病、溃疡性结肠炎等方向的研 究工作。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中华消化 病学会 委员兼学术秘书。
囊完成一次检查的时间是ຫໍສະໝຸດ 20 分钟。目前该公司的结肠胶囊内

胶囊胃镜原理

胶囊胃镜原理

胶囊胃镜原理胶囊胃镜是一种用于胃肠道检查的微型内窥镜,其原理是利用胶囊内部搭载的摄像头和光源,通过患者口服后自然排出的方式,对胃肠道进行全程拍摄。

胶囊胃镜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医生对患者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

胶囊胃镜的原理主要包括胶囊结构、成像系统、传感器和数据传输等几个方面。

首先,胶囊胃镜的结构设计十分精巧,一般由外壳、成像系统和电池组成。

外壳通常由生物可降解的材料制成,患者可以直接口服,无需担心异物残留。

成像系统包括摄像头、LED光源和图像传感器,摄像头负责拍摄胃肠道内部的图像,LED光源提供光线条件,图像传感器负责将图像转换成数字信号。

电池则提供胶囊胃镜所需的电力。

其次,胶囊胃镜的成像系统是其核心部分,也是实现胃肠道内部拍摄的关键。

摄像头负责将胃肠道内部的图像传输到图像传感器,LED光源提供足够的光线条件,以确保图像的清晰度和亮度。

通过这一成像系统,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胃肠道内部的情况,发现异常病变或病灶。

此外,胶囊胃镜内部还搭载了传感器和数据传输系统,传感器可以监测胃肠道内部的温度、PH值等生理参数,为医生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数据传输系统则负责将胶囊拍摄的图像和监测数据传输到外部设备,如此一来,医生可以通过电脑或其他设备对胃肠道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诊断。

综上所述,胶囊胃镜通过精巧的结构设计和高效的成像系统,实现了对胃肠道的全程拍摄和监测。

其原理简单清晰,操作方便快捷,成为现代胃肠道检查的重要工具之一。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胶囊胃镜在未来会有更广泛的应用,为医生和患者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益处。

胶囊机器人活检机构的研究

胶囊机器人活检机构的研究

A b s t r a c t : I t a n a l y z e d t h e p r o b l e m t h a t u t i l i z i n g c a p s u l e r o b o t t o r e li a z e t i s s u e b i o p s y . A i mi n g a t t h e l o w b i o p s y s l l c c c e s s r t a e o f
凡£ , GI r e pe a t e d l y . I t c c m b e i n t e g r te a di n t o c a p s u l e r o b o t a n dh  ̄i g h n i g h r e l i a bi l i t yi n s m p a l i n gt ss i u e s .
s e n d i n g w i r e e l s s c o m m a n d t o c o n t r o l t h e c i r c u i t b o a r d t h e c ps a u e l r o b o t w h ch i i s u s e d t o c h rg a e f o r r e s s i t a n c e w i r e . T h e r e s s i t a n c e w i e r w i l l f u s e t h e f u , i b e l l i n k s d u e t o e l e c t r i c i t y h e ti a n g nd a t h e n t h e t o r s i o n s p i r n g w i l l r o t a t e w i t h 6 却s y t o o l S s t i c k i n go u t po mt e h c ps a u l e t o s a m p l e t s i s es u o fG I( g st a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t r a c t ) . T e h ec m h ni a s m i s s m a l l nd a c o u l d s mp a l e t i s s es u

胶囊内镜介绍

胶囊内镜介绍
除外) ▪ 17:00前进食无渣流质饮食(如白粥、汤水),不吃蔬菜、水果等多渣食物; ▪ 20:00第一次清肠,口服甘露醇250ml,10分钟后喝600ml的脉动饮料3瓶(1小
时喝完); ▪ 22:00若是便秘患者,口服甘露醇100ml,10分钟后喝600ml的脉动饮料1瓶
(半小时喝完); ▪ 检查当天: ▪ 05:00口服甘露醇250ml,10分钟后喝600ml的脉动饮料3瓶(1小时喝完);
PillCam Colon1
PillCam Colon2
结肠胶囊内镜 (全消化道,结肠)
PillCam SB2
PillCam SB3
小肠胶囊内镜 (小肠,胃)
PillCam®SB2 小肠胶囊内镜
26.3 mm 11.4 mm
[尺寸] 直径: 11mm 体长: 26mm 重量: 2.8g
三透镜镜头组:微距对焦准确,图像拍 摄效果更加清晰
软管
无线胶囊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神奇的胶囊
贴心
无创伤侵入性 保障受检私密
方便
简单服下胶囊 生活工作轻松
精准
品质高清图片 智能读片系统
Medtronic 旗下 Given Image 品牌
Given Image :全球第一家研发胶囊内镜的公司 全球市场占有率:85%, >300万 患者获益
肠道准备—评估

一般

极好
大量食物或粪便影响观察 有一定量的粪便或暗色液体影响检查可靠性 少量粪便或暗色液体,但基本不影响检查 没有粪便、食物或暗色液体影响观察
25 | Medtronic Confidential
5/11/2021
Poor Fair Good Excellent

胶囊内镜范文

胶囊内镜范文

胶囊内镜范文全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又称“医用无线内镜”。

原理是受检者经过口服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医生利用体外的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认识受检者的整个消化道情况,从而对其病情做出诊疗。

胶囊内镜拥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导线、无悲伤、无交错感染、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扩展了消化道检查的视野,战胜了传统的插入式内镜所拥有的耐受性差、不适用于年老体弱和病情危重等弊端,可作为消化道疾病特别是小肠疾病诊疗的首选方法。

一、世界胶囊内镜的发展史人类窥探自己体内奇异的兴趣丝绝不亚于对外面环境的好奇,内窥镜的历史几乎和西方医学史相同长。

被尊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在古希腊时代就曾描述过一种“直肠诊视器”。

自从 1806 年德国人波兹尼制造了以蜡烛为光源的膀胱直肠镜以来,内窥镜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从硬管式内窥镜、纤维内窥镜,到超声和电子内窥镜,医生利用这些设备已经可以越来越方便、越来越清楚地窥视到人体内部的器官。

近二十年来,随着此刻科学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消化内镜技术发展是日异月新,特别内镜介入治疗技术更是日异月新,已成为消化系疾病诊治中不可以缺少的技术,在必然程度上取代了某些消化系疾病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

1981 年,以色列国防部的机械工程师伊丹听一位内科医生聊起内窥镜检查的过程,他联想起自己熟悉的智能导弹上的遥控摄像装置,并由此产生了研制无线内窥镜的最初设想。

此后,在伊丹的率领下,以色列专家开始大力张开对无线内窥镜的研究工作,并于上世纪 90 年代获得了该技术领域最早的专利。

xx 年,以色列的 GivenImaging 公司采用伊丹的专利技术,生产了名为 M2A的世界上第一个胶囊式内窥镜,并率先进入临床使用,这一产品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胶囊式内镜的出生开辟了内镜技术医学应用的新领域,且与胃镜和肠镜拥有优异的互补性,是消化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囊内镜活检系统的设计发表时间:2019-09-11T09:46:33.97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7期作者:李振豪周楠张立卓张世崇[导读] 活体组织检查是诊断病情的重要依据。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胶囊内镜实现消化道活体组织采样的方案。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天津 300000)摘要:活体组织检查是诊断病情的重要依据。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胶囊内镜实现消化道活体组织采样的方案。

设计了一套胶囊内镜活体组织采样系统,以电磁铁工作原理为物理模型, 通过体外无线指令控制胶囊内部电路板进而控制活检探针,进行消化道组织采样。

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对胃肠道同一位置进行多次取样,并可控制活检探针进针深度,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关键词:胶囊内镜;活检;电磁The Design of a Biopsy System for Capsule Endoscopy Li Zhenhao, Zhou Nan, Zhang Lizhuo, Zhang Shichong (The clinical medicine college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000)Abstract:Biopsy 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diagnosis. A scheme that utilizing capsule endoscopy to realize tissue biopsy wa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o realized tissue biopsy, a biopsy system for capsule endoscopy is designed.The mechanism is based the physics model of electromagnetism,and the proposed biopsy mechanism utilizes wireless command to control the circuit board in the capsule which is used to charge for biopsy needle. The system can sample tissues in the alimentary canal repeatedly,and the depth of needle can be controlled,which provides diagnostic basis for clinical physicians.Key Words:Capsule Endoscopy;Biopsy;electromagnetism1引言我国消化道疾病高发,早期诊治率低,传统电子内镜因其局限性人群接受度较低,而胶囊内镜具有安全、舒适、无交叉感染等优点。

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胶囊内镜都不具有活检功能,因此,研究一种可取活检的胶囊内镜,可提高人群接受度,应用于消化道疾病普查,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和评估手段。

本文介绍了一种胶囊内镜进行组织采样的方法,通过设计安装磁控活检探针等一系列装置达到取组织活检的目的。

可针对同一部位进行多次取样,并可控制活检探针进针深度,有效防止取得的组织污染或丢失。

2胶囊内镜活检胶囊内镜最早在2000年由以色列科学家研究发明,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

[1]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目前胶囊内镜已经成为消化道疾病检查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小肠疾病的一线诊断方式。

但是,现有临床用胶囊内镜都还不具有活检功能,因此,研究一种具有胃肠道无创采样功能的胶囊内镜机器人,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为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和评估手段,为研究胃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特性提供客观的评价指标,对临床医学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2004年,美国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可进行组织活检和药物施放的胶囊内镜机器人。

[2] 机器人的活检机构通过内部变形使胶囊外壳表面的活检刀片伸出采取组织。

2005年,韩国先进科学技术院的文献[3] 提出了一种利用 SU8 模具与镍电镀工艺制作的活检工具,这种工具可集成到胶囊内窥镜中。

研制了一种利用石蜡触发的微型转动活检装置,该机构通过外部电路控制内部通电,加热至 42℃使石蜡融化,触发扭矩弹簧带动剃刀转动采取组织[4]。

2005年以色列科研人员在专利WO2005112460A2 中提出了可用于活检的胶囊机器人[5],机器人由两个单独的装置组成,第一个装置用于图像采集与无线数据传输,第二个装置集成采样机构进行组织活检。

2007 年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 Park 等 [6] 利用 LiGA(Lithog-raphie,Galvanoformung,Abformung)工艺在胶囊内镜内集成一种微型活检执行机构。

该执行机构由三部分组成,通过加热合金丝熔断聚合物线触发扭簧带动微端丝进行活检。

国内近年来也逐渐开展胶囊内镜活检方面的研究。

相关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重庆大学和某理工大学所研究的消化道微采样机器人。

某大学提出了一种基于活塞工作原理的微型采样药丸.[7]当收到采样命令时,驱动机构拉动活塞远离单向阀,肠液存储空间产生真空,吸引肠液进入肠液存储空间,采样量约为 0.3mL。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了一种基于 MEMS 技术的磁控电磁吸取式胃肠道取样微型胶囊,通过体外遥控装置使胶囊在胃肠道内定点取样[8]。

2013年,某军区医院,通过上位机下发无线指令控制胶囊机器人内部,控制电路板对电阻丝供电,电阻丝发热烧断熔断丝,从而释放扭簧带动活检爪进行胃肠道组织采样。

[9] 上述活检胶囊内镜机构只能进行一次组织采样,有很大可能导致活检失败,为此提出了一种可进行同一部位多次采样并可控制活检探针进针深度的活检胶囊内镜。

3 活检胶囊内镜结构及工作原理 3.1 方案设计提出了一种利用胶囊内镜实现消化道同一部位进行多次活体组织采样的方案。

其整体流程,如图 1 所示。

受检者吞服活检胶囊内镜进入人体后,通过外部磁控机械手臂来控制胶囊内镜机器人在体内位置,实现对胶囊的实时定位与位置跟踪,并根据胶囊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当到达病变位置时,外界发出控制指令,接通电磁铁电源,触发磁控活检探针刺入活体组织,进行组织活检。

胶囊排出体外以后,对取得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图1活检胶囊内镜工作流程图3.2探针本项目所用的探针,在医用活检探针的基础上,在其尾部增加了一块与探针相匹配的条形磁铁,从而实现利用磁控系统对探针的控制,可将探针刺入活体组织,取组织进行活检;亦可在取样完成后将探针收回胶囊内部,并可重复完成上述取样过程。

3.3探针内倒刺如图2活检针内有倒刺,可防止取得的组织在胶囊运动过程中丢失,也可以增大组织采样的成功率,减少胶囊的用电量。

如图 2所示。

图2:探针内倒刺装置3.4磁控探针装置原理3.4.1出针通过外部控制胶囊内部通电,开关闭合后通电螺线管产生磁场,根据右手定则可得电磁铁右侧为N极,探针根部的条形磁铁左侧亦产生N极磁场,根据同极相斥,进而推出探针,刺入活体组织。

如图3所示。

图4 收针回到胶囊3.5探针进出深度不同患者的肿物厚度、大小不同,为防止刺入肠壁黏膜层的正常组织,应对进针深度进行控制。

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来控制电流大小,从而改变磁力大小,进而控制进针深度。

如图5、6所示。

图6 病理组织较浅时进针深度减小3.6防污染瓣膜其原理与心脏瓣膜相似,为单向瓣膜,由耐腐蚀高分子材料构成,如图7,可有效防止胃肠内容物进入胶囊。

胶囊内镜瓣膜可实现出针小孔的开启与密封,维持胶囊的封闭性。

如图 7所示。

图 7 心脏瓣膜示意图4结论胶囊内镜有检查、初步诊断消化道疾病的能力及最低限度的侵入性,可以用于消化道疾病患者的初步筛查,这将有益于国家的早期消化道疾病的普查,落实三级预防。

磁控胶囊内镜镜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临床,但针对其无法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从而影响进一步确诊疾病。

利用电磁铁原理,提出了一种在现有胶囊内镜的基础上设计安装磁控活检探针。

接通电源时,实现出针,断开电源时,利用弹簧弹性回缩作用,实现收针。

以及密闭装置、深度控制装置等一系列装置达到取组织活检的目的,为患者减轻痛苦,亦为消化道疾病的确诊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1](Mohseni, Kamran,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Guided Capsule for Wireless Endoscopy, Biopsy, and Drug Delivery World,WO2004041- 068A2[P],2004-05-21)[2] /en/main.asp.[3] Mohseni, Kamran,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Guided Capsule for Wireless Endoscopy, Biopsy, and Drug Delivery World,WO2004041-068A2[P],2004-05-21.[4]K.Kyoung-chul.A rotational micro biopsy deviceforthe capsule endoscope, i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2005[C](. IROS 2005). 2005 IEEE/ 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2005:1839-1843.[5]GIVEN IMAGING LTD. Method,System and Device for In-vivo Biopsy:World,WO20051124 60A2[P],2005-11-24.[6] P. Sunkil. A Novel Micro-Biopsy Actuator for Capsular Endoscope using LIGA Process,in Solid-State Sensors,Actuators and Microsystems Conference,2007. TRANSDUCERS2007[C]. International,2007:209-212.[7]崔建国.用于肠道药物释放和采样的遥控式微型药丸的研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4,23(4). (Cui Jian-gu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mote control micro pill for the intestinal drug release and sampling[J]. Beijing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04,23(4))[8]王亚珍.胶囊式胃肠道取样微机电系统的设计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4. (Wang Ya -zhen.Design research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capsule type sampling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 [J]. Modern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2004.)[9]朱国昕,胶囊机器人活检机构的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