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家庭的记忆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说课)-第四单元第12课《家庭的记忆》第一课时说课 人教部编版
《家庭的记忆》第一课时说课一、教材分析《家庭的记忆》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中的第三课,这一课是根据《品德与社会(2011年版)》课程标准“我的家庭生活”里的第1条“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而编写的,其核心主题是了解并熟悉家庭内部的各种关系和称呼,了解自己家庭的过去,与本单元其他两课都是针对三年级小学生的家庭教育而设计。
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我和我的家》这节课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家庭称谓,而三年级教材在认识称谓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了解家庭构成、家庭历史、家庭文化,从了解家庭基因的角度自然地过渡到热爱家庭的情感教育上去。
本课的编写主要针对三年级小学生在家庭认知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家庭结构及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进行家庭传统与家庭价值观的教育,深化爱家的情感与家的归属感。
教材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家庭称呼抢答器”,教材呈现的是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
此图包含着教学活动的暗示:1.先让学生依据生活经验进行补充。
2. 通过介绍“全家福”中成员的方式熟悉不同称呼,然后寻找家庭中的不同关系,发现家庭规模不断缩小的趋势。
教学这部分时,要着重定位于引导学生了解家庭关系和家庭结构。
第二部分:“家史”小调查。
教材呈现的是两个环节,分别是家庭大事的调查表、我和父母比童年。
本栏目引导学生了解家庭过去发生了那些大事,初步感受家庭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家庭生活的变化。
第三部分:传统节日中的“家”。
教材呈现的是一幅吃“年夜饭”的图,通过观察图,让学生回忆自己家吃年夜饭的场景和心情,了解年夜饭的含义。
教学这个栏目时要定位于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感受不同的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家庭观念。
第四部分:语言中的“家”。
此页呈现“猜一猜”的活动是让学生体会字谜中隐藏的家庭观念。
教材以“阖家欢乐”“子孝双亲乐,家和万事兴”和“家书抵万金”三个成语和谚语,引导学生感受其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感受语言文字中蕴含的家庭观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2.家庭的记忆教学课件
参考答案: 不一定,因为并非吃穿不用愁,家庭生活就幸福、美满,只有 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心、相互体贴、相互谅解,这个家庭才会 真正幸福。
第十七页,共十七页。
第十一页,共十七页。
一、填空题
1. 目前,大多数的家庭是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 人们称之为“ ”。
2. 中国人历来重视 。
3. “ ”又称“团圆饭”,是农历除夕(农历年 晚餐。
)的
4. 我国与“家”有关的传统节日有春节、
月十五)、中秋节(农历
)等。
节(农历正
5. 子孝双亲乐,
。
第十二页,共十七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2.家庭的记忆教学课件
科 目:道德与法治 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第四单元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12. 家庭的记忆
第一页,共十七页。
1.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知道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
和事件,理解语言文字中的“家”。 2.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的“家”
中国人历来重视家庭团圆。吃“年夜饭”的习俗由 来已久,每当春节来临,中国人都要与全家人团聚 在一起,吃上一顿热热闹闹的“年夜饭”。
第五页,共十七页。
第六页,共十七页。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 是农历除夕 (农历年最后一 天)的晚餐。这一天人们准 备辞旧迎新,一家相聚,共 进晚餐。一年一度的“年夜 饭”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 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 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 亲密。
第七页,共十七页。
阅读角 回“老家”过春节
第八页,共十七页。
四、语言文字中的“家”
在中国,不仅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而且很多语 言文字也与“家”有关呢!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2《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称谓。
2.能通过采访、调查、查阅史料等方式了解家庭的过去。
3.产生对家庭爱的情感和对家的归属感。
重难点1.了解较为复杂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能用书面语进行称呼。
2.初步学习和掌握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
教学资源1.教师准备PPT,其中包括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称呼抢答题目(在教材基础上,补充部分家庭成员关系题目)以及儿歌《家庭称呼歌》。
2.学生填写《“家史”小调查》的表格。
教学过程活动一、家庭生活掠影(一)上节课最后我们说到要把关爱带给爸爸妈妈,那么他们在收到我们关爱后有什么反应?请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的互动。
(二)听了同学们的讲述,老师心里暖暖的,这些都属于我们的家庭记忆。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下一课《家庭的记忆》。
(板书课题。
)活动二、家庭辈分称呼(一)家庭关系示意图1.认识家庭单元。
教师:家庭的记忆中除了家人之间美好的相处之外,还包括很多内容。
比如:家族的历史、大家庭里不同辈分的长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完成的《家庭关系示意图》,是否能让你明白这些关系呢?教师:谁来展示一下自己填写的示意图。
(学生展示)教师:孩子们,我们的爸爸妈妈是什么关系?“家庭关系示意图”里面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像这样拥有夫妻关系的两个人和自己的孩子组成的家庭是“核心家庭”,核心家庭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家庭形式。
2.认识不同辈分。
教师:请大家看大屏幕,说一说妈妈和外婆是什么关系?教师:“家庭关系示意图”里面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外婆是妈妈的长辈,她比妈妈长一辈。
妈妈是你的长辈,妈妈比你长一辈。
外婆比你长几辈呢?对,长两辈。
3.了解“四世同堂”。
教师:请再看看“家庭关系示意图”,你还能找到哪些关系?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有的同学的爷爷的父亲还健在,那么这样的同学和他的曾爷爷之间差了四辈,如果他们聚集在一起,这样的大家庭就叫“四世同堂”。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12 家庭的记忆》_18
《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的地方”的《家庭的记忆》中的“家庭称呼小调查”和“‘家史’小调查”。
【教材分析】《家庭的记忆》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的地方”中的一课。
对学生们来说,家庭是她们最熟悉的地方,他们与父母和他们与父母和其他家人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物质和精神的联系,他们是家庭的重要成员。
课文从家庭结构图入手,将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零散感知加以整合,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称呼以及家庭的变迁,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
接着展开“家史”小调查,让学生通过小调查和采访的形式手机家中过去几十年发生的大事,了解家庭的历史,感受家庭的变化。
然后是一个“我与父母比童年”的活动,目的是从生活的细节感受家庭生活的变化。
【教学目标】1.深化爱家的情感和对家的归属感。
2.知道自己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懂得家庭中亲属关系的称谓。
3.通过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重要的事件,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家庭成员的称呼,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重要的事件,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
【课前准备】1.准备一幅“家庭关系示意图”2.准备家庭称呼抢答题目3.准备音乐《我爱我家》【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播放前:同学们,现在还没上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照片。
教学引入1、播放班级学生全家福(大屏幕轮流播放)师:孩子们,在视频里看到了谁?他们和谁在一起?(生:爸爸妈妈、爷奶……)这些都是我们的家人。
活动一:说关系1、现在请照片的小主人来给我们介绍他的家人。
(3个人)师选择典型的人物:A、与爸爸妈妈的合影(这是什么时候拍摄?你们一起去哪里玩?长得像谁?)(师:遗传真的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跟我们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我们的身上总有他们的影子,有时我们的性格也跟家人有几分神似呢!)B、大家庭(什么时候拍这张合照?家人心情怎么样?)师:我们的小朋友一说起家人呀,眼睛里个个藏着笑呢!看来,每个小朋友和家人在一起都是快乐的,都会留下快乐的印记,今天我们道德与法治课一起来学习《家庭的记忆》。
三年级上册品德道德与法治教案《家庭的记忆》人教(新版)
此外,课堂上的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家庭故事和传统,这是一个很好的互动过程。但我发现有些学生比较内向,不太愿意主动分享。为了鼓励这些学生,我应该在课堂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4.增强学生对家庭文化的认识,传承家庭传统,弘扬优良家风。
5.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与表达能力,学会分享家庭美好时光,促进情感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家庭的组成:明确家庭成员及其关系,理解不同家庭结构的多样性。
-举例:区分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了解单亲家庭、大家庭等不同家庭类型。
-家庭的温暖:体会家庭成员间的关爱与支持,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意。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家庭的结构、家庭温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表达对家人的爱。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家庭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和家人的相处时光。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家庭的记忆》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表达对家人的爱。整体来看,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们参与度较高,但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我反思。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家庭的基本概念。家庭是由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它是我们生活的港湾,给予我们关爱和支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家庭成员如何相互关爱,共同度过快乐时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家庭的结构、家庭温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表达对家人的爱。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互动提问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2《家庭的记忆》教学反思三篇
12《家庭的记忆》教学反思篇一《家庭的记忆》是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中的第三课,也是本册最后一课。
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家庭这一基本的社会单位,了解自己家庭的历史、变迁,进而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
本课为策一课时,由“家庭称呼抢答赛”“‘家史’小调查”这二个板块的话题组成,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回的关系、称呼,家庭的变迁,家庭的历史以及家庭带来的美好记忆。
三年级的小学生对家庭的理解更多地体现在与身边家人的关系中,他们对“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家庭传统文化的了解很少。
现代社会中家庭形式以“核心家庭”为主,学生对于大家庭内部各种关系和称呼的感知与理解变得较为困难,对家庭历史及家庭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还需更进一步的了解。
课前了解班级同学大多数都是学校附近小区的孩子,对亲人的称呼大致相同。
课一开始“链接生活,忆美好”,以谈话的形式链接学生的生活,进入家庭的记忆。
第二板块“创设情境,忆关系”,通过“全家福中的亲人称呼”“现场合作完成家庭关系示意图”“情境角色扮演”活动搭建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并熟悉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称呼。
活动后,马上以“家庭称呼抢答赛”的竞赛游戏的形式,检查并再次熟悉家庭内成员之间的称呼。
最后在“调查家庭大事,忆家史”环节中,有效反馈指导“家史”小调查、“童年不同样”,课堂不仅关注内容,更关注过程性的指导。
本节课课堂学习是一个有情、有感、有行的整体化过程,是对孩子现实生活的深度融合。
但是教师平时对学生调查的方法指导不够,学生反馈的方法较单一。
今后教学,要加强指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
12《家庭的记忆》教学反思篇二《道德与法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回归生活,课程、教材、教学都强调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力求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
通过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他们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莫定基础。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庭的记忆》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增强对家庭的认识。
2.情感与态度: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3.行为与习惯:增进对长辈的了解,养成关心家庭,关爱家人的习惯,逐步树立家庭责任感。
4.过程与方法:通过标出特殊的日子和编写“家庭大事年表”,追溯家庭的历史,勾起对家庭的记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体会家人之间的关爱,懂得人的生活离不开家。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家,犹如一潭清水,平淡而温馨在高兴时,家与你共享快乐,是一方乐土;在伤心时,家给予你安慰,是一个倾听者;在受挫时,家给予你鼓励,是一个避风港湾,无论你身处何种境遇,家中总是充满关爱与幸福,令人魂牵梦绕家记录着我们的成长,也收藏着我们的喜怒哀乐。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取家庭的记忆。
二、家庭称呼教材第78页“家庭关系示意图”。
师:同学们,这是一幅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你能结合生活经验把它补充完整吗?生1:空白一:表哥、表弟、表姐、表妹。
生2:空白二:叔叔、婶婶。
生3:空白三:姥姥、姥爷(外婆、外公)。
生4:空白四: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生5:空白五:姨妈、姨夫。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那么,你们知道爸爸和妈妈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生1:爸爸和妈妈是夫妻关系。
生2: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是夫妻关系。
师:你们知道妈妈和姥姥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生1:母女关系。
生2:奶奶和姑姑、姥姥和姨妈、妹妹和妈妈也是母女关系。
师:你们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关系呢?哪些人又是这种关系呢?生1:兄妹关系,是我和哥哥的关系。
生2:姐弟关系,是妈妈和舅舅的关系。
【部编】人教版 道德与法制 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精品教案
《家庭的记忆》精品教案教材分析:《家庭的记忆》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熟悉的环境,也是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最大的地方。
本课以对家庭的记忆为主题,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了解自己的家庭,关系家庭中的亲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家庭的概念有更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并且对家庭成员及关系更加熟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本学习和实践作业,让学生能在实践中主动形成对家庭的认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家庭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培养对家庭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家庭以及家庭成员。
2、教学难点: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加强和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
课前准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家庭称呼知多少教师小结:这些和我们最关系最亲密的亲人,大家都知道怎么称呼他们吗?如果不知道的话,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对我们的家庭还不够熟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我们的家庭,学习第十一课:家庭的记忆(通过游戏互动激发学生兴趣)家庭称呼抢答赛活动一:抢答竞赛(课本第79页)完成后校对答案,看看哪些人是我们不知道的?【设计意图】(通过此游戏帮助学生形成更全面的家庭观)二、“家史”小调查活动二:“家史”调查表(课本第80页,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课堂互动。
1、哪些问题是我能填出来的,哪些需要询问父母?2、比较自己和父母的童年,我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家庭的形成和经历的变化)三、传统节日中的“家”活动三:春节回忆1、每年春节,我们都是和谁一起过的呢?2、春节的氛围和别的节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设计意图】(通过对春节的回忆,了解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的关系)四、语言文字中的“家”活动四:“家”思在诗中学习古人思家的古诗。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加重视自己的家庭和家庭成员)课堂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家庭也是为我们的成长遮风避雨的港湾。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优质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师:开展“我来问,你来答”的小活动。
教师:请同学们带着节奏拍手读儿歌。
《称谓歌》教师:社会生活的变化,往往会带动家教师: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你能感受到不断传承的家庭美德吗?在过去的几十年,你家发生了哪些大事?活动三:传统节日中的“家”教师:你家的“年夜饭”通常有哪些人活动四:语言文字中的“家”教师:在中国,不仅很多传统节日与“家”《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家庭的记忆》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家庭是i个人成长过程中最熟悉的环境,也是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最大的地方。
本课以对家庭的记忆为主题,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了解自己的家庭,关系家庭中的亲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家庭的概念有更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并且对家庭成员及关系更加熟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本学习和实践作业,让学生能在实践中主动形成对家庭的认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家庭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培养对家庭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家庭以及家庭成员。
2.教学难点: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加强和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
课前准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家庭称呼知多少教师小结:这些和我们最关系最亲密的亲人,大家都知道怎么称呼他们吗?如果不知道的话,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对我们的家庭还不够熟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我们的家庭,学习第十一课:家庭的记忆(通过游戏互动激发学生兴趣)一、家庭称呼抢答赛活动一:抢答竞赛(课本第79页)完成后校对答案,看看哪些人是我们不知道的?【设计意图】(通过此游戏帮助学生形成更全面的家庭观)二、“家史”小调查活动二:“家史”调查表(课本第80页,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课堂互动。
1、哪些问题是我能填出来的,哪些需要询问父母?2、比较自己和父母的童年,我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家庭的形成和经历的变化)三、传统节日中的“家”活动三:春节回忆1、每年春节,我们都是和谁一起过的呢?2、春节的氛围和别的节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设计意图】(通过对春节的回忆,了解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的关系)四、语言文字中的“家”活动四:“家”思在诗中学习古人思家的古诗。
人教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家庭的记忆课件
活动四:我们心中的“家”
家是幸福的地方 家是安心的地方
家是珍贵的地方
国是千万家,家 是最小的国。
我爱我的家 弟弟爸爸妈妈 爱是不吵架 常常陪我玩耍
我爱我的家 儿子女儿我的他 爱就是忍耐 家庭所有繁杂 我爱我的家 儿子女儿我亲爱的她 爱就是付出 让家不缺乏 让爱天天住你家 让爱天天住我家 没有哭泣 不会惧怕 因为有爱住我们的家 让爱天天住你家 让爱天天住我家 不分日夜秋冬春夏 全心全意爱我们的家
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2时47分2时47分5-Jul-207.5.2020 7、山不在高,有仙则灵。20.7.520.7.520.7.5。2020年7月5日星期日二〇二〇年七月五日 8、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14:4714:47:527.5.2020Sunday, July 5, 2020
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7.5.20207.5.202014:4714:4714:47:5214:47:52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Sunday, July 5, 2020July 20Sunday, July 5, 20207/5/2020
说一说
1. 你家的“年夜饭”通常有哪些人? 2. 你家的“年夜饭”常吃什么?它们
的寓意是什么?
每道菜都 寓意美好 ……
说一说
3.说说当时你家吃“年夜饭” 的情形和你的心情。
阖家欢乐 ……
子孝双亲乐 家和万事兴
一年一度的“年夜饭”, 表现出家人的互敬互爱。
活动三:传统节日我知道
小调查
元宵节
房室有关
野猪
活动一:回“老家”过年
请大家翻开课本第82页,跟着老师一起阅读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
6.总结反思,升华情感:在课程结束时,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家庭中的表现,升华情感。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分享学习心得,引导他们认识到家庭和谐对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7.跟进评价,持续关注:课后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提升。
3.举例说明家庭和谐对个人成长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和感悟。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家庭案例进行分析。
2.学生围绕案例,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3.家庭法治小贴士:结合所学知识,为家庭制定一条法治小贴士,如“不顶撞父母,尊重长辈”、“关心家人的感受,学会倾听”等。将小贴士贴在家中显眼位置,提醒家人共同遵守。
4.家庭责任清单:与家人共同制定一份家庭责任清单,明确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责任。如:父母负责家务,孩子负责学习等。在日常生活中,互相监督、共同履行责任。
5.学生对家庭责任的认知不足,需要通过教学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培养家庭责任感。
针对以上学情,本章节教学设计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家庭的深层含义和道德法治要求,把握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家庭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分享和评价。
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许多的成语、谚语、格言、诗篇和“家”有着紧密的联系,你知道哪些呢?
祝福家庭的成语。
关于家庭的谚语。
三、课堂小结
家,是我们的根,是我们心底最深的牵挂。
家里有父母、有兄弟姐妹……
有我们最爱的人,我们要爱我们的“家”,爱我们的“家人”。
了解自己的家史,了解关于“家”的文化。
二、新知讲授
(一)活动一:家庭称呼抢答赛
1.开展“我来问,你来答”的小活动。
2.请同学们带着节奏拍手读儿歌。
《称谓歌》
3.进行抢答竞赛,看谁说的又快又正确。
(二)活动二:“家史”小调查
1.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
你能感受到不断传承的家庭美德吗?
在过去的几十年,你家发生了哪些大事?
2.比较父母和自己的童年,你发现了什么?
(五)活动四:语言文字中的“家”
1.你知道哪些祝福家庭的词语和谚语吗?
通过这些成语和谚语,你发现中国人最重视什么呢?
阖家欢乐;家和万事兴……
三、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的生活与爸爸妈妈的生活相比,物质条件更加优越了,这些都得益于父母为我们所付出的努力。我们长大以后,也要像父母养育我们一样,回报自己的父母。收集有关“家”的成语、谚语、格言、诗篇或者故事,制作一份简报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家史变化,培养家庭美德,立志回报父母。
教学重点
掌握家庭礼貌称呼,学会调查与分析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家史调查。
教学准备、资源
课件、图片、了解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等 。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个性化修改)
一、新课导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的记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与家庭、自己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父母长辈的感情。
2.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
3.知道与重要的传统节日与家庭的关系,从语言文字中了解中国人对“家”的重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与家庭、自己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父母长辈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会如何搜集资料,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庭的关爱。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布置学生课前完成课本中的《家庭关系示意图》、《家庭大事记》以及《我和父母比童年》三部分的填空。
【教学过程】
一、渲染氛围,课前体验(播放家庭合照影集,介绍家庭成员)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无私的爱,也知道了作为家庭成员的我们,也要用我们的方式去正确表达对父母的热爱。
那大家是否知道,除了爸爸妈妈和自己,家庭里还有哪些成员?这些家庭成员应该怎么称呼?这些年来家里有发生什么事?为什么我们中国人那么重视家庭关系,以至于很多传统节日、语言文字都离不开“家”?今天我们就来解开这些疑惑。
二、新授课。
1.家庭称呼抢答赛
师:同学们,你知道家庭里成员除了爸爸妈妈以及你自己外,还有谁吗?
(学生自由回答,如爷爷奶奶、姑姑姑父、舅舅舅妈、表哥表姐等)
师:那大家知道这些家庭成员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吗?课前老师有布置大家要提前完成的《家庭关系示意图》,是否能让你明白这些关系呢?有谁能来说一说?
(学生举手,教师选择3位左右学生进行回答)
师:这几位同学都回答的很不错,不但知道了要如何称呼这些家庭成员,还知道了如何称呼他们,真是太棒了!但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几位同学的回答中,即使是相同关系的家庭成员,我们在称呼上却有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在你们的家乡是怎么称呼的呢?
(教师对原因进行解答,学生可自由回答各地对家庭成员的不同称呼,活跃课堂气氛)【活动:抢答竞赛】
将班级同学分为4小组,教师用PPT逐条展示课本《抢答竞赛》中的问题,由各组学生抢答回答,答对一题加一颗星(在黑板上画表格分组),答错不加,得星多的小组获胜,可进行适当奖励。
师:刚才的抢答真激烈!发现同学们知道的比老师想象中的要棒多了。
除了刚才那些,你还能再提出什么问题看看你的同学吗?
(同桌之间互相提问,用时2分钟)
2.“家史”小调查
师:课前老师有让同学们回家的时候完成课本中的《家庭大事记》,同学们是否有及时完成呢?
生:有!
师:真棒!那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些事的呢?
生:(自由回答,如问父母、长辈等)
师: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记得以后也要多与父母长辈们交流哦,这样你会知道更多的“家庭大事”。
接下来,有没有同学来跟大家分享下,你们家的“大事记”呢?
(学生举手回答)
师:同学们都完成得很好,通过这些事情的调查,你是否对自己的家庭有了更多的了解呢?再回想下我们自己童年,更爸爸妈妈的童年是不是一样呢?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我和父母比童年》。
师:通过比较父母和自己的童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举手发言)
师:父母童年玩的游戏你会吗?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一玩,学会了也可以跟小伙伴们一起玩吧!
3.传统节日中的“家”
师:同学们知道吗?我们中国人历来重视家庭,重视“家庭团圆”。
这些不但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
比如过春节的时候吃“年夜饭”,每当春节来临,无论你在哪里,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学习,都会回家与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热热闹闹的“年夜饭”。
【说一说】
(1)你家的“年夜饭”通常吃什么?你知道它们的寓意吗?
(2)你家的“年夜饭”通常有哪些人呢?
(3)说说你当时的情形和你的心情。
(4)阅读课文《阅读角》中的“回‘老家’”过春节,说说为什么很多中国人过春节一定要回“老家”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选派代表回答,教师注意引导)
师:除了春节以外,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你知道吗?请同学们想一想,然后把你知道的填到课本中的表格里。
(学生填写完成后,举手表示,教师从中选出若干名说说自己的填写内容)
师:同学们知道好多节日啊!我们中国自古以来都重视家庭关系的和睦,很多节日都与“家”有关,比如清明节,是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又比如中秋节,家人团圆的重要节日等等。
其实,除了传统节日,在我们的语言文字中,也处处体现着“家”的元素。
4.语言文字中的“家”
(教师展示PPT,内容为课本“猜一猜”中的谜语)
师:请大家看屏幕,来猜一猜这些谜语的谜底是什么。
生:(举手回答)
师:同学们真棒!通过这些字谜,我们就能看出“家”在我们中国文字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除了文字,还有好多的词语也与“家”有关,比如课本中说到的“阖家欢乐”,意思就是祝贺全家人都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多美好的祝福啊!你还知道哪些祝福家庭的词语吗?
生:(自由回答)
师:家庭生活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和睦关系这家庭成员之间是否和谐,中国有好多谚语都是告诫人们要尽力使家庭和谐、幸福,比如课本中的“子孝双亲乐,家和万事兴”,你知道这句谚语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子孝”就能使“双亲乐”,“家和”就能“万事兴”呢?
(学生自由讨论)
师:子女对父母长辈孝顺,家庭关系健康和谐,自然就能使家庭成员们快乐、幸福。
所以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父母长辈,热爱我们的家,尽自己的努力,去营造一个和谐、快乐的家。
三、总结延伸
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深深地感受到了“家”的重要。
我们不仅知道了怎么称呼家庭成员、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还通过我们自己的调查,知道了家里的“大事”,真是太棒了!然后我们还知道,无论是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还是语言文字中,“家”无处不在,并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
我们作为家庭里的一份子,要尽我们的努力,去营造一个快乐、幸福的家。
最后祝你们和父母永远幸福!
【作业布置】
1.阅读本课内容。
2.收集有关“家”的成语、谚语、格言、诗篇或者小故事,制作一份简报。
【板书设计】
家庭的记忆
1.家庭称呼抢答赛
2.“家史”下调查
3.传统节日中的“家”
4.语言文字中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