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山东大学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主要介绍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和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
通过讲授课程,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材料的物理、化学、机械性质及其工程应用,掌握常见成型工艺及其适用范围,了解材料加工中的一些实用技术和常见问题,为工程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二、教学目标1.熟悉各种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2.掌握各种工程材料的主要应用及其特点;3.了解工程材料加工的基础知识和实用技术;4.了解各种成型工艺的原理和适用范围;5.能够分析和评价选材方案及成型工艺的合理性。
三、教学内容3.1 工程材料基础1.工程材料的种类和分类;2.工程材料的结构和性质;3.材料的力学性能;4.材料加工的基础知识和实用技术。
3.2 成型技术基础1.常见的成型工艺及其原理;2.成型工艺选择的基本原则;3.成型工艺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4.成型工艺的参数设定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3 工程材料的应用与开发1.不同工程材料的应用特点;2.材料开发的方法及其前景;3.材料选择原则与方法;4.材料应用案例介绍。
四、教学方式与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和互动交流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结合实例进行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抽象概括与具体实践相融合,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
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
六、参考教材1.《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2.《机械制造工艺基础》;3.《工程材料与加工实践》;4.《工程材料原理》;5.《工程材料的性能评价与应用》。
七、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内容授课学时工程材料基础14成型技术基础14工程材料应用与开发4八、教学团队及联系方式主讲教师:XX邮箱:********电话:XXXX-XXXXXXX助教:XX邮箱:********电话:XXXX-XXXXXXX九、教学环境与设备要求1.讲授教室应具备教学投影仪、远程控制器等现代化教学设备;2.实验教室应具备液压机、冲压机、静电喷涂设备等成型加工实验设备。
东大材料成型课程设计
东大材料成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材料成型的基本原理,包括铸造、焊接、塑性加工等;2. 学习并了解不同材料的成型特性及适用范围;3. 掌握材料成型过程中常见缺陷的类型及成因。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材料成型原理,设计简单的成型工艺流程;2. 能够分析并解决材料成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材料成型工艺进行评价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材料成型技术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材料成型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课程的预期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为我国材料成型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材料成型基本原理:包括铸造、焊接、塑性加工等成型方法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教材章节:第一章《材料成型技术概述》- 内容列举:铸造原理、焊接原理、塑性加工原理。
2. 材料成型工艺及设备:介绍不同材料的成型工艺及所使用的设备;- 教材章节:第二章《材料成型工艺与设备》- 内容列举:铸造工艺及设备、焊接工艺及设备、塑性加工工艺及设备。
3. 材料成型缺陷分析:分析材料成型过程中常见缺陷的类型、成因及解决办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材料成型缺陷及质量控制》- 内容列举:铸造缺陷、焊接缺陷、塑性加工缺陷。
4. 材料成型工艺设计:学习如何设计简单的成型工艺流程,并进行优化;- 教材章节:第四章《材料成型工艺设计》- 内容列举:工艺流程设计方法、工艺参数优化。
5. 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材料成型实践》- 内容列举:铸造实践、焊接实践、塑性加工实践。
《材料成型原理》教学大纲(金属凝固原理及塑性成形原理部分,基础知识点概括,考研必备)
§ 9–1 液态金属的脱氧 先期脱氧(焊接) 、预脱氧(熔炼) 、沉淀脱氧、扩散脱氧、真空脱氧;各种脱氧原理 的概念及优、缺点;锰、硅沉淀的脱氧的比较,温度、熔渣的性质对其脱氧效果的影响; § 9–2 液态金属的脱碳反应 液态金属的脱碳精炼反应原理、目的及工艺原则; § 9–3 液态金属的脱硫 液态金属的脱硫原理及脱硫效果的影响因素、目的及工艺原则; § 9–4 液态金属的脱磷 液态金属的脱磷原理及脱磷效果的影响因素、目的及工艺原则;
小于 180o,所以,非均质形核功Δ G he 远小于均质形核功Δ G ho , 越小,Δ G he 小,夹杂界面
的非均质形核能力越强,形核过冷度越小; §3-4 晶体长大 液-固界面自由能及界面结构类型、本质及其判据;晶体长大方式
第四章 单相及多相合金的结晶
本章从凝固过程溶质再分配的规律谈起,着重讨论所涉及到的“成分过冷”条件及其对 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规律、 单相固溶体合金及多相合金的凝固。 并为后续章节的内容的讨论 奠定基础。 §4-1 凝固过程中溶质再分配
《材料成型原理》教学大纲
总学时: 96→ 总学分: 6 一、 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材料成型原理》 是材料成形及控制专业主要的院定必修课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是对材 料的凝固成形、塑性成形、焊接成形等近代材料成形技术中共同的物理现象、基本规律及各 成形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论基础、分析问题的方法加以阐述,使学生对材料成形过程及原理 有深入广泛的实质性理解,为后续的成形技术具体工艺方法、设备控制等课程的学习,为开 发新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分析和解决成形过程中的质量缺陷问题奠定理论基础。 二、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 了解液态金属和合金的结构、性质,掌握液态金属与合金凝固结晶的基本规律及结 晶过程中的伴随现象,了解冶金处理对凝固组织与材料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材料成形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冶金现象及内部规律 。 3. 掌握塑性成形力学基础理论、塑性成形过程中的分析方法与原理。 三、 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理论基础是数学、物理、物理化学、冶金传输原理、工程力学、金属学与热处 理。本课程重点在于阐述成形技术的理论基础、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方法,而不涉及具体 成形工艺方法及参数。 各种具体的成形工艺方法、 原理过程及控制等将在后续专业课程中学 习。 四、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章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内容 绪论 液态金属的结构和性质 凝固温度场 金属凝固热力学与动力学 单相及多相合金的结晶 铸件宏观组织及其控制 特殊条件下的凝固与成形 液态金属与气相的相互作用 液态金属与渣相的相互作用 液态金属的净化与精炼 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与性能 凝固缺陷及控制 粉末冶金原理 金属塑性成形的物理基础 应力分析 应变分析 屈服准则 材料本构关系 金属塑性变形与流动问题 塑性成形力学的工程应用 总学时数 2 4 6 4 4 2 4 4 4 4 4 12 4 4 6 4 3 8 4 9 课堂讲授学时数 2 4 4 4 4 2 4 4 4 4 4 8 4 4 6 4 3 6 2 9 2 2 4 2 实验时数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Engineering Materi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课程编号:ZF16613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程学时:(总学时36、理论课学时30、实验课学时6)学分:2适用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先修课程:机械工程材料、现代工程图学、材料力学、公差与测量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本机械加工技能训练课程简介:《材料成型技术基础》主要内容是介绍各种材料尤其金属材料成型加工工艺及相关知识,从而为学生今后学习有关的专业课程以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材料加工方面的知识和素质基础。
该课程是综合性技术基础课程,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选修课程。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获得常用机械工程材料工艺知识,培养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为学习其它有关课程和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1)熟悉常用工程材料的组织、性能、应用和选用原则。
(2)掌握材料成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培养学生选择毛坯及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
(3)了解各主要成型方法所用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4)初步了解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二、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材料加工工艺发展史,材料加工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学习方法。
第二章金属的液态成型(8学时)教学重点:液态金属成型方法,液态成型金属件的工艺设计;分型面与浇注位置选择及相互关系,合金性能对铸件结构工艺性的影响教学难点:分型面与浇注位置选择教学要求:掌握液态金属的工艺性能,掌握液态金属的成型方法,掌握液态成型金属件的设计,了解液态成型技术的新进展。
教学内容:第一节金属液态成型工艺基础液态金属的工艺性能;合金的工艺性能与铸件质量的关系第二节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铸铁件的生产;铸钢件的生产;有色合金铸件的生产第三节液态金属的成型方法重力作用下的液态成型方法;外力作用下的液态成型方法;金属液态成型方法的合理选用第四节液态成型金属件的工艺设计铸件结构的工艺性;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浇冒口系统设计;液态成型工艺设计实例第五节液态成型技术的新进展快速成型技术及应用;快速凝固技术;消失模铸造;计算机在铸造中应用.习题要点:1、什么是金属液态成型?2、金属液态成型制品的主要缺陷有哪些?3、什么是缩松和缩孔?如何防止缩松和缩孔?4、金属液态成型的基本方法有哪些?5、如何确定铸造工艺方案?如何进行浇口设计?第三章金属的塑性成型(8学时)教学重点:金属塑性成型方法,塑性成型件的工艺设计,自由锻和模锻工艺设计教学难点:塑性成型件的工艺设计教学要求:掌握金属塑性成型的工艺理论基础,掌握金属塑性成型方法,掌握塑性成型件的工艺设计,了解塑性成型技术新发展。
《高分子材料成型基础》教学大纲
《高分子材料成型基础》教学大纲1.课程编号:1000922172.课程名称:高分子材料成型基础3.高等教育层次:本科4.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课程性质:选修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工程课程类别:BZ专业课程基本模块5.开课学年及学期:非强制6.先修课程(a必须先修且考试通过的课程,b必须先修过的课程,c建议先修的课程)a无,b 无,c大学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7.课程总学分:2.0,总学时:328.课程教学形式:0普通课程9.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评价11.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与进度安排12. 考核与成绩评定: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平时成绩的记录方法。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其中包括平时作业、课堂提问与出勤。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70%。
教材,参考书:选用教材:自编讲义参考书:[1]唐颂超.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2]冯孝中,李亚东.高分子材料[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3]潘祖仁.高分子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4]王槐三,寇晓康.高分子物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3. 大纲说明:高分子材料成型基础是一门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要介绍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技术以及成型加工过程中材料的性能变化特点,高分子材料的性质与用途等。
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聚合物成型加工过程中的流变学行为,成型加工过程中材料的性能变化特点。
掌握聚合物加工过程中物料的配制、共混、塑料和橡胶制品的各种成型加工方法的原理,重点掌握挤出成型、注射成型和吹塑成型等加工方法,同时也让学生对塑料二次成型、合成纤维的制造工艺和原理有一般性的认识和了解。
14. 编写教师:编写教师签名:责任教授签名:开课学院教学副院长签名:Fundamentals of Polymer Materials ProcessCourse code: 100092217Lecture Hours: 32Credits: 2Prerequisite(s): College chemistry, Polymer physics,Polymer chemistryCourse Description:This course is to introduc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olymer materials. It also describes processing technology,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polymer materials.Course Outcomes:After completing this course, a student should be able to:1.Understand the types,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olymer materials.2.Master the rheological performance, the change of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the mechanism ofprocessing method during the processing of polymer materials.e the principle of polymer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to solve the processing problemsof polymer materials, such as plastics, fiber, rubber, adhesives and coatings etc.Course Content:Lectures and Lecture Hours:1.Introduction 2- The types,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olymer materials.2.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olymer material 8- The construction, conformation, coacervation configuration and physical state of polymer material.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 thermal, electronic, optical properties and permeability of polymer material.3.The mixing and preparation of polymer material 4- The mixing mechanism, mixing classification, mixing state and mixing equipment of polymer materials.4.Plastic and the molding technology of plastic 8- The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lications of plastic.5.Rubber and fiber 4- The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index, preparation and processing method of rubber. Theclassification and processing method of fiber.6.Coating and adhesive 2- The composition, performan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elopment of coating and adhesive.7.Polymer composites 2-The prepar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lass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functional polymer material.8.Functional polymer material 2- The conceptions,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lications of functional polymer material.Grading:Class Attendance 5%Homework 10%Inclass Quizzes 15%Final 70%Text & Reference Book:X.Z. Tang, Process of Polymer Materials, 3rd ed., 2013, ISBN 9787501991747.X.Z. Feng, Polymer Materials, 1st ed., 2007, ISBN 9787560324678.Z.R. Pan, Polymer Chemistry, 5th ed., 2011, ISBN 9787122107985.H.S. Wang, Polymer Physics, 2nd ed., 2008, ISBN 9787030371843.。
《材料成型技术》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技术》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3335006总学时:48学时(讲课42学时,实验6学时)总学分:3课程类别:专业模块选修课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预修要求:工程图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材料力学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本课程将理论与工艺一融为一体,首先对整个材料的加工过程作综合描述,进而引出材料成型所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并简要介绍其发展现状。
然后阐述材料成型所涉及的若干共性理论问题,包括液态金属的凝固理论、材料成型的热过程、塑性成型的物理、力学基础等,最后分别介绍了各种材料成型的工艺方法、过程分析、技术要点及相关的工艺设备和模具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材料凝固成型、塑性成型、焊接成型的理论和基本工艺。
对塑料成型、粉末成型、表面成型做一般了解。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每章布置作业,以巩固和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材料成型的工艺、工装(模具)。
考核形式为笔试,总评成绩将参考平时作业(占5%)和实验情况(占5%)。
三、大纲的使用说明:大纲正文第一章绪论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了解材料成型技术的基本方法、基本问题和发展现状,了解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重点:成型技术的基本方法难点:第二章材料凝固理论学时:6学时(讲课6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了解凝固过程中的热力学计算方法,凝固理论在铸造、焊接工艺中的应用。
重点:热力学计算及在铸造、焊接工艺中的具体应用。
难点:热力学计算第一节材料凝固概述第二节凝固的热力学基础第三节形核第四节生长第五节溶质再分配第六节共晶合金的凝固第七节金属及合金的凝固方式第八节凝固成型的应用习题:课外补充4-6题第三章材料成型热过程学时:4学时(讲课4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了解材料加热热效率的计算方法,学会分析温度场。
重点:热效率的计算方法,分析温度场。
难点:分析温度场。
第一节材料成型热过程的基本特点第二节材料加热过程的热效率第三节温度场第四节焊接热循环习题:课外补充3-5题第四章塑性成型理论基础学时:6学时(讲课6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从金属学角度分析材料塑性变形对性能的影响,根据屈服准则分析材料的塑性变形力学条件。
《材料成型理论基础》课程大纲
《材料成型理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英文)中文名称:材料成型理论基础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for Materials Processing二、课程编码及性质课程编码:0809554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必修课三、学时与学分总学时:56学分:3.5四、先修课程工程材料学、传热学、流体力学、材料成形工艺基础五、授课对象本课程面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开设,也可以供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和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学生选修。
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本课程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主要包括:1.让学生对液态成形、连接成形、固态塑性成形及高分子材料成形的基本过程有较全面、深入的理解,掌握其基本原理和规律。
2.了解液态金属的结构和性质;掌握液态金属凝固的基本原理,冶金处理及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3.掌握材料成形中化学冶金基本规律和缺陷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
4.掌握塑性成形过程中的应力与应变的基础理论,金属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5.了解高分子材料的组织转变及流动、成形的基本规律。
表1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七、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本课程以材料成形工艺的理论基础为主线,根据成形加工过程中材料所处或经历的状态,分为液态凝固成形、固态塑性成形、连接成形、塑料注射成形等几类,学习材料在成形过程中的组织结构、性能、形状随外在条件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性知识。
2)本课程着重利用前期所学的物理、化学等基础理论,以及传热学、流体力学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液态成形、塑性成形、连接成形等基本材料成形技术的内在规律和物理本质,包括共性原理,同时也要注重个性规律性认识。
3)课程将重点或详细介绍三种主要材料成形方法中的主要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阐述这些现象的本质,揭示变化的规律。
而对次要成形方法的基本原理或发展状况等只作简要介绍或自学。
4)重点学习的章节内容包括:第4章“单相合金与多相合金的凝固”(6学时)、第5章“铸件凝固组织的形成与控制”(6学时)、第7章“焊缝及其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6学时)、第8章“成形过程的冶金反应原理”(6学时)、第11章“应力与应变理论”(4学时)、第12章“屈服准则”(6学时)。
材料成型教案
课程名称:材料成型基础本次授课内容:焊接的基本概念及接头的形成教学日期:授课教师姓名:秦国梁职称:副教授授课对象:材模、材铸、材焊08级授课时数:2教材名称及版本:材料成型基础授课方式:(讲课实验实习设计)讲课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焊接概念、特点以及焊接技术发展的历史。
(2)掌握焊接工艺方法的分类并了解各种工艺方法的应用。
(3)掌握熔焊加热的特点及焊接接头的形成过程。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1)焊接概念、特点以及焊接技术发展的历史;焊接工艺方法的分类及应 1学时(3)熔焊加热的特点及焊接接头的形成过程 1学时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熔焊加热的特点及焊接接头的形成过程。
主要外语词汇焊接:welding电弧焊:arc welding接头:joint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课件、板书、绘图、标本、示教等)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复习思考题用于焊接的热源主要有哪些?熔焊加热的特点是什么?参考教材(资料)张文钺,焊接冶金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课程名称:材料成型基础本次授课内容:气相对液态金属的作用教学日期授课教师姓名:秦国梁职称:副教授授课对象:材模、材铸、材焊08级授课时数:4 教材名称及版本:材料成型基础授课方式:(讲课实验实习设计)讲课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焊接化学冶金的特点;了解焊接过程中气体的来源与组成及其对焊接熔池金属的作用;掌握气体对焊缝金属质量的影响与控制。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1) 焊接化学冶金的特点、气体的来源与组成 2学时(2) 气体对焊接熔池金属的作用 1学时(3) 气体对焊缝金属质量的影响与控制 1学时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1) 重点:气体对金属的作用于控制措施(2) 难点:气体在液态金属中的溶解过程主要外语词汇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课件、板书、绘图、标本、示教等)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复习思考题第七章思考习题2、3、6-8参考教材(资料)刘全坤,材料成形基本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张文钺,焊接冶金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课程名称:材料成型基础本次授课内容:熔渣对金属的作用教学日期:授课教师姓名:秦国梁职称:副教授授课对象:材模、材铸、材焊08级授课时数:6 教材名称及版本:材料成型基础授课方式:(讲课实验实习设计)讲课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焊接熔渣的作用、成分与分类,掌握熔渣的结构及其理化性能;重点掌握熔渣对冶金焊缝金属的作用。
《材料成型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MEAU2037
课程名称:材料成型技术
英文名称:Material Modeling Technique Foundation
实验室名称:机械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省级)机械工程实验室
课程学时:45实验学时:9
一、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
配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实验观察和实验操作的能力,加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能力,加强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材料成形的一般实验手段、方法和实验设备,以及有限元模拟技术在材料成形过程中的应用,掌握材料成形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和技术要点;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教学掌握材料成形所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材金属凝固理论、塑性成形的物理和力学基础,以及焊接变形的机理。
初步了解有关凝固成形、塑性成形和焊接成形的基本实验方法、技术要点和相关的工艺装备和模具结构。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现有台套数
电阻坩埚炉(5KW)5只
螺旋型试样模样5只
热电偶测温仪5只
型砂、砂箱、造型工具、浇注工具5套
简单冲裁模、简单弯曲模、简单拉深模、连续模、复合模5套
四、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2、考核方式:以实验态度,实验方法,实验报告为依据,给出实验成绩。
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为20%。
五、实验教材、参考书
1、教材:自编
2、参考书:材料成型基础冯志刚机械出版社2008。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专科)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三年制专科机械类专业 30学时)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
其教学目的是:使学员在金工实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毛坯成型和零件加工工艺以及修复防护的知识,掌握主要材料成型方法和零件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以及表面修复与防护的方法与工艺过程,具有选择毛坯和综合运用工艺知识,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初步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以后工作奠定基础。
一、课程内容(一)讲授内容绪论:本课程的由来和发展、研究内容、学习方法1、金属的液态成型工艺(1)金属液态成型工艺理论基础(2)液态金属的成型工艺方法(3)液态成型金属件的结构设计(4)液态成型工艺的最新发展2、金属的塑性成型工艺(1)金属塑性成型工艺理论基础(2)金属的塑性成型方法与工艺(3)板料冲压成型方法与工艺(4)其它金属塑性成型工艺3、材料的连接成型工艺(1)机械连接成型工艺过程(2)冶金连接(焊接)成型(3)物理化学连接成型(4)无损探伤4、其它材料的成型工艺(1)工程塑料的成型(2)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3)其它典型材料的成型工艺5、材料表面修复与防护(1)概述(2)刷镀技术及应用(3)其它常用表面防护方法与工艺(二)实验内容1、着色探伤实验2、荧光探伤实验3、磁力探伤实验4、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二、学时分配三、教学基本要求(一)对本课程讲授的要求1、总体要求(1)讲课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板书、幻灯、多媒体课件、录像等教学手段;(2)自始至终要注意加强学员工程素质的培养,在实践中提高学员分析、解决工程问题能力。
2、具体要求(1)金属的液态成型工艺。
重点:金属液态成型工艺理论基础,液态成型金属件的结构设计(2)金属的塑性成型工艺。
重点:金属塑性成型工艺理论基础,板料冲压成型方法与工艺(3)材料的连接成型工艺。
重点: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焊接结构工艺性,物理化学连接成型原理(4)其它材料的成型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 分:5
适用对象: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热工学、材料科学基础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材料成型基础》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任务是阐明液态成型、塑性成
型和熔焊成型等成型技术的内在基本规律和物体本质,揭示材料成型过程中影响产品(材质、零件)性能
准,液-固界面自由能及界面结构类型、本质及其判据;晶体的长大机理与固液界面的关系,晶体长大
方式,速度与过冷度的关系。
第四章 单相及多相合金的结晶
主要内容:
(1)凝固过程中溶质再分配。
(2) 成分过冷。
(3)“成分过冷”对合金单相固溶体结晶形态的影响。
(4)共晶合金的结晶。
要求:
(1)掌握溶质再分配的概念,理解不同条件下固液界面处溶质再分配的规律。
(1)金属材料在焊接或熔炼过程中各种气体的来源和产生。 (2)气体在金属中的溶解。 (3)气体对金属的氧化。 (4)气体对金属材料焊接或熔炼质量的影响以及控制气体的措施。 要求: (1)了解金属材料在焊接或熔炼过程中气体的来源及存在形式。 (2)了解简单气体和复杂气体在液态金属中的溶解过程和气体溶解的影响因素;掌握氮和氢在铁中 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以及合金成分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 (3)了解金属氧化还原方向的判据;了解 O2、CO2、H2O 以及混合气体在焊接和熔炼过程中对金属 的氧化。 (4)了解气体对金属质量的影响和气体的控制措施;掌握熔炼或焊接过程氮和氢的冶金控制措施。 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气体对金属的作用与控制措施 (2) 难点:气体在液态金属中的溶解过程 第八章 液态金属与熔渣的相互作用 主要内容: (1)熔渣的作用与形成。 (2)熔渣的结构与碱度。 (3)熔渣的物理性质。 (4)活性熔渣对金属的氧化。 要求: (1)了解熔渣的作用与分类;了解熔渣的来源与构成。 (2)了解熔渣结构的分子理论和离子理论;掌握熔渣碱度的概念。 (3)了解渣相的凝固温度、密度念,及熔渣成分对粘度的影响。 (4)了解熔渣的氧化性、活性熔渣氧化的基本形式;掌握渣的性质与焊缝含氧量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 (1)重点:熔渣的理化性能及对金属的作用 (2)难点:熔渣的结构
《材料成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153200610
课程名称:材料成型基础
英文名称:Foundation of Material Forming
课程类型: □通识必修课 □通识核心课 □通识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总 学 时:86
讲课学时:74
实验学时:12
的因素及缺陷形成的机理。使学生对材料成型过程及基本原理有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实质性理解,从
本质上认识和分析材料成型过程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和解决途径;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
论基础。
本课程的理论基础是数学、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力学及金属学与热处理等,在此基础上阐述
金属材料成型过程中的物理冶金、化学冶金、成形力学及传热、传质、流动等规律和现象。物理冶金、
主要内容:
(1)凝固热力学。
(2) 均质形核。
(3)非均质形核。
(4)晶体长大。
要求:
(1)明确过冷度ΔT 是影响相变驱动力的决定因素,ΔT 越大,凝固相变驱动力ΔG 越大;掌握 K
V
0
的定义、物理意义及“偏析系数” ∣1- K ∣。
0
(2)掌握均质形核的定义,临界半径、形核功、形核率等概念,及其相关公式。
握层片状共晶组织的形核及长大和棒状共晶生长;理解非小晶面—小晶面共晶合金的结晶,掌握变质 处理的概念。
重点与难点: 溶质再分配概念及规律,成分过冷概念、判据及对晶体生长的影响,共晶合金的结晶规律,变质 处理。 第五章 铸件与焊缝宏观组织及其控制 主要内容: (1)铸件的宏观组织及其控制。 (2) 焊接熔池凝固条件及结晶特征、熔池结晶组织的细化。 要求: (1)熟悉铸件的宏观结晶组织特点,形成规律,掌握控制铸件宏观组织的基本原理及相关措施。 (2)了解焊接熔池凝固条件及结晶特征、熔池结晶组织的细化。 重点与难点: 铸件的宏观组织及其控制措施。 第六章 特殊条件下的凝固与成形 主要内容: (1)快速凝固。 (2) 失重条件下的凝固。 (3)定向凝固。 要求: (1)掌握快速凝固的概念,方法,了解其对凝固组织的影响。 (2)了解失重条件下铸件的组织形成规律。 (3)了解定向凝固组织形成规律。 重点与难点: 快速凝固。 第七章 气相对液态金属的作用 主要内容:
化学冶金、成形力学构成材料成型基础的主体。
二、教学基本要求
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在基本理论和实际知识方面达到如下要求:
1.对液态成型、熔焊成型、塑性成型三种材料成型的基本过程有全面的、较深入的理解,掌握其基
本原理和规律。
2.掌握液态金属凝固的基本规律,冶金处理及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3.掌握材料成型过程中化学冶金基本规律和缺陷的成型机理、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
4.掌握塑性成形过程中的应力与应变的基础理论,金属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主要内容: 材料成型方法的分类及特点,材料成型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要求: 了解本专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情况,理解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第一章 液态金属的结构和性质 主要内容: (1)液体与固体、气体结构比较及衍射特征;液态金属结构的理论模型;实际金属的液态结构。 (2) 液态合金的粘度及其影响因素及其在材料成形中的意义;表面张力的实质及影响表面张力的 因素及其在材料成形中的意义。 (3) 液态金属充型能力的基本概念、液态金属停止流动机理与充型能力;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 要求: (1)了解液体结构的特点,明确实际金属的液体结构特征。 (2)了解液态合金的粘度与表面张力性质,及其在材料成形中的意义。 (3) 掌握液态金属充型能力的基本概念、停止流动机理;弄清其影响因素。 重点与难点: 实际金属的液体结构特征,充型能力及影响因素。 第二章 凝固温度场 主要内容: (1)铸件温度场。 (2)铸件凝固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3)焊接过程温度场。 要求: (1)了解不同铸型条件下铸件温度场的特点,了解研究铸件温度场的方法。 (2)熟悉凝固动态曲线及其应用,掌握铸件的凝固方式,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焊接温度场的特点;了解熔焊过程温度场的基本类型及影响温度场的因素;了解焊接工艺 参数及焊件的热物理性能对焊接温度场的影响规律。 重点与难点: 凝固动态曲线及其应用,铸件凝固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章 金属凝固热力学与动力学
(3)掌握非均质形核的定义,临界半径、形核功、形核率等概念,及其与均质形核的区别,明确润
湿角对非均质形核的影响,掌握生核剂的概念及其选择标准。
(4)掌握液-固界面自由能及界面结构类型、本质及其判据;掌握晶体的长大机理与固液界面的关
系,晶体长大方式,速度与过冷度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
过冷度、均质形核,非均质形核的概念,润湿角对非均质形核的影响,生核剂的概念及其选择标
(2)掌握“成分过冷”条件和判据;“成分过冷”的过冷度及其特性因素,成分过冷与热过冷的区
别与联系。
(3)理解热过冷及其对纯金属液固界面形态的影响;掌握“成分过冷”对合金固溶体晶体形貌的影
响规律;分过冷作用下的胞状组织的形成及其形貌;较宽成分过冷作用下的枝晶生长;了解枝晶间距
及其影响因素。 (4)掌握共晶组织的分类及特点;掌握非平衡状态下的共晶共生区;理解离异生长及离异共晶;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