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学会用气象雷达图看雨情

合集下载

怎么看雷达图呢

怎么看雷达图呢

怎么看雷达图呢?省气象台专家介绍,雷达图是分布在我省的气象雷达通过对各地降雨云团即时监测生成的产品,用的主要指标叫“基本反射率”。

雷达图上有色标,探测到的是云团中的水汽粒子。

以省气象台昨日发布的15时01分雷达图为例,该雷达图以黑色为底,由绿色、黄色、红色、紫色等组成。

左上角注有15格颜色不同或深浅不一的色标,从最顶的蓝色到最底的白色,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回波强度,回波强度越大,说明出现短时强降水和对流的可能性越大。

专家解释,蓝色是地物回波,与降雨无关;从中度绿色起,即从回波强度值15dBZ起,这时可能会有毛毛雨,常常分布在强降雨边缘区域;到深黄色,回波强度值30dBZ,雨已让人感觉有些急,这时你肯定要带雨伞;到红色,回波强度值40~50dBZ,雨伞不一定撑得住;当颜色为暗红、粉红、紫色、白色,即回波强度值在55dBZ以上,这时估计连雨伞都不能打了,因为降雨强度非常大,可能伴有雷暴、大风,甚至冰雹。

怎样看雷达反射率图

怎样看雷达反射率图

怎样看雷达反射率图
教你怎样看雷达反射率图,准确预言未来3小时降雨情况,那叫准!
2012-01-19 10:01
具体怎么看这个图,其实很简单:
首先:看有没有大片的发黄,发红的云。

如果仅仅是绿云,很可能不会降水,或仅仅小雨。

如果有,就有可能是大雨。

但也不一定。

也可能是一些水汽充足的云,气象条件不能构成降雨。

其次,看云的形状。

如果云呈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且较分散,很有可能是水汽充足的云,不具备降水条件。

但如果云呈现线形,弧形。

那么就很有可能是锋面云,降水可能性很大。

再次,看云的运动方向。

上面介绍的网站里有动画功能,你可以通过动画看到云的运动方向。

如果云向北京之外运行,说明降雨过程结束,或者根本无降水。

如果云由远处向北京运行,则有可能是降水正向北京移动。

再次,看距离和云的运行速度。

同样通过动画功能,每帧是5分钟。

大致推断出降水云在多久能到达北京。

色标(dBz值越大表示回波越强,同等条件下,雨下的越大)一般15dBz以上有雨,20~35小雨,35~45中雨,45~以上大雨,50~55以上有雷雨大风和冰雹。

这个只是参考,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尽相同。

最后,如果一切迹象都表明一个降水云系正向北京移动。

再拿最传统的办法核实一下,看一夏天,是不是阴沉,人是不是感觉闷热。

如果是这样,根据你推算的降水时间,决定你现在赶紧回家,还是再在办公室呆一会。

以上方法均是转帖的个人经验总结,天气预报是综合多方资料研判,这个图只做参考。

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使用气象雷达进行天气监测与预报的方法与技巧

使用气象雷达进行天气监测与预报的方法与技巧

使用气象雷达进行天气监测与预报的方法与技巧气象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天气状况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出行、活动和生产等各个方面。

为了更好地了解气象情况,科学家们发明了气象雷达。

气象雷达是一种能够探测大气中的云雨、降水和天气形势的设备,它通过发射和接收回波的方式来获取天气数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使用气象雷达进行天气监测与预报的方法与技巧。

首先,气象雷达可以通过回波的反射和散射特性来判断云雨水量的多少和降雨的类型。

雷达回波的强度反映了降水的情况,而回波的形态则可以显示降水的类型,如雨、雪、冰粒子等。

通过分析不同区域和高度的回波特征,可以确定降水带的位置和移动趋势,从而更准确地预测降雨时间和降雨强度。

其次,气象雷达还可以探测到风暴的特征和强度。

当发生雷暴时,雷达可以捕捉到闪电等电磁信号,并通过计算雷达回波和闪电之间的关系,确定风暴的性质和强度。

这对于预测风暴的移动路径、持续时间和可能的影响范围非常重要。

根据雷达提供的风暴信息,气象部门和相关机构可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以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除了降水和风暴,气象雷达还可以用于监测其他天气现象,如冰雹、龙卷风、暴雪等。

当这些天气现象发生时,雷达会显示明显的回波信号,从而提醒相关部门和人们做好防范措施。

通过整合气象雷达和其他气象观测手段,可以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的天气监测和预报,提高气象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使用气象雷达进行天气监测与预报时,有一些技巧是需要注意的。

首先,了解雷达回波的特征和解读回波图像的基本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熟悉不同颜色代表的回波强度和不同形态对应的天气类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雷达图像。

其次,掌握雷达图像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了解其雷达站点的覆盖范围和扫描模式是很重要的。

不同的雷达站点和扫描模式可能会导致图像的畸变和遗漏,因此在分析和使用雷达图像时要有所考虑。

另外,与气象雷达相关的数据处理和模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利用雷达反演算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可以从雷达回波中提取出更多的天气参数信息,如降水强度、垂直降水分布、风场等。

学会解读天气预报:预知天气变化,合理安排行程!

学会解读天气预报:预知天气变化,合理安排行程!

学会解读天气预报:预知天气变化,合理安排行程!天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了解天气情况不仅能帮助我们选择衣物和配备,还能帮助我们规划出行、安排活动。

而天气预报则成为了我们获取天气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天气预报似乎是一门难以攻克的学问。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学会解读天气预报,并且能够准确预知天气变化,以便更好地安排自己的行程。

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要素在学会解读天气预报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要素。

以下是天气预报中常见的一些词汇和概念:天气状况天气状况是天气预报中最基本的一部分,通常包括晴、多云、阴、小雨、中雨、大雨等。

了解天气状况能够帮助我们判断天气的整体情况。

温度温度是另一个重要的天气预报要素。

它通常以摄氏度(℃)表示,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天气的寒暖程度,为我们选择合适的衣物提供参考。

降水概率降水概率是指某个时间段内发生降水的可能性大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了解降水概率能够帮助我们决定是否需要带伞或者延迟出门。

风向和风力风向指的是风吹的方向,常见的有东风、南风、西风和北风等。

风力表明风的强弱程度,通常以数字和单位(如级)表示。

了解风向和风力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天气的变化和风的影响。

气压气压是大气中气体压强的一种度量,通常以帕斯卡(Pa)或者百帕(hPa)表示。

气压的变化能够影响天气的变化,因此了解气压有助于我们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要素后,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关于天气变化的规律。

天气是一个复杂且多变的系统,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规律可循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天气变化规律:季节性变化季节性变化是一种相对规律的天气变化。

每年四季交替,我们可以根据季节来推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例如,夏季通常会有高温和较多的降水,冬季则会较为寒冷。

气压变化气压的变化能够影响天气的变化。

例如,气压的升高通常会带来晴朗的天气,而气压的降低则可能会导致降雨。

通过观察气压的变化,我们可以初步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

《看云识天气》课件ppt讲课

《看云识天气》课件ppt讲课

04 案例分析:典型天气系统 下云朵变化
冷锋、暖锋和静止锋影响下云朵特征
1 2
冷锋影响下的云朵
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卷云、卷层云、高层云、雨 层云等云系,云层逐渐加厚,常伴有大风、降温、 雨雪等天气现象。
暖锋影响下的云朵
暖锋过境时,云量逐渐增多,常出现连续性降水, 云层较为厚实,底部常伴有碎雨云。
3
《看云识天气》课件PPT
目录
• 课程引言 • 云朵基本知识与分类 • 观察云朵识别天气技巧 • 案例分析:典型天气系统下云朵变化 • 实际应用:提高日常天气预报准确率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引言
天气与日常生活关系
天气对出行的影响
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不同的天气状况会影响人们的出行方 式、路线选择和交通工具使用。
静止锋影响下的云朵
静止锋过境时,云层和降水都呈现连续性,云层 较为稳定,常出现雾、霾等天气现象。
气旋、反气旋和台风天气系统中云朵演变
气旋天气系统中的云朵
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空气向中心辐合上升,形 成云雨天气。随着气旋的发展,云系逐渐增多加厚,降水 增强。
反气旋天气系统中的云朵
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空气由中心向外辐散下 沉,形成晴朗天气。反气旋控制下,云量较少,偶尔可见 少量卷云或层云。
等。
云朵的移动方向与速度
03
云朵的移动方向和速度可以帮助预测未来天气的变化趋势。
课程目的与学习内容
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 天气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掌握云 朵在天气预报中的作用,提高学 生对天气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学习内容
本课程将介绍天气的基本知识、 云朵的分类与识别方法、天气预 报的制作过程等内容,同时还将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雷达气象学 第六章 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的识别和分析

雷达气象学 第六章 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的识别和分析
①回波强度Z值是否可靠 ②回波高度H值和强回波顶高度值是否可靠 ③回波多普勒径向速度场是否合理 ④回波面积及分布是否合理 ⑤各种参数值是否正确,如时间、仰角、方位、产品名称、
单位、地点 (2)检查的方法:
①对比法 ②理论分析法 ③经验判断法 ④实况资料验证法 (3)可能存在的问题: ①回波强度值偏弱。 ②回波强度值偏高。 ③近处回波强度值偏高,远处回波强度值偏弱。 ④回波高度值偏高或偏低。 ⑤多普勒径向速度场资料出现速度突变折叠区。 ⑥回波面积缩小。 ⑦回波分布位置不对。 ⑧显示参数错误。
回波强度的共同特征:
PPI上由许多分散的回波单体所组成,排列成带状、条 状,离散状或其它形状。回波单体结构紧密,边界清晰, 棱角分明,回波强度强,持续时间变化大。单体尺度较小, 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
RHI上回波单体呈柱状、砧状、花菜状、纺锤状,一 般发展得比较高,多数在6-7km以上,但随地区、季节和大 气系统不同差异很大,最高可达对流层顶高度。
下融化成水滴的过程中,由于融化作用、碰并聚合效应、速度效 应和粒子形状的作用,以及他们的综合作用形成的。
研究零度层亮带的意义:
①在雷暴消散阶段探测到亮带,说明对流已经减弱,降 水性质已经从对流性质逐步转化为层状云连续性降水. ②研究亮带形成的微观物理机制,对于探讨降水机制和 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均有意义 ③亮带的存在,表明亮带上面是雪花和冰晶,而不是过 冷水滴。 ④亮带的存在,表明大气中不存在强烈的对流和湍流活 动。对飞行活动是一个指标。 ⑤从亮带出现的位置可以大致确定零度等温线位置。在 混合性降水过程中,亮带的出现,可以作为识别雹云的 指标之一。 ⑥从雷达探测得到的零度层亮带和探空资料得到的零度 层亮带比较,可以判断雷达仰角标定是否正确,以及所 测得的回波高度是否准确。

学会阅读气象图,掌握天气预报技巧

学会阅读气象图,掌握天气预报技巧

学会阅读气象图,掌握天气预报技巧天气预报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了解天气预报,我们可以合理安排工作、出行以及日常活动。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阅读气象图和理解天气预报仍然是一项挑战。

本文将向大家介绍一些学习阅读气象图的技巧,帮助我们掌握天气预报的技巧。

1. 天气预报的重要性走出家门前,我们经常会陷入天气的困扰。

如果早上穿戴不当,突然遇到下雨,那就会导致我们全身湿透。

而如果没有准确预测明天是否下雪,我们也可能无法合理安排出行计划。

因此,学会阅读气象图并掌握天气预报的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

2. 气象图的基本概念在学习阅读气象图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气象图概念。

2.1 气象图的种类目前常见的气象图种类有天气气压图、天气图、降水量图、风向图等。

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需要的气象图进行分析。

2.2 气象图的要素气象图包括了许多天气要素,包括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等等。

不同的气象要素反映了不同的天气现象,我们需要通过阅读不同的气象图来获取这些信息。

3. 阅读气象图的技巧阅读气象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天气预报。

3.1 了解图例每张气象图都会有一个图例,图例是帮助我们理解图中各种符号和颜色代表的含义的关键。

因此,在阅读气象图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仔细研究图例,确保理解其中每个符号和颜色的含义。

3.2 关注等值线等值线是连接具有相同数值的点的线条。

在气象图中,等值线用来表示同一天气要素的数值分布情况。

我们可以通过关注等值线的变化,了解到不同区域的天气差异。

3.3 观察气压变化气压是天气预报中一个重要的要素。

通过观察气压的分布情况,我们可以判断出高压区和低压区的位置。

一般来说,高压区附近天气晴朗,而低压区则容易有降水和风。

3.4 注意风向和风速风向和风速也是天气预报中的重要要素之一。

通过观察风向和风速的变化,我们可以判断风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判断出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学会看雷达回波图

学会看雷达回波图

学会看雷达回波图
雷达回波图,从蓝色到紫色表示回波强度由小到大(10-70dBz),从不同颜色回波可以判断降雨强度,雨区范围、未来降雨强度和移动。

1、如何识别雨区范围
雷达回波图上,绿色回波包围内的区域一般都对应有降雨出现。

一般而言,浅绿色有可能有降雨,深绿色一定有降雨。

图上从河北西北部一直到山西中部都有降雨出现
2、如何识别降雨强度
雷达回波从蓝色到紫色,降雨强度逐渐增强。

一般亮黄色区域一般对应有10毫米/小时左右降雨强度出现,暖红色雷达回波一般对应有20毫米/小时左右的降雨强度,并且有可能出现短时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如图上河北西北部有绿色雷达回波,有降雨出现,但雨势并不强。

山西北部、陕西中北部有黄色雷达回波,有中等强度降雨出现。

3、如何识别降雨未来趋势
以今天雷达回波的多时次动态图上可以看到,从21日9时开始一直到13时前后,影响西北华北一带的降雨系统呈现东北-西南走向,稳定向东偏南方向缓慢移动。

从14:40和14:50两张图上可以看到,降雨带移动缓慢,强度变化不大。

雷达气象:第六章 雷达定量测量降水

雷达气象:第六章 雷达定量测量降水

N ( D) ∆D = C1Dµe−ΛD∆D
∫ I = ∞ N (D) 1πρ D3v(D)dD
0
6
∫ Z = ∞ N (D)D6dD 0
( ) v Dj = C2Djβ1
⇒ Z = AI b
Z-I关系测量降水
目前常用的典型Z-I关系:Z=200I1.6
WSR-88D:Z=300I1.4
A,b 为常数,理论关系只适用于平均情况,因地区、 季节、时间、空间、降水类型的不同而不同,甚至同一次降 水过程中, Z-I关系也会变化。
Z-I关系测量降水
基本原理
Pr
=
π3 1024(ln 2)
Pt G 2θ1ϕ1h λ2
ψ R2
m2 −1 m2 + 2
R
Z ×10−0.2∫0 kdR
Pr = CZ / R2
∫ Z = ∞ N (D)D6dD 0

I = ∫0 N (D)M (D)v(D)dD
Z-I关系测量降水
基本原理
雷达反射率因子
Z-I关系测量降水
Ze-I关系
Mie散射时,雷达气象方程中的Z以Ze代替,由于 无法从理论上进行推导,只能采取实测滴谱资料或其 他方式(如最优化处理)来得到Ze-I关系。
Z-I关系测量降水
反射率因子Z与含水量M的关系(Z-M关系)
单位体积内云和降水中液态或固态水的总质量
∑ ∫ M
= 1 πρ 6
式,使它有最佳逼近这些实测的 °pl 值。设
p(i, j) 为拟合后各网格点处的校准因子
∑ p(i, j) = ai, j xi y j i, j
雨量计实时校准
距离加权法
∑ p(i, j) = W (rl )P°l

雷达测量降水

雷达测量降水

雷达测量降水1雷达测雨的基本原理天气雷达天线发射脉冲式电磁波,当电磁波遇到降水或某些云目标,一部分电磁波会被散射。

雷达接收从云雨散射回来的回波信号,通过对回波信号强度的分析处理,可确定降水或云的存在及其特性。

根据电磁波传播的速度和发射与接收脉冲信号的时间差可计算出目标物到雷达的距离;根据雷达扫描转动的方位角和仰角以及目标物至雷达的距离,可确定目标物的空间位置。

通过对返回信号强度的测量,由雷达气象方程可计算出目标物对电磁波的散射能力。

用于降水粒子时,简化的气象雷达方程式为: 式中:Pr 为平均接收功率。

C 为由雷达型号决定的雷达常数,它与发射功率、波长、天线增益、波束宽度等雷达参数有关。

k 2为降水粒子相态的函数,与降水粒子介电常数有关,一般来说,水的k 2值为0.93,冰为0.18。

r 为距雷达的距离。

Z 为雷达反射因子,是单位体积中降水粒子直径6次方的累计和,表示为,常以1mm 6/m 3为基准的分贝表示,记为dBz ,可以应用气象雷达方程式根据平均接收功率求取。

由于降水粒子直径并非均一分布,在实际应用中常用其一般形式: , 式中的A 和b 为经验系数,随降水类型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变。

在各种Z~R 关系式中,在A 在16.6~730范围内。

因此,测定了降水区的反射因子Z ,则可计算降水强度R 及其分布。

2雷达测雨误差分析由于雷达测量降水可以得到具有一定精度的、大范围高时空分辨率的实时降水信息,因此应用雷达进行降雨监视和面雨量计算,可以提高洪水预报的精度和时效性。

但要清楚地认识到,由于技术本身的复杂性和其它原因,目前的雷达测雨存在一定的误差,特别是大范围降水测量的准确性尚不能完全满足气象业务应用的要求。

雷达测雨误差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 a)雷达电磁波的波长对降水测量的影响。

在雷达气象方程式中,平均接收功率Pr 与雷达波长、天线增益及波束宽度等有关。

在天线大小固定的情况下,Pr 与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即波长越短,Pr 越大,探测能力越强,因此波长短有利于探测降水。

雷达图分析法

雷达图分析法

雷达图分析法雷达图(radar chart)亦称综合财务比率分析图法,又可称为戴布拉图、螂蛛网图、蜘蛛图雷达图分析法简介 雷达图法是日本企业界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估而采用的一种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方法。

按这种方法所绘制的财务比率综合图状似雷达,故得此名。

雷达图是对客户财务能力分析的重要工具,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

静态分析将客户的各种财务比率与其他相似客户或整个行业的财务比率作横向比较;动态分析把客户现时的财务比率与先前的财务比率作纵向比较,就可以发现客户财务及经营情况的发展变化方向。

雷达图把纵向和横向的分析比较方法结合起来,计算综合客户的收益性、成长性、安全性、流动性及生产性这五类指标。

[编辑]雷达图分析法详解 效益分析雷达图是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分析工具,如图3.1所示(图中线条长短为举例,各企业不一样)。

它是以企业收益性、成长性、流动性、安全性及生产性来分析(“五性分析”)结果的直观体现。

下面对涉及的5类指标进行说明。

[编辑]1.收益性指标分析收益性指标,目的在于观察客户一定时期的收益及获利能力。

主要指标含义及计算公式如下表所示:[编辑2.安全性指标 安全性指的是客户经营的安全程度,也可以说是资金调度的安全性。

分析安全性指标,目的在于观察客户在一定时期内偿债能力。

主要指标含义及计算公式如图所示: 其中流动负债说明每1元负债有多少流动资金作为保证,比率越高,流动负债得到偿还的保障就越大。

但比率过高,则反映客户滞留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过多,未能有效利用,可能会影响客户的获利能力。

经验认为,流动比率在2:1左右比较合适。

所谓’速动资产’,通俗地讲就是可以立即变现的资产,主要包括流动资产中的现金、有价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而存货则变现能力较差。

因此,从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后则为’速动资产’。

经验认为,速动比率在1:1左右较为合适。

资产负债率越高,客户借债资金在全部资金中所占比重越大,在负债所支付的利息率低于资产报酬率的条件下,股东的投资收益率就越高,对股东有利,说明经营有方,善用借债。

航空气象:气象雷达

航空气象:气象雷达

2、冻雨回波:
冻雨回波就 象春季的层状云降水回波,结构均匀, 呈丝条状,有的地方还有一些小的块状,回波较强
3、沙暴中的降水回波
当沙暴天气伴有微量降水时,在雷达屏幕上就会有 回波,其特征具有混乱的蜂窝状结构。这种结构反映 大气极不稳定,上升,下降气流特别紊乱,回波的空 洞区说明该处有强烈的上升运动,带起沙尘造成沙暴, 而回波区是下降气流造成的微弱降水区。
雷达综述图 是天气雷达系统探测到的,用一定形式的天气现象的图形
描述,可表现出降水区、单个的雷暴单体,雷暴单体的廓线和 雷暴活动区 雷达综述图的主要内容 ❖ 1、雷达回波区用黑色实线表示 ❖ 2、恶劣天气监视区用虚线围起来的范围表示,表示该区域
内有强烈雷暴或龙卷 ❖ 3、降水区有关的回波的顶高和底高用数字表示,横线上为
使用机载气象雷达的注意事项
(1)机载气象雷达是一种天气雷达,它只能探测到 含有水滴的气象目标,不能有效的探测到干冰雹 和干雪。一般的云、雾及晴空湍流不能探测到, 所以机载气象雷达不能保证避开所有危险天气区。
(2)气象雷达的基本功能是探测大面积的气象降 水区,它对山峰、相遇飞机的探测能力和所显示 的相应图象及位置的准确程度是不能满足地形回 避和防相撞要求的,因此绝不能把气象雷达的图 象显示功能作为地形回避和防相撞的依据。
以及云中物理特性的气象雷达。由于云滴直径很 小,所以测云雷达选用比较短的波长。
❖ 3、多普勒气象雷达
多普勒气象雷达是利用多普勒效应来测量云 和降水粒子相对于雷达的径向运动速度,它除具 有一般天气雷达的功能外,还可以测出各高度上 的风向、风速、垂直气流速度、湍流和强的风切 变、云雨滴谱。特别在监测雷暴、下击暴流、龙 卷等航空危险天气方面十分有效。
出雷达站周围气象目标的分布。

雷暴、冰雹、飑(biāo)线......呼风唤雨的强对流天气家族(生活中多发,高考中要考)

雷暴、冰雹、飑(biāo)线......呼风唤雨的强对流天气家族(生活中多发,高考中要考)

雷暴、冰雹、飑(biāo)线......呼风唤⾬的强对流天⽓家族(⽣活中多发,⾼考中要考)本⽂由⽺⽺的地理教室⾸发,如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 | 审稿星⾠最近,朱⼴权⽼师的⼀条天⽓段⼦⼜⽕了。

他说有⼀种天⽓,“出现时往往电闪雷鸣、风⼤⾬急、惊⼼动魄、滚滚来袭,呼呼地刮风,哗哗地下⾬,嘁哩喀喳地打雷闪电,能量疯狂转变”。

你能猜到这是什么天⽓吗?这就是近来频频来扰的强对流天⽓。

雷暴、短时强降⽔、冰雹、下击暴流、飑线、龙卷,都是这个能呼风唤⾬的⼤家族中的成员。

今天的⽂章要介绍以下问题:强对流天⽓是什么?有何特点?强对流天⽓是如何发⽣的?强对流天⽓有哪些类型?如何应对强对流天⽓?01强对流天⽓1.强对流天⽓是什么?强对流=强+对流,通俗来说就是强烈的上升⽓流。

它会引起突发性的、强度剧烈、破坏⼒极⼤的灾害天⽓。

强对流天⽓出现时往往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风⼤⾬急,甚⾄伴有冰雹降落。

我国中央⽓象台定义的强对流天⽓指的是出现直径≥5mm的冰雹、或者龙卷、或者≥17.2m/s(或者8级)的雷暴⼤风、或者≥20mm/h的短时强降⽔等天⽓。

2.强对流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①局地性强,分布范围⼩(空间尺度⼩)强对流天⽓在⽓象上属于中⼩尺度天⽓系统,⼀般⽔平范围⼤约在⼗⼏公⾥⾄⼆三百公⾥,⼩的只有⼏⼗⽶。

②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时间尺度⼩)强对流天⽓来得突然,去得匆忙。

它的持续时间短暂,通常为⼀⼩时⾄⼗⼏⼩时,短的仅有⼏分钟。

③强度⼤,破坏性强强对流天⽓发⽣时,降⽔强度⼤(即单位时间的降⽔量⼤),风⼒强劲,往往带来多种灾害,具有极强的破坏⼒。

02强对流天⽓是如何发⽣的?1.强对流天⽓的发⽣⼀般要具备什么条件?①充⾜的⽔汽要形成强降⽔,低层⼤⽓中必须含有充⾜的⽔汽。

②⽓流要能上升(⽓流抬升的触发机制)常见的抬升机制有:受热抬升;锋⾯抬升;地形抬升(遭遇⼭脉);低空辐合上升;空⽓在抬升过程中⽔汽凝结放热,会进⼀步加剧抬升(此句为2018年全国卷答案)。

教科版(2017秋)科学 三年级上册 3.4测量降水量 测量降雨量 课堂实录

教科版(2017秋)科学 三年级上册 3.4测量降水量 测量降雨量 课堂实录

测量降雨量教科版三上同学们上课。

同学们好啊好。

请坐。

同学们,我想问一下,昨天星期几啊,星期。

星期二,你们上学了吗?什么原因?你来说说来那个男同学,你来说说。

呃,因为昨天下的雨太大了,导致然后呢,导致出门的时候。

呃,地上都是湿的,然后呢还会把人浇湿。

还可能会在路上摔倒。

所以昨天发布了红色暴雨预警,到底有有多大?你说。

我发现我一直在家里,他就是他就是竖着摇晃摇晃。

然后呢。

疯疯狂的笑哦,雨在疯狂地倾倒着。

同学们看。

屏幕上也在下雨,看出来了吗?你觉得左右两边哪一个场景雨下的更大,一起说。

你的理由是什么?啊,惠州市的同学。

左边的。

我那边他们是黑猫警长。

从天色看出来还有吗?你们不称佛山市。

我发现今天我们那边的学生有些不完善。

今天不回来啊。

影响画面的怎么会更新的呢?好,他说从水上的波纹和画面的这个清晰度判断,左边的雨更大一些是吗?好,其实呀雨的大小我们可以用降水量来表示。

今天这节课呀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测量降水量。

来一起协助课题。

同学们,关于这个降水量该怎么去测量,你们现在有什么想法吗?可以说说看。

好,你们来。

我觉得这个关于测量降水量可以用个两杯,然后呢把每个式的降水量收集起来,到了这个量杯里面去,看看这个降水量有多少。

他说到一个方法,把降雨用量杯收集起来,把收集的水在倒带。

两桶里头去就知道了。

还有补充吗?啊,你来。

我要补充他的,但是他跟我说说他要给他一个。

他要一下,他就在满地跑,然后呢,他也是。

后来我觉得是他起在一个地方,因为他是到处想。

他不会直接用一个那个A。

那直到雨停的时候,那个杯子里面应该是。

我听明白他的意思了,他说一定要选好观测点,对吗?选好一个地址,放置好量杯。

关于他刚才说要接住的水再倒出来这个操作同学们有补充吗?你说。

我认为的话,你可以拿一个。

不用再倒过来了,直接就给你看看有多少个。

呃,比如说呃我们广州市的是2 20个渡镇呢,比如说佛山就是十个渡镇,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谁高谁低,就是可以测算出来降水量是谁说还是谁说,请说用一个有刻度的杯子来接于水,一举两得。

第十章 气象雷达

第十章 气象雷达
l (5)在巡航高度较高时,应经常下俯天 线以保持对低高度雷暴区的监视;在低 高度飞行时,则应经常上仰天线,以避 免误入高层雷暴区的下方。
(2)对流云的回波
在平显上呈分散孤立的小 块状,尺度很小, 在高显上,呈米粒状或上 大下小的倒梨状。
2.雾的回波
PPI上,雾的回波呈均匀弥 散状,犹如一层薄纱罩在荧 光屏上,
在RHI上,雾的回波高度很 低,顶高只有1km左右
雾的回波
三、雷达图上的雨带分析
1.暖 锋 雨 带
带状结构,宽约100千 米,与地面锋线平行,随 时间缓慢移动。
l 降雨的 强度越 大,雷 达回波
就越强
反射系数 等级
Z1 Z2 Z3 Z4 Z5 湍流
图像 颜色
黑 绿 黄 红 紫 紫
降雨率
(mm/h) (英寸/小时)
<0.76
<0.03
0.76~3.81 0.03~0.15
3.81~12.7 0.15~0.5
12.7~50.8 0.5~2.0
>50.8
>2.0
1.天气雷达(又叫测雨雷达)
• 用于探测降水的发生、发展和移动,并以 此来跟踪降水系统的天气雷达
• 工作波长为3~5cm,它能探测200~400 千米范围内的降水和积雨云等目标,测定 其垂直和水平分布、强度、移动方向、速 度和发展演变趋势,发现和跟踪天气图上 不易反映出来的中小尺度系统。
2.测云雷达
1.雪的回波:通常比连续性降雨回波弱。 回波分布均匀,丝缕状结构明显,边缘 模糊不清,没有确定边界。
2.冻雨回波:像春季的层状云降水回波,结 构均匀,呈丝条状,有的地方还有一些 小的块状。
3.沙暴中的降水回波:具有混乱的蜂窝状 结构,
1.云的回波 2.雾的回波

如何看懂雷达降水图

如何看懂雷达降水图

如何看懂雷达降水图
如何看懂雷达降水图
一、什么是雷达降水图
雷达降水图是基于激光雷达所采集的三维数据,通过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将雷达数据进行处理,产生的2D图像反映降水特征。

激光雷达可以有效直接测量距离,因而可以有效确定风、温、湿度及降雨量的实时现象,从而大大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被广泛应用于气象预报。

二、如何看懂雷达降水图
1. 色彩:雷达降水图的警戒线以及降雨量的色彩与厚度,可以快速揭示当前准确的降雨量和降雨位置变化情况,黄色表示强雨,紫色代表暴雨;
2. 十字线指示器:雷达图上有10米、15米、20米线,每一米表示一毫米的降雨量;
3. 预报提示:雷达出现涡旋标志表示风暴可能发生,立即进行预报;
4. 箭头指示器:雷达图上出现箭头指示器指示降雨的运动方向,由箭头指示器可判断出降雨的移动速度和方向。

三、如何综合利用雷达降水图
1. 获取最新的气象信息:雷达降水图可以获取最新的气象信息,例如
当前的温度、湿度、风力等,这些气象信息可以帮助预报人员判断天
气变化趋势;
2. 预报降水量:可以根据当前雷达降水图推导未来几小时内会有多大
范围和多大量级的降雨;
3. 确定降水趋势:根据每张图片的箭头指示器可以判断降雨的趋势,
根据这些趋势可以推测未来的降雨趋势;
4. 预报暴雨:当两张图上的警戒线相差较大时,表示强降雨可能发生,因此需要及时预报暴雨。

四、总结
雷达降水图能非常明确快速地表达降水量和降雨位置变化,通过色彩
高度、指示器、预报信息等可以获取准确的气象信息,在气象预报中
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正确理解雷达降水图有助于我们准确预报未来
天气变化。

天气雷达工作原理

天气雷达工作原理

天气雷达工作原理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天气雷达这个超酷的东西,它就像老天爷的小间谍,能把天气的那些小秘密都给挖出来呢。

天气雷达呀,其实就是一个超级厉害的“眼睛”,不过它看的可不是咱们平常能看到的那些东西哦。

它主要是盯着天上的云啊,雨滴啊,还有那些调皮的小冰晶。

你想啊,天空那么大,那么神秘,要是没有个厉害的家伙去探查探查,咱们怎么能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下雪,又什么时候能出去愉快地玩耍呢?天气雷达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呢?这就得从它发射的波说起啦。

天气雷达会发射出一种叫做电磁波的东西,这电磁波就像一个个小信使,快速地冲向天空。

这些小信使可厉害着呢,它们碰到云层或者雨滴之类的东西就会被反射回来。

就好像你扔出去一个小皮球,碰到墙就弹回来了一样。

不过呢,这电磁波反射回来的时候可带着好多有用的信息呢。

比如说,要是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很强,那就说明它碰到了好多好多的雨滴或者比较大的东西。

这时候呀,天气雷达就知道啦,哟,这个地方的云层里水分可不少呢,很可能就要下大雨啦。

相反,如果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比较弱,那可能就是云层里的水汽还不多,或者都是些小冰晶之类的,雨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下下来。

而且哦,天气雷达还能根据电磁波往返的时间来判断这些东西离自己有多远。

你看,电磁波的速度是固定的,就像一辆小火车按照固定的速度跑。

它跑出去再跑回来的时间一测出来,那距离不就很容易算出来了吗?这样的话,天气雷达就能知道云层啊、雨滴啊在天空中的具体位置啦。

天气雷达还有个很有趣的地方呢。

它可以像画画一样,把探测到的天气情况画成一幅图。

就像你小时候画画一样,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天气状况。

比如说,红色的地方可能就是雨下得特别大的地方,蓝色的地方可能就是云层比较薄,雨比较小或者还没开始下的地方。

这样,气象学家们一看这个图,就像看一幅天气的地图一样,心里就有数啦。

天气雷达就像一个忠诚的小卫士,不管白天黑夜,不管晴天还是阴天,都在那里默默地工作着。

它不怕风吹雨打,就为了能给咱们提供准确的天气信息。

雷达气象学课件:5层状云降水、积层混合云降水回波分析

雷达气象学课件:5层状云降水、积层混合云降水回波分析

研究零从对流性逐步转 化为层状云降水;
2、出现亮带的一定是层状云降水,反之不一 定成立;
3、可作为识别雹云指标之一; 4、它可作为飞行活动的一个指标。
2、积层混合云降水——絮状回波
混合性降水回波表现为层状云降水回波和积状云降水回波的混 合,外形似棉絮,称为絮状回波; 絮状回波是出现连阴雨天气的征兆,通常是由于冷暖空气交汇, 雨带准静止存在,降水时间长,可能会出现暴雨; 强度回波特征:
混合云降水特殊回波——人字型回波
云体A云体B在测站南部距离50公里处 汇合,形成“人字型”回波,在回波 的前部清晰可看到出流边界,距强对 流前部约5km左右。
距测站50km处的南部的“人字型” 回波的汇合点,风速达17.2m/s,风速
最大值与“人字型”回波的汇合点 相对应。
层状云降水、积层混合云降水回波分析
1、层状云降水的雷达回波特征 2、积层混合云降水回波特征
1、层状云降水的雷达回波特征
PPI回波特征:成片分布,面积较大,回波边缘模糊发毛,在 大片弱回波中偶有个别强度较强的回波团(强度一般在20- 30dBz); RHI回波特征:结构均匀,顶部虽有起伏,但相对起伏较小 (相对于对流云降水),比较平整,垂直厚度不大(一般5- 6Km,因地区、季节而不同),水平尺度要比垂直尺度大得多; 零度层亮带:又称融化带,是层状云降水的一个重要特征, 通常出现在零度等温线以下几百米的地方。
径向速度特征:由于降水范围大,因而径向速度场范围分布 的范围也大,等值线分布比较稀疏,切向梯度不大,在零径 向速度线两侧分布着范围较大且数值不大的正负中心,另外 还常存在流场辐合或辐散区。
层状云降水回波
分析:连续大面积的絮片状, 强度较为均匀,一般在2030dbZ,最强达45dBZ。

气候判断方法口诀

气候判断方法口诀

气候判断方法口诀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气候判断一直以来都是气象学中重要的课题,因为气候的预测和判断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气象工作者往往需要根据大量的数据和资料来判断未来的气候走势,以便进行有效的防灾减灾工作。

而为了方便大家掌握气候判断的方法,我们总结了一些口诀,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气候判断的技巧。

要根据气象资料进行气候判断,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气象知识。

了解不同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例如气温、气压、湿度、风力等之间的相互影响。

只有在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准确地进行气候判断。

根据口诀“观测构筑基,预测依规律”,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气象观测资料,包括气压图、天气卫星图、雷达图等,来了解当前的气候情况。

通过观察这些数据,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和特点,从而预测未来的气候走势。

接着,根据口诀“变化缓慢观,突然要立即”,我们要特别注意到气候变化的速度。

通常情况下,气候的变化是比较缓慢的,因此我们要通过长时间的观测和分析来做出判断。

但是有时也会出现突然的气候变化,比如风暴、暴雨等极端天气,这时就需要立即采取应对措施,以防止灾害发生。

口诀“风向动向关,云形高低看,气象要重合,气候事倍办”也提醒我们要注意气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观察风向可以得知从何处来的气流,进而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观察云的形态和高度可以帮助判断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和高空气流情况。

当多种气象要素变化趋势一致时,就说明气候将会出现较大的变化,这时就需要加强监测和防范。

口诀“注意时效性,量化信息量”也强调了气候判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气象数据的时效性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获取到最新的数据,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要将气象信息量化,也就是将观测到的气象数据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和规律,以便更好地进行分析和预测。

气候判断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气象学知识和技巧。

通过掌握以上口诀,相信大家会更好地了解气候判断的方法和要点,从而为气象工作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是它了—— 气象雷达!
首先,我们先要对雨是怎么下的有一个简单的概念—— 大家大概知道城市里的洒水车吧?它们都是在某个地方加满水,然后出来一边唱歌一边兜圈子,把水洒完了,任务也就完成了。其实雨带和洒水车也有许多近似之处:它们也是在移动的,是从别的地方移过来的,直接在本地生成雨带的情况相对来说要少些—— 当然,如果你正好碰到一台车子走到你旁边的时候就开始喷水,那只能算你倒霉;但一般情况来说,如果我们跳到空中去看,就会发现雨带经常如同洒水车一样,是从一处走到另一处的。因为一座城市往往很大,洒水车总不可能每个角落都去到,所以经常会出现某些地方下雨某些地方不下雨的情况;所以当你打算抱怨“气象局又瞎扯”的时候,不妨先打电话问问各路朋友,他/她所在的城区下雨了没。
5月22日晚些时候,珠江三角洲地区自西向东遭到雷暴云团的袭击,这个动画是当晚香港天文台雷达探测到的雷暴云团回波的演变情况,其中“北”、“南”、“东”、“珠”分别标定了中山大学四个校区的所在地点(广州、珠海的朋友应该挺熟悉),右上角是观测时间,左下角是不同颜色所对应的降水强度。你只要拿一副珠江三角洲的地图并把香港放在中心,就能很方便地把各个地点对应上去。这样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某个地点在某一时刻下多大的雨—— 然后我们假定这些雨带移动速率、强度在短时间内保持一定(这个假定大多数情况下基本成立),这样我们就可以很方便地看出未来几十分钟之内,某个地点是否可能被雨带们威胁了。这只是个纯技术活。因为雷达的分辨率相当高,因此我们可以把时间估计到几分钟之内。简单地说,只要你会看地图,你就一定会看懂这个。
那既然“洒水车”是移动的,那我们可以产生一个简单的想法:如果有个什么探测装置,专门探测四周“洒水车”们的动向,留意它们是否在过来,那不就行了嘛—— 没错,这种东西就叫“气象雷达”,一种专门探测附近下雨情况的装置。
相信玩过即时战略游戏的朋友不用教导都知道应该如何使用这个“玩具”了;即使对于不玩游戏的朋友们,这也是挺简单的—— 就是一张地图,观察上面移动的雨带,估计它们是否、何时能经过本地。比如,下面我给出一个范例(感谢中山大学陈俊文同学整理):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那个“雨带短时间内强度和移动速度不变”的假定属于入门级的假定,就好比我们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总要假定作业里遇到的数字都是正实数一样。在不同的天气系统下,雨带也是会发生变化的,这等到我们比较熟悉这个游戏以后再来学习。总之,这个假定对于入门级玩家来说,还是很适用的。
推而广之
在珠江三角洲的朋友可以使用香港天文台的雷达资料(.hk/wxinfo/radars/radar.htm),而在其他地区的朋友使用国家气象中心的雷达数据汇总(/publish/radar/beijing.htm)或是中国天气网的天气雷达页面(/static/radar_video_v1.php?class=JC_RADAR_CHN_JB),有包括全国各省、市、区的数十台气象雷达的实时观测资料,非常给力!
或许这里有朋友要举手提问了:难道气象局的大叔大姐们不是用同一套东西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看这个有什么意义?答案很简单,他们是要给整个城市做预报,而你却可以给自己做预报。举个例子,上面那条雨带从广州城西移到城东几乎需要大半个小时时间,气象局当然不可能给每个区每条街的居民分别做预报,可是这个时间差可是直接决定你能否及时赶回家的啊,这时候“人人都是天气专家”游戏可就能施展拳脚了。
小小的实战演练
现在我们假设居住在珠海的某人(在“珠”一带)当天晚上想和心仪的MM出去散步。那天白天天气很晴朗,看起来一点危险都没有哦,可在晚上5、6点的时候,他注意到雷达上有一长条黄绿色的东西正在从左边(西面)移过来。他简单的估计了一下,认为这条东西会在晚上8点左右到达珠海,于是果断地给MM发短信:“晚8点左右可能有狂风暴雨哦!”之后呢,要么就在精准的“呼风唤雨”之后“英雄护美”,要么就客串一下文艺青年男的角色解释一下什么是“飑线”、“强对流”,各种高招任君挑选啦,总之这可是科学青年们借机摆酷的大好机会。各位不妨也利用这个动画尝试着估计一下,看看是不是能准确地预计到强雨带到达某地的时刻呢?顺带一提,这种类型的雨带在夏天的南北方都相当常见,而且都属于事先似乎风平浪静的那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