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监测手段及方法
环境监测常用分析方法简介
环境监测常用分析方法简介环境样品的测试方法是在现代分析化学各个领域的测试技术和手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于研究环境污染物的性质、来源、含量、分布状态和环境背景值。
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除经典的化学分析、各种仪器分析为环境分析监测服务外,一些新的测试手段和技术,如色谱-质谱联用、激光、中子活化法、遥感遥测技术也很快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的监测中,为了及时反映监测对象和取样时的真实情况,确切掌握环境污染连续变化的状况,许多小型现场监测仪器和大型自动监测系统也获得迅速的发展。
一、化学分析法是以特定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分重量分析法和容量分析法两类。
重量法操作麻烦,对于污染物浓度低的,会产生较大误差,它主要用于大气中总悬浮颗粒、降尘量、烟尘、生产性粉尘及废水中悬浮固体、残渣、油类、硫酸盐、二氧化硅等的测定。
随着称量工具的改进,重量法得到进一步发展。
例如,近几年用微量测重法测定大气飘尘和空气中的汞蒸汽等。
容量法具有操作方便、快速、准确度高、应用范围广、费用低的特点,在环境监测中得到较多应用,但灵敏度不够高,对于测定浓度太低的污染物,也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它主要用于水中的酸碱度、NH3-N、COD、BOD、DO、Cr6+、硫离子、氰化物、氯化物、硬度、酚等的测定,及废气中铅的测定。
二、光学分析法是以光的吸收、辐射、散射等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具有仪器简单、容易操作、灵敏度较高、测定成分广等特点的常用分析法。
可用于测定金属、非金属、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等。
在国内外的环境监测分析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在待测元素的特征波长下,通过测量样品中待测元素基态原子(蒸气)对特征谱线吸收的程度,以确定其含量的一种方法。
此法操作简便、迅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测定元素范围广,是环境中痕量金属污染物测定的主要方法,可测定70多种元素,国内外都用作测定重金属的标准分析方法。
环境保护监测方法
环境保护监测方法概念介绍:环境保护监测是指对人类居住环境、自然环境及其影响的实时、连续或定期的监测,旨在了解环境状况、检测污染物、评估环境质量,并为环境保护决策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环境保护监测的方法与技术。
I. 空气质量监测方法空气质量监测是环境保护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保护空气质量,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监测方法:1. 自动监测系统:通过自动气象站、气象传感器等设备实时收集大气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并结合气象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以评估空气质量并制定相关措施。
2. 空气采样分析:通过采集空气样品,并利用气体分析仪器、质谱仪等设备对其中的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空气质量指标是否达标。
3. 空气质量遥感监测:通过使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大气层的有关数据,如气象数据、气溶胶浓度等,进而进行分析和评估空气质量。
II. 水质监测方法水质监测是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水质监测方法:1. 实地采样分析:通过在水体中采集水样,运回实验室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分析,如温度、pH值、溶解氧、氨氮、总磷等指标,以评估水质是否达标。
2.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使用传感器、探头等设备,连续、自动地监测水体中的温度、电导率、浊度、溶解氧等指标,实时反映水质状况,并生成相关数据用于分析和评价。
3. 水生态监测方法:通过采集水生植物、浮游生物等的样本,并结合生物学和生态学原理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以评估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恢复。
III.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土壤环境监测是保护土壤质量和农田环境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监测方法:1. 土壤采样分析: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并利用化学分析和生物学检测等手段,对土壤性质、重金属含量、有机物质含量等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
2. 土壤传感器:利用土壤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养分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土壤水分、温度和养分状况,并通过数据分析提供土壤质量的监测和评估。
确保施工质量所采取的监测手段及措施
确保施工质量所采取的监测手段及措施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监
测手段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1.施工监理:雇佣专业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监督和
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合规性。
2.原材料检测:对使用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其质量
达到要求,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3.施工工艺控制: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过程中
的每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并遵循相应的施工规范。
4.环境监测: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监测,包括空气、水质和
噪音等方面,确保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5.数据记录和分析: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质量问题,保证施工质量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6.检查和验收:在各个施工阶段进行定期检查和终期验收,确
保每个细节都符合施工合同和相关标准,并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7.技术培训: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和培训材料,提
高其质量意识和工艺水平,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操作和控制施工过程。
8.不断改进: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及时分析和
整改,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方法。
以上是一些确保施工质量所采取的监测手段及措施,通过有效
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施工质量,确保施工项目的成
功完成。
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方法与技术
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方法与技术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存在并可以利用的各种物质和能量资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利用也越来越大。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我们需要进行调查与监测,以便对资源的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方法与技术。
一、地质资源调查与监测方法与技术1. 地质勘探技术:地质勘探技术是一种通过地下钻探、地球物理勘探、化学分析等手段来查明地质构造、岩石成分和矿产资源分布等信息的方法。
其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包括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电磁异常勘探等,可以帮助确定矿产资源的类型和储量。
2.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利用卫星或航空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记录的技术。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球表面的影像和数据,从而了解地质资源的分布情况。
例如,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矿区的影像数据,进而估计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品位。
3. 数字地貌分析技术:数字地貌分析技术是一种通过数字地图和数字高程模型等数据进行地貌形态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地貌形态的分析,可以了解地质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富集程度。
例如,地下水资源的分布与地面地貌有一定的关系,利用数字地貌分析技术可以帮助确定地下水资源的潜力区域。
二、水资源调查与监测方法与技术1. 实地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是一种通过采集水样、水文数据和水生态信息等进行水资源评估的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可以了解水资源的流量、品质和水生态环境状况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设立气象站、水文站等监测点,对水资源进行长期的监测和观测。
2. 数字水文模型:数字水文模型是一种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来预测水资源的分布和变化的方法。
通过建立模型,可以分析水文循环、地表径流、地下水补给等水文过程,进而预测水资源的供应情况和水质变化趋势。
3. 水质监测技术:水质监测技术是一种通过采集水样并进行化学分析来评估水资源品质的方法。
通过水质监测,可以了解水中的化学成分、微生物和污染物等情况,从而判断水资源的适宜度和安全性。
检测、监测方法、手段和保证措施
检测.监测方法.手段和保障措施1.监理检测.监测方法检测.监测是监理作业的重要手段。
按照本工程招标文档的需求,监理单位的检测.监测应该足以客观反映施工单位所做的检测结果和工程质量的真实情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需要抓住二个关键环节(如下图所示):第一.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第二.对样品进行科学准确高效的检测。
第一个环节是在工程现场实施,需要强调的是取样的真实.科学规范;第二环节是在检测机构实施的,为了控制这两个环节,采取以下方法:监理检测作业方法关系图为了将作业细化,我们将主要的.关键的作业以实施细则进行确定,做到有章可循,按章监理,以确保检测和监测作业的质量。
1.作业程序(1)对各类钢筋.水泥.砂石料等工程原材料,由监理单位见证取样,送至委托的单位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不合格,则责令施工单位将该批材料退场。
(2)对各类工程现场制作的混凝土抗压.抗渗试件,钢筋焊接件或机械连接接头.水泥土试件等,由监理单位见证取样后,送至委托的单位进行检测;在隐蔽工程验收前,必须取得相应工程部位的钢筋焊接件或机械连接接头的合格试验报告。
(3)对PHC管桩.钢结构生产的构件,均派监理人员驻厂进行生产全过程监理:对构件生产厂的资质.设备.管理准则等各方面予以检查监督;对构件生产的原材料及焊缝进行见证抽检;在构件厂自身质量控制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监理抽检,以确保出厂构件全部合格。
(4)配合先进的.高精密度的工程测量仪器,对工程测量定位.建筑沉降以及大跨度钢结构安装等进行跟踪检测控制。
(5)对各单体工程按照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需求,采用各种专业检测工具对各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实测实量和现场功能性检验.试验。
2.发生不合格情况的处理(1)在监理见证检测过程中,对于测试结果为不合格的情况现场监理人员必须在24小时内通知施工单位并停止使用该测试报告所代表的整批材料,同时尽快布置实施双倍取样复试,复试结果合格方可使用该批材料;复试结果不合格,则整批材料为不合格品;不得再在本工程中使用。
环境监测常用分析方法简介
环境监测常用分析方法简介环境样品的测试方法是在现代分析化学各个领域的测试技术和手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于研究环境污染物的性质、来源、含量、分布状态和环境背景值。
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除经典的化学分析、各种仪器分析为环境分析监测服务外,一些新的测试手段和技术,如色谱-质谱联用、激光、中子活化法、遥感遥测技术也很快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的监测中,为了及时反映监测对象和取样时的真实情况,确切掌握环境污染连续变化的状况,许多小型现场监测仪器和大型自动监测系统也获得迅速的发展。
一、化学分析法是以特定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分重量分析法和容量分析法两类。
重量法操作麻烦,对于污染物浓度低的,会产生较大误差,它主要用于大气中总悬浮颗粒、降尘量、烟尘、生产性粉尘及废水中悬浮固体、残渣、油类、硫酸盐、二氧化硅等的测定。
随着称量工具的改进,重量法得到进一步发展。
例如,近几年用微量测重法测定大气飘尘和空气中的汞蒸汽等。
容量法具有操作方便、快速、准确度高、应用范围广、费用低的特点,在环境监测中得到较多应用,但灵敏度不够高,对于测定浓度太低的污染物,也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它主要用于水中的酸碱度、NH3-N、COD、BOD、DO、Cr6+、硫离子、氰化物、氯化物、硬度、酚等的测定,及废气中铅的测定。
二、光学分析法是以光的吸收、辐射、散射等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具有仪器简单、容易操作、灵敏度较高、测定成分广等特点的常用分析法。
可用于测定金属、非金属、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等。
在国内外的环境监测分析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在待测元素的特征波长下,通过测量样品中待测元素基态原子(蒸气)对特征谱线吸收的程度,以确定其含量的一种方法。
此法操作简便、迅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测定元素范围广,是环境中痕量金属污染物测定的主要方法,可测定70多种元素,国内外都用作测定重金属的标准分析方法。
网络安全日常监测预警手段
网络安全日常监测预警手段1. 引言网络安全是当今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之一。
为了防范网络威胁和保护敏感信息的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监测和预警手段。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网络安全日常监测预警手段。
2. 实时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系统是网络安全的基础工具之一。
通过搭建实时监测系统,我们可以实时收集、分析和处理网络流量和日志数据。
该系统可以监测网络中的异常活动并提供即时警报,帮助我们迅速发现并应对潜在的网络攻击。
3. 漏洞扫描工具漏洞扫描工具是用于识别和评估网络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和安全风险的工具。
它们通过自动化扫描和测试系统中的各种组件和配置,发现可能被攻击者利用的弱点。
使用漏洞扫描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系统漏洞并及时修复,从而有效减少被攻击的风险。
4. 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SIEM)系统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SIEM)系统将来自各种安全设备和应用程序的日志和事件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和分析。
它能够实时监测网络活动、检测异常行为和安全事件,并提供警报和报告。
SIEM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及时识别并响应网络安全威胁,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
5. 用户行为分析用户行为分析是一种利用机器研究和数据分析技术来检测和预防内部威胁的方法。
通过对用户的网络活动进行监测和分析,我们可以建立用户行为模型,并检测异常行为和潜在的数据泄漏。
用户行为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未知威胁和防范内部攻击。
6. 威胁情报监测威胁情报监测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公开的和私有的威胁情报信息,以及对黑客和攻击者的行为进行追踪和预测的技术。
通过及时了解外部威胁和攻击趋势,我们可以做出相应的防御措施,提升网络安全防御能力。
7. 总结网络安全日常监测预警手段是有效应对网络威胁和保护敏感信息安全的关键。
通过搭建实时监测系统、使用漏洞扫描工具、部署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系统、进行用户行为分析以及进行威胁情报监测,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防范潜在的网络攻击和安全风险。
同时,不断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和加强人员培训也是确保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
生物监测常用方法
生物监测常用方法引言生物监测是指通过对生物体内的生理指标、生化指标、遗传物质等进行定量分析和监测,以评估环境质量、健康状况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加剧,生物监测在环境保护和健康评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生物监测方法。
一、生物指标监测1. 生理指标监测生理指标监测是通过测量生物体内部的各种生理参数来评估其健康状态。
常用的生理指标包括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
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判断生物体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进而评估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 生化指标监测生化指标监测是通过检测生物体内的生化物质来评估其代谢状态和毒性暴露程度。
常用的生化指标包括血液中的血糖、血脂、肝功能指标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生物体的代谢能力和内环境的稳定性,可以用于评估环境污染对生物体健康的影响。
二、遗传物质监测1. DNA损伤监测DNA损伤是环境污染和暴露物对生物体产生的一种直接影响。
通过检测DNA损伤的程度,可以评估环境污染对生物体的遗传毒性。
常用的DNA损伤监测方法包括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微核试验等。
2. 基因表达分析基因表达是生物体对环境变化做出的生理和代谢反应的结果。
通过分析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了解生物体对环境污染的反应机制。
常用的基因表达分析方法包括实时荧光定量PCR、基因芯片技术等。
三、生物多样性监测生物多样性监测是评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环境变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的监测,可以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常用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方法包括样地调查、生物标志物监测等。
四、生物毒性监测1. 细胞毒性监测细胞毒性是环境污染对生物体产生的一种直接毒害作用。
通过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细胞膜完整性等指标,可以评估毒物对细胞的损伤程度。
常用的细胞毒性监测方法包括MTT法、细胞凋亡检测等。
2. 生物标志物监测生物标志物是环境污染对生物体产生的一种间接影响的指标。
通过检测生物标志物的水平,可以评估环境污染对生物体的毒性暴露程度。
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的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
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的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作为环境生态部的工作人员,我们需要掌握各种环境监测技术和方法,以确保环境质量的良好状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环境监测技术和方法。
一、大气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1. 气象观测技术气象观测是大气环境监测的基础,可以通过气象站点观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
常用的气象观测技术包括气象站建设、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卫星遥感等。
2. 气体污染监测技术气体污染监测技术主要用于监测大气中的各类污染物含量,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等。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比色法、化学分析法、质谱法等。
3. 尘埃监测技术尘埃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尘埃监测技术包括颗粒物采样与分析方法、灰尘沉降监测方法等。
二、水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1. 水质监测技术水质监测技术用于判断水体中的各类物质含量和水质状况,包括溶解氧、PH值、COD、氨氮等指标的监测。
常用的水质监测方法包括滴定法、光谱法、ICP-AES等。
2. 水体生物监测技术水体生物监测是评估水环境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对水中生物群落结构、种群数量和生态角色等进行监测。
主要的监测方法包括生物多样性评估、生物标志物监测等。
3. 水体污染源监测技术水体污染源监测是为了查明水污染的具体来源和排放情况,用于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水质追踪技术、稳定同位素技术等。
三、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1. 土壤污染监测技术土壤污染监测技术用于评估土壤中的各类污染物含量和污染程度,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2. 土壤水分监测技术土壤水分是土壤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土壤水分监测技术包括土壤水分传感器、土壤水分位移仪等。
3. 土壤酸碱度监测技术土壤酸碱度是评估土壤肥力和适合性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PH值监测来评估。
生态环境监测手段及数据分析方法
生态环境监测手段及数据分析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加,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生态环境监测成为我们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生态环境监测手段可以分为现场监测和遥感监测两大类。
现场监测主要是指在实地采集样品,并通过实验室分析等手段获取数据。
而遥感监测则是利用航空无人机、卫星等遥感技术,获取区域范围内的环境数据。
这两种监测手段有着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现场监测是较为常见和传统的生态环境监测手段,通过采集样品并进行实验室分析,可以得到较为准确和详细的数据。
在现场监测中,我们常使用的手段包括水质监测、大气监测、土壤质量监测等。
水质监测主要是通过采集水样进行金属元素、有机物质等检测,以评估水体质量。
大气监测则是通过采集空气样品,分析其中的气体成分、颗粒物等指标,以判断大气污染程度。
而土壤质量监测则是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包括土壤酸碱度、养分含量等,以了解土壤的健康状况。
遥感监测则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的环境数据,具有覆盖面广、实时性强的优势。
遥感监测可以通过航空无人机、卫星等设备获取图像和数据,对地表植被、土地利用、湿地变化、水质等进行监测和评估。
遥感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图像解译、特征提取、分类与监测等。
通过遥感监测,可以实现对较大范围的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监测,为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除了生态环境监测手段外,数据分析方法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监测数据,获取隐藏的信息和规律。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趋势分析、空间插值、相关性分析等。
趋势分析是通过对监测数据的长期变化进行统计和分析,判断某项环境指标的变化趋势。
通过趋势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环境问题的发展方向和严重程度,为环境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通过对水质监测数据的趋势分析,可以判断某一水域的水质是否逐渐恶化,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ICU患者生命体征监测
ICU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简称ICU)中,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及时、准确地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医护人员能够对患者的健康状况有所了解,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和治疗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率。
本文将介绍ICU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的重要性、常用的监测方法和监测参数的意义。
一、ICU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的重要性ICU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对于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患者疾病变化至关重要。
尤其是在重症患者中,生命体征的突变可能意味着病情的急剧恶化,如果不能及时检测到这些变化,将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可以实现以下目标:1. 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通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医护人员能够及早发现患者身体的异常变化,如心率增加、血压升高等,从而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2. 动态观察病情变化:通过连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可以了解病情的变化趋势,对于疾病的演变和治疗效果的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 指导治疗和护理措施:通过监测生命体征,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指标的变化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二、常用的ICU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方法ICU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包括以下常用的监测手段:1. 心电监测:心电监测是评估患者心脏功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心电图仪器记录和显示患者心电图的波形,医护人员能够判断心脏的节律和传导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问题。
2. 血压监测:血压监测是评估患者循环功能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血压监测方法包括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无创动脉血压监测通过袖带和血压计测量患者的血压值,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则通过插管测量患者的动脉血压。
3. 呼吸监测:呼吸监测是评估患者呼吸功能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呼吸监测方法包括胸壁呼吸运动观察、呼吸频率监测、气道压力监测等,在呼吸机辅助通气时还可以使用气道压力波形监测。
物体形变监测方法与技巧
物体形变监测方法与技巧引言:物体形变监测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航天航空、机械制造、电子设备等领域。
通过监测物体的形变情况,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结构破坏风险,采取相应的维修和处理措施。
本文将讨论与介绍物体形变监测的方法与技巧。
一、光纤传感技术光纤传感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物体形变监测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纤的光学特性来实现对物体形变的测量。
其中,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光纤传感技术,通过在光纤中形成光栅结构,实现对光纤中光的频率特性的测量。
二、电阻应变片技术电阻应变片技术是一种利用电阻应变片来监测物体形变的方法。
电阻应变片的原理是根据材料的应变产生对应的电阻变化。
通过将应变片粘贴在需要监测的物体表面,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来计算物体的形变情况。
三、振动监测技术振动监测技术是一种通过对物体振动进行监测来实现形变监测的方法。
通过在物体表面安装加速度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物体的振动情况。
通过分析振动信号的频谱和波形可以得出物体的形变情况。
四、应用实例:1. 土木工程中的物体形变监测在土木工程中,物体形变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高速公路和铁路桥梁建设中,通过对桥梁的形变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桥梁的结构破坏风险,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同时,可以根据桥梁的形变情况,优化设计,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2. 航天航空中的物体形变监测在航天航空领域中,物体形变监测是确保飞行器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监测飞行器的形变情况,可以实时获得飞行器受力状态,预测潜在故障的发生。
同时,物体形变监测还可以帮助优化飞行器的设计,提高其性能和寿命。
五、总结物体形变监测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通过对物体形变情况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结构破坏风险,采取相应的维修和处理措施。
本文介绍了光纤传感技术、电阻应变片技术、振动监测技术等物体形变监测方法与技巧,并简要讨论了土木工程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物体形变监测的技术与方法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在未来将会有更多更先进的监测方法问世,用于保障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水土保持常用监测手段及方法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常用监测手段及方法1 插钎(qian)观测1.1 说明:(定义、范围、监测内容)指在坡面样地内,在尽可能少地扰动地表土壤的情况下,向地下有规律地插入若干细钎,在插钎上标记与土壤表层持平的位置,作为原始高度点。
降水发生后,通过观测地表土层降低的厚度,观测计算土壤水蚀侵蚀量。
插钎观测内容必须包括降水情况及土壤流失量;同时按照观测项目的要求,增加土壤理化性质、植被变化、耕作情况等观测内容。
1.2 基本要求:(1) 样地四周30米范围内无与试验项目有关的高大树木和建筑物等。
(2) 样地坡面应平整、不修或修坡尽量少(尽量选用自然坡面)。
(3) 插入土壤中的钎要牢固稳定,不因风吹雨打而松动。
1.3 设备配置:(1)常规配置:钎子若干个、雨量计和雨量桶(每个插钎径流场配置一套)、标尺、取样器设备(土钻、土盒、环刀等)、样品分析设备(烘箱、天平等)。
(2)选择性配置:土壤物理性质观测设备(张力计、土壤水分测定仪、剪力器等)。
(3)雨量观测设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21-90执行。
1.4 技术要求:(1)工作环境:插钎样地周围应布设步道,保证降水后观测人员能到达扦插点。
样地应不受崩塌、侧流的影响。
(2)精度:插钎要尽可能的细,以减少插钎过程中对周围地面的影响;钎插角度误差小于0.5度。
天平精度1%,测量尺精度2毫米。
(3)整体结构要求:插钎成品字型或梅花型均匀分布于样地上,钎插深度要大于坡地土壤可能的侵蚀深度,地面要露头,便于标记或寻找。
样地四周要有栏杆。
雨量计距离插钎的距离小于100米。
(4)外观质量要求:钎子顺直,插钎布设规范,标记物统一牢固,标志碑牌、桩的编号清晰、完整配套。
(5)材料要求:插钎由硬木或膨胀系数小的金属材料制成。
2 径流小区观测2.1 径流小区指修建于坡面,具有一定控制面积,四周带围埂,用于收集围埂范围内降水所产生的所有径流泥沙的设施。
适用于观测各种类型坡面的径流、泥沙及面源污染。
地震监测的主要手段及方法
地震监测的主要手段及方法地震监测是指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方法,对地震的产生、传播和影响进行监测和研究,从而提供地震预警、评估和应对的科学依据。
地震监测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包括:1.地震台网监测:地震台网是一种由地震仪器、地震台站和数据传输系统组成的网络。
地震台站通过地震仪器记录地震波数据,并通过数据传输系统传送到地震台网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
地震台网可以实时监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地震波的强度和传播速度等信息,提供及时的地震预警和信息发布。
2.地震仪器监测:地震仪器是用于测量地震波的设备。
常用的地震仪器包括地震震级仪、加速度计、位移计等。
地震仪器可以记录地震波的振幅、频率和传播速度等参数,对地震的发生机制和震源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
3.地磁监测:地磁监测是通过测量地球磁场的变化来监测地震活动。
地震发生时,地震波会引起地磁场的变化,地磁监测可以通过连续地记录地磁场的变化,探测和识别地震前兆信号,提供地震预警和预测。
4.微震监测:微震是指地震能量相对较小、震级低的地震活动。
微震监测是通过专门设计的微震台站和地震仪器,对微震事件进行连续监测和记录。
微震监测可以提供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活动强度和演化过程等信息,对于预测大地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5.卫星遥感监测: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搭载的高分辨率摄影机、红外传感器等设备,对地表的地形、地貌和变形等进行监测。
地震活动会引起地表的变形和地貌的改变,卫星遥感监测可以通过对地表变形的测量和分析,提供地震的影响范围和损失评估等信息。
6.地幔研究:地幔是地球内部的一层高温和高压的岩石层,地震波在地幔内的传播速度和路径会受到地幔物质的密度和熔融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速度的观测和分析,可以研究地幔的物理性质,了解地震的发生机制和震源信息。
7.数据分析和模拟:地震监测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分析和模拟,以提取有用的地震信息。
数据分析和模拟方法包括地震波形分析、地震定位、震源机制解算、地震活动区划和地震危险性评估等。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监测的常用方法6篇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监测的常用方法6篇第1篇示例: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故障,及时准确地进行故障诊断和监测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监测的常用方法。
一、视觉检查法视觉检查法是最简单、最直观的故障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设备的外观、运转状况、连接部位是否松动、是否有明显的磨损痕迹等,初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问题。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外在明显的故障,比如松动的螺丝、漏油现象等。
二、听觉检查法听觉检查法是通过听设备运行时的声音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
比如机械设备在运行时出现异常的响声,可能是由于轴承损坏、齿轮啮合不良等原因引起的。
通过仔细倾听设备运行时的声音,可以初步判断设备存在的故障类型。
三、振动检测法振动检测法是一种通过监测设备在运行时的振动状况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机械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会有一定的振动,但如果振动异常明显,可能是设备出现了问题。
通过振动检测仪器对设备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准确判断设备的故障类型和严重程度。
四、温度检测法温度检测法是通过监测设备运行时的温度变化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的方法。
比如设备某个部位温度异常升高,可能是由于摩擦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电气元件故障引起的。
通过红外测温仪等工具对设备表面温度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定位故障部位。
五、性能测试法性能测试法是一种通过对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和比较,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的方法。
比如通过功率测试仪器对设备的电流、电压等参数进行监测,比较实测数值与标准数值是否一致,可以准确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
六、故障诊断仪器法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故障诊断仪器也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和监测中。
比如红外热像仪可以通过红外辐射检测设备的热量分布,帮助工程师找出设备故障的根源;声发射仪器可以对设备在运行时的声音进行捕捉和分析;电动机绝缘测试仪器可以对设备的绝缘状态进行监测等。
钢板桩验收中的现场监测手段及数据处理方法
钢板桩验收中的现场监测手段及数据处理方法钢板桩是一种常用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它具有施工周期短、承载力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土木工程中。
然而,在钢板桩的验收过程中,如何准确监测现场数据以及正确处理数据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钢板桩验收中常用的现场监测手段及数据处理方法。
钢板桩验收中的现场监测手段包括静载试验、动力触探、桩身检测以及沉降观测等。
静载试验是钢板桩验收中最常用的监测方法之一,它通过在静载试验桩上施加一定的荷载,并通过测量荷载和沉降的关系曲线,来判断钢板桩的承载能力。
动力触探是另一种常用的监测手段,它通过在钢板桩顶部击打钢管,记录钢板桩顶部的反弹次数以及反弹速度,来评估钢板桩的桩长和桩身的承载能力。
桩身检测通过超声波、电磁法等方法,对钢板桩的桩身进行无损检测,以获得桩身的质量和缺陷情况。
沉降观测则是监测基坑周边地表沉降的方法,通过测量地表沉降的大小和速率,评估钢板桩对地下水土的影响。
在钢板桩验收中,现场监测所获得的大量数据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数据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数据分析、插值处理和评定依据等。
数据分析是对现场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参数,以反映钢板桩在不同条件下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插值处理是指利用测点之间的数据,预测钢板桩未测点处的数据,常用的插值方法有线性插值、多项式插值和径向基函数插值等。
评定依据则是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对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和判断,从而给出钢板桩验收的结果。
除了现场监测和数据处理,钢板桩验收中还需要注意其他相关的问题。
首先是现场监测的设备和仪器要正确使用和校准,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是监测的数据采样要足够频繁和全面,以充分反映钢板桩的整体性能和变化情况。
同时,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并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以确保钢板桩的施工和验收质量。
综上所述,钢板桩验收中的现场监测手段及数据处理方法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生产监测方法
安全生产监测方法一、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安全生产成为各行业关注的焦点。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各行业需要采取有效的监测方法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安全生产监测方法,并探讨它们的应用。
二、物理监测方法1. 声音监测:通过使用专业的声音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工作场所的噪音水平。
这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是否存在超过安全标准的噪音,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噪音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2. 温度监测: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可以监测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
当温度超出安全范围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以便及时采取散热、通风等措施。
3. 光线监测:光线强度过强或过弱都可能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安装光线传感器并实时监测工作场所的光线情况至关重要。
4. 气体监测:通过气体传感器来检测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特别是有害气体的含量。
当有害气体超过安全标准时,监测系统会及时报警,以便员工及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或撤离危险区域。
三、生化监测方法1. 水质监测:如果工作场所需要使用水源,水质监测非常重要。
通过监测水质,可以检测到是否存在有害物质或细菌,以确保员工使用的水源安全。
2. 空气质量监测:空气中的微粒、细菌等有害物质会对员工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安装空气质量传感器并监测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是必要的。
3. 有害物质监测:一些行业中可能产生有害物质的工艺,需要安装相应的传感器来监测有害物质的浓度和排放情况。
这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有害物质的泄漏或超标排放,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四、数据监测方法1. 数据采集:安全生产监测离不开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各行业可以使用传感器、仪表等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并将数据上传至监测系统。
2. 数据分析: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安全生产中的潜在问题。
例如,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可以发现某个设备的故障频率增加,从而预测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数据预警:基于数据分析结果,监测系统可以自动发出预警,提醒相关人员注意潜在的安全隐患。
风险监测的方法
风险监测的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风险监测成为了保障企业、组织和个人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风险监测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风险监测方法。
一、定期巡检法定期巡检法是一种常见的风险监测方法,通过定期对特定区域、设备或系统进行巡查和检测,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需要保障安全的场所,如工厂、建筑工地等。
定期巡检可以通过人工巡逻、设备监测或者使用无人机等技术手段来实施,以确保风险能够及早发现和处理。
二、数据分析法数据分析法是一种基于数据的风险监测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种相关数据,以发现潜在的风险。
数据可以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各种系统和设备,也可以来自于外部的公共数据、市场数据等。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找出异常情况和规律,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风险评估法风险评估法是一种系统性的风险监测方法,通过对特定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以及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风险评估可以通过专业的风险评估工具和方法来实施,如风险矩阵、层次分析法等。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对不同风险进行优先级排序,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
四、事件监测法事件监测法是一种基于事件的风险监测方法,通过对特定事件的监测和追踪,以及对事件的分析和评估,以发现潜在的风险。
事件可以是内部的事故、事故等,也可以是外部的自然灾害、社会事件等。
通过对事件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了解当前的风险状况,以及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五、舆情监测法舆情监测法是一种基于舆论的风险监测方法,通过对社会舆论的监测和分析,以及对舆情的评估,以发现潜在的风险。
舆情可以来自于各种媒体平台、社交网络等。
通过对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了解公众对于企业、组织或个人的看法和评价,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危机。
风险监测是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不同的风险监测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
定期巡检、数据分析、风险评估、事件监测和舆情监测等方法可以相互结合和补充,以实现全面的风险监测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测手段1、插钎观测1.1说明定义、范围、监测内容)指在坡面样地内,在尽可能少地扰动地表土壤的情况下,向地下有规律地插入若干细钎,在插钎上标记与土壤表层持平的位置,作为原始高度点。
降水发生后,通过观测地表土层降低的厚度,观测计算土壤水蚀侵蚀量。
插钎观测内容必须包括降水情况及土壤流失量;同时按照观测项目的要求,增加土壤理化性质、植被变化、耕作情况等观测内容。
1.2基本要求:(1) 样地四周30米范围内无与试验项目无关的高大树木和建筑物等。
(2) 样地坡面应平整、不修或修坡尽量少(尽量选用自然坡面)。
(3) 插入土壤中的钎要牢固稳定,不因风吹雨打而松动。
1.3设备配置:(1)常规配置:钎子若干个、雨量计和雨量桶(每个插钎径流场配置一套)、标尺、取样器设备(土钻、土盒、环刀等)、样品分析设备(烘箱、天平等)。
(2)选择性配置:土壤物理性质观测设备(张力计、土壤水分测定仪、剪力器等)。
(3)雨量观测设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21-90执行。
1.4 技术要求:(1)工作环境:插钎样地周围应布设步道,保证降水后观测人员能到达扦插点。
样地应不受崩塌、侧流的影响。
(2)精度:插钎要尽可能的细,以减少插钎过程中对周围地面的影响;钎插角度误差小于0.5度。
天平精度1%,测量尺精度2毫米。
(3)整体结构要求:插钎成品字型或梅花型均匀分布于样地上,钎插深度要大于坡地土壤可能的侵蚀深度,地面要露头,便于标记或寻找。
样地四周要有栏杆。
雨量计距离插钎的距离小于100米。
(4)外观质量要求:钎子顺直,插钎布设规范,标记物统一牢固,标志碑牌、桩的编号清晰、完整配套。
(5)材料要求:插钎由硬木或膨胀系数小的金属材料制成。
2、径流小区观测2.1径流小区指修建于坡面,具有一定控制面积,四周带围埂,用于收集围埂范围内降水所产生的所有径流泥沙的设施。
适用于观测各种类型坡面的径流、泥沙及面源污染。
径流小区的观测内容必须包括降水情况(降水量、降水强度)、径流量、泥沙量;同时按照观测项目的要求,选择性观测产流产沙过程、污染物流失量和土壤理化性质、植被变化、耕作情况等情况。
2.2基本要求:(1)小区地面纵横向平整,纵向应平行于坡面径流方向。
坡度和土壤条件均一,自然坡面小区不修或修坡尽量少(尽量选用自然坡面)。
(2)标准小区:选取垂直投影长20米,宽5米,坡度5°或15°,坡面经耕耙平后,至少撂荒1年,无植被覆盖。
(3)一般小区:按照观测项目要求,设立不同坡度、不同坡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耕作制度和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小区。
无特殊要求时,小区尺寸应参照标准小区规定确定。
(4)观测后应及时清理或整修。
2.3设施配置:(1)径流小区:由围埂、集流槽、导流管(导流槽)、分流桶和集流桶组成。
(1)围埂:围埂为小区左右和上缘坡面的边界,由水泥板或金属板制成,围埂高出地面10-20厘米,埋入地下30厘米。
上缘向小区外呈60°倾斜。
(2)集流槽:位于小区坡面的底部,垂直于径流方向;一般由水泥等材料做成,集流槽表明光滑,上缘与地面同高,槽底向下及向中间倾斜,斜度以土壤不发生沉积为准。
(3)导流管(导流槽):上部紧接集流槽,下部与集流桶相连;由镀锌铁皮、金属管或PVC管做成。
(4)分流桶、集流桶:与导流管相连,用于收集小区坡面径流和泥沙;由镀锌铁皮或钢板等材料制作,桶顶部加盖,防止降水及其它杂物由桶顶直接进入;底部装有阀门,用于观测后排出桶内的径流泥沙。
根据设计径流量,可采用一级或多级分流桶分流。
分流孔应均匀。
2.4 设备配置(1)常规配置:雨量计和雨量桶(每个径流场配置一套)、标尺、泥沙采样器、水样瓶、取样器设备(土钻、土盒、环刀等)、样品分析设备(烘箱、天平、烧杯、量桶、滤纸、过滤装置等)。
(2)选择性配置:按照观测项目的要求,选择性配置径流过程观测设备,包括水位计、水样自动采样器、数据采集器、径流电导仪、太阳能板等和土壤物理性质观测设备(张力计、土壤水分测定仪、剪力器等)。
(3)雨量观测设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21-90执行。
2.5技术要求:(1)工作环境:小区周围应布设步道,保证降水后观测人员能到达小区。
小区应不受崩塌、侧流的影响。
(2)测量精度:水位尺精度2毫米。
集水桶、雨量桶应保证基座水平稳定,误差不超过毫米;分流桶底部高程误差,集水桶误差;天平精度1%。
分析仪器引用标准。
(3)整体结构要求:小区围埂、集流槽、导流管(导流槽)、分流桶和集流桶等各部分应按顺序衔接严密连贯。
小区周围30米范围内无高大树木、陡坎和建筑物的影响。
分流桶和集流桶坐基要坚固,在降水后及桶装满径流后,不会发生沉降。
风流桶和集流桶最后固定在坐基上。
雨量计安装在小区的同一坡面上,距离不应超过100米,雨量计30米范围内无高大树木、建筑物等。
(4)外观质量要求:围埂墙面平整,标志碑牌、设备编号清晰、完整配套。
桶的内壁平滑,无水生寄生生物、沉积物,每5年刷一次防锈漆或涂料。
(5)材料要求:围埂水泥或金属,集流槽、桶金属制或高标号水泥砌,坚固耐用,厚度3毫米。
(6)可靠性要求;小区安全按不低于50年一遇暴雨水平设计和安装。
分流桶和基流桶的容量按照观测项目的要求设计。
监测方法1)调查法①对各种不同面积的监测主要采取定期在施工区域普查的方式,通过实地勘测,采用GPS定位仪结合1:5000地形图、照相机、标杆、尺子等工具按区段测定不同工程区和区段的地表扰动类型和不同类型的面积。
②对弃土、弃渣量测量,把堆积物近似看成多面体,通过一些特征点的坐标,再模拟地面形态,即可求出弃土、弃渣堆积物的方量。
③林草成活率主要采取监测人员建设期和运行期对植被覆盖度采取划定具有代表性的样方和标准地进行实地测量。
a、林木成活率测定可选择10m2的样方,计算样方内成活树木个数占样方总造林树木的百分比,如林木成活率达不到设计要求,应及时进行补植或重种,确保林木成活率达到设计要求。
b、草地盖度的监测用针刺法。
在监测样方内选取1m2的小样方,在样方绳上每隔10cm作一标记,用粗约2mm的细针。
顺次在样方上下左右间隔10cm的点上(共计100点),从草的上方垂直插下,针与草接触一次即算一次“有”,如没有则为“无”,最后计算“有”的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比即为草地盖度。
2)现场巡查法在施工期间对主体工程具有水保功能的项目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巡视、巡测,不满足及时采取措施补救。
车辆对地表的碾压程度主要监测车辆对路面的压实程度是否密实,是否有表土出露的地方,如有应及时洒水、碾压或进行植被恢复;弃渣是否按照指定的弃渣场堆放,有无随意堆弃,如有,应及时进行处理,将弃渣拉回指定弃渣场;临时措施防护的监测主要监测水保方案制定的填土草袋压盖是否能满足压盖要求,如不满足及时增加填土草袋压盖量,减少施工期水土流失量的发生。
3)坡面水土流失量观测① 桩钉法布设长20m、宽5m的样地,在样方小区内以1m×5m的间距布置20支带有刻度的铁制测针,并记录初始刻度。
以后每逢暴雨后及汛期前后各测一次,观测测针刻度并记录,以此反映治理后坡面水土流失的变化情况。
在弃土、弃渣场于汛期前将直径0.5~1.0cm、长50~100cm(弃土场沉降量大时可加长,防止沉降的影响)的钢钎按一定距离(视坡面面积而定)分上中下、左中右纵横各3排(共9条)打入地下,钉帽与地面齐平,并在钉帽上涂上红漆,编号登记记录。
每次大暴雨后观测钉帽距地面高度,计算土壤侵蚀深度和土壤侵蚀量。
计算公式为:A=ZS/1000cosθ式中: A——土壤侵蚀量;Z——侵蚀深度(mm);S——侵蚀面积(m2);θ——坡度值;② 侵蚀沟样方法在已经发生侵蚀的地方,通过选定样方,测定样方内侵蚀沟的数量和大小来确定侵蚀量。
样方大小取5~10m宽的坡面,侵蚀沟按大(沟宽>100cm)、中(沟宽30~100cm)、小(沟宽<30cm)分三类统计,每条沟测定沟长和上、中、中下、下各部位的沟顶宽、底宽、沟深,推算流失量。
(4)重力侵蚀调查从施工开始年至施工结束每年在汛期前和暴雨过后对开挖面重力侵蚀情况进行一次巡查,查清发生重力侵蚀的地点、类型、原因、面积。
(5)植被生长发育状况调查采用标准地法在原临时占地上抽样调查造林成活率,未满足成活率标准的应补植。
标准地的面积为投影面积,要求灌木林5m×5m,草地5m×5m,分布取标准地进行观测并计算林地郁闭度、草地覆盖度和类型区林草的植被覆盖度。
植被生长发育状况于每年的春、秋季进行,主要调查树高、胸径、地径、郁闭度及密度,同时植被成活率、密度等。
(6)拦渣设施完好率调查编制调查表,在每年汛期前后对拦渣工程的质量和运行情况进行巡查监测,若有损坏情况,应立即修补或重建。
稍微新点的监测方法1.六棱花饰六角量测法。
通过大量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开展,对六棱花饰防护坡面水土流失量的监测总结出一种实用、简单的量测方法即六棱花饰六角量测法。
该方法先确定监测小区,小区大小可根据坡面大小确定;然后对坡面上、中、下部位量测六棱花饰砖6 个拐角的深度,取其平均值;根据小区土壤容重,计算土壤侵蚀量。
计算公式为 A = XSγcosθ式中: A为土壤侵蚀量, t; X为平均侵蚀深度,m; S为监测小区面积,m2 ;γ为土壤容重, t/m3 ;θ为斜坡坡度, ( °) 。
此方法也可用于其他框格防护坡面,只要据框格形状量测出框格内流失的土壤体积,再结合土壤容重计算出土壤侵蚀量即可。
2.沉沙池沉积泥沙称重法。
这种监测方法主要是量测项目施工期间临时堆土、堆料区域土壤流失的量。
通常是利用项目区内设置的沉沙池来量测,雨季或较大暴雨后对沉沙池内沉积的泥沙体积进行量测,然后推测出施工临时堆土、堆料区域的水土流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