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课件
合集下载
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精品课件)
对洞庭湖的开发有以下几种做法,对此,你有何评价。
1、洞庭湖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民围湖造田
以扩大粮食产量。
2、洞庭湖周边建设造纸厂、化工厂,污水排入洞庭湖。
3、为提高湖区渔业效益,定期投放各种鱼苗,实行休
渔制度。
4、国家在洞庭湖区建立自然保护区。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短缺,这是事实。但是 湿地有重要的环境保护作用,湿地本身又具有产 出作用,能产出丰富的农副产品及工业原料供人 类使用。若把湿地当作耕地后备资源开垦,围湖 造田,虽然一时得到了土地,但因湖泊湿地减少, 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洪涝灾害导致水患的 可能性加大,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隐患。造 成的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远远大于未开垦的湿地, 是得不偿失的短期利益行为,是非常不合理的, 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
(2)地形: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3)河湖:河湖密布,灌溉便利。
2、对比洞庭湖 对比洞庭湖
年份 1949 丰水时面积(平方 缩减量(平方 公里) 公里) 4350
435 泥沙淤积, 禁止长江中上游天然林的 砍伐,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1958原因 3141 湖面减小 774 结合小地图册P22图 不同时期的洞庭 减少泥沙淤积 1977 2740 401 湖范围和课本P43-44阅读 萎缩的洞庭 1988人为 围湖造田 , 2691 49 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移民 湖,思考:洞庭湖的面积有什么变化?引 1995原因 湖面减少 2623 68 建镇 起变化的原因是哪些? (1)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繁 危害 (2)影响航运 (3)破坏生物多样性 1954自然 3915
湿地资源的现状及利用 《随堂》P24页 合理的 利用方式
保护湿地植被
禁止滥捕滥猎 保持湿地生物的多样性 保证湿地的数量和质量 确保湿地的生态系统功 能和效益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共35张PPT)
围垦湿地、 泥沙淤积
大量排放 污染物
过度利用水生 动植物资源
1.退耕还湿地 2.中上游恢复植被
1.治理污染 2.减少污染物排放
1.禁止滥捕 2.建立保护区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雨
前几天环保局工作人员来到我这,关停了
我家附近的造纸厂,我就这么失业了,接下去,
我该怎么办呢?
请你给小鹏想办法
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 【请你来决策】
1.利用当地的水产资源及运进原料发展水产 加工工业,增加就业机会。 2.利用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等第 三产业。
……
1.下列事物不属于湿地的是?
× 森林 三峡水库 湖泊 红树林 水稻田 × × 冰川 河流 海洋 池塘 耕×地
2.请说出以下湿地的主要功能?
29
(2016.10.浙江卷)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 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 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
生态
价值 净化水质
调节气候 美化环境
“天然水库” “天然空调机” “地球之肾”
这真的是一个好消息吗?
2009年6月11日
星期四
阴
……
最近太忙,很久没写日记了。
坏消息:前些天我出去打鱼,忙活了半天,
打上来的都是些小鱼,唉!已经很久没捕到银
鱼了。白忙活了!看来接下去该找点别的事情
做了!
好消息:家门前的那片芦苇被人承包了,
湿地的价值
经济 提供农副产品 价值 航运 提供水资源
旅游资源
保护生物多样性
调蓄洪水 涵养水源
生态
价值 净化水质
2·2湿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共27张PPT)
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 D、大片湿地改建为鱼塘
4、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最主要的 是因为湿地具有什么功能:( )
A、调节气候 B、美化环境 C、净化水中的污染物 D、保护生物多样性
5、我国政府2000年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 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全球国际重要湿地分布图
我国的湿地分布
我国湿地分布总的状况是: 东部多,西部少,
湿地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沼泽
湿地是什么样子的呢?
滩涂
河流
湖泊
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
红树林
稻田
池塘
1、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D
A、三峡水库
B、海南岛红树林
C、水稻田
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2、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 C
退耕还林 封山育林 退田还湖 平垸行洪 以工代赈 移民建镇 加固干堤 疏浚河道
阅读P45-46《洞庭湖“变”大了》,思考:
1.还湖后的耕地改为鱼塘,在洪水期间 可以蓄水分洪,在湖水水位较低时,又 可发展水产养殖业。
•农民不种田而去养鱼,这种生产方式的改变好不好? •除此方法外,你认为还可以采用哪些移民生产安置方 式?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以洞庭湖区为例
一、湿地含义及分布
1. 湿地的定义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分类: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低潮时 水深不超过6米浅海区等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池塘、人工河等
3.湿地共同的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 之间的过渡地带
3、根据洞庭湖区的变化,你能分析推断湿地资源开发利 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吗?它们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4、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最主要的 是因为湿地具有什么功能:( )
A、调节气候 B、美化环境 C、净化水中的污染物 D、保护生物多样性
5、我国政府2000年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 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全球国际重要湿地分布图
我国的湿地分布
我国湿地分布总的状况是: 东部多,西部少,
湿地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沼泽
湿地是什么样子的呢?
滩涂
河流
湖泊
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
红树林
稻田
池塘
1、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D
A、三峡水库
B、海南岛红树林
C、水稻田
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2、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 C
退耕还林 封山育林 退田还湖 平垸行洪 以工代赈 移民建镇 加固干堤 疏浚河道
阅读P45-46《洞庭湖“变”大了》,思考:
1.还湖后的耕地改为鱼塘,在洪水期间 可以蓄水分洪,在湖水水位较低时,又 可发展水产养殖业。
•农民不种田而去养鱼,这种生产方式的改变好不好? •除此方法外,你认为还可以采用哪些移民生产安置方 式?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以洞庭湖区为例
一、湿地含义及分布
1. 湿地的定义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分类: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低潮时 水深不超过6米浅海区等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池塘、人工河等
3.湿地共同的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 之间的过渡地带
3、根据洞庭湖区的变化,你能分析推断湿地资源开发利 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吗?它们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湿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ppt课件
2、你知道围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吗?
3、根据洞庭湖区的变化,你能分析推断湿地资源开发利 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吗?它们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二、湿地资源问题
活动三:阅读P43-45《萎缩的洞庭湖》,思考:
1、为什么洞庭湖区会萎缩?
50年代的洞庭湖区
90年代的洞庭湖区
泥沙淤积; 人多地少,围湖垦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中国湿地类型 (1)沼泽湿地 (2)湖泊湿地 (3)河流湿地 (4)浅海、滩涂湿地 (5)人工湿地
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 湖(曾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 其南有湘、资、沅、澧四水汇 入,北与长江相通,犹如一个 天然的大水库,容纳四水,吞 吐长江,调节洪水,控楚带吴。 是南方重要的水运通道。
洞庭湖素称鱼米之乡,滨 湖盛产稻谷,湖中盛产鱼虾。 洞庭湖水域开阔,物种丰富, 被喻为天然生物基因库。具有 极高的旅游和科研价值。
3、很长一段时间,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 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 D、大片湿地改建为鱼塘
有人说,“保护湿地会阻碍地方社会经济的发 展,因为湿地是很好的耕地后备资源。在我国耕地 短缺的形式下,湿地应开垦为耕地,以弥补耕地的 不足”。针对这种说法,谈一谈你的认识。
第二节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以洞庭湖区为例
世界湿地日的由来
• 1996年10月,国际湿地公约常委会决定将每年 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1997年的主题是:“湿地是生命之根”。
对湿地的利用”
——“ 湿地的价值与人类
2005年:湿地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 2006年:湿地与减贫 2007年:为了明天的鱼类 2008年: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 2009年: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 2010年: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
3、根据洞庭湖区的变化,你能分析推断湿地资源开发利 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吗?它们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二、湿地资源问题
活动三:阅读P43-45《萎缩的洞庭湖》,思考:
1、为什么洞庭湖区会萎缩?
50年代的洞庭湖区
90年代的洞庭湖区
泥沙淤积; 人多地少,围湖垦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中国湿地类型 (1)沼泽湿地 (2)湖泊湿地 (3)河流湿地 (4)浅海、滩涂湿地 (5)人工湿地
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 湖(曾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 其南有湘、资、沅、澧四水汇 入,北与长江相通,犹如一个 天然的大水库,容纳四水,吞 吐长江,调节洪水,控楚带吴。 是南方重要的水运通道。
洞庭湖素称鱼米之乡,滨 湖盛产稻谷,湖中盛产鱼虾。 洞庭湖水域开阔,物种丰富, 被喻为天然生物基因库。具有 极高的旅游和科研价值。
3、很长一段时间,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 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 D、大片湿地改建为鱼塘
有人说,“保护湿地会阻碍地方社会经济的发 展,因为湿地是很好的耕地后备资源。在我国耕地 短缺的形式下,湿地应开垦为耕地,以弥补耕地的 不足”。针对这种说法,谈一谈你的认识。
第二节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以洞庭湖区为例
世界湿地日的由来
• 1996年10月,国际湿地公约常委会决定将每年 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1997年的主题是:“湿地是生命之根”。
对湿地的利用”
——“ 湿地的价值与人类
2005年:湿地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 2006年:湿地与减贫 2007年:为了明天的鱼类 2008年: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 2009年: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 2010年: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完整版PPT课件
3、湿地的分布
湿地分布很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 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三江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从热带到寒温带、沿海到 内陆、平原到高原都有湿地的分布。
分布不均:东部湿地多,西部湿地少。
防止海岸侵蚀,防御 台风和风暴潮,维护 生物的多样性
南亚海啸使印度南部遭受重 创,但泰米尔那都邦的其中 两个地区,因海岸有浓密红 树林的保护,损失较小。
鄱阳湖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 系统。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据联 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表明, 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 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 态系统的160倍。
其生态价值远远高于其产出价值。
小结:湿地的作用
湿地的作用
湿地的美称
产生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 “天然空调机”
湿地资源的现状及利用
《随堂》P24页 合理的利 用方式
保护湿地植被 禁止滥捕滥猎 保持湿地生物的多样性 保证湿地的数量和质量
不合理的 利用方式
确保湿地的生态系统功 能和效益
开垦湿地为耕地、砍伐灌木 引进物种干扰、过度捕捞 城镇建设、水利工程不当 环境污染、泥沙淤积
课堂练习
❖ 下列属于人工湿地的是
❖ A、三江平原沼泽地
❖ C、家乡的水平梯田 地
B、洞庭湖湿地 D、海南岛红树林湿
❖ 洞庭湖作为湿地的重要价值有
❖①发电 ②蓄洪 ③航运 ④旅游 ⑤维持生物多样 性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课堂练习
❖ 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
❖ A、松嫩平原
B、三江平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商 品粮基地,分析洞庭湖区成为“鱼米之乡”的 有利条件?(提示:从气候、地形、土壤、河 湖分布等方面分析) (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雨热同期 (2)地势低平的沉积平原,土壤肥沃。 鱼米之乡 (3)河湖密布,水产养殖业发达
2:洞庭湖区为什么会出现围湖造田的现象? 围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原因: 1、洞庭湖区20世纪50—80年代,人口迅 速增长,诱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2、围湖造田能够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 量,粮食产量的增加对湖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具有一定的好处(增加口粮、经济收入等) 影响: 围湖造田使湖泊湿地面积减少,湖泊调蓄洪水 的能力降低,导致水患的可能性加大,湖区生 态环境恶化,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隐患。
东北湿地 蒙新干旱、半 干旱湿地 青藏高原 高寒湿地
长江中下 游湿地 云贵高原 湿地
沿海湿地
二、湿地的作用----“地球之肾” 1、湿地的作用
湿地的作用 A、产生粮食、药材、工 业原料、农副产品 B、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湿地的美称 “资源的宝库” “生命的摇篮”
C、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D、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E、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F、众多鸟类的栖息地
(2)、发展加工工业:利用当地的水产资源 及运进原料发展加工工业,增加就业机会; (3)、发展旅游业:还可以利用当地优美的自 然风光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
4、如果不保护沼泽地会有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引起气候变干,土壤盐分向表层积聚,土壤 盐渍化面积扩大,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 降,动植物资源减少等。 5、东北区沼泽分布面积自北向南减少,试分析形 成这种南北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 北部降水丰富,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冷 湿的环境使这里沼泽广布,而南部气温偏高,春 季干旱明显,地表积水难以保存。 6、你认为有没有一些产业部门,能利用沼泽资源, 使其转化为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又能保护沼泽 生态功能不致于丧失? 用芦苇造纸,发展湿地养殖业,利用湿地特 殊生物物种发生物制药等
2、谈一谈你对洞庭湖区是天然生物基因库的 理解? 洞庭湖湿地的存在,为许多生物物种提供了生 存栖息的环境和场所,植物、鸟类、水生动物 等生物种类繁多。洞庭湖因生物物种繁多,被 称为天然生物基因库。
3、有人说,”湿地水分的蒸发,可在附近 地区形成降雨,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 你赞成这种说法吗?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湿地水分的蒸发,能增 加湿地附近地区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可在附 近地区形成降水,并减小气温日较差,所以 说具有调节区域小气候的作用。 三、湿地资源问题
3、有人说,“保护湿地会阻碍地方社会经济的发 展,因为湿地是很好的耕地后备资源。在我国耕地 短缺的形式下,湿地应开垦为耕地,以弥补耕地的 不足”。针对这种说法,谈一谈你的认识。
A、我国人多地少,耕地短缺,这是事实。在一 定的社会历史时期,把一部分湿地当作耕地后 备资源来开垦,可以增产粮食,满足人类需要
7、三江平原为什么会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 建国后,人口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 决定对北大荒进行大规模开垦,相继建立了一 大批国营农场,使耕地由原来的40万公顷变为 370万公顷。 8、为什么“北大仓” 又将变为“北大荒” ?
土壤肥沃的北大仓如今因大量的水土流失而变 得沟壑纵横,经过50年的开发,黑土层几乎变 薄了一半,土壤颜色也慢慢由黑变黄,肥力下 降。
人工湿地 珊瑚礁 红树林 2 、湿地的分类 湖泊
根据湿地的
滩涂 沼泽
形成原因分类
天然湿地: 沼泽、滩涂、河流、 湖泊、低潮时水深不 超过6米浅海区等
人工湿地: 水库、稻田等
3、湿地的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 体之间的过渡地带
河流
3、下列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的是:( A ) A、湿地 B、陆地 C、生物圈 D、大气圈 4、关于湿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 土地 B、湿地的共同特点是地表常年有水或经常有水 C、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类型多样 D、我国的湿地仅分布在沿海和平原地区
4、沼泽地的成因
答:该地气候冷湿特点突出,地势低洼平坦,有季 节性的冻土和多年冻土层分布,使地表水下渗 缓慢,排水不良,形成草甸或沼泽
综合治理和保护措施:
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以工代赈、移民建镇
加固干堤、疏浚河道
P46活动: (1)、发展水产养殖,以湖养人:退田还湖, 退田还塘,既可以蓄水分洪,又可以发展养殖, 农民变渔民,既保护湿地的生态的环境效益, 又使原来的居民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这种生产 方式的改变,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
看一看洞庭湖的面积有什么变化?引起 变化的原因是哪些?
自然 原因 人为 原因 危害 原 因 泥沙淤积, 湖面减小 围湖造田 , 湖面减少 对 策 禁止长江中上游天然林的 砍伐,植树造林,保持水 土,减少泥沙淤积。
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1)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繁 (2)影响航运 (3)破坏生物多样性
3)、退耕还湖; 有计划地实行休渔; 禁止捕杀珍稀动物; 合理利用水生植物; 控制环境污染。
四、保护湿地
1、破坏湿地资源的后果: 导致气候恶化,生物物种减少,威胁到 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发展。 2、保护湿地的措施 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 草、防止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 滥捕滥猎;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 护湿地意识。
4、湿地的分布
湿地分布很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 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5、我国的湿地资源
三江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特点: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从热带到寒温带、沿 海到内陆、平原到高原都有湿地的分布) 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防止海岸侵 鄱阳湖 蚀,防御台 风和风暴潮, 维护生物的 多样性
国际重要湿地
5、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长江段是有 荆江江 “九曲回肠”之称的 全球变暖,降水减少,蒸发变大 ( 2 )图中湿地名称: 自然原因 东洞庭湖 南洞庭湖 C 湖、D 湖。 常年累月的泥沙淤积 (3)图中的湖泊曾是中国 C 第一大淡水湖,现在却退居 围湖造田、围垦 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请分 D 人为原因 析其原因。 流域内的乱砍乱伐,造成长江及支流 含沙量增大,加速湖泊泥沙淤积 (4)图中的湖泊的缩小将 (4)大片湿地消失,调蓄洪水的能力降 会带来什么不利影响? 低,使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 道断航,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增多。
(5)1998年,长江洪水未达到历史上最大流量, 却创下了多次洪涝灾害的历史记录。结合图中提供 的资料,试从人为破坏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方面分 析其原因。 上游:乱砍滥伐森林、破坏草场资源造成水土流失 中游: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洞庭湖、鄱阳湖等 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 下游:占用沿岸河道,使河道的排洪和泄洪能力降 低。 (6)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过后,国家采取了哪些 措施来治理图中湖泊。 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 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等为内容的 治理措施。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 开发与保护 —洞庭湖区为例
一、湿地含义及价值 1、湿地的定义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 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 稻田等都属于湿地。 1、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 C ①海洋 ②耕地 ③河流 ④湖泊 ⑤森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 D、②④⑤ 2、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D A、三峡水库 B、海南岛红树林 C、水稻田 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2、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
中华鲟 阅读 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
白鳍豚
1.维持生物多样性
2.调蓄洪水 3.提供丰富的农产品
4.航运
5.旅游观光
白鹤
大天鹅
P43活动: 1、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失去栖息地,使鸟类迁 徙,破坏了本地的生态平衡,甚至导致鸟类因 失去食物,生存面临威胁。
“天然空调机”
“天然水库”
“地球之肾”
“鸟类的乐园”
5、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最主要的是因 为湿地具有什么功能:(C ) A、调节气候 B、美化环境 C、净化水中的污染物 D、保护生物多样性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据联合国环境署 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表明,1公顷湿地生态 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 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 其生态价值远远高于其产出价值
3.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 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 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处于中温带,夏季温暖、 冬季寒冷而漫长;地势低平、土质黏重,河网密 集,地下水位高;夏秋多雨,排水不畅;在多种 因素共同作用下,这里形成了集中连片的沼泽, 面积达110多万公顷;此外还有季节性积水的沼 泽化土地130多万公顷。
2—11;滥捕滥猎,导致一些物种的灭绝,破坏 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应当采取休渔制度,限制网眼等措施,以保证 鱼类的再生产能力,满足后人的需要。严禁滥 捕滥猎,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5. 1)、滨海滩涂、湖泊、天然沼泽湿地消亡 水生动植物减少 水污染。
2)、对滩涂、湖泊围垦 对水生动植物过度捕捞 任意排放污染物
B、但如果把湿地当作后备耕地资源,大面积开 垦,势必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并造成经济损失, 是得不偿失的,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所 以应该禁止这种不正确的做法。
4 .读图 2 一 10 、 2 一 11 ,说出其含义, 并针对这些现象谈一谈你的看法。
2—10:过渡捕捞,破坏了湿地的生产能力。这 种做法会使河湖海中的鱼,繁殖能力下降,导致 鱼产量下降。这种杀鸡取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2:洞庭湖区为什么会出现围湖造田的现象? 围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原因: 1、洞庭湖区20世纪50—80年代,人口迅 速增长,诱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2、围湖造田能够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 量,粮食产量的增加对湖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具有一定的好处(增加口粮、经济收入等) 影响: 围湖造田使湖泊湿地面积减少,湖泊调蓄洪水 的能力降低,导致水患的可能性加大,湖区生 态环境恶化,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隐患。
东北湿地 蒙新干旱、半 干旱湿地 青藏高原 高寒湿地
长江中下 游湿地 云贵高原 湿地
沿海湿地
二、湿地的作用----“地球之肾” 1、湿地的作用
湿地的作用 A、产生粮食、药材、工 业原料、农副产品 B、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湿地的美称 “资源的宝库” “生命的摇篮”
C、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D、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E、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F、众多鸟类的栖息地
(2)、发展加工工业:利用当地的水产资源 及运进原料发展加工工业,增加就业机会; (3)、发展旅游业:还可以利用当地优美的自 然风光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
4、如果不保护沼泽地会有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引起气候变干,土壤盐分向表层积聚,土壤 盐渍化面积扩大,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 降,动植物资源减少等。 5、东北区沼泽分布面积自北向南减少,试分析形 成这种南北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 北部降水丰富,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冷 湿的环境使这里沼泽广布,而南部气温偏高,春 季干旱明显,地表积水难以保存。 6、你认为有没有一些产业部门,能利用沼泽资源, 使其转化为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又能保护沼泽 生态功能不致于丧失? 用芦苇造纸,发展湿地养殖业,利用湿地特 殊生物物种发生物制药等
2、谈一谈你对洞庭湖区是天然生物基因库的 理解? 洞庭湖湿地的存在,为许多生物物种提供了生 存栖息的环境和场所,植物、鸟类、水生动物 等生物种类繁多。洞庭湖因生物物种繁多,被 称为天然生物基因库。
3、有人说,”湿地水分的蒸发,可在附近 地区形成降雨,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 你赞成这种说法吗?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湿地水分的蒸发,能增 加湿地附近地区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可在附 近地区形成降水,并减小气温日较差,所以 说具有调节区域小气候的作用。 三、湿地资源问题
3、有人说,“保护湿地会阻碍地方社会经济的发 展,因为湿地是很好的耕地后备资源。在我国耕地 短缺的形式下,湿地应开垦为耕地,以弥补耕地的 不足”。针对这种说法,谈一谈你的认识。
A、我国人多地少,耕地短缺,这是事实。在一 定的社会历史时期,把一部分湿地当作耕地后 备资源来开垦,可以增产粮食,满足人类需要
7、三江平原为什么会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 建国后,人口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 决定对北大荒进行大规模开垦,相继建立了一 大批国营农场,使耕地由原来的40万公顷变为 370万公顷。 8、为什么“北大仓” 又将变为“北大荒” ?
土壤肥沃的北大仓如今因大量的水土流失而变 得沟壑纵横,经过50年的开发,黑土层几乎变 薄了一半,土壤颜色也慢慢由黑变黄,肥力下 降。
人工湿地 珊瑚礁 红树林 2 、湿地的分类 湖泊
根据湿地的
滩涂 沼泽
形成原因分类
天然湿地: 沼泽、滩涂、河流、 湖泊、低潮时水深不 超过6米浅海区等
人工湿地: 水库、稻田等
3、湿地的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 体之间的过渡地带
河流
3、下列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的是:( A ) A、湿地 B、陆地 C、生物圈 D、大气圈 4、关于湿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 土地 B、湿地的共同特点是地表常年有水或经常有水 C、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类型多样 D、我国的湿地仅分布在沿海和平原地区
4、沼泽地的成因
答:该地气候冷湿特点突出,地势低洼平坦,有季 节性的冻土和多年冻土层分布,使地表水下渗 缓慢,排水不良,形成草甸或沼泽
综合治理和保护措施:
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以工代赈、移民建镇
加固干堤、疏浚河道
P46活动: (1)、发展水产养殖,以湖养人:退田还湖, 退田还塘,既可以蓄水分洪,又可以发展养殖, 农民变渔民,既保护湿地的生态的环境效益, 又使原来的居民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这种生产 方式的改变,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
看一看洞庭湖的面积有什么变化?引起 变化的原因是哪些?
自然 原因 人为 原因 危害 原 因 泥沙淤积, 湖面减小 围湖造田 , 湖面减少 对 策 禁止长江中上游天然林的 砍伐,植树造林,保持水 土,减少泥沙淤积。
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1)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繁 (2)影响航运 (3)破坏生物多样性
3)、退耕还湖; 有计划地实行休渔; 禁止捕杀珍稀动物; 合理利用水生植物; 控制环境污染。
四、保护湿地
1、破坏湿地资源的后果: 导致气候恶化,生物物种减少,威胁到 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发展。 2、保护湿地的措施 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 草、防止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 滥捕滥猎;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 护湿地意识。
4、湿地的分布
湿地分布很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 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5、我国的湿地资源
三江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特点: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从热带到寒温带、沿 海到内陆、平原到高原都有湿地的分布) 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防止海岸侵 鄱阳湖 蚀,防御台 风和风暴潮, 维护生物的 多样性
国际重要湿地
5、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长江段是有 荆江江 “九曲回肠”之称的 全球变暖,降水减少,蒸发变大 ( 2 )图中湿地名称: 自然原因 东洞庭湖 南洞庭湖 C 湖、D 湖。 常年累月的泥沙淤积 (3)图中的湖泊曾是中国 C 第一大淡水湖,现在却退居 围湖造田、围垦 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请分 D 人为原因 析其原因。 流域内的乱砍乱伐,造成长江及支流 含沙量增大,加速湖泊泥沙淤积 (4)图中的湖泊的缩小将 (4)大片湿地消失,调蓄洪水的能力降 会带来什么不利影响? 低,使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 道断航,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增多。
(5)1998年,长江洪水未达到历史上最大流量, 却创下了多次洪涝灾害的历史记录。结合图中提供 的资料,试从人为破坏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方面分 析其原因。 上游:乱砍滥伐森林、破坏草场资源造成水土流失 中游: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洞庭湖、鄱阳湖等 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 下游:占用沿岸河道,使河道的排洪和泄洪能力降 低。 (6)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过后,国家采取了哪些 措施来治理图中湖泊。 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 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等为内容的 治理措施。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 开发与保护 —洞庭湖区为例
一、湿地含义及价值 1、湿地的定义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 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 稻田等都属于湿地。 1、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 C ①海洋 ②耕地 ③河流 ④湖泊 ⑤森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 D、②④⑤ 2、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D A、三峡水库 B、海南岛红树林 C、水稻田 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2、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
中华鲟 阅读 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
白鳍豚
1.维持生物多样性
2.调蓄洪水 3.提供丰富的农产品
4.航运
5.旅游观光
白鹤
大天鹅
P43活动: 1、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失去栖息地,使鸟类迁 徙,破坏了本地的生态平衡,甚至导致鸟类因 失去食物,生存面临威胁。
“天然空调机”
“天然水库”
“地球之肾”
“鸟类的乐园”
5、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最主要的是因 为湿地具有什么功能:(C ) A、调节气候 B、美化环境 C、净化水中的污染物 D、保护生物多样性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据联合国环境署 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表明,1公顷湿地生态 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 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 其生态价值远远高于其产出价值
3.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 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 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处于中温带,夏季温暖、 冬季寒冷而漫长;地势低平、土质黏重,河网密 集,地下水位高;夏秋多雨,排水不畅;在多种 因素共同作用下,这里形成了集中连片的沼泽, 面积达110多万公顷;此外还有季节性积水的沼 泽化土地130多万公顷。
2—11;滥捕滥猎,导致一些物种的灭绝,破坏 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应当采取休渔制度,限制网眼等措施,以保证 鱼类的再生产能力,满足后人的需要。严禁滥 捕滥猎,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5. 1)、滨海滩涂、湖泊、天然沼泽湿地消亡 水生动植物减少 水污染。
2)、对滩涂、湖泊围垦 对水生动植物过度捕捞 任意排放污染物
B、但如果把湿地当作后备耕地资源,大面积开 垦,势必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并造成经济损失, 是得不偿失的,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所 以应该禁止这种不正确的做法。
4 .读图 2 一 10 、 2 一 11 ,说出其含义, 并针对这些现象谈一谈你的看法。
2—10:过渡捕捞,破坏了湿地的生产能力。这 种做法会使河湖海中的鱼,繁殖能力下降,导致 鱼产量下降。这种杀鸡取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